CN211918012U - 纸塑包装盒侧面图案印刷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纸塑包装盒侧面图案印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18012U
CN211918012U CN201922353260.8U CN201922353260U CN211918012U CN 211918012 U CN211918012 U CN 211918012U CN 201922353260 U CN201922353260 U CN 201922353260U CN 211918012 U CN211918012 U CN 2119180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paper
plastic packaging
packaging box
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5326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宝琳
候军
杨发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ishu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Bes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Besu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Bes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5326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180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180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180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xiliary Devices For And Details Of Packaging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纸塑包装盒侧面图案印刷装置,包括输送装置、侧面图案印刷单元和下抵压装置;输送装置包括导轨和推料机构,推料机构用于将纸塑包装盒沿导轨向侧面图案印刷单元推送;下抵压装置对应侧面图案印刷单元设置在导轨上,用于抵压纸塑包装盒内侧;侧面图案印刷单元包括油墨供应机构和印刷组件,油墨供应机构用于向印刷组件提供油墨;印刷组件上设有图案印板,图案印板可附上油墨并形成印刷图案;印刷组件可与纸塑包装盒外侧接触,下抵压装置与印刷组件相互配合,将印刷图案印刷在纸塑包装盒外侧。本实用新型的纸塑包装盒侧面图案印刷装置,用于对纸塑包装侧面进行较为复杂的图案印刷。

Description

纸塑包装盒侧面图案印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塑包装盒印刷装置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纸塑包装盒侧面图案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纸塑包装盒是一种由纸浆制成的包装盒,因其原料可循环回收利用,从而被广泛推广使用,而企业为了提高产品外包装的识别度,便于产品推广,会在纸塑包装盒上印刷相应的图案,现有纸塑包装盒印刷装置,包括输送机构和印刷机构,其中印刷机构为喷墨印刷装置,印刷机构设置在输送机构上方或侧部,纸塑包装盒随输送机构移动至与印刷机构相应位置时,印刷机构对纸塑包装盒进行喷墨印刷;但这种纸塑包装盒印刷装置只能用于印刷形状标准、总量均匀的纸塑包装盒,且也只限于简单内容的喷墨印刷(如印刷日期、生产批号等文字信息),对于需要印刷较为复杂图案的纸塑包装,市面上还没有相对应的纸塑包装盒印刷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纸塑包装盒侧面图案印刷装置,用于对纸塑包装侧面进行较为复杂的图案印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纸塑包装盒侧面图案印刷装置,包括输送装置、侧面图案印刷单元和下抵压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导轨和推料机构,推料机构用于将纸塑包装盒沿所述导轨向所述侧面图案印刷单元推送;下抵压装置对应侧面图案印刷单元设置在导轨上,用于抵压纸塑包装盒内侧;所述侧面图案印刷单元包括油墨供应机构和印刷组件,油墨供应机构用于向印刷组件提供油墨;印刷组件上设有图案印板,图案印板可附上油墨并形成印刷图案;印刷组件可与纸塑包装盒外侧接触,所述下抵压装置与所述印刷组件相互配合,将印刷图案印刷在纸塑包装盒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纸塑包装盒侧面图案印刷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设有图案印板的侧面图案印刷单元,图案印板在附上油墨并形成印刷图案,通过使图案印板与纸塑包装盒外侧接触,从而在纸塑包装盒外侧印刷图案,实现了油墨输出和图案的自动印刷,提高对纸塑包装盒的印刷效率,另外,生产人员只需调整油墨的种类,更换不同图案的图案印板,即可实现在纸塑包装盒外侧上印刷色彩丰富、构图特别、标识高的图案,有效提高产品外包装的识别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导轨上对应侧面图案印刷单元设置下抵压装置,使侧面图案印刷单元对纸塑包装盒外侧面进行印刷时,下抵压装置能同时对纸塑包装盒内侧进行支撑,从而避免由于侧面图案印刷单元对纸塑包装盒外侧面施加的压力过大,导致纸塑包装盒发生形变甚至受损,且下抵压装置能对纸塑包装盒内侧起到固定作用,从而提高侧面图案印刷单元印刷的效果,进而提高印刷图案后的纸塑包装盒的美观性;另外,下抵压装置对纸塑包装盒的运动起到限位作用,从而使纸塑包装盒运动时更加稳定,避免纸塑包装盒掉落导轨。
优选的,所述侧面图案印刷单元还包括安装座,安装座设置在导轨侧部,油墨供应机构和印刷组件设置在安装座上;印刷组件包括印板辊和印刷辊,印板辊和印刷辊可轴向转动的设置在安装座上;所述图案印板设置在所述印板辊外侧,所述印刷辊外侧设有印刷块,所述印刷块与所述图案印板滚动接触,使所述印刷块上形成图案,所述印刷块可将图案印刷到纸塑包装盒上。
所述印刷组件采用上述设置方式的有益效果为:由于图案印板上设有浮雕凸面和浮雕凹面,其中浮雕凸面附上油墨后形成印刷图案,一方面,图案印板附上油墨后,由于不同位置上的浮雕凸面的高度不同,导致不同位置上的油墨分布不均,若图案印板直接与纸塑包装盒接触印刷图案,容易造成印刷图案局部位置出现色差,另一方面,若浮雕凸面直接纸塑包装盒接触,浮雕凸面会在纸塑包装盒表面留下压印,导致纸塑包装盒变形,对纸塑包装盒整体设计造成影响;通过设置设有印刷块的印刷辊,使印刷图案附着在印刷块上,印刷块与纸塑包装盒接触后将印刷图案印刷到纸塑包装盒上,从而有效避免印刷图案局部位置出现色差;印刷辊相对转动,在侧面图案印刷单元与纸塑包装盒接触并印刷图案时,能使纸塑包装盒外侧受到的外力指向推料机构的推料方向,避免纸塑包装盒在印刷过程中由于侧面图案印刷单元施加的力与推料机构的推力方向不同,导致纸塑包装盒受损。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包括上座体和下座体,油墨供应机构和印刷组件设置在上座体上,所述上座体设置在所述下座体上,所述上座体前端与所述下座体前端连接,上座体后端分别与所述下座体后端活动连接;上座体和下座体之间设有夹角调节机构,所述夹角调节机构包括推块,所述推块可滑动的设置在下座体上,所述推块向导轨一端设有向导轨倾斜的斜面,所述推块的斜面的顶点抵顶所述上座体或印刷组件,通过调节所述推块相对下座体的位置,使所述推块的斜面的顶点抵顶所述上座体或印刷组件的相应位置。
(1)通过设置夹角调节机构,能对上座体与下座体之间夹角进行调节,使位于上座体上的印刷组件能相对水平面平行或倾斜,从而便于印刷侧面相对水平面垂直或倾斜的纸塑包装盒的外侧面,使纸塑包装盒侧面图案印刷单元能用于不同类型规格的纸塑包装盒,提高纸塑包装盒侧面图案印刷单元的适用范围;
(2)所述推块对所述上座体或印刷组件施加向纸塑包装盒方向的压力,从而推动上座体向印刷组件前端移动或向印刷组件后端移动,将纸塑包装盒侧面图案印刷单元设置在印刷设备上后,从而能对纸塑包装盒侧面图案印刷单元与纸塑包装盒之间的距离进行微调(调整范围为0.1-1.0mm),从而印刷不同厚度的纸塑包装盒。
优选的,所述推料机构包括驱动器、联动带和若干推料件,联动带设置在导轨侧部,并沿导轨长度方向设置,若干推料件等距设置在联动带上,所述驱动器用于驱动联动带运动,以使推料件沿导轨方向推动纸塑包装盒移动。
所述推料机构采用上述设置方式,结构简单,零部件易得,便于生产安装和后期维修,另外,通过调整推料件的间距,即可调节推料机构推送纸塑包装盒的速度,降低生产人员调整纸塑包装盒侧面图案印刷装置的难度,从而便于纸塑包装盒侧面图案印刷装置的推广和使用。
优选的,所述侧面图案印刷单元设有两个,两个侧面图案印刷单元对应设置在导轨两侧。
通过在所述导轨两侧分别设置侧面图案印刷单元,能对沿着导轨推送至侧面图案印刷单元上的纸塑包装盒的两个外侧面同时进行印刷,从而满足不同的印刷需求,同时提高印刷纸塑包装盒的效率,另外,由于下抵压装置对应侧面图案印刷单元,两个侧面图案印刷单元印刷时能共用同一个下抵压装置支撑纸塑包装盒的内侧,从而减少零部件的设置,降低生产成本。
优选的,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同步轮和若干传动齿轮;所述第一同步轮设置在所述印刷辊上,所述驱动器与第一同步轮传动连接,所述驱动器通过所述第一同步轮驱动所述印刷辊转动;所述印刷辊和印板辊通过传动齿轮传动连接,以使印板轮和印刷轮同步转动。
所述驱动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上述驱动组件结构简单,零部件易得,维修成本低,印刷辊和印板辊采用传动齿轮传动连接,同步性和稳定性好,动力传输效率高,响应速度快;
(2)所述侧面图案印刷单元由所述推料机构的驱动器驱动工作,侧面图案印刷单元和联动带共用一个动力源,从而使侧面图案印刷单元和联动带实现联动,确保所述侧面图案印刷单元和联动带运动时的协同性,提高本实用新型印刷纸塑包装盒时的工作稳定性;
(3)若所述侧面图案印刷单元设有两个,两个侧面图案印刷单元均由所述推料机构的驱动器驱动工作,从而实现两个侧面图案印刷单元同时对纸塑包装盒相对的两个外侧面进行同步印刷,从而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印刷效果,另外,这种设置方式能减少在本实用新型上设置另外的动力源驱动侧面图案印刷单元工作,从而简化了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降低设备的生产和维护成本。
优选的,所述下抵压装置包括转盘,所述转盘对应侧面图案印刷单元设置的导轨上,所述转盘上设有用于抵押纸塑包装盒内侧面的下抵压部。
所述下抵压装置结构简单,零部件易得,所述转盘对应侧面图案印刷单元设置的导轨上,能在纸塑包装盒沿着导轨运动至侧面图案印刷单元的位置上时,下抵压部内侧抵押纸塑包装盒内侧面,为纸塑包装盒提供支撑,提高纸塑包装盒的结构强度,从而便于侧面图案印刷单元对固定后的纸塑包装盒外侧面进行图案印刷,且能避免纸塑包装盒受到侧面图案印刷单元印刷施加的压力时发生形变,影响纸塑包装盒结构和印刷在纸塑包装盒上的图案。
优选的,所述下抵压装置还包括转盘同步轮,所述转盘相对所述导轨垂直,且可向推料机构的推料方向轴向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转盘同步轮与所述转盘连接,所述驱动器与转盘同步轮传动连接,所述驱动器通过所述转盘同步轮驱动所述转盘转动。
上述设置方式中,所述转盘可相对所述导轨转动,从而使纸塑包装盒进入至所述下抵压装置的位置时,所述转盘相对纸塑包装盒运动,从而减少所述转盘对纸塑包装盒运动产生的阻力,另外,侧面图案印刷单元与纸塑包装盒接触并印刷图案时其印刷端相对转动,印刷单元的印刷端对纸塑包装盒施加向纸塑包装盒内侧和向导轨输送方向的力,当所述转盘可向推料机构的推料方向轴向转动,所述转盘对纸塑包装盒施加向纸塑包装盒外侧和向导轨输送方向的力,所述转盘与侧面图案印刷单元的印刷端运动具有同步性,使纸塑包装盒内外两侧受到外力的合力方向指向推料机构的推料方向,确保侧面图案印刷单元和所述转盘共同对纸塑包装盒起到助推的作用,避免纸塑包装盒在印刷过程中由于侧面图案印刷单元和所述转盘的合力方向与推料机构的推力方向不同,导致纸塑包装盒受损,影响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合格率。
优选的,所述转盘外侧面设有若干撑板,若干撑板组成所述下抵压部;这种设置方式便于生产人员根据推料机构的推料间隔时间设置调整撑板的数量,且在确保所述转盘能在侧面图案印刷单元印刷纸塑包装盒外侧时为纸塑包装盒内侧提供支撑的情况下,生产人员能尽可能地减少撑板的数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减轻所述转盘的重量,减少驱动器的负载,节约能源;另外,所述撑板呈扇形状,能有效兼顾所述转盘转动时的稳定性,以及具有足够的有效面积给予纸塑包装盒内侧提供支撑。
优选的,还包括所述上抵压装置,其用于限制导轨上的纸塑包装盒上部的移动范围;所述上抵压装置包括安装支架和压块,所述压块通过所述安装支架设置在所述下抵压装置上方。
通过设置所述上抵压装置,以配合所述下抵压装置,共同对进入至侧面图案印刷单元的印刷工位的纸塑包装盒的上部和下部进行固定,从而避免纸塑包装盒在印刷过程中发生偏移,影响印刷效果,从而有效提高产品合格率,确保本实用新型印刷纸塑包装盒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输送机构和推送机构的示意图;
图3是上抵压装置、侧面图案印刷单元和下抵压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侧面图案印刷单元和下抵压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上抵压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侧面图案印刷单元的第一角度示意图;
图7是侧面图案印刷单元的第二角度示意图;
图8是侧面图案印刷单元的第三角度示意图;
图9是侧面图案印刷单元的第四角度示意图;
图10是侧面图案印刷单元的第五角度示意图;
图11是第二匀墨辊、传动件和导向件的组装示意图;
图12是侧面图案印刷单元的第一剖视图;
图13是侧面图案印刷单元的第二剖视图;
图14是侧面图案印刷单元的另一角度的剖视图;
图15是印刷组件的第一状态图;
图16是印刷组件的第二状态图;
图17是印刷组件的第三状态图;
图18是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19是实施例三的第一角度示意图;
图20是实施例三的第一角度示意图;
图21是两个印板辊上的图案印板在印刷辊上形成的印刷图案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侧面图案印刷单元,10机架,11导轨,113联动带,114推料件,12下抵压装置,121转盘,122下抵压部,123转盘同步轮,124撑板,13上抵压装置,132安装板,133螺杆,134滑轨,135压块,136避让部,14安装杆,15避空孔,16第三同步轮,2安装座,20避让孔,21上座体,22下座体,23前侧滑槽,24后侧滑槽,25滑动连接件,26第一锁定件,27定位块,28推块调节件,29推块,3油墨供应机构,31上墨盒,311加墨口,312出墨通道,32封盖,33调墨件,34接墨辊,341第一接墨辊,342第二接墨辊,343第三接墨辊,344第四接墨辊,345第五接墨辊,35匀墨辊,351第一匀墨辊,352第二匀墨辊,36舔墨机构,361舔墨辊,362第二转轴,363第一连接臂,364第二连接臂,365凸轮,4印板辊,41图案印板,42调节轮,43第二安装架,5印刷辊,51印刷块,52第一安装架,60第一偏心轴,61第一转轴,62第一联动件,63第一弹性件,64第一推顶件,641第一顶杆,65第二联动件,66固定轴,67第一同步轮,68传动齿轮,69主传动轴,7第三安装架,71推顶块,72第一调节件,73第二弹性件,74第二推顶件,741第二顶杆,75第二同步轮,76固定架,77固定部,770调节滑槽,78滑动部,79第二锁定件,81传动件,82导向件,820曲线轨道,83安装部,84摆动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5和图6,本实施例的纸塑包装盒侧面图案印刷装置,包括机架10、输送装置、侧面图案印刷单元1、下抵压装置12和上抵压装置13;输送装置、侧面图案印刷单元1、下抵压装置12和上抵压装置13设置在所述机架10上;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导轨11和推料机构,推料机构用于将纸塑包装盒沿所述导轨11向所述侧面图案印刷单元1推送;下抵压装置12对应侧面图案印刷单元1设置在导轨11上,用于抵压纸塑包装盒内侧;所述侧面图案印刷单元1设置在导轨11上,所述侧面图案印刷单元1包括油墨供应机构3和印刷组件,油墨供应机构3用于向印刷组件提供油墨;印刷组件上设有图案印板41,图案印板41可附上油墨并形成印刷图案,印刷组件可与纸塑包装盒外侧接触,所述下抵压装置12与所述印刷组件相互配合,将印刷图案印刷在纸塑包装盒外侧。
所述推料机构包括驱动器(图中未示出)、联动带113和若干推料件114,联动带113设置在导轨11侧部,并沿导轨11长度方向设置,若干推料件114等距设置在联动带113上,所述驱动器用于驱动联动带113运动,以使推料件114沿导轨11方向推动纸塑包装盒移动。
所述推料机构采用上述设置方式,结构简单,零部件易得,便于生产安装和后期维修,另外,通过调整推料件114的间距,即可调节推料机构推送纸塑包装盒的速度,降低生产人员调整纸塑包装盒侧面图案印刷装置的难度,从而便于纸塑包装盒侧面图案印刷装置的推广和使用。
还包括所述上抵压装置13,其用于限制导轨11上的纸塑包装盒上部的移动范围;所述上抵压装置13包括安装支架和压块135,所述压块135通过所述安装支架设置在所述下抵压装置12上方。
具体地,所述安装支架包括两个安装板132,两个安装板132相对设置机架10两外侧,两个安装板132之间设有螺杆133和滑轨134,所述压块135通过螺杆133、滑轨134与所述安装板132滑动连接,所述压块135与螺杆133螺接,这种设置方式使所述压块135相对两个安装板132之间的距离可调,从而便于生产人员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调整所述压块135的位置;所述压块135呈“⊥”型,所述压块135下部抵压纸塑包装盒上部,所述,压块135对应侧面图案印刷单元1设有避让部136。
通过设置所述上抵压装置13,以配合所述下抵压装置12,共同对进入至侧面图案印刷单元1的印刷工位的纸塑包装盒的上部和下部进行固定,从而避免纸塑包装盒在印刷过程中发生偏移,影响印刷效果,从而有效提高产品合格率,确保本实用新型印刷纸塑包装盒的生产效率。
所述下抵压装置12包括转盘121,所述转盘121对应侧面图案印刷单元1设置的导轨11上,所述转盘121上设有用于抵押纸塑包装盒内侧面的下抵压部122。
所述下抵压装置12结构简单,零部件易得,所述转盘121对应侧面图案印刷单元1设置的导轨11上,能在纸塑包装盒沿着导轨11运动至侧面图案印刷单元1的位置上时,下抵压部122内侧抵押纸塑包装盒内侧面,为纸塑包装盒提供支撑,提高纸塑包装盒的结构强度,从而便于侧面图案印刷单元1对固定后的纸塑包装盒外侧面进行图案印刷,且能避免纸塑包装盒受到侧面图案印刷单元1印刷施加的压力时发生形变,影响纸塑包装盒结构和印刷在纸塑包装盒上的图案。
所述转盘121可相对导轨11固定设置,所述转盘121也可转动的设置在导轨11上。
作为所述转盘121设置方式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下抵压装置12还包括转盘同步轮123,所述转盘121相对所述导轨11垂直,且可向推料机构的推料方向轴向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导轨11上,所述转盘同步轮123与所述转盘121连接,所述驱动器与转盘同步轮123传动连接,所述驱动器通过所述转盘同步轮123驱动所述转盘121转动。
上述设置方式中,所述转盘121可相对所述导轨11转动,从而使纸塑包装盒进入至所述下抵压装置12的位置时,所述转盘121相对纸塑包装盒运动,从而减少所述转盘121对纸塑包装盒运动产生的阻力,另外,侧面图案印刷单元1与纸塑包装盒接触并印刷图案时其印刷端相对转动,印刷单元的印刷端对纸塑包装盒施加向纸塑包装盒内侧和向导轨11输送方向的力,当所述转盘121可向推料机构的推料方向轴向转动,所述转盘121对纸塑包装盒施加向纸塑包装盒外侧和向导轨11输送方向的力,所述转盘121与侧面图案印刷单元1的印刷端运动具有同步性,使纸塑包装盒内外两侧受到外力的合力方向指向推料机构的推料方向,确保侧面图案印刷单元1和所述转盘121共同对纸塑包装盒起到助推的作用,避免纸塑包装盒在印刷过程中由于侧面图案印刷单元1和所述转盘121的合力方向与推料机构的推力方向不同,导致纸塑包装盒受损,影响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合格率。
所述转盘121外侧面设有若干撑板124,若干撑板124组成所述下抵压部122;这种设置方式便于生产人员根据推料机构的推料间隔时间设置调整撑板124的数量,且在确保所述转盘121能在侧面图案印刷单元1印刷纸塑包装盒外侧时为纸塑包装盒内侧提供支撑的情况下,生产人员能尽可能地减少撑板124的数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减轻所述转盘121的重量,减少驱动器的负载,节约能源;另外,所述撑板124呈扇形状,能有效兼顾所述转盘121转动时的稳定性,以及具有足够的有效面积给予纸塑包装盒内侧提供支撑。
参见图6至图17,所述纸塑包装盒侧面图案印刷单元1还包括安装座2,安装座2设置在导轨11侧部,油墨供应机构3和印刷组件设置在安装座2上。
印刷组件包括印板辊4和印刷辊5,印板辊4和印刷辊5可轴向转动的设置在安装座2上;所述图案印板41设置在所述印板辊4外侧,所述印刷辊5外侧设有印刷块51,所述印刷块51与所述图案印板41滚动接触,使所述印刷块51上形成图案,所述印刷块51可将图案印刷到纸塑包装盒上。
具体地,所述图案印板41为表面雕刻有浮雕图案的胶印板,所述印刷块44为平面胶印板;所述图案印板41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印板辊4外侧,所述印刷块51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印刷辊5外侧。
本实施例中,印刷图案的内容的长度不大于纸塑包装盒外侧的长度,当需要印刷的印刷图案的内容的长度小于纸塑包装盒外侧的长度时,图案印板41的长度要小于印板辊4的外周周长,而由于印刷块51对应图案印板41设置,印刷块51的长度要也小于印刷辊5的外周周长,因此,印板辊4上没有覆盖图案印板41的部分不会与印刷块51接触,也不会与印刷辊5接触。
具体地,所述印板辊4上设有调节轮42,所述调节轮42与所述印板辊4同轴连接,通过旋转所述调节轮42,能使所述印板辊4旋转,调节所述图案印板41上的印刷图案相对印刷块51的位置,从而能够在更换不同的图案印板41后,能够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调节所述图案印板41,确保印刷效果;另外,通过旋转所述印板辊4到预定位置,能避免所述图案印板41上的印刷图案与印刷块51接触,从而在停机的时候,避免印刷块51压坏所述图案印板41。
所述印刷组件采用上述设置方式的有益效果为:由于图案印板41上设有浮雕凸面和浮雕凹面,其中浮雕凸面附上油墨后形成印刷图案,一方面,图案印板41附上油墨后,由于不同位置上的浮雕凸面的高度不同,导致不同位置上的油墨分布不均,若图案印板41直接与纸塑包装盒接触印刷图案,容易造成印刷图案局部位置出现色差,另一方面,若浮雕凸面直接纸塑包装盒接触,浮雕凸面会在纸塑包装盒表面留下压印,导致纸塑包装盒变形,对纸塑包装盒整体设计造成影响;通过设置设有印刷块51的印刷辊5,使印刷图案附着在印刷块51上,印刷块51与纸塑包装盒接触后将印刷图案印刷到纸塑包装盒上,从而有效避免印刷图案局部位置出现色差,进而提高印刷图案后的纸塑包装盒的美观性;印刷辊5相对转动,在侧面图案印刷单元1与纸塑包装盒接触并印刷图案时,能使纸塑包装盒外侧受到的外力指向物料运输方向,避免纸塑包装盒在印刷过程中由于侧面图案印刷单元1施加的力与物料运输方向不同,导致纸塑包装盒受损。
印刷组件还包括第一安装架52和第二安装架43,所述印刷辊5设置在第一安装架52上,所述印板辊4设置在第二安装架43上,第一安装架52与第二安装架43前端连接,第一安装架52与第二安装架43后端通过第一间距调节机构连接,第一间距调节机构用于调节第一安装架52与第二安装架43之间的相对位置;第一间距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偏心轴60、第一转轴61和第一联动件62,第一偏心轴60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52后端,第一转轴61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架43后端,第一偏心轴60和第一转轴61通过第一联动件62连接;第一偏心轴60的轴心靠近第一安装架52后端。
参见图16,第一安装架52与第二安装架43前端通过第二联动件65和固定轴66固定连接,固定轴66固定设置在第二安装架43前端,所述第二联动件65一端连接第一安装架52,中部连接固定轴66,另一端连接第二安装架43。
第一间距调节机构的工作原理:第一偏心轴60的轴心靠近第一安装架52后端,第一偏心轴60的轴心向第一安装架52中部偏移时,第一偏心轴60通过第一联动件62推动第一转轴61向第一安装架52后端偏移,使第二安装架43向第一安装架52后端移动,印刷辊5和印板辊4两者的轴心距离缩短,图案印板41与印刷块51的接触点相对印板辊4后移,且图案印板41与印刷块51接触时,图案印板41对印刷块51的压力增大。
具体地,所述第一间距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一弹性件63,第一弹性件63设置在第一安装架52后端,第一弹性件63与第一偏心轴60联动,第一弹性件63用于对第一偏心轴60施加向第一安装架52后端中部的拉力,所述第一弹性件63拉动第一偏心轴60旋转,使第二安装架43向第一安装架52后方偏移,缩短印板辊4和印刷辊5之间的距离。
通过设置第一间距调节机构,便于生产人员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对印板辊4和印刷辊5之间的相对距离进行微调(调整范围为0.1-1.0mm),能避免印板辊4和印刷辊5之间距离过小,导致图案印板41出现过大形变,导致印刷图案变形,以及印板辊4、印刷辊5无法正常旋转,也能避免印板辊4和印刷辊5之间距离过大,图案印板41无法与印刷块51接触,从而保证图案印板41上的印刷图案能附着在印刷块51上,确保纸塑包装盒侧面图案印刷单元1的印刷效果。
参见图17,所述第一间距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一安全组件,所述第一安全组件包括第一推顶件64,所述第一推顶件64设置在第一安装架52上,其伸缩端与所述第一偏心轴60联动,所述第一推顶件64用于推动第一偏心轴60的轴心向第二安装架43偏移。
具体地,所述第一安全组件还包括第一顶杆641,第一顶杆641设置在第一偏心轴60,所述第一推顶件64伸缩端与所述第一顶杆641联动;所述第一弹性件63一端与所述第一顶杆641连接,另一端相对所述第一安装架52固定连接。
通过在第一间距调节机构上设置第一安全组件,当第一推顶件64启动时,第一推顶件64的伸缩端伸长,第一推顶件64推动第一偏心轴60的轴心旋转,第一偏心轴60旋转使与第一转轴61连接的第二安装架43向前端移动,使印板辊4和印刷辊5脱离接触,印刷图案无法附着在印刷块51上,从而避免印刷图案印刷到纸塑包装盒上,避免物料浪费,以及避免印刷块51上附着上印刷图案,便于生产人员对印刷块51进行清洗。
所述油墨供应机构3包括上墨盒31、接墨辊34和匀墨辊35,接墨辊34、匀墨辊35设有若干个,所述匀墨辊35可上下往复旋转;所述上墨盒31用于储存油墨,所述上墨盒31上设有出墨口(图中未示出);所述接墨辊34用于接收上墨盒31流出的油墨,并将油墨转移至匀墨辊35或印板辊4或另外的接墨辊34,匀墨辊35用于对油墨进行调匀,并将油墨转移至接墨辊34,以使油墨均匀分布在接墨辊34的外侧面。
具体地,所述上墨盒31上端设有加墨口311,所述加墨口311上设有封盖32,所述封盖32上设有气阀(图中未示出),通过调节气阀,能调节进入上墨盒31内的空气速度,从而控制上墨盒31内的气压,进而控制上墨盒31的出墨量;所述上墨盒31下端设有出墨通道312,所述出墨口设置在所述出墨通道312上,所述出墨通道312上设有调墨组件;所述调墨组件包括调墨件33,所述调墨件33插入所述出墨通道312,且所述调墨件33与所述出墨通道312螺接;通过调节所述调墨件33插入所述出墨通道312的长度,以调节出墨通道312内通过油墨的口径的大小。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调墨件33设有两个,两个调墨件33沿着出墨通道312的长度方向相邻设置,通过设置两个调墨件33,能对出墨通道312的出墨量进行二次调节,从而精准控制上墨盒31的出墨量,降低生产成本,以及降低清洗设备时的耗时。
具体地,所述接墨辊34可为金属滚子,或者,所述接墨辊34可为外侧包覆有胶板的滚子;所述匀墨辊35为自串滚子(旋转同时自动上下往复运动)或被外力驱动可上下往复运动的滚子。
参见图14,本实施例中,所述匀墨辊35设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匀墨辊351和第二匀墨辊352,所述接墨辊34设有五个,按照图中右至左分别为第一接墨辊341、第二接墨辊342、第三接墨辊343、第四接墨辊344和第五接墨辊345,其中第一接墨辊341用于接收上墨盒31输出的油墨,第五接墨辊345用于为印板辊4提供油墨;第一匀墨辊351位于第二接墨辊342和第三接墨辊343之间;第二匀墨辊352位于第三接墨辊343和第四接墨辊344之间,第一接墨辊341和第二接墨辊342滚动接触,第四接墨辊344与第五接墨辊345相邻设置,且与分别与第二匀墨辊352滚动接触。
第一匀墨辊351为自串滚子,第二匀墨辊352为被外力驱动可上下往复运动的滚子。
所述油墨供应机构3结构采用上述设置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接墨辊34,将上墨盒31流出的油墨进行传递,使油墨最终传递到印板辊4上,从而解除上墨盒31和印板辊4之间的距离限制,使生产人员能根据印刷设备的内部空间设置上墨盒31和印板辊4的位置后,只需调整接墨辊34的数量即能确保上墨盒31对印板辊4进行上墨,另外,这设置方式能将印板辊4的设计得更小,从而缩小纸塑包装盒侧面图案印刷单元1占用的空间;
(2)匀墨辊35与附着油墨的接墨辊34接触,匀墨辊35通过上下往复旋转,使油墨均匀附着在匀墨辊35外表面,匀墨辊35与没有附着油墨的接墨辊34接触,匀墨辊35通过上下往复旋转,使匀墨辊35外表面的油墨均匀附着在接墨辊34外表面,通过设置匀墨辊35,对上墨盒31流出的油墨进行调匀,并将油墨转移至接墨辊34,从而使接墨辊34外侧面上的油墨分布均匀,降低接墨辊34上单一位置上的油墨过多的情况,从而避免由于接墨辊34上的油墨分布不均匀,导致图案印板41上的部分浮雕凸面没有附上油墨,造成印刷图案不完整,以及不同位置的浮雕凸面附上的油墨量相差较大,造成印刷图案不同位置出现色差,从而有效提高印刷效果。
所述油墨供应机构3还包括舔墨机构36,所述舔墨机构36设置在上墨盒31和接墨辊34之间,所述舔墨机构36包括舔墨辊361、第二转轴362和凸轮365;所述第二转轴362上设有第一复位件(图中未示出)、第一连接臂363和第二连接臂364,所述舔墨辊361对应所述出墨口设置,且通过第一连接臂363设置在第二转轴362上,所述第二连接臂364抵压凸轮365外侧,所述第一复位件用于使所述第二转轴362复位;所述凸轮365运动时,所述第二转轴362旋转使舔墨辊361在上墨盒31和接墨辊34之间作往复移动,将出墨口流出的油墨粘附后转移至接墨辊34上。
上述舔墨机构36结构简化,零部件数量少,便于安装和拆卸,容易更换易损件,通过凸轮365驱动舔墨辊361在上墨盒31和接墨辊34之间往复摆动,从而有效控制各接墨辊34之间传递的油墨量,响应速度快,可靠性强,且能节约油墨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同步轮67和若干传动齿轮68;所述第一同步轮67设置在所述印刷辊5上,外部驱动器(图中未示出)与第一同步轮67传动连接,外部驱动器通过所述第一同步轮67驱动所述印刷辊5转动;印刷辊5和印板辊4通过所述传动齿轮68传动连接,印板辊4与对应的接墨辊34通过传动齿轮68传动连接,相邻的接墨辊34通过所述传动齿轮68传动连接或滚动接触;所述匀墨辊35与相邻的接墨辊34通过所述传动齿轮68传动连接或滚动接触。
具体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同步轮75和第三同步轮16,所述第二同步轮75通过固定架76设置在第一安装架52上,所述第二同步轮75垂直固定架76的侧面且可轴向转动的设置在固定架76上;所述固定架76包括固定部77和滑动部78,所述固定部77竖直设置在第一安装架52上,所述固定部77上设有平行第一安装架52上端面的调节滑槽770,所述滑动部78可沿所述调节滑槽770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固定部77上,所述滑动部78上设有可插入所述调节滑槽770的第二锁定件79,通过调紧所述调节第二锁定件79,可将所述滑动部78固定在在调节滑槽770上;所述第三同步轮16通过安装杆14(第三同步轮16与安装杆14之间设有轴承)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板132上,驱动器的传动带(图中未示出)经过第三同步轮16、第二同步轮75后与第一同步轮67传动连接;所述压块135设有供所述安装杆14通过的避空孔15。
上述驱动组件结构简单,零部件易得,维修成本低,印刷辊5、印板辊4和接墨辊34采用传动齿轮68传动连接,同步性和稳定性好,动力传输效率高,响应速度快;所述匀墨辊35与相邻的接墨辊34通过所述传动齿轮68传动连接或滚动接触,匀墨辊35通过传动齿轮68传动或依靠与接墨辊34接触产生的摩擦力驱动旋转,确保匀墨辊35和接墨辊34运动的同步性,另外,匀墨辊35与接墨辊34滚动接触,能使匀墨辊35对接墨辊34表面施加压力,使接墨辊34上的油墨均匀平铺在接墨辊34表面上。
另外,由于所述侧面图案印刷单元1由所述推料机构的驱动器驱动工作,侧面图案印刷单元1、联动带113和下抵压装置12共用一个动力源,从而使侧面图案印刷单元1、联动带113和下抵压装置12实现联动,确保所述侧面图案印刷单元1、联动带113和下抵压装置12运动时的协同性,提高本实用新型印刷纸塑包装盒时的工作稳定性。
所述油墨供应机构3还包括第三安装架7,所述第三安装架7与第二安装架43连接,所述第三安装架7上设有推顶块71,所述推顶块71位于印板辊4在第二安装架43的投影点和为印板辊4提供油墨的接墨辊34在第三安装架7的投影点之间;所述第三安装架7与所述第二安装架43之间设有第二间距调节机构,所述第二间距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件72和第二弹性件73,所述第一调节件72与为印板辊4提供油墨的接墨辊34联动,所述第一调节件72的伸缩端抵顶与所述推顶块71;所述第二弹性件73一端与第三安装架7连接,另一端连接为印板辊4提供油墨的接墨辊34,并对该接墨辊34施加朝向印板辊4的方向的压力。
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主传动轴69,所述主传动轴69上设有可转动的所述传动齿轮68,所述主传动轴69设置在为印板辊4提供油墨的接墨辊34的侧部,所述主传动轴69一端印刷辊5传动连接,另一端与设有传动齿轮68的接墨辊34传动连接,所述推顶块71位于所述主传动轴69上端。
上述设置方式中,所述第二弹性件73对为印板辊4提供油墨的接墨辊34施加朝向印板辊4的方向的压力,使该接墨辊34与印板辊4滚动接触,该接墨辊34旋转为印板辊4提供油墨;所述第一调节件72的伸缩端伸长时,使为印板辊4提供油墨的接墨辊34朝向相对推顶块71的方向运动,从而便于生产人员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调整该接墨辊34与印板辊4之间的相对距离,避免上述接墨辊34与印刷辊5之间距离过大或过小,影响对图案印板41的上色效果,确保纸塑包装盒侧面图案印刷单元1的印刷效果。
所述推顶块71可水平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三安装架7上,所述第三安装架7上设有用于使所述推顶块71复位的第二复位件(图中未示出),所述推顶块71相邻的两个侧面中点到旋转轴心的距离不同;第二间距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二安全组件,所述第二安全组件包括第二推顶件74,所述第二推顶件74设置在第二安装架43上,其伸缩端与所述推顶块71联动。
具体地,所述第二安全组件还包括第二顶杆741,所述第二顶杆741固定设置在所述推顶块71上端,所述第二推顶件74伸缩端与所述第二顶杆741连接。
通过在第二间距调节机构上设置第二安全组件,当第二推顶件74启动时,第二推顶件74的伸缩端伸长,第二推顶件74推动推顶块71旋转,推顶块71旋转使与第一调节件72抵顶推顶块71的不同侧面,当第一调节件72抵顶中部相对远离推顶块71旋转轴心的侧面时,与第一调节件72连接的接墨辊34向远离印板辊4的方向运动,使该接墨辊34脱离与印板辊4的接触,油墨无法附着在图案印板41上,避免设备停机时候,油墨附着在图案印板41上,便于生产人员对图案印板41进行清洗。
具体地,参见图10和图11,所述第三安装架7上设有传动件81和导向件82,所述导向件82对应所述凸轮365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三安装架7外侧,所述凸轮365的轴心与导向件82的轴心连接,所述导向件82上设有曲线轨道820,所述曲线轨道820环设在导向件82外周;所述传动件81包括安装部83和摆动部84,所述安装部83设置在所述第三安装架7外侧,所述摆动部84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安装部83上,所述摆动部84一端可动的插入所述曲线轨道820内,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匀墨辊352位于连接第三安装架7外侧的部分连接;所述凸轮365运动时带动导向件82转动,导向件82转动并驱动摆动部84摆动,摆动部84带动第二匀墨辊35作上下往复运动。
所述安装座2包括上座体21和下座体22,油墨供应机构3和印刷组件设置在上座体21上,所述上座体21设置在所述下座体22上,所述上座体21前端与所述下座体22前端连接,上座体21后端分别与所述下座体22后端活动连接;上座体21和下座体22之间设有夹角调节机构,所述夹角调节机构包括前侧滑槽23、后侧滑槽24、滑动连接件25、第一锁定件26、定位块27、推块调节件28和推块29;所述前侧滑槽23、后侧滑槽24分别设置在下座体22前侧和后侧,所述前侧滑槽23前端向下座体22下端倾斜,所述后侧滑槽24垂直所述下座体22上端面;所述上座体21前侧通过滑动连接件25与所述前侧滑槽23连接,其后侧通过第一锁定件26与所述后侧滑槽24连接;所述定位块27设置在下座体22上,所述推块调节件28贯穿所述定位块27,所述推块调节件28与所述定位块27螺接;所述推块29可滑动的设置在下座体22上,所述推块29向导轨11一端设有向导轨11倾斜的斜面,所述推块29的斜面的顶点抵顶所述上座体21或印刷组件,通过调节所述推块29相对下座体22的位置,使所述推块29的斜面的顶点抵顶所述上座体21或印刷组件的相应位置,从而调节所述印刷组件的倾斜角度;所述推块调节件28贯穿所述定位块27的一端连接所述推块29。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座体21上端面中部设有避让孔20,所述推块29向的斜面穿过所述避让孔20抵顶所述印刷组件下。
上述安装座2采用上述设置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夹角调节机构,能对上座体21与下座体22之间夹角进行调节,使位于上座体21上的印刷组件能相对水平面平行或倾斜,从而便于印刷侧面相对水平面垂直或倾斜的纸塑包装盒的外侧面,使纸塑包装盒侧面图案印刷单元1能用于不同类型规格的纸塑包装盒,提高纸塑包装盒侧面图案印刷单元1的适用范围;
(2)所述推块29对所述上座体21或印刷组件施加向纸塑包装盒的压力,从而推动上座体21向印刷组件前端移动或向印刷组件后端移动,将纸塑包装盒侧面图案印刷单元1设置在印刷设备上后,从而能对纸塑包装盒侧面图案印刷单元1与纸塑包装盒之间的距离进行微调(调整范围为0.1-1.0mm),从而印刷不同厚度的纸塑包装盒。
本实施例中出现的“前端”均指“向印刷组件的印刷端的一端”,本实施例中出现的“后端”均指“远离印刷组件的印刷端的一端”。
实施例二
参见图18,本实施例作为实施例一的改进方案,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侧面图案印刷单元1设有两个。
本实施例中,所述侧面图案印刷单元1设有两个,两个侧面图案印刷单元1对应设置在导轨11两侧。
通过在所述导轨11两侧分别设置侧面图案印刷单元1,能对沿着导轨11推送至侧面图案印刷单元1上的纸塑包装盒的两个外侧面同时进行印刷,从而满足不同的印刷需求,同时提高印刷纸塑包装盒的效率,另外,由于下抵压装置12对应侧面图案印刷单元1,两个侧面图案印刷单元1印刷时能共用同一个下抵压装置12支撑纸塑包装盒的内侧,从而减少零部件的设置,降低生产成本。
在实际生产中,若只需对纸塑包装盒其中一个外侧面进行图案印刷,可只设置一个侧面图案印刷单元1,或者,设置两个侧面图案印刷单元1,无需使用的侧面图案印刷单元1处于停用状态。
本实施例中,所述侧面图案印刷单元1设有两个,所述转盘121对应两个侧面图案印刷单元1的两个外侧面上均设有所述下抵压部122。
此时,所述驱动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侧面图案印刷单元1设有两个,两个侧面图案印刷单元1均由所述推料机构的驱动器驱动工作,从而实现两个侧面图案印刷单元1同时对纸塑包装盒相对的两个外侧面进行同步印刷,从而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印刷效果,另外,这种设置方式能减少在本实用新型上设置另外的动力源驱动侧面图案印刷单元1工作,从而简化了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降低设备的生产和维护成本。
实施例三
参见图19至图21,本实施例作为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改进方案,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侧面图案印刷单元1的结构。
印刷组件包括两个印板辊4和印刷辊5,两个印板辊4和印刷辊5可轴向转动的设置在安装座2上;两个印板辊4对应设置在印刷辊5两侧。
由于所述印板辊4设有两个,所述第一间距调节机构对应设有两个,两个第一间距调节机构的第一顶杆641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63连接,即第一弹性件63一端连接位于印刷辊5左侧的第一顶杆641,第一弹性件63另一端连接位于印刷辊5右侧的第一顶杆641,第一弹性件63对两个第一顶杆641施加向第一安装架52中部的力。
所述油墨供应机构3对应印板辊4设有两个,两个油墨供应机构3分别为两个印板辊4提供油墨。
通过设置两个印板辊4和两个油墨供应机构3,能使纸塑包装盒侧面图案印刷单元1在纸塑包装盒侧面印刷两种不同颜色的图案,以及印刷两种不同颜色的不同图案,从而能在纸塑包装盒侧面形成一个多色图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纸塑包装盒侧面图案印刷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设有图案印板41的侧面图案印刷单元1,图案印板41在附上油墨并形成印刷图案,通过使图案印板41与纸塑包装盒外侧接触,从而在纸塑包装盒外侧印刷图案,实现了油墨输出和图案的自动印刷,提高对纸塑包装盒的印刷效率,另外,生产人员只需调整油墨的种类,更换不同图案的图案印板,即可实现在纸塑包装盒外侧上印刷色彩丰富、构图特别、标识高的图案,有效提高产品外包装的识别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导轨11上对应侧面图案印刷单元1设置下抵压装置12,使侧面图案印刷单元1对纸塑包装盒外侧面进行印刷时,下抵压装置12能同时对纸塑包装盒内侧进行支撑,从而避免由于侧面图案印刷单元1对纸塑包装盒外侧面施加的压力过大,导致纸塑包装盒发生形变甚至受损,且下抵压装置12能对纸塑包装盒内侧起到固定作用,从而提高侧面图案印刷单元印刷的效果,进而提高印刷图案后的纸塑包装盒的美观性;另外,下抵压装置12对纸塑包装盒的运动起到限位作用,从而使纸塑包装盒运动时更加稳定,避免纸塑包装盒掉落导轨。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10)

1.纸塑包装盒侧面图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装置、侧面图案印刷单元和下抵压装置;
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导轨和推料机构,推料机构用于将纸塑包装盒沿所述导轨向所述侧面图案印刷单元推送;
下抵压装置对应侧面图案印刷单元设置在导轨上,用于抵压纸塑包装盒内侧;
所述侧面图案印刷单元包括油墨供应机构和印刷组件,油墨供应机构用于向印刷组件提供油墨;印刷组件上设有图案印板,图案印板可附上油墨并形成印刷图案;
印刷组件可与纸塑包装盒外侧接触,所述下抵压装置与所述印刷组件相互配合,将印刷图案印刷在纸塑包装盒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塑包装盒侧面图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图案印刷单元还包括安装座,安装座设置在导轨侧部,油墨供应机构和印刷组件设置在安装座上;
印刷组件包括印板辊和印刷辊,印板辊和印刷辊可轴向转动的设置在安装座上;
所述图案印板设置在所述印板辊外侧,所述印刷辊外侧设有印刷块,所述印刷块与所述图案印板滚动接触,使所述印刷块上形成图案,所述印刷块可将图案印刷到纸塑包装盒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纸塑包装盒侧面图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上座体和下座体,油墨供应机构和印刷组件设置在上座体上,所述上座体设置在所述下座体上,所述上座体前端与所述下座体前端连接,上座体后端分别与所述下座体后端活动连接;
上座体和下座体之间设有夹角调节机构,所述夹角调节机构包括推块,所述推块可滑动的设置在下座体上,所述推块向导轨一端设有向导轨倾斜的斜面,所述推块的斜面的顶点抵顶所述上座体或印刷组件,通过调节所述推块相对下座体的位置,使所述推块的斜面的顶点抵顶所述上座体或印刷组件的相应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纸塑包装盒侧面图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机构包括驱动器、联动带和若干推料件,联动带设置在导轨侧部,并沿导轨长度方向设置,若干推料件等距设置在联动带上,所述驱动器用于驱动联动带运动,以使推料件沿导轨方向推动纸塑包装盒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纸塑包装盒侧面图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图案印刷单元设有两个,两个侧面图案印刷单元对应设置在导轨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纸塑包装盒侧面图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同步轮和若干传动齿轮;
所述第一同步轮设置在所述印刷辊上,所述驱动器与第一同步轮传动连接,所述驱动器通过所述第一同步轮驱动所述印刷辊转动;
所述印刷辊和印板辊通过传动齿轮传动连接,以使印板轮和印刷轮同步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纸塑包装盒侧面图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抵压装置包括转盘,所述转盘对应侧面图案印刷单元设置的导轨上,所述转盘上设有用于抵押纸塑包装盒内侧面的下抵压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纸塑包装盒侧面图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抵压装置还包括转盘同步轮,所述转盘相对所述导轨垂直,且可向推料机构的推料方向轴向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转盘同步轮与所述转盘连接,所述驱动器与转盘同步轮传动连接,所述驱动器通过所述转盘同步轮驱动所述转盘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纸塑包装盒侧面图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外侧面设有若干撑板,若干撑板组成所述下抵压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塑包装盒侧面图案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抵压装置,其用于限制导轨上的纸塑包装盒上部的移动范围;所述上抵压装置包括安装支架和压块,所述压块通过所述安装支架设置在所述下抵压装置上方。
CN201922353260.8U 2019-12-24 2019-12-24 纸塑包装盒侧面图案印刷装置 Active CN2119180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53260.8U CN211918012U (zh) 2019-12-24 2019-12-24 纸塑包装盒侧面图案印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53260.8U CN211918012U (zh) 2019-12-24 2019-12-24 纸塑包装盒侧面图案印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18012U true CN211918012U (zh) 2020-11-13

Family

ID=73326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53260.8U Active CN211918012U (zh) 2019-12-24 2019-12-24 纸塑包装盒侧面图案印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180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78743A (zh) * 2019-12-24 2020-04-10 佛山市必硕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纸塑包装盒侧面图案印刷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78743A (zh) * 2019-12-24 2020-04-10 佛山市必硕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纸塑包装盒侧面图案印刷装置
CN110978743B (zh) * 2019-12-24 2024-04-05 广东必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纸塑包装盒侧面图案印刷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78743A (zh) 纸塑包装盒侧面图案印刷装置
CN211918012U (zh) 纸塑包装盒侧面图案印刷装置
CN211683999U (zh) 纸塑包装盒侧面图案印刷单元
CN211918011U (zh) 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装置
CN211918010U (zh) 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单元
CN210100893U (zh) 一种瓦楞纸裱合机的出纸装置
CN216466764U (zh) 一种环保油墨包装纸用印刷装置
CN110978742A (zh) 纸塑包装盒平面图案印刷装置
CN201950982U (zh) 柯印机磨辊装置
CN201900779U (zh) 一种轮转印刷机的卧式印刷单组
CN102059846A (zh) 一种轮转印刷机的卧式印刷单组
CN213356323U (zh) 用于彩印机的纸张自动输送装置
CN210082780U (zh) 一种新型板材压纹机
CN108099386B (zh) 一种硅胶管的印字装置
CN210309512U (zh) 一种纸板自动印刷机构
CN102806768B (zh) 电子产品原资材自动纳印设备
CN208247699U (zh) 精密可联动印刷压力调节装置
CN103753951B (zh) 纸板印刷机的风箱高度调节机构及瓦楞纸板水性印刷机
CN112918093A (zh) 一种瓦楞纸箱体生产用文字印制设备
CN216100993U (zh) 一种用于纸箱印刷的高质量印刷装置
CN209493110U (zh) 一种印刷机械的水平传送的入纸装置
CN215283947U (zh) 一种自动调节的环保纸箱印刷装置
CN115027127B (zh) 一种底模升降组件以及轮转印刷机
CN110898914A (zh) 一种油墨研磨三辊机
CN205395505U (zh) 一种滚压式打印机的送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Side pattern printing device of paper plastic packaging box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2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13

Pledgee: China Co. truction Bank Corp Foshan branch

Pledgor: FOSHAN BESURE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80009713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010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13

Pledgee: China Co. truction Bank Corp Foshan branch

Pledgor: FOSHAN BESURE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80009713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F1-f5, f8-f11, No.5, Yongye Road, Yundonghai street, Sanshu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8100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Bishu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F1-f5, f8-f11, No.5, Yongye Road, Yundonghai street, Sanshu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8100

Patentee before: FOSHAN BESURE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