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93407U - 一种汽车上车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上车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93407U
CN211893407U CN201922418928.2U CN201922418928U CN211893407U CN 211893407 U CN211893407 U CN 211893407U CN 201922418928 U CN201922418928 U CN 201922418928U CN 211893407 U CN211893407 U CN 2118934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r side
side wall
plate
connecting piece
reinforc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1892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岗
陈晓宇
林茂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1892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934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934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934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汽车上车体结构,包括后侧围总成和两端均连接于所述后侧围总成的后横梁外板,所述后侧围总成包括D柱加强板、后侧围连接件和后侧围内板,所述D柱加强板的上部后侧、所述后侧围连接件的上部后侧和所述后横梁外板三层式固定,所述D柱加强板的下部、所述后侧围连接件的下部和所述后侧围内板三层式固定。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上车体结构结构简单、减小顶盖后横梁腔体X向空间尺寸、加大后排乘客头部空间、增加乘坐舒适性、减轻整车质量和降低整车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上车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车身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上车体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顶盖后横梁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由后横梁内板2、后横梁外板3、铰链加强板焊接组成。其中,后横梁内板2的两端与后侧围内板5搭接,后横梁外板3的两端与D柱加强板搭接,这样因为后横梁内板2和后横梁外板3在前部和后部搭接形成横截面为矩形的空腔,并且此矩形的空腔与顶盖外板1也在X方向留有空腔,因此会导致车辆后排乘客的头部空间比较紧张,影响后排乘客乘坐的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减小顶盖后横梁腔体X向空间尺寸、加大后排乘客头部空间、增加乘坐舒适性、减轻整车质量和降低整车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上车体结构,包括后侧围总成和两端均连接于所述后侧围总成的后横梁外板,所述后侧围总成包括D柱加强板、后侧围连接件和后侧围内板,所述D柱加强板的上部后侧、所述后侧围连接件的上部后侧和所述后横梁外板三层式固定,所述D柱加强板的下部、所述后侧围连接件的下部和所述后侧围内板三层式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上车体结构还可以是:
所述D柱加强板的上部后侧、所述后侧围连接件的上部后侧和所述后横梁外板在对应位置处有重叠部分,所述D柱加强板的上部后侧、所述后侧围连接件的上部后侧和所述后横梁外板在重叠部分处通过点焊或者激光焊接三层式固定。
所述D柱加强板的下部、所述后侧围连接件的下部和所述后侧围内板在对应位置处有重叠部分,所述D柱加强板的下部、所述后侧围连接件的下部和所述后侧围内板在重叠部分处通过点焊或者激光焊接三层式固定。
所述D柱加强板和所述后侧围连接件围设有具有四个主侧面的第一空腔,所述D柱加强板包括互为夹角状的作为所述第一空腔中的三个主侧面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所述后侧围连接件包括作为所述第一空腔中的一个主侧面的第四侧面。
所述后侧围总成的顶部还搭接有顶盖外板,所述顶盖外板的前部和下部均和所述后横梁外板两层式固定,所述顶盖外板的两端分别和所述D柱加强板两层式固定。
所述顶盖外板和所述后横梁外板围设有具有三个主侧面的第二空腔,所述顶盖外板包括互为夹角状的作为所述第二空腔中的两个主侧面的第五侧面和第六侧面,所述后横梁外板包括作为所述第二空腔中的一个主侧面的第七侧面。
所述第六侧面的下部设置有向内凹入的凹槽部。
所述第七侧面的下部有向外凸出的外凸部。
所述后侧围总成上还设置有流水槽,所述顶盖外板和所述后侧围总成在所述流水槽对应位置处两层式固定。
所述后横梁外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铰链加强板,所述铰链加强板、所述D柱加强板、所述后横梁内板和所述后侧围内板在所述铰链加强板对应位置处四层式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上车体结构,包括后侧围总成和两端均连接于所述后侧围总成的后横梁外板,所述后侧围总成包括D柱加强板、后侧围连接件和后侧围内板,所述D柱加强板的上部后侧、所述后侧围连接件的上部后侧和所述后横梁外板三层式固定,所述D柱加强板的下部、所述后侧围连接件的下部和所述后侧围内板三层式固定。这样,所述D柱加强板、所述后侧围连接件的上部后侧和所述后横梁外板三层式固定形成封闭结构,所述D柱加强板的下部、所述后侧围连接件的下部和所述后侧围内板三层式固定形成封闭结构,在力传导过程中,当所述后侧围总成外侧受力时,通过此搭接形式,将所受的力纵向同时分散至所述后侧围连接件、所述D柱加强板上,然后再传到至所述后侧围内板上,将所受的力横向同时分散至所述D柱加强板、所述后侧围连接件上,然后再传导至所述后横梁内板上,这样即使是因为取消了原有的后横梁内板结构而损失的那部分性能,通过所述D柱加强板的上端和下端均与所述后侧围内板的固定而得到弥补,起到优化传递路径的作用。而取消了后横梁内板后,所述后横梁外板可以提高位置,在保证后横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减小后横梁结构对车体内部空间的占用,有效释放车内空间,进而扩大后排乘客的头部空间,进而增加后排乘客的乘坐舒适性,还减轻了整车质量和降低了整车成本。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上车体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减小顶盖后横梁腔体X向空间尺寸、加大后排乘客头部空间、增加乘坐舒适性、减轻整车质量和降低整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一种汽车上车体结构示意图。
图2现有技术一种汽车上车体结构图1A-A剖面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上车体立体后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上车体结构图3B-B剖面图。
图5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上车体立体正视图。
图6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上车体结构后横梁外板和铰链加强板搭接图。
图号说明
1…顶盖外板 2…后横梁内板 3…后横梁外板
4…D柱加强板 5…后侧围内板 6…后侧围连接件
7…铰链加强板 8…凹槽部 9…外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垂直”、“水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上车体结构左右对称,下面以汽车左侧的汽车上车体结构进行说明。其中,所述外凸部9在前侧,所述凹槽部8在后侧,所述D柱加强板4在外侧,所述后横梁外板3在内侧,所述顶盖外板1在上侧,所述后横梁外板3在下侧,并以此确定“前”、“后”、“左”、“右”、“上”、“下”、“内”、“外”的方向。
下面结合附图的图3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上车体结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上车体结构,请参考图3至图6中相关各图,包括后侧围总成和两端均连接于所述后侧围总成的后横梁外板3,所述后侧围总成包括D柱加强板4、后侧围连接件6和后侧围内板5,所述D柱加强板4的上部后侧、所述后侧围连接件6的上部后侧和所述后横梁外板3三层式固定,所述D柱加强板4的下部、所述后侧围连接件6的下部和所述后侧围内板5三层式固定。这样,所述D柱加强板4、所述后侧围连接件6的上部后侧和所述后横梁外板3三层式固定形成封闭结构,所述D柱加强板4的下部、所述后侧围连接件6的下部和所述后侧围内板5三层式固定形成封闭结构,在力传导过程中,当所述后侧围总成外侧受力时,通过此搭接形式,将所受的力纵向同时分散至所述后侧围连接件6、所述D柱加强板4上,然后再传到至所述后侧围内板5上,将所受的力横向同时分散至所述D柱加强板4、所述后侧围连接件6上,然后再传导至所述后横梁外板3上,这样即使是因为取消了原有的后横梁内板结构而损失的那部分性能,通过所述D柱加强板4的上端和下端均与所述后侧围内板5的固定而得到弥补,起到优化传递路径的作用。而取消了后横梁内板后,所述后横梁外板3可以提高位置,在保证后横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减小后横梁结构对车体内部空间的占用,有效释放车内空间,进而扩大后排乘客的头部空间,进而增加后排乘客的乘坐舒适性,还减轻了整车质量和降低了整车成本。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上车体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减小顶盖后横梁腔体X向空间尺寸、加大后排乘客头部空间、增加乘坐舒适性、减轻整车质量和降低整车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上车体结构,请参考图3至图6中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D柱加强板4的上部后侧、所述后侧围连接件6的上部后侧和所述后横梁外板3在对应位置处有重叠部分,所述D柱加强板4的上部后侧、所述后侧围连接件6的上部后侧和所述后横梁外板3在重叠部分处通过点焊或者激光焊接三层式固定。这样,所述D柱加强板4、所述后侧围连接件6和所述后横梁外板3在对应位置处的重叠部分因为三层焊焊接在一起而成为一个整体,此处所述D柱加强板4、所述后侧围连接件6和所述后横梁外板3三层板互相依附形成最大的接触面积,进而在同等单位面积下,焊接后的所述D柱加强板4、所述后侧围连接件6和所述后横梁外板3组成的三层板连接部分厚度更大,能承受更大的载荷,进而将所述后横梁外板3上所受载荷分散到所述D柱加强板4和所述后侧围连接件6上,然后纵向传递至车身下部的所述后侧围内板5上,横向传递至所述后侧围内板5上,将所受载荷进一步分散到各个方向的所述后侧围内板5上。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D柱加强板4的下部、所述后侧围连接件6的下部和所述后侧围内板5在对应位置处有重叠部分,所述D柱加强板4的下部、所述后侧围连接件6的下部和所述后侧围内板5在重叠部分处通过点焊或者激光焊接三层式固定。这样,所述D柱加强板4、所述后侧围连接件6和所述后侧围内板5在对应位置处的重叠部分因为三层焊焊接在一起而成为一个整体,此处所述D柱加强板4所述D柱加强板4、所述后侧围连接件6和所述后侧围内板5三层板互相依附形成最大的接触面积,进而在同等单位面积下,焊接后的所述D柱加强板4、所述后侧围连接件6和所述后侧围内板5组成的三层板连接部分厚度更大,能承受更大的载荷,进而将所述后侧围内板5上所受载荷分散到所述D柱加强板4和所述后侧围连接件6上,然后纵向传递至车身顶部前侧的所述后侧围内板5上和车身顶部后侧的所述后横梁外板3上,将所受载荷进一步分散到所述后横梁外板3和车身顶部的所述后侧围内板5上。当然,所述后侧围连接件6和所述后侧围内板5的连接关系可以是一体成型或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上车体结构,请参考图3至图6中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D柱加强板4和所述后侧围连接件6围设有具有四个主侧面的第一空腔,所述D柱加强板4包括互为夹角状的作为所述第一空腔中的三个主侧面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所述后侧围连接件6包括作为所述第一空腔中的一个主侧面的第四侧面。这样,所述第一侧面位于所述第一空腔的左侧,所述第二侧面位于所述第一空腔的顶部,所述第三侧面位于所述第一空腔的后部,所述第四侧面位于车体内部所在的一侧,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围设有一个类似于三棱锥体的所述第一空腔,当然不限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因为圆滑过渡而围设成的近似于圆柱体的所述第一空腔,而所述第四侧面作为三棱锥的底面更靠近车身内部一侧,当然所述第一空腔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三棱锥体,因为在所述D柱加强板4和所述后侧围连接件6上始终会存在因为避让可能存在的干涉关系而形成的凸起或者凹槽。当作用力在所述D柱加强板4的前侧时,作用力可以通过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的连接边传导至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的交点时,当力继续传导时,会沿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的连接边和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的连接边进一步分散至车身下侧的所述后侧围内板5和车身后侧的所述后横梁外板3,进而将所述D柱加强板4的前侧所受的作用力进一步分散和减弱。当作用力在所述D柱加强板4的后侧或者下侧亦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上车体结构,请参考图3至图6中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后侧围总成的顶部还搭接有顶盖外板1,所述顶盖外板1的前部和下部均和所述后横梁外板3两层式固定,所述顶盖外板1的两端分别和所述D柱加强板4两层式固定。这样,所述顶盖外板1的前部和下部均和所述后横梁外板3两层式固定,所述顶盖外板1和所述后横梁外板3可能基本贴合或者形成空腔。若所述顶盖外板1和所述后横梁外板3基本贴合的情况下,所述D柱加强板4所受的力传导至所述后横梁外板3时,所述顶盖外板1和所述后横梁外板3一起分担此力,而受力面积为所述顶盖外板1和所述后横梁外板3的横截面积,但是当所述顶盖外板1和所述后横梁外板3形成空腔时,所述顶盖外板1和所述后横梁外板3在受力点处的受力面积增大,进而在同样大小的外力作用下,所述顶盖外板1和所述后横梁外板3形成空腔时单位面积的所受载荷更小,进而所述顶盖外板1和所述后横梁外板3形成空腔时更利于弥补因为取消了后横梁内板之后的那部分损失的性能。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顶盖外板1和所述后横梁外板3围设有具有三个主侧面的第二空腔,所述顶盖外板1包括互为夹角状的作为所述第二空腔中的两个主侧面的第五侧面和第六侧面,所述后横梁外板3包括作为所述第二空腔中的一个主侧面的第七侧面。这样,所述第五侧面位于所述第二空腔的顶部,所述第六侧面位于所述第二空腔的后部,所述第七侧面位于靠近汽车内部所在的一侧,所述第五侧面、所述第六侧面和所述第七侧面呈三角形排布,即所述第二空腔的截面大致为三角形,当然,所述第二空腔的截面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三角形,因为所述顶盖外板1和所述后横梁外板3上始终会存在因为避让可能存在的干涉关系而形成的凸起或者凹槽,而所述第七侧面作为截面三角形的长边而更靠近车身内部一侧,所述后横梁外板3和所述顶盖外板1组成类似三角形结构,使所述后横梁外板3在受外力作用或者两侧的所受力传导至所述后横梁外板3时,分散一部分力到所述顶盖外板1上,并且因为所述顶盖外板1和所述后横梁外板3的三角形结构的稳固性,使所述顶盖外板1和所述后横梁外板3可以承受更大的载荷。更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六侧面的下部设置有向内凹入的凹槽部8。这样,所述凹槽部8不但使车身外侧更加平整,还可以增加所述顶盖外板1的宽度,在保证所使用的钢板厚度不变的情况下,所述凹槽部8使所述第六侧面的横截面积更大,进而所述顶盖外板1在受力过程中可以承受的载荷也更大。更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七侧面的下部有向外凸出的外凸部9。这样,在保证所述第七侧面的横截面积时,所述外凸部9在所述第七侧面的上部不变和钢板厚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所述后横梁外板3的宽度,进而增加了第七侧面的横截面积,使所述后横梁外板3在受力过程中可以承受的载荷也更大,当保证所述后横梁外板3的性能不变的情况下,还可以将所述后横梁外板3所处的高度增加,即增加车身内部后排乘客的头部空间,用所述外凸部9所增加的那部分性能来弥补减小所述第二空腔的横截面积所损失的性能,即不改变最优性能的情况下,所述外凸部9和所述凹槽部8的加入,可以使车身后部的乘客头部空间得到更大提升。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上车体结构,请参考图3至图6中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后侧围总成上还设置有流水槽,所述顶盖外板1和所述后侧围总成在所述流水槽对应位置处两层式固定。这样,所述顶盖外板1在车身顶部为一整体,增加了整车的美观性,并且所述顶盖外板1在整车使用过程中所受到的雨水或者清洗水等水流可以分流到两侧所述后侧围总成上的所述流水槽中,再通过所述流水槽直接排出车外,防止水流进入汽车车体内部和车身钣金结构内部,提供内部舒适乘坐空间和防止车身钣金在雨水的作用下过早锈蚀。更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顶盖外板1和所述后侧围总成在所述流水槽对应位置处通过点焊或者激光焊接两层式固定。这样,所述顶盖外板1和所述后侧围总成在所述流水槽对应位置处无缝连接成为一体式结构,使汽车车体内部在所述顶盖外板1和所述后侧围总成的连接处处于密封状态,进而防止水流进入汽车车体内部和车身钣金结构内部,提供内部舒适乘坐空间和防止车身钣金在雨水的作用下过早锈蚀。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上车体结构,请参考图3至图6中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后横梁外板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铰链加强板7,所述铰链加强板7、所述D柱加强板4、所述后横梁内板和所述后侧围内板5在所述铰链加强板7对应位置处四层式固定。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由于车身的扭转和震动,后背门铰链处受到前后左右上下各个方向的力使其发生扭转、横摆和震动等各种工况,而且后背门通常采用上掀式结构,这样就要求所述后横梁外板3处必须要有足够的刚度,这样,因为所述D柱加强板4、所述后侧围内板5也延伸至所述铰链加强板7的对应位置处,因此所述铰链加强板7所安装的位置具有了四层板结构,提高了所述铰链加强板7对应位置处的支撑强度,进而提高了后背门安装处的安装强度。
上述仅对本实用新型中的几种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但并不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中的设计精神所作出的等效变化或修饰或等比例放大或缩小等,均应认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汽车上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侧围总成和两端均连接于所述后侧围总成的后横梁外板,所述后侧围总成包括D柱加强板、后侧围连接件和后侧围内板,所述D柱加强板的上部后侧、所述后侧围连接件的上部后侧和所述后横梁外板三层式固定,所述D柱加强板的下部、所述后侧围连接件的下部和所述后侧围内板三层式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上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D柱加强板的上部后侧、所述后侧围连接件的上部后侧和所述后横梁外板在对应位置处有重叠部分,所述D柱加强板的上部后侧、所述后侧围连接件的上部后侧和所述后横梁外板在重叠部分处通过点焊或者激光焊接三层式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上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D柱加强板的下部、所述后侧围连接件的下部和所述后侧围内板在对应位置处有重叠部分,所述D柱加强板的下部、所述后侧围连接件的下部和所述后侧围内板在重叠部分处通过点焊或者激光焊接三层式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汽车上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D柱加强板和所述后侧围连接件围设有具有四个主侧面的第一空腔,所述D柱加强板包括互为夹角状的作为所述第一空腔中的三个主侧面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所述后侧围连接件包括作为所述第一空腔中的一个主侧面的第四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汽车上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围总成的顶部还搭接有顶盖外板,所述顶盖外板的前部和下部均和所述后横梁外板两层式固定,所述顶盖外板的两端分别和所述D柱加强板两层式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上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外板和所述后横梁外板围设有具有三个主侧面的第二空腔,所述顶盖外板包括互为夹角状的作为所述第二空腔中的两个主侧面的第五侧面和第六侧面,所述后横梁外板包括作为所述第二空腔中的一个主侧面的第七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上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侧面的下部设置有向内凹入的凹槽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车上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侧面的下部有向外凸出的外凸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上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围总成上还设置有流水槽,所述顶盖外板和所述后侧围总成在所述流水槽对应位置处两层式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汽车上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横梁外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铰链加强板,所述铰链加强板、所述D柱加强板、后横梁内板和所述后侧围内板在所述铰链加强板对应位置处四层式固定。
CN201922418928.2U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汽车上车体结构 Active CN2118934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18928.2U CN211893407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汽车上车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18928.2U CN211893407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汽车上车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93407U true CN211893407U (zh) 2020-11-10

Family

ID=73294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18928.2U Active CN211893407U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汽车上车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934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65806B2 (en) Vehicle roof structure
US6073992A (en)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employing floor, roof, pillar and side sill reinforcements
CN102963429A (zh) 车身结构及制造车身的方法
CN100390007C (zh) 车辆的后部车体结构
CN112407056B (zh) 一种车顶抗压结构
WO2008068860A1 (ja) 鉄道車両の構体骨構造
CN113147904A (zh) 一种两门电动车门环加强框组件
JP4045775B2 (ja) 自動車の側部車体構造
KR100350034B1 (ko) 철도차량의사이드구조체
CN211893407U (zh) 一种汽车上车体结构
US20040183338A1 (en) Vehicle body front section structure
CN210634646U (zh) 一种电动汽车地板横梁弯曲刚度加强结构
JPH0122784Y2 (zh)
JP4536883B2 (ja) センタピラー構造
CN217554010U (zh) 一种后轮鼓包外板总成及其搭接结构
CN212766478U (zh) 一种门槛梁与a柱加强板搭接结构
JP4174864B2 (ja) 車両の上部車体構造
CN210653344U (zh) 一种c柱下接头结构
CN111098937B (zh) 一种后地板结构及车辆
CN110027578B (zh) 司机室车顶结构、司机室及轨道列车
JPH0542709Y2 (zh)
JPH0592063U (ja) フロントピラー下部の補強構造
CN211893410U (zh) 一种汽车后端板加强组件
CN214295510U (zh) 一种辊压窗框的后视镜加强组件
CN215475359U (zh) 接头结构、车架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