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79301U - 一种干簧管的封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干簧管的封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79301U
CN211879301U CN202020667461.5U CN202020667461U CN211879301U CN 211879301 U CN211879301 U CN 211879301U CN 202020667461 U CN202020667461 U CN 202020667461U CN 211879301 U CN211879301 U CN 2118793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cb substrate
reed switch
pin
packaging
r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6746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新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andong Magnetic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uandong Magnetic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andong Magnetic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uandong Magnetic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6746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793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793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7930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witches That Are Operated By Magnetic Or Electr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簧管的封装结构,包括干簧管、PCB基板和引脚配件;所述干簧管、引脚配件均连接在PCB基板上,所述干簧管与引脚配件通过所述PCB基板电性连接,所述引脚配件用于引出所述干簧管的管脚,所述PCB基板上一体成型有用于封装所述干簧管的封装凸起;通过上述设置,该封装结构在生产中有效避免干簧管由于毛刺而碎裂,减少次品,提高产品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干簧管的封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性开关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干簧管的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干簧管是一种非接触式触发的通断控制开关,两片磁簧片密封在玻璃管内,玻璃管内部通常注入惰性气体或抽成真空状态,而两片磁簧片呈重迭状况但中间间隔有一小空隙,通过外来磁场触发使两片磁簧片接触。由于干簧管属于易碎的玻璃管制品,在制造和运输过程中容易造成开关失效、出现直通等质量问题,因此现有设计通常使干簧管在封装结构内得到有效支撑。
现有技术中的干簧管封装结构通常包括干簧管、胶盒和进出引线,干簧管的引脚和进出引线直接焊接并置于胶盒内,采用低压注塑、灌封树脂等方式填充胶盒内部来固定干簧管。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胶盒需要进行开槽以放入干簧管,若胶盒内的槽壁存在毛刺,工人往胶盒内放入干簧管时,干簧管在压力下与毛刺接触容易导致玻璃管碎裂。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簧管的封装结构,旨在解决胶盒内的毛刺导致干簧管碎裂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干簧管的封装结构,包括干簧管、PCB基板和引脚配件;所述干簧管、引脚配件均连接在PCB基板上,所述干簧管与引脚配件通过所述PCB基板电性连接,所述引脚配件用于引出所述干簧管的管脚,所述PCB基板上连接有一体成型的封装凸起,所述封装凸起用于封装所述干簧管。
所述的干簧管的封装结构,其中,所述引脚配件包括两个引脚,所述两个引脚分别与所述干簧管的两管脚通过所述PCB基板一一对应连接。
所述的干簧管的封装结构,其中,所述PCB基板上与干簧管对应的位置开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的形状大小与干簧管相匹配,所述封装凸起封堵所述条形孔。
所述的干簧管的封装结构,其中,所述PCB基板上设置有两个第一焊接点,所述第一焊接点设置在所述条形孔的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干簧管的两管脚分别通过第一焊接点焊接在所述PCB基板上。
所述的干簧管的封装结构,其中,所述PCB基板上设置有第二焊接点,所述第一焊接点与所述第二焊接点一对一电性连接,所述引脚配件的引脚与所述第二焊接点一对一焊接。
所述的干簧管的封装结构,其中,所述PCB基板上设置有第二焊接点,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焊接点与所述第二焊接点电性连接,所述引脚配件的一引脚与所述第二焊接点焊接,所述引脚配件的另一引脚与另一个所述第一焊接点焊接。
所述的干簧管的封装结构,其中,所述引脚配件设置为两条引线,所述引线的其中一端作为所述引脚配件的引脚。
所述的干簧管的封装结构,其中,所述引脚配件设置为接线插口,所述接线插口上设置有两个引脚。
所述的干簧管的封装结构,其中,所述封装凸起还用于封装所述干簧管与PCB基板和所述引脚配件与PCB基板之间的连接处。
所述的干簧管的封装结构,其中,所述PCB基板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安装孔。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簧管的封装结构,相比现有技术,通过设置PCB基板和一体成型的封装凸起来完成干簧管的封装结构,该封装结构在生产中,无需使用胶盒,利用PCB基板对干簧管固定和引出干簧管的管脚,再通过一体成型的封装凸起完成干簧管的封装,有效避免生产中干簧管由于毛刺而碎裂,减少次品,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的PCB板基板的正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正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中的PCB板基板的正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正面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中的PCB板基板的正面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的正面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C-C方向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中的PCB板基板的正面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中的PCB板基板的背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干簧管、20-PCB基板、21-条形孔、22-安装孔、30-引脚配件、31-引线、32-接线插口、40-封装凸起、51-第一焊接点、52-第二焊接点、53-铜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干簧管的封装结构,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干簧管的封装结构,包括干簧管10、PCB基板20和引脚配件30;所述干簧管10、引脚配件30均连接在PCB基板20上,所述干簧管10与引脚配件30通过所述PCB基板20电性连接,所述引脚配件30用于引出所述干簧管10的管脚,使用户能用干簧管10来外接其它器件;所述PCB基板20上连接有一体成型的封装凸起40,所述封装凸起40用于封装所述干簧管10。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PCB基板20为印刷电路板,印刷电路板作为现有技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清楚理解的。
通过上述设置,相对现有技术,干簧管10无需放入胶盒内进行灌封,只需连接在PCB基板20上即可,工人在操作时,大大减少干簧管10与载体内壁接触的可能性和接触面积,另外采用PCB基板20配合生产模具直接在PCB基板20上形成封装凸起40,实现对干簧管10的封装,上述封装结构使干簧管10在整个生产过程避免由于接触毛刺而碎裂。
具体地,所述一体成型的封装凸起40通过低压注塑成型,液化的封装材料包裹干簧管10后固化,从而实现封装。由于低压注塑对干簧管10产生的应力较小,不会导致干簧管10碎裂,有效减少次品。另外地,低压注塑成型的封装凸起40能起到防尘防水的作用以保护干簧管10,且相对现有的环氧树脂封装方式,低压注塑形成的封装结构固化时间更短,每批次的生产周期短,生产效率高。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引脚配件30包括两个引脚,所述两个引脚分别与所述干簧管10的两管脚通过所述PCB基板20一一对应连接;将干簧管10的管脚引出封装凸起40外,使干簧管10能够与其它元器件进行线路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PCB基板20上与干簧管10对应的位置开有条形孔21,所述条形孔21的形状大小与干簧管10相匹配,在组装生产时,该条形孔21对干簧管10起到一定的定位作用;所述封装凸起40封堵所述条形孔21。在形成封装凸起40时,液化封装材料会注入模具中,液化封装材料会满至条形孔21,操作人员可观察条形孔21确定注入的封装材料是否足够完成干簧管10的封装。
具体地,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PCB基板20上设置有两个第一焊接点51,所述第一焊接点51设置在所述条形孔2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干簧管10的两管脚分别通过第一焊接点51焊接在所述PCB基板20上,所述焊接通常采用锡焊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PCB基板20上还设置有第二焊接点52,所述第一焊接点51与所述第二焊接点52一对一电性连接,所述引脚配件30的引脚与所述第二焊接点52一对一焊接;上述设置通过第二焊接点52与引脚配件30连接,从而实现干簧管10的两引脚的引出。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PCB基板20上设置有第二焊接点52,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焊接点51与所述第二焊接点52电性连接,所述引脚配件30的一引脚与所述第二焊接点52焊接,所述引脚配件30的另一引脚与另一个所述第一焊接点51焊接;通过上述设置,引脚配件30的其中一个引脚与干簧管10的其中一个管脚共用一个第一焊接点51,进一步降低PCB基板20的生产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PCB基板20内敷设有铜箔53作为导电线路,所述第一焊接点51与第二焊接点52在PCB基板20上通过铜箔53连接从而实现导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引脚配件30设置为两条引线31,所述引线31的其中一端作为所述引脚配件30的引脚;采用引线31作为引脚配件30,生产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将两引线31各自的一端焊接在PCB基板20上即可。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引脚配件30设置为接线插口32,所述接线插口32上设置有两个引脚;在实际生产中,采用接线插口32,以公头或母头的形式引出干簧管10的管脚,可在接线插口32上插接带有母头或公头的引线31,这种方式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变更插接在接线插口32上的引线31规格,便于即时更改引线31的规格,在生产中使库存调用灵活。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封装凸起40还用于封装所述干簧管10与PCB基板20的连接处,以及所述引脚配件30与PCB基板20之间的连接处;避免上述连接处外露,影响干簧管10的封装效果和产品质量。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PCB基板20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安装孔22,便于在生产时,便于将PCB基板20固定在注塑模具上来注塑形成封装凸起40。
进一步地,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清楚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举出下列具体实施例。
在实施例一中,请参照图1-3,所述PCB基板20设置为长方片状,条形孔21设置在PCB基板20表面的下部,两个第一焊接点51对称设置在条形孔2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两个第二焊接点52对称设置在PCB基板20表面的中上部,第一焊接点与第二焊接点52通过PCB基板20内敷设的铜箔53一对一连接,两个安装孔22对称设置在第二焊接点52的左右两侧。而干簧管10的管脚焊接在第一焊接点51上,两引线31分别对应地焊接在两个第二焊接点52,实现管脚的引出;封装凸起40在PCB基板20上一体成型,封装凸起40除了实现干簧管10的封装保护外,对引线31与PCB基板20的连接部分起到固定作用,避免引线31脱落。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焊接点51与第二焊接点52均设置在PCB基板20的同一面,便于封装凸起40进行封装。
在实施例二中,请参阅图4-5,相对实施例一,不同点在于,实施二中的PCB基板20设置为凹字型,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产品需求将PCB基板20设置为其它形状,例如方形、圆形等常规形状。
在实施例三中,请参阅图6-8,相对实施例一,不同点在于,实施例三中的所述PCB基板20上的第二焊接点52设置了一个,该第二焊接点52设置在条形孔21的长度方向的任意一侧,且与设置在该侧的第一焊接点51并排设置,该第二焊接点52与非同侧的第一焊接点51通过铜箔53连接,以便于引线31在同一方向引出。另外其中一根引线31与干簧管10的一管脚共用一个第一焊接点51,产品体积可生产得更小,在应用时更加节省空间面积,PCB基板20更简化,便于生产。
在实施例四中,请参阅图9-10,相对实施例一,不同点在于,采用接线插口32代替引线31,在实际应用中,该封装结构可通过接线插口32连接或更换不同规格的带有接口的引线31,使用灵活方便。另外地,接线插口32还可分为贴片式和插件式,根据第二焊接点52设置在的PCB基板20的面,贴片式的接线插口32与第二焊接点52设置在PCB基板20的同一面;而插件式的接线插口32设置在PCB基板20的与第二焊接点52相反的一面,参阅图11-12,相应地,为便于插件式接线插口32的焊接,第二焊接点52的中心上设置有一通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PCB基板20和一体成型的封装凸起40配合,将干簧管10封装在PCB基板20上,该封装结构相对现有技术,在生产中,无需使用胶盒,利用PCB基板20对干簧管10固定和引出干簧管10的管脚,再通过一体成型的封装凸起40完成干簧管10的封装,有效避免干簧管10由于毛刺而碎裂,减少次品,提高产品质量。另外地,封装凸起40采用低压注塑成型,大大减少干簧管10在封装过程中受到的应力,还起到防尘防水的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干簧管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簧管、PCB基板和引脚配件;所述干簧管、引脚配件均连接在PCB基板上,所述干簧管与引脚配件通过所述PCB基板电性连接,所述引脚配件用于引出所述干簧管的管脚,所述PCB基板上连接有一体成型的封装凸起,所述封装凸起用于封装所述干簧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簧管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配件包括两个引脚,所述两个引脚分别与所述干簧管的两管脚通过所述PCB基板一一对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簧管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CB基板上与干簧管对应的位置开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的形状大小与干簧管相匹配,所述封装凸起封堵所述条形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簧管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CB基板上设置有两个第一焊接点,所述第一焊接点设置在所述条形孔的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干簧管的两管脚分别通过第一焊接点焊接在所述PCB基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簧管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CB基板上设置有第二焊接点,所述第一焊接点与所述第二焊接点一对一电性连接,所述引脚配件的引脚与所述第二焊接点一对一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簧管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CB基板上设置有第二焊接点,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焊接点与所述第二焊接点电性连接,所述引脚配件的一引脚与所述第二焊接点焊接,所述引脚配件的另一引脚与另一个所述第一焊接点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干簧管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配件设置为两条引线,所述引线的其中一端作为所述引脚配件的引脚。
8.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干簧管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配件设置为接线插口,所述接线插口上设置有两个引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簧管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凸起还用于封装所述干簧管与PCB基板和所述引脚配件与PCB基板之间的连接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簧管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CB基板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安装孔。
CN202020667461.5U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干簧管的封装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793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67461.5U CN211879301U (zh)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干簧管的封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67461.5U CN211879301U (zh)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干簧管的封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79301U true CN211879301U (zh) 2020-11-06

Family

ID=73233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67461.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79301U (zh) 2020-04-27 2020-04-27 一种干簧管的封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793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83645B1 (en) Pin, pin combination structure, packaging bod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TWI486105B (zh) 封裝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US20230170269A1 (en) Power module, preparation mold, and device
CN211879301U (zh) 一种干簧管的封装结构
CN107910313A (zh) 一种新型半导体封装结构及其封装方法及电子产品
CN111477496A (zh) 一种干簧管的封装结构
CN103824821A (zh) 一种塑料密闭封装的开关电源模块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46879B (zh) 一种可拆卸、可组装的sip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CN101662270A (zh) 一种石英晶体谐振器
CN207637777U (zh) 一种半导体封装结构、声表面波滤波器及终端设备
CN116487362A (zh) 电子器件的封装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212648235U (zh) 导线架以及相关信号传递板
CN207637845U (zh) 一种简易半导体封装结构、声表面波滤波器及终端设备
CN208240655U (zh) 一种半导体封装结构
CN103617965B (zh) 一种外型具有引线的扁平集成电路封装结构
CN201490984U (zh) 一种石英晶体谐振器
CN111540724A (zh) 基架、信号传递板以及相关芯片封装方法和半导体封装芯片
CN111081914A (zh) 锂电池
CN203607396U (zh) 一种可拆卸、可组装的SiP封装结构
CN203607395U (zh) 一种可拆卸、可组装的SiP封装结构的连接器初始件
CN218769519U (zh) 半导体芯片封装结构、引线框架及半导体芯片封装模具
CN215550559U (zh) 一种垂直叠放注塑结构的cell封装
CN220753405U (zh) 半导体产品封装结构
CN215869453U (zh) 一种鞋灯封装结构
CN220754002U (zh) 一种eel激光封装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