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74694U - 压缩机的外壳组件以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的外壳组件以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74694U
CN211874694U CN201922496867.1U CN201922496867U CN211874694U CN 211874694 U CN211874694 U CN 211874694U CN 201922496867 U CN201922496867 U CN 201922496867U CN 211874694 U CN211874694 U CN 2118746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compressor
compression mechanism
housing assembly
mounting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9686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庆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9686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746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746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746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缩机的外壳组件以及具有其的压缩机。外壳组件包括:壳体和用于安装控制器的安装盒,壳体上设有排气口,安装盒固定在壳体上,安装盒内设有排气通道,排气通道的第一端与第一排气端口连通且排气通道的第二端与排气口连通。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组件,通过设置在安装盒内设有排气通道,从而实现排气通道和安装盒的结合,以使外壳组件的重量更轻、结构更简单、集成度更高的优点。同时也使第一压缩机构压缩后的制冷剂直接通过排气通道输送到排气口,避免压缩后的制冷剂在输送至排气口的过程中经过马达,以减小马达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对压缩制冷剂带来影响,从而提高了系统效率。

Description

压缩机的外壳组件以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压缩机的外壳组件以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压缩机的马达驱动压缩机构压缩制冷剂,经压缩机构压缩后的制冷剂需要经过马达再输送到压缩机的排气口,这就使得制冷剂在输送的过程中携带有马达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从而影响系统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压缩机的外壳组件,以避免制冷剂经过压缩机的马达,从而提高系统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外壳组件的压缩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的外壳组件,所述压缩机包括设在所述外壳组件内的第一压缩机构,所述第一压缩机构具有第一吸气端口和第一排气端口,所述外壳组件包括:壳体和用于安装控制器的安装盒,所述壳体上设有排气口,所述安装盒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安装盒内设有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排气端口连通且所述排气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排气口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的外壳组件,通过设置在安装盒内设有排气通道,从而实现排气通道和安装盒的结合,以使外壳组件的重量更轻、结构更简单、集成度更高的优点。同时也使第一压缩机构压缩后的制冷剂直接通过排气通道输送到排气口,避免压缩后的制冷剂在输送至排气口的过程中经过马达,以减小马达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对压缩制冷剂带来影响,从而提高了系统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盒包括底座和盖板,所述底座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盖板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盖板和所述底座之间限定出所述排气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本体部、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本体部的两端敞开,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分别设在所述本体部的两端以封闭所述本体部,所述排气口设在所述本体部上,所述底座固定在所述第一端盖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和所述第一端盖为一体成型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的朝向所述盖板的端面设有凹槽,所述盖板密封所述凹槽以限定出所述排气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盒上设有进气口和与所述进气口连通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第一吸气端口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包括:第一压缩机构和外壳组件,所述第一压缩机构具有第一吸气端口和第一排气端口,所述外壳组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外壳组件,所述第一压缩机构设在所述外壳组件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通过设置在安装盒内设有排气通道,从而实现排气通道和安装盒的结合,以使外壳组件的重量更轻、结构更简单、集成度更高的优点。同时也使第一压缩机构压缩后的制冷剂直接通过排气通道输送到排气口,避免压缩后的制冷剂在输送至排气口的过程中经过马达,以减小马达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对压缩制冷剂带来影响,从而提高了系统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还包括第二压缩机构,所述第二压缩机构设在所述外壳组件内,所述第二压缩机构具有第二吸气端口和第二排气端口,所述第二排气端口与所述排气口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具有进气口,所述压缩机还包括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具有第一接口至第四接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一接口连通,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吸气端口连通,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排气通道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第四接口与所述第二吸气端口连通,所述压缩机为双吸气且单级压缩时,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连通且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三接口连通;所述压缩机为单吸气和双级压缩时,所述第四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换组件固定在所述外壳组件上。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的正视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座的剖面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座的正视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盒的正视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盒的剖面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盒另一个角度的剖面图;
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进气通道的压缩机的剖面图;
图1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进气通道的压缩机另一个角度的剖面图;
图1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的爆炸图;
图1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切换组件四个接口的压缩机的剖面图;
图1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
100、压缩机;
10、外壳组件;
1、第一压缩机构;11、第一吸气端口;12、第一排气端口;13、第一静盘;14、第一动盘;
2、壳体;21、排气口;22、本体部;23、第一端盖;231、第一容纳腔;24、第二端盖;241、第二容纳腔;
3、安装盒;31、排气通道;32、底座;33、盖板;34、凹槽;35、进气口;36、进气通道;361、进气支路;
4、第二压缩机构;41、第二吸气端口;42、第二排气端口;43、第二静盘;44、第二动盘;
5、切换组件;51、第一接口;52、第二接口;53、第三接口;54、第四接口;
6、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1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100的外壳组件10,压缩机100包括设在外壳组件10内的第一压缩机构1,第一压缩机构1具有第一吸气端口11和第一排气端口12。可以理解的是,制冷剂通过第一吸气端口11进入第一压缩机构1,制冷剂经过第一压缩机构1压缩后将制冷剂从第一排气端口12排出,进而完成制冷剂的压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压缩机100可以是涡旋压缩机,外壳组件10内可以设有马达6,马达6驱动第一压缩机构1转动以实现对制冷剂的压缩。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100的外壳组件10,包括:壳体2和用于安装控制器的安装盒3,壳体2上设有排气口21,安装盒3固定在壳体2上,安装盒3内设有排气通道31,排气通道31的第一端与第一排气端口12连通且排气通道31的第二端与排气口21连通。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排气端口12通过排气通道31直接与排气口21连通,以使第一压缩机构1压缩后的制冷剂直接输送到排气口21,进而避免压缩后的制冷剂在输送至排气口21的过程中经过马达6,以减小马达6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对压缩后的制冷剂带来影响,从而提高了系统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100的外壳组件10,通过设置在安装盒3内设有排气通道31,从而实现排气通道31和安装盒3的结合,以使外壳组件10的零件数量少,进而使得外壳组件10的重量更轻、结构更简单、集成度更高的优点。
同时也使第一压缩机构1压缩后的制冷剂直接通过排气通道31输送到排气口21,避免压缩后的制冷剂在输送至排气口21的过程中经过马达6,以减小马达6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对压缩制冷剂带来影响,从而提高了系统效率。
如图3至图8、图是12和图1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盒3包括底座32和盖板33,底座32固定在壳体2上,盖板33安装在底座32上,盖板33和底座32之间限定出排气通道31。也就是说,通过使底座32固定在壳体2上,以使安装盒3与壳体2之间的连接更稳固,并且将盖板33连接在底座32上,盖板33和底座32之间限定出排气通道31,进而使得排气通道31的结构更简单。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底座32的朝向盖板33的端面设有凹槽34,盖板33密封凹槽34以限定出排气通道31。也就是说,可在底座32上设有凹槽34,盖板33连接在底座32上且密封设置在凹槽34上,进而使得凹槽34与盖板33之间限定出排气通道31,从而使得排气通道31的结构更简单。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盖板33上设有凹槽34,盖板33密封连接在底座32上,凹槽34与底座32之间限定出排气通道31,从而使得排气通道31的结构更简单。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盖板33与底座32之间设有密封圈,该密封圈环绕凹槽34设置,进而保证盖板33与底座32之间的密封性,以提高排气通道31的密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底座32和盖板33之间形成密封腔,控制器设置在密封腔内,进而把控制器的电子元器件保护起来。
如图11至图1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2包括本体部22、第一端盖23和第二端盖24,本体部22的两端敞开,第一端盖23和第二端盖24分别设在本体部22的两端以封闭本体部22,排气口21设在本体部22上,底座32固定在第一端盖23上。也就是说,本体部22位于第一端盖23和第二端盖24之间,第一端盖23密封连接在本体部22的一端,第二端盖24密封连接在本体部22的另一端,以保证本体部22的密封性,同时将底座32固定在第一端盖23上,以使底座32与壳体2之间的连接结构更简单可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马达6可设置在本体部22内,第一端盖23内设有第一容纳腔231,第一压缩机构1设置在该第一容纳腔231内,马达6驱动第一压缩机构1在第一容纳腔231内转动以达到压缩制冷剂的目的。
如图4、图12和图1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压缩机构1包括第一静盘13和第一动盘14,第一静盘13和第一动盘14之间形成第一压缩腔,第一静盘13连接在第一端盖23上,马达6与第一动盘14相连以带动第一动盘14相对于第一静盘13转动,进而使得制冷剂在第一压缩腔内被压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底座32和第一端盖23为一体成型件。也就是说,通过将底座32和第一端盖23设计成一体件,从而使得外壳组件10的各个零件的集成度更高,进而减少零件数量,以便于安装和拆卸。
如图1、图7至图10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盒3上设有进气口35和与进气口35连通的进气通道36,进气通道36与第一吸气端口11连通。也就是说,可将进气口35设置在安装盒3上,进气口35通过进气通道36直接与第一吸气端口11连通,进而使得第一压缩机构1可直接通过进气口35进行吸气,避免制冷剂在进入第一压缩机构1内的过程中经过马达6,以进一步减小马达6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对制冷剂带来影响,从而提高了系统效率。
如图1至图1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100,包括:第一压缩机构1和外壳组件10,第一压缩机构1具有第一吸气端口11和第一排气端口12,外壳组件1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外壳组件10,第一压缩机构1设在外壳组件10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100,通过设置在安装盒3内设有排气通道31,从而实现排气通道31和安装盒3的结合,以使外壳组件10的重量更轻、结构更简单、集成度更高的优点。
同时也使第一压缩机构1压缩后的制冷剂直接通过排气通道31输送到排气口21,避免压缩后的制冷剂在输送至排气口21的过程中经过马达6,以减小马达6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对压缩制冷剂带来影响,从而提高了系统效率。
如图10至图1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100还包括第二压缩机构4,第二压缩机构4设在外壳组件10内,第二压缩机构4具有第二吸气端口41和第二排气端口42,第二排气端口42与排气口21连通。进而使第二压缩机构4和第一压缩机构1均通过排气口21进行排气,从而增加整机的排气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排气端口42与排气口21直接连通,以使第二压缩机构4压缩后的制冷剂直接输送到排气口21,进而避免压缩后的制冷剂在输送至排气口21的过程中经过马达6,以减小马达6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对压缩制冷剂带来影响,从而提高了系统效率。
如图12和图1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端盖24内设有第二容纳腔241,第二压缩机构4设置在该第二容纳腔241内,马达6驱动第二压缩机构4在第二容纳腔241内转动以达到压缩制冷剂的目的。
如图12和图1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压缩机构4包括第二静盘43和第二动盘44,第二静盘43和第二动盘44之间形成第二压缩腔,第二静盘43连接在第二端盖24上,马达6与第二动盘44相连以带动第二动盘44相对于第二静盘43转动,进而使得制冷剂在第二压缩腔内被压缩。
如图11至图1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100具有进气口35,压缩机100还包括切换组件5,如图12所示,切换组件5具有第一接口51至第四接口54,进气口35与第一接口51连通,进气口35与第一吸气端口11连通,第二接口52与排气通道31的第二端相连,第三接口53与排气口21连通,第四接口54与第二吸气端口41连通。压缩机100为双吸气且单级压缩时,第一接口51与第四接口54连通且第二接口52与第三接口53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接口51与第四接口54连通,第二接口52与第三接口53连通的状态下,进气口35进入的制冷剂,一部分通过第一吸气端口11进入到第一压缩机构1内进行压缩,另一部分通过第一接口51进入到切换组件5内,由于第一接口51与第四接口54连通,第四接口54与第二吸气端口41连通,进而使得进入到切换组件5内的制冷剂通过第二吸气端口41进入到第二压缩机构4内进行压缩。
同时,第一压缩机构1压缩后的制冷剂通过第一排气端口12输送至排气通道31,由于第二接口52与排气通道31相连通,进而使得排气通道31内的压缩制冷剂通过第二接口52输送至切换组件5内,并且由于第二接口52与第三接口53连通,第三接口53与排气口21连通,以使该部分压缩制冷剂通过第三接口53输送至排气口21。
此时,由于第二压缩机构4压缩后的制冷剂通过第二排气端口42直接输送至排气口21,进而使得第一压缩机构1和第二压缩机构4均通过进气口35吸气,从而增加整机的吸气量,并且第一压缩机构1压缩后的制冷剂和第二压缩机构4压缩后的制冷剂均通过排气口21排气,从而增加整机的排气量,以满足制冷需求。
压缩机100为单吸气和双级压缩时,第四接口54与第二接口52连通。可以理解的是,从进气口35进入的制冷剂直接通过第一吸气端口11进入到第一压缩机构1内进行压缩,压缩后的制冷剂通过第一排气端口12输送至排气通道31,由于第二接口52与排气通道31相连通,进而使得排气通道31内的压缩制冷剂通过第二接口52输送至切换组件5内,由于第四接口54与第二接口52连通,第四接口54与第二吸气端口41连通,进而使得切换组件5内的压缩制冷剂通过第二吸气端口41进入到第二压缩机构4内进行再次压缩,并使再次压缩后的制冷剂通过第二排气端口42直接输送至排气口21,从而实现制冷剂的双级压缩,进而对于整机来说,进气口35是整机的吸气口,但整机的排气量是第一压缩机构1的排气量,在排气量不变的情况下,制冷剂经第二压缩机构4再次压缩后,整机的压缩比等于第一压缩机构1的压缩比加上第二压缩机构4的压缩比,从而满足客户对压缩比的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100的吸气口可以是安装盒3上的进气口35,压缩机100通过壳体2上的排气口21进行排气,从而使得压缩机100的进气口35集成在安装盒3上,压缩机100的排气口21集成在壳体2上,以减少压缩机100的零件数量,使得压缩机100的结构更简单可靠。
如图7和图10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盒3内设有进气支路361,进气支路361的两端分别与进气通道36和第一吸气端口11连通,进气通道36的两端分别与进气口35和第一接口51连通,以使从进气口35进入的制冷剂一部分可以通过第一接口51进入到切换组件5内,另一部分可以通过进气支路361进入到第一压缩机构1内。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进气通道36和进气支路361在安装盒3内大体呈Y形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切换组件5固定在外壳组件10上,从而便于切换组件5的固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切换组件5可以是四通阀,以使压缩机100的结构更简单。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压缩机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包括设在所述外壳组件内的第一压缩机构,所述第一压缩机构具有第一吸气端口和第一排气端口,所述外壳组件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排气口;
用于安装控制器的安装盒,所述安装盒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安装盒内设有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排气端口连通且所述排气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排气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盒包括底座和盖板,所述底座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盖板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盖板和所述底座之间限定出所述排气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本体部、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本体部的两端敞开,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分别设在所述本体部的两端以封闭所述本体部,所述排气口设在所述本体部上,所述底座固定在所述第一端盖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和所述第一端盖为一体成型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朝向所述盖板的端面设有凹槽,所述盖板密封所述凹槽以限定出所述排气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盒上设有进气口和与所述进气口连通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第一吸气端口连通。
7.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压缩机构,所述第一压缩机构具有第一吸气端口和第一排气端口;
外壳组件,所述外壳组件为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壳组件,所述第一压缩机构设在所述外壳组件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压缩机构,所述第二压缩机构设在所述外壳组件内,所述第二压缩机构具有第二吸气端口和第二排气端口,所述第二排气端口与所述排气口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具有进气口,所述压缩机还包括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具有第一接口至第四接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一接口连通,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吸气端口连通,第二接口与所述排气通道的第二端相连,第三接口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第四接口与所述第二吸气端口连通,
所述压缩机为双吸气且单级压缩时,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连通且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三接口连通;
所述压缩机为单吸气和双级压缩时,所述第四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组件固定在所述外壳组件上。
CN201922496867.1U 2019-12-31 2019-12-31 压缩机的外壳组件以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Active CN2118746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96867.1U CN211874694U (zh) 2019-12-31 2019-12-31 压缩机的外壳组件以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96867.1U CN211874694U (zh) 2019-12-31 2019-12-31 压缩机的外壳组件以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74694U true CN211874694U (zh) 2020-11-06

Family

ID=73260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96867.1U Active CN211874694U (zh) 2019-12-31 2019-12-31 压缩机的外壳组件以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746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60228243A1 (en) Discharge valve structures for a scroll compressor having a separator plate
CN108204353B (zh) 封闭式压缩机
WO2009062366A1 (fr) Dispositif de soupape d'évacuation d'un compresseur rotatif
CN211874694U (zh) 压缩机的外壳组件以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US7559750B2 (en) Overheating protection apparatus of scroll compressor
US11867173B2 (en) Scroll compressor
CN113123939B (zh) 压缩机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1878403B (zh) 压缩机补气机构、压缩机和压缩机补气方法
CN110319002B (zh) 压缩机
CN211230821U (zh) 一种车用涡旋压缩机及其排气腔结构
CN209908769U (zh) 一种转子式压缩机的降噪型气缸盖
CN211500965U (zh) 控制器组件和具有其的压缩机、车辆
CN112855547A (zh) 一种补气装置及压缩机
CN111878393A (zh) 涡旋结构和压缩机
CN217354745U (zh) 一种后吸气旋叶式汽车空调压缩机
CN207363880U (zh) 压缩机
CN110761975A (zh) 一种双舌簧吸排气阀组件及压缩机
CN220378442U (zh) 一体式压缩机
CN211343279U (zh) 一种双舌簧吸排气阀组件及压缩机
CN219317185U (zh) 一种涡旋压缩机用静涡盘
CN109595172B (zh) 双级压缩机
CN216278509U (zh) 压缩机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9197592U (zh) 微型真空气泵
CN212296865U (zh) 涡旋结构和压缩机
CN216922510U (zh) 卧式涡旋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