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58637U - 贴片半波整流器件 - Google Patents
贴片半波整流器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858637U CN211858637U CN202020839937.9U CN202020839937U CN211858637U CN 211858637 U CN211858637 U CN 211858637U CN 202020839937 U CN202020839937 U CN 202020839937U CN 211858637 U CN211858637 U CN 21185863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ad frame
- metal plate
- lead
- metal base
- diode chip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26—Layer connectors, e.g. plate connectors, solder or adhesive laye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31—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layer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32—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layer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layer connector
- H01L2224/321—Disposition
- H01L2224/32151—Disposition the layer connector 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 H01L2224/32221—Disposition the layer connector 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the body and the item being stacked
- H01L2224/32245—Disposition the layer connector connecting between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and an item not being a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e.g. chip-to-substrate, chip-to-passive the body and the item being stacked the item being metallic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26—Layer connectors, e.g. plate connectors, solder or adhesive laye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31—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layer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33—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layer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 plurality of layer connectors
- H01L2224/331—Disposition
- H01L2224/3318—Disposition being disposed on at least two different sides of the body, e.g. dual array
- H01L2224/33181—On opposite sides of the body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15—Details of package parts other than the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to be connected
- H01L2924/181—Encapsulation
Landscapes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贴片半波整流器件,其金属基座的上表面具有2个支撑部,所述2个二极管芯片位于金属基座正上方并且其同极性一端分别通过焊锡层与金属基座的2个支撑部电连接,位于金属基座下端的第一引脚部从环氧封装层内延伸出;所述第一引线架和第二引线架均进一步包括横金属板和分别位于横金属板两端的竖金属板和向下外凸的焊接凸部,所述第一引线架和第二引线架各自竖金属板与横金属板相背的一端为第二引脚部,此第二引脚部从环氧封装层内延伸出;所述第一引线架的横金属板和竖金属板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本实用新型既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器件的体积和占用PCB电路板的面积,提高了引线架与环氧封装层的结合强度,从而提高了器件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贴片半波整流器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整流器件将整流二极管芯片封装在一个壳体内,将交流电经过整流变成直流电的半导体器件。整流桥包括全桥和半桥,全桥是将连接好的桥式整流电路的四个二极管封在一起,半桥是将四个二极管桥式整流的一半封在一起,用两个半桥可组成一个桥式整流电路。现有半桥器件的体积较大,因而不能满足市场上对于小型化和薄型化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贴片半波整流器件,该贴片半波整流器件既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器件的体积和占用PCB电路板的面积,满足市场对产品小型化需求,也提高了引线架与环氧封装层的结合强度,从而提高了器件的可靠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贴片半波整流器件,包括2个二极管芯片、金属基座、第一引线架和第二引线架,一环氧封装层包覆于2个二极管芯片、金属基座、第一引线架和第二引线架上,所述金属基座的上表面具有2个支撑部,所述2个二极管芯片位于金属基座正上方并且其同极性一端分别通过焊锡层与金属基座的2个支撑部电连接,位于金属基座下端的第一引脚部从环氧封装层内延伸出;
所述第一引线架和第二引线架均进一步包括横金属板和分别位于横金属板两端的竖金属板和向下外凸的焊接凸部,所述第一引线架和第二引线架各自的横金属板位于2个二极管芯片的上方,所述第一引线架和第二引线架各自的竖金属板分别对称地设置于2个二极管芯片的两侧;
所述第一引线架和第二引线架各自的焊接凸部分别通过焊锡层与2个二极管芯片各自同极性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引线架和第二引线架各自竖金属板与横金属板相背的一端为第二引脚部,此第二引脚部从环氧封装层内延伸出;
所述第一引线架的横金属板和竖金属板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引线架的横金属板和竖金属板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位于金属基座的第一引脚部为向下外凸的凸起部。
2. 上述方案中,位于第二引线架的竖金属板上的第二通孔数目至少2个。
3. 上述方案中,位于第一引线架的竖金属板上的第一通孔数目至少2个。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 本实用新型贴片半波整流器件,其金属基座的上表面具有2个支撑部,所述2个二极管芯片位于金属基座正上方并且其同极性一端分别通过焊锡层与金属基座的2个支撑部电连接,位于金属基座下端的第一引脚部从环氧封装层内延伸出;所述第一引线架和第二引线架均进一步包括横金属板和分别位于横金属板两端的竖金属板和向下外凸的焊接凸部,所述第一引线架和第二引线架各自的横金属板位于2个二极管芯片的上方,所述第一引线架和第二引线架各自的竖金属板分别对称地设置于2个二极管芯片的两侧;所述第一引线架和第二引线架各自的焊接凸部分别通过焊锡层与2个二极管芯片各自同极性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引线架和第二引线架各自竖金属板与横金属板相背的一端为第二引脚部,此第二引脚部从环氧封装层内延伸出,既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器件的体积和占用PCB电路板的面积,满足市场对产品小型化需求,也有利于快速将二极管芯片热量扩散出,延长了半导体器件的使用寿命。
2. 本实用新型贴片半波整流器件,其第一引线架的横金属板和竖金属板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引线架的横金属板和竖金属板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避免了采用较长和弯折的引线架导致的器件容易分层的缺陷,改善了器件整体的结构强度,提高了引线架与环氧封装层的结合强度,从而提高了器件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贴片半波整流器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贴片半波整流器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二极管芯片;2、金属基座;21、支撑部;22、第一引脚部;3、第一引线架;4、环氧封装层;5、焊锡层;6、横金属板;7、竖金属板;8、焊接凸部;9、第二引脚部;10、第二引线架;11、第一通孔;12、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一种贴片半波整流器件,包括2个二极管芯片1、金属基座2、第一引线架3和第二引线架10,一环氧封装层4包覆于2个二极管芯片1、金属基座2、第一引线架3和第二引线架10上,所述金属基座2的上表面具有2个支撑部21,所述2个二极管芯片1位于金属基座2正上方并且其同极性一端分别通过焊锡层5与金属基座2的2个支撑部21电连接,位于金属基座2下端的第一引脚部22从环氧封装层4内延伸出;
所述第一引线架3和第二引线架10均进一步包括横金属板6和分别位于横金属板6两端的竖金属板7和向下外凸的焊接凸部8,所述第一引线架3和第二引线架10各自的横金属板6位于2个二极管芯片1的上方,所述第一引线架3和第二引线架10各自的竖金属板7分别对称地设置于2个二极管芯片1的两侧;
所述第一引线架3和第二引线架10各自的焊接凸部8分别通过焊锡层5与2个二极管芯片1各自同极性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引线架3和第二引线架10各自竖金属板7与横金属板6相背的一端为第二引脚部9,此第二引脚部9从环氧封装层4内延伸出;
所述第一引线架3的横金属板6和竖金属板7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11,所述第二引线架10的横金属板6和竖金属板7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12。
位于第二引线架10的竖金属板7上的第二通孔12数目至少2个。
位于第一引线架3的竖金属板7上的第一通孔11数目至少2个。
实施例2:一种贴片半波整流器件,包括2个二极管芯片1、金属基座2、第一引线架3和第二引线架10,一环氧封装层4包覆于2个二极管芯片1、金属基座2、第一引线架3和第二引线架10上,所述金属基座2的上表面具有2个支撑部21,所述2个二极管芯片1位于金属基座2正上方并且其同极性一端分别通过焊锡层5与金属基座2的2个支撑部21电连接,位于金属基座2下端的第一引脚部22从环氧封装层4内延伸出;
所述第一引线架3和第二引线架10均进一步包括横金属板6和分别位于横金属板6两端的竖金属板7和向下外凸的焊接凸部8,所述第一引线架3和第二引线架10各自的横金属板6位于2个二极管芯片1的上方,所述第一引线架3和第二引线架10各自的竖金属板7分别对称地设置于2个二极管芯片1的两侧;
所述第一引线架3和第二引线架10各自的焊接凸部8分别通过焊锡层5与2个二极管芯片1各自同极性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引线架3和第二引线架10各自竖金属板7与横金属板6相背的一端为第二引脚部9,此第二引脚部9从环氧封装层4内延伸出;
所述第一引线架3的横金属板6和竖金属板7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11,所述第二引线架10的横金属板6和竖金属板7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12。
位于金属基座2的第一引脚部22为向下外凸的凸起部。
位于第二引线架10的竖金属板7上的第二通孔12数目至少2个。
位于第一引线架3的竖金属板7上的第一通孔11数目至少2个。
采用上述贴片半波整流器件时,既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器件的体积和占用PCB电路板的面积,满足市场对产品小型化需求,也有利于快速将二极管芯片热量扩散出,延长了半导体器件的使用寿命;还有,其第一引线架的横金属板和竖金属板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引线架的横金属板和竖金属板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避免了采用较长和弯折的引线架导致的器件容易分层的缺陷,改善了器件整体的结构强度,提高了引线架与环氧封装层的结合强度,从而提高了器件的可靠性。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贴片半波整流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2个二极管芯片(1)、金属基座(2)、第一引线架(3)和第二引线架(10),一环氧封装层(4)包覆于2个二极管芯片(1)、金属基座(2)、第一引线架(3)和第二引线架(10)上,所述金属基座(2)的上表面具有2个支撑部(21),所述2个二极管芯片(1)位于金属基座(2)正上方并且其同极性一端分别通过焊锡层(5)与金属基座(2)的2个支撑部(21)电连接,位于金属基座(2)下端的第一引脚部(22)从环氧封装层(4)内延伸出;
所述第一引线架(3)和第二引线架(10)均进一步包括横金属板(6)和分别位于横金属板(6)两端的竖金属板(7)和向下外凸的焊接凸部(8),所述第一引线架(3)和第二引线架(10)各自的横金属板(6)位于2个二极管芯片(1)的上方,所述第一引线架(3)和第二引线架(10)各自的竖金属板(7)分别对称地设置于2个二极管芯片(1)的两侧;
所述第一引线架(3)和第二引线架(10)各自的焊接凸部(8)分别通过焊锡层(5)与2个二极管芯片(1)各自同极性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引线架(3)和第二引线架(10)各自竖金属板(7)与横金属板(6)相背的一端为第二引脚部(9),此第二引脚部(9)从环氧封装层(4)内延伸出;
所述第一引线架(3)的横金属板(6)和竖金属板(7)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11),所述第二引线架(10)的横金属板(6)和竖金属板(7)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片半波整流器件,其特征在于:位于金属基座(2)的第一引脚部(22)为向下外凸的凸起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片半波整流器件,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二引线架(10)的竖金属板(7)上的第二通孔(12)数目至少2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片半波整流器件,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一引线架(3)的竖金属板(7)上的第一通孔(11)数目至少2个。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839937.9U CN211858637U (zh) | 2020-05-19 | 2020-05-19 | 贴片半波整流器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839937.9U CN211858637U (zh) | 2020-05-19 | 2020-05-19 | 贴片半波整流器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858637U true CN211858637U (zh) | 2020-11-03 |
Family
ID=73235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839937.9U Active CN211858637U (zh) | 2020-05-19 | 2020-05-19 | 贴片半波整流器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858637U (zh) |
-
2020
- 2020-05-19 CN CN202020839937.9U patent/CN21185863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73932B (zh) | 微型表面贴装单相全波桥式整流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211858637U (zh) | 贴片半波整流器件 | |
CN212542421U (zh) | 贴片式双向tvs器件 | |
CN211858639U (zh) | 半桥整流器件 | |
CN201118457Y (zh) | 微型表面贴装单相全波桥式整流器 | |
CN202084544U (zh) | 方块式桥堆 | |
CN211858643U (zh) | 半桥半导体封装结构 | |
CN111584453B (zh) | 高可靠性表面贴装半波器件 | |
CN214848628U (zh) | 半导体电路 | |
CN212062428U (zh) | 表面贴装瞬态二极管器件 | |
CN202084542U (zh) | 贴片直列式小型桥堆 | |
CN211858640U (zh) | 大电流并联半导体器件 | |
CN210349844U (zh) | 一种防溢稳固型贴片式二极管封装结构 | |
CN201657457U (zh) | 小功率单向全波桥式整流器 | |
CN211957629U (zh) | 微型桥堆半导体器件 | |
CN211858638U (zh) | 贴片式半导体器件 | |
CN211957630U (zh) | Sod封装半导体器件 | |
CN212542422U (zh) | 低电压tvs二极管器件 | |
CN112510006A (zh) | 一种半导体模块、封装结构及其焊接方法 | |
CN211858641U (zh) | 大电流二极管器件 | |
CN219626657U (zh) | 扁平化整流桥引线框架 | |
CN211929482U (zh) | 单向tvs半导体器件 | |
CN212542420U (zh) | 单向瞬态电压抑制器 | |
CN211957631U (zh) | 全波整流芯片的封装结构 | |
CN218482223U (zh) | 半导体封装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