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52718U - 一种差速器行星齿轮轴的限位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差速器行星齿轮轴的限位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52718U
CN211852718U CN202020424342.7U CN202020424342U CN211852718U CN 211852718 U CN211852718 U CN 211852718U CN 202020424342 U CN202020424342 U CN 202020424342U CN 211852718 U CN211852718 U CN 2118527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etary gear
differential
gear
wall
differential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2434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海浩
杨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uti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uti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uti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uti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2434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527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527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5271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差速器行星齿轮轴的限位结构,涉及差速器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差速器行星齿轮轴的限位结构,包括差速器壳体,差速器壳体内部设置有两个行星齿轮,行星齿轮套设于行星齿轮轴,差速器壳体设置有两个安装孔,行星齿轮轴能够套设于两个安装孔,其特征是:行星齿轮轴的两端能够伸出至差速器壳体外部,差速器壳体外部套设有主齿轮,主齿轮内壁开设有两个能够刚好卡住行星齿轮轴的限位槽,两个限位槽的底面能够分别与行星齿轮轴的两个端面相抵靠,限位槽能够对行星齿轮轴轴向限位,在转动过程中行星齿轮轴不会产生脱落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差速器行星齿轮轴的限位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差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差速器行星齿轮轴的限位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差速器能够使左、右(或前、后)驱动轮实现以不同转速转动的机构。主要由左右半轴齿轮、两个行星齿轮及齿轮架组成。差速器的作用是可以调整左右轮的转速差。在传统的差速器总成中,行星齿轮轴是通过一个圆柱形的固定销来进行轴向定位的,差速器壳体和行星齿轮轴上各有一销孔,固定销打入销孔后就可以限制行星齿轮轴的轴向运动。为防止固定销在汽车行进中掉出,还必须对销孔的孔口进行铆封。当差速器进行圆周运动时,行星齿轮因受到离心力的影响,与之相连的定位销会受到剪切力的影响被剪切断开且脱出差速器壳体,而脱出的定位销会打坏齿轮或者卡在齿轮,会导致用户的行车安全性下降很多。且这种限位方式比较复杂,固定销及孔口的铆接处在差速器高速旋转中易损坏,可靠性低。
公告号为CN 20302342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的差速器行星齿轮轴的限位机构、差速器和车辆。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差速器行星齿轮轴的限位机构,包括差速器壳体、差速器半轴齿轮、行星齿轮,其中,所述行星齿轮轴的第一端端部伸出到所述差速器壳体外部,并且该第一端端部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第一环向凹槽,该第一环向凹槽内安装有用于限制所述行星齿轮轴的轴向移动的限位卡环。由于所述限位卡环是卡合在环向凹槽上,所以能够实现可靠有效的安装。同时提供了更大的有效抗剪切面积,从而使轴向限位更加可靠。而且利用该限位机构进行轴向定位的行星齿轮轴能够在差速器壳体中旋转,以避免发生胶合后,受力集中到行星齿轮轴的限位机构上,从而破坏行星齿轮轴的限位机构,以致发生行星齿轮轴窜出等使变速器失效等事故。
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差速器高速转动中,差速器对卡环的扭矩、离心力是非常大的,在这种工作情况下卡环还是可能会伴随差速器的高速转动而变形脱落导致行星齿轮轴出现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差速器行星齿轮轴的限位结构,其具有行星齿轮轴不会出现轴向偏移、主齿轮能够带动行星齿轮轴转动,从而分担一部分由于转动给螺栓带来的剪切力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差速器行星齿轮轴的限位结构,包括差速器壳体,所述差速器壳体内部设置有两个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套设于行星齿轮轴,所述差速器壳体设置有两个安装孔,所述行星齿轮轴能够套设于所述两个安装孔,其特征是:所述行星齿轮轴的两端能够伸出至所述差速器壳体外部,所述差速器壳体外部套设有主齿轮,所述主齿轮内壁开设有两个能够刚好卡住所述行星齿轮轴的限位槽,所述两个限位槽的底面能够分别与所述行星齿轮轴的两个端面相抵靠。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行星齿轮轴穿过所述安装孔,两端分别与主齿轮的两个限位槽端面相抵靠,限位槽能够对行星齿轮轴轴向定位,且行星齿轮轴由于两端抵靠限位槽,不会存在脱出的情况。主齿轮能够带动行星齿轮轴转动,也可以分担一部分由于转动给螺栓带来的剪切力。
优选的,所述差速器壳体包括上半部分壳体与下半部分壳体,所述上半部分壳体与所述下半部分壳体相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差速器壳体由上半部分壳体与下半部分壳体连接,便于安装主齿轮以及一些内部零件。
优选的,所述行星齿轮轴设置于所述上半部分壳体与所述下半部分壳体的连接处,所述上半部分壳体靠近所述行星齿轮轴一侧的外壁与所述下半部分壳体靠近所述行星齿轮轴一侧的外壁皆向外延伸有台阶,所述台阶之间设置有螺栓进行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台阶设置螺栓连接,能够使上半部分壳体与先半部分壳体相固定。
优选的,所述主齿轮位于所述两台阶之间且所述主齿轮两侧的端面与所述两台阶的端面相贴靠,所述主齿轮靠近所述内壁处的端面开设有若干限位孔,所述螺栓能够依次卡入所述限位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台阶还可以对所述主齿轮轴向限位,所述主齿轮开设能够使螺栓卡入的限位孔,主齿轮转动带动螺栓从而使差速器壳体旋转。
优选的,所述螺栓的螺杆外壁能够与所述限位孔内壁相抵靠。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螺杆与限位孔内壁贴合,主齿轮高速转动过程中螺杆不会对限位孔产生一个撞击力,延长螺栓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行星齿轮轴还设置有能够与所述行星齿轮底部相抵靠的金属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金属片能够使行星齿轮在围绕自身轴线旋转过程中不会对差速器内壳产生磨损。
优选的,所述主齿轮的内壁与所述差速器壳体位于两台阶之间的外壁相贴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主齿轮的内壁与差速器壳体位于两台阶之间的外壁相贴合,能够减少一部分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的离心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行星齿轮轴不会产生脱出的现象且转动过程更加平稳;
2.减小螺栓因承载过大负荷导致断裂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差速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主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差速器壳体;1a、上半部分壳体;1b、下半部分壳体;2、行星齿轮;3、行星齿轮轴;4、半轴齿轮;5、安装孔;6、主齿轮;7、限位槽;8、台阶;9、螺栓;10、限位孔;11、金属片。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差速器行星齿轮轴的限位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包括差速器壳体1,差速器壳体1内部设置有两个行星齿轮2以及啮合于两个行星齿轮2之间的半轴齿轮4,行星齿轮2套设于行星齿轮轴3,差速器壳体1设置有两个安装孔5,行星齿轮轴3能够套设于两个安装孔5,行星齿轮轴3的两端能够同时伸出至差速器壳体1外部,差速器壳体1外部套设有主齿轮6,主齿轮6内壁开设有两个能够刚好卡住行星齿轮轴3的限位槽7,两个限位槽7的底面能够分别与行星齿轮轴3的两个端面相抵靠。
差速器壳体1包括上半部分壳体1a与下半部分壳体1b,上半部分壳体1a与下半部分壳体1b相连接。
行星齿轮轴3以及安装孔5皆位于上半部分壳体1a与下半部分壳体1b的连接处,且安装孔5均匀分配于两部分壳体,上半部分壳体1a靠近行星齿轮轴3一侧的外壁与下半部分壳体1b靠近行星齿轮轴3一侧的外壁皆向外延伸有台阶8,台阶8位置与差速器壳体1的连接处之间留有一段距离用以安装主齿轮6,台阶8之间设置有螺栓9进行连接。
主齿轮6位于两台阶8之间且主齿轮6两侧的端面与两台阶8的端面相贴靠,主齿轮6的内壁与差速器壳体1位于两台阶8之间的外壁相贴合。
主齿轮6靠近内壁处的端面开设有若干限位孔10,螺栓9能够依次卡入限位孔10,且螺栓9的螺杆外壁能够与限位孔10内壁相抵靠。
行星齿轮轴3还设置有能够与行星齿轮2底部相抵靠的金属片11,金属片11能够防止行星齿轮2绕轴线转动对差速器壳体1产生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行星齿轮轴3端部设置有倒角。
安装方式:先将行星齿轮2、金属片11、半轴齿轮4在差速器壳体1内部的位置固定,再将行星齿轮轴3依次穿过行星齿轮2以及金属片11,最后放置于下半部分壳体1b的部分安装孔5处,将主齿轮6的限位槽7对准行星齿轮轴3的伸出部分放置,主齿轮6套设于所述下半部分壳体1b且端面与台阶8相抵靠,再将上半部分壳体1a的部分安装孔5对准下半部分壳体1b的部分安装孔5放置,最后使用螺栓9对上半部分壳体1a以及下半部分壳体1b进行连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7)

1.一种差速器行星齿轮轴的限位结构,包括差速器壳体(1),所述差速器壳体(1)内部设置有两个行星齿轮(2),所述行星齿轮(2)套设于行星齿轮轴(3),所述差速器壳体(1)设置有两个安装孔(5),所述行星齿轮轴(3)能够套设于所述两个安装孔(5),其特征是:所述行星齿轮轴(3)的两端能够伸出至所述差速器壳体(1)外部,所述差速器壳体(1)外部套设有主齿轮(6),所述主齿轮(6)内壁开设有两个能够刚好卡住所述行星齿轮轴(3)的限位槽(7),所述两个限位槽(7)的底面能够分别与所述行星齿轮轴(3)的两个端面相抵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速器行星齿轮轴的限位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差速器壳体(1)包括上半部分壳体(1a)与下半部分壳体(1b),所述上半部分壳体(1a)与所述下半部分壳体(1b)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差速器行星齿轮轴的限位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行星齿轮轴(3)设置于所述上半部分壳体(1a)与所述下半部分壳体(1b)的连接处,所述上半部分壳体(1a)靠近所述行星齿轮轴(3)一侧的外壁与所述下半部分壳体(1b)靠近所述行星齿轮轴(3)一侧的外壁皆向外延伸有台阶(8),所述台阶(8)之间设置有螺栓(9)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差速器行星齿轮轴的限位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主齿轮(6)位于所述两台阶(8)之间且所述主齿轮(6)两侧的端面与所述两台阶(8)的端面相贴靠,所述主齿轮(6)靠近所述内壁处的端面开设有若干限位孔(10),所述螺栓(9)能够依次卡入所述限位孔(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差速器行星齿轮轴的限位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螺栓(9)的螺杆外壁能够与所述限位孔(10)内壁相抵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差速器行星齿轮轴的限位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行星齿轮轴(3)还设置有能够与所述行星齿轮(2)底部相抵靠的金属片(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差速器行星齿轮轴的限位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主齿轮(6)的内壁与所述差速器壳体(1)位于两台阶(8)之间的外壁相贴合。
CN202020424342.7U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差速器行星齿轮轴的限位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527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24342.7U CN211852718U (zh)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差速器行星齿轮轴的限位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24342.7U CN211852718U (zh)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差速器行星齿轮轴的限位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52718U true CN211852718U (zh) 2020-11-03

Family

ID=73138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24342.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852718U (zh)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差速器行星齿轮轴的限位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527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34504B1 (en) In-wheel motor drive device
US20040112657A1 (en) Installation structure for electric rotating machine in motor vehicle
CN107196451B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轮毂电机
US20020042321A1 (en) Differential transmission with bevel gears and method for its installation in a non-rotating outer housing
CN211852718U (zh) 一种差速器行星齿轮轴的限位结构
JP3530406B2 (ja) 増減速装置
CN111959193A (zh) 一种车轮轴承组件及车辆
CN220842172U (zh) 车辆用电驱总成和车辆
CN111873712A (zh) 一种轮边减速车桥
KR101224750B1 (ko) 차량의 구동륜 액슬장치
CN113370715B (zh) 一种悬浮式电动车车桥
CN214118773U (zh) 一种用于电动空压机的圆柱滚子轴承装配结构
CN214888742U (zh) 商用车转向伞齿轮角减速器齿轮支撑结构
CN218084952U (zh) 一种汽车驱动桥半轴套管
CN211820626U (zh) 一种适用于差速器行星齿轮轴的限位结构
CN219257616U (zh) 摩托车驱动轮安装结构
CN212717831U (zh) 一种摆线针轮一体化动力减速装置
CN216692033U (zh) Rv减速传动装置和工业机器人
CN212985952U (zh) 一种针齿摆线轮一体式柔性动力减速装置
CN113459727B (zh) 一种后桥主减速器轮边结构及加工方法
CN217994130U (zh) 轮边电驱动装置及行走机械
CN217234096U (zh) 一种汽车轮毂用螺栓
CN220865205U (zh) 驱动装置及agv
KR970007450B1 (ko) 자동차용 스피드 미터계
CN211648854U (zh) 一种汽车的防尘制动底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