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46438U - 一种粉料生产系统的除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粉料生产系统的除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46438U
CN211846438U CN201921887552.3U CN201921887552U CN211846438U CN 211846438 U CN211846438 U CN 211846438U CN 201921887552 U CN201921887552 U CN 201921887552U CN 211846438 U CN211846438 U CN 2118464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bin
dust removing
dust removal
produc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8755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立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gshan Fengrun Xinfeng Magnesi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ngshan Fengrun Xinfeng Magnesi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ngshan Fengrun Xinfeng Magnesia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ngshan Fengrun Xinfeng Magnesi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8755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464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464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464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粉料生产系统的除尘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连通管、第二抽风机以及除尘仓,所述除尘仓的顶部呈开口设置,所述连通管的一端连接于粉磨机的出料口,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抽风机的进风口,所述第二抽风机的出风口连通于所述除尘仓,所述除尘仓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一密封盖;所述除尘仓内设置有过滤网袋,所述除尘仓内设置有若干层过滤网布,所述除尘仓内设置有若干组固定组件;所述除尘仓的顶部还设置有第二对流口,所述第二对流口连通有排气管。通过除尘装置对粉磨机的粉料仓抽风,以使粉尘被抽送至除尘仓,进而无需等粉尘自动沉积,缩短了等待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粉料生产系统的除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料生产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粉料生产系统的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力成本的增加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现有的定量生产粉料的生产线已经向自动化迈进。
现有的生产粉料的生产线,包括送料装置、粉磨机以及出料装置,送料装置包括提升机以及设置在提升机的出料端的进料斗,进料斗的出料口与粉磨机的进料口连通,物料进入粉磨机加工成粉料后,经出料装置输送至预定地点进行包装。
现有的生产粉料的生产线,在生产粉料的过程中,由于粉料容易堆积在粉磨机的粉料仓内,进而造成粉磨机故障,因此通常需要定期对粉磨机进行清理和检修,但是,由于粉磨机较大,清理时通常需要工作人员进入粉磨机的粉料仓进行清理,因此,在清理前通常需要等粉尘沉积和消散后方可进行清理,所需等待时间较长,影响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料生产系统的除尘装置,使得清理粉磨机时,所需等待粉尘消散的时间减少,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粉料生产系统的除尘装置,包括连通管、第二抽风机以及圆柱状的除尘仓,所述除尘仓的顶部呈开口设置,所述连通管的一端连接于粉磨机的出料口,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抽风机的进风口,所述第二抽风机的出风口连通于所述除尘仓,所述除尘仓的开口处设置有用于闭合所述除尘仓的第一密封盖;
所述除尘仓内设置有连通于所述第二抽风机的出风口的过滤网袋,所述除尘仓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若干层过滤网布,所述除尘仓内设置有若干组一一对应于若干层所述过滤网布的固定组件;
所述除尘仓的顶部还设置有第二对流口,所述第二对流口连通有排气管。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粉磨机停止生产粉料后,可关闭粉磨机,然后启动第二抽风机,以使第二出风机对粉磨机的粉料仓进行抽风,抽风的过程中,粉磨机内的粉尘随着气流被抽送至除尘仓,以实现快速去除粉磨机内的粉尘,进而无需等粉尘自动沉积,缩短了等待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抽送至除尘仓内的气流,通过过滤网袋对气流进行一级除尘,以使部分粉尘被隔挡在过滤网袋内,飞逸出的粉尘通过若干层过滤网布进行二级除尘,以起到除尘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除尘仓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上表面周向设置有若干根螺杆,所述螺杆螺纹配合有螺母,所述过滤网布上开设有供所述螺杆穿设的穿孔。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使得过滤网布能够稳固地固定在固定环上,进而使得第二抽风机向除尘仓送风时,过滤网布不容易发生松动和移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除尘仓内可拆卸连接有安装架,若干个所述固定环自下而上依次设置于所述安装架。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若干个固定环均设在安装架上,以便于同时将过滤网布从除尘仓内拆卸下来进行清洁和维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除尘仓内设置有承载环,所述承载环上设置有贯通承载环的上下表面的卡槽,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卡接配合于所述卡槽的卡柱。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卡柱与卡槽的配合便于将安装架安装固定在除尘仓内,进而方便过滤网布的更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承载环上竖直设置有两根导向杆,两根所述导向杆沿除尘仓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于所述承载环的两侧,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供两根导向杆穿设的导向孔。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导向杆对安装架进行导向,以便于安装架的安装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除尘仓的侧壁设置有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位于所述除尘仓的开口处,所述第一密封盖的一侧铰接于所述第一铰接座。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使得启闭除尘仓更方便,进而便于对除尘仓内的过滤网袋以及过滤网布进行清洁和维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除尘仓上靠近第一铰接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抵接块,所述第一密封盖可翻转至抵触所述第一抵接块,所述第一密封盖抵触于所述第一抵接块时,所述除尘仓的开口呈敞开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第一抵接块的设置防止第一密封盖过度翻转,从而便于工作人员翻转第一密封盖至闭合缓冲料斗的进料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抵接块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密封盖可翻转至抵触于所述第一倾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增设第一倾斜面以增大第一密封盖与第一抵接块的抵触面积,提高抵接块抵触第一密封盖板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清理粉磨机前,通过除尘装置对粉磨机的粉料仓抽风,粉尘通过除尘装置被抽送至除尘仓,进而无需等粉尘自动沉积,缩短了等待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2、除尘仓内设过滤网袋以及若干层过滤网布,进而对抽送至除尘仓的气体进行除尘,起到多级过滤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除尘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除尘仓过滤网布与除尘仓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缓冲料斗的第二封盖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1、提升机;2、下料斗;3、粉磨机;4、第一抽风机;5、送料管;6、出料管;7、缓冲料斗;71、通孔;8、第二密封盖;9、第二铰接座;10、第二抵接块;11、第二倾斜面;12、第一布袋;13、导流管;14、第二布袋;15、连通管;16、除尘仓;17、第二抽风机;18、导流斗;19、第一法兰环;20、第二法兰环;21、螺栓;22、启闭板;23、凸块;24、凹槽;25、第一对流口;26、盖板;27、第二对流口;28、排气管;29、第一密封盖;30、第一铰接座;31、第一抵接块;32、第一倾斜面;33、过滤网袋;34、过滤网布;35、固定环;36、螺杆;37、螺母;38、安装架;381、支撑环;382、支撑杆;383、卡柱;3811、导向孔;39、承载环;391、卡槽;392、导向杆;40、搭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粉料生产系统的除尘装置,如图3所示,包括连通管15、第二抽风机17以及顶部呈开口设置的除尘仓16。其中,除尘仓16沿竖直方向设置,且除尘仓16为中空圆柱状结构;第二抽风机17固定安装在除尘仓16的侧壁,且第二抽风机17位于除尘仓16的中部位置。连通管15的一端连接在第二抽风机17的进风口,第二抽风机17的出风口与除尘仓16相连通。
具体的,如图1和图3所示,除尘仓16为圆柱体状结构,且除尘仓16的顶部呈开口设置,除尘仓16上活动安装有用于闭合除尘仓16的开口的第一密封盖29,且第一密封盖29的侧壁包覆有弹性橡胶垫,以提高第一密封盖29与除尘仓16的气密性,减少粉尘的逸出。本实施例中,除尘仓16的侧壁焊接有第一铰接座30,且第一铰接座30位于除尘仓16的开口处,第一密封盖29的一侧铰接在第一铰接座30上。除尘仓16上靠近第一铰接座30的一侧焊接有第一抵接块31,且第一密封盖29可翻转至抵触第一抵接块31。当第一密封盖29抵触第一抵接块31时,除尘仓16的开口呈敞开状态,以便于工作人员对除尘仓16进行进行清洁和维护。本实施例中,第一抵接块31的侧壁开设有第一倾斜面32,且第一密封盖29可翻转至与第二倾斜面11相抵。通过增设第一抵接块31抵接第一密封盖29,可以限制第一密封盖29过渡翻转。
如图3和图5所示,除尘仓16内安装有过滤网袋33,且过滤网袋33的袋口与第二抽风机17的出风口连接。除尘仓16内自下而上依次安装有三层过滤网布34,且三层过滤网布34位于过滤网袋33的上方,除尘仓16内设有三组分别用于固定三层过滤网布34的固定组件。
具体的,固定组件包括固定环35,固定环35的上表面周向固定有四根螺杆36,且螺杆36螺纹配合有螺母37,过滤网布34上开设有供螺杆36穿设的穿孔。固定过滤网布34时,只需螺杆36穿过过滤网布34的穿孔,然后将螺母37旋紧即可。除尘仓16内可拆卸连接有安装架38,且三个固定环35自下而上依次固定在安装架38上。本实施例中,安装架38包括支撑环381以及竖直安装在支撑环381上的四根支撑杆382,四根支撑杆382沿支撑环381的周向等间距分布,三个固定环35沿竖直方向等间距分布在支撑杆382上。除尘仓16内固定焊接有用于承载安装架38的承载环39,承载环39上开设有四个贯穿承载环39的上下表面的卡槽391,安装架38上固定有与卡槽391卡接配合的卡柱383。
清理过滤网布34时,只需经第一密封盖29打开,然后上拉安装架38即可拆除安装架38,反之,固定安装架38时,只需将安装架38上的卡柱383插接入承载环39上的卡槽391即可。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安装固定安装架38,因此,在承载环39上固定有两根竖直的导向杆392,两根导向杆392向上延伸至除尘仓16的顶部,且两根导向杆392沿除尘仓16的中心线对称安装在承载环39的两侧。安装架38的支撑环381上开设有供两根导向杆392穿过的导向孔3811,安装固定安装架38时,只需将两个导向孔3811与两根导向杆392对齐,然后下压安装架38,以使支撑环381承载在承载环39上即可。
此外,除尘仓16的侧壁还开设有第二对流口27,第二对流口27位于除尘仓16的顶部位置,且第二对流口27连通有排气管28。第二抽风机17将粉尘抽送至除尘仓16进行除尘后,除尘后的气流可通过排气管28排放。
一种粉料生产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上述除尘装置,还包括依次顺序设置的提升机1、下料斗2、粉磨机3以及出料装置,其中,下料斗2沿竖直方向设置,提升机1与下料斗2的进料端相连通;下料斗2的出料端与粉磨机3的进料口相连通,出料装置的一端与粉磨机3的出料口相连通。生产粉料的过程中,原料通过提升机1抬升至下料斗2,原料经过下料斗2流向粉磨机3,粉磨机3对原料进行粉磨加工,加工好的粉料沉积在粉磨机3的粉料仓,通过出料装置将粉料仓内的粉料输送出去进行包装。
具体的,如图1和图3所示,出料装置包括送料管5以及第一抽风机4,送料管5的一端连接于粉磨机3的出料口,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抽风机4的进风口。本实施例中,除尘装置的连通管15与出料装置的送料管5相连通。具体的,连通管15的一端连接有导流斗18,且导流斗18呈喇叭状设置。导流斗18与送料管5相连通,导流斗18的大口端与送料管5的侧壁固定连接,小口端与连通管15可拆卸连接,导流斗18与连通管15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以使导流斗18与连通管15固定连接。
具体的,如图3和图4所示,连接组件包括固定在导流斗18的端部的第一法兰环19以及与第一法兰环19相配合的第二法兰环20,第二法兰环20固定在连通管15的端部,第一法兰环19与第二法兰环20之间通过四颗螺栓21固定。本实施例中,第二法兰环20的内圈延伸至连通管15内,且第一法兰环19与第二法兰环20相对的侧壁均覆盖有弹性橡胶垫,以增加第一法兰环19与第二法兰环20之间的气密性,减少粉尘的飞逸。
此外,如图3和图4所示,连通管15内还设有用于启闭连通管15的启闭组件,且启闭组件位于连通管15与导流斗18的连接处。具体的,启闭组件包括活动安装在连通管15内的启闭板22,启闭板22的一侧铰接在第二法兰环20的内圈上,启闭板22远离铰接点的一侧与第二法兰环20之间还设有用于限制启闭板22向下翻转的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在启闭板22的一侧的凸块23以及开设在法兰环的内圈的凹槽24,且凸块23可插接入凹槽24中。当第二抽风机17工作时,第二抽风机17抽动连通管15内的气流流动,以使启闭板22向上翻转,进而使连通管15与送料管5连通,此时粉尘可被抽送至除尘仓16内。而第二抽风机17不工作时,启闭板22闭合连通管15,使得第一抽风机4工作时,除尘仓16内的粉尘不会被抽送至送料管5,防止粉尘回流。
同时,如图1和图2所示,送料管5的侧壁开设有第一对流口25,进而增大送料管5内的气流量,以便于第二抽风机17抽动送料管5内的粉尘。送料管5的侧壁铰接有用于盖合第一对流口25的盖板26,第一盖板26的自由端与送料管5的侧壁之间通过搭扣40连接固定,以便于工作人员启闭第一对流口25。
如图1和图3所示,需要清理粉磨机3时,可关闭第一抽风机4,开启第二抽风机17,第二抽风机17抽风时可以使启闭板22向上翻转,以使连通管15与送料管5连通,通过第二抽风机17对送料管5进行抽风,进而起到对粉磨机3的粉料仓进行抽风的作用,以使粉尘被抽送至除尘仓16进行除尘工作。
此外,如图1和图6所示,第一抽风机4的出风口连接有出料管6,出料管6的另一端连接有缓冲料斗7,且缓冲料斗7呈竖直设置。本实施例中,缓冲料斗7的侧壁开设有供出料管6穿入的通孔71,通孔71位于缓冲料斗7的顶部位置。缓冲料斗7的进料口处铰接有第二密封盖8板,且第二密封盖8板用于闭合缓冲料斗7的进料口,进而减小粉尘的飞逸。在实际应用中,可在第二密封盖8的侧壁包覆弹性橡胶垫,以提高盖板26与缓冲料斗7之间的密封性,进一步减小粉尘的逸出。
具体的,如图1和图6所示,缓冲料斗7的侧壁焊接有第二铰接座9,第二铰接座9位于缓冲料斗7的进料口处,且第二密封盖8板与第二铰接座9相铰接。缓冲料斗7的侧壁靠近铰接点处焊接有第二抵接块10,且第二密封盖8可翻转至抵触第二抵接块10。需要清理缓冲料斗7时,可翻转第二密封盖8,以使第二密封盖8翻转至抵触第二抵接块10,进而限制第二密封盖8的过度翻转,本实施例中,第二抵接块10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倾斜面11,且第二密封盖8可翻转至与第二倾斜面11相抵。
如图1和图6所示,缓冲料斗7的内部设有用于减缓风力的缓冲件,本实施例中,缓冲件为第一布袋12,第一布袋12的两端均呈开口设置,且第一布袋12的一端与出料管6穿入缓冲料斗7内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抽风机4将粉料抽送至缓冲料斗7,由于第一布袋12为软性布袋结构,使得第一布袋12对抽送至缓冲料斗7内的粉料起到缓冲的作用,降低粉尘的飞扬。本实施例中,第一布袋12可通过扎带、钢丝线或橡皮筋与出料管6固定连接。
同时,如图6所示,缓冲料斗7的出料口处连接有导流管13,且导流管13为橡胶软管,以便于改变导流管13的走向,进而方便工作人员改变装料位置。同时,橡胶软管远离缓冲料斗7的一端还连接有第二布袋14,且第二布袋14的两端均呈开口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二布袋14可通过扎带、钢丝线或橡皮筋与导流管13固定连接。通过在导流管13的出料端增加第二布袋14,可以减缓粉料的下落速度,减小粉尘的飞扬。
总的工作过程:生产粉料的过程中,原料通过提升机1抬升至下料斗2,原料经过下料斗2流向粉磨机3,粉磨机3对原料进行粉磨加工,加工好的粉料沉积在粉磨机3的粉料仓,通过第一抽风机4进行抽动,以使粉料从第一抽风机4的出风口输出,此时第二抽风机17为关闭状态;而当需要清理粉磨机3时,可停止输送原料,并关闭粉磨机3以及第一抽风机4,然后启动第二抽风机17,第二抽风机17对送料管5抽风,以使粉磨机3内的粉尘被抽送至除尘仓16进行除尘处理,进而无需等粉尘自动沉积,缩短了等待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粉料生产系统的除尘装置,包括连通管(15)、第二抽风机(17)以及圆柱状的除尘仓(16),所述除尘仓(16)的顶部呈开口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15)的一端连接于粉磨机(3)的出料口,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抽风机(17)的进风口,所述第二抽风机(17)的出风口连通于所述除尘仓(16),所述除尘仓(16)的开口处设置有用于闭合所述除尘仓(16)的第一密封盖(29);
所述除尘仓(16)内设置有连通于所述第二抽风机(17)的出风口的过滤网袋(33),所述除尘仓(16)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若干层过滤网布(34),所述除尘仓(16)内设置有若干组一一对应于若干层所述过滤网布(34)的固定组件;
所述除尘仓(16)的顶部还设置有第二对流口(27),所述第二对流口(27)连通有排气管(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料生产系统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除尘仓(16)的固定环(35),所述固定环(35)的上表面周向设置有若干根螺杆(36),所述螺杆(36)螺纹配合有螺母(37),所述过滤网布(34)上开设有供所述螺杆(36)穿设的穿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粉料生产系统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仓(16)内可拆卸连接有安装架(38),若干个所述固定环(35)自下而上依次设置于所述安装架(3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粉料生产系统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仓(16)内设置有承载环(39),所述承载环(39)上设置有贯通承载环(39)的上下表面的卡槽(391),所述安装架(38)上设置有卡接配合于所述卡槽(391)的卡柱(38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粉料生产系统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环(39)上竖直设置有两根导向杆(392),两根所述导向杆(392)沿除尘仓(16)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于所述承载环(39)的两侧,所述安装架(38)上设置有供两根导向杆(392)穿设的导向孔(38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料生产系统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仓(16)的侧壁设置有第一铰接座(30),所述第一铰接座(30)位于所述除尘仓(16)的开口处,所述第一密封盖(29)的一侧铰接于所述第一铰接座(3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粉料生产系统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仓(16)上靠近第一铰接座(3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抵接块(31),所述第一密封盖(29)可翻转至抵触所述第一抵接块(31),所述第一密封盖(29)抵触于所述第一抵接块(31)时,所述除尘仓(16)的开口呈敞开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粉料生产系统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块(31)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倾斜面(32),所述第一密封盖(29)可翻转至抵触于所述第一倾斜面(32)。
CN201921887552.3U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粉料生产系统的除尘装置 Active CN2118464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87552.3U CN211846438U (zh)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粉料生产系统的除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87552.3U CN211846438U (zh)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粉料生产系统的除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46438U true CN211846438U (zh) 2020-11-03

Family

ID=73218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87552.3U Active CN211846438U (zh)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粉料生产系统的除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464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86947A (zh) 一种农业机械用小麦除杂装置
CN208390122U (zh) 一种稻谷杂质分离装置
CN211846438U (zh) 一种粉料生产系统的除尘装置
CN220047426U (zh) 一种气箱脉冲袋式收尘器
CN211140947U (zh) 一种粉料生产系统
CN215710093U (zh) 一种高效环保粉料气力输送系统
CN211140849U (zh) 一种粉料生产系统的出料装置
CN209254945U (zh) 一种带有除尘装置的磨粉机
CN211895227U (zh) 一种吨包小袋无尘投料筛分一体机
CN210905650U (zh) 防止旋流器堵塞的烧结机脱硫系统
CN209871436U (zh) 一种斗式提升机除尘吸风装置
CN106829560A (zh) 一种物料输送去粉尘装置
CN211495696U (zh) 一种复合肥加料装置
CN220244896U (zh) 一种皮带输送机除尘装置
CN214015728U (zh) 一种脱缸和面机专用无尘加料系统
CN209903600U (zh) 一种干混砂浆生产中的添加剂加料装置
CN210846479U (zh) 一种面粉生产过程中小麦检测时筛理装置
CN217616061U (zh) 一种干混砂浆生产用骨料风选除杂装置
CN220144297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破碎除尘装置
CN216271701U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送料装置
CN220879536U (zh) 一种高粱用筛选装置
CN220906569U (zh) 一种均匀进料装置
CN211470107U (zh) 一种粉末上料、称重装置
CN209410548U (zh) 一种应用于吨袋上的除尘拆包系统
CN212049599U (zh) 一种重力式卸料斗及除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