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81270U - 一种电磁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磁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81270U
CN211781270U CN202020447995.7U CN202020447995U CN211781270U CN 211781270 U CN211781270 U CN 211781270U CN 202020447995 U CN202020447995 U CN 202020447995U CN 211781270 U CN211781270 U CN 2117812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air inlet
guide
cover body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4799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经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4799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812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812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812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包括底壳(1),底壳(1)的底部设置有进风口(11),还包括:设在进风口(11)处的进风盖(2),进风盖(2)包括能够覆盖进风口(11)的盖体(22),以及设于盖体(22)上的安装部(21);盖体(22)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时,盖体(22)与进风口(11)之间形成进风间隙;在第二位置时,盖体(22)覆盖住进风口(11);底壳(1)上设有导向部(12),安装部(21)滑动设于导向部(12),以使盖体(2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自主切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对其进行清洁时,进风口不会进水,可保证电磁炉正常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电磁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炉。
背景技术
电磁炉已经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烹饪器具,其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对电磁炉进行散热的常见方式为风冷散热,具体就是在电磁炉内设置风机进行散热,通过风机的扇叶旋转产生气流以对电磁炉内部的发热元器件散热。
电磁炉通常包括面板、底壳以及设置于面板和底壳之间形成的容纳空间内的电路板、线圈盘和风扇等部件。在一些现有技术中,通过在底壳的底部设置进风口,在底壳的侧壁设置出风口,风扇靠近进风口设置,电磁炉工作时,通过进风口进风,风扇上的扇叶带动气流在电磁炉内运动,以对电磁炉内的发热元器件进行散热,再通过出风口将热风排出,保证电磁炉正常工作。
然而,在对电磁炉的底部进行擦拭清洁时,底壳上的进风口容易致使电磁炉内进水,进而可能导致电磁炉无法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对电磁炉进行清洁时,电磁炉的进风口不会进水,可保证电磁炉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壳,底壳的底部设置有进风口,还包括:设在进风口处的进风盖,进风盖包括能够覆盖进风口的盖体,以及设于盖体上的安装部;
盖体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电磁炉正面放置时盖体处于第一位置,盖体与进风口之间形成进风间隙;电磁炉反面放置时盖体处于第二位置,盖体覆盖住进风口;
底壳上设有导向部,安装部滑动设于导向部,以使盖体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自主切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通过在底壳的进风口处设置进风盖,进风盖的盖体能够进风口,盖体上的安装部滑动设置于底壳上的导向部,这样盖体可相对进风口移动,并且盖体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电磁炉正面放置时,通过盖体处于第一位置,盖体与进风口之间形成进风间隙,这样外界空气可以通过进风间隙从进风口进入电磁炉内,以对电磁炉进行散热;电磁炉反面放置时,通过盖体处于第二位置,盖体覆盖住进风口,这样在对底壳进行擦拭清洁时,可以防止水从进风口进入电磁炉内,以免由此对电磁炉内的部件造成损伤,保证电磁炉正常工作。
可选的,导向部为设在底壳上的导向筒,至少部分导向筒延伸至底壳内;安装部为可伸入导向筒内的导向柱,导向柱可沿导向筒的内壁滑动。
通过将导向部设为底壳上的导向筒,将安装部设为与导向筒匹配的可伸入导向筒内的导向中,通过导向柱沿导向筒内壁的滑动可实现安装部相对导向部轴向移动;并且导向筒的部分结构位于底壳内,这样安装部能够伸入底壳内,以使盖体位于第二位置时,盖体可以覆盖在进风口上。
可选的,导向筒为柱状筒,导向筒的一端与底壳固定连接,导向筒的另一端位于底壳内。
导向筒为柱状筒,且导向筒的端部连接在底壳上,导向筒的整体均位于底壳内,这样盖体位于第二位置时,盖体的导向柱可以完全伸入底壳内,盖体可以贴附在底壳的外表面上,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强盖体对进风口封堵的严密性。
可选的,导向部包括第一限位部,安装部包括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能够在盖体滑动至第一位置时,止挡住第二限位部,以使盖体相对底壳定位。
通过在导向部上设置第一限位部,在安装部上设置于第一限位部匹配的第二限位部,并且在盖体滑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一限位部能够止挡第二限位部将安装部限定在此位置,从而可以将盖体限定在第一位置。
可选的,第一限位部为开设在导向筒顶端的豁口,第二限位部为固定设于导向柱上的连接柱,连接柱由导向柱朝外伸出。
通过使第一限位部为开设在导向筒顶端的豁口,第二限位部为导向柱外壁上的连接柱,这样连接柱可以伸入豁口内,并且连接柱可在豁口内移动,当连接柱移动至豁口底部时,盖体即被限定在第一位置。
可选的,连接柱位于导向柱的顶端,且连接柱的伸出端与豁口的宽度配合设置,以使连接柱能够在豁口内沿垂向滑动。
通过将连接柱设置在导向柱的顶端,这样盖体位于第一位置时,导向柱伸出至底壳之外的部位更多,可以保证盖体与进风口之间具有足够进风间隙;通过连接柱的伸出端与豁口的宽度匹配,这样盖体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时,连接柱可以在豁口内垂向滑动,不会发生进风盖晃动或从脱离底壳的现象。
可选的,第一限位部为设置在导向筒的周向内侧壁上的凹槽,对应地,第二限位部为设置在导向柱的周向外壁上的凸起。
通过将第一限位部设置为导向筒的内侧壁上的凹槽,第二限位部为导向柱上外壁上的凸起,凸起与凹槽的形状和尺寸相匹配,凸起伸入凹槽内并可沿凹槽滑动,以实现盖体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切换。
可选的,安装部上设置有重力调节件,重力调节件能够在盖体倒置时沿盖体轴向移动,且在盖体位于第一位置时,重力调节件位于临近盖体外表面的一个极限位置,而在盖体位于第二位置时,重力调节件位于远离盖体外表面的另一极限位置。
通过在安装部上设置重力调节件,盖体倒置位于底壳上方时,重力调节件能够沿盖体轴向移动;盖体位于第一位置时,通过重力调节件位于临近盖体外表面的一个极限位置,而盖体位于第二位置时,重力调节件位于远离盖体外表面的另一极限位置,这样通过重力调节件的位置的改变,可以带动盖体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可选的,导向柱中空且内部形成腔体,重力调节件设于腔体内。
通过导向柱内部中空形成腔体,可以将重力调节件设置在腔体内,并且重力调节件可在腔体内移动,盖体处于第一位置时,重力调节件移动至临近盖体外表面的一极限位置;盖体处于第二位置时,重力调节件移动至远离盖体外表面的另一极限位置。
可选的,导向柱包括筒体和盖设在筒体上端的端盖,筒体背离端盖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盖体的内表面上,端盖和筒体共同围成腔体。
通过导向柱包括筒体和端盖,筒体的一端连接在盖体的内表面上,端盖盖设在筒体的另一端,这样端盖与筒体之间共同围成腔体,以将重力调节件设置在腔体内。
可选的,腔体内设有分隔壁,分隔壁将腔体分隔形成至少两个容纳腔,各容纳腔内设置一个重力调节件。
通过在腔体内设置分隔壁,分隔壁可将腔体分隔成至少两个容纳腔,这样可以在各容纳腔内军设置一个重力调节件,盖体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时,不同重力调节件在各自的容纳腔内移动,因而不会发生碰撞,可防止由此产生噪音。
可选的,导向部位于进风口的中部,导向部的外壁通过连接板连接至进风口的边缘,导向部的外壁和进风口的边缘之间被连接板分隔为至少两个进风通道。
通过使导向部位于进风口中部,在导向部的外壁与进风口的边缘之间设置连接板,连接板可以对导向部进行固定,同时连接板可将导向部与进风口边缘之间的空间分隔成至少两个进风通道。
可选的,连接板为多个,多个连接板在导向部的外壁均匀分布。
通过设置多个连接板,且多个连接板在导向部的外壁上沿周向均匀间隔分布,可以使导向部的各部位均和进风口边缘连接固定,可以提高导向部的连接强度,并且多个连接板分隔形成的多个进风通道的进风量可保持均衡。
可选的,进风口的外缘设置有挡水沿,盖体的外缘设置有止挡沿;盖体覆盖进风口时,止挡沿围绕在挡水沿的外周。
通过在进风口外缘设置挡水沿,在盖体的外缘相应设置止挡沿,当盖体覆盖进风口时,止挡沿围绕在挡水沿外周,这样通过止挡沿和挡水沿的配合,可以进一步防止水从进风口与盖体的缝隙之间进入底壳内。
可选的,挡水沿为形成在底壳的底面上的第一凸环,第一凸环的形状与进风口的形状相匹配;止挡沿为形成在盖体上的第二凸环,第二凸环的侧壁能够抵靠在第一凸环的外壁上。
通过将挡水沿设为与进风口外缘形状匹配的第一凸环,将止挡沿设为盖体边缘的第二凸环,第二凸环的内侧壁可抵靠在第一凸环的外侧壁上,以进一步将进风口覆盖严密。
可选的,盖体位于第一位置时,盖体与进风口之间的进风间隙为4-5mm。
在盖体位于第一位置时,通过使盖体与进风口之间的进风间隙为 4-5mm,以使进风间隙有足够的进风流量,以保证对电磁炉有效散热。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的底壳的外部结构图;
图2为图1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的底壳的内部结构图;
图4为图3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的底壳正面放置的剖视图;
图6为图5的局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的底壳反面放置的剖视图;
图8为图7的局部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进风盖的爆炸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进风盖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壳;11-进风口;111-进风通道;112-连接板;113-挡水沿;113a-第一凸环;12-导向部;12a-导向筒;121-第一限位部;121a-豁口;13-出风孔; 14-支撑部;2-进风盖;21-安装部;21a-导向柱;211-筒体;2111-第二限位部; 2111a-连接柱;2112-容纳腔;212-端盖;22-盖体;221-止挡沿;221a-第二凸环;3-重力调节件;4-风机;5-线圈盘支架;6-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目前,对电磁炉进行风冷散热的方式,通常是在电磁炉的底部或侧壁设置进风孔,在侧壁上开设出风孔,电磁炉内设置有风机,风机通常靠近进风孔设置。
外界的冷空气通过进风孔进入电磁炉内,通过风机的扇叶旋转产生的气流,对电磁炉内的各发热元器件进行散热,之后热风再通过出风孔排出至电磁炉外,如此循环以对电磁炉进行散热。
对于进风孔在电磁炉上的设置,现有技术中,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电磁炉的底部开设进风孔,另一种是在电磁炉的侧壁上开设进风孔。在电磁炉的底部开设进风孔,在对电磁炉进行擦拭清洁时,容易从电磁炉的进风孔处进水,这样会对电磁炉内的部件造成影响,甚至导致电磁炉无法正常工作;在电磁炉的侧壁开设进风孔,在工艺上的成本相对较大,且通常需要开设较多的进风孔,容易进灰尘。
目前比较常见的方式是在电磁炉的底部开设进风孔,但是由于清洁擦拭使,容易从进风孔处向内部进水,这会对电磁炉内的部件造成影响,可能会影响电磁炉的正常工作。因此,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炉,以对电磁炉底部的进风孔处的结构进行改进,防止电磁炉在清洁擦拭时进水,保证电磁炉正常工作。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的底壳的外部结构图;图2为图 1的局部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的底壳的内部结构图;图4为图3的局部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的底壳正面放置的剖视图;图6为图5的局部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的底壳反面放置的剖视图;图8为图7的局部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进风盖的爆炸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进风盖的剖视图。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炉,该电磁炉包括底壳1,底壳1的底部设置有进风口11。通过在底壳1底部设置进风口11,外界的冷空气可以通过进风口11进入电磁炉内部。另外,如图1和图3所示,电磁炉的侧壁上还可以设置有出风孔13,外界空气从进风口11进入电磁炉内,对电磁炉内的发热部件进行散热,进行热交换后形成的热风通过出风孔13排出至电磁炉外,以此对电磁炉进行散热。
其中,出风孔13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在电磁炉的侧壁上集中开设多个间隔排列的出风孔13,以及时有效的带走电磁炉内的热量,在电磁炉内形成快速顺畅的空气循环通道。
另外,底壳1的底部还设置有支撑部14,例如,支撑部14设置在底壳1 的角部,通过支撑部14将电磁炉支撑在台面上,支撑部14与台面之间具有间隙,这样底壳1底部不与台面接触,可以提高电磁炉的散热性能,且可避免台面上的水汽和灰尘等通过底壳1上的进风口11进入电磁炉内。
如图5和图6所示,电磁炉内还设置有风机4,风机4可以对应进风口 11设置,外界的空气通过进风口11进入电磁炉内,风机4的扇叶旋转带动气流运行至电磁炉内的各个部位,对电磁炉内的发热部件进行散热,之后热风通过出风孔13排出至电磁炉外。
可以理解的是,电磁炉还可以包括上盖和面板等部件,上盖扣合在底壳 1上,面板设置在上盖上,面板、上盖和底壳1之间围成中空腔体,风机4 设置在该中空腔体内,中空腔体内还可以设置有线圈盘和电路板6等部件,电路板6控制电流通过线圈盘,线圈盘产生磁场,磁场内的磁力线铁质锅具的底部时,磁力线被切割产生涡流,从而对锅具进行加热。其中,线圈盘安装固定在线圈盘支架5上。
如图5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进风口11处还设置有进风盖2,通过在进风口11处设置进风盖2,在对电磁炉进行清洗时,以使进风盖2能够覆盖住进风口11,防止从进风口11处向电磁炉内进水,保护电磁炉内的各部件,确保电磁炉正常工作。
具体的,进风盖2包括盖体22和设置于盖体22上的安装部21,盖体22 能够覆盖进风口11,安装部21用于将进风盖2安装在进风口11上,并且通过安装部21可以使盖体22相对进风口11移动,从而使盖体22打开进风口 11,使进风口11能够正常进风,或者,使盖体22覆盖住进风口11。
如图5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进风盖2可以相对进风口11移动,实际应用中,进风盖2可以相对进风口11轴向移动,即进风盖2可以靠近进风口11或远离进风口11。并且,通过进风盖2的移动,进风盖2相对进风口11可以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在第一位置时,盖体22与进风口11之间形成进风间隙;在第二位置时,盖体22覆盖住进风口11。
进风盖2可相对进风口11移动并具有两个能够相对固定的位置,当进风盖2位于第一位置时,进风盖2处于相对远离进风口11的一个极限位置,此时,进风盖2与进风口11之间存在间隙,进风盖2至进风口11之间的间隙形成进风间隙,外界的空气通过该进风间隙并从进风口11进入电磁炉内。
当进风盖2位于第二位置时,进风盖2处于最靠近进风口11的一个极限位置,此时,盖体22覆盖在进风口11上,由于盖体22的阻碍,外界的空气不能通过进风口11进入电磁炉内;同时,水汽、灰尘等也由于盖体22的阻碍,不能通过进风口11机内电磁炉内。
本实施例中,通过进风盖2相对进风口11的移动并使盖体22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对电磁炉进行擦拭清洁时,可以防止电磁炉从进风口11 处进水,以对电磁炉内的部件进行保护,保证电磁炉能够正常工作。
具体的,如图5和图6所示,电磁炉正面放置时,例如,电磁炉工作时,盖体22处于第一位置,此时,盖体22与进风口11之间形成进风间隙,外界的空气可通过进风间隙由进风口11进入电磁炉内,从而对电磁炉进行散热。
如图7和图8所示,电磁炉反面放置时,例如,在对电磁炉的底部进行擦拭清洁时,盖体22处于第二位置,此时盖体22覆盖住进风口11,这样进风口11周围的水不会通过进风口11进入电磁炉内,可保护电磁炉内的部件不受损害,保证电磁炉能够正常工作。
如图5至图8所示,进风盖2相对进风口11轴向移动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是进风盖2和底壳1相互配合实现的。其中,盖体22上设有安装部21,而底壳1上设有导向部12,盖体22的安装部21滑动设于底壳1的导向部12,安装部21在相对导向部12滑动时,使盖体22能够停止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上,并且通过盖体2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自主切换,使盖体22与进风口11之间具有进风间隙,或使盖体22覆盖在进风口11上。
在电磁炉正放时,为了保证进入电磁炉内的风量能够有效对电磁炉进行散热,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盖体22位于第一位置时,盖体22与进风口11之间的进风间隙可以为4-5mm。电磁炉正放时,盖体22位于第一位置,此时,盖体22位于远离进风口11的一个极限位置,通过使盖体22与进风口 11之间的进风间隙为4-5mm之间,可以保证单位时间内,有足够风量的空气通过进风间隙从进风口11进入电磁炉内,保证电磁炉内形成有效的冷空气循环,以保证电磁炉的散热效果。
示例性的,当盖体22位于第一位置时,盖体22与进风口11之间的进风间隙可以为4mm、4.2mm、4.4mm、4.6mm、4.8mm或5mm,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风盖2相对进风口11轴向移动,并且盖体22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自主切换,可以是通过进风盖2的重力作用实现的。例如,通过安装部21的重力作用,使安装部21相对进风口11轴向移动,并且在电磁炉正面放置时,进风盖2位于底壳1的下方,由于安装部21的重力作用使盖体22位于第一位置;在电磁炉反面放置时,进风盖2位于底壳1 的上方,安装部21的重力作用可带动盖体22移动至第二位置。
在电磁炉的放置状态改变时,为了使进风盖2的移动更加灵活,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安装部21上可以设置有重力调节件3,重力调节件3能够在盖体22倒置时沿盖体22轴向移动,且在盖体22位于第一位置时,重力调节件3位于临近盖体22外表面的一个极限位置,而在盖体22位于第二位置时,重力调节件3位于远离盖体22外表面的另一极限位置。
如图5至图8所示,通过在进风盖2的安装部21上设置重力调节件3,重力调节件3能够相对安装部21移动,通过重力调节件3的移动,重力调节件3相对安装部21的重心发生变化,重力调节件3的移动对安装部21的移动具有调节作用,可帮助安装部21更快速、顺畅的带动盖体2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具体的,如图5和图6所示,在电磁炉正放时,进风盖2位于底壳1的下方,重力调节件3由于重力作用,移动至位于临近盖体22外表面的一个极限位置,重力调节件3的重心更靠近盖体22的外表面,重力调节件3的重力对盖体22压力作用,可以带动安装部21向远离进风口11的方向移动,并使盖体22停留在远离进风口11的第一位置。
如图7和图8所示,在电磁炉反放时,进风盖2位于底壳1的上方,重力调节件3由于重力作用,沿盖体22轴向移动至远离盖体22外表面的另一极限位置,此时,重力调节件3的重心更靠近安装部21的背离盖体22的一端,通过重力调节件3的重力对安装部21的压力作用,可以带动安装部21 朝向进风口11移动,并使盖体22停留在覆盖进风口11的第二位置。
对于进风盖2的安装部21与底壳1的导向部12相互配合,实现安装部 21沿导向部12的轴向移动,安装部21的结构与导向部12的结构应相互匹配,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导向部12可以为设在底壳1上的导向筒12a,至少部分导向筒12a延伸至底壳1内;安装部21为可伸入导向筒12a内的导向柱21a,导向柱21a可沿导向筒12a的内壁滑动。
如图2和图4所示,底壳1上的导向部12具体为导向筒12a,且至少部分导向筒12a延伸至底壳1内,以底壳1的底部为平面结构为例,导向筒12a 可以沿与底壳1所在平面垂直的方向延伸,安装部21可以伸入导向筒12a内,这样安装部21可以沿着导向筒12a轴向移动,从而安装部21可以带动盖体 22向远离底壳1或靠近底壳1的方向移动,并且安装部21轴向移动时具有极限位置,以使盖体22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
其中,通过使至少部分导向延伸至底壳1内,在电磁炉反放时,安装部 21可以移动至底壳1内,从而安装部21带动盖体22朝向底壳1移动的范围更大,在盖体22位于第二位置时,可以确保盖体22稳定的覆盖在进风口11 上。
如图9和图10所示,与导向筒12a相匹配的,盖体22上的导向部12为导向柱21a,导向柱21a沿导向筒12a的轴向延伸,并且导向柱21a可伸入导向筒12a内,在电磁炉的放置方式发生改变时,例如,电磁炉由正放翻转为反放,或者电磁炉由反放翻转为正放,导向柱21a可沿着导向筒12a的内壁滑动,导向柱21a相对导向筒12a的位置发生改变,通过导向柱21a移动的极限位置带动盖体2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如图2和图4所示,在电磁炉反放时,为了使盖体22更严密的覆盖在进风口11上,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导向筒12a可以为柱状筒,导向筒12a 的一端可以与底壳1固定连接,导向筒12a的另一端位于底壳1内。
本实施例中,导向筒12a为柱状筒,柱状筒沿与底壳1所在平面垂直的方向延伸,并且,导向筒12a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底壳1的内壁上,导向筒12a 的另一端位于底壳1内,即导向筒12a整体均位于底壳1内。以进风盖2的盖体22为平板状为例,导向柱21a可以连接在进风盖2的内表面上,由于导向筒12a由底壳1的内壁向底壳1内部延伸,这样导向柱21a整体均可以伸入底壳1内,可以使盖体22直接抵在底壳1外壁上,这样盖体22覆盖进风口11时,盖体22与进风口11之间的间距更近,盖体22甚至可以直接贴设进风口11上,盖体22对进风口11的封堵效果更好。
进风盖2的安装部21能够沿底壳1的导向部12轴向移动,并且在安装部21移动过程中可以带动盖体22处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因而安装部21 与导向部12配合时,能够限定安装部21的移动位置。具体的,导向部12可以包括第一限位部121,安装部21可以包括第二限位部2111,第一限位部 121能够在盖体22滑动至第一位置时,之挡住第二限位部2111,以使盖体 22相对底壳1定位。
如图7和图8所示,当电磁炉反面放置时,进风盖2位于底壳1上方,进风盖2的盖体22直接覆盖进风口11,此时进风口11及底壳1外壁均可作为止挡面,将进风盖2的盖体22限定在第二位置。
但是,如图5和图6所示,电磁炉正放时,进风盖2位于底壳1下方,进风盖2由于重力作用向下移动,此时,需要在导向部12和安装部21上配合设置限位结构,以限定安装部21的位置,以此将盖体22限定在第一位置。
具体的,通过在导向部12上设置第一限位部121,在安装部21上设置第二限位部2111,并且在安装部21带动盖体22滑动至第一位置时,即电磁炉在正面放置时,盖体22滑动至远离进风口11的极限位置,此时,导向部 12上的第一限位部121能够止挡安装部21上的第二限位部2111,将安装部 21止挡在此位置,从而使盖体22停止在第一位置,以防进风盖2脱落。
可以理解的是,在电磁炉正放时,进风盖2受重力作用,盖体22停止在第一位置,始终保持盖体22与进风口11之间具有进风间隙。
如图4和图9所示,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导向部12上的第一限位部 121可以为开设在导向筒12a顶端的豁口121a,安装部21上的第二限位部 2111可以为固定设于导向柱21a上的连接柱2111a,连接柱2111a由导向柱 21a朝外伸出。
通过在底壳1上的导向筒12a的顶端开设豁口121a作为第一限位部121,在进风盖2的导向柱21a的外壁上设置连接柱2111a作为第二限位部2111,连接柱2111a由导向柱21a朝外伸出,导向柱21a与导向筒12a连接时,导向柱21a伸入导向筒12a内,并且导向柱21a外壁上的连接柱2111a与导向筒12a上的豁口121a相对应,连接柱2111a伸入豁口121a内。
导向柱21a沿导向筒12a内壁轴向移动时,连接柱2111a在豁口121a内移动,在电磁炉正放时,进风盖2受重力作用,导向柱21a外壁的连接柱2111a 抵在豁口121a的底部,豁口121a将导向柱21a限定在此位置,以此将盖体 22定位在第一位置。
为了使导向柱21a沿导向筒12a轴向移动时,具有足够的移动距离,盖体22在第一位置时,保证盖体22与进风口11之间具有足够的进风间隙,连接柱2111a可以位于导向柱21a的顶端。这样盖体22位于第一位置时,导向柱21a的顶端位于导向筒12a的豁口121a的底部,连接柱2111a暴露在导向筒12a之外的部位较多,这样可以使盖体22与底壳1之间具有较大的间隙,即盖体22与进风口11之间具有较大的进风间隙。
另外,导向柱21a的移动距离与豁口121a的深度也相关,本实施例中,豁口121a可以由导向筒12a顶端延伸至靠近底壳1,这样豁口121a具有较长的轴向深度,连接柱2111a在豁口121a内移动的距离较长,连接柱2111a抵在豁口121a的底部时,即盖体22位于第一位置时,盖体22与进风口11之间的进风间隙较大。
在电磁炉改变放置状态的过程中,为了使连接柱2111a在豁口121a内稳定滑动,连接柱2111a的伸出端与豁口121a的宽度配合设置,这样连接柱 2111a在移动过程中不会发生晃动,而是在豁口121a内沿垂向滑动,这样可以确保盖体2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顺利切换,且可确保在进风盖2移动的过程中及盖体22处于第一位置时,导向柱21a的连接柱2111a不会从导向筒12a的豁口121a内脱出。
示例性的,为了保证连接柱2111a牢固的卡在豁口121a内,本实施例中,连接柱2111a可以具有足够的伸出长度,连接柱2111a伸出至豁口121a外,即连接柱2111a的端部暴露在导向筒12a外,且连接柱2111a暴露在导向筒 12a外的部分的长度可以为1-2mm。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部121可以为设置在导向筒12a的周向内侧壁上的凹槽,对应地,第二限位部2111可以为设置在导向柱21a的周向外壁上的凸起。本实施例中,导向筒12a上的第一限位部121可以为设置在导向筒12a内侧壁上的凹槽,该凹槽可以沿导向筒12a的轴向延伸,导向柱 21a上的第二限位部2111可以是其外壁上的凸起,凸起与凹槽的形状尺寸相匹配。
导向柱21a沿导向筒12a轴向移动时,导向柱21a外壁的凸起在导向筒 12a内壁的凹槽内移动,凹槽的最底端可对凸起的移动范围进行限定,凸起可止挡在凹槽的最底端,以将盖体22限定在第一位置。
为了保证凸起与凹槽配合连接稳固,可以增大凸起的高度,并且可以将凹槽设置为贯通导向筒12a侧壁的通槽,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第一限位部121和第二限位部2111为凹槽和凸起配合的形式,也可以在导向柱21a的外侧壁上设置凹槽,在导向筒12a的内侧壁上设置凸起,导向柱21a沿导向筒12a的内侧壁轴向滑动时,导向柱21a 上的凹槽轴向移动,导向筒12a的凸起相对在凹槽内移动。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进风盖2可以是一体成型件,进风盖2的导向柱21a与底壳1的导向筒12a进行连接时,导向柱21a从导向筒 12a与底壳1连接的一端伸入导向筒12a内,这种情况下,进风盖2可以为弹性件,通过连接柱2111a或凸起的形变使导向柱21a伸入导向筒12a内,并且连接柱2111a或凸起可以卡入相应的豁口121a或凹槽内。
示例性的,进风盖2的材质可以为聚酰胺(俗称尼龙)、丙烯腈-丁二烯 -苯乙烯塑料(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plastic,简称ABS)或聚丙烯 (Polypropylene,简称PP)等。
或者,导向柱21a和盖体22之间通过胶粘或其他方式连接在一起形成进风盖2,此时,可以从底壳1内部来安装导向柱21a,对于导向筒12a顶端设置豁口121a的结构形式,对导向柱21a的材质没有限制,导向柱21a的连接柱2111a可以直接从豁口121a的开口卡入豁口121a内,之后再将盖体22连接在导向柱21a上。
如图5至图10所示,对于重力调节件3在进风盖2的安装部21上的设置,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安装部21的导向柱21a中空且内部形成腔体,重力调节件3可以设于腔体内。
进风盖2的导向柱21a的内部可以是中空的,其内部形成腔体,可以将重力调节件3设置在腔体内,并且重力调节件3可以在腔体内沿导向柱21a 轴向移动,这样在电磁炉改变放置方式的过程中,通过重力调节件3在腔体内的移动,可以更好的带动盖体2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本实施例中,对腔体内的重力调节件3的数量不做限制,可以在腔体内只设置一个重力调节件3,或者可以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重力调节件3,这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定,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示例性的,重力调节件 3的材质可以为金属材质,并且对重力调节件3的形状并不做具体限制,例如,重力调节件3为钢球或铁块等。
另外,本实施例中,重力调节件3的重量可以在48g以上,这样重力调节件3在腔体内移动并与导向柱21a对的内壁接触时,对导向柱21a具有足够的压力,可以调节盖体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顺畅切换。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重力调节件3,而是仅依靠进风盖2自身的重量带动盖体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此时,进风盖 2可以选择密度较大的材料,例如,进风盖2的材质为酚醛树脂(phenolic resin, PF)、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PBT)或铜、铁等一些金属材料。
为了便于将重力调节件3放入导向柱21a的腔体内,本实施例中,导向柱21a可以包括筒体211和盖设在筒体211上端的端盖212,筒体211背离端盖21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盖体22的内表面上,端盖212和筒体211共同围成腔体。
如图9和图10所示,导向柱21a包括筒体211和端盖212,筒体211的一端连接在盖体22朝向底壳1的内表面上,端盖212盖设在筒体211的另一端,端盖212和筒体211共同围成导向柱21a的腔体。将重力调节件3放入筒体211内后,再将端盖212连接在筒体211上端。其中,对于端盖212和筒体211的连接,可以通过粘接或超声波连接等方式将端盖212连接在筒体211上端。
对于导向柱21a的腔体内设置有两个及以上重力调节件3的情况,在改变电磁炉放置状态的过程中,为防止重力调节件3之间发生碰撞而产生噪音,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腔体内可以设有分隔壁,分隔壁将腔体分隔形成至少两个容纳腔2112,各容纳腔2112内设置一个重力调节件3。
如图9和图10所示,通过在导向柱21a的腔体内设置分隔壁,分隔壁可将腔体分隔成不同的容纳腔2112,不同的重力调节件3可以位于不同的容纳腔2112内,这样在重力调节件3移动的过程中,由于分隔壁的阻隔,不同重力调节件3之间不会发生碰撞,因而可以防止由此产生噪音。
示例性的,腔体内的分隔壁可以将腔体分隔形成四个容纳腔2112,四个重力调节件3分别位于四个容纳腔2112内。
本实施例中,对于导向部12在底壳1上的部位不作具体限定,与之相应的,对安装部21在进风盖2上的部位不作具体限定。示例性的,导向部12 可以位于进风口11的边缘部位,安装部21对应位于进风盖2的边缘部位,可以通过在进风口11的周向边缘间隔设置多个导向部12,对应在进风盖2 的周向边缘间隔设置多个安装部21,以此将进风盖2连接在进风口11处。
为了便于进风盖2与底壳1的连接,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导向部12 可以位于进风口11的中部,导向部12的外壁可以通过连接板112连接至进风口11的边缘,导向部12的外壁和进风口11的边缘之间被连接板112分隔为至少两个进风通道111。
如图1至图4所示,通过将导向部12设置在进风口11的中部,进风盖 2的安装部21相应设置在进风盖2中部,这样便于安装部21与导向部12之间配合连接。导向部12与进风口11的边缘之间形成进风通道111。
具体的,导向部12的外壁与进风口11的边缘之间连接有连接板112,通过连接板112将导向部12固定在进风口11中部,连接板112可以将导向部12的外壁与进风口11之间的空间分隔为至少两个进风通道111,外界空气通过进风通道111进入电磁炉内。
本实施例中,进风口11可以设置在底壳1的某一区域,进风口11具有相对较大的面积,通过在进风口11中部设导向部12,导向部12的外壁与进风口11边缘之间形成进风通道111,与进风口11为多个进风孔的形式相比,本实施例的进风口11的进风通道111的进风面积较大,可以提高电磁炉的进风量,进而提升电磁炉的散热效果。
如图2和图4所示,为了增强导向部12与进风口11边缘之间的连接强度,保证导向部12连接牢固,连接板112可以为多个,多个连接板112在导向部12的外壁均匀分布。通过多个连接板112连接导向部12与进风口11边缘,可以保证导向部12连接牢固,并且多个连接板112沿导向部12的周向外壁均匀间隔分布,这样导向部12的不同部位的连接强度均较好,可以提高导向部12的稳定性;同时,多个连接板112分隔形成的多个进风通道111的进风面积趋向一致,可以提高进风口11各进风通道111的进风均匀性。
如图2及图9、图10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进风盖2对进风口11覆盖的严密性,防止擦拭清洁电磁炉底部时从进风口11处进水,本实施例中,进风口11的外缘可以设置有挡水沿113,盖体22的外缘可以设置有止挡沿221;盖体22覆盖进风口11时,止挡沿221围绕在挡水沿113的外周。
通过在进风口11的外缘设置挡水沿113,在盖体22的外缘相应的设置止挡沿221,当反面放置电磁炉,进风盖2的盖体22覆盖进风口11时,盖体22外缘的止挡沿221围绕在进风口11外缘的挡水沿113外周,通过止挡沿221和挡水沿113的止挡作用,可以进一步防止水从进风盖2和进风口11 之间的间隙进入电磁炉内。
具体的,挡水沿113可以为形成在底壳1的底面上的第一凸环113a,第一凸环113a的形状可以与进风口11的形状相匹配;止挡沿221可以为形成在盖体22上的第二凸环221a,第二凸环221a的侧壁能够抵靠在第一凸环113a 的外壁上。
进风口11外缘的止挡沿221具体为底壳1底面上的第一凸环113a,第一凸环113a的形状与进风口11的形状相匹配,例如,进风口11的外缘为圆形,则第一凸环113a为进风口11外缘的一圈圆环形凸起;或者,进风口11的外缘为矩形,则第一凸环113a为进风口11外缘的一圈矩形环状凸起。
与第一凸环113a相匹配的,盖体22边缘的止挡沿221为形成在盖体22 边缘的第二凸环221a,如图9和图10所示,第二凸环221a可以为盖体22 边缘形成的朝向进风口11的翻边,当盖体22覆盖进风口11时,第二凸环 221a的内侧壁抵在第一凸环113a的外壁上,这样进风口11与盖体22之间的缝隙形成在第一凸环113a顶端,而盖体22边缘与底壳1之间的缝隙形成在第二凸环221a与底壳1外壁之间,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水从盖体22与进风口 11之间的缝隙进入电磁炉内。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通过在底壳的进风口处设置进风盖,进风盖的盖体能够进风口,盖体上的安装部滑动设置于底壳上的导向部,这样盖体可相对进风口移动,并且盖体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电磁炉正面放置时,通过盖体处于第一位置,盖体与进风口之间形成进风间隙,这样外界空气可以通过进风间隙从进风口进入电磁炉内,以对电磁炉进行散热;电磁炉反面放置时,通过盖体处于第二位置,盖体覆盖住进风口,这样在对底壳进行擦拭清洁时,可以防止水从进风口进入电磁炉内,以免由此对电磁炉内的部件造成损伤,保证电磁炉正常工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壳(1),所述底壳(1)的底部设置有进风口(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所述进风口(11)处的进风盖(2),所述进风盖(2)包括能够覆盖所述进风口(11)的盖体(22),以及设于所述盖体(22)上的安装部(21);
所述盖体(22)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电磁炉正面放置时所述盖体(22)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盖体(22)与所述进风口(11)之间形成进风间隙;所述电磁炉反面放置时所述盖体(22)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盖体(22)覆盖住所述进风口(11);
所述底壳(1)上设有导向部(12),所述安装部(21)滑动设于所述导向部(12),以使所述盖体(22)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自主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12)为设在所述底壳(1)上的导向筒(12a),至少部分所述导向筒(12a)延伸至所述底壳(1)内;所述安装部(21)为可伸入所述导向筒(12a)内的导向柱(21a),所述导向柱(21a)可沿所述导向筒(12a)的内壁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筒(12a)为柱状筒,所述导向筒(12a)的一端与所述底壳(1)固定连接,所述导向筒(12a)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底壳(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12)包括第一限位部(121),所述安装部(21)包括第二限位部(2111),所述第一限位部(121)能够在所述盖体(22)滑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止挡住所述第二限位部(2111),以使所述盖体(22)相对所述底壳(1)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21)为开设在所述导向筒(12a)顶端的豁口(121a),所述第二限位部(2111)为固定设于所述导向柱(21a)上的连接柱(2111a),所述连接柱(2111a)由所述导向柱(21a)朝外伸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2111a)位于所述导向柱(21a)的顶端,且所述连接柱(2111a)的伸出端与所述豁口(121a)的宽度配合设置,以使所述连接柱(2111a)能够在所述豁口(121a) 内沿垂向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21)为设置在所述导向筒(12a)的周向内侧壁上的凹槽,对应地,所述第二限位部(2111)为设置在所述导向柱(21a)的周向外壁上的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21)上设置有重力调节件(3),所述重力调节件(3)能够在所述盖体(22)倒置时沿所述盖体(22)轴向移动,且在所述盖体(22)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重力调节件(3)位于临近所述盖体(22)外表面的一个极限位置,而在所述盖体(22)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重力调节件(3)位于远离所述盖体(22)外表面的另一极限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21a)中空且内部形成腔体,所述重力调节件(3)设于所述腔体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21a)包括筒体(211)和盖设在所述筒体(211)上端的端盖(212),所述筒体(211)背离所述端盖(21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盖体(22)的内表面上,所述端盖(212)和所述筒体(211)共同围成所述腔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内设有分隔壁,所述分隔壁将所述腔体分隔形成至少两个容纳腔(2112),各所述容纳腔(2112)内设置一个所述重力调节件(3)。
12.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12)位于所述进风口(11)的中部,所述导向部(12)的外壁通过连接板(13)连接至所述进风口(11)的边缘,所述导向部(12)的外壁和所述进风口(11)的边缘之间被所述连接板(13)分隔为至少两个进风通道(111)。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3)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板(13)在所述导向部(12)的外壁均匀分布。
14.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11)的外缘设置有挡水沿(113),所述盖体(22)的外缘设置有止挡沿(221);所述盖体(22)覆盖所述进风口(11)时,所述止挡沿(221)围绕在所述挡水沿(113)的外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沿(113) 为形成在所述底壳(1)的底面上的第一凸环(113a),所述第一凸环(113a)的形状与所述进风口(11)的形状相匹配;所述止挡沿(221)为形成在所述盖体(22)上的第二凸环(221a),所述第二凸环(221a)的侧壁能够抵靠在所述第一凸环(113a)的外壁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2)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盖体(22)与所述进风口(11)之间的所述进风间隙为4-5mm。
CN202020447995.7U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电磁炉 Active CN2117812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47995.7U CN211781270U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电磁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47995.7U CN211781270U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电磁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81270U true CN211781270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28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47995.7U Active CN211781270U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电磁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812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92169B2 (en) Electrical apparatus having act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 and air circulating system having such electrical apparatus
CN108266764B (zh) 加热烹调器
EP3881727A1 (en) Cooking apparatus
CN211781270U (zh) 一种电磁炉
CN110754931B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3464725U (zh) 烹饪器具
CN213464801U (zh) 烹饪器具
CN211533959U (zh) 烹饪器具的盖体组件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JP6480633B1 (ja) 電気ロースター
KR100320669B1 (ko) 가열조리기
CN214906080U (zh) 烹饪器具
US20230254950A1 (en) Cooking appliance with microwave heating function
JP6198884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114246487A (zh) 烹饪器具
CN113907619A (zh) 底座组件及烹饪装置
CN114246486A (zh) 空炸容器以及烹饪器具
JP5679934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219877924U (zh) 侧部电磁加热组件及烹饪器具
JPH0626650A (ja) ヒーター付き高周波加熱装置
CN213909869U (zh) 盖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KR102403973B1 (ko) 공기토출구조를 포함하는 전기밥솥
CN212089259U (zh) 底壳以及加热器具
CN216868567U (zh) 一种改进超薄电磁炉
JP2012028065A (ja) 電磁誘導加熱調理器
CN216364780U (zh) 底座组件及烹饪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