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63117U - 一种深腔模具防涨模侧压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深腔模具防涨模侧压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63117U
CN211763117U CN201922366883.9U CN201922366883U CN211763117U CN 211763117 U CN211763117 U CN 211763117U CN 201922366883 U CN201922366883 U CN 201922366883U CN 211763117 U CN211763117 U CN 2117631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haped baffle
die
injection molding
mold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6688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杰
杨海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Silver Basi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Silver Basi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Silver Basi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Silver Basi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6688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631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631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631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深腔模具防涨模侧压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上固定板、A板、前模仁、后模仁、B板、下固定板;所述前模仁和后模仁之间设有注塑的型腔;所述A板和B板用于固定前模仁和后模仁;所述A板和B板固定于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所述A板侧向设有一块L型挡板,合模时所述L型挡板的横板固定于上固定板与A板之间,另一端位于B板内;所述L型挡板用于注塑时固定A板;所述L型挡板与A板之间设有压力油缸,用于减小注塑时A板因涨模产生的位移。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深腔模具防涨模侧压机构有效解决了深腔类保险杠模具侧向涨模而导致的制品跑飞边的问题;实现了模具的减重让模具的制造、生产、保养、维修更加的经济和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深腔模具防涨模侧压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深腔模具防涨模侧压机构。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注塑机在一定温度下,通过螺杆搅拌完全熔融的塑料材料,用高压射入模腔(模具),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型品的方法。其过程可以分为六个阶段,分别是合模、射胶、保压、冷却、开模、制品取出。而模具就是注塑成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只有将这个工具装在注塑机上才能生产,所以把这类型的模具统称为注塑模具。
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制品的品质,防止注塑涨模,只能加大模具钢料设计,但是随着模具尺寸的增加,模具重量会变的更重,这样会导致生产的节拍的变慢,并且也会降低注塑机的使用寿命;超重模具在正常生产、起吊、保养、维修都有影响;在模具制造中,会加大其钢料的采购成本;增加了加工周期和其他各类成本等问题。单纯的加大钢料尺寸这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为尺寸不能无限增大,并且这类的设计受主观影响较大,对模具制造资源都比较浪费,降低了企业的制造利润,并且模具品质还不太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深腔模具防涨模侧压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深腔模具防涨模侧压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上固定板、A板、前模仁、后模仁、B板、下固定板;所述前模仁和后模仁之间设有注塑的型腔;
所述A板和B板用于固定前模仁和后模仁;所述A板和B板固定于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所述前模仁设有注塑口,A板上设有与注塑口对应的开孔;
所述A板侧向设有一块L型挡板,合模时所述L型挡板的横板固定于上固定板与A板之间,另一端位于B板内;所述L型挡板用于注塑时固定A板;
所述L型挡板与A板之间设有压力油缸,用于减小注塑时A板因涨模产生的位移。
进一步的,所述A板顶部一端向下凹陷,形成矩形安装位;所述矩形安装位大小与L型挡板的横板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L型挡板靠近B板的一端,纵截面为梯形;所述B板顶部设有与L型挡板竖直板端部对应的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A板末端靠近B板的位置设有分型面开合距离传感器,用于监测模具的在注塑过程中的涨模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油缸底部固定于A板,活塞端连接L型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油缸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压力油缸通过油管转接块连接。
进一步的,三个所述压力油缸呈品字形布局。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利用设计压力缸机构抵消因注塑涨模致使模具钢料变形而导致的制品跑飞边的问题;
2、利用分型面压力检测系统,让模具在注塑过程中自动控制压力缸的供油状体,解决了涨模问题并且也保护了模具,防止压力缸对模具形成逆向伤害;
3、降低这类深腔保险模具的制造周期和生产加工成本,让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和效益。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深腔模具防涨模侧压机构的竖直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深腔模具防涨模侧压机构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深腔模具防涨模侧压机构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深腔模具防涨模侧压机构的右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固定板;2、A板;3、L型挡板;4、压力油缸;5、型腔;6、后模仁;7、B板;8、下固定板;9、分型面开合距离传感器;10、机台油嘴接头;11、油管转接块;12、油缸油嘴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深腔模具防涨模侧压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上固定板1、A板2、前模仁、后模仁6、B板7、下固定板8;所述前模仁和后模仁6之间设有注塑的型腔5;
所述A板2和B板7用于固定前模仁和后模仁6;所述A板2和B板7固定于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8之间;所述前模仁设有注塑口,A板2上设有与注塑口对应的开孔;
所述A板2侧向设有一块L型挡板3,合模时所述L型挡板3的横板固定于上固定板1与A板2之间,另一端位于B板7内;所述L型挡板3用于注塑时固定A板2;
所述L型挡板3与A板2之间设有压力油缸4,用于减小注塑时A板2因涨模产生的位移。
深腔保险杠前模侧向设计一块L型档板,L型的一端压在A板2下,另外一端,做5°的斜度,模具合模的时候会插到后模B板7里面。
如附图2所示,在L型档板和A板2之间设置三处压力油缸4,在A板2的末端设有分型面开合距离传感器9,监测模具的在注塑过程中的涨模数据。
当模具合模后,档板会插入到后模中,起到对档板一端锁死的功能;
所述A板2顶部一端向下凹陷,形成矩形安装位;所述矩形安装位大小与L型挡板3的横板对应。
所述L型挡板3靠近B板7的一端,纵截面为梯形;所述B板7顶部设有与L型挡板3竖直板端部对应的卡槽。
所述压力油缸4底部固定于A板2,活塞端连接L型挡板3。
如附图3和附图4所示,所述压力油缸4的数量为三个;机台油嘴接头10连接油嘴转接块,油嘴转接块分别连接三个油缸油嘴接头12;
三个所述压力油缸4呈品字形布局。
射胶和保压的时候,这个时候分型面开合距离传感器9会对模具的涨模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当模具在注塑压力的引起模具涨模,其分型面开合距离传感器9检测到A板2的位移量超过设定的数据后,压力油缸4会供油,其供油量会根据涨模状态自行调整。
当压力油缸4供油的时候,由于油缸是安装在A板2和L档板之间,且L档板上下都被机台的锁模力约束着,这个时候油缸就会给A板2侧向施加一个侧向力,用于抵消模具成型的注塑压力而引起的涨模,从而避免的模具出现飞边情况。
模具的涨模压力峰值一般是在保压阶段,当保压结束,制品冷却的时候,压力油缸4也会渐渐泄压,这个升压和泄压的过程都是根据设定好的压力传感器监测到的涨模范围自动控制压力缸供油系统。
当冷却完毕,模具要开模制品取件的时候,压力缸也彻底泄压,这样就完成了一个注塑过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深腔模具防涨模侧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上固定板(1)、A板(2)、前模仁、后模仁(6)、B板(7)、下固定板(8);所述前模仁和后模仁(6)之间设有注塑的型腔(5);
所述A板(2)和B板(7)用于固定前模仁和后模仁(6);所述A板(2)和B板(7)固定于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8)之间;所述前模仁设有注塑口,A板(2)上设有与注塑口对应的开孔;
所述A板(2)侧向设有一块L型挡板(3),合模时所述L型挡板(3)的横板固定于上固定板(1)与A板(2)之间,另一端位于B板(7)内;所述L型挡板(3)用于注塑时固定A板(2);
所述L型挡板(3)与A板(2)之间设有压力油缸(4),用于减小注塑时A板(2)因涨模产生的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腔模具防涨模侧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板(2)顶部一端向下凹陷,形成矩形安装位;所述矩形安装位大小与L型挡板(3)的横板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腔模具防涨模侧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挡板(3)靠近B板(7)的一端,纵截面为梯形;所述B板(7)顶部设有与L型挡板(3)竖直板端部对应的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腔模具防涨模侧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板(2)末端靠近B板(7)的位置设有分型面开合距离传感器(9),用于监测模具的在注塑过程中的涨模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腔模具防涨模侧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油缸(4)底部固定于A板(2),活塞端连接L型挡板(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深腔模具防涨模侧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油缸(4)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压力油缸(4)通过油管转接块(1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深腔模具防涨模侧压机构,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压力油缸(4)呈品字形布局。
CN201922366883.9U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深腔模具防涨模侧压机构 Active CN2117631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66883.9U CN211763117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深腔模具防涨模侧压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66883.9U CN211763117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深腔模具防涨模侧压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63117U true CN211763117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79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66883.9U Active CN211763117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深腔模具防涨模侧压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631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43217C (zh) 接触网双耳连接件的制造方法
CN210208344U (zh) 一种汽车模具脱模装置
CN211763117U (zh) 一种深腔模具防涨模侧压机构
CN109333926A (zh) 一种用于制造车用音箱盖板的模具
CN211389857U (zh) 注塑模具
CN109093940A (zh) 塑料锁扣注塑成型模具及制造塑料锁扣的注塑工艺
CN208116712U (zh) 一种可以加速零件冷却的汽车零件压铸模具
CN203508941U (zh) 散热器模具
CN109093939A (zh) 计算机面板注塑成型模具及制造计算机面板的注塑工艺
CN211416101U (zh) 一种具有脱模装置的模仁
CN113619056A (zh) 一种具有弹性型芯消除成型部位应力集中的压铸模具
CN209257380U (zh) 一种用于制造车用音箱盖板的模具
CN112659521A (zh) 塑料燃油箱免焊接制造方法
CN212826484U (zh) 高精度易维修双色成型模具结构
CN214082547U (zh) 一种注塑生产用快速成型模具
CN218777006U (zh) 一种汽车门板注塑成型模具
CN218906141U (zh) 一种四模芯振动蛋注塑模具
CN212446103U (zh) 一种便于取件的塑料制品模具
CN211993944U (zh) 一种乘用车内衬支架塑料件注塑模具
CN2928315Y (zh) 模具顶出机构的连接装置
CN109093964A (zh) 塑料锁头注塑模具及塑料锁头注塑工艺
CN219256331U (zh) 多腔长条塑料件注塑模具
CN213227407U (zh) 一种注塑机
CN211968231U (zh) 一种乘用车落水槽塑料件注塑模具
CN212042619U (zh) 一种辅助开模取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