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46103U - 一种便于取件的塑料制品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取件的塑料制品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46103U
CN212446103U CN202020811207.8U CN202020811207U CN212446103U CN 212446103 U CN212446103 U CN 212446103U CN 202020811207 U CN202020811207 U CN 202020811207U CN 212446103 U CN212446103 U CN 2124461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rod
top end
core
air
injection m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1120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竹全
邱广全
邱威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yuan Chengyu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yuan Chengyu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yuan Chengyu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yuan Chengyu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1120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461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461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461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取件的塑料制品模具,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顶端中间位置设置有下模,所述下模的顶端中间位置设置有型芯,所述型芯的外侧设置有成型槽,所述型芯和成型槽之间沿圆周设置有四个通孔,所述通孔贯穿下模的顶端和下板的底端,所述通孔内设置有顶出模组,所述顶出模组包括推杆,所述推杆的底端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底端设置有底座。设置与顶出模组所在通孔连通的气管,在脱模前能够有效将注塑件与型芯之间分离,然后进行脱料操作,能够有效防止由于注塑件表面粘附于型芯,直接顶出导致注塑件撕裂或表面破损等情况,提高了注塑件的成型效果以及成品合格率,节约生产成本,有益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取件的塑料制品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取件的塑料制品模具。
背景技术
塑料模具是塑料加工工业中和塑料成型机配套,赋予塑料制品以完整构型和精确尺寸的工具,由于塑料品种和加工方法繁多,塑料成型机和塑料制品的结构又繁简不一,因此塑料模具的种类和结构也是多种多样的。
随着制造生产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模具的种类和结构也越来越复杂。模具成型后的塑料制品依附在定模上方,需用力强制取下,这样就容易造成作业员取件困难致使作业效率低下;目前采取的做法是在定模内增加成型件的顶出装置,注塑成型后顶出装置将成型件顶出,然后依靠操作人员手工操作取出,然而,由于顶出模块位于型腔内,直接与热熔塑胶接触,成型后的注塑件表面会粘附于顶出机构,取件较为困难,且延长取件时间容易使操作员受伤,危险性极大,取出过程中,甚至可能由于注塑件型芯之间连接过于紧密撕裂注塑件以及造成注塑件表面变形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取件的塑料制品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取件的塑料制品模具,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顶端中间位置设置有下模,所述下模的顶端中间位置设置有型芯,所述型芯的外侧设置有成型槽,所述型芯和成型槽之间沿圆周设置有四个通孔,所述通孔贯穿下模的顶端和下板的底端,所述通孔内设置有顶出模组,所述顶出模组包括推杆,所述推杆的底端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底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的顶端与下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下板的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上部沿圆周均匀设置有四个气管,所述气管远离连通管的一端与通孔连通,所述连通管的底端穿过下板与气泵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下板的顶端四角处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设置有上板,所述上板的底端中间位置设置有与下模相适配的上模。
优选的,所述推杆的直径与通孔的直径相互适配,所述推杆的外侧与通孔的侧壁接触连接,所述通孔的内壁上填涂有润滑剂。
优选的,所述气管沿圆周设置,所述气管与连通管之间互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上板的顶端中间位置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贯穿上板和上模。
优选的,所述顶出模组内的气缸设置有三组高度可调,分别对应推杆的顶端与下模的顶端平齐、推杆的顶端低于气管以及推杆的顶端高于成型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与顶出模组所在通孔连通的气管,注塑完成后,等待冷却一段时间,顶出模组中的气缸控制推杆下降,直至推杆的顶端低于气管,气泵运转,气体经连通管进入气管,并依次进入四个气管,通过气管进入通孔内,注塑件与型芯之间气压增加,气体扩大注塑件与型芯之间的气隙,同时,加速注塑件表面热熔塑胶收缩,快速冷却,确保型芯与注塑件之间无接触,随后,上模脱离,气缸控制推杆将注塑件推出成型槽以上,使用人员取出即可,本实用新型在脱模前能够有效将注塑件与型芯之间分离,然后进行脱料操作,能够有效防止由于注塑件表面粘附于型芯,直接顶出导致注塑件撕裂或表面破损等情况,提高了注塑件的成型效果以及成品合格率,节约生产成本,有益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模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模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11、下板,111、下模,112、成型槽,113、型芯,114、通孔,12、上板,121、上模,1211、进料口,13、伸缩杆,2、顶出模组,21、推杆,22、气缸,3、气泵,31、连通管,32、气管,4、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便于取件的塑料制品模具,包括主体1,主体1的顶端中间位置设置有下模111,下模111的顶端中间位置设置有型芯113,型芯113的外侧设置有成型槽112,型芯113和成型槽112之间沿圆周设置有四个通孔114,通孔114贯穿下模111的顶端和下板11的底端,通孔114内设置有顶出模组2,顶出模组2包括推杆21,推杆21的直径与通孔114的直径相互适配,推杆21的外侧与通孔114的侧壁接触连接,通孔114的内壁上填涂有润滑剂,推杆21的底端设置有气缸22,气缸22的底端设置有底座4,顶出模组2内的气缸22设置有三组高度可调,分别对应推杆21的顶端与下模111的顶端平齐、推杆21的顶端低于气管32以及推杆21的顶端高于成型槽112,分别对应注塑时、充气时以及推出时三种高度,底座4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气泵3,气泵3的顶端与下板11的底端固定连接,下板11的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连通管31,连通管31的上部沿圆周均匀设置有四个气管32,气管32沿圆周设置,气管32与连通管31之间互相连通,气管32远离连通管31的一端与通孔114连通,连通管31的底端穿过下板11与气泵3的输出端连接,下板11的顶端四角处设置有伸缩杆13,伸缩杆13的顶端设置有上板12,上板12的底端中间位置设置有与下模111相适配的上模121,上板12的顶端中间位置设置有进料口1211,进料口1211的贯穿上板12和上模1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与顶出模组2所在通孔114连通的气管32,注塑完成后,等待冷却一段时间,顶出模组2中的气缸22控制推杆21下降,直至推杆21的顶端低于气管32,气泵3运转,气体经连通管31进入气管32,并依次进入四个气管32,通过气管32进入通孔114内,注塑件与型芯113之间气压增加,气体扩大注塑件与型芯113之间的气隙,同时,加速注塑件表面热熔塑胶收缩,快速冷却,确保型芯113与注塑件之间无接触,随后,上模121脱离,气缸22控制推杆21将注塑件推出成型槽以上,使用人员取出即可,本实用新型在脱模前能够有效将注塑件与型芯113之间分离,然后进行脱料操作,能够有效防止由于注塑件表面粘附于型芯113,直接顶出导致注塑件撕裂或表面破损等情况,提高了注塑件的成型效果以及成品合格率,节约生产成本,有益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需要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简单的结构了解,气缸22控制推杆21的顶端与下模111的顶端平齐,伸缩杆带动上模121下压与下模111配合,热熔塑胶经进料口1211进入成型槽112与型芯113之间,直至热熔塑胶完全覆盖住型芯113,注塑完成后,等待冷却一段时间,顶出模组2中的气缸22控制推杆21下降,直至推杆21的顶端低于气管32,气泵3运转,气体经连通管31进入气管32,并依次进入四个气管32,通过气管32进入通孔114内,注塑件与型芯113之间气压增加,气体扩大注塑件与型芯113之间的气隙,同时,加速注塑件表面热熔塑胶收缩,快速冷却,确保型芯113与注塑件之间无接触,随后,上模121脱离,气缸22控制推杆21将注塑件推出成型槽以上,使用人员取出即可,本实用新型在脱模前能够有效将注塑件与型芯113之间分离,然后进行脱料操作,能够有效防止由于注塑件表面粘附于型芯113,直接顶出导致注塑件撕裂或表面破损等情况,提高了注塑件的成型效果以及成品合格率,节约生产成本,有益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5)

1.一种便于取件的塑料制品模具,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顶端中间位置设置有下模(111),所述下模(111)的顶端中间位置设置有型芯(113),所述型芯(113)的外侧设置有成型槽(112),所述型芯(113)和成型槽(112)之间沿圆周设置有四个通孔(114),所述通孔(114)贯穿下模(111)的顶端和下板(11)的底端,所述通孔(114)内设置有顶出模组(2),所述顶出模组(2)包括推杆(21),所述推杆(21)的底端设置有气缸(22),所述气缸(22)的底端设置有底座(4),所述底座(4)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气泵(3),所述气泵(3)的顶端与下板(11)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下板(11)的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连通管(31),所述连通管(31)的上部沿圆周均匀设置有四个气管(32),所述气管(32)远离连通管(31)的一端与通孔(114)连通,所述连通管(31)的底端穿过下板(11)与气泵(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下板(11)的顶端四角处设置有伸缩杆(13),所述伸缩杆(13)的顶端设置有上板(12),所述上板(12)的底端中间位置设置有与下模(111)相适配的上模(1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取件的塑料制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21)的直径与通孔(114)的直径相互适配,所述推杆(21)的外侧与通孔(114)的侧壁接触连接,所述通孔(114)的内壁上填涂有润滑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取件的塑料制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32)沿圆周设置,所述气管(32)与连通管(31)之间互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取件的塑料制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12)的顶端中间位置设置有进料口(1211),所述进料口(1211)的贯穿上板(12)和上模(1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取件的塑料制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模组(2)内的气缸(22)设置有三组高度可调,分别对应推杆(21)的顶端与下模(111)的顶端平齐、推杆(21)的顶端低于气管(32)以及推杆(21)的顶端高于成型槽(112)。
CN202020811207.8U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便于取件的塑料制品模具 Active CN2124461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11207.8U CN212446103U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便于取件的塑料制品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11207.8U CN212446103U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便于取件的塑料制品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46103U true CN212446103U (zh) 2021-02-02

Family

ID=74482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11207.8U Active CN212446103U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便于取件的塑料制品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461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773598U (zh) 一种复合软管注塑成型模
CN213055847U (zh) 一种便于脱料的注塑模具
CN212446103U (zh) 一种便于取件的塑料制品模具
CN215619808U (zh) 汽车内饰件注塑成型模具
CN209971299U (zh) 水表壳自动注模装置
CN212123881U (zh) 一种具有二次顶出的电脑壳体模具
CN211416101U (zh) 一种具有脱模装置的模仁
CN209079098U (zh) 一次成型的亚克力盒模具
CN215589846U (zh) 一种防形变的注塑模具脱模装置
CN216329832U (zh) 一种多功能的塑料模具
CN214026974U (zh) 一种具有顶出结构的塑胶模具
CN218314859U (zh) 一种电子元器件注塑用工装
CN216100146U (zh) 一种遥控器面壳加工用三板模结构模具
CN218286506U (zh) 一种塑料注塑模具用定位结构
CN213035228U (zh) 一种具有脱模机构的电动车塑件注塑模具
CN210590358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塑料盒模具
CN219236120U (zh) 一种注吹中空成型机的脱模结构
CN214773766U (zh) 一种注塑模具用推出件
CN219427314U (zh) 一种一体式环装塑料件注塑模具
CN214820376U (zh) 一种防尘效果较好的金属镜框模具
CN212736928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注塑模具
CN218111580U (zh) 一种用于注塑机的注塑制品辅助脱模装置
CN211763164U (zh) 一种新型注塑机用成型模具
CN214773759U (zh) 一种五金模具顶出装置
CN217648862U (zh) 一种有效缩短主流道的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