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31348U - 一种驻车手柄总成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驻车手柄总成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31348U
CN211731348U CN202020226913.6U CN202020226913U CN211731348U CN 211731348 U CN211731348 U CN 211731348U CN 202020226913 U CN202020226913 U CN 202020226913U CN 211731348 U CN211731348 U CN 2117313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 rod
handle
handle shell
parking
handl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2691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闯
刘建中
张超
李海辉
陈杰
李红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Geely Sichuan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Jiangxi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Zhejiang Remote Commercial Vehicle 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Geely Sichuan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Jiangxi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Geely Sichuan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Jiangxi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2691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313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313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313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Elements And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驻车手柄总成及车辆,涉及车辆领域。驻车手柄总成中手柄壳体的内部固定有限位块,拉杆沿手柄壳体的轴向可移动地布置在手柄壳体中,且具有操作端和连接端,拉杆贯穿限位块。棘轮机构可枢转地设置在手柄壳体的内部,并与拉杆的连接端固连。第一挡圈固定在拉杆上,且位于限位块的朝向拉杆操作端的一侧。弹性件可伸缩地套设在拉杆上,且其一端与限位块相连接。将限位装置固定在手柄壳体的内部,且在拉杆的轴向上位于第一挡圈的朝向拉杆操作端的一侧,以在拉杆沿其轴向朝手柄壳体外部移动时允许第一挡圈抵接于其上,从而阻止拉杆进一步朝向手柄壳体外部移动。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装置与第一挡圈相抵接从而防止拉杆脱离手柄壳体。

Description

一种驻车手柄总成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驻车手柄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越来越普及,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驻车手柄作为驻车制动系统中关键的零部件,其安全可靠性直接决定了汽车的驻车安全,特别对于大吨位的商用车在上下坡停车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常见的驻车手柄中拉杆与棘轮连接,当按下手柄按钮时,拉杆推动棘轮,使棘轮与棘齿分离,起到解锁作用;当松开按钮,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拉杆拉动棘轮,棘轮与棘齿啮合,起到锁止作用,同时按钮回到原位。在平常使用过程中,存在拉杆与棘轮连接失效的问题,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拉杆与按钮会被弹离手柄,飞向仪表或挡风玻璃,引起驾驶员恐慌,甚至会伤害驾驶员或乘客的的身体,影响汽车行驶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驻车手柄总成,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驻车拉杆与棘轮连接失效时拉杆与按钮弹离手柄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进一步目的是要防止弹性件在拉杆上窜动。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驻车手柄总成,包括:
手柄壳体,其内部固定有限位块;
拉杆,沿所述手柄壳体的轴向可移动地布置在所述手柄壳体中,且具有暴露于所述手柄壳体外部的操作端和位于所述手柄壳体内部的连接端,所述拉杆贯穿所述限位块;
棘轮机构,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手柄壳体的内部,并与所述拉杆的连接端固定连接;
第一挡圈,固定在所述拉杆上,且位于所述限位块的朝向所述拉杆操作端的一侧;
弹性件,可伸缩地套设在所述拉杆上,且其一端与所述限位块相连接;
限位装置,固定在所述手柄壳体的内部,且在所述拉杆的轴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挡圈的朝向所述拉杆操作端的一侧,以在所述拉杆沿其轴向朝所述手柄壳体外部移动时允许所述第一挡圈抵接于其上,从而阻止所述拉杆进一步朝向所述手柄壳体外部移动。
可选地,所述棘轮机构具体包括:
棘轮,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手柄壳体可枢转连接,其伸出有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拉杆的连接端卡接;
棘齿,与所述手柄壳体固定连接,其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啮合或分离,从而使得所述棘轮机构处于锁止状态或解锁状态。
可选地,所述拉杆的连接端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卡接部卡进所述凹槽,从而与所述拉杆连接。
可选地,所述限位装置包括:
限位座,与所述手柄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限位座上开设有第一通孔;
限位杆,与所述第一通孔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挡圈抵接于所述限位杆上,从而对所述拉杆进行限位。
可选地,所述手柄壳体上开设有第二通孔;
所述限位座包括:
本体,其开设有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本体的轴向延伸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当所述限位杆穿进所述第一通孔时,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分离,以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相抵接,从而与所述手柄壳体连接。
可选地,所述拉杆在所述第一挡圈的两侧设有凸起,所述弹性件缠绕在所述凸起和所述第一挡圈上。
可选地,还包括:
第二挡圈,固定在所述拉杆上,且紧挨所述限位块的朝向所述拉杆操作端的一侧,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第二挡圈直接相连,从而通过所述第二挡圈间接地与所述限位块相连。
可选地,所述凹槽为弧形。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为轴销。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安装有上述的驻车手柄总成。
本实用新型中手柄壳体的内部固定有限位块,拉杆沿手柄壳体的轴向可移动地布置在手柄壳体中,且具有暴露于手柄壳体外部的操作端和位于手柄壳体内部的连接端,拉杆贯穿限位块。棘轮机构可枢转地设置在手柄壳体的内部,并与拉杆的连接端固定连接。第一挡圈固定在拉杆上,且位于限位块的朝向拉杆操作端的一侧。弹性件可伸缩地套设在拉杆上,且其一端与限位块相连接。将限位装置固定在手柄壳体的内部,且在拉杆的轴向上位于第一挡圈的朝向拉杆操作端的一侧,以在拉杆沿其轴向朝手柄壳体外部移动时允许第一挡圈抵接于其上,从而阻止拉杆进一步朝向手柄壳体外部移动。因此,本实用新型在棘轮机构与拉杆连接失效时可以通过限位装置将第一挡圈限定在手柄壳体内部,从而防止拉杆脱离手柄壳体,可以保证行车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在第一挡圈的两侧均设有凸起,弹性件套设在第一挡圈和凸起上,可以对弹性件进行很好的限位,防止弹性件窜动。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驻车手柄总成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驻车手柄总成的A部分的示意性放大图;
图3是图1所示驻车手柄总成中限位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是图3所示限位装置中限位座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5是图3所示限位装置中限位杆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驻车手柄总成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1所示,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驻车手柄总成100一般性地可包括手柄壳体1、拉杆2、限位块7、第一挡圈5、限位装置10以及棘轮机构30。其中,手柄壳体1的内部固定有限位块7,拉杆2沿手柄壳体1的轴向可移动地布置在手柄壳体1中,且具有暴露于手柄壳体1外部的操作端和位于手柄壳体1内部的连接端,拉杆2贯穿限位块7。拉杆2的操作端上设有按钮3,弹性件4可伸缩地套设在拉杆2上,且其一端与限位块7相连接。第一挡圈5固定在拉杆2上,且位于限位块7的朝向拉杆2的操作端的一侧。棘轮机构30可枢转地设置在手柄壳体1的内部,并与拉杆2的连接端固定连接。限位装置10固定在手柄壳体1的内部,且在拉杆2的轴向上位于第一挡圈5的朝向拉杆2操作端的一侧,以在拉杆2沿其轴向朝手柄壳体1外部移动时允许第一挡圈5抵接于其上,从而阻止拉杆2进一步朝向手柄壳体1外部移动。
其中,当按下按钮3时,拉杆2带动棘轮机构30运动同时第一挡圈5压缩弹性件4;当松开按钮3时,在弹性件4回弹力的作用下,按钮3及拉杆2会向手柄壳体1前方运动,若此时棘轮机构30与拉杆2连接失效,固定在拉杆2上的第一挡圈5向前运动时会与限位装置10相抵接,在限位装置10的限位作用下,第一挡圈5停止向前运动,从而使得按钮3及拉杆2不会飞离手柄壳体1。其中,弹性件4为弹簧。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驻车手柄总成上增加限位装置10,在棘轮机构30与拉杆2连接失效时可以通过限位装置10与第一挡圈5相抵接,从而防止拉杆2脱离手柄壳体1,可以保证行车的安全性。
图2是图1所示驻车手柄总成的A部分的示意性放大图。如图2所示,拉杆2在第一挡圈5的两侧设有凸起22,弹性件4缠绕在凸起22和第一挡圈5上,可以对弹性件4进行很好的限位,防止弹性件4在拉杆2上窜动。
进一步地,棘轮机构30具有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其具体包括棘轮32和棘齿31。棘轮32通过连接件9与手柄壳体1可枢转连接,其伸出有第一卡接部321和第二卡接部322,第一卡接部321与拉杆2的连接端卡接。棘齿31与手柄壳体1固定连接,其与第二卡接部322啮合或分离,从而使得棘轮机构30处于锁止状态或解锁状态。
具体地,当按下按钮3时,拉杆2带动棘轮32顺时针转动,从而使得棘轮32与棘齿31分离,此时处于解锁状态;当松开按钮3时,在弹性件4回弹力的作用下,拉杆2带动棘轮32逆时针转动,使得第二卡接部322与棘齿31啮合,此时处于锁止状态。其中,连接件9为轴销。当按钮3按下时,拉杆2推动棘轮32绕着轴销顺时针转动,当松开按钮3时,拉杆2拉动棘轮32绕着轴销逆时针转动。当拉杆2与棘轮32连接失效时,在弹性件4的作用下,拉杆2带着按钮3和第一挡圈5向前运动,第一挡圈5与限位装置10接触,从而阻止拉杆2继续向前运动,防止按钮3及拉杆2被弹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拉杆2的连接端设有凹槽21,第一卡接部321卡进凹槽21,从而与拉杆2连接。当需要棘轮32与拉杆2分离时,只需要通过工具将第一卡接部321与凹槽21分离即可。其中,凹槽21为弧形,第一卡接部321也为弧形,从而与凹槽21卡接。
图3是图1所示驻车手柄总成中限位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图4是图3所示限位装置中限位座的示意性结构图,图5是图3所示限位装置中限位杆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3-5所示,并参见图1-2,限位装置10包括限位座11和限位杆12,限位座11与手柄壳体1可拆卸连接,限位座1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14。限位杆12与第一通孔114通过螺纹连接,第一挡圈5抵接于限位杆12上,从而对拉杆2进行限位。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限位杆12还可以与限位座11通过其他方式连接。
进一步地,手柄壳体1上开设有第二通孔(图中未示出)。限位座11包括本体111,其开设有第一通孔114,沿本体111的轴向延伸有第一支架113和第二支架112,当限位杆12穿进第一通孔114时,第一支架113与第二支架112分离,以与手柄壳体1上的第二通孔的内壁相抵接(过盈配合),从而与手柄壳体1连接。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限位座11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与手柄壳体1连接,例如,通过焊接的方式。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驻车手柄总成100还包括第二挡圈6,固定在拉杆2上,且紧挨限位块7的朝向拉杆2操作端的一侧,弹性件4与第二挡圈6直接相连,从而通过第二挡圈6间接地与限位块7相连。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安装有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的驻车手柄总成100。对于驻车手柄总成100,这里不一一赘述。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限位装置10,可以对驻车手柄中拉杆2向前运动的行程进行限位,当拉杆2与棘轮32连接失效时,可以防止按钮3及拉杆2被弹飞,既提高了整车的行车安全,又保证了驾驶员的安全。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驻车手柄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柄壳体,其内部固定有限位块;
拉杆,沿所述手柄壳体的轴向可移动地布置在所述手柄壳体中,且具有暴露于所述手柄壳体外部的操作端和位于所述手柄壳体内部的连接端,所述拉杆贯穿所述限位块;
棘轮机构,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手柄壳体的内部,并与所述拉杆的连接端固定连接;
第一挡圈,固定在所述拉杆上,且位于所述限位块的朝向所述拉杆操作端的一侧;
弹性件,可伸缩地套设在所述拉杆上,且其一端与所述限位块相连接;
限位装置,固定在所述手柄壳体的内部,且在所述拉杆的轴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挡圈的朝向所述拉杆操作端的一侧,以在所述拉杆沿其轴向朝所述手柄壳体外部移动时允许所述第一挡圈抵接于其上,从而阻止所述拉杆进一步朝向所述手柄壳体外部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手柄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棘轮机构具体包括:
棘轮,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手柄壳体可枢转连接,其伸出有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拉杆的连接端卡接;
棘齿,与所述手柄壳体固定连接,其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啮合或分离,从而使得所述棘轮机构处于锁止状态或解锁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驻车手柄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杆的连接端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卡接部卡进所述凹槽,从而与所述拉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手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
限位座,与所述手柄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限位座上开设有第一通孔;
限位杆,与所述第一通孔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挡圈抵接于所述限位杆上,从而对所述拉杆进行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驻车手柄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壳体上开设有第二通孔;
所述限位座包括:
本体,其开设有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本体的轴向延伸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当所述限位杆穿进所述第一通孔时,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分离,以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相抵接,从而与所述手柄壳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手柄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杆在所述第一挡圈的两侧设有凸起,所述弹性件缠绕在所述凸起和所述第一挡圈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手柄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挡圈,固定在所述拉杆上,且紧挨所述限位块的朝向所述拉杆操作端的一侧,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第二挡圈直接相连,从而通过所述第二挡圈间接地与所述限位块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驻车手柄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为弧形。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驻车手柄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为轴销。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安装有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驻车手柄总成。
CN202020226913.6U 2020-02-28 2020-02-28 一种驻车手柄总成及车辆 Active CN2117313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26913.6U CN211731348U (zh) 2020-02-28 2020-02-28 一种驻车手柄总成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26913.6U CN211731348U (zh) 2020-02-28 2020-02-28 一种驻车手柄总成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31348U true CN211731348U (zh) 2020-10-23

Family

ID=72878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26913.6U Active CN211731348U (zh) 2020-02-28 2020-02-28 一种驻车手柄总成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313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298053B1 (ko) 자동차용브레이크페달장치
US9592819B2 (en) Transmission emergency release
US7337694B2 (en) Foot-operated parking brake device for vehicles
EP1557330A2 (en) Pedal with an anti-collision safety mechanism
CN211731348U (zh) 一种驻车手柄总成及车辆
US5860303A (en) Ignition safety interlock
CN113060105B (zh) 一种汽车制动踏板防侵入结构及具有其的汽车
US6006887A (en) Shift lock mechanism of colum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shift lever device
JP4968204B2 (ja) ブレーキペダル支持構造
CN211308525U (zh) 在阻滞情况下仍可自动紧急制动的车辆制动助力器
US20070164549A1 (en) Steering column arrangement
KR100392295B1 (ko) 자동차용 핸드브레이크
CN219134133U (zh) 一种挂车刹车器
JP2019032683A (ja) 操作ペダルの支持構造
KR200143693Y1 (ko) 자동차용 주차브레이크의 풀림 방지장치
KR200261194Y1 (ko) 자동차용 핸드브레이크
KR0154685B1 (ko) 주차용 풋 브레이크
JP3870552B2 (ja) ブレーキ装置
JPH0911827A (ja) ペダル引き込み装置
KR100224428B1 (ko) 주차 브레이크 록킹 해제장치
KR200300494Y1 (ko) 차량용 파킹레버의 버튼록킹장치
KR101076101B1 (ko) 자동차용 페달 장치
KR100373649B1 (ko) 자동차용 핸드브레이크
KR0138415B1 (ko) 자동차 푸트 파킹 브레이크의 댐핑장치
JPS5939098Y2 (ja) チルトキヤブ型自動車のパ−キングブレ−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08

Address after: Room 612, building 1, 1760 Jiangling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GEELY SICHUAN COMMERCIAL VEHICLE Co.,Ltd.

Patentee after: JIANGXI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Co.,Ltd.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remote commercial vehicle R & D Co.,Ltd.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612, building 1, 1760 Jiangling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GEELY SICHUAN COMMERCIAL VEHICLE Co.,Ltd.

Patentee before: JIANGXI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Co.,Ltd.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