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18600U - 透镜驱动装置以及相机模块 - Google Patents
透镜驱动装置以及相机模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718600U CN211718600U CN201921624453.6U CN201921624453U CN211718600U CN 211718600 U CN211718600 U CN 211718600U CN 201921624453 U CN201921624453 U CN 201921624453U CN 211718600 U CN211718600 U CN 21171860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rtions
- holding member
- coil
- corner
- lens hol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 Barrels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提高了透镜保持部件与线圈之间的粘接性的透镜驱动装置以及相机模块。透镜驱动装置(101)具备磁轭(4)、透镜保持部件(2)、线圈(3)、磁铁(5)、以及板簧(6)。磁轭包括四个侧板部(4A)与四个角部(4E)。透镜保持部件具有与四个角部对置的四个角对置部(12C)、以及与四个侧板部(4A)对置的四个侧板对置部(12S)。四个角对置部分别包括从透镜保持部件的筒状部(12)向外侧突出的一对突出部(PT)。线圈以将四个角对置部与四个侧板对置部包围的方式配置。粘接剂被填充于由突出部的一个、侧板对置部的一个以及线圈包围的区域(SP)。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搭载于带有相机的便携设备等中的透镜驱动装置以及包含透镜驱动装置的相机模块。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包括透镜保持件(透镜保持部件)和配置于透镜保持部件的外周的线圈的透镜驱动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装置中,线圈通过粘接剂固定于透镜保持部件。具体而言,线圈为八边环状,包括四个长边部与四个短边部。而且,粘接剂被填充在四个短边部各自的内周面的中央部分与透镜保持部件中的四个粘接面的各个之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7999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的透镜驱动装置中,四个粘接面分别被限定在相对较小的范围内。因此,存在透镜保持部件与线圈之间的粘接不充分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在透镜驱动装置中,希望提高透镜保持部件与线圈之间的粘接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具备:罩部件,具有外周壁部与顶壁部,该外周壁部包括四个侧板部及四个角部;透镜保持部件,收容于所述罩部件,并能够保持透镜体;线圈,固定于所述透镜保持部件;磁铁,与所述线圈对置;以及支承部件,将所述透镜保持部件支承为能够沿光轴方向移动,该透镜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透镜保持部件具有与四个所述角部对置的四个角对置部、以及与四个所述侧板部对置的四个侧板对置部,四个所述角对置部分别包括从所述透镜保持部件的筒状部向外侧突出的一对突出部,所述线圈以将四个所述角对置部与四个所述侧板对置部包围的方式配置,在由中的一个所述突出部、所述侧板对置部中的一个所述侧板对置部以及所述线圈包围的区域,配置有粘接剂。
优选地,所述罩部件具有位于四个所述角部各自的内侧的四个内周壁部,四个所述内周壁部分别配置于对应的一对所述突出部之间。
优选地,所述透镜保持部件具有凸缘部,该凸缘部包括构成所述区域的下表面的第一部分。
优选地,所述凸缘部包括构成四个所述角对置部各自的下表面的四个第二部分,在四个所述第二部分分别沿所述线圈的内表面形成有凹部。
优选地,所述凹部具有扩张部,该扩张部向所述透镜保持部件的所述筒状部一侧扩张。
优选地,在所述凹部的所述扩张部内形成有顶出销的痕迹,该顶出销在成型工序中将所述透镜保持部件从模具取出时被使用。
优选地,所述线圈呈八边形状,且包括八个弯折部,一对所述突出部之间的宽度包含在对应的两个所述弯折部之间的宽度内。
优选地,所述线圈呈八边形状,且包括八个弯折部,一对所述突出部之间的宽度包含在对应的两个所述弯折部之间的宽度内。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所述透镜体;以及拍摄元件,与所述透镜体对置。
实用新型效果
通过上述的方式,提供一种提高了透镜保持部件与线圈之间的粘接性的透镜驱动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透镜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A和图2B是透镜驱动装置的上方立体图以及主视图。
图3A和图3B是透镜驱动装置的俯视图以及仰视图。
图4A和图4B是处于省略了罩部件的状态的透镜驱动装置的上方立体图以及主视图。
图5A和图5B是透镜保持部件的上方立体图。
图6A和图6B是透镜保持部件的下方立体图。
图7A和图7B是透镜保持部件的俯视图。
图8A和图8B是透镜保持部件的下方立体图。
图9A和图9B是透镜保持部件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10A和图10B是处于省略了一部分部件的状态的透镜驱动装置的仰视图。
图11A和图11B是上侧板簧以及下侧板簧的俯视图。
图12A和图12B是对透镜驱动装置中的板簧与线圈的连接构造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的图。
图13A和图13B是透镜驱动装置的基底部件的上方立体图。
图14是透镜保持部件的一部分的放大俯视图。
图15A至图15D是透镜保持部件的一部分的放大俯视图。
图16是透镜保持部件的一部分的放大侧视图。
图17是透镜保持部件的一部分的放大俯视图。
图18是透镜驱动装置的一部分的剖面图。
图19是透镜保持部件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2透镜保持部件;2t突设部;3线圈;3A长边部;3E短边部;4磁轭;4A侧板部;4B顶壁部;4C顶壁角部;4D顶壁中央部;4E角部;4F内周壁部;4G外周壁部;4k开口;4s收纳部;5磁铁;6板簧;7、7A、7B端子;12筒状部;12C角对置部;12d台座部;12dh凹陷;12j线圈支承部;12S侧板对置部;13卷绕部;16上侧板簧;16b角部分;16e外侧部分;16g弹性臂部;16i内侧部分;16r横条部;18基底部件;18k开口;18t突设部;26、26A、26B下侧板簧;26c内侧接合部分;26d外侧接合部分;26e外侧部分;26g弹性臂部;26h连接板部;26i内侧部分;26k切口部;26p第一连结部;26q第二连结部;26t贯通部;26x壁端面;33、33A、33B延伸部;33c连接部;33k插通部;33m缠绕部;52凸缘部;52k切口部;52C宽幅部分;;52G凹部;52P窄幅部分;52R扩张部;52S凸部;57连接部件;72、72A、72B保持部;82突堤部;82s收容部;82u内侧壁部;82v外侧壁部;82w侧壁部;82z开放部;101透镜驱动装置;CA导电性粘接剂;JD光轴方向;MK驱动机构;PT突出部;RG固定侧部件;SP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1进行说明。图1是透镜驱动装置101的分解立体图。图2A是透镜驱动装置101的上方立体图,图2B是从Y2侧观察到的透镜驱动装置101的主视图。图3A是透镜驱动装置101的俯视图,图3B是透镜驱动装置101的仰视图。图4A是省略了作为罩部件的磁轭4的状态的透镜驱动装置101的上方立体图,与图2A对应。图4B是省略了磁轭4的状态的透镜驱动装置101的主视图,与图2B对应。
如图1所示,透镜驱动装置101包括能够保持透镜体(未图示)的透镜保持部件2、使透镜保持部件2沿着与透镜体有关的光轴方向JD(Z轴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MK、将透镜保持部件2支承为能够在光轴方向JD上移动的板簧6、固定板簧6的固定侧部件RG、以及带来与外部的电连接的端子7。透镜体例如是具备至少一片透镜的筒状的透镜镜筒,且构成为其中心轴线沿着光轴方向JD。光轴方向JD包括与透镜体有关的光轴的方向以及与光轴平行的方向。
如图1所示,驱动机构MK包括卷绕成八边环状的线圈3、作为矩形箱状的罩部件的磁轭4、以及与线圈3对置地配置的四个磁铁5。磁铁5包括第一磁铁5A~第四磁铁5D。固定侧部件RG包括磁轭4、以及埋入有端子7的基底部件18。板簧6包括配置于透镜保持部件2与磁轭4之间的上侧板簧16、以及配置于透镜保持部件2与基底部件18之间的下侧板簧26。下侧板簧26包括下侧板簧26A以及下侧板簧26B。
线圈3通过卷绕导电性的线材而形成,且配置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外周。如图1所示,线圈3包括作为线圈主体部的卷绕部13。图1为了清楚,关于卷绕部13省略了由绝缘部件覆盖了表面的导电性的线材的详细卷绕状态的图示。关于对卷绕部13进行图示的其他图也相同。另外,卷绕部13可以通过直接缠绕于透镜保持部件2来形成,也可以在作为空芯线圈形成之后安装于透镜保持部件2。
在本实施方式中,卷绕部13呈八边环状,如图4A所示那样包括四个长边部3A与四个短边部3E。四个长边部3A包括第一长边部3A1~第四长边部3A4。四个短边部3E包括第一短边部3E1~第四短边部3E4。具体而言,卷绕部13包括八个弯折部。八个弯折部分别配置于长边部3A与短边部3E之间。即,长边部3A与短边部3E交替地配置。
如图2A所示,磁轭4结合于基底部件18而与基底部件18一起构成壳体。在本实施方式中,磁轭4通过对由铁等软磁性体材料形成的板材实施冲裁加工以及拉深加工而制作。具体而言,磁轭4具有规定了收纳部4s的矩形箱状的外形。更具体而言,磁轭4具有矩形环状的外周壁部4G、以与外周壁部4G的上端(Z1侧的端)连续的方式设置的环状且除了四角之外呈平板状的顶壁部4B、以及从顶壁部4B的内周缘沿着光轴方向JD向下方(Z2方向)延伸的内周壁部4F。其中,磁轭4也可以用由奥氏体系不锈钢等非磁性体形成的罩部件来替换。
顶壁部4B包括构成顶壁部4B的四角的四个顶壁角部4C与顶壁中央部4D。四个顶壁角部4C包括第一顶壁角部4C1~第四顶壁角部4C4。顶壁中央部4D是构成顶壁部4B的上表面的八边环状的板状部件,在其中央形成有大致圆形的开口4k。顶壁中央部4D形成的上表面形成于比四个顶壁角部4C各自形成的上表面高的位置。即,顶壁角部4C形成为,从顶壁中央部4D的上表面向下方(Z2方向)凹陷。这是为了能够在顶壁中央部4D与上侧板簧16之间形成规定的间隔,并且在顶壁角部4C的下表面(Z2侧的面)与磁铁5的上表面(Z1侧的面)之间夹持上侧板簧16。
外周壁部4G包括四个侧板部4A与四个角部4E。四个侧板部4A包括形成为平板状的第一侧板部4A1~第四侧板部4A4。第一侧板部4A1与第三侧板部4A3相互平行地对置配置,第二侧板部4A2与第四侧板部4A4相互平行地对置配置。而且,第二侧板部4A2以及第四侧板部4A4的各个配置为,分别与第一侧板部4A1以及第三侧板部4A3垂直。四个角部4E包括第一角部4E1~第四角部4E4。第一角部4E1形成于第一侧板部4A1与第四侧板部4A4之间,并与第一顶壁角部4C1对应。第二角部4E2形成于第一侧板部4A1与第二侧板部4A2之间,并与第二顶壁角部4C2对应。第三角部4E3形成于第二侧板部4A2与第三侧板部4A3之间,并与第三顶壁角部4C3对应。第四角部4E4形成于第三侧板部4A3与第四侧板部4A4之间,并与第四顶壁角部4C4对应。
内周壁部4F包括第一内周壁部4F1~第四内周壁部4F4。第一内周壁部4F1配置为,在第一顶壁角部4C1以及第一角部4E1的内侧,分别与第一顶壁角部4C1以及第一角部4E1对置。第二内周壁部4F2配置为,在第二顶壁角部4C2以及第二角部4E2的内侧,分别与第二顶壁角部4C2以及第二角部4E2对置。第三内周壁部4F3配置为,在第三顶壁角部4C3以及第三角部4E3的内侧,分别与第三顶壁角部4C3以及第三角部4E3对置。第四内周壁部4F4配置为,在第四顶壁角部4C4以及第四角部4E4的内侧,分别与第四顶壁角部4C4以及第四角部4E4对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磁铁5如图1所示那样具有截面为梯形的四棱柱形状。而且,如图4A所示,四个磁铁5配置为位于线圈3的外侧。另外,磁铁5配置为,分别与构成线圈3的卷绕部13的四个短边部3E对置,并且分别与构成磁轭4的外周壁部4G的四个角部4E对置。而且,磁铁5通过粘接剂固定于外周壁部4G的内表面。另外,磁铁5配置为,例如内侧为N极,外侧为S极。
具体而言,第一磁铁5A配置为,内侧面与第一短边部3E1对置,外侧面与第一角部4E1对置,上侧面与第一顶壁角部4C1对置。第二磁铁5B配置为,内侧面与第二短边部3E2对置,外侧面与第二角部4E2对置,上侧面与第二顶壁角部4C2对置。第三磁铁5C配置为,内侧面与第三短边部3E3对置,外侧面与第三角部4E3对置,上侧面与第三顶壁角部4C3对置。第四磁铁5D配置为,内侧面与第四短边部3E4对置,外侧面与第四角部4E4对置,上侧面与第四顶壁角部4C4对置。
透镜驱动装置101具有大致立方体形状,且安装于安装有拍摄元件(未图示)的基板(未图示)之上。基板、透镜驱动装置101、安装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透镜体、以及以与透镜体对置的方式安装于基板的拍摄元件构成相机模块。线圈3经由下侧板簧26A、26B、端子7A、7B以及基板与电源连接。若在线圈3中流过电流,则驱动机构MK产生沿着光轴方向JD的电磁力。
透镜驱动装置101利用该电磁力,在拍摄元件的Z1侧(被拍摄体侧)使透镜保持部件2沿着光轴方向JD移动,从而实现自动焦点调节功能。具体而言,透镜驱动装置101能够使透镜保持部件2向远离拍摄元件的方向移动而进行微距拍摄,并能够使透镜保持部件2向靠近拍摄元件的方向移动而进行无限远拍摄。
接下来,对透镜保持部件2与驱动机构MK进行说明。图5A是透镜保持部件2的上方立体图,图5B是表示在图5A的透镜保持部件2卷绕有线圈3的状态的上方立体图。图6A是透镜保持部件2的下方立体图,图6B是表示在图6A的透镜保持部件2卷绕有线圈3的状态的下方立体图。图7A是透镜保持部件2的俯视图,图7B是表示在图7A的透镜保持部件2卷绕有线圈3的状态的俯视图。图8A是透镜保持部件2的下方立体图,图8B是表示在图8A所示的透镜保持部件2卷绕有线圈3的状态的下方立体图。图9A是图8B所示的部分Q的放大图,图9B是图6B所示的部分P的放大图。图10A是省略了端子7以及基底部件18的状态的透镜驱动装置101的仰视图,图10B是进一步省略了下侧板簧26A、下侧板簧26B以及透镜保持部件2的状态的透镜驱动装置101的仰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透镜保持部件2通过对液晶聚合物(LCP)等合成树脂进行注射成型来制作。具体而言,如图5A所示,透镜保持部件2包括以沿着光轴方向JD贯通的方式形成的筒状部12、以及形成于光轴方向JD上的拍摄元件侧(Z2侧)的凸缘部(锷状部)52。筒状部12在凸缘部52的光轴方向JD上的被拍摄体侧(Z1侧),除了线圈支承部12j之外,形成为圆筒状。
在筒状部12中,在圆筒状的内周面设有螺纹槽,以安装透镜体。其中,透镜体也可以通过粘接剂固定于筒状部12。在该情况下,螺纹槽也可以省略。另外,在筒状部12中,在被拍摄体侧的端面,具有凹陷12dh的台座部12d夹着光轴而设于四处。如图4A所示,在台座部12d上载置上侧板簧16的内侧部分16i,并且用粘接剂进行固定。
如图5A所示,在筒状部12的外周面设有作为从内侧支承线圈3的外壁部的线圈支承部12j。在本实施方式中,线圈支承部12j在俯视时具有八边形状的外形,以能够支承八边环状的线圈3。具体而言,线圈支承部12j包括以与磁轭4的四个角部4E对置的方式配置的四个角对置部12C、以及以与磁轭4的四个侧板部4A对置的方式配置的四个侧板对置部12S。在线圈支承部12j与磁轭4的外周壁部4G之间存在线圈3的卷绕部13。因此,侧板对置部12S以隔着卷绕部13的状态与磁轭4的侧板部4A对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侧板对置部12S与卷绕部13的内周面接触。其中,侧板对置部12S也可以构成为,不直接与卷绕部13的内周面接触,而经由粘接剂与卷绕部13的内周面接触。而且,线圈支承部12j构成为角对置部12C以及侧板对置部12S交替地排列,以能够支承八边环状的线圈3。更具体而言,角对置部12C包括第一角对置部12C1~第四角对置部12C4。第一角对置部12C1配置为与第一角部4E1对置。第二角对置部12C2配置为与第二角部4E2对置。第三角对置部12C3配置为与第三角部4E3对置。第四角对置部12C4配置为与第四角部4E4对置。
侧板对置部12S包括第一侧板对置部12S1~第四侧板对置部12S4。第一侧板对置部12S1以与第一侧板部4A1的中央部分对置的方式配置于第一角对置部12C1与第二角对置部12C2之间。第二侧板对置部12S2以与第二侧板部4A2的中央部分对置的方式配置于第二角对置部12C2与第三角对置部12C3之间。第三侧板对置部12S3以与第三侧板部4A3的中央部分对置的方式配置于第三角对置部12C3与第四角对置部12C4之间。第四侧板对置部12S4以与第四侧板部4A4的中央部分对置的方式配置于第四角对置部12C4与第一角对置部12C1之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侧板对置部12S构成为,与侧板部4A的中央部分的、跨侧板部4A的全长的约三分之一的部分对置。其中,侧板对置部12S也可以构成为,与侧板部4A的中央部分的、跨侧板部4A的全长的四分之一以下的长度的部分对置。例如,侧板对置部12S也可以构成为,仅与侧板部4A的中央部分的极小的范围对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四个侧板对置部12S构成为,沿着对置的侧板部4A具有大致相同的长度。其中,四个侧板对置部12S也可以构成为,具有相互不同的长度。
四个角对置部12C分别包括从筒状部12朝向外侧突出的一对突出部PT。一对突出部PT典型地为沿着光轴方向JD延伸的相互平行的平板状的部分。具体而言,第一角对置部12C1包括一对第一突出部PT1(左第一突出部PT1L与右第一突出部PT1R)。第二角对置部12C2包括一对第二突出部PT2(左第二突出部PT2L与右第二突出部PT2R)。第三角对置部12C3包括一对第三突出部PT3(左第三突出部PT3L与右第三突出部PT3R)。第四角对置部12C4包括一对第四突出部PT4(左第四突出部PT4L与右第四突出部PT4R)。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部PT在其外侧的端面与线圈3的卷绕部13的内周面接触。其中,突出部PT也可以不直接与卷绕部13的内周面接触,而经由粘接剂与卷绕部13的内周面间接接触。
如图5B所示,线圈3以被线圈支承部12j的外周面支承的方式在透镜保持部件2的外周面侧卷绕成八边环状。
凸缘部52从筒状部12的拍摄元件侧(Z2侧)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凸缘部52包括向径向外侧进一步突出的凸部52S。凸部52S是接受线圈3的部分,在凸部52S的被拍摄体侧配置有线圈3。具体而言,凸部52S包括向X1方向突出的第一凸部52S1、向Y2方向突出的第二凸部52S2、向X2方向突出的第三凸部52S3、以及向Y1方向突出的第四凸部52S4。即,线圈3的下表面由凸部52S部分地支承。其中,线圈3的下表面也可以由在筒状部12的整个周围上形成的凸部52S等遍及整周地进行支承。
如图6B所示,在凸缘部52(凸部52S)夹着透镜体的光轴形成有两个切口部52k。而且,在切口部52k的一方,供线圈3的卷绕开始侧的线材即延伸部33A通过,在切口部52k的另一方,供线圈3的卷绕结束侧的线材即延伸部33B通过。形成切口部52k的凸缘部52的缘部也可以构成为弯曲。这是为了防止或抑制与缘部接触的线圈3的线材断线。第一凸部52S1被分离为两个,以形成切口部52k。关于第三凸部52S3也相同。
如图6A所示,透镜保持部件2包括从拍摄元件侧(Z2侧)的面向下方(Z2方向)突出的角形凸状的两个保持部72、圆形凸状的六个突设部2t、以及由三个壁部(内侧壁部82U、外侧壁部82v、侧壁部82w)形成的两个突堤部82。
如图6B所示,保持部72包括与线圈3(卷绕部13)的卷绕开始侧对应的保持部72A、以及与线圈3(卷绕部13)的卷绕结束侧对应的保持部72B。线圈3的两端缠绕于保持部72而被保持。
如图6A以及图10A所示,突设部2t包括与下侧板簧26A对应的三个突设部2t、以及与下侧板簧26B对应的三个突设部2t。在突设部2t安装且固定有作为下侧板簧26A以及下侧板簧26B各自的可动侧支承部的内侧部分26i。下侧板簧26A以及下侧板簧26B各自的内侧部分26i的固定,通过对插通于作为形成于内侧部分26i的贯通部的贯通孔的突设部2t进行热铆接而实现。贯通部也可以是切口。热铆接也可以是冷铆接。在图6A和图6B以及图8A~图10B中,突设部2t以被热铆接后的前端发生了变形的状态被图示。
如图6A所示,突堤部82包括位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中心侧的内侧壁部82u、与内侧壁部82u对置且位于外侧的外侧壁部82v、以及在靠近保持部72的一侧位于内侧壁部82u与外侧壁部82v之间的侧壁部82w。如图9A所示,在距保持部72远的突堤部82一侧,形成有壁部被切开的而成的开放部82z。而且,由三个壁部(内侧壁部82U、外侧壁部82v、侧壁部82w)包围的空间形成了收容部82s。收容部82s构成为,能够收容将线圈3的延伸部33A、33B与下侧板簧26A、26B连接的导电性粘接剂。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突堤部82形成于与保持部72相邻的位置,因此保持部72的侧壁适合用作突堤部82的侧壁部82w。因而,在与保持部72相邻的位置设有收容部82s。
接下来,对透镜驱动装置101的驱动机构MK进行说明。如图10B所示,驱动机构MK包括线圈3、磁轭4、以及以与磁轭4的四个角部4E对置的方式配置的四个磁铁。而且,驱动机构MK通过流经线圈3的电流与磁铁5产生的磁场而产生驱动力(推力),使透镜保持部件2沿着光轴方向JD上下地移动。
如图6B所示,线圈3包括作为卷绕成八边环状而形成的线圈主体部的卷绕部13、以及从卷绕部13延伸并缠绕于保持部72的延伸部33。
延伸部33包括:延伸部33A,在线圈3的卷绕开始侧与位于卷绕部13的内周侧的卷绕部13的端部(卷绕开始部分)相连;以及延伸部33B,在线圈3的卷绕结束侧与位于卷绕部13的外周侧的卷绕部13的端部(卷绕结束部分)相连。
具体而言,如图9A所示,延伸部33A包括缠绕于保持部72A的缠绕部33m、与收容部82s的内底面对置地延伸的连接部33c、以及插通于切口部52k并从凸缘部52(凸部52S)的拍摄元件侧(Z2侧)向被拍摄体侧(Z1侧)延伸的插通部33k。如图9B所示,延伸部33B包括缠绕于保持部72B的缠绕部33m、与收容部82s的内底面对置地延伸的连接部33c、以及插通于切口部52k并从凸缘部52(凸部52S)的拍摄元件侧(Z2侧)向被拍摄体侧(Z1侧)延伸的插通部33k。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线圈3的线材缠绕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外周之前,延伸部33A缠绕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保持部72A。在图9A所示的例子中,线圈3的线材的一部分在保持部72A缠绕三匝。由此,缠绕部33m形成于保持部72A,延伸部33A的一部分被保持部72A保持。其中,延伸部33A也可以在线圈3的线材缠绕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外周之后,缠绕于保持部72A。
接下来,在透镜保持部件2的外周缠绕线材。此时,如图9A所示那样,从缠绕部33m延伸的线材以与收容部82s的内底面对置的方式延伸,并且通过壁部被切开而成的开放部82z。而且,线材从凸缘部52的下侧通过切口部52k而向凸缘部52的上侧延伸。此时,与收容部82s的内底面对置的部分构成延伸部33A的连接部33c,通过切口部52k的部分构成延伸部33A的插通部33k。
延伸部33A的插通部33k在从凸缘部52的下侧向上侧延伸时,如图9A所示那样,构成为与凸缘部52的缘部接触。因此,在因坠落等透镜驱动装置101被施加了较强的冲击时,线圈3的延伸部33A被凸缘部52的缘部按压。在本实施方式中,凸缘部52的缘部构成为弯曲。因此,延伸部33A难以在凸缘部52的缘部被切断。与延伸部33B接触的凸缘部52的缘部也可以构成为弯曲。
如图5B所示,卷绕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外周的线圈3的卷绕部13配置于包围透镜保持部件2的周围的位置。另外,卷绕部13在被线圈支承部12j(参照图5A)从内侧支承的状态下,固定于凸缘部52的凸部52S的被拍摄体侧。另外,由于卷绕部13的内周面被线圈支承部12j各向同性地平衡良好地支承,因此卷绕部13在线圈3的中心轴与透镜保持部件2的中心轴一致的状态下,被保持于透镜保持部件2。因而,保持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透镜体的光轴构成为,容易与透镜保持部件2以及线圈3各自的中心轴一致。
当线材向透镜保持部件2的外周的缠绕结束时,与卷绕部13的卷绕结束侧的端部相连的延伸部33B如图9B所示那样,从凸缘部52的被拍摄体侧经由切口部52k向凸缘部52的拍摄元件侧引出。具体而言,插通部33k通过切口部52k,连接部33c通过突堤部82的开放部82z并且与收容部82s的内底面对置地延伸,缠绕部33m缠绕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保持部72B。在图9B所示的例子中,延伸部33B在保持部72B缠绕三匝。
在突堤部82,在距保持部72B远的一侧,形成有壁部被切开而成的开放部82z。延伸部33B的连接部33c通过开放部82z而延伸。通过该构成,可以避免突堤部82与延伸部33B的干扰,避免透镜保持部件2与下侧板簧26B的间隔的增大,抑制透镜驱动装置101的尺寸在光轴方向JD上变大。
接下来,对板簧6以及固定侧部件RG进行说明。图11A和图11B是对板簧6进行说明的图。图11A是上侧板簧16的俯视图,图11B是下侧板簧26的俯视图。图12A和图12B是对下侧板簧26A与线圈3的连接构造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的图。具体而言,图12A是图10A所示的部分R的放大图,图12B是从X2侧观察图10A所示的部分R时的下侧板簧26A、线圈3以及透镜保持部件2的放大图。另外,在图12A以及图12B中,为了使说明易懂,以交叉阴影线表示导电性粘接剂CA。图13A和图13B是对作为固定侧部件RG的基底部件18进行说明的图。具体而言,图13A是基底部件18的上方立体图,图13B是将下侧板簧26A以及下侧板簧26B组装于基底部件18的状态的基底部件18的上方立体图。
板簧6由以铜合金为主要材料的金属板制作。如图1所示,板簧6包括配置于透镜保持部件2与磁轭4之间的上侧板簧16、以及配置于透镜保持部件2与基底部件18之间的下侧板簧26。在透镜保持部件2与板簧6(上侧板簧16以及下侧板簧26)分别卡合的状态下,板簧6以使透镜保持部件2能够沿光轴方向JD(Z轴方向)移动的方式,将透镜保持部件2支承在空中。下侧板簧26作为用于向线圈3供给电流的供电部件而发挥作用。因此,下侧板簧26A与线圈3的一端电连接,下侧板簧26B与线圈3的另一端电连接。也可以在上侧板簧16与磁轭4或者磁铁5之间配置有隔件部件。这是为了防止在透镜保持部件2向Z1方向移动时透镜保持部件2与磁轭4发生碰撞。
如图11A所示,上侧板簧16具有大致矩形形状,且包括作为固定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可动侧支承部的内侧部分16i、作为固定于固定侧部件RG的固定侧支承部的外侧部分16e、以及位于内侧部分16i与外侧部分16e之间的四个弹性臂部16g。具体而言,内侧部分16i设于夹着中心对置的两处。外侧部分16e具有四个角部分16b、将四个角部分16b分别相连的四个横条部16r。角部分16b被构成磁轭4的顶壁部4B的一部分的顶壁角部4C与磁铁5夹持而固定。
弹性臂部16g包括第一弹性臂部16g1~第四弹性臂部16g4,该第一弹性臂部16g1~第四弹性臂部16g4以与磁轭4中的第一顶壁角部4C1~第四顶壁角部4C4分别对应的方式配置。第一弹性臂部16g1~第四弹性臂部16g4位于对应的第一顶壁角部4C1~第四顶壁角部4C4的内侧(光轴侧)。即,第一弹性臂部16g1~第四弹性臂部16g4配置为,使得第一弹性臂部16g1~第四弹性臂部16g4的弹性变形不被第一顶壁角部4C1~第四顶壁角部4C4阻碍。
如图4A所示,在上侧板簧16组装于透镜驱动装置101时,内侧部分16i载置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台座部12d(参照图5A)。然后,通过用粘接剂将内侧部分16i与台座部12d固定,使得内侧部分16i固定于透镜保持部件2。如图4B所示,外侧部分16e的角部分16b与磁铁5的上表面(Z1侧的面)接触,被夹持在顶壁部4B的顶壁角部4C与磁铁5之间,并由粘接剂固定。
如图11A所示,上侧板簧16形成为大致左右对称。而且,通过内侧部分16i固定于透镜保持部件2,通过外侧部分16e固定于磁轭4。因此,上侧板簧16能够将透镜保持部件2平衡良好地支承在空中。
如图11B所示,下侧板簧26A以及下侧板簧26B构成为各自的内侧形状为半圆形状。而且,下侧板簧26A以及下侧板簧26B分别包括作为固定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可动侧支承部的内侧部分26i、作为固定于固定侧部件RG的固定侧支承部的外侧部分26e、以及位于内侧部分26i与外侧部分26e之间的弹性臂部26g。
如图11B所示,下侧板簧26A以及下侧板簧26B各自的内侧部分26i包括与透镜保持部件2卡合的三个内侧接合部分26c、将三个内侧接合部分26c之间相连的两个第一连结部26p、以及与线圈3的延伸部33对置的连接板部26h。
在下侧板簧26A以及下侧板簧26B组装于透镜驱动装置101时,图6A所示的透镜保持部件2的六个突设部2t分别插通并嵌合于,作为设于图11B所示的下侧板簧26A以及下侧板簧26B各自的内侧接合部分26c的贯通部的圆形的贯通孔。贯通部也可以是切口。由此,下侧板簧26A以及下侧板簧26B各自的内侧部分26i被定位且固定于透镜保持部件2。下侧板簧26A以及下侧板簧26B例如通过对透镜保持部件2的突设部2t实施热铆接或者冷铆接,而固定于透镜保持部件2。
以下,主要对下侧板簧26A与透镜保持部件2以及线圈3的关系进行说明。其中,与下侧板簧26A有关的该说明也同样适用于下侧板簧26B。
如图12A以及图12B所示,下侧板簧26A的内侧部分26i的连接板部26h在透镜驱动装置101组装好时,与透镜保持部件2的突堤部82对置。即,如图12A所示,连接板部26h的被拍摄体侧(Z1侧)的面与由突堤部82形成的收容部82s对置。而且,如图12B所示,线圈3的延伸部33A的连接部33c在下侧板簧26A的内侧部分26i(连接板部26h)的被拍摄体侧的面与透镜保持部件2的拍摄元件侧(Z2侧)的面之间通过并延伸。
图12A所示,在内侧部分26i的连接板部26h,在与突堤部82的开放部82z对置的位置,设有从两侧切开而成的贯通部26t,并且在与侧壁部82w对置的位置,设有半圆形状的切口部26k。在仰视时,贯通部26t设于与突堤部82的内侧壁部82u以及外侧壁部82v的端部对应的位置,并且以构成贯通部26t的壁端面26x将这些端部覆盖的方式设置。通过该配置,贯通部26t防止了导电性粘接剂CA顺着下侧板簧26A的Z1侧的表面向Y2侧扩张。另外,切口部26k防止了导电性粘接剂CA顺着下侧板簧26A的Z1侧的表面向侧壁部82w的一侧(Y1侧)扩张。即,粘接剂容易向连接部33c所在的内侧壁部82u的一侧(X1侧)扩张。这是为了使连接部33c的整个周围被导电性粘接剂CA覆盖。
如图12B所示,在下侧板簧26A组装于透镜保持部件2时,保持部72A以其前端位于下侧板簧26A的内侧部分26i的拍摄元件侧(Z2侧)的方式比内侧部分26i向下方(Z2方向)突出。另外,缠绕部33m的一部分也以位于内侧部分26i的拍摄元件侧(Z2侧)的方式缠绕于保持部72A。
下侧板簧26A与线圈3的延伸部33A通过在合成树脂中分散有银粒子等导电性填料的导电性粘接剂CA电连接且机械连接。具体而言,在将下侧板簧26A组装于透镜保持部件2之前,向由透镜保持部件2的突堤部82包围而成的收容部82s填充导电性粘接剂CA,之后,将下侧板簧26A安装于透镜保持部件2。然后,对透镜保持部件2的突设部2t进行热铆接,并且对导电性粘接剂CA进行热固化。在从导电性粘接剂CA向收容部82s填充到导电性粘接剂CA的热固化为止,是在颠倒透镜保持部件2以使保持部72向铅垂上方突出的状态下进行的。因此,导电性粘接剂CA即使在具有流动性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当地保持在希望的位置(收容部82s内的位置)。而且,由于连接部33c的一部分配置于收容部82s内,因此被埋设于导电性粘接剂CA内。另外,导电性粘接剂CA并不局限于热固化型,也可以是紫外线固化型。
如图11B所示,下侧板簧26A的外侧部分26e包括与基底部件18卡合的两个外侧接合部分26d、以及将两个外侧接合部分26d相连的第二连结部26q。作为设于下侧板簧26A的外侧接合部分26d的贯通部的贯通孔,与设于基底部件18的上表面的突设部18t(参照图13A)嵌合。贯通部也可以是切口。由此,下侧板簧26A的外侧部分26e被定位且固定于基底部件18。
如图11B所示,下侧板簧26A以及下侧板簧26B形成为大致左右对称。而且,下侧板簧26A通过三个内侧接合部分26c连接于透镜保持部件2,通过两个外侧接合部分26d连接于基底部件18。关于下侧板簧26B也相同。通过该构成,下侧板簧26A以及下侧板簧26B能够将透镜保持部件2以能够向光轴方向JD移动的状态平衡良好地支承在空中。
接下来,对固定侧部件RG进行说明。固定侧部件RG包括将上侧板簧16固定的磁轭4及磁铁5、以及将下侧板簧26A及下侧板簧26B分别固定的基底部件18。
基底部件18通过使用了液晶聚合物等合成树脂的注射成型而制作。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3A所示,基底部件18是具有矩形板状的外形的部件,在中央形成有圆形的开口18k。另外,在基底部件18的被拍摄体侧(Z1侧)的面(上表面)设有朝向上方突出的六个突设部18t。突设部18t插通且嵌合于,作为设于下侧板簧26A以及下侧板簧26B各自的外侧接合部分26d的贯通部的贯通孔。贯通部也可以是切口。此时,突设部18t被实施热铆接而固定于外侧接合部分26d。在图13A和图13B中,突设部18t以被热铆接后的前端发生了变形的状态被图示。突设部18t也可以被实施冷铆接而固定于外侧接合部分26d。
如图13A所示,在基底部件18嵌件成型并埋入有端子7,该端子7由以包含铜或铁或以它们为主要成分的合金等材料的金属板形成。端子7包括端子7A以及端子7B,端子7A以及端子7B各自的一部分在基底部件18的上表面(Z1侧的面)露出。而且,相互电绝缘的端子7A以及端子7B分别与安装有拍摄元件的基板(未图示)电连接。另外,端子7A与下侧板簧26A电连接,端子7B与下侧板簧26B电连接。而且,下侧板簧26A与线圈3的一端电连接,下侧板簧26B与线圈3的另一端电连接。因此,线圈3能够经由端子7与下侧板簧26A及下侧板簧26B接受电流的供给。
在基底部件18,与端子7相同,嵌件成型而埋入有连接部件57,该连接部件57由包含铜或铁或以它们为主要成分的合金等材料的金属板形成。如图2A和图2B所示,连接部件57在磁轭4的四角的下端部处使一部分露出。基底部件18在磁轭4的侧板部4A的内周面与基底部件18的外周面组合而被定位后,将连接部件57与磁轭4的四角的下端部焊接而固定于磁轭4。磁轭4与基底部件18也可以至少部分地用粘接剂固定。
接下来,参照图7A和图7B以及图14~图16,对透镜保持部件2与线圈3的固定构造进行说明。图14以及图15A至图15D是图7B所示的部分T的放大图。图16是从图14的箭头AR1所示的方向观察透镜保持部件2时的透镜保持部件2的侧视图。
如图7A以及图7B所示,线圈3配置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周围,通过供给至八个区域SP中的至少一个的粘接剂而固定于透镜保持部件2。在本实施方式中,粘接剂被供给至所有八个区域SP。图7B的网格图案表示被供给的粘接剂。
八个区域SP包括第一区域SP1~第八区域SP8。如图7A所示,凸缘部52包括与四个角对置部12C对应的四个宽幅部分52C、以及与八个区域SP对应的八个窄幅部分52P。四个宽幅部分52C包括第一宽幅部分52C1~第四宽幅部分52C4。八个窄幅部分52P包括第一窄幅部分52P1~第八窄幅部分52P8。
具体而言,第一宽幅部分52C1的上表面在构成第一角对置部12C1的一对第一突出部PT1(左第一突出部PT1L与右第一突出部PT1R)之间,构成第一角对置部12C1的底面。第二宽幅部分52C2的上表面在构成第二角对置部12C2的一对第二突出部PT2(左第二突出部PT2L与右第二突出部PT2R)之间,构成第二角对置部12C2的底面。第三宽幅部分52C3的上表面在构成第三角对置部12C3的一对第三突出部PT3(左第三突出部PT3L与右第三突出部PT3R)之间,构成第三角对置部12C3的底面。第四宽幅部分52C4的上表面在构成第四角对置部12C4的一对第四突出部PT4(左第四突出部PT4L与右第四突出部PT4R)之间,构成第四角对置部12C4的底面。
第一区域SP1在上侧(Z1侧)开口的状态下,由筒状部12的一部分、右第一突出部PT1R、第四侧板对置部12S4、凸缘部52的第一窄幅部分52P1、以及卷绕部13的内周面的一部分划分。第一窄幅部分52P1的上表面构成第一区域SP1的底面。
第二区域SP2在上侧(Z1侧)开口的状态下,由筒状部12的一部分、左第一突出部PT1L、第一侧板对置部12S1、凸缘部52的第二窄幅部分52P2、以及卷绕部13的内周面的一部分划分。第二窄幅部分52P2的上表面构成第二区域SP2的底面。
第三区域SP3在上侧(Z1侧)开口的状态下,由筒状部12的一部分、右第二突出部PT2R、第一侧板对置部12S1、凸缘部52的第三窄幅部分52P3、以及卷绕部13的内周面的一部分划分。第三窄幅部分52P3的上表面构成第三区域SP3的底面。
第四区域SP4在上侧(Z1侧)开口的状态下,由筒状部12的一部分、左第二突出部PT2L、第二侧板对置部12S2、凸缘部52的第四窄幅部分52P4、以及卷绕部13的内周面的一部分划分。第四窄幅部分52P4的上表面构成第四区域SP4的底面。
第五区域SP5在上侧(Z1侧)开口的状态下,由筒状部12的一部分、右第三突出部PT3R、第二侧板对置部12S2、凸缘部52的第五窄幅部分52P5、以及卷绕部13的内周面的一部分划分。第五窄幅部分52P5的上表面构成第五区域SP5的底面。
第六区域SP6在上侧(Z1侧)开口的状态下,由筒状部12的一部分、左第三突出部PT3L、第三侧板对置部12S3、凸缘部52的第六窄幅部分52P6、以及卷绕部13的内周面的一部分划分。第六窄幅部分52P6的上表面构成第六区域SP6的底面。
第七区域SP7在上侧(Z1侧)开口的状态下,由筒状部12的一部分、右第四突出部PT4R、第三侧板对置部12S3、凸缘部52的第七窄幅部分52P7、以及卷绕部13的内周面的一部分划分。第七窄幅部分52P7的上表面构成第七区域SP7的底面。
第八区域SP8在上侧(Z1侧)开口的状态下,由筒状部12的一部分、左第四突出部PT4L、第四侧板对置部12S4、凸缘部52的第八窄幅部分52P8、以及卷绕部13的内周面的一部分划分。第八窄幅部分52P8的上表面构成第八区域SP8的底面。
这样,第一角对置部12C1以被第一区域SP1与第二区域SP2夹着的方式配置,第二角对置部12C2以被第三区域SP3与第四区域SP4夹着的方式配置,第三角对置部12C3以被第五区域SP5与第六区域SP6夹着的方式配置,第四角对置部12C4以被第七区域SP7与第八区域SP8夹着的方式配置。
以下,主要对第二角对置部12C2的周围的各部件的关系进行说明。其中,该说明也同样适用于第一角对置部12C1、第三角对置部12C3以及第四角对置部12C4各自的周围的各部件的关系。
如图14所示,第二角对置部12C2使一对第二突出部PT2(左第二突出部PT2L与右第二突出部PT2R)的外侧的端面与卷绕部13的第二短边部3E2的内周面接触。第一侧板对置部12S1使其外周面与卷绕部13的第一长边部3A1的内周面接触。第二侧板对置部12S2使其外周面与卷绕部13的第二长边部3A2的内周面接触。
第二角对置部12C2形成了由筒状部12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左第二突出部PT2L、右第二突出部PT2R、第二短边部3E2的内周面、以及凸缘部52的第二宽幅部分52C2划分而成的、上侧开口的空间。
供给至第三区域SP3的粘接剂的一部分如箭头AR2所示那样,沿着卷绕部13的第一长边部3A1的内周面向Y1方向流动,并且如箭头AR3所示那样,沿着卷绕部13的第二短边部3E2的内周面流动,并进入第二角对置部12C2内的空间。
同样,供给至第四区域SP4的粘接剂的一部分如箭头AR4所示那样,沿着卷绕部13的第二长边部3A2的内周面向X2方向流动,并且如箭头AR5所示那样,沿着卷绕部13的第二短边部3E2的内周面流动,并进入第二角对置部12C2内的空间。
在凸缘部52的宽幅部分52C的上表面,沿着外缘形成有凹部52G。即,在凸缘部52的宽幅部分52C的上表面,以沿着卷绕部13的短边部3E的方式形成有凹部52G。而且,凹部52G包括向透镜保持部件2的筒状部12的一侧扩张的扩张部52R。
具体而言,如图14所示,在第二宽幅部分52C2的上表面,以沿着卷绕部13的第二短边部3E2的方式形成有凹部52G。而且,凹部52G包括向筒状部12的一侧扩张的扩张部52R。扩张部52R位于左第二突出部PT2L与右第二突出部PT2R的中间。在凹部52G的扩张部52R内,形成有在成型工序中从模具取出透镜保持部件2时所使用的顶出销(ejector pin)的痕迹(日文原文:痕)EP。在本实施方式中,顶出销的痕迹EP形成于四个角对置部12C各自的扩张部52R内。
分别从第三区域SP3以及第四区域SP4进入到第二角对置部12C2内的空间的粘接剂蓄积于凹部52G。图14~图17的网格图案表示分别供给至第三区域SP3以及第四区域SP4的粘接剂,点图案表示分别从第三区域SP3以及第四区域SP4进入到第二角对置部12C2内的空间的粘接剂。
具体而言,从第三区域SP3进入到第二角对置部12C2内的空间的粘接剂如图15A的箭头AR11所示那样,沿着卷绕部13的第二短边部3E2的内周面在凹部52G内朝向第四区域SP4流动。同样,从第四区域SP4进入到第二角对置部12C2内的空间的粘接剂如箭头AR12所示那样,沿着卷绕部13的第二短边部3E2的内周面在凹部52G内朝向第三区域SP3流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部52G的底面形成为与光轴方向JD垂直的平面。其中,凹部52G的底面也可以以朝向扩张部52R变低的方式倾斜。
在粘接剂的供给量超过规定量的情况下,从第三区域SP3进入到第二角对置部12C2内的空间的粘接剂与从第四区域SP4进入到第二角对置部12C2内的空间的粘接剂在凹部52G内合流。而且,在粘接剂的供给量更多的情况下,从第三区域SP3进入到第二角对置部12C2内的空间的粘接剂如图15B的箭头AR13所示那样,流入扩张部52R内,从第四区域SP4进入到第二角对置部12C2内的空间的粘接剂如箭头AR14所示那样,流入扩张部52R内。
在粘接剂的供给量更多的情况下,分别从第三区域SP3以及第四区域SP4进入到第二角对置部12C2内的空间的粘接剂如图15C的箭头AR15所示那样,在扩张部52R内扩张。图15C的状态与图14的状态对应。
在粘接剂的供给量更多的情况下,分别从第三区域SP3以及第四区域SP4进入到第二角对置部12C2内的空间的粘接剂如图15D所示那样,在扩张部52R的整个区域扩张。
这样,进入第二角对置部12C2内的空间的粘接剂的量,根据供给至第三区域SP3的粘接剂的量、供给至第四区域SP4的粘接剂的量以及第二突出部PT2的外侧的端面与卷绕部13的第二短边部3E2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的大小等而变化。
因此,进行透镜驱动装置101的组装的作业者通过视觉确认蓄积于第二角对置部12C2中的凹部52G内的粘接剂的状态,能够确认是否适当地供给了粘接剂。具体而言,作业者能够确认供给至第三区域SP3的粘接剂的量是否适当以及供给至第四区域SP4的粘接剂的量是否适当等。或者,作业者能够对第二突出部PT2的外侧的端面与卷绕部13的第二短边部3E2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的大小是否适当、即卷绕部13是否适当地配置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周围进行确认。另外,这些间隙越大,进入第二角对置部12C2内的空间的粘接剂的量越多。
这里,参照图16,对进入角对置部12C内的空间的粘接剂的量、即蓄积于凹部52G内的粘接剂的量与供给至区域SP的粘接剂的量的关系进行说明。图16通过穿透性地表现卷绕部13,示出了附着于卷绕部13的内周面粘接剂的状态。图16的状态与图15C的状态对应。
典型地,供给至第三区域SP3内的粘接剂的液面越高,蓄积于凹部52G内的粘接剂的量越多,供给至第四区域SP4内的粘接剂的液面越高,蓄积于凹部52G内的粘接剂的量越多。因而,作业者通过视觉确认蓄积于凹部52G内的粘接剂的状态,能够间接确认粘接剂是否已被分别供给至第三区域SP3以及第四区域SP4且粘接剂的液面的高度达到适当的高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6所示,凹部52G构成为,其外缘位于比线圈3的卷绕部13的下表面稍(30~100μm左右)靠下侧(Z2侧)的位置。即,凹部52G构成为,在卷绕部13安装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周围时,在比卷绕部13的下表面靠下侧的位置,形成由凹部52G划分的开口。即使是这种构成,蓄积于凹部52G的粘接剂由于其粘度以及表面张力,也不会从下方漏出。其中,凹部52G也可以构成为,其外缘位于比线圈3的卷绕部13的下表面靠上侧(Z1侧)的位置。即,凹部52G也可以构成为,在卷绕部13安装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周围时,在比卷绕部13的下表面靠下侧的位置,不形成由凹部52G划分的开口。具体而言,凹部52G也可以构成为,其外侧被卷绕部13完全覆盖。
接下来,参照图17,对角对置部12C的构成例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图17是安装有线圈3以及上侧板簧16并且以与磁铁5对置的方式配置的透镜保持部件2的角对置部12C的俯视图,与图14对应。图17中的粘接剂的状态与图15D的状态对应。图18表示从箭头所示的方向观察包括图3A的单点划线所示的线段L1与光轴的平面时的透镜驱动装置101的截面。
如图17所示,一对第二突出部PT2(左第二突出部PT2L与右第二突出部PT2R)隔开宽度W1的间隔而配置。一对第二突出部PT2的内侧的宽度W1比虚线所示的磁轭4的第二内周壁部4F2的宽度W2大。因此,透镜保持部件2(一对第二突出部PT2)如图17以及图18所示那样,在不与第二内周壁部4F2接触的状态下,被上侧板簧16以及下侧板簧26支承。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8所示,第二内周壁部4F2的下端面处于比第二突出部PT2的上端面低的位置,并且处于比卷绕部13的第二短边部3E2的上端面低的位置。
在因坠落等透镜驱动装置101被施加了较强的冲击时,第二内周壁部4F2与左第二突出部PT2L或右第二突出部PT2R接触,防止透镜保持部件2过度地移动。在第二内周壁部4F2与右第二突出部PT2R接触的情况下,在第三区域SP3内固化了的粘接剂,能够吸收由该接触带来的冲击。这是因为,粘接剂具有比右第二突出部PT2R低的弹性率、容易弹性变形。同样,在第二内周壁部4F2与左第二突出部PT2L接触的情况下,在第四区域SP4内固化了的粘接剂能够吸收由该接触带来的冲击。
如图17所示,一对第二突出部PT2(左第二突出部PT2L与右第二突出部PT2R)以收敛于宽度W3内的方式配置。宽度W3包含在与卷绕部13的第二短边部3E2对置的第二磁铁5B的对置面的宽度W4内。另外,宽度W4包含在第二短边部3E2的宽度W5内。宽度W5是第一长边部3A1与第二短边部3E2之间的弯折部和第二短边部3E2与第二长边部3A2之间的弯折部之间的宽度。因此,一对第二突出部PT2(左第二突出部PT2L与右第二突出部PT2R)的外侧的宽度W3包含在对应的两个弯折部之间的宽度即第二短边部3E2的宽度W5内。其中,宽度W3也可以比宽度W4大。
如上述那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1具备:作为罩部件的磁轭4,具有包括四个侧板部4A及四个角部4E的外周壁部4G与顶壁部4B;透镜保持部件2,收容于磁轭4内并能够保持透镜体;线圈3,固定于透镜保持部件2;磁铁5,与线圈3对置;以及作为支承部件的板簧6,将透镜保持部件2支承为能够向光轴方向移动。透镜保持部件2具有与四个角部4E对置的四个角对置部12C、以及与四个侧板部4A对置的四个侧板对置部12S。四个角对置部12C分别包括从透镜保持部件2的筒状部12向外侧突出的一对突出部PT。线圈3以将四个角对置部12C与四个侧板对置部12S包围的方式配置。在由突出部PT的一个、侧板对置部12S的一个以及线圈3包围的空间即区域SP配置有粘接剂。通过该构成,透镜驱动装置101能够提高透镜保持部件2与线圈3之间的粘接性。即,能够将透镜保持部件2与线圈3更可靠地粘接固定。这是因为,能够使线圈3的卷绕部13的内周面中的供粘接剂附着的部分的面积增大。
磁轭4优选的是,具有位于四个角部4E各自的内侧的四个内周壁部4F。在该情况下,四个内周壁部4F分别配置于对应的一对突出部PT之间。例如,如图17所示,第二内周壁部4F2配置于对应的一对第二突出部PT2之间、即左第二突出部PT2L与右第二突出部PT2R之间。通过该构成,透镜驱动装置101即使在因坠落等被施加了较强的冲击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突出部PT与作为限位器发挥作用的内周壁部4F接触。因此,透镜驱动装置101能够防止透镜保持部件2过度地移动。
另外,供给至区域SP且被固化的粘接剂与突出部PT接触。具体而言,如图14所示,供给至第三区域SP3且被固化的粘接剂与右第二突出部PT2R接触。因此,粘接剂能够吸收由冲击等引起的突出部PT的振动。其结果,粘接剂能够抑制突出部PT与内周壁部4F碰撞时所产生声音。或者,能够抑制或防止突出部PT与粘接剂内周壁部4F碰撞时的突出部PT的破损。
透镜保持部件2优选的是,具有凸缘部52,该凸缘部52包含作为构成区域SP的下表面的第一部分的窄幅部分52P。通过该构成,透镜保持部件2能够由凸缘部52的窄幅部分52P划分被供给粘接剂的区域SP的下表面。因此,透镜保持部件2能够防止粘接剂通过区域SP的下表面向外部流出。
凸缘部52优选的是,包括作为构成四个角对置部12C各自的下表面的四个第二部分的四个宽幅部分52C。在该情况下,在四个宽幅部分52C,分别沿着线圈3的内表面形成有凹部52G。通过该构成,凹部52G能够将在被供给至区域SP内之后通过突出部PT的外侧的端面与线圈3的卷绕部13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而进入到角对置部12C的粘接剂蓄积。作业者通过视觉确认凹部52G中的粘接剂的量,能够间接确认区域SP中的粘接剂的量。
凹部52G优选的是,具有向透镜保持部件2的筒状部12一侧扩张的扩张部52R。通过该构成,凹部52G能够使可接受的粘接剂的量增大。
在凹部52G的扩张部52R内,也可以形成有在成型工序中从模具取出透镜保持部件2时所使用的顶出销的痕迹。即,扩张部52R也可以构成为,作为供顶出销的前端接触的接触面而发挥作用。通过该构成,透镜保持部件2能够在适当的位置提供供顶出销的前端接触的接触面。在本实施方式中,扩张部52R的轮廓为大致圆形,但也可以是椭圆形、矩形或者多边形等其他形状。
线圈3优选的是,呈八边形状且包括八个弯折部。在该情况下,一对突出部PT之间的宽度包含在对应的两个弯折部之间的宽度内。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线圈3的卷绕部13呈八边环状。而且,如图17所示,一对第二突出部PT2的外侧的宽度W3包含在对应的两个弯折部之间的宽度即卷绕部13的第二短边部3E2的宽度W5内。通过该构成,突出部PT能够适当地支承与磁铁5对置的短边部3E的内周面。具体而言,突出部PT能够以短边部3E的外周面相对于磁铁5的对置面平行的方式,适当地支承短边部3E的内周面。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1的制造方法具有:安装工序,以线圈3包围透镜保持部件2中的四个角对置部12C与四个侧板对置部12S的方式,将线圈3安装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周围;填充工序,在由突出部PT中的一个突出部PT、侧板对置部12S中的一个侧板对置部12S以及线圈3包围的空间即区域SP填充粘接剂;以及固定工序,使粘接剂固化而将线圈3固定于透镜保持部件2。该制造方法能够带来提高了透镜保持部件2与线圈3之间的粘接性的透镜驱动装置101。这是因为,能够使线圈3的卷绕部13的内周面中的供粘接剂附着的部分的面积增大。另外,这是因为,可以将大量的粘接剂填充于区域SP内。并且,该制造方法能够提高粘接剂的填充容易性。这是因为,能够使供粘接剂填充的区域SP的开口增大。
凸缘部52优选的是,包括构成四个角对置部12C各自的下表面的四个宽幅部分52C。而且,在四个宽幅部分52C,分别沿着线圈3的内表面形成有凹部52G。在该情况下,上述制造方法具有在填充工序之后使填充于区域SP的粘接剂的一部分向凹部52G流动的工序。填充于区域SP的粘接剂例如在填充中以及之后的加热过程中流入凹部52G。在该制造方法中,在填充于区域SP内之后,通过突出部PT的外侧的端面与短边部3E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而流动的粘接剂,被蓄积于凹部52G。因此,作业者通过视觉确认蓄积于凹部52G的粘接剂的状态,能够间接确认粘接剂是否已被适当地填充于区域SP内。在该情况下,作业者无需为了确认填充于区域SP内的粘接剂的量是否适当而实施基于拔出的剥离检查等。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上述的实施方式本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应用各种变形以及替换。另外,只要与参照上述的实施方式而说明的各个特征在技术上不矛盾,也可以适当地进行组合。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保持部72由从透镜保持部件2的一端部向光轴方向JD突出的突出部构成,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该构成。作为突出部的保持部72例如也可以向与光轴方向JD垂直的方向、或者相对于光轴方向JD倾斜的方向等与光轴方向JD不同的方向突出。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凸缘部52设有两个使线圈3的延伸部33通过的切口部52k,但只要能够保持线圈3的卷绕部13,也可以设有三个以上的切口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磁轭4与基底部件18构成的壳体将透镜保持部件2的整体收容。但是,透镜保持部件2的一部分(例如上部)也可以从壳体(磁轭4)向外部露出。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四个磁铁5配置为与磁轭4的四个角部4E对置。然而,四个磁铁5也可以如图19所示那样,配置为与磁轭4的四个侧板部4A对置。具体而言,四个磁铁5包括第一磁铁5A~第四磁铁5D。四个磁铁5的各个也可以如图19所示那样具有立方体形状。而且,四个磁铁5也可以配置为,位于线圈3的外侧,并且与构成透镜保持部件2的筒状部12的四个侧板对置部12S分别对置,并且与构成线圈3的卷绕部13的四个长边部3A分别对置,并且与构成磁轭4的外周壁部4G的四个侧板部4A分别对置。而且,也可以通过粘接剂固定于外周壁部4G的内表面。另外,磁铁5也可以配置为,例如内侧为N极,外侧为S极。
Claims (9)
1.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具备:
罩部件,具有外周壁部与顶壁部,该外周壁部包括四个侧板部及四个角部;
透镜保持部件,收容于所述罩部件,并能够保持透镜体;
线圈,固定于所述透镜保持部件;
磁铁,与所述线圈对置;以及
支承部件,将所述透镜保持部件支承为能够沿光轴方向移动,
该透镜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透镜保持部件具有与四个所述角部对置的四个角对置部、以及与四个所述侧板部对置的四个侧板对置部,
四个所述角对置部分别包括从所述透镜保持部件的筒状部向外侧突出的一对突出部,
所述线圈以将四个所述角对置部与四个所述侧板对置部包围的方式配置,
在由所述突出部中的一个所述突出部、所述侧板对置部中的一个所述侧板对置部以及所述线圈包围的区域,配置有粘接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部件具有位于四个所述角部各自的内侧的四个内周壁部,四个所述内周壁部分别配置于对应的一对所述突出部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镜保持部件具有凸缘部,该凸缘部包括构成所述区域的下表面的第一部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缘部包括构成四个所述角对置部各自的下表面的四个第二部分,
在四个所述第二部分分别沿所述线圈的内表面形成有凹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具有扩张部,该扩张部向所述透镜保持部件的所述筒状部一侧扩张。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凹部的所述扩张部内形成有顶出销的痕迹,该顶出销在成型工序中将所述透镜保持部件从模具取出时被使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呈八边形状,且包括八个弯折部,
一对所述突出部之间的宽度包含在对应的两个所述弯折部之间的宽度内。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呈八边形状,且包括八个弯折部,
一对所述突出部之间的宽度包含在对应的两个所述弯折部之间的宽度内。
9.一种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具有:
权利要求1至8的任一项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
所述透镜体;以及
拍摄元件,与所述透镜体对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181441 | 2018-09-27 | ||
JP2018181441A JP2020052238A (ja) | 2018-09-27 | 2018-09-27 |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レンズ駆動装置の製造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718600U true CN211718600U (zh) | 2020-10-20 |
Family
ID=69996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624453.6U Active CN211718600U (zh) | 2018-09-27 | 2019-09-27 | 透镜驱动装置以及相机模块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20052238A (zh) |
CN (1) | CN21171860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089649A1 (zh) * | 2020-11-02 | 2022-05-05 |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 透镜驱动装置以及相机模块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295781B2 (en) | 2014-03-05 | 2019-05-21 | Lg Innotek Co., Ltd. | Lens driving device and camera module comprising same |
WO2021193609A1 (ja) | 2020-03-24 | 2021-09-30 |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 繊維強化複合材および接合体 |
-
2018
- 2018-09-27 JP JP2018181441A patent/JP2020052238A/ja active Pending
-
2019
- 2019-09-27 CN CN201921624453.6U patent/CN21171860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089649A1 (zh) * | 2020-11-02 | 2022-05-05 |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 透镜驱动装置以及相机模块 |
CN114460788A (zh) * | 2020-11-02 | 2022-05-10 |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 透镜驱动装置以及相机模块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20052238A (ja) | 2020-04-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953753B2 (en) | Voice coil motor | |
CN211718600U (zh) | 透镜驱动装置以及相机模块 | |
JP6392698B2 (ja) | レンズ駆動装置 | |
JPWO2017138041A1 (ja) |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 |
CN107533209B (zh) | 透镜驱动装置 | |
CN111527433A (zh) | 透镜驱动装置以及照相机模块 | |
CN212341563U (zh) | 透镜驱动装置以及相机模块 | |
CN211014779U (zh) | 透镜驱动装置以及相机模块 | |
CN111492285B (zh) |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模块、以及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 |
CN212989746U (zh) | 透镜驱动装置以及相机模块 | |
KR20210134575A (ko) | 렌즈구동모터 | |
CN114174917B (zh) | 透镜驱动装置及相机模块 | |
CN215264191U (zh) | 透镜驱动装置以及相机模块 | |
JP7441759B2 (ja) | 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 |
JP7525335B2 (ja) | 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 |
JP7394229B2 (ja) | 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 |
JP2020046537A (ja) |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レンズ駆動装置の製造方法 | |
JP2023132242A (ja) | 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 |
WO2020100601A1 (ja) | 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