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01569U - 数据线收纳式充电器 - Google Patents

数据线收纳式充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01569U
CN211701569U CN202020596707.4U CN202020596707U CN211701569U CN 211701569 U CN211701569 U CN 211701569U CN 202020596707 U CN202020596707 U CN 202020596707U CN 211701569 U CN211701569 U CN 2117015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mechanism
wire winding
wire
electric
charging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9670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国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Pengteng Hardware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Pengteng Hardware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Pengteng Hardware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Pengteng Hardware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9670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015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015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015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线收纳式充电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第一电线收卷机构、第二电线收卷机构、转接电机构、第一充电线和第二充电线,下壳体的内表面正中间固定安装有安装柱,安装柱与上壳体的内壁抵接,第一电线收卷机构、第二电线收卷机构和转接电机构的正中间均设置有安装孔位,第一电线收卷机构和第二电线收卷机构分别位于转接电机构的上侧和下侧,第一电线收卷机构和第二电线收卷机构分别与第一充电线和第二充电线弹性连接,转接电机构上固定安装有与转接电机构电性连接的USB接头。通过以上设置,使USB接头和转接电机构之间形成整体,在使用时只需要找到带有USB插孔的插座便能够用于充电。

Description

数据线收纳式充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线收纳式充电器。
背景技术
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品,而这些电子产品在日常使用中要经常的进行充电,而目前所使用的车载充电器通过在点烟器上装配充电器来用于对电子产品进行充电,由于点烟器插槽形状上的特殊,在充电器的接头上要装配相应的接头与点烟器之间进行连接,通过特指的连接头实现车载充电器在车上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采用现有技术的车载充电器,存在由于USB插头的特殊性,在使用场所上过于单一,只能够用于汽车点烟器上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线收纳式充电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载充电器使用场所单一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线收纳式充电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第一电线收卷机构、第二电线收卷机构、转接电机构、第一充电线和第二充电线,所述第一电线收卷机构、所述第二电线收卷机构、所述转接电机构、所述第一充电线和所述第二充电线均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下壳体的内表面正中间固定安装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与所述上壳体的内壁抵接,所述第一电线收卷机构、所述第二电线收卷机构和所述转接电机构的正中间均设置有安装孔位,所述安装柱依次穿过各所述安装孔位,所述第一电线收卷机构和所述第二电线收卷机构分别位于所述转接电机构的上侧和下侧,所述第一电线收卷机构和所述第二电线收卷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充电线和所述第二充电线弹性连接,所述转接电机构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转接电机构电性连接的USB接头,所述第一充电线和所述第二充电线均与所述转接电机构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线收卷机构包括第一绕线盘、第一发条、第一轨道板和第一止退环,所述第一绕线盘、所述第一轨道板和所述第一止退环均与所述安装柱活动安装,所述第一绕线盘与所述转接电机构的一面相邻设置,所述第一绕线盘上设置有第一发条安装槽,所述第一发条安装于所述第一发条安装槽中,所述第一发条一端与所述安装柱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发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充电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轨道板封盖于所述第一发条安装槽的正上方开口处,所述第一止退环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轨道板相配合的限位凸起。
优选地,所述第二电线收卷机构包括第二绕线盘、第二发条、第二轨道板和第二止退环,所述第二绕线盘、所述第二轨道板和所述第二止退环均与所述安装柱活动安装,所述第二绕线盘与所述转接电机构的另一面相邻设置,所述第二绕线盘上设置有第二发条安装槽,所述第二发条安装于所述第二发条安装槽中,所述第二发条一端与所述安装柱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发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充电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轨道板封盖于所述第二发条安装槽的正上方开口处,所述第二止退环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轨道板相配合的限位凸起。
优选地,所述第一发条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发条安装槽中分别设置有供所述第一轨道板和所述第二轨道板进行定位安装的卡柱。
优选地,所述转接电机构包括接电盘和分别设置于所述接电盘两侧的若干个导电弹片,所述USB接头安装于所述接电盘的边缘,各所述导电弹片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绕线盘和所述第二绕线盘的底部,各所述导电弹片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充电线和所述第二充电线的末端连接,所述接电盘两侧均设置有若干导电环,且各所述导电弹片的另一端分别与各所述导电环抵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柱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一发条和所述第二发条的一端固定安装的安装槽。
优选地,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内壁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止退环和所述第二止退环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中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凸起和第二定位凸起,所述第一定位凸起和所述第二定位凸起分别与所述第一止退环和所述第二止退环卡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柱包括上柱体和下柱体,所述上柱体和所述下柱体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内表面中央位置,且所述上柱体和所述下柱体的另一端相互抵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充电线和所述第二充电线的充电接口相对设置在所述转接电机构的两面,且所述第一充电线和所述第二充电线的充电接口的朝向均与所述USB接头相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线收纳式充电器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本实用新型中的数据线收纳式充电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第一电线收卷机构、第二电线收卷机构、转接电机构、第一充电线和第二充电线,将第一电线收卷机构、第二电线收卷机构、第一充电线和第二充电线分别安装于转接电机构的两侧,且使第一充电线和第二充电线分别与第一电线收卷机构和第二电线收卷机构之间固定连接,将第一充电线和第二充电线均与转接电机构之间电性连接,在转接电机构上电性连接USB接头,通过在第一电线收卷机构、第二电线收卷机构和转接电机构的正中间设置安装孔位用于对应在下壳体的内表面正中间设置的安装柱进行安装,通过安装柱穿过第一电线收卷机构、第二电线收卷机构和转接电机构的安装孔位,保证第一电线收卷机构、第二电线收卷机构和转接电机构的活动安装。使用时将USB接头插到USB插孔上,通过拉扯充电线在第一电线收卷机构和第二电线收卷机构的作用下将位于壳内的充电线部分拉出延长外界的充电线长度进行充电,通过以上设置,使USB接头和转接电机构之间形成整体,在使用时只需要找到带有USB插孔的插座便能够用于充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线收纳式充电器(带外壳)的效果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线收纳式充电器(去外壳)的效果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线收纳式充电器的分解图。
图4为图3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线收纳式充电器的下壳体内侧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线收纳式充电器的上壳体内侧俯视图。
图8为图7中C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线收纳式充电器的接电盘俯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线收纳式充电器的第一电线收卷机构、第二电线机构和转接电机构分解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线收纳式充电器的绕线盘仰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线收纳式充电器的轨道板俯视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上壳体 11—第一凹槽 12—第一定位凸起
20—下壳体 21—安装柱 22—第二凹槽
23—第二定位凸起 30—第一电线收卷机构 31—第一绕线盘
32—第一发条 33—第一轨道板 34—第一止退环
40—第二电线收卷机构 41—第二绕线盘 42—第二发条
43—第二轨道板 44—第二止退环 50—转接电机构
51—接电盘 52—导电弹片 60—第一充电线
70—第二充电线 80—USB接头 90—安装孔位
211—安装槽 212—上柱体 213—下柱体
311—第一发条安装槽 331—导向轨道 341—限位凸起
411—第二发条安装槽 511—导电环 3111—卡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1~12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提供一种数据线收纳式充电器,包括上壳体10、下壳体20、第一电线收卷机构30、第二电线收卷机构40、转接电机构50、第一充电线60和第二充电线70,上壳体10和下壳体20用于容纳部件,第一电线收卷机构30和第二电线收卷机构40用于实现对充电线的收卷,转接电机构50用于实现充电线转接,第一充电线60和第二充电线70用于实现多设备充电。所述第一电线收卷机构30、所述第二电线收卷机构40、所述转接电机构50、所述第一充电线60和所述第二充电线70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通过将第一电线收卷机构30、第二电线收卷机构40、转接电机构50、第一充电线60和第二充电线70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保证以上的不见不受到外界因素影响损坏,所述下壳体20的内表面正中间固定安装有安装柱21,通过设置安装柱21用于供部件安装,所述安装柱21与所述上壳体10的内壁抵接,通过安装柱21与上壳体10内壁之间的抵接保证部件安装的稳定性。
所述第一电线收卷机构30、所述第二电线收卷机构40和所述转接电机构50的正中间均设置有用于安装的安装孔位35,通过安装孔的设置实现各部件在壳内的安装,所述安装柱21穿过所述第一电线收卷机构30、所述第二电线收卷机构40和所述转接电机构50上的安装孔位35,将第一电线收卷机构30、第二电线收卷机构40和转接电机构50安装在安装柱21上,实现第一电线收卷机构30、第二电线收卷机构40和转接电机构50的安装,所述第一电线收卷机构30和所述第二电线收卷机构40分别位于所述转接电机构50的上下两侧,通过将第一电线收卷机构30和第二电线收卷机构40分别设置在转接电机构50的两侧节省空间。
所述第一电线收卷机构30和所述第二电线收卷机构40分别与所述第一充电线60和所述第二充电线70弹性连接,通过第一电线收卷机构30和第二电线收卷机构40分别与第一充电线60和第二充电线70之间的弹性连接实现在第一电线收卷机构30和第二电线收卷机构40的作用下让第一充电线60和第二充电线70能够进行一个收缩,所述转接电机构50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转接电机构50电性连接的USB接头53,通过固定安装与转接电机构50电性连接的USB接头53,使充电器的使用场所更广泛,同时固定连接保证USB接头53和转接电机构50之间的连接不会容易发生损坏,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所述第一充电线60和所述第二充电线70分别与所述转接电机构50电性连接,通过电性连接使第一充电线60和第二充电线70能够与USB接头53之间电连接,实现多设备充电功能。
本实用新型中的数据线收纳式充电器包括上壳体10、下壳体20、第一电线收卷机构30、第二电线收卷机构40、转接电机构50、第一充电线60和第二充电线70,将第一电线收卷机构30、第二电线收卷机构40、第一充电线60和第二充电线70分别安装于转接电机构50的两侧,且使第一充电线60和第二充电线70分别与第一电线收卷机构30和第二电线收卷机构40之间固定连接,将第一充电线60和第二充电线70均与转接电机构50之间电性连接,在转接电机构50上电性连接USB接头53,通过在第一电线收卷机构30、第二电线收卷机构40和转接电机构50的正中间设置安装孔位35用于对应在下壳体20的内表面正中间设置的安装柱21进行安装,通过安装柱21穿过第一电线收卷机构30、第二电线收卷机构40和转接电机构50的安装孔位35,保证第一电线收卷机构30、第二电线收卷机构40和转接电机构50的活动安装。使用时将USB接头53插到USB插孔上,通过拉扯充电线在第一电线收卷机构30和第二电线收卷机构40的作用下将位于壳内的充电线部分拉出延长外界的充电线长度进行充电,通过以上设置,使USB接头53和转接电机构50之间形成整体,在使用时只需要找到带有USB插孔的插座便能够用于充电。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10所示,所述第一电线收卷机构30包括第一绕线盘31、第一发条32、第一轨道板33和第一止退环34,所述第一绕线盘31、所述第一轨道板33和所述第一止退环34均与所述安装柱21活动安装,通过第一绕线盘31、第一轨道板33和第一止退环34均与安装柱21之间的活动安装,实现第一绕线盘31、第一轨道板33和第一止退环34围绕安装柱21转动,所述第一绕线盘31与所述转接电机构50的一面相邻设置,所述第一绕线盘31上设置有第一发条安装槽311,所述第一发条32安装于所述第一发条安装槽311中,所述第一发条32一端与所述安装柱21固定连接,通过第一发条32和安装柱21之间的固定连接,使第一发条32有固定连接点,且所述第一发条3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充电线60固定连接,通过第一发条32的另一端和第一充电线60之间的固定连接,实现第一充电线60能够在第一发条32的弹性作用下发生伸缩变化,所述第一轨道板33封盖于所述第一发条安装槽311的正上方开口处,所述第一止退环34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轨道板33相配合的限位凸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10所示,所述第二电线收卷机构40包括第二绕线盘41、第二发条42、第二轨道板43和第二止退环44,所述第二绕线盘41、所述第二轨道板43和所述第二止退环44均与所述安装柱21活动安装,通过第二绕线盘41、第二轨道板43和第二止退环44均与安装柱21之间的活动安装,实现第二绕线盘41、第二轨道板43和第二止退环44围绕安装柱21转动,所述第二绕线盘41与所述转接电机构50的另一面相邻设置,所述第二绕线盘41上设置有第二发条安装槽411,所述第二发条42安装于所述第二发条安装槽411中,所述第二发条42一端与所述安装柱21固定连接,通过第二发条42和安装柱21之间的固定连接,使第二发条42有固定连接点,且所述第二发条4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充电线70固定连接,通过第二发条42的另一端和第二充电线70之间的固定连接,实现第二充电线70能够在第二发条42的弹性作用下发生伸缩变化,所述第二轨道板43封盖于所述第二发条安装槽411的正上方开口处,所述第二止退环44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轨道板43相配合的限位凸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8所示,所述安装柱21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一发条32和所述第二发条42的一端固定安装的安装槽211,通过安装槽211实现第一发条32和第二发条42的固定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所述第一充电线60和所述第二充电线70的充电接口相对设置在所述转接电机构50的两面,且所述第一充电线60和所述第二充电线70的充电接口均与所述USB接头53相对设置,通过将充电线的戒口和USB接头53相对设置使设备连接的方向和USB接头53的连接方向位于不同的方向上,保证设备连接位置更好摆放设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7所示,所述上壳体10和所述下壳体20的内壁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22,所述第一止退环34和所述第二止退环44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凹槽11和所述第二凹槽22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7所示,所述第一凹槽11和所述第二凹槽22中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凸起12和第二定位凸起23,所述第一定位凸起12和所述第二定位凸23起分别与所述第一止退环34和所述第二止退环44卡接,通过卡接使第一止退环34和第二止退环44不会发生位置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4和图9所示,所述转接电机构50包括接电盘51和分别设置于所述接电盘51两侧的若干个导电弹片52,导电弹片52用于实现充电线和转接电盘51之间的电性连接,所述USB接头53安装于所述接电盘51的边缘,将USB接头53安装在转接电盘51的边缘,能够方便USB接头53的插接,各所述导电弹片52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绕线盘31和所述第二绕线盘41的底部,将各导电弹片52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绕线盘31和第二绕线盘41的底部实现个导电弹片52位置的固定,各所述导电弹片5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充电线60和所述第二充电线70的末端连接,所述接电盘51两侧均设置有若干导电环511,且各所述导电弹片52的另一端分别与各所述导电环511抵接,通过导电环511的设置以及各导电弹片52与导电环511之间的抵接,实现二者之间的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发条安装槽311和所述第二发条安装槽411中分别设置有供所述第一轨道板33和所述第二轨道板43进行定位安装的卡柱3111,通过卡柱3111的设置实现第一发条安装槽311和第二发条安装槽411的固定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第一轨道板33和所述第二轨道43上均设置有引导所述限位凸起341移动的导向轨道331,通过移动轨道的设置保证第一轨道板33和第二轨道43的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7所示,所述安装柱21包括上柱体212和下柱体213,所述上柱体212和所述下柱体213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上壳体10和所述下壳体20的内表面中央位置,且所述上柱体212和所述下柱体213的另一端相互抵接,通过将安装柱21分为上柱体212和下柱体213,并分别和上壳体10和下壳体20的内表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使第一电线收卷机构30、第二电线收卷机构40和转接电机构50的安装更加的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数据线收纳式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下壳体、第一电线收卷机构、第二电线收卷机构、转接电机构、第一充电线和第二充电线,所述第一电线收卷机构、所述第二电线收卷机构、所述转接电机构、所述第一充电线和所述第二充电线均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下壳体的内表面正中间固定安装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与所述上壳体的内壁抵接,所述第一电线收卷机构、所述第二电线收卷机构和所述转接电机构的正中间均设置有安装孔位,所述安装柱依次穿过各所述安装孔位,所述第一电线收卷机构和所述第二电线收卷机构分别位于所述转接电机构的上侧和下侧,所述第一电线收卷机构和所述第二电线收卷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充电线和所述第二充电线弹性连接,所述转接电机构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转接电机构电性连接的USB接头,所述第一充电线和所述第二充电线均与所述转接电机构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线收纳式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线收卷机构包括第一绕线盘、第一发条、第一轨道板和第一止退环,所述第一绕线盘、所述第一轨道板和所述第一止退环均与所述安装柱活动安装,所述第一绕线盘与所述转接电机构的一面相邻设置,所述第一绕线盘上设置有第一发条安装槽,所述第一发条安装于所述第一发条安装槽中,所述第一发条一端与所述安装柱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发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充电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轨道板封盖于所述第一发条安装槽的正上方开口处,所述第一止退环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轨道板相配合的限位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线收纳式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线收卷机构包括第二绕线盘、第二发条、第二轨道板和第二止退环,所述第二绕线盘、所述第二轨道板和所述第二止退环均与所述安装柱活动安装,所述第二绕线盘与所述转接电机构的另一面相邻设置,所述第二绕线盘上设置有第二发条安装槽,所述第二发条安装于所述第二发条安装槽中,所述第二发条一端与所述安装柱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发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充电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轨道板封盖于所述第二发条安装槽的正上方开口处,所述第二止退环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轨道板相配合的限位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线收纳式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条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发条安装槽中分别设置有供所述第一轨道板和所述第二轨道板进行定位安装的卡柱。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线收纳式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电机构包括接电盘和分别设置于所述接电盘两侧的若干个导电弹片,所述USB接头安装于所述接电盘的边缘,各所述导电弹片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绕线盘和所述第二绕线盘的底部,各所述导电弹片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充电线和所述第二充电线的末端连接,所述接电盘两侧均设置有若干导电环,且各所述导电弹片的另一端分别与各所述导电环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线收纳式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一发条和所述第二发条的一端固定安装的安装槽。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线收纳式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内壁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止退环和所述第二止退环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线收纳式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中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凸起和第二定位凸起,所述第一定位凸起和所述第二定位凸起分别与所述第一止退环和所述第二止退环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数据线收纳式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包括上柱体和下柱体,所述上柱体和所述下柱体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内表面中央位置,且所述上柱体和所述下柱体的另一端相互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数据线收纳式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线和所述第二充电线的充电接口相对设置在所述转接电机构的两面,且所述第一充电线和所述第二充电线的充电接口的朝向均与所述USB接头相对设置。
CN202020596707.4U 2020-04-20 2020-04-20 数据线收纳式充电器 Active CN2117015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96707.4U CN211701569U (zh) 2020-04-20 2020-04-20 数据线收纳式充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96707.4U CN211701569U (zh) 2020-04-20 2020-04-20 数据线收纳式充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01569U true CN211701569U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81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96707.4U Active CN211701569U (zh) 2020-04-20 2020-04-20 数据线收纳式充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0156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37591A (zh) * 2021-06-03 2021-09-24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有充电线的车载usb装置
CN114890240A (zh) * 2022-04-26 2022-08-12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防绞线绕线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37591A (zh) * 2021-06-03 2021-09-24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有充电线的车载usb装置
CN114890240A (zh) * 2022-04-26 2022-08-12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防绞线绕线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701569U (zh) 数据线收纳式充电器
CN200941518Y (zh) 电连接器
CN201303095Y (zh) 快速接线端子
CN204516813U (zh) 汇流条的安装结构
CN212991518U (zh) 轨道式电源和适配器
CN207819522U (zh) 可分离式移动电源
CN213093425U (zh) 一种fpc连接器
CN211929830U (zh) 旋转式电源轨道插座
CN108808308B (zh) 一种插座结构及三相电机
CN113258383A (zh) 一种连接器、磁吸导电轨道系统及照明设备
CN216597782U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车辆
CN215579205U (zh) 一种便于安装定位的双层usb3.0连接器
CN111146655A (zh) 层叠式多头伸缩数据线
CN218850444U (zh) 一种导电性更稳定的车载充电器
CN112366118B (zh) 一种用于插入式继电器的短接装置及插入式继电器
CN215343232U (zh) 一种电源连接器及供电或耗电设备
CN217215208U (zh) 蓝牙耳机充电插座
CN218472208U (zh) 连接器固定机构
CN217320053U (zh) 一种弓头组件、受电弓装置和充电弓装置
CN217281043U (zh) 一种矿用系统用电池装置
CN215529191U (zh) Can网关盒、can网关及can网关系统
CN114639983B (zh) 一种触电保护的电连接器
CN216980981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动车充电插座
CN220401044U (zh) 一种过载保护的车用充电器
CN220914970U (zh) 一种车载充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