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85304U - 转向机构 - Google Patents

转向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85304U
CN211685304U CN201922501450.XU CN201922501450U CN211685304U CN 211685304 U CN211685304 U CN 211685304U CN 201922501450 U CN201922501450 U CN 201922501450U CN 211685304 U CN211685304 U CN 2116853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ring
gear
rotat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50145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冰尧
施金雷
丁大为
顾津
嵇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Xiaoyuan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Xiaoyuan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Xiaoyuan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Xiaoyuan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50145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853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853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853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 Steering Mechanis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向机构,包括:转向支架;传动机构,与转向支架固定连接,并能够带动转向支架转动;手动转向机构,与传动机构相抵接,并与传动机构进行传动配合,可带动传动机构转动,并使传动机构带动转向支架转动;电动转向机构,可与传动机构相抵接,并与传动机构进行传动配合,可带动传动机构转动,并使传动机构带动转向支架转动;切换机构,与电动转向机构相连接,用于移动电动转向机构,以使电动转向机构抵接或脱离传动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切换机构移动电动转向机构,以使电动转向机构脱离或抵接传动机构,从而实现电动转向模式与手动转向模式之间的切换,具有较好的用户体验效果。

Description

转向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向机构。
背景技术
特种车辆包括各类动力平板车、大件运输车、工程车和消防车等。目前,特种车辆的转向操作模式大致分为:手动转向模式,即采用方向盘进行齿轮传动、链条传动、连杆传动等方式驱使转向轮向左或向右转动;电动转向模式,即通过电动转向机构驱使转向轮向左或向右转动。但是,现有特种车辆多为手动转向模式与电动转向模式的双模式转向配置,常存在两种转向操作模式之间切换过程复杂、稳定性低的问题,严重会因特种车辆未能及时完成转向切换操作而引发安全事故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切换转向模式的转向机构,该转向机构能够在手动转向模式与电动转向模式之间进行快捷切换,并能够基于用户实际需求进行转向模式之间的切换,具有较好的用户体验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转向机构,包括:
转向支架;
传动机构,与所述转向支架固定连接,并能够带动所述转向支架转动;
手动转向机构,与所述传动机构相抵接,并与所述传动机构进行传动配合,可带动所述传动机构转动,并使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转向支架转动;
电动转向机构,可与所述传动机构相抵接,并与所述传动机构进行传动配合,可带动所述传动机构转动,并使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转向支架转动;
切换机构,与所述电动转向机构相连接,用于移动所述电动转向机构,以使所述电动转向机构抵接或脱离所述传动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机构还包括底板,所述切换机构装设于所述底板背向所述转向支架的一侧;所述切换机构包括:滑动机构及控制机构,所述滑动机构装设于所述底板背向所述传动机构的一侧并可相对于所述底板滑动,且所述电动转向机构装设于所述滑动机构,以使所述电动转向机构可基于所述滑动机构的滑动而滑动;所述控制机构装设于所述滑动机构的侧面,用于推动所述滑动机构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及手持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滑动机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手持件。
进一步地,所述切换机构包括:固定箱,所述滑动机构装设于所述固定箱内部并可相对于所述固定箱滑动;所述固定箱朝向所述控制机构的侧面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滑动机构相连接;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可活动式连接于所述固定箱远离所述手动转向机构的侧面,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手持件。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同轴贴合于所述第二齿轮,且所述第一齿轮及所述第二齿轮均与所述转向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形成外齿圈,且所述外齿圈可与所述电动转向机构相抵接;所述第二齿轮形成内齿圈,所述内齿圈与所述手动转向机构相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转向机构包括:电机、齿轮箱、第一转动轴及第三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轴可活动式穿设于所述齿轮箱,所述第一转动轴朝向所述第一齿轮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齿轮相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齿轮箱相连通,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的外齿圈相啮合,当所述电机带动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时,第一转动轴带动所述第三齿轮转动,并使所述第三齿轮带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齿轮形成有第二开口,所述内齿圈位于所述第二开口朝向所述转向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一齿轮形成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开口相适配并正对于所述第二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手动转向机构包括:方向盘、转向杆件及第四齿轮,所述方向盘连接于所述转向杆件的一端;所述转向杆件背向所述方向盘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三开口,并与所述第四齿轮相连接;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的内齿圈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杆件包括:第一杆件、第一万向节、第二杆件、第二万向节及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杆件的一端与所述方向盘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万向节与所述第二杆件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杆件背向所述方向盘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万向节与所述第二转动轴相连接,且所述第二转动轴背向所述第二杆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四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机构还包括转向轮,所述转向轮装设于所述转向支架,并可相对于所述转向支架转动。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提供的一种转向机构,是通过切换机构移动电动转向机构,以使电动转向机构脱离传动机构,从而将该转向机构由电动转向模式切换为手动转向模式;另外,切换机构也可以通过移动该电动转向机构以使该电动转向机构与传动机构相抵接,从而使该转向机构从手动转向模式切换为电动转向模式,能够有效实现电动转向模式与手动转向模式之间的切换,其切换过程方便快捷。另外,该转向机构的结构简单,易操作,具有较好的用户体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转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切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切换机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切换机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切换机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手动转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00、转向机构;10、转向支架;11、车轮叉件;12、连接部;20、传动机构;21、第一齿轮;211、外齿圈;212、第三开口;22、第二齿轮;221、内齿圈;222、第二开口;30、手动转向机构;31、方向盘;32、转向杆件;321、第一杆件;322、第一万向节;323、第二杆件;324、第二万向节;325、第二转动轴;33、第四齿轮;40、电动转向机构;41、电机;42、齿轮箱;43、第一转动轴;44、第三齿轮;50、切换机构;51、滑动机构;52、控制机构;521、第一连接件;522、手持件;523、第二连接件;53、固定箱;531、第一开口;532、通孔;60、底板;70、转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描述仅是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各个不同实施例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组合,以构成未在以下描述中示出的其他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转向机构100,该转向机构100具有手动转向模式及电动转向模式,并能够在电动转向模式与手动转向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该转向机构100包括:转向支架10、传动机构20、手动转向机构30、电动转向机构40及切换机构50。
其中,转向支架10固定连接在传动机构20上,当传动机构20转动时,传动机构20可带动转向支架10转动,以使转向支架10朝右或朝左转动;手动转向机构30与传动机构20相抵接,并且该手动转向机构30与传动机构20进行传动配合,即:当该手动转向机构30转动过程中,可以带动传动机构20进行转动,进而基于传动机构20的转动而带动转向支架10朝右或朝左转动;电动转向机构40可与传动机构20相抵接,并且该电动转向机构40与传动机构20进行传动配合,即:当该电动转向机构40转动过程中,可以带动传动机构20进行转动,进而令传动机构20带动转向支架10朝右或朝左进行转动;切换机构50与电动转向机构40相连接,用于移动该电动转向机构40,以使该电动转向机构40抵接或脱离传动机构20。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切换机构50可使电动转向机构40背向传动机构20的方向移动,以使电动转向机构40由抵接该传动机构20的状态转换为脱离传动机构20的状态,从而令转向机构100由电动转向模式切换为手动转向模式;另外,该切换机构50还可以将电动转向机构40朝向传动机构20移动,以使电动转向机构40由脱离该传动机构20的状态转换为抵接该传动机构20的状态,从而令转向机构100由手动转向模式切换为电动转向模式。
另外,该转向机构100还包括底板60,该手动转向机构30的局部穿过底板60后与传动机构20相抵接,且转向支架10位于底板60的下方。
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切换机构50固定安装在该底板60上,并且位于底板60背向转向支架10的一侧。
该切换机构50包括:滑动机构51及控制机构52,滑动机构51装设在底板60背向传动机构20的一侧,并且该滑动机构51可相对于底板60滑动;控制机构52装设在滑动机构51的侧面,用于推动该滑动机构51滑动,以使滑动机构51可朝向或者背离手动转向机构30移动。
另外,电动转向机构40装设在滑动机构51上,且该电动转向机构40的局部可与传动机构20相抵接。可以理解的,当控制机构52推动滑动机构51朝向或背离手动转向机构30滑动时,电动转向机构40也随滑动机构51的滑动而滑动。
其中,该切换机构50还包括固定箱53,滑动机构51装设在固定箱53的内部并可相对于固定箱53滑动,且电动转向机构40的局部可穿过该固定箱53朝向转向支架10的侧面并与传动机构20相抵接配合。另外,在固定箱53朝向控制机构5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开口531,该控制机构52通过该第一开口531与位于固定箱53内部的滑动机构51相连接,以便于用户可通过操作该控制机构52移动滑动机构51,从而达到控制电动转向机构40与传动机构20之间连接状态,如:抵接状态、脱离状态。
该控制机构52包括:第一连接件521、手持件522及第二连接件523,该第一连接件521朝向滑动机构51的一端穿过第一开口531并与滑动机构51相连接,另一端与手持件522背向手动转向机构30的一端相连接;第二连接件523一端可活动式连接在固定箱53远离手动转向机构30的侧面,另一端连接在手持件522背向手动转向机构30的一端,并且该第二连接件523与手持件522相连接的位置处于第一连接件521靠近手动转向机构30的一侧。
可以理解的是,转向机构100由电动转向模式切换为手动转向模式的过程为:用户可通过手动推动该手持件522朝向远离手动转向机构30的方向移动,手持件522带动第一连接件521及第二连接件523朝向远离手动转向机构30的方向移动;进而,第一连接件521带动滑动机构51朝向远离手动转向机构30的方向移动,并带动电动转向机构40朝向远离传动机构20的方向移动,从而令电动转向机构40与传动机构20的连接状态由抵接状态转换为脱离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转向机构100由手动转向模式切换为电动转向模式的过程为:用户通过手动拉动手持件522朝向靠近手动转向机构30的方向移动,手持件522带动第一连接件521及第二连接件523朝向靠近手动转向机构30的方向移动;进而,第一连接件521带动滑动机构51朝向手动转向机构30移动,并使电动转向机构40朝向传动机构20移动,并最终使电动转向机构40与传动机构20相抵接。
可以理解的,如图2所示,该第二连接件523为闭合的环形件,该第二连接件523的一端穿设在固定箱53远离手动转向机构30的侧面上,并且该第二连接件523可在手持件522的推动下相对于固定箱53滑动。
电动转向机构40包括:电机41、齿轮箱42、第一转动轴43及第三齿轮44,如图2及图4所示。该第一转动轴43可活动式穿设于齿轮箱42上,该第一转动轴43朝向转向支架10的一端伸出底板60并与第三齿轮44相连接;第三齿轮44与传动机构20相抵接;电机41固定装设在滑动机构51上,并且与齿轮箱42相连通,其作用在于:电机41运行时,可带动第一转动轴43转动,并带动第三齿轮44转动,从而传动机构20可基于第三齿轮44的转动而转动。
另外,如图3及图5所示,该固定箱53背向转向支架10的侧面开设有通孔532,第一转动轴43背向第三齿轮44的一端穿过滑动机构51背向转向支架10的侧面,同时穿过该通孔532以伸出固定箱53。
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除了可以基于控制机构52手动进行电动转向模式与手动转向模式之间的切换之外,还可以在该固定箱53处设置电机驱动设备,该电机驱动设备用于实现电动转向模式与手动转向模式之间的电动切换,如:电机驱动设备可基于电力驱动第一转动轴43朝向或背向手动转向机构30移动,进而令第三齿轮44与传动机构20相抵接,或者令第三齿轮44脱离传动机构20。
请一并参阅图6,该传动机构20包括:第一齿轮21及第二齿轮22,第一齿轮21与第二齿轮22之间进行同轴贴合,以使第一齿轮21与第二齿轮22呈一体化设置,第一齿轮21及第二齿轮22均与转向支架10固定连接,并且转向支架10与第一齿轮21相连接的部位位于第一齿轮21的盘面中心;第一齿轮21形成有外齿圈211,该外齿圈211可与电动转向机构40相抵接,即:第三齿轮44可与第一齿轮21的外齿圈211相啮合;第二齿轮22形成有内齿圈221,传动机构20通过该内齿圈221与手动转向机构30相抵接。另外,第二齿轮22位于第一齿轮21背向固定箱53的一侧。
其中,在第二齿轮22上形成有第二开口222,内齿圈221位于第二开口222朝向转向支架10的一侧;在第一齿轮21与该第二开口222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三开口212,第三开口212的形状与第二开口222相适配。另外手动转向机构30的一端可以穿过第三开口212及第二开口222,并且与内齿圈221相抵接,从而令手动转向机构30转动时带动第二齿轮22转动。
请一并参阅图7,该手动转向机构30包括:方向盘31、转向杆件32及第四齿轮33,方向盘31与转向杆件32背向转向支架10的一端相连接;转向杆件32背向方向盘31的一端穿过第三开口212并与第四齿轮33相连接;第四齿轮33位于第二开口222内部,并且第四齿轮33与第二齿轮22处的内齿圈221相啮合。
可以理解的,用户转动方向盘31时,带动转向杆件32转动;进而,转向杆件32带动第四齿轮33转动,第四齿轮33带动第二齿轮22转动,以使第二齿轮22带动转向支架10转动。
其中,转向杆件32包括:第一杆件321、第一万向节322、第二杆件323、第二万向节324及第二转动轴325。第一杆件321的一端与方向盘31相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万向节322与第二杆件323朝向方向盘31的一端相连接;第二杆件323背向方向盘31的一端通过第二万向节324与第二转动轴325朝向方向盘31的一端相连接,第二转动轴325背向方向盘31的一端与第四齿轮33相连接。
可以理解的,第二转动轴325朝向方向盘31的一端穿过第三开口212,并与第四齿轮33相连接;另外,当第二转动轴325转动时,第四齿轮33将基于第二转动轴325的转动而转动,并可带动第二齿轮22及转向支架10转动。
其中,该转向机构100还包括转向轮70,转向轮70与转向支架10相连接,并且位于转向支架10背向固定箱53的一侧;转向支架10形成有车轮叉件11及连接部12,车轮叉件11的一端与连接部12固定连接,且该车轮叉件11的两侧叉部(图未标)位于转向轮70的轴心的两侧,即:转向轮70位于转向支架10中车轮叉件11的两叉部之间,并可相对于该车轮叉件11转圈。
可以理解的,该转向支架10的转动过程能够带动转向轮70进行转向;同时,该转向轮70还能够相对于该转向支架10进行转动,即:转向支架10向左或向右转动时,能够带动转向轮70向左或向右转弯,同时,该转向轮70也可以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圈,以使安装有该转向机构100的车辆能够朝前或朝后行驶。
上述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转向机构100不同转向模式下的工作过程,可详述为:
1、手动转向模式:用户转动方向盘31,带动第一杆件321转动;第一杆件321通过第一万向节322带动第二杆件323转动,第二杆件323通过第二万向节324带动第二转动轴325转动,第二转动轴325带动第四齿轮33转动,第四齿轮33与内齿圈221相啮合并带动第二齿轮22转动;最终,第二齿轮22带动转向支架10转动,并且转向轮70随转向支架10的转动而转动;
2、电动转向模式:当第三齿轮44与第一齿轮21的外齿圈211相啮合时,用户通过装设在底板60处的控制旋钮启动电机41,电机41运行并带动第一转动轴43转动,第一转动轴43带动第三齿轮44转动;第三齿轮44带动第一齿轮21转动,进而带动转向支架10及转向轮70转动。
另外,转向机构100由电动转向模式切换为手动转向模式的过程如下所述:
用户通过手持件522推动第一连接件521及第二连接件523背向传动机构20移动,带动滑动机构51背向传动机构20滑动,并带动电机41、齿轮箱42、第一转动轴43及第三齿轮44朝向远离传动机构20的方向移动,以使第三齿轮44与第一齿轮21的外齿圈211由抵接状态转换为脱离状态。此时,用户仅可以通过方向盘31执行转向操作,即转向机构100处于手动转向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当用户拉动手持件522朝向传动机构20移动,并带动第一连接件521、第二连接件523移动;第一连接件521带动滑动机构51朝向传动机构20移动,并带动电机41、齿轮箱42、第一转动轴43及第三齿轮44朝向传动机构20中的第一齿轮21移动,最终令第三齿轮44与第一齿轮21的外齿圈211相啮合。此时,转向机构100可以通过启动电机41进行转向操作,即转向机构100处于电动转向模式。
上述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转向机构100,通过切换机构50移动电动转向机构40,以使电动转向机构40脱离传动机构20,从而将该转向机构100由电动转向模式切换为手动转向模式;另外,切换机构50也可以通过移动该电动转向机构40以使该电动转向机构40与传动机构20相抵接,从而使该转向机构100从手动转向模式切换为电动转向模式,能够有效实现电动转向模式与手动转向模式之间的快捷切换,稳定性较好。该转向机构100的结构简单,易操作,具有较好的用户体验效果。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向支架(10);
传动机构(20),与所述转向支架(10)固定连接,并能够带动所述转向支架(10)转动;
手动转向机构(30),与所述传动机构(20)相抵接,并与所述传动机构(20)进行传动配合,可带动所述传动机构(20)转动,并使所述传动机构(20)带动所述转向支架(10)转动;
电动转向机构(40),可与所述传动机构(20)相抵接,并与所述传动机构(20)进行传动配合,可带动所述传动机构(20)转动,并使所述传动机构(20)带动所述转向支架(10)转动;
切换机构(50),与所述电动转向机构(40)相连接,用于移动所述电动转向机构(40),以使所述电动转向机构(40)抵接或脱离所述传动机构(2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100)还包括底板(60),所述切换机构(50)装设于所述底板(60)背向所述转向支架(10)的一侧;所述切换机构(50)包括:滑动机构(51)及控制机构(52),所述滑动机构(51)装设于所述底板(60)背向所述传动机构(20)的一侧并可相对于所述底板(60)滑动,且所述电动转向机构(40)装设于所述滑动机构(51),以使所述电动转向机构(40)可基于所述滑动机构(51)的滑动而滑动;所述控制机构(52)装设于所述滑动机构(51)的侧面,用于推动所述滑动机构(51)滑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52)包括:第一连接件(521)及手持件(522),所述第一连接件(52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滑动机构(51),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手持件(52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机构(50)包括:固定箱(53),所述滑动机构(51)装设于所述固定箱(53)内部并可相对于所述固定箱(53)滑动;所述固定箱(53)朝向所述控制机构(52)的侧面开设有第一开口(531),所述第一连接件(521)通过所述第一开口(531)与所述滑动机构(51)相连接;所述控制机构(52)还包括第二连接件(523),所述第二连接件(523)的一端可活动式连接于所述固定箱(53)远离所述手动转向机构(30)的侧面,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手持件(52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20)包括:第一齿轮(21)及第二齿轮(22),所述第一齿轮(21)同轴贴合于所述第二齿轮(22),且所述第一齿轮(21)及所述第二齿轮(22)均与所述转向支架(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21)形成外齿圈(211),且所述外齿圈(211)可与所述电动转向机构(40)相抵接;所述第二齿轮(22)形成内齿圈(221),所述内齿圈(221)与所述手动转向机构(30)相抵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转向机构(40)包括:电机(41)、齿轮箱(42)、第一转动轴(43)及第三齿轮(44),所述第一转动轴(43)可活动式穿设于所述齿轮箱(42),所述第一转动轴(43)朝向所述第一齿轮(21)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齿轮(44)相连接;所述电机(41)与所述齿轮箱(42)相连通,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转动轴(43)转动;所述第三齿轮(44)与所述第一齿轮(21)的外齿圈(211)相啮合,当所述电机(41)带动所述第一转动轴(43)转动时,第一转动轴(43)带动所述第三齿轮(44)转动,并使所述第三齿轮(44)带动所述第一齿轮(21)转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22)形成有第二开口(222),所述内齿圈(221)位于所述第二开口(222)朝向所述转向支架(10)的一侧;所述第一齿轮(21)形成有第三开口(212),所述第三开口(212)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开口(222)相适配并正对于所述第二开口(22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转向机构(30)包括:方向盘(31)、转向杆件(32)及第四齿轮(33),所述方向盘(31)连接于所述转向杆件(32)的一端;所述转向杆件(32)背向所述方向盘(31)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三开口(212),并与所述第四齿轮(33)相连接;所述第四齿轮(33)与所述第二齿轮(22)的内齿圈(221)相啮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杆件(32)包括:第一杆件(321)、第一万向节(322)、第二杆件(323)、第二万向节(324)及第二转动轴(325),所述第一杆件(321)的一端与所述方向盘(31)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万向节(322)与所述第二杆件(323)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杆件(323)背向所述方向盘(31)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万向节(324)与所述第二转动轴(325)相连接,且所述第二转动轴(325)背向所述第二杆件(323)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四齿轮(33)。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100)还包括转向轮(70),所述转向轮(70)装设于所述转向支架(10),并可相对于所述转向支架(10)转动。
CN201922501450.XU 2019-12-31 2019-12-31 转向机构 Active CN2116853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501450.XU CN211685304U (zh) 2019-12-31 2019-12-31 转向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501450.XU CN211685304U (zh) 2019-12-31 2019-12-31 转向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85304U true CN211685304U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98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501450.XU Active CN211685304U (zh) 2019-12-31 2019-12-31 转向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853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60737B (zh) 手持式动力工具
WO2010101008A1 (ja) 電動工具
CN211287043U (zh) 一种智能门锁及其传动系统、离合机构
US20230174130A1 (en) Handcart
CN211685304U (zh) 转向机构
CA2590491A1 (en) Power actuator
CA2389424A1 (en) Remote-control toy vehicle with power take-off mechanism
JP4758371B2 (ja) 動力伝達切換機構
CN101380745A (zh) 一种电链锯
CN112343430A (zh) 一种智能门锁及其传动系统、离合机构
CN216250521U (zh) 固化操作顺序的隔离操动机构
CN211685039U (zh) 驻车操纵系统和车辆
KR101006186B1 (ko) 변속과 2륜/4륜 조향전환기능이 일체화된 주행모드변환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농업용 전동승용 작업기
CN209797439U (zh) 手持式开瓶器
CN209799574U (zh) 一种移动门助力装置开关把手
JP2012218543A (ja) 車両の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207033135U (zh) 电动儿童保险机构
JP5287068B2 (ja) 電動工具
JP2006336663A (ja) クラッチ機構及びこれを具えた移動体
CN111071220B (zh) 驻车操纵系统和车辆
CN211639780U (zh) 一种电锤功能切换机构
CN220769144U (zh) 基于直线推拉式操作的门锁保险机构及门锁
CN218480080U (zh) 一种离合组件、动力系统、转向控制装置及农机
JP6948439B1 (ja) 電動補助機能を備えるラチェットレンチ
CN202616927U (zh) 带直线离合装置的电动执行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