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72253U - 低能耗智能微型茶叶加工设备 - Google Patents

低能耗智能微型茶叶加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72253U
CN211672253U CN202020013700.5U CN202020013700U CN211672253U CN 211672253 U CN211672253 U CN 211672253U CN 202020013700 U CN202020013700 U CN 202020013700U CN 211672253 U CN211672253 U CN 2116722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tea
frame
sleeve
processing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1370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斌
李建马
彭礼云
蒋建祥
程玉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nyou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nyou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nyou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nyou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1370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722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722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722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一种低能耗智能微型茶叶加工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茶叶加工设备采用电热管辐射加热的加热方式能源利用率较低,杀青、理条和炒干三道加工工序需要分立使用不同加工装置导致装置成本较高,以及加工设备体型较大致使其无法应用于家庭式小作坊茶叶加工场合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机架包括第一安装区和第二安装区,第一安装区上设有导轨和对茶叶进行杀青、理条和炒干加工的锅体组件,第二安装区上设有用以带动锅体组件沿导轨长度方向往复运动的驱动组件,锅体组件包括锅框和设在锅框内部的若干个制茶锅,制茶锅远离锅框开口端的一侧敷贴有加热组件,第二安装区设有用以调节加热组件的加热温度的控制面板。

Description

低能耗智能微型茶叶加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低能耗智能微型茶叶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茶产业的发展,各地茶园面积逐年增加,但是,受手工劳作的生产方式制约,采茶难、资源利用率偏低的现象普遍存在,结构性过剩十分明显,为提升茶叶的生产加工效率,近年来机械化的茶叶加工方法和加工设备逐年发展,各个工艺环节的机械品类齐全。但是,机械制茶的品质受加工工艺的影响较大,如温度、时间及投叶量等的区别会影响茶叶品质,此外,制茶师傅的个人技能对制茶品质的影响也较大,如何将制茶师傅的经验转融合到标准化、机械化的制茶工序中,以提升经机械化制茶加工的茶叶的品质是机械制茶的发展方向之一。茶叶的主要加工工序包括杀青、理条和炒干等,杀青的目的是利用高温钝化酶的活性,以保持茶叶色泽和风味,理条的目的是对茶叶进行塑形,炒干的目的是降低茶叶的含水量,以提升茶叶的耐贮性。上述三道工序均需要对茶叶进行升温处理,现有的茶叶加工机械是使用电热管发热对制茶锅进行辐射加热,电热管与制茶锅有一定的空隙,茶叶加工过程中难免增加了热量损耗,尤其是制茶锅要往复运动,加热腔内会吸入冷空气,将大量热空气扇出去,能源利用率低于50%。
申请号为CN201210291595.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效茶叶杀青理条机,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可以横向摆动的槽锅,所述的槽锅下侧设有下加热装置,槽锅上方设有锅盖,锅盖设置在机架上,锅盖内设有上加热装置,所述的上加热装置与下加热装置的功率比为1.5比1至4.5比1,所述的锅盖内还设有用于对茶叶进行可见光光辐射的光照装置,所述的光照装置及上加热装置为数量与槽锅数量一致的卤素灯管,卤素灯管的长度方向与槽锅的长度方向一致,卤素灯管与锅盖之间设有反光装置,所述槽锅表面的平均光照度为20000至50000勒克斯,光照装置的色温为4500至6000开尔文;所述的反光装置呈弧形,弧形反光装置所反射的光线在槽锅底部形成与槽锅长度方向平行的、宽度为6毫米至12毫米的长条状光带,槽锅摆动时,所述光带在槽锅底部来回扫动。
上述专利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但是,上述杀青理条机使用偏心轮带动连杆,连杆带动锅体移动架,锅体移动架与机架用滑套、滑杆连接,这样的滑套、滑杆结构对安装时的平行度要求很高,移动架受热变形后,滑套滑杆容易咬死,导致移动架被拉裂、连杆断裂,在加热制茶锅的同时,制茶锅框架也被加热,造成结构变形、增加运动阻力,增大机械运行噪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茶叶加工设备采用电热管辐射加热的加热方式能源利用率较低,杀青、理条和炒干三道加工工序需要分立使用不同加工装置导致装置成本较高,以及加工设备体型较大致使其无法应用于家庭式小作坊茶叶加工场合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低能耗智能微型茶叶加工设备,所述加工设备在炒茶锅的锅底处敷贴加热构件,使用热传导方式取代原有的热辐射加热方式,能源利用率大幅提升,此外,该设备可集成化对茶叶进行杀青、理条和炒干处理,在降低装置成本的同时可实现在家庭式小作坊茶叶加工场合中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能耗智能微型茶叶加工设备,包括机架,机架包括第一安装区和第二安装区,第一安装区上设有导轨和对茶叶进行杀青、理条和炒干加工的锅体组件,第二安装区上设有用以带动锅体组件沿导轨长度方向往复运动的驱动组件,锅体组件包括锅框和设在锅框内部的若干个制茶锅,制茶锅远离锅框开口端的一侧敷贴有加热组件,第二安装区设有用以调节加热组件的加热温度的控制面板。传统的茶叶加工设备,其杀青、理条和炒干操作需要在分立的不同加工机构中进行,加工设备的体积较大且装置的成本较高,而在我国当下的茶叶种植模式中,除数量有限的大型茶园、茶场外,大部分仍是传统的家庭作坊式种植生产模式,体型较大、购置成本较高的加工设备无法适用于家庭式小作坊茶叶加工场合,针对这一现状,开发集成化、低成本、小体型的茶叶加工设备是极具前景的;进一步的,现有的茶叶加工机械使用电热管发热对制茶锅进行辐射加热,由于电热管与制茶锅有一定的空隙,故而加热过程中能量耗散严重,经测算,使用热辐射加热的能源利用率低于50%,如何降低热量损失、提升加热过程中的能源利用率是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能耗智能微型茶叶加工设备,其中,第一安装区上设有导轨和对茶叶进行杀青、理条和炒干加工的锅体组件,将传统分立的加工组件集成在同一加工设备中,在减小加工设备的体积的同时降低了占据空间和购置成本,可适用于家庭式小作坊茶叶加工场合;进一步的,制茶锅远离锅框开口端的一侧敷贴有加热组件,即使用热传导加热替换原有的热辐射加热方式,制茶锅与锅框锅框之间构成密闭空间,有效提升了能源利用率;最后,传统制茶设备中驱动组件通过滑套、滑杆配合拉动锅体组件往复运动,移动架受热变形后,滑套滑杆容易咬死,导致移动架被拉裂、连杆断裂,在加热制茶锅的同时,制茶锅框架也被加热,造成结构变形、增加运动阻力,增大机械运行噪声,本实用新型中,锅框对加热组件散失的热量进行阻隔,避免了机架受热后的变形,滑套、滑杆运行过程中平稳性较高。
作为优选,若干个制茶锅沿锅框的长度方向密排布置,制茶锅的截面为异形半圆状,制茶锅靠近驱动组件一侧的斜率大于制茶锅远离驱动组件一侧的斜率,制茶锅远离驱动组件一侧的锅体向外延伸并凸出制茶锅截面圆心所在的平面。锅体组件在驱动组件的带动下往复摆动,茶叶在此过程中因惯性可能从制茶锅中滑出,造成茶叶的不必要损耗,本实用新型中,制茶锅的截面为异形半圆状,锅体组件摆动时,由于制茶锅靠近驱动组件一侧的斜率较大,茶叶在惯性作用下难以从制茶锅的锅沿处滑出,同时,制茶锅靠近驱动组件一侧的斜率大于制茶锅远离驱动组件一侧的斜率,即将制茶锅设计为瓢状,茶叶在靠近驱动组件一侧的积聚量大于远离驱动组件一侧的积聚量,锅体组件摆动过程中,茶叶滑动至远离驱动组件一侧的制茶锅部分可发生翻转回滑,通过锅体组件的摆动实现手动翻炒效果,茶叶的受热更为均匀,进而提升成品的质量。
作为优选,滑轨包括中空的油槽和沿油槽长度方向布置在油槽内的导向滑杆,锅框靠近导轨的一侧设有支撑件,支撑件上固定连接有可沿导向滑杆长度方向往复滑动的滑套组焊件,滑轨的数目为两个且沿锅框的宽度方向对称布置在锅框两侧。滑套组焊件和导向滑杆配合,保证锅体组件可在机架上无阻碍滑动,滑轨的数目为两个且沿锅框的宽度方向对称布置在锅框两侧,其目的是提升锅体组件滑动过程的平稳性。
作为优选,滑套组焊件包括板状的连接端和套筒状的滑动端,连接端与支撑件的侧平面通过内六角杯头螺栓相连,内六角杯头螺栓的数目为三个且呈等边三角形状布置,连接端和支撑件之间设有矩形板状的连接片,套设在导向滑杆外周面上的滑动端与导向滑杆间隙配合。内六角杯头螺栓的数目为三个且呈等边三角形状布置,保证连接端与支撑件连接稳固,连接端和支撑件之间设有矩形板状的连接片,其作用是对连接端进行增强,防止其在锅体组件运行过程中发生断裂。
作为优选,导向滑杆上间隔套设有两个滑套组焊件,油槽靠近支撑件的一端设有油槽盖,油槽盖包括呈“T”型的本体,本体包括沿油槽宽度方向布置的竖直段和沿油槽长度方向布置的水平段,水平段部分覆盖油槽的开口端,水平段远离竖直段的一侧设有与油槽的侧平面焊接固定的翻边,竖直段将油槽的开口端分隔为两个滑动空间,两个滑套组焊件分别位于一个滑动空间中。导向滑杆布置在油槽中,使用过程中可在油槽中加注润滑油,进一步降低滑动端与导向滑杆之间的摩擦力,保证锅体组件的无阻碍平稳运行;进一步的,设在油槽开口端的油槽盖将油槽的开口端分隔为两个滑动空间,两个滑套组焊件分别位于一个滑动空间中,其作用是对滑套组焊件的行程进行限定。
作为优选,制茶锅的内壁上设有沿制茶锅周向间隔布置的若干个长条状凸台,凸台的长度方向与锅框的宽度方向一致,加热组件包括敷贴在制茶锅外壁上的电贴膜,制茶锅的外壁上涂覆有黑色涂料,制茶锅与锅框之间填充有保温棉,制茶锅的外壁上固定有可与控制面板进行信号交互的热电偶。制茶锅的内壁上设有沿制茶锅周向间隔布置的若干个长条状凸台,将茶叶倒入制茶锅内时,凸台对茶叶进行分流限位,茶叶因凸台的阻挡不会全部集聚在制茶锅的底部,而是会分散铺陈在制茶锅内壁上的不同位置,相较于传统的茶叶积聚在锅底的炒制方式,本实用新型中茶叶的厚度较小且与制茶锅的接触面积较大,茶叶的受热较为均匀,故而杀青、理条和炒干效率较高;进一步的,加热组件包括敷贴在制茶锅外壁上的电贴膜,制茶锅的外壁上涂覆有黑色涂料,制茶锅与锅框之间填充有保温棉,即采用热传导加热的同时进行隔热和辅助吸热设计,能源利用率较高;此外,制茶锅的外壁上固定有可与控制面板进行信号交互的热电偶,热电偶对制茶锅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控制面板接收热电偶发出的信号后对温度进行显示,工作人员可在监测到温度的同时依照杀青、理条和炒干的不同温度需求对电贴膜的温度进行调节,热电偶的温度监测保证电贴膜的温度调节可真实到位,从而可实现自动化制茶的加工方式。
作为优选,驱动组件包括电机、电机带轮、被动带轮、偏心轮和连杆组焊件,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的电机带轮通过皮带驱动被动带轮转动,被动带轮通过主轴带动偏心轮同步转动,一端与偏心轮外缘相连的连杆组焊件的另一端与支撑件相连,第二安装区上设有用以支撑主轴的立式座轴承。上述技术方案对驱动组件的驱动方式进行限定,第二安装区上设有用以支撑主轴的立式座轴承,主轴在运行过程中平稳性较高。
作为优选,偏心轮远离被动带轮的一侧设有与主轴平行的第一连接杆,连杆组焊件包括连接杆和分别设在连接杆两端的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第一套筒与第一连接杆之间设有深沟球轴承,支撑件上设有可装入第二套筒的槽型支撑座,连接销穿过第二套筒的内环将第二套筒与支撑座转动相连。
作为优选,锅框包括锅框本体和沿锅框本体宽度方向设在锅框本体一侧的出茶墙板,出茶墙板与支撑件转动相连,出茶墙板的外侧设有对出茶墙板限位的出茶门组焊,出茶门组焊包括沿出茶墙板长度方向布置的限位杆,限位杆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与锅框本体转动相连的转动限位件,转动限位件远离锅框本体的一侧设有出茶门卡规。锅框包括锅框本体和设在锅框本体一侧的出茶墙板,制茶过程中,出茶墙板与锅框本体同步运行,制茶完成后,出茶墙板转动与锅框本体分离,制备完成的茶叶可从出茶墙板处滑出,相较于传统的将茶叶从制茶锅中舀出的取茶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取茶方式不使用硬物磕碰茶叶,水含量较低的茶叶发生断裂的概率较低,有效保证了茶叶的茶形完整,提升了茶叶成品质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所述加工设备在炒茶锅的锅底处敷贴加热构件,使用热传导方式取代原有的热辐射加热方式,能源利用率大幅提升;(2)该设备可集成化对茶叶进行杀青、理条和炒干处理,在降低装置成本的同时可实现在家庭式小作坊茶叶加工场合中应用;(3)本实用新型的取茶方式不使用硬物磕碰茶叶,水含量较低的茶叶发生断裂的概率较低,有效保证了茶叶的茶形完整,提升了茶叶成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第一个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第二个示意图。
图3是沿图2中虚线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对应图4的俯视图。
图6是对应图4的左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锅体组件的剖视图。
图中:
机架1;第一安装区Ⅰ;第二安装区Ⅱ;导轨2;锅体组件3,锅框31,制茶锅32;驱动组件4,电机41,电机带轮42,被动带轮43,偏心轮44,连杆组焊件45,连接杆451,第一套筒452,第二套筒453,皮带46,主轴47,第一连接杆48;加热组件5,电贴膜51,保温棉52,热电偶53;油槽6;导向滑杆7;支撑件8;滑套组焊件9,连接端91,滑动端92;连接片10;油槽盖11,竖直段111,水平段112,翻边113;立式座轴承14;深沟球轴承15;支撑座16;连接销17;锅框本体18;出茶墙板19;出茶门组焊20;限位杆21;转动限位件22;出茶门卡规23;罩体24,出茶门淌板25.
上述标注中,属于同一组件的不同构件之间使用逗号分隔,不同组件之间使用分号分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 纵向 ”、“横向 ”、“上“、“下”、“前 ”、“后“、“左”、“ 右 ”、“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低能耗智能微型茶叶加工设备,包括机架1,机架包括第一安装区Ⅰ和第二安装区Ⅱ,第一安装区上设有导轨2和对茶叶进行杀青、理条和炒干加工的锅体组件3,第二安装区上设有用以带动锅体组件沿导轨长度方向往复运动的驱动组件4,锅体组件包括锅框31和设在锅框内部的若干个制茶锅32,制茶锅远离锅框开口端的一侧敷贴有加热组件5,第二安装区设有用以调节加热组件的加热温度的控制面板;若干个制茶锅沿锅框的长度方向密排布置,制茶锅的截面为异形半圆状,制茶锅靠近驱动组件一侧的斜率大于制茶锅远离驱动组件一侧的斜率,制茶锅远离驱动组件一侧的锅体向外延伸并凸出制茶锅截面圆心所在的平面;滑轨包括中空的油槽6和沿油槽长度方向布置在油槽内的导向滑杆7,锅框靠近导轨的一侧设有支撑件8,支撑件上固定连接有可沿导向滑杆长度方向往复滑动的滑套组焊件9,滑轨的数目为两个且沿锅框的宽度方向对称布置在锅框两侧;滑套组焊件包括板状的连接端91和套筒状的滑动端92,连接端与支撑件的侧平面通过内六角杯头螺栓相连,内六角杯头螺栓的数目为三个且呈等边三角形状布置,连接端和支撑件之间设有矩形板状的连接片10,套设在导向滑杆外周面上的滑动端与导向滑杆间隙配合;导向滑杆上间隔套设有两个滑套组焊件,油槽靠近支撑件的一端设有油槽盖11,油槽盖包括呈“T”型的本体,本体包括沿油槽宽度方向布置的竖直段111和沿油槽长度方向布置的水平段112,水平段部分覆盖油槽的开口端,水平段远离竖直段的一侧设有与油槽的侧平面焊接固定的翻边113,竖直段将油槽的开口端分隔为两个滑动空间12,两个滑套组焊件分别位于一个滑动空间中;制茶锅的内壁上设有沿制茶锅周向间隔布置的若干个长条状凸台13,凸台的长度方向与锅框的宽度方向一致,加热组件包括敷贴在制茶锅外壁上的电贴膜51,制茶锅的外壁上涂覆有黑色涂料,制茶锅与锅框之间填充有保温棉52,制茶锅的外壁上固定有可与控制面板进行信号交互的热电偶53;驱动组件包括电机41、电机带轮42、被动带轮43、偏心轮44和连杆组焊件45,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的电机带轮通过皮带46驱动被动带轮转动,被动带轮通过主轴47带动偏心轮同步转动,一端与偏心轮外缘相连的连杆组焊件的另一端与支撑件相连,第二安装区上设有用以支撑主轴的立式座轴承14;偏心轮远离被动带轮的一侧设有与主轴平行的第一连接杆48,连杆组焊件包括连接杆451和分别设在连接杆两端的第一套筒452和第二套筒453,第一套筒与第一连接杆之间设有深沟球轴承15,支撑件上设有可装入第二套筒的槽型支撑座16,连接销17穿过第二套筒的内环将第二套筒与支撑座转动相连;锅框包括锅框本体18和沿锅框本体宽度方向设在锅框本体一侧的出茶墙板19,出茶墙板与支撑件转动相连,出茶墙板的外侧设有对出茶墙板限位的出茶门组焊20,出茶门组焊包括沿出茶墙板长度方向布置的限位杆21,限位杆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与锅框本体转动相连的转动限位件22,转动限位件远离锅框本体的一侧设有出茶门卡规23。
如图2所示位置关系,机架自左而右包括用以安装驱动组件的第二安装区和用以安装锅体组件的第一安装区,驱动组件自下而上包括电机,电机沿图纸靠内的一端通过驱动轴连接有电机带轮,第二安装区的上部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两个同心间隔布置的立式座轴承,主轴沿立式座轴承的轴向穿出,主轴沿图纸靠内的一端连接有被动带轮,主轴沿图纸靠外的一端连接有偏心轮,被动带轮与电机带轮通过皮带相连,偏心轮远离被动带轮一侧的边缘处设有与主轴平行的第一连接杆,连杆组焊件自左而右包括第一套筒、连接杆和第二套筒,第一套筒套设在第一连接杆的周面上,为减小第一套筒与第一连接杆之间的摩擦,保证第一套筒的无阻碍转动,第一套筒与第一连接杆之间设有深沟球轴承,在第一安装区中,自上而下包括锅体组件、支撑件和滑轨,位于支撑件左侧的上端面上设有槽型支撑座,第二套筒位于槽型支撑座内,支撑座与第二套筒通过连接销相连。
如图3所示位置关系,自上而下依次为锅体组件、支撑件、滑套组焊件、导向滑杆、油槽和机架,锅体组件包括外周的锅框和内部的制茶锅,引入图4可见,制茶锅的数目为4个且在锅框内紧密排布,制茶锅的截面为异形半圆状,制茶锅左侧的斜率大于制茶锅右侧的斜率,制茶锅右侧的锅体向上延伸并凸出制茶锅截面圆心所在的平面,滑套组焊件自上而下包括连接端和滑动端,滑动端为套筒状,滑动端套设在导向滑杆的周面上且与导向滑杆间隙配合,连接端为矩形板状,连极端与支撑件之间设有矩形板装的连接板,支撑件、连接板和连接板通过三个呈等边三角形状布置的内六角杯头螺栓连接固定,导向滑杆位于油槽中,油槽的上端设有油槽盖,油槽中使用时可加注润滑油,锅框自左而右包括出茶墙板和锅框本体,出茶墙板可逆时针转动后与锅框本体,茶叶制备完成后,打开出茶墙板将茶叶从制茶锅中扫出即可,茶叶不会因硬物碰撞而发生茶形损坏现象,出茶墙板的左侧设有限位杆,限位杆通过转动限位件控制实现上下摆动,当限位杆摆动至下侧工位时,限位杆与出茶墙板抵接并对其进行限位,茶叶不会从锅体组件中漏出,当限位杆摆动至上侧工位时,限位杆与出茶墙板分离,出茶墙板因无限位而逆时针摆动,制茶锅中的茶叶可滑动至出茶门淌板25上。
如图5所示位置关系,自左而右依次为罩体和锅体组件,罩体上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可与加热组件中的热电偶实现信号交互,热电偶对制茶锅的锅温实时监测,将监测到的温度数据传输至控制面板,此信号交互传输过程为现有技术,故而此处不再赘述,工作人员根据控制面板上的温度数据,结合当下处于杀青、理条和炒干中的对应工序选择相应的温度,控制面板将这一数据信号传输至电贴膜,电贴膜进行升温或降温操作,热电偶对温度进行监测保证温度变化到位,由此形成完整的温度控制回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锅体组件的另一种运动方式,如图4所示位置关系,锅体组件的下方设有支撑件,支撑件与油槽间隔布置,油槽为中空结构,支撑件上连接有若干个自左而右间隔布置的滚轮轴,滚轮轴上连接有可沿油槽长度方向往复滑动的滚轮,本实施例中滚轮的数目为两个,滚轮自左而右包括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第一滚轮与锅体组件左端的距离和第二滚轮与锅体组件右端的距离相等。本实施例中锅体组件运动时与油槽之间为滚动摩擦,摩擦阻力较小且运动过程中无阻滞现象,运行平稳性较高。

Claims (9)

1.一种低能耗智能微型茶叶加工设备,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机架包括第一安装区和第二安装区,第一安装区上设有导轨和对茶叶进行杀青、理条和炒干加工的锅体组件,第二安装区上设有用以带动锅体组件沿导轨长度方向往复运动的驱动组件,锅体组件包括锅框和设在锅框内部的若干个制茶锅,制茶锅远离锅框开口端的一侧敷贴有加热组件,第二安装区设有用以调节加热组件的加热温度的控制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能耗智能微型茶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若干个制茶锅沿锅框的长度方向密排布置,制茶锅的截面为异形半圆状,制茶锅靠近驱动组件一侧的斜率大于制茶锅远离驱动组件一侧的斜率,制茶锅远离驱动组件一侧的锅体向外延伸并凸出制茶锅截面圆心所在的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能耗智能微型茶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滑轨包括中空的油槽和沿油槽长度方向布置在油槽内的导向滑杆,锅框靠近导轨的一侧设有支撑件,支撑件上固定连接有可沿导向滑杆长度方向往复滑动的滑套组焊件,滑轨的数目为两个且沿锅框的宽度方向对称布置在锅框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能耗智能微型茶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滑套组焊件包括板状的连接端和套筒状的滑动端,连接端与支撑件的侧平面通过内六角杯头螺栓相连,内六角杯头螺栓的数目为三个且呈等边三角形状布置,连接端和支撑件之间设有矩形板状的连接片,套设在导向滑杆外周面上的滑动端与导向滑杆间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能耗智能微型茶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导向滑杆上间隔套设有两个滑套组焊件,油槽靠近支撑件的一端设有油槽盖,油槽盖包括呈“T”型的本体,本体包括沿油槽宽度方向布置的竖直段和沿油槽长度方向布置的水平段,水平段部分覆盖油槽的开口端,水平段远离竖直段的一侧设有与油槽的侧平面焊接固定的翻边,竖直段将油槽的开口端分隔为两个滑动空间,两个滑套组焊件分别位于一个滑动空间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能耗智能微型茶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制茶锅的内壁上设有沿制茶锅周向间隔布置的若干个长条状凸台,凸台的长度方向与锅框的宽度方向一致,加热组件包括敷贴在制茶锅外壁上的电贴膜,制茶锅的外壁上涂覆有黑色涂料,制茶锅与锅框之间填充有保温棉,制茶锅的外壁上固定有可与控制面板进行信号交互的热电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能耗智能微型茶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驱动组件包括电机、电机带轮、被动带轮、偏心轮和连杆组焊件,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的电机带轮通过皮带驱动被动带轮转动,被动带轮通过主轴带动偏心轮同步转动,一端与偏心轮外缘相连的连杆组焊件的另一端与支撑件相连,第二安装区上设有用以支撑主轴的立式座轴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低能耗智能微型茶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偏心轮远离被动带轮的一侧设有与主轴平行的第一连接杆,连杆组焊件包括连接杆和分别设在连接杆两端的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第一套筒与第一连接杆之间设有深沟球轴承,支撑件上设有可装入第二套筒的槽型支撑座,连接销穿过第二套筒的内环将第二套筒与支撑座转动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能耗智能微型茶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锅框包括锅框本体和沿锅框本体宽度方向设在锅框本体一侧的出茶墙板,出茶墙板与支撑件转动相连,出茶墙板的外侧设有对出茶墙板限位的出茶门组焊,出茶门组焊包括沿出茶墙板长度方向布置的限位杆,限位杆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与锅框本体转动相连的转动限位件,转动限位件远离锅框本体的一侧设有出茶门卡规。
CN202020013700.5U 2020-01-03 2020-01-03 低能耗智能微型茶叶加工设备 Active CN2116722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13700.5U CN211672253U (zh) 2020-01-03 2020-01-03 低能耗智能微型茶叶加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13700.5U CN211672253U (zh) 2020-01-03 2020-01-03 低能耗智能微型茶叶加工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72253U true CN211672253U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98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13700.5U Active CN211672253U (zh) 2020-01-03 2020-01-03 低能耗智能微型茶叶加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722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40840A (zh) 一种新型升降式集成灶
CN201479836U (zh) 茶叶双锅曲毫炒干机
CN211672253U (zh) 低能耗智能微型茶叶加工设备
CN111631275A (zh) 低能耗智能微型茶叶加工设备及茶叶加工方法
CN109340841B (zh) 一种炉头可调式集成灶
CN203987467U (zh) 发热体可升降的电煮锅
CN205567701U (zh) 一种高营养多功效烤制鳗鱼生产专用的安全蒸煮装置
CN109340839B (zh) 一种炉头隐藏式集成灶
CN208957806U (zh) 肉片烘烤用旋转烤架
CN2877314Y (zh) 一种水煮面机
CN112556322B (zh) 一种水果果干冻干加工方法
CN108739917A (zh) 一种低温存储定量烹饪面条的智能机器人
CN211299576U (zh) 一种多功能新型烤肠机
CN108703637B (zh) 一种用于智能烹饪机的颠炒运动装置
CN208875339U (zh) 一种烧鸡用卤制锅
CN208192042U (zh) 一种生产加工用油炸食品沥油装置
CN112344691A (zh) 一种茶叶加工节能烘干设备
CN213506788U (zh) 一种油料蒸炒装置
CN110403482A (zh) 一种多功能新型烤肠机
CN213719740U (zh) 一种绿色有机茶叶杀青设备
CN218186461U (zh) 一种用于小吃加工处理的电烤炉
CN214018495U (zh) 一种均匀加热的自控温炒药机
CN213404718U (zh) 一种新型滚筒炒茶机
CN110013180A (zh) 一种新型美式无油空气炸锅
CN212629739U (zh) 一种多炒锅炒茶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