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66091U - 一种双向可调节预应力的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向可调节预应力的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66091U
CN211666091U CN201922172201.0U CN201922172201U CN211666091U CN 211666091 U CN211666091 U CN 211666091U CN 201922172201 U CN201922172201 U CN 201922172201U CN 211666091 U CN211666091 U CN 2116660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ing
head
adjusting nut
bolt head
lock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7220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剑涛
邓成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217220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660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660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66091U/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31465 priority patent/WO2021109911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5/00Reinforcing elements, e.g. for concrete; Auxiliary elements therefor
    • E04C5/08Member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used in prestressed construc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5/00Reinforcing elements, e.g. for concrete; Auxiliary elements therefor
    • E04C5/08Member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used in prestressed constructions
    • E04C5/12Anchor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向可调节预应力的连接结构,包括插销部、锁合部和调节部;锁合部包括锁筒、螺纹固定于锁筒敞开端的支撑套筒以及设置于锁筒内的锁扣机构;支撑套筒内周面的上端设有内倾角;锁筒的另一端套设有工件;插销部包括朝向锁合部一端敞开的销筒以及插入锁筒内的插销头;插销头通过设置在其末端的螺纹端螺纹固定于销筒敞开端内;销筒的另一端套设有另一工件;插销头末端的外周壁上设有环形沟;滚珠容纳在环形沟内;插销头插入锁筒,滚珠进入环形沟,插销头被锁定于锁扣机构中;调节部能够用于调节支撑套筒或插销头;旋动调节部使支撑套筒前顶,插销头受力形变产生预压应力;旋动调节部使插销头后退,插销头受力形变产生预拉应力。

Description

一种双向可调节预应力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向可调节预应力的连接结构,属于锁接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插接结构在各种领域的构件连接中均得到广泛应用,此结构具有无需焊接、便于实施,受力时变形小的优点。但此结构如需进行预应力处理,则需要较多工序和设备方能实现。
专利公开号为CN106948492A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自驱动的销锁预应力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其公开了一种自驱动的销锁预应力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以插接方式快捷便利地实现较经济的预应力连接结构,可以在建筑施工现场直接施加预应力后直接装配,使得施加的预应力能快速用于施工,从而能有效降低传统预应力产品由于结构复杂,工期长,造成成本高的问题。但是,该自驱动的销锁预应力连接结构,通过朝向第一推力腔或者第二推力腔里注浆,以此推动插销头来获得预压应力或者预压应力,一次只能提供一种预应力(即预压应力或者预压应力中的一种),不能同时提供双向的预应力,在销锁结构的压、拉应力转换时,就不能够灵活反应。此外,注浆后固结需要时间,且浆体坚硬度不足,会导致能施加的预应力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向可调节预应力的连接结构,该预应力接头能够同时施加预压应力和预拉应力,在后续承受压应力或者拉应力时,能够快速达到类似焊接微量变形的受力转换,同时提高该预应力接头的承受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向可调节预应力的连接结构,包括分置于两构件上且同轴的插销部和锁合部;所述插销部和所述锁合部之间还设置有调节部;所述锁合部包括朝向所述插销部一端敞开的锁筒、螺纹固定于所述锁筒敞开端的支撑套筒以及设置于所述锁筒内的锁扣机构;所述支撑套筒内周面的上端设有内倾角;所述锁扣机构包括滚珠、弹簧、珠盆以及垫片;所述锁筒的另一端套设有工件,工件套设于所述锁筒内的一端设置有墩头;所述插销部包括朝向所述锁合部一端敞开的销筒以及插入所述锁筒内的插销头;所述插销头通过设置在其末端的螺纹端螺纹固定于所述销筒敞开端内;所述销筒的另一端套设有另一工件,工件的墩头套设于所述销筒内;所述插销头末端的外周壁上设有环形沟;弹簧一端抵靠在锁筒内墩头上,另一端抵靠在垫片上;珠盆设置在锁筒内墩头与插销头之间;滚珠容纳在环形沟内;插销头插入锁筒,滚珠在弹簧和垫片的作用下进入环形沟,插销头被锁定于锁扣机构中;所述调节部能够用于调节所述支撑套筒或所述插销头;旋动调节部使支撑套筒前顶,插销头受力形变产生预压应力;旋动调节部使插销头后退,插销头受力形变产生预拉应力。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部包括第一调节端和第一调节螺母;所述第一调节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插销头与所述螺纹端之间;所述第一调节螺母螺纹固定在所述支撑套筒末端外侧;所述第一调节螺母下端面紧贴所述第一调节端上端面;所述第一调节螺母内径小于所述第一调节端外径;所述第一调节端与所述螺纹端的连接处与所述销筒敞开端端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一调节螺母上端面与所述锁筒敞开端端面之间留有间隙;旋动第一调节端使插销头后退,被锁扣机构固定的插销头受力形变,产生预拉应力;旋动第一调节螺母使第一调节螺母挤压第一调节端,支撑套筒受反作用力向前顶出,被锁扣机构固定的插销头受力形变,产生预压应力。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部还包括第一垫圈;所述第一垫圈套设在所述插销头外;所述第一垫圈位于所述第一调节端和所述第一调节螺母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部包括第二调节端和第二调节螺母;所述第二调节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套筒末端外侧;所述第二调节螺母螺纹固定在所述螺纹端上端外侧;所述第二调节端下端面紧贴所述第二调节螺母上端面;所述第二调节螺母内径小于所述第二调节端的外径;所述第二调节端上端与所述锁筒敞开端端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二调节螺母下端与所述销筒敞开端端面之间留有间隙;旋动第二调节端使支撑套筒前顶,被锁扣机构固定的插销头受力形变,产生预压应力;旋动第二调节螺母使第二调节螺母挤压第二调节端,插销头的螺纹端受反作用力向后退缩,被锁扣机构固定的插销头受力形变,产生预拉应力。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部还包括第二垫圈;所述第二垫圈套设在所述插销头外;所述第二垫圈位于所述第二调节端和所述第二调节螺母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部包括第三调节端、第三调节螺母以及第一调节螺套;所述第三调节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插销头与所述螺纹端之间;所述第一调节螺套固定设置在所述插销头下部外侧;所述第三调节螺母螺纹固定在所述第一调节螺套外侧末端;所述第三调节螺母下端面紧贴所述第三调节端上端面;所述第三调节螺母内径小于所述支撑套筒外径;所述第三调节端与所述螺纹端的连接处与所述销筒敞开端端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三调节螺母上端面与所述锁筒敞开端端面之间留有间隙;旋动第三调节端使插销头后退,被锁扣机构固定的插销头受力形变,产生预拉应力;旋动第三调节螺母使第三调节螺母挤压支撑套筒,支撑套筒受力向前顶出,被锁扣机构固定的插销头受力形变,产生预压应力。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部包括第四调节端、第四调节螺母以及第二调节螺套;所述第四调节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套筒末端;所述第二调节螺套固定设置在第四调节端末端;所述第四调节螺母螺纹固定在所述第二调节螺套上端外侧;所述第四调节端下端面紧贴所述第四调节螺母上端面;所述第四调节螺母内径小于所述螺纹端的外径;所述第四调节端上端与所述锁筒敞开端端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四调节螺母下端与所述销筒敞开端端面之间留有间隙;旋动第四调节端使支撑套筒前顶,被锁扣机构固定的插销头受力形变,产生预压应力;旋动第四调节螺母使第四调节螺母挤压螺纹端,插销头的螺纹端受力向后退缩,被锁扣机构固定的插销头受力形变,产生预拉应力。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预应力接头能够同时施加预压应力和预拉应力,在后续承受压应力或者拉应力时,能够快速进行受力转换,同时提高预应力接头的承受能力。
2、通过旋动调节螺母,能够消除调节螺母与调节端之间的间隙,防止压、力应力变换时,接头因存在间隙发生变形,导致失效。
3、通过旋动调节螺母抵靠在调节端上,能够在建筑施工现场直接施加预应力后直接装配,使得施加的预应力能快速用于施工,从而能有效避免传统预应力产品工期长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锁合部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插销部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局部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锁合部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插销部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局部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锁合部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插销部的剖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的局部剖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的锁合部的剖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的插销部的剖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插销部;11、销筒;12、插销头;13、螺纹端;14、环形沟;2、锁合部;21、锁筒;22、支撑套筒;23、滚珠;24、弹簧;25、珠盆;26、垫片;27、盆式滚珠架;3、调节部;31、第一调节端;32、第一调节螺母;33、第一垫圈;41、第二调节端;42、第二调节螺母;43、第二垫圈;51、第三调节端;52、第三调节螺母;53、第一调节螺套;61、第四调节端;62、第四调节螺母;63、第二调节螺套;7、工件;71、墩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4,一种双向可调节预应力的连接结构,包括分置于两构件上且同轴的插销部1和锁合部2;所述插销部1和所述锁合部2之间还设置有调节部3;所述锁合部2包括朝向所述插销部1一端敞开的锁筒21、螺纹固定于所述锁筒21敞开端的支撑套筒22以及设置于所述锁筒21内的锁扣机构;所述支撑套筒22内周面的上端设有内倾角;所述锁扣机构包括滚珠23、弹簧24、珠盆25以及垫片26;所述锁筒21的另一端套设有工件7,工件7套设于所述锁筒21内的一端设置有墩头71;所述插销部1包括朝向所述锁合部2一端敞开的销筒11以及插入所述锁筒21内的插销头12;所述插销头12通过设置在其末端的螺纹端13螺纹固定于所述销筒11敞开端内;所述销筒11的另一端套设有另一工件7,工件7的墩头71套设于所述销筒11内;所述插销头12末端的外周壁上设有环形沟14;弹簧24一端抵靠在锁筒21内墩头71上,另一端抵靠在垫片26上;珠盆25设置在锁筒21内墩头71与插销头12之间;垫片26下端面、环形沟14壁面以及支撑套筒22的内倾角,形成用于容纳滚珠23的容纳部;滚珠23容纳在环形沟14内;插销头12插入锁筒21,滚珠23在弹簧24和垫片26的作用下进入环形沟14,插销头12被锁定于锁扣机构中;所述调节部3能够用于调节所述支撑套筒22或所述插销头12;旋动调节部3使支撑套筒22前顶,插销头12受力形变产生预压应力;旋动调节部3使插销头12后退,插销头12受力形变产生预拉应力。
特别的,锁扣机构也可以采用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823572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多用盆式滚珠架》中的弹簧24、滚珠23和盆式滚珠架27的组合。盆式滚珠架27在安装时为一个整体,在插销头12插入锁筒21后,盆式滚珠架27受冲击分裂成珠盆25和垫片26。
特别的,工件7的头部可以使用设置墩头71的形式卡合在锁筒21或者销筒11中,也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直接固定在锁筒21或者销筒11中。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部3包括第一调节端31和第一调节螺母32;所述第一调节端31固定设置在所述插销头12与所述螺纹端13之间;所述第一调节螺母32螺纹固定在所述支撑套筒22末端外侧;所述第一调节螺母32下端面紧贴所述第一调节端31上端面;所述第一调节螺母32内径小于所述第一调节端31外径;所述第一调节端31与所述螺纹端13的连接处与所述销筒11敞开端端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一调节螺母32上端面与所述锁筒21敞开端端面之间留有间隙;旋动第一调节端31使插销头12后退,被锁扣机构固定的插销头12受力形变,产生预拉应力;旋动第一调节螺母32使第一调节螺母32挤压第一调节端31,支撑套筒22受反作用力向前顶出,被锁扣机构固定的插销头12受力形变,产生预压应力。设置间隙,能够在该预应力接头在承受应力变换的时候,避免突然产生的形变,使第一调节端31下端碰撞销筒11,或者第一调节螺母32上端碰撞锁筒21,损坏该预应力接头的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部3还包括第一垫圈33;所述第一垫圈33套设在所述插销头12外;所述第一垫圈33位于所述第一调节端31和所述第一调节螺母32之间。当第一调节端31和第一调节螺母32外径差异较为明显时,通过加第一垫圈33,可以使二者受力更加均衡。
特别的,所述第一调节端31的横截面为矩形或者六边形。能够便于工作人员使用扳手之类的工具来卡合在第一调节端31外围,方便进行调整。
特别的,作为替代,第一调节端31的外壁面上也可以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调节齿。这样,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与调节齿吻合的扳手,来对第一调节端31进行旋动。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参见图1-4,安装时,首先在锁筒21内放入工件7,再放入弹簧24,接着将盆式滚珠架27放置于支撑套筒22上,然后放入滚珠23,使滚珠23滑入盆式滚珠架27与支撑套筒22之间。然后下压盆式滚珠架27,则滚珠23被固定。然后将支撑套筒22安装于锁合部2的锁筒21内,则盆式滚珠架27上端与锁合部2内的弹簧24相抵接触,锁合部2安装完成。安装插销部1时,只需在销筒11内放入工件7,再在销筒11的敞开端上连接插销头12的螺纹端13即可。当锁合部2与插销部1进行插接工作时,插销头12进入锁合部2的支撑套筒22内,然后与盆式滚珠架27下端的承推槽抵靠,随着插销头12的继续顶入锁合部2,盆式滚珠架27受力断裂,分离为垫片26和珠盆25,同时,在垫片26和弹簧24的作用下,滚珠23推入插销头12的容纳部内,同时垫片26自身也可以卡合于插销头12的容纳部的上部,与容纳部配合对滚珠23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而珠盆25则继续被插销头12顶出且从中部穿过垫片26,被固定在插销头12与工件7之间。
在接头安装完成后,若发现插销头12并没有完全插入锁扣机构,无法实现锁定,则可以通过扳手卡住第一调节端31,调节插销头12的位置,使其完全插入锁扣机构,并实现锁定。
对该预应力接头施加预拉应力时,可以通过扳手卡住第一调节端31,调节插销头12的位置使其回缩,则被锁扣机构固定的插销头12受力形变,产生预拉应力,然后旋动第一调节螺母32贴合至第一调节端31,防止因插销头12的回缩而与支撑套筒22产生间隙,导致整个连接结构松动;对该预应力接头施加预压应力时,旋动第一调节螺母32使第一调节螺母32挤压第一调节端31,因第一调节螺母32无法移动,则与第一调节螺母32螺纹连接的支撑套筒22受反作用力向前顶出,被锁扣机构固定的插销头12受力形变,产生预压应力。这样,即可对该预应力接头同时施加双向预应力,该预应力接头即可在承受拉压应力变换时,瞬间实现拉压应力的瞬间无缝隙转换。
预应力施加完成后,再在锁筒21和销筒11的间隙抹上水泥或者胶水等密封材料,填充连接构件之间的间隙,增加连接构件的连接强度,防止连接构件的松动与腐蚀。
实施例二:
参见图5-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调节部3包括第二调节端41和第二调节螺母42;所述第二调节端41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套筒22末端外侧;所述第二调节螺母42螺纹固定在所述螺纹端13上端外侧;所述第二调节端41下端面紧贴所述第二调节螺母42上端面;所述第二调节螺母42内径小于所述第二调节端41的外径;所述第二调节端41上端与所述锁筒21敞开端端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二调节螺母42下端与所述销筒11敞开端端面之间留有间隙;旋动第二调节端41使支撑套筒22前顶,被锁扣机构固定的插销头12受力形变,产生预压应力;旋动第二调节螺母42使第二调节螺母42挤压第二调节端41,插销头12的螺纹端13受反作用力向后退缩,被锁扣机构固定的插销头12受力形变,产生预拉应力。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部3还包括第二垫圈43;所述第二垫圈43套设在所述插销头12外;所述第二垫圈43位于所述第二调节端41和所述第二调节螺母42之间。
特别的,所述第二调节端41的横截面为矩形或者六边形。
特别的,作为替代,第二调节端41的外壁面上可以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调节齿。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参见图5-8,本实施例的安装过程与实施例一相同。
在接头安装完成后,若发现插销头12并没有完全插入锁扣机构,无法实现锁定,则可以通过扳手卡住第二调节端41,调节插销头12的位置,使其完全插入锁扣机构,并实现锁定。
对该预应力接头施加预压应力时,可以通过扳手卡住第二调节端41,调整支撑套筒22的位置使其前顶,则被锁扣机构固定的插销头12受力形变,产生预压应力,然后旋动第二调节螺母42贴合至第二调节端41,防止因支撑套筒22的前顶而与插销头12产生间隙,导致整个连接结构松动;对该预应力接头施加预拉应力时,旋动第二调节螺母42使第二调节螺母42挤压第二调节端41,因第二调节端41无法移动,则与第二调节螺母42螺纹连接的插销头12的螺纹端13受反作用力,使插销头12向后退缩,被锁扣机构固定的插销头12受力形变,产生预拉应力。这样,即可对该预应力接头同时施加双向预应力,该预应力接头即可在承受拉压应力变换时,瞬间实现拉压应力的瞬间无缝隙转换。
预应力施加完成后,再在锁筒21和销筒11的间隙抹上水泥或者胶水等密封材料,填充连接构件之间的间隙,增加连接构件的连接强度,防止连接构件的松动与腐蚀。
实施例三:
参见图9-1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调节部3包括第三调节端51、第三调节螺母52以及第一调节螺套53;所述第三调节端51固定设置在所述插销头12与所述螺纹端13之间;所述第一调节螺套53固定设置在所述插销头12下部外侧;所述第三调节螺母52螺纹固定在所述第一调节螺套53外侧末端;所述第三调节螺母52下端面紧贴所述第三调节端51上端面;所述第三调节螺母52内径小于所述支撑套筒22外径;所述第三调节端51与所述螺纹端13的连接处与所述销筒11敞开端端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三调节螺母52上端面与所述锁筒21敞开端端面之间留有间隙;旋动第三调节端51使插销头12后退,被锁扣机构固定的插销头12受力形变,产生预拉应力;旋动第三调节螺母52使第三调节螺母52挤压支撑套筒22,支撑套筒22受力向前顶出,被锁扣机构固定的插销头12受力形变,产生预压应力。
特别的,所述第第三调节端51的横截面为矩形或者六边形。
特别的,作为替代,第三调节端51的外壁面上可以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调节齿。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参见图9-12,本实施例的安装过程与实施例一相同。
在接头安装完成后,若发现插销头12并没有完全插入锁扣机构,无法实现锁定,则可以通过扳手卡住第三调节端51,调节插销头12的位置,使其完全插入锁扣机构,并实现锁定。
对该预应力接头施加预拉应力时,可以通过扳手卡住第三调节端51,调节插销头12的位置使其回缩,则被锁扣机构固定的插销头12受力形变,产生预拉应力,然后旋动第三调节螺母52贴合至支撑套筒22,防止因插销头12的回缩而与支撑套筒22产生间隙,导致整个连接结构松动;对该预应力接头施加预压应力时,旋动第三调节螺母52使第三调节螺母52挤压支撑套筒22,支撑套筒22受力向前顶出,被锁扣机构固定的插销头12受力形变,产生预压应力。这样,即可对该预应力接头同时施加双向预应力,该预应力接头即可在承受拉压应力变换时,瞬间实现拉压应力的瞬间无缝隙转换。
预应力施加完成后,再在锁筒21和销筒11的间隙抹上水泥或者胶水等密封材料,填充连接构件之间的间隙,增加连接构件的连接强度,防止连接构件的松动与腐蚀。
实施例四:
参见图13-1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调节部3包括第四调节端61、第四调节螺母62以及第二调节螺套63;所述第四调节端61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套筒22末端;所述第二调节螺套63固定设置在第四调节端61末端;所述第四调节螺母62螺纹固定在所述第二调节螺套63上端外侧;所述第四调节端61下端面紧贴所述第四调节螺母62上端面;所述第四调节螺母62内径小于所述螺纹端13的外径;所述第四调节端61上端与所述锁筒21敞开端端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四调节螺母62下端与所述销筒11敞开端端面之间留有间隙;旋动第四调节端61使支撑套筒22前顶,被锁扣机构固定的插销头12受力形变,产生预压应力;旋动第四调节螺母62使第四调节螺母62挤压螺纹端13,插销头12的螺纹端13受力向后退缩,被锁扣机构固定的插销头12受力形变,产生预拉应力。
特别的,所述第四调节端61的横截面为矩形或者六边形。
特别的,作为替代,第四调节端61的外壁面上可以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调节齿。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参见图13-16,本实施例的安装过程与实施例一相同。
在接头安装完成后,若发现插销头12并没有完全插入锁扣机构,无法实现锁定,则可以通过扳手卡住第四调节端61,调节插销头12的位置,使其完全插入锁扣机构,并实现锁定。
对该预应力接头施加预压应力时,可以通过扳手卡住第四调节端61,调整支撑套筒22的位置使其前顶,则被锁扣机构固定的插销头12受力形变,产生预压应力,然后旋动第四调节螺母62贴合至螺纹端13,防止因支撑套筒22的前顶而与插销头12产生间隙,导致整个连接结构松动;对该预应力接头施加预拉应力时,旋动第四调节螺母62使第四调节螺母62挤压螺纹端13,螺纹端13受力使插销头12向后退缩,被锁扣机构固定的插销头12受力形变,产生预拉应力。这样,即可对该预应力接头同时施加双向预应力,该预应力接头即可在承受拉压应力变换时,瞬间实现拉压应力的瞬间无缝隙转换。
预应力施加完成后,再在锁筒21和销筒11的间隙抹上水泥或者胶水等密封材料,填充连接构件之间的间隙,增加连接构件的连接强度,防止连接构件的松动与腐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双向可调节预应力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置于两构件上且同轴的插销部(1)和锁合部(2);所述插销部(1)和所述锁合部(2)之间还设置有调节部(3);所述锁合部(2)包括朝向所述插销部(1)一端敞开的锁筒(21)、螺纹固定于所述锁筒(21)敞开端的支撑套筒(22)以及设置于所述锁筒(21)内的锁扣机构;所述支撑套筒(22)内周面的上端设有内倾角;所述锁扣机构包括滚珠(23)、弹簧(24)、珠盆(25)以及垫片(26);所述锁筒(21)的另一端套设有工件(7),工件(7)套设于所述锁筒(21)内的一端设置有墩头(71);所述插销部(1)包括朝向所述锁合部(2)一端敞开的销筒(11)以及插入所述锁筒(21)内的插销头(12);所述插销头(12)通过设置在其末端的螺纹端(13)螺纹固定于所述销筒(11)敞开端内;所述销筒(11)的另一端套设有另一工件(7),工件(7)的墩头(71)套设于所述销筒(11)内;所述插销头(12)末端的外周壁上设有环形沟(14);弹簧(24)一端抵靠在锁筒(21)内墩头(71)上,另一端抵靠在垫片(26)上;珠盆(25)设置在锁筒(21)内墩头(71)与插销头(12)之间;滚珠(23)容纳在环形沟(14)内;插销头(12)插入锁筒(21),滚珠(23)在弹簧(24)和垫片(26)的作用下进入环形沟(14),插销头(12)被锁定于锁扣机构中;所述调节部(3)能够用于调节所述支撑套筒(22)或所述插销头(12);旋动调节部(3)使支撑套筒(22)前顶,插销头(12)受力形变产生预压应力;旋动调节部(3)使插销头(12)后退,插销头(12)受力形变产生预拉应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向可调节预应力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3)包括第一调节端(31)和第一调节螺母(32);所述第一调节端(31)固定设置在所述插销头(12)与所述螺纹端(13)之间;所述第一调节螺母(32)螺纹固定在所述支撑套筒(22)末端外侧;所述第一调节螺母(32)下端面紧贴所述第一调节端(31)上端面;所述第一调节螺母(32)内径小于所述第一调节端(31)外径;所述第一调节端(31)与所述螺纹端(13)的连接处与所述销筒(11)敞开端端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一调节螺母(32)上端面与所述锁筒(21)敞开端端面之间留有间隙;旋动第一调节端(31)使插销头(12)后退,被锁扣机构固定的插销头(12)受力形变,产生预拉应力;旋动第一调节螺母(32)使第一调节螺母(32)挤压第一调节端(31),支撑套筒(22)受反作用力向前顶出,被锁扣机构固定的插销头(12)受力形变,产生预压应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双向可调节预应力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3)还包括第一垫圈(33);所述第一垫圈(33)套设在所述插销头(12)外;所述第一垫圈(33)位于所述第一调节端(31)和所述第一调节螺母(3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向可调节预应力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3)包括第二调节端(41)和第二调节螺母(42);所述第二调节端(41)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套筒(22)末端外侧;所述第二调节螺母(42)螺纹固定在所述螺纹端(13)上端外侧;所述第二调节端(41)下端面紧贴所述第二调节螺母(42)上端面;所述第二调节螺母(42)内径小于所述第二调节端(41)的外径;所述第二调节端(41)上端与所述锁筒(21)敞开端端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二调节螺母(42)下端与所述销筒(11)敞开端端面之间留有间隙;旋动第二调节端(41)使支撑套筒(22)前顶,被锁扣机构固定的插销头(12)受力形变,产生预压应力;旋动第二调节螺母(42)使第二调节螺母(42)挤压第二调节端(41),插销头(12)的螺纹端(13)受反作用力向后退缩,被锁扣机构固定的插销头(12)受力形变,产生预拉应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双向可调节预应力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3)还包括第二垫圈(43);所述第二垫圈(43)套设在所述插销头(12)外;所述第二垫圈(43)位于所述第二调节端(41)和所述第二调节螺母(4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向可调节预应力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3)包括第三调节端(51)、第三调节螺母(52)以及第一调节螺套(53);所述第三调节端(51)固定设置在所述插销头(12)与所述螺纹端(13)之间;所述第一调节螺套(53)固定设置在所述插销头(12)下部外侧;所述第三调节螺母(52)螺纹固定在所述第一调节螺套(53)外侧末端;所述第三调节螺母(52)下端面紧贴所述第三调节端(51)上端面;所述第三调节螺母(52)内径小于所述支撑套筒(22)外径;所述第三调节端(51)与所述螺纹端(13)的连接处与所述销筒(11)敞开端端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三调节螺母(52)上端面与所述锁筒(21)敞开端端面之间留有间隙;旋动第三调节端(51)使插销头(12)后退,被锁扣机构固定的插销头(12)受力形变,产生预拉应力;旋动第三调节螺母(52)使第三调节螺母(52)挤压支撑套筒(22),支撑套筒(22)受力向前顶出,被锁扣机构固定的插销头(12)受力形变,产生预压应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向可调节预应力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3)包括第四调节端(61)、第四调节螺母(62)以及第二调节螺套(63);所述第四调节端(61)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套筒(22)末端;所述第二调节螺套(63)固定设置在第四调节端(61)末端;所述第四调节螺母(62)螺纹固定在所述第二调节螺套(63)上端外侧;所述第四调节端(61)下端面紧贴所述第四调节螺母(62)上端面;所述第四调节螺母(62)内径小于所述螺纹端(13)的外径;所述第四调节端(61)上端与所述锁筒(21)敞开端端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四调节螺母(62)下端与所述销筒(11)敞开端端面之间留有间隙;旋动第四调节端(61)使支撑套筒(22)前顶,被锁扣机构固定的插销头(12)受力形变,产生预压应力;旋动第四调节螺母(62)使第四调节螺母(62)挤压螺纹端(13),插销头(12)的螺纹端(13)受力向后退缩,被锁扣机构固定的插销头(12)受力形变,产生预拉应力。
CN201922172201.0U 2019-12-06 2019-12-06 一种双向可调节预应力的连接结构 Active CN2116660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72201.0U CN211666091U (zh) 2019-12-06 2019-12-06 一种双向可调节预应力的连接结构
PCT/CN2020/131465 WO2021109911A1 (zh) 2019-12-06 2020-11-25 一种双向可调节预应力的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72201.0U CN211666091U (zh) 2019-12-06 2019-12-06 一种双向可调节预应力的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66091U true CN211666091U (zh) 2020-10-13

Family

ID=72733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72201.0U Active CN211666091U (zh) 2019-12-06 2019-12-06 一种双向可调节预应力的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66091U (zh)
WO (1) WO2021109911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59942A (zh) * 2017-03-01 2017-05-31 邓剑涛 一种一体固化的无焊接销锁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WO2021109911A1 (zh) * 2019-12-06 2021-06-10 邓剑涛 一种双向可调节预应力的连接结构
CN114645602A (zh) * 2022-05-23 2022-06-21 河北易达钢筋连接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装配式住宅用螺纹连接套筒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83402B1 (ja) * 1999-12-17 2001-07-09 アンダーソン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Pc鋼撚り線接続部の構造及びその施工方法
KR100483011B1 (ko) * 2002-11-22 2005-04-18 신종덕 앵커공법용 인장재의 체결 및 해체장치
KR101259959B1 (ko) * 2012-07-30 2013-05-02 인제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내화성이 확보된 철근 이음용 쐐기형 원터치식 퀵 커플러
CN206530583U (zh) * 2017-03-01 2017-09-29 邓剑涛 一种自驱动的无焊接销锁连接结构
CN106759942B (zh) * 2017-03-01 2022-07-01 邓剑涛 一种一体固化的无焊接销锁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6948492B (zh) * 2017-05-06 2023-05-02 邓剑涛 一种自驱动的销锁预应力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CN207582682U (zh) * 2017-05-06 2018-07-06 邓剑涛 一种自驱动的可调节双头连接杆
CN207906241U (zh) * 2017-12-04 2018-09-25 许伟敏 一种板式快速连接结构
CN110107569A (zh) * 2019-05-23 2019-08-09 邓剑涛 一种双向可调式销锁连接结构
CN110939235A (zh) * 2019-12-06 2020-03-31 邓剑涛 一种双向可调节预应力的连接结构
CN211666091U (zh) * 2019-12-06 2020-10-13 邓剑涛 一种双向可调节预应力的连接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59942A (zh) * 2017-03-01 2017-05-31 邓剑涛 一种一体固化的无焊接销锁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6759942B (zh) * 2017-03-01 2022-07-01 邓剑涛 一种一体固化的无焊接销锁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WO2021109911A1 (zh) * 2019-12-06 2021-06-10 邓剑涛 一种双向可调节预应力的连接结构
CN114645602A (zh) * 2022-05-23 2022-06-21 河北易达钢筋连接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装配式住宅用螺纹连接套筒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09911A1 (zh) 2021-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666091U (zh) 一种双向可调节预应力的连接结构
CN113529705B (zh) 锚杆与锚索高预应力无损施加设备及方法
CN201874246U (zh) 一种预应力筋拉张设备
CN110939235A (zh) 一种双向可调节预应力的连接结构
CN115788538B (zh) 一种恒阻大变形中空注浆-树脂耦合锚固锚杆
CN202925767U (zh) 低回缩预应力锚具
CN107664147B (zh) 手动换向阀主阀芯液外控复中位控制装置
CN113803090B (zh) 隧道让压支护装置
CN213088432U (zh) 一种膨胀锚栓
CN107131187A (zh) 一种管件连接装置
CN112140056B (zh) 快速安装开口销的辅助工具及快速安装开口销的方法
CN116816786A (zh) 一种橱柜固定膨胀螺栓
CN111336168A (zh) 一种卡合螺纹旋出式销锁结构
CN108656024B (zh) 弹簧缸弹簧及其装配工装与方法
CN217501722U (zh) 一种大变形恒阻让压锚杆
CN202882961U (zh) 锚杆拉力检测与预紧集成装置
CN110977873B (zh) 一种双头螺栓安装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13870670U (zh) 一种防松螺母
CN111236653B (zh) 一种建筑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施工装置
CN211117015U (zh) 快卸定位销
CN102720451A (zh) 立轴式钻机自动拧管机的冲扣机构
CN212079862U (zh) 一种卡合螺纹旋出式销锁结构
CN112610796A (zh) 一种用于墙体内部水管暗孔堵漏的螺栓
CN114620636B (zh) 一种张拉千斤顶
CN217890803U (zh) 用于液压油缸装配的多功能球型板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