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60751U - 具有缓冲碰撞机构的冷床用对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缓冲碰撞机构的冷床用对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60751U
CN211660751U CN202020092092.1U CN202020092092U CN211660751U CN 211660751 U CN211660751 U CN 211660751U CN 202020092092 U CN202020092092 U CN 202020092092U CN 211660751 U CN211660751 U CN 2116607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conveying roller
conveying
transmission shaft
st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9209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ste Beijing Shougao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And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ste Beijing Shougao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And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ste Beijing Shougao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And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ste Beijing Shougao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And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9209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607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607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6075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llers For Roller Conveyors For 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轧钢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对齐装置容易造成钢材损伤或磨钢材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缓冲碰撞机构的冷床用对齐装置,所述冷床用对齐装置包括:传送钢材的输送辊,输送辊上设置有辊齿;位于输送辊内的传动轴,传动轴和输送辊在自然状态下,同轴连接;在输送辊和传动轴之间设置有缓冲碰撞机构,缓冲碰撞机构包括弹性部件,并且弹性部件一端与输送辊的内表面接触,另一端与传动轴的外表面接触;输送辊表面受到压力作用时,弹性部件向输送辊提供回弹力。因此,通过增加弹性部件,从而让钢材与辊接触的过程中,提供回弹力,从而减小钢材损伤。

Description

具有缓冲碰撞机构的冷床用对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轧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缓冲碰撞机构的冷床用对齐装置。
背景技术
冷床是钢材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艺设备,是冶金轧钢行业对轧制产品(螺纹钢、园钢、钢管等)有效进行冷却的工作台面;由机械传动系统、水冷却系统、冷床工作台面、固定支架等方面组成。
如图1所示,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410089872.X的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冷床用四切分冷床滑落架,该冷床通过气缸活塞机构和曲柄连杆机构的共同作用,一次将四根轧制圆钢能够快速有序落料进入冷床,能大大的减少所述轧制圆钢运送时间,以及大大降低运送所述轧制圆钢时的耗能。
上述专利提供的技术方案虽然能够减少钢材运输时间,但是发明人发现:作为冷床的另一重要核心装置--对齐装置,其作用是在冷床上对倍尺飞剪剪切后的轧件进行端部对齐,以便配合后续的成排矫直或者定尺剪切工序;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对齐装置中,钢材与对齐装置中辊之间存在刚性碰撞,由于这种刚性碰撞,容易造成钢材损伤或磨损钢材。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对齐装置存在由于刚性碰撞,容易造成钢材损伤或磨钢材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缓冲碰撞机构的冷床用对齐装置,通过增加弹性部件,从而让钢材与辊接触的过程中,提供回弹力,从而减小钢材损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具有缓冲碰撞机构的冷床用对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送钢材的输送辊,所述输送辊上设置有辊齿;
位于所述输送辊内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和所述输送辊在自然状态下,同轴连接;并且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有用于接收传动力的传动齿轮,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被法兰固定在轴承支座上;
在所述输送辊和所述传动轴之间设置有缓冲碰撞机构,所述缓冲碰撞机构包括弹性部件,并且所述弹性部件一端与所述输送辊的内表面接触,另一端与所述传动轴的外表面接触;所述输送辊表面受到压力作用时,所述弹性部件向所述输送辊提供回弹力;
其中,所述辊齿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输送辊的上表面,另一端设置成自由端;所述辊齿的外表面受到压力作用时,所述辊齿的另一端能够产生形变。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辊齿固定在所述输送辊上表面的一端厚度小于所述自由端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辊齿的自由端下方设置有一端与所述辊齿内侧连接的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连接有隔板。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床用对齐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法兰连接的支架,和与所述支架连接的底座。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输送辊至少包括两个,一个是与驱动马达连接的驱动辊,一个与所述驱动辊通过动力传递组件连接的从动辊;所述驱动辊中辊齿和所述从动辊中辊齿的数量相同;所述装置还包括:连接所述驱动辊所在驱动组件和所述从动辊所在从动组件的框架。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所述输送辊的内表面和所述传动轴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弹簧内中空部配合的支撑柱。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在输送辊和传动轴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并且弹性部件一端与输送辊的内表面接触,另一端与传动轴的外表面接触;输送辊表面受到压力作用时,弹性部件向输送辊提供回弹力;这样钢材落到传送辊表面时或者传输过程中,钢材由于重力或者传送力对输送辊施加的力,被弹性部件吸收,这样就可以减小钢材与输送辊之间的硬摩擦力度;从而钢材表面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冷床的局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冷床用对齐装置局部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冷床用对齐装置中传送辊所在传送组件的轴向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冷床用对齐装置中传送辊所在传送组件另一视角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具体的说明只是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加容易、清晰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性解释;并且只要不构成冲突,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另外,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控制器可执行指令的控制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缓冲碰撞机构的冷床用对齐装置,该对齐装置包括:
传送钢材的输送组件110、120、130,每个输送组件上分别设置有输送辊,每个输送辊上分别设置有辊齿。
本实施例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输送组件110、输送组件120、输送组件130 的外形构成相似,具有相同数量的辊齿,并且在平行于框架长边,每个输送组件上的辊齿也设置成在相同的位置处,这样保证每个钢材能彼此平行。其中,输送组件110、输送组件120、输送组件130中一个可以作为驱动组件,即该驱动组件一端通过齿轮、链条等动力传递机构与马达连接,另外两个传送组件作为从动机构,与驱动组件也通过动力传递机构连接;当然也可以设置成两个驱动组件,一个从动组件,还可以一个驱动组件、一个从动组件、一个是调节位置的支撑组件。当然本实施例中输送组件的数量还可以不限于图2中所示,每个每个输送组件中输送辊的大小根据实际需求,可以相同,也可以存在比例方法或者缩小。这些不同的实施方式都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然本实施例优选地实施方式中,输送辊至少包括两个,一个是与驱动马达连接的驱动辊,一个与驱动辊通过动力传递组件连接的从动辊。
如图2所示,驱动辊中辊齿和从动辊中辊齿的数量相同;并且对齐装置还包括:连接驱动辊所在驱动组件和从动辊所在从动组件的框架140、150。框架端部设置有挡板160。
如图2、图3所示,以输送组件110为例,其他输送组件120、130的也类似。该传送组件包括输送辊1108、位于输送辊1108内的传动轴1107,传动轴 1107和输送辊1108在自然状态下(即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同轴连接;并且传动轴1107的一端连接有用于接收传动力的传动齿轮1106,传动轴1107的两端分别被法兰1104、1105固定在轴承支座1116、1118上;
在输送辊1108和传动轴1107之间设置有缓冲碰撞机构,该缓冲碰撞机构包括弹性部件,并且弹性部件一端与输送辊1108的内表面接触,另一端与传动轴1107的外表面接触;输送辊1108表面受到压力作用时(例如,上面有钢材时),弹性部件向输送辊1108提供回弹力。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在输送辊和传动轴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并且弹性部件一端与输送辊的内表面接触,另一端与传动轴的外表面接触;输送辊表面受到压力作用时,弹性部件向输送辊提供回弹力;这样钢材落到传送辊表面时或者传输过程中,钢材由于重力或者传送力对输送辊施加的力,被弹性部件吸收,这样就可以减小钢材与输送辊之间的硬摩擦力度;从而钢材表面的损伤。
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优选地实施方式,弹性部件为弹簧1109、1110,输送辊1108的内表面和传动轴1107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与弹簧内中空部配合的支撑柱。而且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弹簧的数量相对于传动轴的轴向方向最好是对称分布,而且数量是尽可能多,这样可以更好地让传送辊表面受力均匀,而且转动过程中,每个表面都能有相似的回弹力。
如图3、图4所示,对齐装置还包括:分别与法兰1104、法兰1105连接的支架1103、支架1102(通过各自法兰所在轴承支座连接),和与支架1102、1103 连接的底座1101。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优选地实施方式中,辊齿1112一端固定连接在输送辊1108的上表面,另一端设置成自由端;辊齿1112的外表面受到压力作用时,辊齿1112的另一端能够产生形变。进一步优选地实施方式中,辊齿1112固定在输送辊1108上表面的一端厚度小于自由端的厚度。这样更利于辊齿1112在与钢材接触过程中自身产生形变力,降低与钢材硬碰的碰撞力,从而降低钢材被刮花或损坏的概率。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优选地实施方式中,辊齿1112的自由端下方设置有一端与辊齿1112内侧连接的弹簧1113,弹簧1113另一端连接有隔板1114,这样可以在给辊齿提供回弹力的同时,不会影响钢材的正常输送。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做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简单的替换等,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具有缓冲碰撞机构的冷床用对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送钢材的输送辊,所述输送辊上设置有辊齿;
位于所述输送辊内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和所述输送辊在自然状态下,同轴连接;并且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有用于接收传动力的传动齿轮,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被法兰固定在轴承支座上;
在所述输送辊和所述传动轴之间设置有缓冲碰撞机构,所述缓冲碰撞机构包括弹性部件,并且所述弹性部件一端与所述输送辊的内表面接触,另一端与所述传动轴的外表面接触;所述输送辊表面受到压力作用时,所述弹性部件向所述输送辊提供回弹力;
其中,所述辊齿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输送辊的上表面,另一端设置成自由端;所述辊齿的外表面受到压力作用时,所述辊齿的另一端能够产生形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床用对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齿固定在所述输送辊上表面的一端厚度小于所述自由端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床用对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齿的自由端下方设置有一端与所述辊齿内侧连接的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连接有隔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床用对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法兰连接的支架,和与所述支架连接的底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床用对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辊至少包括两个,一个是与驱动马达连接的驱动辊,一个与所述驱动辊通过动力传递组件连接的从动辊;所述驱动辊中辊齿和所述从动辊中辊齿的数量相同;所述装置还包括:连接所述驱动辊所在驱动组件和所述从动辊所在从动组件的框架。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种所述的冷床用对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所述输送辊的内表面和所述传动轴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弹簧内中空部配合的支撑柱。
CN202020092092.1U 2020-01-16 2020-01-16 具有缓冲碰撞机构的冷床用对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607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92092.1U CN211660751U (zh) 2020-01-16 2020-01-16 具有缓冲碰撞机构的冷床用对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92092.1U CN211660751U (zh) 2020-01-16 2020-01-16 具有缓冲碰撞机构的冷床用对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60751U true CN211660751U (zh) 2020-10-13

Family

ID=72737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92092.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60751U (zh) 2020-01-16 2020-01-16 具有缓冲碰撞机构的冷床用对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607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47209U (zh) 板材输送装置
CN206427603U (zh) 基于链传动的矫直机输送辊道
CN111847041A (zh) 一种偏光片分切机的自动上料装置
CN109018844B (zh) 汽车半轴链架输送装置
CN203581797U (zh) 用于烟道自动化生产的成品输送装置
CN102345683A (zh) 一种用于调节关节轴承游隙的游隙调节装置
CN211660751U (zh) 具有缓冲碰撞机构的冷床用对齐装置
CN107345270B (zh) 钢坯上料缓冲装置、钢坯上料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211895003U (zh) 一种顶升移载机
CN207890506U (zh) 一种链条提升机
CN215401560U (zh) 一种缓冲货物转移装置
CN214160897U (zh) 一种冷床车轮运输辊道的对中机构
CN211587956U (zh) 一种铜杆轧机
CN212502723U (zh) 缓存装置
CN207521452U (zh) 一种整平机
CN210080368U (zh) 钨钼轧机咬入装置以及钨钼轧机
CN218230744U (zh) 一种显示屏对中装置
CN215198972U (zh) 一种平辊转钢装置
CN215355842U (zh) 异型材矫直机传料装置
CN209890714U (zh) 回火炉滚动机构的传动轴
CN218706025U (zh) 辊道输送保护机构
CN214184603U (zh) 一种纯铁初校水平矫正装置
CN116329332B (zh) 一种不锈钢管矫直机
CN220596084U (zh) 一种同步式阻燃无孔塑衬托辊安装结构
CN220055802U (zh) 一种钢丝绳的输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13

Termination date: 202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