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35937U - 冷凝盒及冷凝除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冷凝盒及冷凝除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35937U
CN211635937U CN201922422466.1U CN201922422466U CN211635937U CN 211635937 U CN211635937 U CN 211635937U CN 201922422466 U CN201922422466 U CN 201922422466U CN 211635937 U CN211635937 U CN 2116359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ensation
cooling mechanism
outlet
box body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2246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振方
刘虎
王志刚
邱晓伟
马栋
马长举
刘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eng Future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Hanon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Hanon Instrum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an Hanon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2246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359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359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359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moval Of Water From Condensation And Defro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仪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冷凝盒及冷凝除水装置,以缓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冷凝效果不佳的技术难题。该冷凝盒,包括盒体,盒体顶部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底部设置有排液口;盒体内设置有冷却机构,冷却机构形成有弯折形的流通路径;冷却机构的入口和出口设置于靠近盒体进气口和出气口的一侧,且冷却机构的入口与进气口连通,冷却机构的出口与出气口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冷凝效果得到了有效提高。

Description

冷凝盒及冷凝除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仪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冷凝盒及冷凝除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科学仪器的精度和准确度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保证杜马斯定氮仪测试结果的准确,需要在气路中增加冷凝除水装置,该装置通过制冷使气路中的水蒸气转变成水滴,再经液气分离以达到去除水蒸气的目的。
现有的冷凝除水装置冷凝原理介绍如下:当水蒸气在铜管内冷凝时,热量通过铜管管壁的导热作用由管壁的内表面传到外表面。
现有的冷凝除水装置仅靠自然冷却或者风冷来降低温度,传热效率低,冷凝效果达不到使用要求。此外还存在着体积比较大以及无法及时排出冷凝水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凝盒及冷凝除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冷凝效果不佳的技术难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
一种冷凝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顶部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底部设置有排液口;
所述盒体内设置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形成有弯折形的流通路径;所述冷却机构的入口和出口设置于靠近所述盒体进气口和出气口的一侧,且所述冷却机构的入口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冷却机构的出口与所述出气口连通。
更进一步地,
所述冷却机构设置有相互导通的第一区和第二区;
所述第一区的顶部设置为所述冷却机构的入口,且所述第一区内设置有S型弯折路径,
所述第二区自所述第一区的底部向上延伸,所述第二区的顶部设置为所述冷却机构的出口。
更进一步地,
所述冷却机构还设置有储液区,所述储液区设置于所述第一区的下部,且所述储液区分别与所述第一区的下部出口、所述第二区的下部入口、以及所述排液口连通。
更进一步地,
所述冷却机构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排液口通断的开关。
一种冷凝除水装置,包括上述的冷凝盒。
更进一步地,
所述冷凝盒的外表面套设有保温层。
更进一步地,
所述冷凝除水装置还包括电子制冷片,所述电子制冷片的冷面与所述冷凝盒的外壁贴合。
更进一步地,
所述保温层设置有用于避让所述电子制冷片的开口。
更进一步地,
还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与所述电子制冷片的冷热面贴合。
更进一步地,
还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被用于对所述散热片进行降温。
结合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在于:
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凝盒,该冷凝盒设置有盒体,所述盒体顶部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底部设置有排液口;所述盒体内设置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形成有弯折形的流通路径;所述冷却机构的入口和出口设置于靠近所述盒体进气口和出气口的一侧,且所述冷却机构的入口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冷却机构的出口与所述出气口连通。
气流从盒体顶部的进气口流向冷却机构的入口,然后流经冷却机构的弯折形流通路径向下方流动,之后再由下方向上方流动至冷却机构的出口,最后由设置于盒体顶部的出气口流出。
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凝盒设置有弯折形的流通路径,气流路径大幅度增长,散热面积增大,冷凝效果得到了增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凝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凝除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
100-盒体;110-进气口;120-出气口;130-排液口;
200-冷却机构;210-第一区;220-第二区;230-储液区;
300-保温层;310-开口;400-电子制冷片;500-散热片;600-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1进行详细描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科学仪器的精度和准确度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保证杜马斯定氮仪测试结果的准确,需要在气路中增加冷凝除水装置,该装置通过制冷使气路中的水蒸气转变成水滴,再经过液气分离以达到去除水蒸气的目的。
现有的冷凝除水装置冷凝原理介绍如下:当水蒸气在铜管内冷凝时,热量通过铜管管壁的导热作用由管壁的内表面传到外表面。
现有的冷凝除水装置存在下列问题:现有的冷凝除水装置仅靠自然冷却或者风冷来使温度降低,传热效率低,冷凝效果达不到使用要求。此外还存在着体积比较大以及无法及时排出冷凝水等缺陷。
针对上述问题,研发人员开发出了一种冷凝盒,该冷凝盒设置有盒体100,盒体100顶部设置有进气口110和出气口120,底部设置有排液口130;盒体100内设置有冷却机构200,冷却机构200形成有弯折形的流通路径;冷却机构200的入口和出口设置于靠近盒体100进气口110和出气口120的一侧,且冷却机构200的入口与进气口110连通,冷却机构200的出口与出气口120连通。
气流从盒体100顶部的进气口110流向冷却机构200的入口,然后流经冷却机构200的弯折形流通路径向下方流动,之后再由下方向上方流动至冷却机构200的出口,最后由设置于盒体100顶部的出气口120流出。
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凝盒设置有弯折形的流通路径,气流路径大幅度增长,散热面积增大,冷凝效果得到了加强。
为了实现冷却机构200弯折的流通路径,冷却机构200设置有相互导通的第一区210和第二区220;
第一区210的顶部设置为冷却机构200的入口,且第一区210内设置有S型弯折路径,
第二区220自第一区210的底部向上延伸,第二区220的顶部设置为冷却机构200的出口。
具体请参见图1,第一区210设置有S形的流道,该S形流道具有多个弯折部,例如,沿流体流动方向,流道首先向右流动,然后在第一个弯折部拐弯后向左,然后在第二个弯折部拐弯后向右流动,如此循环往复,实现S形流动的效果。
第二区220,可优选设置为长条形结构,长条形结构的起始端自第一区210的下部出口向上延伸至连接于盒体100的出气口120。第二区220也可以类似第一区210设置为弯折形结构,如此可进一步增加流体流动的路径,延长流动时间,从而增加冷凝效果。
为了收集水蒸气冷凝后的冷凝水,在冷却机构200内设置有储液区230,储液区230设置于第一区210的下部,且储液区230分别与第一区210的下部出口、第二区220的下部入口以及排液口连通。该储液区230设置有较大的空间,以获得较大的储液空间。另外,该储液区230与盒体100的排液口连通,当储液区230内的液体储存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将排液口打开,将储液区230内的液体排出。
为了控制排液口的通断,该冷凝盒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排液口通断的开关。该开关优选设置为电磁阀,通过电磁阀电动控制排液口的通断。
为了实现该冷凝盒各个接头的快速连接,在盒体100的进气口110、出气口以及排液口的位置均设置有快插接头,以实现气管的快速插拔。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凝除水装置,该冷凝除水装置包括实施例1述及的冷凝盒。该冷凝盒设置有盒体100,盒体100顶部设置有进气口110和出气口120,底部设置有排液口130;盒体100内设置有冷却机构200,冷却机构200形成有弯折的流通路径;冷却机构200的入口和出口设置于靠近盒体100进气口110和出气口120的同一侧,且冷却机构200的入口与进气口110连通,冷却机构200的出口与出气口120连通。
气流从盒体100顶部的进气口110流向冷却机构200的入口,然后流经冷却机构200的弯折形流通路径向下方流动,之后再由下方向上方流动至冷却机构200的出口,最后由设置于盒体100顶部的出气口120流出。
为了尽可能实现冷凝盒的保冷,冷凝盒的外表面套设有保温层300。保温层300可以是泡沫保温层板。
为了进一步提升冷凝盒的保温性能,冷凝除水装置还设置有电子制冷片400,电子制冷片400设置为片状结构,其中一侧面为冷面,另一侧面为冷热面。其中,电子制冷片400的冷面与冷凝盒的外壁贴合。冷热面朝外。通过电子制冷片400,将冷源向冷凝盒输出,交换得到的热能向冷热面方向输出。
为了避免保温层300对电子制冷片400的干扰,在保温层300上设置有用于避让电子制冷片400的开口310。该开口310的形状与电子制冷片400的形状适配,例如设置为矩形开口310。
为了实现对电子制冷片400冷热面的有效散热,散热片500与电子制冷片400的冷热面贴合。
为了对散热片500进行有效散热,还设置有风扇600。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冷凝盒,其特征在于,
包括盒体,所述盒体顶部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底部设置有排液口;
所述盒体内设置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形成有弯折形的流通路径;所述冷却机构的入口和出口设置于靠近所述盒体进气口和出气口的一侧,且所述冷却机构的入口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冷却机构的出口与所述出气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机构设置有相互导通的第一区和第二区;
所述第一区的顶部设置为所述冷却机构的入口,且所述第一区内设置有S型弯折路径,
所述第二区自所述第一区的底部向上延伸,所述第二区的顶部设置为所述冷却机构的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机构还设置有储液区,所述储液区设置于所述第一区的下部,且所述储液区分别与所述第一区的下部出口、所述第二区的下部入口以及所述排液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凝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机构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排液口通断的开关。
5.一种冷凝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冷凝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凝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凝盒的外表面套设有保温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凝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凝除水装置还包括电子制冷片,所述电子制冷片的冷面与所述冷凝盒的外壁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凝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温层设置有用于避让所述电子制冷片的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凝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与所述电子制冷片的冷热面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凝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被用于对所述散热片进行降温。
CN201922422466.1U 2019-12-26 2019-12-26 冷凝盒及冷凝除水装置 Active CN2116359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22466.1U CN211635937U (zh) 2019-12-26 2019-12-26 冷凝盒及冷凝除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22466.1U CN211635937U (zh) 2019-12-26 2019-12-26 冷凝盒及冷凝除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35937U true CN211635937U (zh) 2020-10-09

Family

ID=72700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22466.1U Active CN211635937U (zh) 2019-12-26 2019-12-26 冷凝盒及冷凝除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359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35293A (zh) * 2019-12-26 2020-03-31 济南海能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冷凝盒及冷凝除水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35293A (zh) * 2019-12-26 2020-03-31 济南海能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冷凝盒及冷凝除水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86071B2 (en) Blade-thru condenser having reeds and heat dissipation system thereof
CN100506004C (zh) 一种远程被动式循环相变散热方法和散热系统
CN110243217A (zh) 一种带有包围式储液室的平板型环路热管蒸发器
CN211635937U (zh) 冷凝盒及冷凝除水装置
CN110868839A (zh) 冷却装置及开关电源系统
CN107062963B (zh) 一种用于毛细泵环的交错式微通道冷凝器
WO2023010853A1 (zh) 间接蒸发冷却设备
CN101283177A (zh) 叶片穿过式冷凝器及其散热系统
CN110345662B (zh) 一种消除冷凝水的试剂仓制冷结构及试剂仓
CN110935293A (zh) 冷凝盒及冷凝除水装置
CN217952747U (zh) 用于半导体制冷片的换热系统
WO2023082618A1 (zh) 储能装置及其除湿结构
CN106937517B (zh) 一种用于机架服务器芯片的散热装置
CN114245665B (zh) 一种空调
CN215597553U (zh) 一种空调器散热结构及空调器室外机
JPH09326582A (ja) 沸騰冷却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筐体冷却装置
CN212011629U (zh) 一种半导体除湿装置
JP3893651B2 (ja) 沸騰冷却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筐体冷却装置
CN210168376U (zh) 一种数据中心水冷散热机柜
CN210485947U (zh) 一种半导体导风凉霸
JP3165057U (ja) 冷媒の蒸発と凝縮に伴う圧力勾配により駆動される放熱装置
CN208187188U (zh) 一种曲管多隔板式冷却塔
JP4239328B2 (ja) 筐体内冷却システム
CN211977075U (zh) 半导体制冷除湿装置
CN219718893U (zh) 用于数据中心的散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50000 Shandong Ji'nan high tech Zone, No. ten road 7000, Han Yu, Jingu A3 block 1, fourth floor.

Patentee after: Haineng Futur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50000 Shandong Ji'nan high tech Zone, No. ten road 7000, Han Yu, Jingu A3 block 1, fourth floor.

Patentee before: JINAN HANON INSTRUMENT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