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24165U - 一种差速器挡油盘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差速器挡油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24165U
CN211624165U CN202020122328.1U CN202020122328U CN211624165U CN 211624165 U CN211624165 U CN 211624165U CN 202020122328 U CN202020122328 U CN 202020122328U CN 211624165 U CN211624165 U CN 2116241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differential
oil baffle
baffle disc
windage t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2232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英杰
邓会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2232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241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241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241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差速器挡油盘,包括沿着差速器齿圈的旋转中心的轴向方向相对设置于差速器两侧的前挡油盘和后挡油盘,前挡油盘和后挡油盘之间形成包覆差速器的润滑空间,前挡油盘固定于离合器的外壳上,后挡油盘固定于变速器的外壳上,前挡油盘上设置有与差速器连通的油路通道,后挡油盘上设置有回油通道。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差速器挡油盘中该前挡油盘和后挡油盘之间形成包覆差速器的齿圈的润滑空间,减少齿圈转动所搅起的油量,同时避免齿圈转动飞溅润滑油,通过前挡油盘上所设置的油路通道对差速器内部元件进行润滑;通过后挡油盘上的回油通道减少由于差速器的齿圈转动而产生的气泡。

Description

一种差速器挡油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差速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差速器挡油盘。
背景技术
差速器,一种能使旋转运动自一根轴传至两根轴,并使后者相互间能以不同转速旋转的差动机构。汽车差速器的作用就是向两边半轴传递动力的同时允许两边半轴以不同的转速旋转,满足两边车轮尽可能以纯滚动的形式作不等距行驶,减少轮胎与地面的摩擦。通过合理的选择和设计差速器的润滑方法和润滑装置,可以延长差速器的使用寿命,降低摩擦阻力,使得差速器具有良好的润滑状态和工作性能。目前在差速器上的润滑采用的是将差速器整体浸泡在油液内或者通过差速器壳体的旋转带动油液进行润滑。这种润滑方式中,若该润滑油的油液液位高于差速器的旋转轴轴线时,差速器的润滑较好,但是由于油量要求大,整机的成本较高,并且由于差速器的转动将会带来严重搅油,润滑油中产生的气泡也较多,不仅会使得变速器传动效率降低,还会造成变速器内部液压元件气蚀风险大;若该润滑油的油液液位低于差速器的旋转轴轴线时,单靠差速器壳体搅油就会出现行星齿轮轴烧伤等不良情况,缩短差速器内部元件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差速器在润滑时若润滑油量大时导致变速器传动效率降低,若润滑油量小时差速器内部容易出现轴烧的问题,缩短内部元件的使用寿命的缺点,提供一种差速器挡油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差速器挡油盘,包括差速器,所述差速器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行星齿轮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外的齿圈,所述齿圈环绕旋转中心转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差速器两侧的前挡油盘和后挡油盘,所述前挡油盘和所述后挡油盘之间形成包覆所述差速器的润滑空间,所述前挡油盘固定于离合器的外壳上,所述后挡油盘固定于变速器的外壳上,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行星齿轮连通的通孔,所述前挡油盘上设置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油路通道,所述后挡油盘上设置有回油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前挡油盘的油路通道设置于所述前挡油盘高于所述旋转中心的一侧。
具体地,所述油路通道为设置于所述前挡油盘上、靠近所述差速器一侧的凹槽,所述凹槽在靠近所述旋转中心的一侧设有导油板,于所述导油板的一端设置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与所述壳体的通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后挡油盘的回油通道设置于所述后挡油盘高于所述旋转中心的一侧。
具体地,所述回油通道包括设置于所述后挡油盘上、靠近所述差速器一侧的挡油板和设置于所述后挡油盘上的回油口,所述挡油板包括由所述后挡油盘朝向所述差速器一侧延伸的第一挡油板以及由所述第一挡油板朝向所述旋转中心延伸的第二挡油板,所述回油口和所述第二挡油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挡油板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前挡油盘在靠近所述差速器的一侧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朝向所述差速器一端延伸的第一翻边。
具体地,所述后挡油盘在靠近所述差速器的一侧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朝向所述差速器一端延伸的第二翻边。
进一步地,所述前挡油盘和所述后挡油盘上均设置有避让所述离合器的开口,所述离合器的润滑油可通过所述开口进入所述润滑空间内。
进一步地,所述前挡油盘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销和至少两个与所述离合器的外壳固定连接的第一螺栓安装凸台,所述第一定位销和所述第一螺栓安装凸台沿着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后挡油盘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销和至少两个与所述变速器的外壳固定连接的第二螺栓安装凸台,所述第二定位销和所述第二螺栓安装凸台沿着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分布。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差速器挡油盘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前挡油盘和后挡油盘之间形成包覆差速器的齿圈的润滑空间,可以将差速器上齿圈转动所产生的搅油包覆在润滑空间内,减少齿圈转动所搅起的油量,同时避免齿圈转动飞溅润滑油,并且通过前挡油盘上所设置的油路通道将齿圈转动所搅起的靠近离合器一侧的润滑油导入差速器内部的行星齿轮中对差速器内部元件进行润滑,在降低润滑油液位低于差速器旋转中心高度的前提下,还能够保证差速器内部各元件的润滑需求;通过后挡油盘上的回油通道将齿圈转动所搅起的靠近变速器一侧的润滑油由后挡油盘的上方排出,起到消泡的作用,尽量减少由于差速器的齿圈转动而产生的气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差速器挡油盘的整体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差速器挡油盘中前挡油盘和后挡油盘的组合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差速器挡油盘中前挡油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差速器挡油盘中后挡油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差速器挡油盘、10-差速器、11-壳体、111-通孔、12-行星齿轮、13-齿圈、14-旋转中心、20-前挡油盘、21-油路通道、211-凹槽、212-导油板、213-出油口、22-第一翻边、23-第一定位销、24-第一螺栓安装凸台、30-后挡油盘、31-回油通道、311-挡油板、3111-第一挡油板、3112-第二挡油板、312-回油口、32-第二翻边、33-第二定位销、34-第二螺栓安装凸台、40-润滑空间、41-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差速器挡油盘100,该差速器挡油盘100设置于汽车的差速器10上使用,可以减少由于差速器上齿圈转动所搅起的油量,同时在降低整体变速箱内部润滑油油液的前提下,保证差速器10内部各个元器件的润滑需求。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差速器挡油盘100包括沿着差速器10齿圈13的旋转中心14的轴向方向相对设置于差速器10两侧的前挡油盘20和后挡油盘30,前挡油盘20和后挡油盘30之间形成包覆差速器10的润滑空间40。该差速器10包括壳体11、设置于壳体11内的行星齿轮12以及设置于壳体11外的齿圈13,齿圈13环绕旋转中心14转动。该差速器10整体浸泡在润滑油中,油液的液位低于差速器10的旋转中心14的液位,通过设置于差速器10的壳体11的外侧的齿圈13转动,将润滑油油旋转中心14下方带动至整个齿圈13环绕的区域内。其中,前挡油盘20固定于离合器的外壳上,后挡油盘30固定于变速器的外壳上,前挡油盘20和后挡油盘30分别设置于差速器10的齿圈13的两侧,将齿圈13包覆于前挡油盘20和后挡油盘30所形成的润滑空间40内,使得齿圈13所搅起的润滑油不会飞溅至润滑空间40的外侧。同时通过前挡油盘20和后挡油盘30对搅起的润滑油进行有效地合理导向至差速器10的壳体11内部,对其内部的元器件进行润滑,保证差速器10在润滑油油液液位低的前提下,内部具有较好的润滑效果。
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差速器10的壳体11上设有与行星齿轮12连通的通孔111,前挡油盘20上设置有与差速器10连通的油路通道21,具体地,前挡油盘20上设置有与差速器10的壳体11上的通孔111连通的油路通道21。该前挡油盘20上所设置油路通道21使得齿圈13靠近离合器一侧所搅起的润滑油能够充分的导向至差速器10的壳体11上的通孔111处,从而通过通孔111进入差速器10的壳体11内部,对壳体11内部的元气件进行润滑,这样保证在变速箱的整体的润滑油的油液液位低于差速器10的旋转中心14的高度时,仍然保证差速器10内部的轴体以及行星齿轮12的润滑,避免出现行星齿轮12轴烧的问题,解决了差速器10内部润滑不足的问题。后挡油盘30上设置有回油通道22,通过该回油通道22将齿圈13靠近变速器一侧所搅起的润滑油能够由该回油通道22处排出,该回油通道22设置于高位,使得该润滑油在排出的过程中能够充分消泡,减少齿圈13转动所产生的气泡,降低变速器内部液压元气气蚀的风险,并且降低了整体的润滑油的油液液位也可以有效地提升变速器的传动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差速器挡油盘100中前挡油盘20的油路通道21设置于前挡油盘20高于旋转中心14的一侧。该油路通道21设置于旋转中心14的上方,在齿圈13围绕旋转中心14转动的时候,所带起的润滑油可以经由该油路通道21导向并通过重力作用回落至位于旋转中心14处的差速器10上,通过重力作用将润滑油浇灌至差速器10的壳体11内部。
具体地,该油路通道21为设置于前挡油盘20上、靠近差速器10一侧的凹槽211,凹槽211在靠近旋转中心14的一侧设有导油板212,于导油板212的一端设置有出油口213。该出油口213与差速器10的壳体11的通孔111连通。该凹槽211沿着逆时针方向设置于前挡油盘20靠近差速器10的一侧上,并且该凹槽211的深度沿着逆时针方向逐渐加深。该导油板212设置于该凹槽211靠近旋转中心14的一侧,这样可以更多的汇集齿圈13转动时所搅起的润滑油,并且将其导入凹槽211的最深处。而该出油口213设置于导油板212沿着逆时针方向所设置的末端上,并且该出油口213与差速器10的壳体11上通孔111连通,这样可以保证在凹槽211内所积聚的润滑油可以由出油口213处排出,通过重力作用回落至差速器10的壳体11内部的行星齿轮12处,对该行星齿轮12进行有效地润滑作用。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差速器挡油盘100中后挡油盘30的回油通道22设置于后挡油盘30高于旋转中心14的一侧。该回油通道22设置于该旋转中心14的上方,使得齿圈13靠近变速器一侧所搅起的润滑油将由高位排出后回落,在回落过程中充分消泡,减少齿圈13转动所产生的气泡,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变速器一侧的液压元件的气蚀。
具体地,该回油通道22包括设置于后挡油盘30上、靠近差速器10一侧的挡油板311和设置于后挡油盘30上的回油口312,挡油板311包括由后挡油盘30朝向差速器10一侧延伸的第一挡油板3111以及由第一挡油板3111朝向旋转中心14延伸的第二挡油板3112,回油口312和第二挡油板3112分别位于第一挡油板3111的两侧。第一挡油板3111设置于后挡油盘30靠近差速器10的一侧上,用于阻挡齿圈13靠近变速器一侧所搅起的润滑油由上方飞溅出去,并且将润滑油封闭于润滑空间40内,同时可以由后挡油盘30上的回油口312朝着变速器的一侧排出。该第二挡油盘3112进一步的起到导向作用,将第一导油板3111上所汇聚的润滑油导向至回油口312处。
进一步地,如图3和如图4所示,该前挡油盘20在靠近差速器10的一侧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朝向差速器10一端延伸的第一翻边22。后挡油盘30在靠近差速器10的一侧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朝向差速器10一端延伸的第二翻边32。该前挡油盘20上的第一翻边22和后挡油盘30上的第二翻边32相互配合将齿圈13转动所搅起的润滑油充分包覆至润滑空间40内,避免润滑油飞溅,减少齿圈13搅油的油量,从而进一步地减少整体润滑油的油液液位,减少油量的加注而降低整体润滑的成本。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该前挡油盘20和后挡油盘30上均设置有避让离合器的开口41,离合器的润滑油可通过开口41进入润滑空间40内。该开口41的设置一方面是为了避让差速器10旁边的离合器壳体,另一方面是可以将润滑空间40外侧的润滑油导入润滑空间40内,对差速器10的壳体11内部进行有效地润滑。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差速器挡油盘100中前挡油盘2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销23和至少两个与离合器的外壳固定连接的第一螺栓安装凸台24,第一定位销23和第一螺栓安装凸台24沿着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分布。在本实施例中,该前挡油盘20上沿着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分布有两个第一定位销23和五个第一螺栓安装凸台24,通过该第一定位销23和第一螺栓安装凸台24将前挡油盘20固定于离合器的外壳(图中未示出)上。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差速器挡油盘100中后挡油盘3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销33和至少两个与变速器的外壳固定连接的第二螺栓安装凸台34,第二定位销33和第二螺栓安装凸台34沿着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分布。在本实施例中,该后挡油盘30上沿着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分布有两个第二定位销33和三个第二螺栓安装凸台34,通过该第二定位销33和第二螺栓安装凸台34将后挡油盘30固定于变速器的外壳(图中未示出)上。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差速器挡油盘100中前挡油盘20和后挡油盘30之间形成包覆差速器10的齿圈13的润滑空间40,可以将差速器10上齿圈13转动所产生的搅油包覆在润滑空间40内,减少齿圈13转动所搅起的油量,同时避免齿圈13转动飞溅润滑油,通过前挡油盘20上所设置的油路通道21将齿圈13转动所搅起的靠近离合器一侧的润滑油导入差速器10内部的行星齿轮12中对差速器10内部元件进行润滑,在降低润滑油液位低于差速器旋转中心14高度的前提下,还能够保证差速器10内部各元件的润滑需求;通过后挡油盘30上的回油通道22将齿圈13转动所搅起的靠近变速器一侧的润滑油由后挡油盘30的上方排出,起到消泡的作用,尽量减少由于差速器10的齿圈13转动而产生的气泡。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差速器挡油盘,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着差速器齿圈的旋转中心的轴向方向相对设置于差速器两侧的前挡油盘和后挡油盘,所述前挡油盘和所述后挡油盘之间形成包覆所述差速器的润滑空间,所述前挡油盘固定于离合器的外壳上,所述后挡油盘固定于变速器的外壳上,所述前挡油盘上设置有与所述差速器连通的油路通道,所述后挡油盘上设置有回油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速器挡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油盘的油路通道设置于所述前挡油盘高于所述旋转中心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差速器挡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通道为设置于所述前挡油盘上、靠近所述差速器一侧的凹槽,所述凹槽在靠近所述旋转中心的一侧设有导油板,于所述导油板的一端设置有出油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速器挡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挡油盘的回油通道设置于所述后挡油盘高于所述旋转中心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差速器挡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通道包括设置于所述后挡油盘上、靠近所述差速器一侧的挡油板和设置于所述后挡油盘上的回油口,所述挡油板包括由所述后挡油盘朝向所述差速器一侧延伸的第一挡油板以及由所述第一挡油板朝向所述旋转中心延伸的第二挡油板,所述回油口和所述第二挡油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挡油板的两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速器挡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油盘在靠近所述差速器的一侧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朝向所述差速器一端延伸的第一翻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差速器挡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挡油盘在靠近所述差速器的一侧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朝向所述差速器一端延伸的第二翻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速器挡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油盘和所述后挡油盘上均设置有避让所述离合器的开口,所述离合器的润滑油可通过所述开口进入所述润滑空间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速器挡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油盘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销和至少两个与所述离合器的外壳固定连接的第一螺栓安装凸台,所述第一定位销和所述第一螺栓安装凸台沿着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分布。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速器挡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挡油盘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销和至少两个与所述变速器的外壳固定连接的第二螺栓安装凸台,所述第二定位销和所述第二螺栓安装凸台沿着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分布。
CN202020122328.1U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差速器挡油盘 Active CN2116241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22328.1U CN211624165U (zh)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差速器挡油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22328.1U CN211624165U (zh)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差速器挡油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24165U true CN211624165U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39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22328.1U Active CN211624165U (zh)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差速器挡油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241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46405B2 (en) Variable lubricant level in a differential sump
CN108869023B (zh) 一种取力器的自润滑系统
CN111520464B (zh) 一种变速器齿轮箱壳体内的甩油结构及其变速器
CN207848373U (zh) 一种具有新型润滑结构的纯电动汽车变速器
CN211624165U (zh) 一种差速器挡油盘
CN103016697B (zh) 一种改进的差速器润滑装置
CN212959793U (zh) 一种行星齿轮变速器润滑系统的润滑油循环结构
CN115325152A (zh) 一种直升机主减速器飞溅润滑系统
CN213512006U (zh) 汽车变速器引导式输油机构
CN112303217A (zh) 一种混动机车用中间齿轮箱
CN113090742A (zh) 一种具有改进润滑系统的中桥主减速器总成
CN216045381U (zh) 一种减速箱的润滑结构及减速箱
CN218152281U (zh) 传动装置
CN219841017U (zh) 减速器总成和车辆
CN213776313U (zh) 一种混动机车用中间齿轮箱
CN217381563U (zh) 一种后驱手动变速器润滑系统
CN217108156U (zh) 一种轮间差速器润滑系统
CN114593198B (zh) 一种减速机及其辅助润滑结构
CN212717911U (zh) 一种行星齿轮变速器润滑系统
CN218818069U (zh) 一种轴承润滑结构及变速器
CN220980267U (zh) 一种节能减速器箱体
CN214838318U (zh) 一种确保三合一变速器主动润滑吸油充分的结构
CN217502542U (zh) 减速箱润滑系统
CN213575380U (zh) 一种变速器及汽车
CN113819230B (zh) 无油泵的行星齿轮机构润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