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09203U - 锅具组件及烹饪设备 - Google Patents

锅具组件及烹饪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09203U
CN211609203U CN202020120262.2U CN202020120262U CN211609203U CN 211609203 U CN211609203 U CN 211609203U CN 202020120262 U CN202020120262 U CN 202020120262U CN 211609203 U CN211609203 U CN 2116092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cooking
material containing
lip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2026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韦铭
刘化勇
邢胜华
罗飞龙
羊小亮
吴良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2026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092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092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092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锅具组件及烹饪设备,其中,锅具组件包括:烹饪锅;物料盛放件,物料盛放件至少部分容置于烹饪锅内;密封件,设在物料盛放件与烹饪锅之间,密封件设有配合筋,配合筋与物料盛放件或烹饪锅配合,并限制物料盛放件相对于烹饪锅运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锅具组件,在密封件上设置配合筋限制物料盛放件相对于烹饪锅运动,如限制物料盛放件相对于烹饪锅上下移动,降低物料盛放件被蒸汽顶起的风险性,保证锅具组件正常有序工作,同时保证用户使用安全。

Description

锅具组件及烹饪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锅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锅具组件及一种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锅具组件包括烹饪锅、物料盛放件。但在锅具组件使用过程中,烹饪锅内部会产生大量的蒸汽,进而造成烹饪锅内部气压升高,蒸汽产生的压力会驱使物料盛放件在烹饪锅内部移动,从而使得物料盛放件容易被顶起,这样导致上盖密封环与物料盛放件可能干涉引起溢出问题,且这样也会导致在沸腾过程中开盖加料时存在较大的溢出风险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具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设备。
本实用新型第一个目的提出了一种锅具组件,包括:烹饪锅;物料盛放件,物料盛放件至少部分容置于烹饪锅内;密封件,设在物料盛放件与烹饪锅之间,密封件设有配合筋,配合筋与物料盛放件或烹饪锅配合,并限制物料盛放件相对于烹饪锅运动。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锅具组件包括烹饪锅、物料盛放件及密封件。其中,物料盛放件至少部分容置于烹饪锅内,在物料盛放件内放置物料并通过烹饪锅进行烹饪;密封件设置于物料盛放件与烹饪锅之间,且密封件设有配合筋,以利用配合筋限制物料盛放件相对于烹饪锅运动。具体地,在锅具组件的使用过程中,配合筋与物料盛放件或烹饪锅配合,可以限制物料盛放件相对于烹饪锅运动,如限制物料盛放件相对于烹饪锅上移,这样可以降低物料盛放件被蒸汽顶起的风险性,从而防止由于物料盛放件被顶起引起的溢出问题,保证锅具组件正常有序工作,同时保证用户使用安全。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锅具组件,通过在密封件上设置配合筋限制物料盛放件相对于烹饪锅运动,如限制物料盛放件相对于烹饪锅上下移动,降低物料盛放件被蒸汽顶起的风险性,保证锅具组件正常有序工作,同时保证用户使用安全。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的锅具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密封件设置在物料盛放件和烹饪锅中的一者上,物料盛放件和烹饪锅中的另一者的侧表面与配合筋接触或抵靠。
在该技术方案中,密封件设置在物料盛放件或设置在烹饪锅上。具体地,当密封件设置在物料盛放件上时,配合筋与烹饪锅的侧表面相接触或相抵靠,以限制物料盛放件相对烹饪锅移动;当密封件设置在烹饪锅上时,配合筋与物料盛放件的侧表面相接触或相抵靠,以限制物料盛放件相对烹饪锅移动。也即,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锅具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置密封件,便于装配制造。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至少有一个配合筋位于烹饪锅的侧表面与物料盛放件的侧表面之间,并与烹饪锅的侧表面或物料盛放件的侧表面抵靠或接触。
在该技术方案中,密封件的配合筋可以设置有一个,也可以设置有多个,但保证至少存在一个配合筋位于烹饪锅的侧表面与物料盛放件的侧表面之间,并且使得这个配合筋与烹饪锅的侧表面或物料盛放件的侧表面相抵靠或相接触,进而限制物料盛放件相对于烹饪锅上下运动量,更好地防止物料盛放件被蒸汽顶起。具体地,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配合筋的数量及具体形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密封件具有第一唇边,第一唇边伸入烹饪锅内,配合筋设置在第一唇边上并自第一唇边的侧壁面凸起;其中,配合筋与竖直方向形成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90°的夹角;和/或所述配合筋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地设置;和/或所述配合筋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唇边相连,另一端为自由端,其中,所述配合筋自与所述第一唇边相连的部位向所述自由端倾斜向上地延伸。
在该技术方案中,密封件具有第一唇边。其中,第一唇边伸入烹饪锅内设置,保证密封件整体的稳定安装;配合筋设置在第一唇边上,并且配合筋自第一唇边的侧壁面凸起,也即,配合筋伸出于第一唇边的侧壁设置,配合筋与物料盛放件或烹饪锅配合,这样,配合筋与物料盛放件或烹饪锅内外抵靠配合,可以更好地防止物料盛放件被蒸汽顶起。
配合筋与竖直方向形成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90°的夹角。也即,配合筋可以竖直延伸、水平延伸或倾斜延伸设置。上述设置方式均可保证配合筋与物料盛放件或烹饪锅配合,以限制物料盛放件相对于烹饪锅运动,更好地防止物料盛放件被蒸汽顶起。
进一步地,配合筋与竖直方向形成大于等于15°小于等于60°的夹角。通过使配合筋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大于等于15°,这样,配合筋对物料盛放件活动量的限制作用更好;通过使配合筋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小于等于60°,使得物料盛放件更容易地装入烹饪锅内,避免物料盛放件装入烹饪锅时阻力较大的问题,使得产品使用更加方便。也即,通过限制配合筋与竖直方向形成大于等于15°小于等于60°的夹角,可保证锅具组件整体协调,平衡物料盛放件下沉与位置限定的问题。
更进一步地,配合筋与竖直方向形成大于等于30°小于等于45°的夹角。进一步优化密封件的整体结构,在保证配合筋对物料放置件的限制作用下,保证用户操作方便。
配合筋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地设置。一方面,便于用户将物料盛放件放置于烹饪锅内部,保证物料盛放件下沉于烹饪锅内部更容易、方便;另一方面,保证配合筋可以克服足够的顶升力,保证烹饪过程中物料盛放件稳定处于烹饪锅内部,不会出现因外力过大而移动的情况。
配合筋的一端与第一唇边相连,另一端为自由端,其中,配合筋自与第一唇边相连的部位向自由端倾斜向上地延伸。其中,使配合筋具有相对的两端,且配合筋的一端与第一唇边相连接,配合筋的另一端作为自由端与第一唇边相分离。配合筋与第一唇边相连接的一端朝向烹饪锅的底部设置,配合筋的自由端朝向烹饪锅的顶部设置,且配合筋自与第一唇边相连的部位向自由端倾斜延伸。这样,配合筋大致形成为在第一唇边上的悬臂结构,这使得配合筋可具有一定的结构弹性,更好地与烹饪锅或物料盛放件弹性抵靠配合,从而更好地限制物料盛放件的活动量,防止物料盛放件被顶起。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密封件设置在物料盛放件上,并且随物料盛放件至少部分容置于烹饪锅内;其中,配合筋位于烹饪锅内并与烹饪锅的内表面抵靠;和/或所述物料盛放件的中心与所述配合筋之间距离最大处的距离值大于所述烹饪锅的中心与所述烹饪锅的内侧面之间距离最大处的距离值;和/或所述物料盛放件上设有凸起结构,所述密封件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凸起结构的上侧,所述凸起结构支撑所述密封件;和/或所述物料盛放件上设有凹陷结构,所述密封件的一部分容置于所述凹陷结构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密封件设置在物料盛放件上,并且随物料盛放件至少部分容置于烹饪锅内,具有结构简单、物料盛放件与烹饪锅之间装卸操作方便的优点。
通过密封件上的配合筋伸入烹饪锅内与烹饪锅的内表面配合,可良好地限制物料盛放件运动,对物料盛放件活动量的限制效果好,使得物料盛放件在烹饪锅内的位置稳定,从而降低了溢出风险性,且也具有物料盛放件与烹饪锅装配方便,防刮防磨效果好的优点。
设置物料盛放件的中心与配合筋之间距离最大处的距离值大于烹饪锅的中心与烹饪锅的内侧面之间距离最大处的距离值,这样,当物料盛放件装配于烹饪锅内,配合筋相应伸入烹饪锅内,且配合筋可以与烹饪锅的内侧面之间良好抵靠实现对物料盛放件有效限位,强化产品的防溢出性能的可靠性。
更具体如,配合筋可以设置为封闭或未封闭的环状结构,物料盛放件与烹饪锅分别为圆形或非圆形的适配组件。以圆形的物料盛放件和圆形的烹饪锅为例说明,配合筋可随物料盛放件相应设计为圆形,且配合筋的直径大于烹饪锅的内径,从而保证配合筋与烹饪锅的内侧面之间良好抵靠配合,对物料盛放件更好地限位。当然,本方案也并不局限于此,在其他方案中,物料盛放件和烹饪锅也可均设计为非圆形,如物料盛放件和烹饪锅均为椭圆形、方形、矩形等,相应地,配合筋随物料盛放件设置为椭圆形、方形、矩形等非圆形。或者,也可设计,物料盛放件和烹饪锅这两者之间为圆形和非圆形的搭配组合,或者为非圆形和圆形的搭配组合。又或者,配合筋也可设置为密封件上局部凸起形成的凸耳,烹饪锅为圆形或非圆形(如椭圆形、方形等)的锅具,物料盛放件沿周向分布有一个或多个这样的凸耳,且凸耳与物料盛放件中心之间距离最大处的距离值大于烹饪锅的中心与烹饪锅的侧表面之间距离最大处的距离值,利用凸耳与烹饪锅抵靠,同样可以实现配合筋与烹饪锅之间良好抵靠以对物料盛放件限位。
设置物料盛放件上设有凸起结构,密封件的一部分位于凸起结构的上侧,凸起结构支撑密封件;和/或设置物料盛放件上设有凹陷结构,密封件的一部分容置于凹陷结构内。在该技术方案中,密封件的安装方式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物料盛放件上设有凸起结构,密封件通过凸起结构安装于物料盛放件上。具体地,密封件的一部分位于凸起结构的上侧,以通过凸起结构支撑密封件。第二种情况,物料盛放件上设有凹陷结构,密封件通过凹陷结构安装于物料盛放件上。具体地,密封件的一部分容置于凹陷结构内,以保证密封件的稳定安装。上述方式均可保证密封件稳定安装于物料盛放件的外壁,从而更好地保证密封件的配合筋对物料盛放件的限位可靠性,更好地限制物料盛放件相对烹饪锅的运动量,降低溢出风险。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配合筋设置成环形,配合筋与物料盛放件或烹饪锅配合,使得物料盛放件与烹饪锅之间的缝隙被密封。
在该技术方案中,配合筋为环形结构。这样,在周向上,配合筋与物料盛放件之间均存在有配合筋,物料盛放件与烹饪锅之间的缝隙均被配合筋良好密封,使得物料盛放件的周侧均被密封,避免使用过程中出现蒸汽泄漏的问题,保证锅具组件的烹饪温度及烹饪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烹饪锅具有锅沿,物料盛放件具有翻边,翻边与锅沿位置相对,密封件具有第二唇边,第二唇边位于锅沿与翻边之间,并与锅沿及翻边抵靠,使得锅沿与翻边分开。
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锅有锅沿,物料盛放件具有翻边,且翻边与锅沿位置相对。当物料盛放件容置在烹饪锅时,翻边与锅沿搭接,保证物料盛放件稳定安装于烹饪锅。进一步地,密封件具有第二唇边,第二唇边位于锅沿与翻边之间。也即,密封件的第二唇边伸入到锅沿与翻边之间,并与锅沿及翻边相抵靠,将锅沿与翻边分开,可以实现良好的密封作用,且可以对物料盛放件良好缓冲,并实现烹饪锅防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二唇边包括唇边本体和支撑部,支撑部与唇边本体相连,并支撑在唇边本体与锅沿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唇边包括唇边本体和支撑部。其中,唇边本体位于锅沿与翻边之间,使得锅沿与翻边之间被顶起分开,这样更方便于将物料盛放件从烹饪锅取出;支撑部与唇边本体相连,并支撑在唇边本体与锅沿之间,这增加了第二唇边对锅沿与翻边之间的支撑高度,第二唇边对翻边与锅沿之间的支撑效果更好,从而进一步提升对物料盛放件取用方便性,且在满足支撑高度目的同时,唇边本体无需做得过厚,更利于保证密封件加工质量,且也节省了密封件耗材,降低产品成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二唇边上构造有排气结构,排气结构配置为供物料盛放件与烹饪锅之间的缝隙排气。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唇边上构造有排气结构。在锅具组件使用过程中,因加热在烹饪锅内部产生的蒸汽或热空气会通过排气结构排出;在锅具组件使用完毕后,外部的气体再从排气结构进入到供物料盛放件与烹饪锅之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平衡环境和烹饪锅与物料盛放件之间的压差,避免供物料盛放件与烹饪锅之间形成高压或负压,保证用户的使用安全,同时保证用户可以在烹饪完成后轻松取出物料盛放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二唇边的支撑部包括凸筋,凸筋自第二唇边的唇边本体的表面凸起;凸筋为周向未封闭的结构,且凸筋的周向未封闭的位置处形成有缺口,缺口为至少一部分排气结构。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唇边的支撑部包括凸筋,凸筋凸出于第二唇边的唇边本体设置,以使得第二唇边的支撑部通过凸筋与锅沿相接触;此外,凸筋为周向未封闭的结构,且凸筋周向未封闭的位置处形成有缺口,该缺口形成了至少一部分排气结构,保证物料盛放件与烹饪锅之间气体通过排气结构排出。且上述排气结构的形成方式简单,保证密封件整体结构简单,在保证锅具组件排气的前提下,简化结构,便于加工制造。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物料盛放件包括蒸笼、箅子、蒸格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在该技术方案中,物料盛放件包括但不限于:蒸笼、箅子、蒸格。此外,可将上述结构组合使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物料盛放件的底部设有置换腔,置换腔的底部具有开口;物料盛放件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孔和至少一个第二孔,第一孔与置换腔位置对应并连通,第二孔分布在物料盛放件上未与置换腔位置对应的部位。
在该技术方案中,物料盛放件的底部设有置换腔,置换腔的底部具有开口;物料盛放件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孔和至少一个第二孔,且第一孔设置于物料盛放件与置换腔相对应的位置,使得物料盛放件的内部与置换腔的内部相连通,第二孔设置在物料盛放件上未与置换腔位置对应。
在锅具组件开始工作前,物料盛放件的内部盛放有待烹饪的物料,置换腔内充满液体或存储有部分的液体,此时物料盛放件内部的物料与置换腔内的液体是相互分离的,当然,也可部分接触;在锅具组件工作过程中,置换腔内的液体受热变为蒸汽,由于蒸汽无法迅速通过第一孔排出,置换腔内的压强逐渐增大,从而使得压强将置换腔内的液体通过置换腔底部的开口排出,置换腔内蒸汽量增加、液体量减少,置换腔内减少的液量进入到烹饪锅与物料盛放件之间的空间内,这样,烹饪锅与物料盛放件之间的空间内的液面上升,当烹饪锅与物料盛放件之间的空间内的液位高度达一定程度,烹饪锅与物料盛放件之间的空间内的液体通过第二孔逐渐进入到物料盛放件的内部,并与物料充分接触,物料盛放件内物料充分吸收液体。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或小功率加热,此时置换腔内温度逐渐降低,置换腔内的气体冷却收缩或部分冷凝,置换腔内液位下降,存储在物料盛放件内的液体可通过第一孔回流到置换腔内部或通过第二孔回流到烹饪锅和置换腔内部,这样,液体回流过程中冲刷物料表面带走淀粉等物质,降低米饭糖分,且回流过后,物料盛放件内的物料可与液体分开,液体不会浸到物料,通过维持物料温度在一定温度值或温度区间,使物料被蒸熟或焖熟,烹制的物料更加蓬松。
当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在其他方案中,物料盛放件上也可不设置第一孔。对于此情况,可以利用第二孔供物料盛放件进水和排水。
可以理解,对于物料盛放件设置有第一孔的情况,第一孔的面积也不宜过大,以利于置换腔的空气将液体挤压到烹饪腔中去。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置换腔的开口的边缘部位与烹饪锅分开。
在该技术方案中,置换腔的开口的边缘部位与烹饪锅分开,这样,置换腔的开口的边缘部位与烹饪锅内表面之间形成液体通道,利用该液体通道可连通置换腔和物料盛放件与烹饪锅之间的空间,实现随置换腔内的压强变化使得物料盛放件与烹饪锅之间的空间内的液位相应变化,从而更好地引导液体进入物料盛放件内对物料冲刷。也即如,在置换腔内进入蒸汽使得置换腔内压强增大的过程中,置换腔内的液体在压强的挤压下流到物料盛放件与烹饪锅之间的空间内使得该空间内液位上升。
本实用新型第二个目的提出了一种烹饪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的锅具组件;供热装置,对锅具组件的烹饪锅加热。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烹饪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的锅具组件及供热装置。因此,具有上述锅具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
其中,供热装置用于对锅具组件的烹饪锅加热,保证物料盛放件内物料的烹饪。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烹饪设备还具有煲体和盖体,供热装置设置于煲体,锅具组件容置于煲体内,盖体与煲体盖合。
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设备还具有煲体和盖体。其中,供热装置设置于煲体上,并将锅具组件容置于煲体内,保证供热装置及锅具组件的容置空间及存放位置;同时盖体可用于盖合煲体,避免烹饪设备使用过程中烫伤用户,同时避免外部灰尘等落入到煲体内部,保证煲体内部洁净,避免滋生细菌等。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剖视图;
图4是图3所示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剖视图。
其中,图1至图5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2烹饪锅,104物料盛放件,106密封件,108配合筋,110第一唇边,112锅沿,114翻边,116第二唇边,118唇边本体,120凸筋,122置换腔,124凹陷结构,126凸起结构,200烹饪设备,202煲体,204盖体,206供热装置,300物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锅具组件及烹饪设备200。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锅具组件,包括:烹饪锅102、物料盛放件104及密封件106。
其中,如图1所示,物料盛放件104至少部分容置于烹饪锅102内,在物料盛放件104内放置物料300,并通过烹饪锅102进行烹饪;如图2所示,密封件106设置于物料盛放件104与烹饪锅102之间,且密封件106设有配合筋108,以限制物料盛放件104相对于烹饪锅102运动。
具体地,在锅具组件的使用过程中,配合筋108与物料盛放件104或烹饪锅102配合,可以限制物料盛放件104相对于烹饪锅102运动,如限制物料盛放件相对于烹饪锅上下移动,降低物料盛放件被蒸汽顶起的风险性,保证锅具组件正常有序工作,同时保证用户使用安全。
具体地,密封件106可以设置在物料盛放件104上,也可以设置在烹饪锅102上,或者,密封件106也可以设置在物料盛放件104与烹饪锅102之外的其他部件上。
对于密封件106设置在物料盛放件104上的情况,配合筋108与烹饪锅102的侧表面相接触或相抵靠,从而提供摩擦力以限制物料盛放件104相对烹饪锅102移动。
对于密封件106设置在烹饪锅102上的情况,配合筋108与物料盛放件104的侧表面相接触或相抵靠,从而提供摩擦力以限制物料盛放件104相对烹饪锅102移动。
对于密封件106设置在除物料盛放件104与烹饪锅102之外的其他部件上的情况,配合筋108与物料盛放件104的侧表面相接触或相抵靠,从而提供摩擦力以限制物料盛放件104相对烹饪锅102移动。
实施例二: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锅具组件,包括:烹饪锅102、物料盛放件104及密封件106。
其中,如图1所示,物料盛放件104至少部分容置于烹饪锅102内,在物料盛放件104内放置物料300,并通过烹饪锅102进行烹饪;如图2所示,密封件106设置于物料盛放件104与烹饪锅102之间,且密封件106设有配合筋108,配合筋108位于烹饪锅102的侧表面与物料盛放件104的侧表面之间,并与烹饪锅102的侧表面或物料盛放件104的侧表面抵靠或接触。
在该实施中,密封件106的配合筋108可以设置有一个,也可以设置有多个,但保证至少存在一个配合筋108位于烹饪锅102的侧表面与物料盛放件104的侧表面之间,并且使得这个配合筋108与烹饪锅102的侧表面或物料盛放件104的侧表面相抵靠或相接触,进而限制物料盛放件104相对于烹饪锅102运动。
具体地,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配合筋108的数量及具体形状。
实施例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锅具组件,包括:烹饪锅102、物料盛放件104及密封件106。
其中,如图1所示,物料盛放件104至少部分容置于烹饪锅102内,在物料盛放件104内放置物料300,并通过烹饪锅102进行烹饪;如图2所示,密封件106设置于物料盛放件104与烹饪锅102之间,且密封件106具有第一唇边110,第一唇边110伸入烹饪锅102内,配合筋108设置在第一唇边110上,且配合筋108自第一唇边110的侧壁面凸起。
具体地,第一唇边110伸入烹饪锅102内,保证密封件106整体的稳定安装;配合筋108相对于第一唇边110的侧壁的表面凸起设置,配合筋108与物料盛放件104或烹饪锅102配合,限制物料盛放件104相对于烹饪锅102运动。
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在第一唇边110的配合筋108限制物料盛放件104相对于烹饪锅102运动,可有效保证避免物料盛放件104相对于烹饪锅102上下移动,避免物料盛放件104与密封件106相互干涉的问题,保证锅具组件正常有序工作,同时保证用户使用安全。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配合筋与竖直方向形成的夹角α大于等于0°并小于等于90°。
也即,配合筋108可以竖直延伸、水平延伸或倾斜延伸设置。上述设置方式均可保证配合筋108与物料盛放件104或烹饪锅102配合,以限制物料盛放件104相对于烹饪锅102运动。
实施例四: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锅具组件,包括:烹饪锅102、物料盛放件104及密封件106;密封件106具有第一唇边110,第一唇边110上设置有配合筋108,且配合筋108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地设置。
其中,如图1所示,物料盛放件104至少部分容置于烹饪锅102内,在物料盛放件104内放置物料300,并通过烹饪锅102进行烹饪;密封件106包括第一唇边110和配合筋108,第一唇边110伸入烹饪锅102内设置,保证密封件106整体的稳定安装;如图2所示,配合筋108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地设置。一方面,便于用户将物料盛放件104放置于烹饪锅102内部,保证物料盛放件104下沉于烹饪锅102内部;另一方面,保证配合筋108可以克服足够的顶升力,保证烹饪过程中物料盛放件104稳定处于烹饪锅102内部,不会出现因外力过大而移动的情况。
在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夹角α的取值范围在15°至60°之间。如果夹角α小于15°,会影响配合筋108对物料盛放件104的限制作用;如果夹角α大于60°,不便于物料盛放件104的下沉,用造成用户使用不便。也即,通过限制配合筋108与竖直方向形成大于等于15°小于等于60°的夹角α,可保证锅具组件整体协调,平衡物料盛放件104下沉与位置限定的问题。
在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夹角α的取值范围在30°至45°之间。进一步优化密封件106的整体结构,在保证配合筋108对物料300放置件的限制作用下,保证用户操作方便。
实施例五: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五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锅具组件,包括:烹饪锅102、物料盛放件104及密封件106;密封件106具有第一唇边110,第一唇边110上设置有配合筋108,且配合筋108的一端与第一唇边110相连,另一端为自由端。
其中,如图1所示,物料盛放件104至少部分容置于烹饪锅102内,在物料盛放件104内放置物料300并通过烹饪锅102进行烹饪;密封件106包括第一唇边110和配合筋108,第一唇边110伸入烹饪锅102内设置,保证密封件106整体的稳定安装;如图2所示,配合筋108与第一唇边110相连接的一端朝向烹饪锅102的底部设置,配合筋108的自由端朝向烹饪锅102的顶部设置,且配合筋108自与第一唇边110相连的部位向自由端倾斜延伸。也即,使用锅具组件使用过程中,配合筋108的自由端与物料盛放件104或烹饪锅102配合,保证物料盛放件104在烹饪锅102内的稳定安放。
实施例六: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六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锅具组件,包括:烹饪锅102、物料盛放件104及密封件106;密封件106设置在物料盛放件104上,并且随物料盛放件104至少部分容置于烹饪锅102内。
其中,如图1所示,物料盛放件104至少部分容置于烹饪锅102内,在物料盛放件104内放置物料300并通过烹饪锅102进行烹饪;如图1所示,密封件106设置在物料盛放件104上,并位于物料盛放件104与烹饪锅102之间,通过密封件106与物料盛放件104的配合限制物料盛放件104相对于烹饪锅102运动。
此外,密封件106随物料盛放件104至少部分容置于烹饪锅102内,可以对物料盛放件104与烹饪锅102之间密封,并保证物料盛放件104的稳定安装。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配合筋108位于烹饪锅102内并与烹饪锅102的内表面抵靠,可以增大物料盛放件104移动的阻力,进而保证物料盛放件104在烹饪锅102内的位置稳定。
在某些实施例中,物料盛放件104的中心与配合筋108之间距离最大处的距离值大于烹饪锅102的中心与烹饪锅102的内侧面之间距离最大处的距离值。
举例而言,物料盛放件104为圆形结构,配合筋108沿物料盛放件104的外周相应构造成圆形,烹饪锅102为圆形锅具,通过设计物料盛放件104的中心(可以具体理解为过物料盛放件104的中心的轴线)与配合筋108之间距离最大处的距离值(可以具体理解为配合筋108的半径)大于烹饪锅102的中心(可以具体理解为烹饪锅102的轴线)与烹饪锅102的内侧面(可以具体理解为烹饪锅102的内表面的半径)之间距离最大处的距离值。这样,可以相应理解为,配合筋108的直径大于烹饪锅102的内表面的直径,当物料盛放件104容置于烹饪锅102内后,配合筋108会与烹饪锅102的内侧面抵靠实现强化物料盛放件104的稳定性。
当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设计物料盛放件104为非圆形结构(例如椭圆形、方形、矩形、三角形等),配合筋108沿物料盛放件104的外周相应构造成非圆形(例如椭圆形、方形、矩形、三角形等),烹饪锅102为非圆形(例如椭圆形、方形、矩形、三角形等)锅具,通过设计物料盛放件104的中心(可以具体理解为过物料盛放件104的椭圆中心、方形或矩形的对角线交点等)与配合筋108之间距离最大处的距离值(可以具体理解为配合筋108的椭圆长轴的一半、短轴的一半,或为配合筋108的方形的边长的一半,或为配合筋108的矩形的长边的一半、短边的一半等)大于烹饪锅102的中心(可以具体理解为过物料盛放件104的椭圆中心、方形或矩形的对角线交点等)与烹饪锅102的内侧面之间距离最大处的距离值(可以具体理解为烹饪锅102的椭圆长轴的一半、短轴的一半,或为烹饪锅102的方形的边长的一半,或为烹饪锅102的矩形的长边的一半、短边的一半等)。这样,当物料盛放件104容置于烹饪锅102内后,配合筋108会与烹饪锅102的内侧面抵靠实现强化物料盛放件104的稳定性。
当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物料盛放件104与烹饪锅102之间也可形成圆形+非圆形的组合形式,例如,圆形的物料盛放件104搭配非圆形的烹饪锅102,或圆形的烹饪锅102搭配非圆形的物料盛放件104,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前述中的用于大小比较的两个距离值可以基于圆形和非圆形参照上述举例进行相应理解,满足即可当物料盛放件置于烹饪锅内,配合筋与烹饪锅的内侧面形成抵靠配合即可,此处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当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配合筋108也可以设置为自物料盛放件104向侧方凸起的凸耳,物料盛放件104周向上分布有一个或多个这样的凸耳,例如,物料盛放件104周向上分布有2个、3个、4个、5个甚至更多的凸耳。至少有一个凸耳远离物料盛放件104的中心的一端至物料盛放件104的中心的距离值大于烹饪锅102的内侧面与烹饪锅102的中心之间距离最大处的距离值,这样,物料盛放件104位于烹饪锅102内,凸耳可以与烹饪锅102抵靠实现对物料盛放件104的活动量限制。
在该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物料盛放件104相对的两侧均分布有配合筋108,且物料盛放件104两侧的配合筋108之间距离最远的两个点的距离值大于烹饪锅102的内径或大于烹饪锅102内侧宽度最大处的宽度值,使得配合筋108与烹饪锅102的内侧面抵靠。这样,物料盛放件104与烹饪锅102的相对两侧之间,分别利用配合筋108实现两侧抵靠,对于物料盛放件104的限位作用更好。
进一步举例地,配合筋108可以设置为封闭的圆环状结构,物料盛放件104与烹饪锅102为圆形锅具,且设计配合筋108的外径大于烹饪锅102的内径。或配合筋108可以设置为非圆形的环状结构(如方形环、椭圆环、矩形环等),物料盛放件104与烹饪锅102为非圆形锅具(如圆环形、方环形、矩形环等),配合筋108最宽处的宽度值大于物料盛放件104最宽处的宽度值。这样,物料盛放件104相对的两侧均分布有配合筋108,且当物料盛放件104位于烹饪锅102内,物料盛放件104两侧的配合筋108分别与烹饪锅102抵靠。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配合筋108也可以设置为半环形的结构,物料盛放件104与烹饪锅102为圆形或非圆形(如圆环形、方环形、矩形环等)锅具,配合筋108上距离最远的两个点的距离值大于烹饪锅102的内径。这样,物料盛放件104相对的两侧均分布有配合筋108,且当物料盛放件104位于烹饪锅102内,物料盛放件104两侧的配合筋108分别与烹饪锅102抵靠。
或者,配合筋108与烹饪锅102之间也可形成封闭或未封闭的圆环形配合筋108与非圆形烹饪锅102的搭配形式,或者,配合筋108与烹饪锅102之间也可形成封闭或未封闭的非圆环配合筋108与圆形烹饪锅102的搭配形式。
或者,配合筋108也可以设置为在第一唇边的侧方凸起的凸耳,物料盛放件104相对的两侧分别分布有凸耳,烹饪锅102为圆形锅或非圆形锅,两侧的凸耳之间距离最远处的距离值大于烹饪锅102内距离最宽处的宽度值(如大于圆形烹饪锅102的内直径,或大于非圆形烹饪锅的如长轴、短轴、边长、长、宽等数值)。这样,物料盛放件104相对的两侧均分布有配合筋108,且当物料盛放件104位于烹饪锅102内,物料盛放件104两侧的配合筋108分别与烹饪锅102抵靠。可以理解,对于本情况,凸耳的数量可以为2个、4个、6个、8个等,凸耳之间形成两两相对分布的关系。
在某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密封件106的安装方式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物料盛放件104上设有凸起结构126,密封件106通过凸起结构126安装于物料盛放件104上。具体地,密封件106的一部分位于凸起结构126的上侧,以通过凸起结构126支撑密封件106(图中未示出这一情况)。第二种情况如图3所示,物料盛放件104上设有凹陷结构124,密封件106通过凹陷结构124安装于物料盛放件104上。上述方式均可保证密封件106稳定安装于物料盛放件104的外壁,保证密封件106的配合筋108与烹饪锅102的侧壁相配合,以限制物料盛放件104相对烹饪锅102运动。
当然,以上两个情况可以以不冲突的方式结合,例如,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物料盛放件104上设有凹陷结构124,密封件106通过凹陷结构124安装于物料盛放件104上,且物料盛放件104上设有凸起结构126,凸起结构126位于至少部分密封件106的下方(如位于第一唇边110的下方),且支撑密封件106。
实施例七: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七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锅具组件,包括:烹饪锅102、物料盛放件104及密封件106;配合筋108设置成环形,
其中,如图1所示,物料盛放件104至少部分容置于烹饪锅102内,在物料盛放件104内放置物料300并通过烹饪锅102进行烹饪;如图2所示,密封件106设置于物料盛放件104与烹饪锅102之间,且密封件106设有配合筋108,配合筋108设置成环形,配合筋108与物料盛放件104或烹饪锅102配合,使得物料盛放件104与烹饪锅102之间的缝隙被密封。
在该实施例中,圆周方向上,配合筋108与物料盛放件104之间均存在有配合筋108,保证物料盛放件104与烹饪锅102之间的缝隙均被密封,保证物料盛放件104的周侧均被密封,避免使用过程中出现蒸汽泄漏的问题,保证锅具组件的烹饪温度及烹饪效果。
实施例八: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八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锅具组件,包括:烹饪锅102、物料盛放件104及密封件106;密封件106具有第二唇边116。
其中,如图3所示,物料盛放件104至少部分容置于烹饪锅102内,在物料盛放件104内放置物料300并通过烹饪锅102进行烹饪;密封件106设置于物料盛放件104与烹饪锅102之间,且密封件106设有配合筋108,以限制物料盛放件104相对于烹饪锅102运动;如图4所示,第二唇边116位于锅沿112与翻边114之间,并与锅沿112及翻边114抵靠,使得锅沿112与翻边114分开。
具体地,烹饪锅102有锅沿112,物料盛放件104具有翻边114,且翻边114与锅沿112位置相对。当物料盛放件104容置在烹饪锅102时,翻边114与锅沿112搭接,保证物料盛放件104稳定安装于烹饪锅102。进一步地,封件具有第二唇边116,第二唇边116位于锅沿112与翻边114之间。也即,密封件106的第二唇边116伸入到锅沿112与翻边114之间,并与锅沿112及翻边114相抵靠,将锅沿112与翻边114分开。
实施例九: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九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锅具组件,包括:烹饪锅102、物料盛放件104及密封件106;密封件106具有第二唇边116;第二唇边116包括唇边本体118和支撑部。
其中,如图3所示,物料盛放件104至少部分容置于烹饪锅102内,在物料盛放件104内放置物料300并通过烹饪锅102进行烹饪;如图4所示,密封件106设置于物料盛放件104与烹饪锅102之间,且密封件106设有配合筋108,以限制物料盛放件104相对于烹饪锅102运动;第二唇边116包括唇边本体118和支撑部,支撑部与第二唇边116相连,并支撑在唇边本体118与锅沿112之间。
具体地,当物料盛放件104容置在烹饪锅102时,翻边114与锅沿112搭接,保证物料盛放件104稳定安装于烹饪锅102;唇边本体118位于锅沿112与翻边114之间,保证锅沿112与翻边114隔离;支撑部与第二唇边116相连,并支撑在唇边本体118与锅沿112,增加第二唇边116的厚度,保证唇边本体118与锅沿112的隔离效果。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第二唇边116上构造有排气结构(图中未示出)。
在锅具组件使用过程中,因加热在烹饪锅102内部产生的蒸汽或热空气会通过排气结构排出;在锅具组件使用完毕后,外部的气体再从排气结构进入到供物料盛放件104与烹饪锅102之间。上述设置可有有效避免供物料盛放件104与烹饪锅102之间形成高压或负压,保证用户的使用安全,同时保证用户可以在烹饪完成后轻松取出物料盛放件104。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第二唇边116的支撑部包括凸筋120,凸筋120自第二唇边116的唇边本体118的表面凸起;凸筋120为周向未封闭的结构,且凸筋120的周向未封闭的位置处形成有缺口,缺口为至少一部分排气结构。
也即,第二唇边116的支撑部通过凸筋120与锅沿112相接触;凸筋120周向未封闭的位置处形成有缺口,该缺口形成了至少一部分排气结构,保证物料盛放件104与烹饪锅102之间气体通过排气结构排出。特别的,上述排气结构的形成方式简单,保证密封件106整体结构简单,在保证锅具组件排气的前提下,简化结构,便于加工制造。
实施例十: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十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锅具组件,包括:烹饪锅102、物料盛放件104及密封件106;密封件106具有第一唇边110和第二唇边116。
其中,如图4所示,第一唇边110伸入烹饪锅102内设置,保证密封件106整体的稳定安装;配合筋108与第一唇边110相连接的一端朝向烹饪锅102的底部设置,配合筋108的自由端朝向烹饪锅102的顶部设置,且配合筋108自与第一唇边110相连的部位向自由端倾斜延伸。
也即,使用锅具组件使用过程中,配合筋108的自由端与物料盛放件104或烹饪锅102配合,保证物料盛放件104在烹饪锅102内的稳定安放。
其中,如图4所示,烹饪锅102有锅沿112,物料盛放件104具有翻边114,且翻边114与锅沿112位置相对。当物料盛放件104容置在烹饪锅102时,翻边114与锅沿112搭接,保证物料盛放件104稳定安装于烹饪锅102。进一步地,封件具有第二唇边116,第二唇边116位于锅沿112与翻边114之间。
也即,密封件106的第二唇边116伸入到锅沿112与翻边114之间,并与锅沿112及翻边114相抵靠,将锅沿112与翻边114分开,避免锅沿112与翻边114直接抵靠。
实施例十一:
如图1、图3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第十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锅具组件,包括:烹饪锅102、物料盛放件104;物料盛放件104的底部设有置换腔122。
其中,物料盛放件104至少部分容置于烹饪锅102内,在物料盛放件104内放置物料300并通过烹饪锅102进行烹饪。
进一步地,如图1、图3和图5所示,物料盛放件104的底部设有置换腔122,置换腔122的底部具有开口;物料盛放件104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孔和至少一个第二孔,且第一孔设置于物料盛放件104与置换腔122相对应的位置,使得物料盛放件104的内部与置换腔122的内部相连通,第二孔设置在物料盛放件104上未与置换腔122位置对应。例如,第二孔位于置换腔122的周围。
在锅具组件开始工作前,物料盛放件104的内部盛放有待烹饪的物料300(如米),置换腔122内充满液体或存储有部分的液体,此时物料盛放件104内部的物料300与置换腔122内的液体是相互分离的;在锅具组件工作过程中,置换腔122内的液体受热变为蒸汽,由于蒸汽无法迅速通过第一孔排出,置换腔内的压强逐渐增大,使得置换腔内的液体在蒸汽的作用下通过置换腔122底部的开口排出,置换腔内蒸汽量增加、液体量减少,置换腔内减少的液量进入到烹饪锅与物料盛放件之间的空间内,这样,烹饪锅与物料盛放件之间的空间内的液面上升,当烹饪锅与物料盛放件之间的空间内的液位高度达一定程度,烹饪锅与物料盛放件之间的空间内的液体通过第二孔逐渐进入到物料盛放件的内部,并与物料300充分接触,物料盛放件104内物料300充分吸收液体;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或小功率加热,此时置换腔内温度逐渐降低,置换腔内的气体冷却收缩或部分冷凝,置换腔内液位下降,存储在物料盛放件内的液体可通过第一孔回流到置换腔内部或通过第二孔回流到烹饪锅和置换腔内部,这样,液体回流过程中冲刷物料表面带走淀粉等物质,降低米饭糖分,且回流过后,物料盛放件内的物料可与液体分开,液体不会浸到物料,通过维持物料温度在一定温度值或温度区间(如采用小功率加热或间歇加热或停止加热维持物料温度在一定温度值或温度区间),使物料被蒸熟或焖熟,烹制的物料更加蓬松。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置换腔122的开口的边缘部位与烹饪锅102分开。这样,置换腔的开口的边缘部位与烹饪锅内表面之间形成液体通道,利用该液体通道可连通置换腔和物料盛放件与烹饪锅之间的空间,实现随置换腔内的压强变化使得物料盛放件与烹饪锅之间的空间内的液位相应变化,从而更好地引导液体进入物料盛放件内对物料冲刷。也即如,在置换腔内进入蒸汽使得置换腔内压强增大的过程中,置换腔内的液体在压强的挤压下流到物料盛放件与烹饪锅之间的空间内使得该空间内液位上升。
当然,本设计并不局限于此前述的情况,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物料盛放件上也可不设置第一孔。对于此情况,可以利用第二孔供物料盛放件进水和排水。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物料盛放件104包括但不限于:蒸笼、箅子、蒸格。同样地,可将上述结构组合使用。
在某些进一步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锅具组件还包括密封件106,密封件106设置于物料盛放件104与烹饪锅102之间,且密封件106设有配合筋108,以限制物料盛放件104相对于烹饪锅102运动。
此外,在不存在结构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特征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组合或拆分。
实施例十二:
如图1、图3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第十二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烹饪设备200,包括: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锅具组件;供热装置206,对锅具组件的烹饪锅102加热。
该实施例提出的烹饪设备200,包括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锅具组件及供热装置206。因此,具有上述锅具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再次不再一一陈述。
举例地,烹饪设备200为电饭煲、电压力锅、微压饭煲、蒸汽煲等。
其中,供热装置206用于对锅具组件的烹饪锅102加热,保证物料盛放件104内物料的烹饪。
在某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图3和图5所示,烹饪设备200还具有煲体202和盖体204,供热装置206设置于煲体202,锅具组件容置于煲体202内,盖体204与煲体202盖合。
具体地,供热装置206设置于煲体202上,并将锅具组件容置于煲体202内,保证供热装置206及锅具组件的容置空间及存放位置;同时盖体204可用于盖合煲体202,避免烹饪设备200使用过程中烫伤用户,同时避免外部灰尘等落入到煲体202内部,保证煲体202内部洁净,避免滋生细菌等。
具体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锅具组件包括烹饪锅102、物料盛放件104及密封件106。其中,物料盛放件104至少部分容置于烹饪锅102内,在物料盛放件104内放置物料300并通过烹饪锅102进行烹饪;密封件106设置于物料盛放件104与烹饪锅102之间,且密封件106设有配合筋108,以限制物料盛放件104相对于烹饪锅102运动。
具体地,如图2所示,密封件106具有第一唇边110,且配合筋108设置在第一唇边110上,且配合筋108自第一唇边110的侧壁面凸起。也即,配合筋108伸出于第一唇边110的侧壁设置,配合筋108与物料盛放件104或烹饪锅102配合,限制物料盛放件104相对于烹饪锅102运动。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配合筋108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地设置。一方面,便于用户将物料盛放件104放置于烹饪锅102内部,保证物料盛放件104下沉于烹饪锅102内部;另一方面,保证配合筋108可以克服足够的顶升力,保证烹饪过程中物料盛放件104稳定处于烹饪锅102内部,不会出现因外力过大而移动的情况。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配合筋108与竖直方向的角度为α,0°≤α≤90°;优选地,15°≤α≤60°;更优选地,30°≤α≤45°。配合筋108这样设计的作用是,可以保证物料盛放件104容易下沉放置到烹饪锅102上,有压力时,向上的配合筋108与烹饪锅102有摩擦,会挤压配合筋,配合筋108变形,使物料盛放件104不会被物料盛放件104与烹饪锅102之间的压力顶起。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物料盛放件104相对的两侧均分布有配合筋108,且物料盛放件104两侧的配合筋108之间距离最远的两个点的距离值大于烹饪锅102的内径或大于烹饪锅102内侧宽度最大处的宽度值,以保证配合筋108与烹饪锅102的内侧面抵靠,并保证物料300城防组件在烹饪锅102内的过盈装配。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物料盛放件104上设有凹陷结构124,密封件106通过凹陷结构124安装于物料盛放件104上。具体地,密封件106的一部分容置于凹陷结构124内,以保证密封件106的稳定安装。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配合筋108为环形结构,保证物料盛放件104的周侧均被密封,避免使用过程中出现蒸汽泄漏的问题,保证锅具组件的烹饪温度及烹饪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密封件还具有第二唇边116,第二唇边116包括唇边本体118和支撑部,支撑部与第二唇边116相连,并支撑在唇边本体118与锅沿112之间。唇边本体118位于烹饪过的锅沿112与物料盛放件104的翻边114之间,保证锅沿112与翻边114隔离;支撑部与第二唇边116相连,并支撑在唇边本体118与锅沿112,增加第二唇边116的厚度,保证唇边本体118与锅沿112的隔离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第二唇边116的支撑部包括凸筋120,凸筋120凸出于第二唇边116的唇边本体118设置,以使得第二唇边116的支撑部通过凸筋120与锅沿112相接触;此外,凸筋120为周向未封闭的结构,且凸筋120周向未封闭的位置处形成有缺口,该缺口形成了至少一部分排气结构,保证物料盛放件104与烹饪锅102之间气体通过排气结构排出。特别的,上述排气结构的形成方式简单,保证密封件106整体结构简单,在保证锅具组件排气的前提下,简化结构,便于加工制造。
进一步地,如图1、图3和图5所示,物料盛放件104的底部设有置换腔122,置换腔122的底部具有开口;物料盛放件104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孔和至少一个第二孔,且第一孔设置于物料盛放件104与置换腔122相对应的位置,使得物料盛放件104的内部与置换腔122的内部相连通,第二孔设置在物料盛放件104上未与置换腔122位置对应。
进一步地,置换腔122的开口的边缘部位与烹饪锅102分开,在置换腔122内液体变为蒸汽的过程中,保证液体在蒸汽的挤压下流到烹饪锅102内部。
具体实施例二: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锅具组件,采用具有配合筋108的密封件106,在烹饪过程中固定物料盛放件104,不让物料盛放件104在烹饪过程中被顶起。
具体地,物料盛放件104放置在烹饪锅102上,物料盛放件104与烹饪锅102之间设置有密封件106,且密封件106具有配合筋108;如图2所示,配合筋108与竖直方向形成夹角α,0°≤α≤90°;优选地,15°≤α≤60°;更优选地,30°≤α≤45°。配合筋108这样设计的作用是,可以保证物料盛放件104容易下沉放置到烹饪锅102上,有压力时,向上的配合筋108与烹饪锅102有摩擦,会挤压配合筋108,配合筋108变形,使物料盛放件104不会被物料盛放件104与烹饪锅102之间的压力顶起。
进一步地,若物料盛放件104没有提手,物料盛放件104与烹饪锅102装配好,烹饪锅102的锅沿112与物料盛放件104最好有间隙,以方便用户从锅沿112提起物料盛放件104;如图4所示,密封件106装配后与烹饪锅102的锅沿112配合,密封件106下面有非环形的凸筋120,以免密封件106与密封件106锅之间形成密封腔,避免产生真空而难以提起物料盛放件104。
进一步地,如图1、图3和图5所示,物料盛放件104的底部有一个置换腔122,置换腔122的底部具有开口;物料盛放件104上设置有第一开孔及第二开孔,第一开孔与置换腔122相连通,第二开孔与烹饪腔内部相连通。
在锅具组件开始工作前,物料盛放件104的内部盛放有待烹饪的物料300,置换腔122内充满液体或存储有部分的液体,此时物料盛放件104内部的物料300与置换腔122内的液体是相互分离的;在锅具组件工作过程中,置换腔122内的液体受热变为蒸汽,由于蒸汽无法迅速通过第一孔排出,进而导致换腔内的液体在蒸汽的作用下通过置换腔122底部的开口排出,使得置换腔122内全部充满蒸汽而液体流到烹饪锅102内部,烹饪锅102内液面上升,进而使得烹饪锅102内的液体通过第二孔逐渐进入到物料盛放件104的内部,并与物料300充分接触,保证物料盛放件104内物料300充分吸收液体;而后,保持烹饪锅102内的液体沸腾一段时间(一般为4至10分钟),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或小功率加热一端时间(一般为10至30分钟),此时置换腔122的空气冷却,存储在物料盛放件104内的液体可通过第一孔回流到置换腔122内部液体,部分液体通过第二孔流入到烹饪锅102,物料盛放件104内的物料300与液体相分离,此时液体不会浸到物料300,同时可以维持物料300的温度在80℃或以上,使物料300能够蒸熟或焖熟。
特别地,使用上述烹饪过程可适用于烹饪沥米饭,可实现先煮后整的烹饪方式,可以同时得到米饭和米汤两种食物,能满足人们食用米汤的饮食习惯,同时不会产生锅巴,不会造成浪费,并保证做熟的饭粒蓬松,具有独特的口感和味道。
更重要的是,上述烹饪过程可保证利用电饭煲烹饪沥米饭,烹饪方式简单,便于用户采用电饭煲或电饭锅等烹饪设备200在家烹饪。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制。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锅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烹饪锅;
物料盛放件,所述物料盛放件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烹饪锅内;
密封件,设在所述物料盛放件与所述烹饪锅之间,所述密封件设有配合筋,所述配合筋与所述物料盛放件或所述烹饪锅配合,并限制所述物料盛放件相对于所述烹饪锅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物料盛放件和所述烹饪锅中的一者上,所述物料盛放件和所述烹饪锅中的另一者的侧表面与所述配合筋接触或抵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具组件,其特征在于,
至少有一个所述配合筋位于所述烹饪锅的侧表面与所述物料盛放件的侧表面之间,并与所述烹饪锅的侧表面或所述物料盛放件的侧表面抵靠或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锅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具有第一唇边,所述第一唇边伸入所述烹饪锅内,所述配合筋设置在所述第一唇边上并自所述第一唇边的侧壁面凸起;其中,
所述配合筋与竖直方向形成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90°的夹角;和/或
所述配合筋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地设置;和/或
所述配合筋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唇边相连,另一端为自由端,其中,所述配合筋自与所述第一唇边相连的部位向所述自由端倾斜向上地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锅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物料盛放件上,并且随所述物料盛放件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烹饪锅内;其中,
所述配合筋位于所述烹饪锅内并与所述烹饪锅的内表面抵靠;和/或
所述物料盛放件的中心与所述配合筋之间距离最大处的距离值大于所述烹饪锅的中心与所述烹饪锅的内侧面之间距离最大处的距离值;和/或
所述物料盛放件上设有凸起结构,所述密封件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凸起结构的上侧,所述凸起结构支撑所述密封件;和/或
所述物料盛放件上设有凹陷结构,所述密封件的一部分容置于所述凹陷结构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锅具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合筋设置成环形,所述配合筋与所述物料盛放件或所述烹饪锅配合,使得所述物料盛放件与所述烹饪锅之间的缝隙被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锅具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烹饪锅具有锅沿,所述物料盛放件具有翻边,所述翻边与所述锅沿位置相对,所述密封件具有第二唇边,所述第二唇边位于所述锅沿与所述翻边之间,并与所述锅沿及所述翻边抵靠,使得所述锅沿与所述翻边分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锅具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唇边包括唇边本体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唇边本体相连,并支撑在所述唇边本体与所述锅沿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锅具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唇边上构造有排气结构,所述排气结构配置为供所述物料盛放件与所述烹饪锅之间的缝隙排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锅具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唇边的支撑部包括凸筋,所述凸筋自所述第二唇边的唇边本体的表面凸起;
所述凸筋为周向未封闭的结构,且所述凸筋的周向未封闭的位置处形成有缺口,所述缺口为至少一部分所述排气结构。
11.一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锅具组件;
供热装置,对所述锅具组件的烹饪锅加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烹饪设备还具有煲体和盖体,所述供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煲体,所述锅具组件容置于所述煲体内,所述盖体与所述煲体盖合。
CN202020120262.2U 2020-01-19 2020-01-19 锅具组件及烹饪设备 Active CN2116092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20262.2U CN211609203U (zh) 2020-01-19 2020-01-19 锅具组件及烹饪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20262.2U CN211609203U (zh) 2020-01-19 2020-01-19 锅具组件及烹饪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09203U true CN211609203U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39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20262.2U Active CN211609203U (zh) 2020-01-19 2020-01-19 锅具组件及烹饪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092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609203U (zh) 锅具组件及烹饪设备
CN213129090U (zh) 一种多功能电热锅
CN211155175U (zh) 一种防滴水蒸锅
CN209863306U (zh) 一种旋转翻炒型炒菜机
CN209863302U (zh) 一种回转烹饪型炒菜机
CN208551362U (zh) 蒸笼盖、蒸笼组件、烹饪厨具盖体组件和烹饪厨具
CN209770033U (zh) 凸形底板蒸笼
CN213464702U (zh) 烹饪器具
KR200472073Y1 (ko) 넘침 방지구조를 갖는 냄비
CN209284982U (zh) 一种多功能蒸锅
CN214230899U (zh) 烹饪器具
CN213464706U (zh) 烹饪附件以及烹饪器具
CN219594320U (zh) 锅体组件及烹饪电器
CN213248346U (zh) 烹饪器具
CN214905946U (zh) 一种防溢电饭煲
CN214230898U (zh) 烹饪器具
CN219895354U (zh) 一种蒸锅
CN210019011U (zh) 蒸笼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9712505U (zh) 一种防溢阀、防溢装置以及液体加热容器
CN214387238U (zh) 炸锅组件及空气炸锅
CN210540764U (zh) 烹饪器具
CN214128115U (zh) 烹饪器具
CN215383377U (zh) 一种多锅胆烹饪器具
CN212438218U (zh) 一种防溢炖锅
CN211609127U (zh) 一种烹饪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