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88482U - 一种加工汽车前避震器支架的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工汽车前避震器支架的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588482U CN211588482U CN201922438706.7U CN201922438706U CN211588482U CN 211588482 U CN211588482 U CN 211588482U CN 201922438706 U CN201922438706 U CN 201922438706U CN 211588482 U CN211588482 U CN 2115884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lar
- groove
- mould
- movable
- fix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加工汽车前避震器支架的模具,包括定模框、动模框、定模芯和动模芯,定模框上设有浇口套,动模框上设有分流子,定模芯设有定模腔,动模芯设有动模腔,模具的模腔为一模四腔结构,模腔由定模腔和动模腔构成,定模腔包括四个定模凹腔,每个定模凹腔包括第一圆形凹槽和两个第一等腰三角凹槽,第一圆形凹槽的底面设有第一圆形凸台,第一圆形凸台的顶面设有第二圆形凸台;动模腔包括四个动模凹腔,每个动模凹腔包括第二圆形凹槽和两个第二等腰三角凹槽,第二圆形凹槽的底面设有第三圆形凸台,第三圆形凸台的顶面设有第四圆形凸台。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原结构易造成铸件产生气孔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工汽车前避震器支架的模具。
背景技术
铸型模具对产品的质量有很大影响,尤其是采用分模造型时,铸型中带有分型面,易产生错箱缺陷,如果铸件还带有孔结构,由于需要用到镶块、型芯,更易产生形状和尺寸偏差,影响铸型的形状精度,从而影响到产品的质量。而且成型模腔结构及流道和浇口的形式选取不当,都会影响产品质量。同时,现有的模具在产品在维修和装配是往往需要反复调试模芯的安装角度和精度,但一般模芯却很难取下,有时取下方式不当容易造成模芯磨损,影响产品的制造精度。现有汽车前避震器支架模具易造成汽车前避震器支架模铸件产生气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加工汽车前避震器支架的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加工汽车前避震器支架的模具,包括定模框、动模框、定模芯和动模芯,定模框上设有浇口套,动模框上设有分流子,定模芯设有定模腔,动模芯设有动模腔,模腔为一模四腔结构,模腔由定模腔和动模腔构成;所述定模腔包括四个定模凹腔,每个定模凹腔包括一第一圆形凹槽和连接于第一圆形凹槽两侧的两个第一等腰三角凹槽,第一圆形凹槽的深度大于三角凹槽的深度,第一圆形凹槽的底面同心设有第一圆形凸台,第一圆形凸台的高度小于第一圆形凹槽的深度,第一圆形凸台的顶面同心设有第二圆形凸台,第二圆形凸台的高度小于第一圆形凸台的高度,每个第一等腰三角凹槽的底边与第一圆形凹槽相连通,第一等腰三角凹槽的两腰内侧均沿边设有筋槽,第一等腰三角凹槽的一腰外侧设有相连通的第一耳形凹槽,第一等腰三角凹槽的底面设有销孔;所述动模腔包括四个动模凹腔,每个动模凹腔包括与第一圆形凹槽的第二圆形凹槽和与两个第一等腰三角凹槽相对应的两个第二等腰三角凹槽,第二圆形凹槽的深度小于第一圆形凹槽的深度,第二圆形凹槽的底面同心设有与第一圆形凸台相对应的第三圆形凸台,第三圆形凸台的高度大于第二圆形凹槽的深度,第三圆形凸台的顶面同心设有与第二圆形凸台相对应的第四圆形凸台,第四圆形凸台的高度小于第三圆形凸台的高度,每个第二等腰三角凹槽的一腰外侧设有与第一耳形凹槽相对应的第二耳形凹槽,第二等腰三角凹槽的底面设有圆环凹槽,圆环凹槽同轴穿设有销子,销子顶入销孔中。
进一步地,定模芯、分流子、动模芯上的分流道呈漏斗状且分成四个分支,每个分支对应一定模凹腔和一动模凹腔,并通过侧浇口与相对应的第一圆形凹槽和第二圆形凹槽连通。
进一步地,定模腔和动模腔的周侧布置有渣包,动模芯上设有与渣包连通的排气槽,定模框和动模框上设有与排气槽连通的排气块。
本实用新型结合汽车前避震器支架结构设计模腔,压铸时,铝液从浇口套内灌入,经分流子分流,再经过分流道和侧浇口流入模腔内,在极短的时间内冲填铸造型腔,铝液冷却过程中加压锻造,铸造出高质量的汽车前避震器支架产品。定模腔和动模腔构成成型汽车前避震器支架的模腔,成型完的汽车前避震器支架铸件在开模后经由顶针顶出,配合渣包、排气槽、排气块排气,解决了原结构易造成铸件产生气孔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定模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动模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A处定模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B处动模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标号如下:
1定模框、2定模框防撞板、3动模框、4动模框防撞板、5模脚、6防撞柱、7顶针固定板、8推板、9支撑柱、10顶板导柱、11顶板导套、12顶板限位块、13浇口套、14定模芯、15分流子、16动模芯、17导柱、18导套、19顶针、20排气槽、21渣包、22流道、23冷却水路、24排气块、25复位杆、26第一圆形凹槽、27第一等腰三角凹槽、28第一圆形凸台、29第二圆形凸台、30筋槽、31第一耳形凹槽、32销孔、33第二圆形凹槽、34第二等腰三角凹槽、35第三圆形凸台、36第四圆形凸台、37第二耳形凹槽、38圆环凹槽、39销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如何实践本实用新型。尽管结合其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这些实施方案只是阐述,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加工汽车前避震器支架的模具,采用卧式压铸机,模具为卧式安装,该模具主要包括定模部分、动模部分、顶出部分、复位部分、导向部分、冷却部分、浇注部分、排气部分和支撑部分,还包括模具放置保护部分和吊环。
定模部分,其包括定模框1和设置于定模框1内的定模芯14,定模芯14设有定模腔。
动模部分,其包括动模框3和设置于动模框3内的动模芯16,动模框3的一侧与定模框1相配合,动模芯16设有动模腔,动模芯16与定模芯14相配合且动模腔和定模腔相配合构成完整的模腔。
顶出部分,其设置于动模框3的另一侧,顶出部分包括顶针19、顶针固定板7、推板8和顶板限位块12,顶针固定板7、推板8和顶板限位块12依次设置于动模框3的另一侧,顶针19的尾部固定于顶针固定板7上,顶针19的头部依次贯穿动模框3和动模芯16。
复位部分,包括四根复位杆25,四根复位杆25的尾部分别固定于顶针固定板7的四角,四根复位杆25的头部依次贯穿动模框3和动模芯16后抵于定模芯14上,合模时,复位杆25带动顶针固定板7复位。
导向部分,其包括顶出导向部分和模具导向部分,顶出导向部分由顶板导套11和顶板导柱10构成,顶板导套11固定于顶针固定板7和推板8上,顶板导柱10穿设于顶板导套11内,并且顶板导柱10的一端与动模框3固定,顶板导柱10上的台阶起到对顶针固定板7的限位作用。模具导向部分由导套18和导柱17构成,导套18固定于动模框3上,导柱17的一端固定于定模框1上,导柱17的另一端穿设于导套18内。
冷却部分,其包括冷却水路23,冷却水路23分别布置于定模框1和动模框3内且靠近动模腔和定模腔设置,冷却水路23具有水路入口和水路出口,水路入口和水路出口均设置于定模框1和动模框3的侧面上。冷却水路23用于控制模具温度,延长模具寿命。
浇注部分,其包括浇口套13、分流子15和流道22,流道22包括主流道、分流道和浇口,浇口套13设置于定模框1上,浇口套13内具有主流道,分流子15设置于动模框3上且衔接浇口套13和动模芯16,定模芯14、分流子15、动模芯16上开设构成分流道的分流槽,分流道通过浇口与模腔连通,浇口为侧浇口。
排气部分,其包括渣包21、排气槽20和排气块24,多个渣包21设置于定模腔和动模腔的周侧且与模腔连通,排气槽20设置于动模芯16上且与渣包21连通,排气块24设置于定模框1和动模框3上且与排气槽20连通。
支撑部分,其包括支撑柱9和模脚5,支撑柱9和模脚5均设置于动模框3的另一侧,支撑柱9的一端从顶针固定板7和推板8的居中处贯穿,另一端抵于动模框3上,模脚5分别设置于顶针固定板7和推板8的两侧且与动模框3固定。当压铸机冲头压射时,伴随着巨大的冲击力,支撑柱9增强模具的抗剪强度,防止模具变形影响铸件尺寸。
模具放置保护部分,其包括作为模具放置平面的定模框防撞板2、动模框防撞板4、防撞柱6,定模框防撞板2设置于定模框1上的水路入口和水路出口所在侧面,动模框防撞板4设置于动模框3上的水路入口和水路出口所在侧面,防撞柱6设置于模脚5的与定模框防撞板2、动模框防撞板4同侧的侧面。定模框防撞板2、动模框防撞板4和防撞柱6起到对冷却水路23的外接水管的保护作用。
吊环,其分别设置于定模框1和动模框3的侧面上。
模腔为一模四腔结构,模腔由定模腔和动模腔构成。
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定模腔包括四个定模凹腔,每个定模凹腔包括一第一圆形凹槽26和连接于第一圆形凹槽26两侧的两个第一等腰三角凹槽27,第一圆形凹槽26的深度大于三角凹槽的深度,第一圆形凹槽26的底面同心设有第一圆形凸台28,第一圆形凸台28的高度小于第一圆形凹槽26的深度,第一圆形凸台28的顶面同心设有第二圆形凸台29,第二圆形凸台29的高度小于第一圆形凸台28的高度,每个第一等腰三角凹槽27的底边与第一圆形凹槽26相连通,第一等腰三角凹槽27的两腰内侧均沿边设有筋槽30,第一等腰三角凹槽27的一腰外侧设有相连通的第一耳形凹槽32,第一等腰三角凹槽27的底面设有销孔32。
如图4和图6所示,所述动模腔包括四个动模凹腔,每个动模凹腔包括与第一圆形凹槽26的第二圆形凹槽33和与两个第一等腰三角凹槽27相对应的两个第二等腰三角凹槽34,第二圆形凹槽33的深度小于第一圆形凹槽26的深度,第二圆形凹槽33的底面同心设有与第一圆形凸台28相对应的第三圆形凸台35,第三圆形凸台35的高度大于第二圆形凹槽33的深度,第三圆形凸台35的顶面同心设有与第二圆形凸台29相对应的第四圆形凸台36,第四圆形凸台36的高度小于第三圆形凸台35的高度,每个第二等腰三角凹槽34的一腰外侧设有与第一耳形凹槽32相对应的第二耳形凹槽37,第二等腰三角凹槽34的底面设有圆环凹槽38,圆环凹槽38同轴穿设有销子39,销子39顶入销孔32中。
定模芯14、分流子15、动模芯16上的分流道呈漏斗状且分成四个分支,每个分支对应一定模凹腔和一动模凹腔,并通过侧浇口与相对应的第一圆形凹槽26和第二圆形凹槽33连通。
整个模具呈卧式安装在压铸机上,定模框1固定在压铸机,动模框3固定在压铸机上且准确滑动。模具合模时,铝液从浇口套13注入,经分流子15分流,再经过分流道和侧浇口流入模腔内,定模腔和动模腔相合成型四个汽车前避震器支架铸件。最后,开模后四个汽车前避震器支架铸件由顶针19顶出。整个过程中,冷却水路23通水冷却控制模具温度。铝液在流道22内高速流动,能在极短的时间里充填模腔,铸造出高质量的汽车前避震器支架铸件。再次合模,定模芯14会带动复位杆25复位顶针固定板7,为下次顶出作准备。
应当指出,对于经充分说明的本实用新型来说,还可具有多种变换及改型的实施方案,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仅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总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包括那些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变换或替代以及改型。
Claims (3)
1.一种加工汽车前避震器支架的模具,包括定模框、动模框、定模芯和动模芯,定模框上设有浇口套,动模框上设有分流子,定模芯设有定模腔,动模芯设有动模腔,其特征在于,模腔为一模四腔结构,模腔由定模腔和动模腔构成;
所述定模腔包括四个定模凹腔,每个定模凹腔包括一第一圆形凹槽和连接于第一圆形凹槽两侧的两个第一等腰三角凹槽,第一圆形凹槽的深度大于三角凹槽的深度,第一圆形凹槽的底面同心设有第一圆形凸台,第一圆形凸台的高度小于第一圆形凹槽的深度,第一圆形凸台的顶面同心设有第二圆形凸台,第二圆形凸台的高度小于第一圆形凸台的高度,每个第一等腰三角凹槽的底边与第一圆形凹槽相连通,第一等腰三角凹槽的两腰内侧均沿边设有筋槽,第一等腰三角凹槽的一腰外侧设有相连通的第一耳形凹槽,第一等腰三角凹槽的底面设有销孔;
所述动模腔包括四个动模凹腔,每个动模凹腔包括与第一圆形凹槽的第二圆形凹槽和与两个第一等腰三角凹槽相对应的两个第二等腰三角凹槽,第二圆形凹槽的深度小于第一圆形凹槽的深度,第二圆形凹槽的底面同心设有与第一圆形凸台相对应的第三圆形凸台,第三圆形凸台的高度大于第二圆形凹槽的深度,第三圆形凸台的顶面同心设有与第二圆形凸台相对应的第四圆形凸台,第四圆形凸台的高度小于第三圆形凸台的高度,每个第二等腰三角凹槽的一腰外侧设有与第一耳形凹槽相对应的第二耳形凹槽,第二等腰三角凹槽的底面设有圆环凹槽,圆环凹槽同轴穿设有销子,销子顶入销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汽车前避震器支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定模芯、分流子、动模芯上的分流道呈漏斗状且分成四个分支,每个分支对应一定模凹腔和一动模凹腔,并通过侧浇口与相对应的第一圆形凹槽和第二圆形凹槽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汽车前避震器支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定模腔和动模腔的周侧布置有渣包,动模芯上设有与渣包连通的排气槽,定模框和动模框上设有与排气槽连通的排气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438706.7U CN211588482U (zh) | 2019-12-30 | 2019-12-30 | 一种加工汽车前避震器支架的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438706.7U CN211588482U (zh) | 2019-12-30 | 2019-12-30 | 一种加工汽车前避震器支架的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588482U true CN211588482U (zh) | 2020-09-29 |
Family
ID=72597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438706.7U Active CN211588482U (zh) | 2019-12-30 | 2019-12-30 | 一种加工汽车前避震器支架的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588482U (zh) |
-
2019
- 2019-12-30 CN CN201922438706.7U patent/CN21158848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92054A (zh) | 电机壳压铸模具 | |
CN103433460A (zh) | 一种用于销孔处设有凹陷平台的支架的模具 | |
CN203830693U (zh) | 一种内嵌件整体式出模压铸模具 | |
CN211588482U (zh) | 一种加工汽车前避震器支架的模具 | |
CN211588484U (zh) | 一种加工汽车前减震器支架的模具 | |
CN211588485U (zh) | 一种加工汽车转向助力活塞的模具 | |
CN211588483U (zh) | 一种加工新能源汽车控制器下水冷板的模具 | |
CN204486710U (zh) | 一种挡块模具结构 | |
CN203737980U (zh) | 一种用于制造多个减震部件本体的模具 | |
CN211588481U (zh) | 一种加工吊机齿轮箱盖的模具 | |
CN211588480U (zh) | 一种加工减速器齿轮箱的模具 | |
CN211588486U (zh) | 一种加工汽车电控箱壳体的模具 | |
CN204449257U (zh) | 一种用于加工支架部件的模具 | |
CN203737981U (zh) | 一种用于加工减震器部件的模具结构 | |
CN209502930U (zh) | 一种加工前减震支架的模具 | |
CN203197224U (zh) | 电机壳压铸模具 | |
CN207308925U (zh) | 一种电动工具外壳的压铸模 | |
CN203470817U (zh) | 一种用于带有环形凸条减震系统法兰的模具 | |
CN203737979U (zh) | 一种用于加工汽车减震系统部件的模具结构 | |
CN103433459A (zh) | 一种用于减震系统法兰的模具结构 | |
CN204449254U (zh) | 一种用于汽车减震设备的下流道板模具结构 | |
CN204449217U (zh) | 一种用于加工换挡器壳体的模具 | |
CN103736930A (zh) | 一种用于制造汽车零部件本体的高精模具结构 | |
CN103736935A (zh) | 一种用于制造汽车发动机支撑本体的模具 | |
CN207222901U (zh) | 一种用于加工支架体的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