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79830U - 一种微电机撑磁瓦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电机撑磁瓦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79830U
CN211579830U CN202020140924.2U CN202020140924U CN211579830U CN 211579830 U CN211579830 U CN 211579830U CN 202020140924 U CN202020140924 U CN 202020140924U CN 211579830 U CN211579830 U CN 2115798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seat
magnetic shoe
micromotor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4092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红阵
陈建国
周涛
邓仕权
吴建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C Compon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C Compon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C Compon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C Compon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4092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798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798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798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电机撑磁瓦工装,设有压杆、导向座、限位板和至少两套撑装机构,能够将多块磁瓦贴合装配到微电机外壳的内壁上,具有结构紧凑、工作可靠性高、自动化程度高、操作风险低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推杆的下杆部设置弹簧座和压缩弹簧,使得将各块磁瓦贴装到微电机外壳的内壁上的外撑力,由各自对应的压缩弹簧独立提供,能够确保每一块磁瓦与微电机外壳之间的贴合力足够大且稳定,保证微电机的磁瓦装配质量稳定、可靠,有效降低了微电机磁瓦装配的不合格率。

Description

一种微电机撑磁瓦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电机的磁瓦装配工具,具体的说是一种微电机撑磁瓦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还没有一款撑磁瓦工装能满足四片磁瓦的撑开是由四个独立的动力来提供,现阶段撑磁瓦主要依靠撑簧,且四片磁瓦的撑开是由一个动力来提供,结构无定心功能,导致撑开后的四片磁瓦与铁壳之间的贴合力以及位置尺寸精度相差较大,无法保证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电机撑磁瓦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微电机的磁瓦进行装配时,各片磁瓦因受到的外撑力不相同而与微电机外壳具有不同的贴合力,造成微电机的磁瓦装配质量难以保证稳定的问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微电机撑磁瓦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电机撑磁瓦工装包括压杆、导向座、限位板和至少两套撑装机构;
所述导向座对应每一套所述撑装机构设有一组导向结构,各组所述导向结构环绕所述导向座的轴线均匀间隔布置,所述导向结构包括相连通的一条导向孔和一条导向槽,所述导向孔沿所述导向座的轴线延伸并贯穿所述导向座的顶面和底面,所述导向槽设置在所述导向座的侧面并沿所述导向座的轴线法向延伸;
所述撑装机构包括磁瓦撑座、推杆和连接轴;所述磁瓦撑座由撑座本体和导向板体构成,所述撑座本体的外壁面用于定位放置磁瓦,所述导向板体固定连接在所述撑座本体的内壁面,且所述导向板体设有斜向导向槽;所述连接轴固定在所述推杆的上杆部,且所述连接轴与所述斜向导向槽滑动配合;
对于每一套所述撑装机构:所述推杆滑动安装在对应的导向孔中,且所述磁瓦撑座的导向板体滑动安装在对应的导向槽中,使得所述斜向导向槽倾斜于所述导向座的轴线;
所述限位板固定在所述导向座的顶面,以遮蔽所述导向孔和导向槽的上端口,使得所述导向板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抵顶在所述限位板的底面和导向槽的底部上;所述压杆连接全部所述推杆的下杆部,以能够同时带动全部所述推杆沿所述导向座的轴线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微电机撑磁瓦工装适用于磁瓦数量与撑装机构的套数相等的微电机,其使用方式及工作原理如下:
步骤一,将磁瓦吸附在对应撑座本体的外壁面上,并将磁瓦胶涂装到磁瓦的外侧弧面上;
步骤二,控制压杆同时带动全部推杆沿导向座的轴线正向运动,由于导向板体的上下被限位板的底面和导向槽的底部限位,以及导向槽对导向板体的导向作用,使压杆的运动通过滑动配合的连接轴和斜向导向槽传递给磁瓦撑座后,带动磁瓦撑座朝向导向座的轴线向内收缩而进入收缩状态,以保证在此时,各块磁瓦共同所在的周面小于微电机外壳的内腔周面,确保将微电机外壳套在导向座外时,微电机外壳的内壁与各块磁瓦之间均具有一定的间隙,以保证磁瓦胶不会在此过程中刮到微电机外壳的内壁上;
步骤三,将微电机外壳套在导向座外,并控制压杆同时带动全部推杆沿导向座的轴线反向运动,带动磁瓦撑座背向导向座的轴线向外运动而进入外撑状态,以将各块磁瓦贴合到微电机外壳的内壁上。
其中,按照导向板体上斜向导向槽的倾斜方向的不同,可以是:压杆的正向运动为向上运动、反向运动为向下运动;也可以是:压杆的正向运动为向下运动、反向运动为向上运动。
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将多块磁瓦贴合装配到微电机外壳的内壁上,具有结构紧凑、工作可靠性高、自动化程度高、操作风险低的优点。
优选的:所述撑座本体的外壁面为适配于所述磁瓦的内壁弧面的外凸弧面;所述撑座本体的两侧设有定位挡板;所述磁瓦通过磁性吸附方式放置在所述撑座本体的外壁面并位于两块所述定位挡板之间。从而,提高了磁瓦在撑座本体上的定位准确性和便利性,有助于提高磁瓦在微电机外壳上的装配精度。
优选的:所述导向座的侧面对应每一个所述磁瓦撑座设有两个导向块,该两个导向块位于对应磁瓦撑座的撑座本体两侧。从而,在上述步骤一将磁瓦吸附在撑座本体的外壁面上时,两个导向块可以起到导向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磁瓦在撑座本体上的定位准确性和便利性,有助于提高磁瓦在微电机外壳上的装配精度。
优选的:所述推杆的上杆部包括两个上杆部半体,该两个上杆部半体的下端均与所述推杆的下杆部相连,且该两个上杆部半体之间留有安装间隙,所述导向板体滑动安装在该安装间隙中,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上杆部半体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轴穿过所述斜向导向槽并滑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导向孔为由上孔段和下孔段构成的阶梯孔,所述推杆的上杆部滑动安装在所述上孔段中,所述推杆的下杆部滑动安装在所述下孔段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向板体的斜向导向槽由外向内向下倾斜;所述推杆的下杆部固定有弹簧座并套装有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抵顶在所述导向座的底面与所述弹簧座之间;所述压杆的顶面对应每一根所述推杆设有一个安装孔,所述下杆部的端部插装在对应的安装孔中。
从而,参见图8,可以用气缸驱动实现磁瓦的装配,即:将气缸的活塞杆与推杆固定连接,在常态下,气缸的活塞杆处于缩回状态,使得各个磁瓦撑座在上述步骤一时处于外撑状态;而在上述步骤二时,通过控制气缸的活塞杆伸出,以通过推杆同步带动全部推杆克服压缩弹簧的弹簧力而向上运动,由此带动磁瓦撑座朝向导向座的轴线向内收缩而进入收缩状态;在上述步骤三时,通过撤销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伸出的气压,也即撤销了气缸的活塞杆对压杆的向上推力,使得各根推杆分别在各自压缩弹簧的弹簧力作用下向下运动,并通过压杆带动气缸的活塞杆缩回,由此带动磁瓦撑座背向导向座的轴线向外运动而进入外撑状态。
因此,本实施例中,将各块磁瓦贴装到微电机外壳的内壁上的外撑力,由各自对应的压缩弹簧独立提供,能够确保每一块磁瓦与微电机外壳之间的贴合力足够大且稳定,保证微电机的磁瓦装配质量稳定、可靠,有效降低了微电机磁瓦装配的不合格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微电机撑磁瓦工装还包括定位座,所述定位座的顶部设有外壳定位台,该外壳定位台的形状适配于微电机外壳的内腔,所述定位座设有穿过其顶面和底面的安装内腔;所述导向座固定在所述定位座的安装内腔中,并使得所述磁瓦撑座位于所述外壳定位台的上方。
从而,通过微电机外壳倒扣到外壳定位台上,即可实现对微电机外壳的定位,以在进行磁瓦装配时确保导向座的轴线与微电机外壳的轴线共轴,保证磁瓦的装配质量。
优选的:所述外壳定位台的侧面固定有外壳定位块;该外壳定位块的形状适配于所述微电机外壳的缺口,以便于微电机外壳更快捷、准确的定位倒扣到外壳定位台上。
优选的:所述的微电机撑磁瓦工装还包括底座;所述定位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从而,利用底座,可以方便的固定气缸的缸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设有压杆、导向座、限位板和至少两套撑装机构,能够将多块磁瓦贴合装配到微电机外壳的内壁上,具有结构紧凑、工作可靠性高、自动化程度高、操作风险低的优点。
第二,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推杆的下杆部设置弹簧座和压缩弹簧,使得将各块磁瓦贴装到微电机外壳的内壁上的外撑力,由各自对应的压缩弹簧独立提供,能够确保每一块磁瓦与微电机外壳之间的贴合力足够大且稳定,保证微电机的磁瓦装配质量稳定、可靠,有效降低了微电机磁瓦装配的不合格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微电机撑磁瓦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微电机撑磁瓦工装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导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撑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撑装机构和导向座的装配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撑装机构、导向座、压缩弹簧的装配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撑装机构、导向座、压缩弹簧、压杆和定位座的装配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微电机撑磁瓦工装使用气缸驱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但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之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明确的是,方位用语“上、下、顶、底”,仅是方位上的相对概念,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本实用新型所必须具有的特定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微电机撑磁瓦工装,包括压杆1、导向座2、限位板3和至少两套撑装机构;
参见图3,所述导向座2对应每一套所述撑装机构设有一组导向结构,各组所述导向结构环绕所述导向座2的轴线2c均匀间隔布置,所述导向结构包括相连通的一条导向孔2a和一条导向槽2b,所述导向孔2a沿所述导向座2的轴线2c延伸并贯穿所述导向座2的顶面和底面,所述导向槽2b设置在所述导向座2的侧面并沿所述导向座2的轴线2c法向延伸;
参见图4,所述撑装机构包括磁瓦撑座4、推杆5和连接轴6;所述磁瓦撑座4由撑座本体4-1和导向板体4-2构成,所述撑座本体4-1的外壁面4-1a用于定位放置磁瓦,所述导向板体4-2固定连接在所述撑座本体4-1的内壁面,且所述导向板体4-2设有斜向导向槽4-2a;所述连接轴6固定在所述推杆5的上杆部,且所述连接轴6与所述斜向导向槽4-2a滑动配合;
参见图5,对于每一套所述撑装机构:所述推杆5滑动安装在对应的导向孔2a中,且所述磁瓦撑座4的导向板体4-2滑动安装在对应的导向槽2b中,使得所述斜向导向槽4-2a倾斜于所述导向座2的轴线2c;
所述限位板3固定在所述导向座2的顶面,以遮蔽所述导向孔2a和导向槽2b的上端口,使得所述导向板体4-2的上部和下部分别抵顶在所述限位板3的底面和导向槽2b的底部上;所述压杆1连接全部所述推杆5的下杆部5-1,以能够同时带动全部所述推杆5沿所述导向座2的轴线2c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微电机撑磁瓦工装适用于磁瓦数量与撑装机构的套数相等的微电机,其使用方式及工作原理如下:
步骤一,将磁瓦吸附在对应撑座本体4-1的外壁面4-1a上,并将磁瓦胶涂装到磁瓦的外侧弧面上;
步骤二,控制压杆1同时带动全部推杆5沿导向座2的轴线2c正向运动,由于导向板体4-2的上下被限位板3的底面和导向槽2b的底部限位,以及导向槽2b对导向板体4-2的导向作用,使压杆1的运动通过滑动配合的连接轴6和斜向导向槽4-2a传递给磁瓦撑座4后,带动磁瓦撑座4朝向导向座2的轴线2c向内收缩而进入收缩状态,以保证在此时,各块磁瓦共同所在的周面小于微电机外壳12的内腔周面,确保将微电机外壳12套在导向座2外时,微电机外壳12的内壁与各块磁瓦之间均具有一定的间隙,以保证磁瓦胶不会在此过程中刮到微电机外壳12的内壁上;
步骤三,将微电机外壳12套在导向座2外,并控制压杆1同时带动全部推杆5沿导向座2的轴线2c反向运动,带动磁瓦撑座4背向导向座2的轴线2c向外运动而进入外撑状态,以将各块磁瓦贴合到微电机外壳12的内壁上。
其中,按照导向板体4-2上斜向导向槽4-2a的倾斜方向的不同,可以是:压杆1的正向运动为向上运动、反向运动为向下运动;也可以是:压杆1的正向运动为向下运动、反向运动为向上运动。
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将多块磁瓦贴合装配到微电机外壳12的内壁上,具有结构紧凑、工作可靠性高、自动化程度高、操作风险低的优点。
以上为本实施例一的基本实施方式,可以在该基本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优化、改进和限定:
优选的:参见图4,所述撑座本体4-1的外壁面4-1a为适配于所述磁瓦的内壁弧面的外凸弧面;所述撑座本体4-1的两侧设有定位挡板4-3;所述磁瓦通过磁性吸附方式放置在所述撑座本体4-1的外壁面4-1a并位于两块所述定位挡板4-3之间。从而,提高了磁瓦在撑座本体4-1上的定位准确性和便利性,有助于提高磁瓦在微电机外壳12上的装配精度。
优选的:参见图4,所述导向座2的侧面对应每一个所述磁瓦撑座4设有两个导向块2-1,该两个导向块2-1位于对应磁瓦撑座4的撑座本体4-1两侧。从而,在上述步骤一将磁瓦吸附在撑座本体4-1的外壁面4-1a上时,两个导向块2-1可以起到导向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磁瓦在撑座本体4-1上的定位准确性和便利性,有助于提高磁瓦在微电机外壳12上的装配精度。
优选的:参见图4,所述推杆5的上杆部包括两个上杆部半体5-2,该两个上杆部半体5-2的下端均与所述推杆5的下杆部5-1相连,且该两个上杆部半体5-2之间留有安装间隙,所述导向板体4-2滑动安装在该安装间隙中,所述连接轴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上杆部半体5-2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轴6穿过所述斜向导向槽4-2a并滑动配合。
优选的:参见图4,所述导向孔2a为由上孔段和下孔段构成的阶梯孔,所述推杆5的上杆部滑动安装在所述上孔段中,所述推杆5的下杆部5-1滑动安装在所述下孔段中。
实施例二
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二还采用了以下优选的结构:
如图4、图6和图7所示,所述导向板体4-2的斜向导向槽4-2a由外向内向下倾斜;所述推杆5的下杆部5-1固定有弹簧座7并套装有压缩弹簧8,该压缩弹簧8抵顶在所述导向座2的底面与所述弹簧座7之间;所述压杆1的顶面对应每一根所述推杆5设有一个安装孔1a,所述下杆部5-1的端部插装在对应的安装孔1a中。
从而,参见图8,可以用气缸9驱动实现磁瓦的装配,即:将气缸9的活塞杆与推杆5固定连接,在常态下,气缸9的活塞杆处于缩回状态,使得各个磁瓦撑座4在上述步骤一时处于外撑状态;而在上述步骤二时,通过控制气缸9的活塞杆伸出,以通过推杆5同步带动全部推杆5克服压缩弹簧8的弹簧力而向上运动,由此带动磁瓦撑座4朝向导向座2的轴线2c向内收缩而进入收缩状态;在上述步骤三时,通过撤销驱动气缸9的活塞杆伸出的气压,也即撤销了气缸9的活塞杆对压杆1的向上推力,使得各根推杆5分别在各自压缩弹簧8的弹簧力作用下向下运动,并通过压杆1带动气缸9的活塞杆缩回,由此带动磁瓦撑座4背向导向座2的轴线2c向外运动而进入外撑状态。
因此,本实施例中,将各块磁瓦贴装到微电机外壳12的内壁上的外撑力,由各自对应的压缩弹簧8独立提供,能够确保每一块磁瓦与微电机外壳12之间的贴合力足够大且稳定,保证微电机的磁瓦装配质量稳定、可靠,有效降低了微电机磁瓦装配的不合格率。
实施例三
在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三还采用了以下优选的结构:
如图1、图2和图8所示,所述的微电机撑磁瓦工装还包括定位座10,所述定位座10的顶部设有外壳定位台10-1,该外壳定位台10-1的形状适配于微电机外壳12的内腔,所述定位座10设有穿过其顶面和底面的安装内腔10a;所述导向座2固定在所述定位座10的安装内腔10a中,并使得所述磁瓦撑座4位于所述外壳定位台10-1的上方。
从而,通过微电机外壳12倒扣到外壳定位台10-1上,即可实现对微电机外壳12的定位,以在进行磁瓦装配时确保导向座2的轴线2c与微电机外壳12的轴线共轴,保证磁瓦的装配质量。
以上为本实施例三的基本实施方式,可以在该基本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优化、改进和限定:
优选的:参见图8,所述外壳定位台10-1的侧面固定有外壳定位块11;该外壳定位块11的形状适配于所述微电机外壳12的缺口12a,以便于微电机外壳12更快捷、准确的定位倒扣到外壳定位台10-1上。
优选的:参见图8,所述的微电机撑磁瓦工装还包括底座13;所述定位座10固定在所述底座13。从而,利用底座13,可以方便的固定气缸9的缸体。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等效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9)

1.一种微电机撑磁瓦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电机撑磁瓦工装包括压杆(1)、导向座(2)、限位板(3)和至少两套撑装机构;
所述导向座(2)对应每一套所述撑装机构设有一组导向结构,各组所述导向结构环绕所述导向座(2)的轴线(2c)均匀间隔布置,所述导向结构包括相连通的一条导向孔(2a)和一条导向槽(2b),所述导向孔(2a)沿所述导向座(2)的轴线(2c)延伸并贯穿所述导向座(2)的顶面和底面,所述导向槽(2b)设置在所述导向座(2)的侧面并沿所述导向座(2)的轴线(2c)法向延伸;
所述撑装机构包括磁瓦撑座(4)、推杆(5)和连接轴(6);所述磁瓦撑座(4)由撑座本体(4-1)和导向板体(4-2)构成,所述撑座本体(4-1)的外壁面(4-1a)用于定位放置磁瓦,所述导向板体(4-2)固定连接在所述撑座本体(4-1)的内壁面,且所述导向板体(4-2)设有斜向导向槽(4-2a);所述连接轴(6)固定在所述推杆(5)的上杆部,且所述连接轴(6)与所述斜向导向槽(4-2a)滑动配合;
对于每一套所述撑装机构:所述推杆(5)滑动安装在对应的导向孔(2a)中,且所述磁瓦撑座(4)的导向板体(4-2)滑动安装在对应的导向槽(2b)中,使得所述斜向导向槽(4-2a)倾斜于所述导向座(2)的轴线(2c);
所述限位板(3)固定在所述导向座(2)的顶面,以遮蔽所述导向孔(2a)和导向槽(2b)的上端口,使得所述导向板体(4-2)的上部和下部分别抵顶在所述限位板(3)的底面和导向槽(2b)的底部上;所述压杆(1)连接全部所述推杆(5)的下杆部(5-1),以能够同时带动全部所述推杆(5)沿所述导向座(2)的轴线(2c)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机撑磁瓦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座本体(4-1)的外壁面(4-1a)为适配于所述磁瓦的内壁弧面的外凸弧面;所述撑座本体(4-1)的两侧设有定位挡板(4-3);所述磁瓦通过磁性吸附方式放置在所述撑座本体(4-1)的外壁面(4-1a)并位于两块所述定位挡板(4-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机撑磁瓦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座(2)的侧面对应每一个所述磁瓦撑座(4)设有两个导向块(2-1),该两个导向块(2-1)位于对应磁瓦撑座(4)的撑座本体(4-1)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机撑磁瓦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5)的上杆部包括两个上杆部半体(5-2),该两个上杆部半体(5-2)的下端均与所述推杆(5)的下杆部(5-1)相连,且该两个上杆部半体(5-2)之间留有安装间隙,所述导向板体(4-2)滑动安装在该安装间隙中,所述连接轴(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上杆部半体(5-2)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轴(6)穿过所述斜向导向槽(4-2a)并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机撑磁瓦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孔(2a)为由上孔段和下孔段构成的阶梯孔,所述推杆(5)的上杆部滑动安装在所述上孔段中,所述推杆(5)的下杆部(5-1)滑动安装在所述下孔段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微电机撑磁瓦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体(4-2)的斜向导向槽(4-2a)由外向内向下倾斜;所述推杆(5)的下杆部(5-1)固定有弹簧座(7)并套装有压缩弹簧(8),该压缩弹簧(8)抵顶在所述导向座(2)的底面与所述弹簧座(7)之间;所述压杆(1)的顶面对应每一根所述推杆(5)设有一个安装孔(1a),所述下杆部(5-1)的端部插装在对应的安装孔(1a)中。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微电机撑磁瓦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电机撑磁瓦工装还包括定位座(10),所述定位座(10)的顶部设有外壳定位台(10-1),该外壳定位台(10-1)的形状适配于微电机外壳(12)的内腔,所述定位座(10)设有穿过其顶面和底面的安装内腔(10a);所述导向座(2)固定在所述定位座(10)的安装内腔(10a)中,并使得所述磁瓦撑座(4)位于所述外壳定位台(10-1)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电机撑磁瓦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定位台(10-1)的侧面固定有外壳定位块(11);该外壳定位块(11)的形状适配于所述微电机外壳(12)的缺口(12a)。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电机撑磁瓦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电机撑磁瓦工装还包括底座(13);所述定位座(10)固定在所述底座(13)。
CN202020140924.2U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微电机撑磁瓦工装 Active CN2115798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40924.2U CN211579830U (zh)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微电机撑磁瓦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40924.2U CN211579830U (zh)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微电机撑磁瓦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79830U true CN211579830U (zh) 2020-09-25

Family

ID=72525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40924.2U Active CN211579830U (zh)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微电机撑磁瓦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7983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45167A (zh) * 2021-02-24 2021-06-11 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微电机磁瓦装配质量自动检测机构
CN115720036A (zh) * 2023-01-10 2023-02-28 恒业智能驱动(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机磁瓦的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45167A (zh) * 2021-02-24 2021-06-11 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微电机磁瓦装配质量自动检测机构
CN115720036A (zh) * 2023-01-10 2023-02-28 恒业智能驱动(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机磁瓦的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579830U (zh) 一种微电机撑磁瓦工装
CN101745799A (zh) 一种压装薄壁套的压装装置
CN107984223B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机前盖的智能装配设备
CN113334011B (zh) 一种家具五金转角焊接成型固定工装
CN112846757A (zh) 一种压装机构
CN102055286A (zh) 挤压方法和挤压设备
CN108907664A (zh) 一种载具回转顶升定位装置
CN213461478U (zh) 引线整形机构
CN116586505B (zh) 一种钢结构梁柱安装用冲孔装置
CN212264983U (zh) 斜片式定子焊接工装
CN208614170U (zh) 一种载具回转顶升定位装置
CN216794809U (zh) 中型电机合装机
CN115139084A (zh) 一种转子轴承卡簧快速装配结构
CN209698408U (zh) 一种平衡阀流量阀体壳铆压装置
CN110253283B (zh) 一种行星架类零件分装装置
CN211127500U (zh) 一种用于电机转子铁芯的铆紧设备
CN220360168U (zh) 一种可校正鞋底的画线机
CN215280732U (zh) 一种薄壁钢套的压装装置
CN217282618U (zh) 一种装配工装
CN110834189A (zh) 轴承压入机构
CN216680059U (zh) 一种机械式解决多孔多位置铝型材自动上料压装的装置
CN113997091B (zh) 一种浮动分中心液压夹具
CN217135789U (zh) 一种自适应夹持式pcb钻锣一体机
CN219561289U (zh) 一种铆接设备的固定式浮芯定位机构
CN219074820U (zh) 节叉装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