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34080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34080U
CN211534080U CN201921530466.7U CN201921530466U CN211534080U CN 211534080 U CN211534080 U CN 211534080U CN 201921530466 U CN201921530466 U CN 201921530466U CN 211534080 U CN211534080 U CN 2115340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lid
cover
baking
p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3046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金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3046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340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340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340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锅盖和锅体,锅盖可开闭地设置在锅体上,锅盖包括盖体和与盖体可拆卸连接的烘烤组件,烘烤组件具有第一防呆结构,盖体具有与第一防呆结构配合的第二防呆结构,且仅在锅盖并未与锅体锁定时,第一防呆结构与第二防呆结构对位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烘烤组件存在不易拆卸的问题。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压力烘烤一体锅中大部分是将烘烤组件固定在盖体内,在长时间使用后存在严重的污垢,且烘烤组件不易拆卸和清洗,影响用户的使用感受。
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烹饪器具存在烘烤组件不易拆卸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烹饪器具中的烘烤组件存在不易拆卸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盖和锅体,锅盖可开闭地设置在锅体上,锅盖包括盖体和与盖体可拆卸连接的烘烤组件,烘烤组件具有第一防呆结构,盖体具有与第一防呆结构配合的第二防呆结构,且仅在锅盖并未与锅体锁定时,第一防呆结构与第二防呆结构对位连接。
通过将烘烤组件与盖体之间设置为可拆卸地连接,当在烘烤组件比较脏时,便于将烘烤组件拆卸下来进行清洗。通过在烘烤组件上设置第一防呆结构,在盖体上设置第二防呆结构,二者相互配合,第一防呆结构和第二防呆结构二者之间彼此定位安装,避免烘烤组件与盖体之间安装错位,使得烘烤组件与盖体之间的安装变得更准确。避免在使用时,当锅盖与锅体锁定,还需进行锅盖与锅体的解锁工作,方便盖锅与锅体的分离。由于烘烤烹饪并不需要在密封的情况下进行烹饪,在进行烘烤烹饪时,锅盖与锅体不需要锁定,而将第一防呆结构与第二防呆结构设置成在锅盖与锅体在未锁定的状态下才能对位连接,可以避免第二防呆结构影响锅盖与锅体在锁定状态下的密闭性。
进一步地,第一防呆结构为设置在烘烤组件上的凸起部,盖体包括钢圈,钢圈上设置钢圈过孔,仅当钢圈转动至开盖位置时,凸起部才会伸入到钢圈过孔中与钢圈发生止挡。凸起部与钢圈过孔防呆配合,避免烘烤组件安装错位。
进一步地,盖体还包括内衬,钢圈枢转设置在内衬的下方,内衬上设置有内衬过孔,仅当钢圈转动至开盖位置时,内衬过孔与钢圈过孔对位,凸起部经钢圈过孔伸入到内衬过孔中。由于盖体还需要与内盖连接,所以将第一防呆结构设置为凸起部而将第二防呆结构设置为孔状结构,是为了便于内盖与盖体之间的连接,凸起部不易与内盖之间配合。此外,这样设置的凸起部可以进行排气操作,将烹饪器具内部的气体排出。
进一步地,凸起部具有烘烤排气通孔,烘烤组件与盖体连接,烘烤排气通孔与锅体的内锅的内腔连通,烘烤排气通孔、内衬过孔与钢圈过孔构成烘烤排气通道,凸起部作为排气结构。将凸起部作为排气结构可以简化烘烤组件与盖体之间的装配。
进一步地,凸起部相对于烘烤组件的中心靠近烘烤组件的外周。这样设置可以减小凸起部对其他结构件产生干涉。
进一步地,盖体还包括设置在内衬上方的面盖,面盖具有烘烤排气孔,且烘烤排气孔与内衬过孔对应。排气结构依次伸入到钢圈过孔、内衬过孔和烘烤排气孔中,然后将锅体中的高温气体排出,以减少锅体中的水分,进而减少了烘烤的时间以达到快速烘烤的目的。
进一步地,凸起部伸入面盖中,且烘烤排气通孔与烘烤排气孔抵接,以使气体直接排出烹饪器具。这样设置可以减少气体回流至盖体内部,减少了潮湿气体对盖体内部器件的影响,增加了盖体内部器件使用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面盖具有密封凸沿,凸起部伸入面盖后,烘烤排气通孔穿过密封凸沿,密封凸沿与凸起部密封连接,减少气体回流至盖体内部。这样设置可以减少气体回流至盖体内部,减少了潮湿气体对盖体内部器件的影响,增加了盖体内部器件使用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凸起部为多个,多个凸起部沿烘烤组件的周向间隔设置,以构成多个排气结构。多个凸起部的设置增加了烘烤组件与内盖之间定位的准确性,且多个排气结构的设置增加了排气的迅速性,使得锅体中的高温气体可以从多个位置排出,增加了排气效率。
进一步地,第一防呆结构为设置在烘烤组件上的凸柱,盖体包括:内衬,内衬具有防呆通孔;面盖,面盖位于内衬的上方;转杆组件,转杆组件设置在内衬与面盖之间,仅在锅盖处于非锁定状态时,转杆组件给防呆通孔让位,以使凸柱插入防呆通孔中,烘烤组件与盖体安装到位。由于转杆组件的位置与锅盖处于锁定状态还是非锁定状态有关,仅在锅盖处于非锁定状态才能将烘烤组件与盖体安装在一起,利用转杆组件来控制凸柱与防呆通孔之间的配合,无需在盖体中再安装其他结构件,节省成本。
进一步地,内衬具有压力排气孔,内衬朝向锅体一侧表面设置有密封垫,密封垫对应压力排气孔处设置有第一避让孔,且烘烤组件安装至盖体上时,密封垫压接在烘烤组件的上表面处,以使第一避让孔、压力排气孔被封堵。这样设置使得烹饪器具在进行烘烤烹饪时,将盖体压力排气通道切断以使烹饪器具内的高温气体仅从盖体烘烤排气通道流出,避免了高温气体对盖体压力排气通道的影响。
进一步地,锅盖还包括内盖,内盖上设置有限压阀座,内盖与盖体安装后,限压阀座穿过避让孔和压力排气孔由盖体的面盖伸出,且第一避让孔的边缘处设置有第一密封翻边,第一密封翻边贴合在限压阀座的外表面上。第一密封翻边的设置可以密封限压阀座与盖体之间的缝隙,避免烹饪器具内的高温气体从限压阀座与盖体之间的缝隙流出,减少了烹饪器具泄压的可能性,增加了烹饪器具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地,内衬还具有止开排气孔,密封垫对应止开排气孔处设置有第二避让孔,内盖上设置有止开阀座,内盖与盖体安装后,止开阀座穿过第二避让孔伸入止开排气孔内,且第二避让孔的边缘处设置有第二密封翻边,第二密封翻边贴合在止开阀座的外表面上。第二密封翻边的设置可以密封止开阀座与盖体之间的缝隙,避免烹饪器具内的高温气体从止开阀座与盖体之间的缝隙流出,减少了烹饪器具泄压的可能性,增加了烹饪器具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地,烘烤组件与盖体磁吸连接或者卡接连接。磁吸或卡接便于烘烤组件与盖体之间的连接和拆卸,增加了烘烤组件拆装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烹饪器具装配烘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示出了图1中烹饪器具装配内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烹饪器具的烘烤排气通道处于连通时的状态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烹饪器具的烘烤排气通道处于不连通时的状态图;
图5示出了图1中盖体的一个角度的视图;
图6示出了图1中盖体的另一个角度的视图;
图7示出了图2中内盖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锅盖;11、第三耦合结构;20、锅体;21、内锅;22、耦合座体;30、盖体;31、内衬;311、密封垫;312、第一避让孔;313、第一密封翻边;314、第二避让孔;315、第二密封翻边;316、内衬过孔;32、钢圈;321、钢圈过孔;33、面盖;331、烘烤排气孔;36、第五耦合结构;40、烘烤组件;414、排气结构;47、第四耦合结构;50、内盖;51、限压阀座;52、止开阀座。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烹饪器具中的烘烤组件存在不易拆卸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
如图1至图5所示,烹饪器具包括锅盖10和锅体20,锅盖10可开闭地设置在锅体20上,锅盖10包括盖体30和与盖体30可拆卸连接的烘烤组件40,烘烤组件40具有第一防呆结构,盖体30具有与第一防呆结构配合的第二防呆结构,且仅在锅盖10并未与锅体20锁定时,第一防呆结构与第二防呆结构对位连接。
通过将烘烤组件40与盖体30之间设置为可拆卸地连接,当在烘烤组件40比较脏时,便于将烘烤组件40拆卸下来进行清洗。通过在烘烤组件40上设置第一防呆结构,在盖体30上设置第二防呆结构,二者相互配合,第一防呆结构和第二防呆结构二者之间彼此定位安装,避免烘烤组件40与盖体30之间安装错位,使得烘烤组件40与盖体30之间的安装变得更准确。避免在使用时,锅盖10与锅体20锁定,还需进行锅盖10与锅体20的解锁工作,方便锅盖10与锅体20的分离。由于烘烤烹饪并不需要在密封的情况下进行烹饪,在进行烘烤烹饪时,锅盖10与锅体20不需要锁定,而将第一防呆结构与第二防呆结构设置成在锅盖10与锅体20在未锁定的状态下才能对位连接,可以避免第二防呆结构影响锅盖10与锅体20在锁定状态下的密闭性。
烹饪器具还包括内盖50,内盖50与盖体30之间可拆卸地连接,内盖50与烘烤组件40可替换地与盖体30连接,使得内盖50与烘烤组件40可替换使用。通过将烘烤组件40和内盖50与盖体30可拆卸地连接,且烘烤组件40与内盖50可相互替换使用,以使烹饪器具实现烘烤烹饪和其他烹饪两种不同种类的烹饪模式,增加了烹饪器具工作的多样性,实现了一锅多用。将内盖50与烘烤组件40之间可相互替换使用,可以有效避免在使用烘烤组件40时对内盖50的影响,同时也可以避免在使用内盖50时对烘烤组件40造成影响,减少了烘烤组件40与内盖50之间的干涉,增加了烹饪器具工作的稳定性。而烘烤组件40上的第一防呆结构与盖体30上的第二防呆结构相配合,使得烘烤组件40与盖体30之间的安装变得更准确。
需要说明的是,锅盖10与锅体20之间可闭合地连接,且内盖50与烘烤组件40之间可替换地与锅体20配合,以实现不同的烹饪功能。锅盖10与锅体20之间电耦合连接,锅盖10上具有与锅体20的耦合座体22相配合的第三耦合结构11,耦合座体22与第三耦合结构11插接配合以实现对锅盖10的供电。
如图1所示,烘烤组件40的顶端具有第四耦合结构47,盖体30上具有与第四耦合结构47相配合的第五耦合结构36,以使盖体30为烘烤组件40供电。
如图1所示,锅体20还具有耦合座体22,而盖体30具有与耦合座体22向配合的第三耦合结构11,耦合座体22与第三耦合结构11插接配合以实现对锅盖10的供电。在本实施例中,是由锅体20为盖体30供电,而烘烤组件40与盖体30电连接,进而使得盖体30为烘烤组件40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仅在锅盖10未与锅体20锁定时,烘烤组件40才能与盖体30连接在一起。
可选地,第一防呆结构为设置在烘烤组件40上的凸起部,盖体30包括钢圈32,钢圈32上设置钢圈过孔321,仅当钢圈32转动至开盖位置时,凸起部才会伸入到钢圈过孔321中与钢圈32发生止挡。凸起部与钢圈过孔321防呆配合,避免烘烤组件安装错位。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防呆结构为设置在烘烤组件40上的凸起部,盖体30包括内衬31和枢转设置在内衬31下方的钢圈32,内衬31上设置内衬过孔316和钢圈32上设置钢圈过孔321,仅当钢圈32转动至开盖位置时,内衬过孔316与钢圈过孔321对位,凸起部经钢圈过孔321伸入到内衬过孔316中。在本实施例中,只有当内衬过孔316和钢圈过孔321对位后,第一防呆结构才能伸入到内衬过孔316和钢圈过孔321中与钢圈32发生止挡,此时钢圈32不会再继续转动,表示烘烤组件40与盖体30之间装配到位。由于盖体30还需要与内盖50连接,所以将第一防呆结构设置为凸起部而将第二防呆结构设置为孔状结构,是为了便于内盖50与盖体30之间的连接,凸起部不易与内盖50之间配合。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凸起部具有通孔,烘烤组件40与盖体30连接,且烘烤组件40的一部分沉入锅体20的内锅21中,烘烤排气通孔与内锅21的内腔连通,烘烤排气通孔、内衬过孔316与钢圈过孔321构成烘烤排气通道,凸起部作为排气结构414。将凸起部作为排气结构414可以减少烘烤组件40与盖体30之间的装配。在本实施例中,只有当内衬过孔316和钢圈过孔321对位后,排气结构414才能伸入到内衬过孔316和钢圈过孔321中,才能在烘烤烹饪时进行排气。当烘烤组件40的排气结构414伸入到内衬过孔316和钢圈过孔321中,会与钢圈32之间发生止挡,此时钢圈32不会再继续转动,以使得钢圈32位于开盖位置而不会密封锅体20,将锅体20中的气体顺利排出,减少锅体20内的水分。将烘烤组件40的一部分沉入到锅体20的内锅21中,这样设置可以缩短烘烤组件40在进行烘烤烹饪时的烘烤时间,使得热量可以很快地传递到内锅21中,增加了烘烤组件40的烘烤效率,缩短了烹饪器具的工作时间。此外,也可以减少烘烤组件40的热量向盖体30传递,减少高温对盖体30的影响,增加了盖体30工作的稳定性。
如图3和图4所示,凸起部相对于烘烤组件40的中心靠近烘烤组件40的外周。这样设置可以减小凸起部对其他结构件产生干涉,使得气体顺利排出。
如图6,盖体30还包括设置在内衬31上方的面盖33,面盖33具有烘烤排气孔331,且烘烤排气孔331与内衬过孔316对应。排气结构414依次伸入到钢圈过孔321、内衬过孔316和烘烤排气孔331中,然后将锅体20中的高温气体排出,以减少锅体20中的水分,进而减少了烘烤的时间达到快速烘烤的目的。
可选地,凸起部伸入面盖33中,且烘烤排气通孔与烘烤排气孔331抵接,以使气体直接排出烹饪器具。这样设置可以减少气体回流至盖体30内部,减少了潮湿气体对盖体30内部器件的影响,增加了盖体30内部器件使用的稳定性。
可选地,面盖33具有密封凸沿,凸起部伸入面盖33后,烘烤排气通孔穿过密封凸沿,密封凸沿与凸起部密封连接,减少气体回流至盖体30内部。这样设置可以减少气体回流至盖体30内部,减少了潮湿气体对盖体30内部器件的影响,增加了盖体30内部器件使用的稳定性。
具体的,凸起部为多个,多个凸起部沿烘烤组件40的周向间隔设置,以构成多个排气结构414。多个凸起部的设置增加了烘烤组件40与内盖50之间定位的准确性,且多个排气结构414的设置增加了排气的迅速性,使得锅体20中的高温气体可以从多个位置排出,增加了排气效率,且避免了仅开设一个排气结构414而在离排气结构414最远的位置气体排不出去的现象,这样设置使得食物被烘烤的更均匀。
在一个未图示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防呆结构为设置在烘烤组件40上的凸柱,盖体30包括内衬31、面盖33和转杆组件,内衬31具有防呆通孔,面盖33位于内衬31的上方,转杆组件设置在内衬31与面盖33之间,仅在锅盖10处于非锁定状态时,转杆组件给防呆通孔让位,以使凸柱插入防呆通孔中,烘烤组件40与盖体30安装到位。也就是说,凸柱上并没有孔,第一防呆结构并不会同时防呆和排气,这样设置增加了装配难度,但是第一防呆结构与排气之间不会发生干涉。由于转杆组件的位置与锅盖10的处于锁定状态还是非锁定状态有关,仅在锅盖10处于非锁定状态才能将烘烤组件40与盖体30安装在一起,利用转杆组件来控制凸柱与防呆通孔之间的配合,无需在盖体30中再安装其他结构件,节省成本。
如图5所示,内衬31具有压力排气孔,内衬31朝向锅体20一侧表面设置有密封垫311,密封垫311对应压力排气孔处设置有第一避让孔312,且烘烤组件40安装至盖体30上时,密封垫311压接在烘烤组件40的上表面处,以使第一避让孔312、压力排气孔被封堵。这样设置使得烹饪器具在进行烘烤烹饪时,将盖体压力排气通道切断以使烹饪器具内的高温气体仅从盖体烘烤排气通道流出,避免了高温气体对盖体压力排气通道的影响,且可以减少从多个位置将气体排出对用户造成意外伤害的现象,增加了用户使用的稳定性。
如图7所示,内盖50上设置有限压阀座51,内盖50与盖体30安装后,限压阀座51穿过第一避让孔312和压力排气孔由盖体30的面盖33伸出,且第一避让孔312的边缘处设置有第一密封翻边313,第一密封翻边313贴合在限压阀座51的外表面上。第一密封翻边313的设置可以密封限压阀座51与盖体30之间的缝隙,避免烹饪器具内的高温气体从限压阀座51与盖体30之间的缝隙流出,减少了烹饪器具泄压的可能性,增加了烹饪器具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如图5所示,内衬31还具有止开排气孔,密封垫311对应止开排气孔处设置有第二避让孔314,内盖50上设置有止开阀座52,内盖50与盖体30安装后,止开阀座52穿过第二避让孔314伸入止开排气孔内,且第二避让孔314的边缘处设置有第二密封翻边315,第二密封翻边315贴合在止开阀座52的外表面上。第二密封翻边315的设置可以密封止开阀座52与盖体30之间的缝隙,避免烹饪器具内的高温气体从止开阀座52与盖体30之间的缝隙流出,减少了烹饪器具泄压的可能性,增加了烹饪器具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一个未图示的具体实施例中,密封垫平铺在内衬31朝向锅体20一侧表面上,且具有避让限压阀座51的第一避让孔和避让止开阀座52的第二避让孔。在第一避让孔的边缘处设置有第一密封翻边,在第二避让孔的边缘处设置第二密封翻边。当然,密封垫将平铺在内衬31朝向锅体20的整个表面上,密封垫上开设有用于避让其他结构件的孔道,以使锅盖可以正常工作。这样设置便于将密封垫安装到内衬31上,且不易与内衬31之间发生脱离。
可选地,烘烤组件40与盖体30磁吸连接或者卡接连接。磁吸或卡接便于烘烤组件40与盖体30之间的连接和拆卸,增加了烘烤组件40拆装的便捷性,便于烘烤组件40与内盖50之间的切换,增加了用户使用的便捷性。此外,磁吸或卡接使得烘烤组件40与盖体30之间连接更紧密,且安装步骤简介,便于用户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清楚的看到排气结构414与内衬过孔316之间的关系,所以将烘烤组件40与盖体30连接在了一起,实际上,在安装的过程中,钢圈过孔321并未与内衬过孔316对位,排气结构414无法伸入到内衬过孔316中的,但是内衬过孔316的位置是不会改变的,改变的仅是钢圈过孔321的位置。
可选地,上述的烹饪器具是电压力锅。当然,烹饪器具还可以是其他用于烹饪食材的电器产品,比如电饭煲等。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盖(10)和锅体(20),所述锅盖(10)可开闭地设置在所述锅体(20)上,所述锅盖(10)包括盖体(30)和与所述盖体(30)可拆卸连接的烘烤组件(40),所述烘烤组件(40)具有第一防呆结构,所述盖体(30)具有与所述第一防呆结构配合的第二防呆结构,且仅在所述锅盖(10)并未与所述锅体(20)锁定时,所述第一防呆结构与所述第二防呆结构对位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呆结构为设置在所述烘烤组件(40)上的凸起部,所述盖体(30)包括钢圈(32),所述钢圈(32)上设置钢圈过孔(321),仅当所述钢圈(32)转动至开盖位置时,所述凸起部才会伸入到所述钢圈过孔(321)中与所述钢圈(32)发生止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30)还包括内衬(31),所述钢圈(32)枢转设置在所述内衬(31)的下方,所述内衬(31)上设置有内衬过孔(316),仅当所述钢圈(32)转动至开盖位置时,所述内衬过孔(316)与所述钢圈过孔(321)对位,所述凸起部经所述钢圈过孔(321)伸入到所述内衬过孔(316)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具有烘烤排气通孔,所述烘烤组件(40)与所述盖体(30)连接,所述烘烤排气通孔与所述锅体(20)的内锅(21)的内腔连通,所述烘烤排气通孔、所述内衬过孔(316)与所述钢圈过孔(321)构成烘烤排气通道,所述凸起部作为排气结构(4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相对于所述烘烤组件(40)的中心靠近所述烘烤组件(40)的外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3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内衬(31)上方的面盖(33),所述面盖(33)具有烘烤排气孔(331),且所述烘烤排气孔(331)与所述内衬过孔(316)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伸入所述面盖(33)中,且所述烘烤排气通孔与所述烘烤排气孔(331)抵接,以使气体直接排出所述烹饪器具。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33)具有密封凸沿,所述凸起部伸入所述面盖(33)后,所述烘烤排气通孔穿过所述密封凸沿,所述密封凸沿与所述凸起部密封连接,减少气体回流至所述盖体(30)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为多个,多个所述凸起部沿所述烘烤组件(40)的周向间隔设置,以构成多个所述排气结构(41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呆结构为设置在所述烘烤组件(40)上的凸柱,所述盖体(30)包括:
内衬(31),所述内衬(31)具有防呆通孔;
面盖(33),所述面盖(33)位于所述内衬(31)的上方;
转杆组件,所述转杆组件设置在所述内衬(31)与所述面盖(33)之间,仅在所述锅盖(10)处于非锁定状态时,所述转杆组件给所述防呆通孔让位,以使所述凸柱插入所述防呆通孔中,所述烘烤组件(40)与所述盖体(30)安装到位。
11.根据权利要求3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31)具有压力排气孔,所述内衬(31)朝向所述锅体(20)一侧表面设置有密封垫(311),所述密封垫(311)对应所述压力排气孔处设置有第一避让孔(312),且所述烘烤组件(40)安装至所述盖体(30)上时,所述密封垫(311)压接在所述烘烤组件(40)的上表面处,以使所述第一避让孔(312)、所述压力排气孔被封堵;所述锅盖(10)还包括内盖(50),所述内盖(50)上设置有限压阀座(51),所述内盖(50)与所述盖体(30)安装后,所述限压阀座(51)穿过所述第一避让孔(312)和所述压力排气孔由所述盖体(30)的面盖(33)伸出,且所述第一避让孔(312)的边缘处设置有第一密封翻边(313),所述第一密封翻边(313)贴合在所述限压阀座(51)的外表面上,所述内衬(31)还具有止开排气孔,所述密封垫(311)对应所述止开排气孔处设置有第二避让孔(314),所述内盖(50)上设置有止开阀座(52),所述内盖(50)与所述盖体(30)安装后,所述止开阀座(52)穿过所述第二避让孔(314)伸入所述止开排气孔内,且所述第二避让孔(314)的边缘处设置有第二密封翻边(315),所述第二密封翻边(315)贴合在所述止开阀座(52)的外表面上,所述烘烤组件(40)与所述盖体(30)磁吸连接或者卡接连接。
CN201921530466.7U 2019-09-12 2019-09-12 烹饪器具 Active CN2115340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30466.7U CN211534080U (zh) 2019-09-12 2019-09-12 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30466.7U CN211534080U (zh) 2019-09-12 2019-09-12 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34080U true CN211534080U (zh) 2020-09-22

Family

ID=72489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30466.7U Active CN211534080U (zh) 2019-09-12 2019-09-12 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340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534080U (zh) 烹饪器具
KR101292769B1 (ko) 전기조리기
CN112471915A (zh) 烘烤组件可拆卸的烹饪器具
CN211534077U (zh) 具有烘烤功能的烹饪器具
EP3289937B1 (en) Novel double-liner electric cooker
CN215077644U (zh) 烹饪器具
CN211911379U (zh) 烹饪器具
CN207220662U (zh) 烹饪器具
CN211582723U (zh) 具有防呆功能的烹饪器具
CN113116134A (zh) 烹饪器具
KR20220088318A (ko) 제어 모듈을 구비한 베이어닛 압력 조리기
CN211155324U (zh) 烹饪器具
CN211911381U (zh) 烹饪器具
CN211533962U (zh) 具有烘烤功能的烹饪器具
CN211534079U (zh) 烘烤组件可拆卸的烹饪器具
WO2021031490A1 (zh) 电饭煲
CN211911272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排气罩和烹饪器具
CN211911292U (zh) 烹饪器具
CN215687002U (zh) 烹饪器具
CN211354941U (zh) 烹饪器具
CN211534078U (zh) 电耦合连接的烹饪器具
CN211511439U (zh) 内盖和烹饪器具
CN212066468U (zh) 压力烹饪器具
CN218338248U (zh) 一种用于烘烤食物的烹饪器具
CN218009374U (zh) 锅盖及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