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00760U - 一种发动机的排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的排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00760U
CN211500760U CN202020111012.2U CN202020111012U CN211500760U CN 211500760 U CN211500760 U CN 211500760U CN 202020111012 U CN202020111012 U CN 202020111012U CN 211500760 U CN211500760 U CN 2115007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air inlet
pipe
exhaust pipe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1101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辰鸣
胡宗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onghe Electro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onghe Electro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onghe Electro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onghe Electro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1101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007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007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007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的排气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一端开口为进气口,所述排气管侧壁上设有出气口,所述排气管相对进气口的另一端设有封堵该端部开口的封板;所述排气管外套设气体处理装置,所述气体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两层内外设置的套筒件,所述套筒件上设有若干排气孔;所述套筒件与排气管外侧壁之间具有空隙形成第一缓冲腔,所述第一缓冲腔内填充有滤网组件;所述套筒件与套筒件之间具有空隙形成第二缓冲腔,所述第二缓冲腔内填充有尾气处理催化剂。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可以减小排气装置的长度。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的排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的排气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的排气装置一般包括消声装置、颗粒过滤器、催化器,依次连接去除尾气中的颗粒物、NO、CO以及降噪,使排放出的尾气复合国家标准,但是这种排气装置的结构整体长度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发动机的排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发动机的排气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一端开口为进气口,所述排气管侧壁上设有出气口,所述排气管相对进气口的另一端设有封堵该端部开口的封板;所述排气管外套设气体处理装置,所述气体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两层内外设置的套筒件,所述套筒件上设有若干排气孔;所述套筒件与排气管外侧壁之间具有空隙形成第一缓冲腔,所述第一缓冲腔内填充有滤网组件;所述套筒件与套筒件之间具有空隙形成第二缓冲腔,所述第二缓冲腔内填充有尾气处理催化剂。
所述封板的直径大于直径最大的套筒件的直径,所述排气管侧周接近进气口一端处设有连接件,所述封板和连接件分别抵接套筒件的两端并封闭第一缓冲腔和第二缓冲腔。
所述封板上设有与套筒件适配的第一限位环槽,所述连接件上设有与套筒件适配的第二限位环槽,所述套筒件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限位环槽和第二限位环槽中。
所述排气管进气口一端端部外壁上设有定位槽,所述连接件内壁上设有与定位槽适配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位于定位槽内。
所述连接件具有层叠叠加的第一连接盘和第二连接盘,所述定位块固定于第一连接盘内壁上,所述第二限位环槽位于第二连接盘表面;所述第一连接盘接近第二连接盘的一侧具有凸起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表面设有螺纹,所述第二连接盘上设有供连接杆穿过的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杆穿过第一连接孔并通过第一螺母使第二连接盘与第一连接盘保持连接。
所述封板上设有供连接杆穿过的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接杆穿过第二连接孔并通过第二螺母使封板与排气管保持连接。
所述排气管内设有吸气组件,所述吸气组件包括吸气管件和依次连接的吸气叶轮、驱动轴和旋转驱动装置,所述吸气管件固定在排气管内将排气管分隔为连通进气口的进风腔和连通出气口的出风腔,所述吸气叶轮将进风腔中的气体吸入出风腔中。
所述吸气管件从进气口一端分别具有迎风板、通气管,所述迎风板环周与排气管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迎风板上设有连通通气管与进气口的通气口,所述迎风板接近进气口一端的表面为向通气管突起的球面;所述吸气叶轮位于通气管远离进气口的另一端,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固定在封板上。
所述排气管内壁接近进气口一端具有锥面,所述迎风板环周设有与锥面贴合的斜面。
所述套筒件上涂抹尾气处理催化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将排气管的出气口设置在侧壁,并在排气管设置至少两层内外设置的套筒件,套筒件与排气管之间设置滤网组件,套筒件之间设置尾气处理催化剂,依次实现颗粒物吸附和有害气体的氧化处理,套筒件上的排气孔具有消声作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可以减小排气装置的长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排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连接盘的俯视图;
图4为第二连接盘的俯视图;
图5为封板的仰视图;
图中,1,排气管;101,进气口;102,出气口;103,定位槽;104,锥面;2,套筒件;201,排气孔;3,第一缓冲腔;4,第二缓冲腔;5,封板;501,第一限位环槽;502,第二连接孔;6,连接件;601,第二限位环槽;602,定位块;603,第一连接盘;604,第二连接盘;605,连接杆;606,第一连接孔;7,第一螺母;8,第二螺母;9,吸气叶轮; 10,驱动轴;11,旋转驱动装置;12,吸气管件;1201,迎风板;1202,通气管;1203,通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等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等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和位置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顶部」、「底部」、「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或位置。因此,使用的方向和位置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发动机的排气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排气管1,所述排气管1一端开口为进气口101,所述排气管1侧壁上设有出气口 102,所述排气管1相对进气口101的另一端设有封堵该端部开口的封板 5;所述排气管1外套设气体处理装置,所述气体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两层内外设置的套筒件2,所述套筒件2上设有若干排气孔201;所述套筒件 2与排气管1外侧壁之间具有空隙形成第一缓冲腔3,所述第一缓冲腔3 内填充有滤网组件;所述套筒件2与套筒件2之间具有空隙形成第二缓冲腔4,所述第二缓冲腔4内填充有尾气处理催化剂。将排气管的出气口设置在侧壁,并在排气管设置至少两层内外设置的套筒件,套筒件与排气管之间设置滤网组件,套筒件之间设置尾气处理催化剂,依次实现颗粒物吸附和有害气体的氧化处理,套筒件上的排气孔具有消声作用。整体结构紧凑,可以减少排气装置的长度。
所述封板5的直径大于直径最大的套筒件2的直径,所述排气管1 侧周接近进气口101一端处设有连接件6,所述封板5和连接件6分别抵接套筒件2的两端并封闭第一缓冲腔3和第二缓冲腔4。也可以用套筒件2两端与排气管1外壁相连接封闭第一缓冲腔3以及用套筒件2两端相连接封闭第二缓冲腔4。
如图5所示,所述封板5上设有与套筒件2适配的第一限位环槽501,如图4所示,所述连接件6上设有与套筒件2适配的第二限位环槽601,所述套筒件2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限位环槽501和第二限位环槽601中。对套筒件2形成固定作用,避免套筒件2变形。第一限位环槽501和第二限位环槽601内可以设置密封垫片,提高密封性。
所述排气管1进气口101一端端部外壁上设有定位槽103,所述连接件6内壁上设有与定位槽103适配的定位块602,所述定位块602位于定位槽103内。
所述连接件6具有层叠叠加的第一连接盘603和第二连接盘604,所述定位块602固定于第一连接盘603内壁上,所述第二限位环槽601 位于第二连接盘604表面;所述第一连接盘603接近第二连接盘604的一侧具有凸起的连接杆605,所述连接杆605表面设有螺纹,所述第二连接盘604上设有供连接杆605穿过的第一连接孔606,所述连接杆605 穿过第一连接孔606并通过第一螺母7使第二连接盘604与第一连接盘 603保持连接。方便拆装。
所述封板5上设有供连接杆605穿过的第二连接孔502,所述连接杆605穿过第二连接孔502并通过第二螺母8使封板5与排气管1保持连接。方便拆装,可以更换第一缓冲腔3和第二缓冲腔4中的吸附剂和催化剂。
所述排气管1内设有吸气组件,所述吸气组件包括吸气管件12和依次连接的吸气叶轮9、驱动轴10和旋转驱动装置11,所述吸气管件12 固定在排气管1内将排气管1分隔为连通进气口101的进风腔和连通出气口102的出风腔,所述吸气叶轮9将进风腔中的气体吸入出风腔中。通过吸气组件在进气腔中形成负压,有助于废气的排出。
所述吸气管件12从进气口101一端分别具有迎风板1201、通气管 1202,所述迎风板1201环周与排气管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迎风板1201 上设有连通通气管1202与进气口101的通气口1203,所述迎风板1201 接近进气口101一端的表面为向通气管1202突起的球面;所述吸气叶轮 9位于通气管1202远离进气口101的另一端,所述旋转驱动装置11固定在封板5上。
所述排气管1内壁接近进气口101一端具有锥面104,所述迎风板1201环周设有与锥面104贴合的斜面。这样结构更加稳定,避免在气流的作用下使迎风板与排气管1内壁相分离。迎风板1201环周与排气管1 内壁可以采用焊接、胶粘连接等常见的连接方式。
所述套筒件2上涂抹尾气处理催化剂。
第一缓冲腔3内的滤网组件可以为油雾过滤网、超细颗粒滤网多层组合
第二缓冲腔中的填料为尿素颗粒,优选套筒件2为至少3层,另外套筒件2可以电热金属件,可以增加加热功能,提高尾气催化氧化效率。
套筒件2上涂抹的尾气处理催化剂为V2O5-WO3/TiO2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开口的排气管(1),所述排气管(1)一端开口为进气口(101),所述排气管(1)侧壁上设有出气口(102),所述排气管(1)相对进气口(101)的另一端设有封堵该端部开口的封板(5);所述排气管(1)外套设气体处理装置,所述气体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两层内外设置的套筒件(2),所述套筒件(2)上设有若干排气孔(201);所述套筒件(2)与排气管(1)外侧壁之间具有空隙形成第一缓冲腔(3),所述第一缓冲腔(3)内填充有滤网组件;所述套筒件(2)与套筒件(2)之间具有空隙形成第二缓冲腔(4),所述第二缓冲腔(4)内填充有尾气处理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板(5)的直径大于直径最大的套筒件(2)的直径,所述排气管(1)侧周接近进气口(101)一端处设有连接件(6),所述封板(5)和连接件(6)分别抵接套筒件(2)的两端并封闭第一缓冲腔(3)和第二缓冲腔(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板(5)上设有与套筒件(2)适配的第一限位环槽(501),所述连接件(6)上设有与套筒件(2)适配的第二限位环槽(601),所述套筒件(2)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限位环槽(501)和第二限位环槽(601)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1)进气口(101)一端端部外壁上设有定位槽(103),所述连接件(6)内壁上设有与定位槽(103)适配的定位块(602),所述定位块(602)位于定位槽(103)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6)具有层叠叠加的第一连接盘(603)和第二连接盘(604),所述定位块(602)固定于第一连接盘(603)内壁上,所述第二限位环槽(601)位于第二连接盘(604)表面;所述第一连接盘(603)接近第二连接盘(604) 的一侧具有凸起的连接杆(605),所述连接杆(605)表面设有螺纹,所述第二连接盘(604)上设有供连接杆(605)穿过的第一连接孔(606),所述连接杆(605)穿过第一连接孔(606)并通过第一螺母(7)使第二连接盘(604)与第一连接盘(603)保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板(5)上设有供连接杆(605)穿过的第二连接孔(502),所述连接杆(605)穿过第二连接孔(502)并通过第二螺母(8)使封板(5)与排气管(1)保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1)内设有吸气组件,所述吸气组件包括吸气管件(12)和依次连接的吸气叶轮(9)、驱动轴(10)和旋转驱动装置(11),所述吸气管件(12)固定在排气管(1)内将排气管(1)分隔为连通进气口(101)的进风腔和连通出气口(102)的出风腔,所述吸气叶轮(9)将进风腔中的气体吸入出风腔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管件(12)从进气口(101)一端分别具有迎风板(1201)、通气管(1202),所述迎风板(1201)环周与排气管(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迎风板(1201)上设有连通通气管(1202)与进气口(101)的通气口(1203),所述迎风板(1201)接近进气口(101)一端的表面为向通气管(1202)突起的球面;所述吸气叶轮(9)位于通气管(1202)远离进气口(101)的另一端,所述旋转驱动装置(11)固定在封板(5)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动机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1)内壁接近进气口(101)一端具有锥面(104),所述迎风板(1201)环周设有与锥面(104)贴合的斜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件(2)上涂抹尾气处理催化剂。
CN202020111012.2U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发动机的排气装置 Active CN2115007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11012.2U CN211500760U (zh)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发动机的排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11012.2U CN211500760U (zh)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发动机的排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00760U true CN211500760U (zh) 2020-09-15

Family

ID=72400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11012.2U Active CN211500760U (zh)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发动机的排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0076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79138A (zh) * 2021-01-20 2021-06-01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用于重载汽车的尾气处理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79138A (zh) * 2021-01-20 2021-06-01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用于重载汽车的尾气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47352B2 (ja) 排気ターボ過給機のハウジング構造
US5738184A (en) Muffler for a two-stroke engine
CN211500760U (zh) 一种发动机的排气装置
CN100366885C (zh) 进气装置
CN104595067A (zh) 一种发动机用空气滤清器
US3617149A (en) Air inlet filter assembly
CN209100164U (zh) 一种空气滤清器总成
CN203394658U (zh) 一种新型船用柴油发动机空气滤清器
CN106523213B (zh) 一种增压发动机进气道
CN100420831C (zh) 具有二次补气结构的发动机及二次补气空滤器
TWM535168U (zh) 強化進氣輔助裝置
CN211343079U (zh) 一种摩托车的消音器
CN208518894U (zh) 一种刹车真空助力泵
CN208057253U (zh) 一种发动机进气门与气缸盖的配合结构
CN109184880A (zh) 进气导流管组件
CN215610124U (zh) 一种管道式活性炭过滤器
CN210673208U (zh) 一种外壳为上下两部分的柱状迷你吸尘器
CN207363787U (zh) 一种摩托车专用箱体盖
CN217481412U (zh) 一种气缸盖及发动机
JP2007016654A (ja) 内燃機関のエアクリーナ装置
CN206522427U (zh) 机车传动箱
CN216034324U (zh) 一种带滤油的汽车空气处理单元
CN209053766U (zh) 一种用于真空泵的单向气阀组件
CN220336968U (zh) 一种紧凑型doc-dpf后处理总成装置
CN209100166U (zh) 一种主滤芯总成及空气滤清器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