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93957U - 一种汽车蓄电池支架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蓄电池支架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93957U
CN211493957U CN201921429464.9U CN201921429464U CN211493957U CN 211493957 U CN211493957 U CN 211493957U CN 201921429464 U CN201921429464 U CN 201921429464U CN 211493957 U CN211493957 U CN 2114939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supporting plate
storage battery
mounting
suppor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2946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爱娟
王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2946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939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939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939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蓄电池支架及汽车,涉及汽车技术领域。该蓄电池支架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蓄电池托盘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车身纵梁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车身纵梁固定连接;安装座、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通过铆钉连接;蓄电池通过蓄电池托盘安装于蓄电池支架上。本实用新型的方案避免了在行驶过程中蓄电池支架易被路面激励激起,同时避免蓄电池支架与其相连的车身之间产生共振,保证了蓄电池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蓄电池支架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蓄电池支架及汽车。
背景技术
在城市居民汽车保有量迅猛增长的当下,道路交通事故已经成为人类生命安全的重要威胁之一。因此如何提高汽车的整体安全性能,已经成为了汽车工程师最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
对汽车而言,蓄电池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汽车蓄电池支架总成作为车身总成之一,主要功能是固定蓄电池装置,以保证蓄电池为汽车正常行驶及车内电子系统正常运行供电。现有的汽车蓄电池支架结构复杂不易安装和拆卸,并且汽车蓄电池支架固有频率低,在行驶过程中易被路面激励激起,与相连的车身之间容易产生共振,不能保证蓄电池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如图1所示,之前的铝质蓄电池支架,在车辆实际设计中出现了该车型蓄电池支架刚强度过低,容易与车身结构或易被路面激励激起题,这是由于现在采用的技术方案中的蓄电池支架结构刚度不足,模态频率太低,处于共振频率范围内,造成路面激励和蓄电池支架与蓄电池之间产生共振的问题。因此,设计一种固定稳定且抗振的支架显得十分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蓄电池支架及汽车,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蓄电池支架结构复杂安装和拆卸困难,且蓄电池支架固有频率低,在行驶过程中易被路面激励激起,与相连的车身之间容易产生共振,不能保证蓄电池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蓄电池支架,包括: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蓄电池托盘固定连接;
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车身纵梁固定连接;
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车身纵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包括:
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设置有第一安装孔,通过螺栓与蓄电池托盘固定连接;
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二安装面设置有第二安装孔,通过螺栓与车身纵梁固定连接;
第一贴合面,所述第一贴合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
第二贴合面,所述第二贴合面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
具体地,所述安装座,还包括第一减重孔,所述第一减重孔的周缘设置有
第一翻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包括:
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位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下端,且通过螺栓与车身的纵梁固定连接;
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设置在第一支撑板垂直方向上,与安装座贴合连接;
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设置在沿第一支撑板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边缘;
具体地,所述第一支撑板还包括第二减重孔,所述第二减重孔位于第一支撑板的中心。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板,包括:
第三安装面,所述第三安装面设置有第四安装孔,通过螺栓与蓄电池托盘上的孔位对应固定连接;
第五安装孔,所述第五安装孔设置在第二支撑板下端,且通过螺栓与车身的纵梁连接;
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设置在第二支撑板垂直方向上,与安装座贴合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二支撑板,还包括:
第三翻边,所述第三翻边设置在沿第二支撑板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边缘;
第三减重孔,所述减第三重孔位于第二支撑板的中心。
一种汽车,包括蓄电池和安装所述蓄电池的蓄电池托盘,以及上述的蓄电池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方案,对蓄电池支架进行结构的设计,在结构刚度需求强的地方设置翻边,对结构刚度影响较小的地方进行挖空处理,在保证蓄电池支架结构刚度的同时达到轻量化。并且提升了蓄电池支架的固有频率,从而避免在行驶过程中蓄电池支架被路面激励激起,避免蓄电池支架与其相连车身之间产生共振,保证了蓄电池在使用中的稳定性,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现有技术中铝质蓄电池支架的结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蓄电池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安装座;101-第一安装面;102-第一安装孔;103-第二安装面;104-第二安装孔;105-第一贴合面;106-第二贴合面;107-第一减重孔;108-第一翻边;2-第一支撑板;201-第三安装孔;202-第一弯折部;203-第二翻边;204-第二减重孔;3-第二支撑板;301-第三安装面;302-第四安装孔;303-第五安装孔;304-第二弯折部;305-第三翻边;306-第三减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蓄电池支架结构复杂安装和拆卸困难,并且蓄电池支架固有频率低,在行驶过程中易被路面激励激起,以及与相连的车身之间容易产生共振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蓄电池支架。
如图2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蓄电池支架,包括:
安装座1、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其中,所述安装座1与蓄电池托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2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车身纵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3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车身纵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上述方案中,蓄电池托盘与蓄电池通过蓄电池表面的四个安装孔用螺栓固定连接。
可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安装座1包括:
第一安装面101,所述第一安装面101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02,通过螺栓与蓄电池托盘固定连接;
第二安装面103,所述第二安装面103设置有第二安装孔104,通过螺栓与车身纵梁固定连接;
第一贴合面105,所述第一贴合面105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固定连接;
第二贴合面106,所述第二贴合面106与所述第二支撑板3固定连接;
所述安装座1,还可以包括:
第一减重孔107,所述第一减重孔107的周缘设置有第一翻边108;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孔102有两个,沿宽度方向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安装孔104有两个,沿宽度方向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贴合面105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以及所述第二贴合面106与所述第二支撑板3的连接都是铆钉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重孔107设置在安装座1宽度方向的两个侧板,该位置对安装座1的刚度影响较小,第一减重孔107的设置达到轻量化的目的,第一翻边108给安装座1的刚度提供了保障。
可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支撑板2包括:
第三安装孔201,所述第三安装孔位201设置在第一支撑板2下端,且通过螺栓与车身的纵梁固定连接;
第一弯折部202,所述第一弯折部202设置在第一支撑板2垂直方向上,与安装座1贴合连接;
第二翻边203,所述第二翻边203设置在沿第一支撑板2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边缘;
所述第一支撑板2还可以包括:
第二减重孔204,所述第二减重孔位204于第一支撑板2的中心;
其中,所述第三安装孔201有两个,沿宽度方向对称分布,所述弯第一折部203弯折的角度保证其与第一贴合面105贴合,在贴合处通过铆钉固定连接,第二减重孔204位于对第一支撑板2刚度影响较小的位置,达到轻量化的目的,第二翻边203给第一支撑板2的刚度提供了保障。
可选地,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支撑板3包括:
第三安装面301,所述第三安装面301设置有第四安装孔302,通过螺栓与蓄电池托盘上的孔位对应固定连接;
第五安装孔303,所述第五安装孔303设置在第二支撑板3下端,且通过螺栓与车身的纵梁连接;
第二弯折部304,所述第二弯折部304设置在第二支撑板3垂直方向上,与安装座1贴合连接;
第三翻边305,所述第三翻边305设置在沿第二支撑板3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边缘;
所述第二支撑板3,还可以包括:
第三减重孔306,所述减重孔306位于第二支撑板3的中心;
其中,第三安装面301与第一安装面101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四安装孔302有两个,沿宽度方向对称分布,所述第五安装孔303有两个,沿宽度方向对称分布,所述第二弯折部304弯折的角度保证其与第二贴合面106贴合,在贴合处通过铆钉固定连接,第三减重孔306位于对第二支撑板3刚度影响较小的位置,达到轻量化的目的,第三翻边305给第二支撑板3的刚度提供了保障。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蓄电池支架的固有频率高达53Hz,可以避免行驶过程中蓄电池支架被路面激励激起,避免蓄电池支架与相连的车身之间产生共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蓄电池和安装所述蓄电池的蓄电池托盘,以及蓄电池支架。
需要说明的是,设置有该蓄电池支架的汽车,蓄电池支架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方便,保证刚度的同时达到轻量化,并且蓄电池支架的固有频率足够高,能够避免车辆行驶过程中蓄电池支架被路面激励激起,避免蓄电池支架与其相连车身之间产生共振,保证了蓄电池在使用中的稳定性,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能。
以上所述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汽车蓄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座(1),所述安装座(1)与蓄电池托盘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安装座(1),包括:第一安装面(101),所述第一安装面(101)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02),通过螺栓与蓄电池托盘固定连接;
第二安装面(103),所述第二安装面(103)设置有第二安装孔(104),通过螺栓与车身纵梁固定连接;
第一支撑板(2),所述第一支撑板(2)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车身纵梁固定连接;
第二支撑板(3),所述第二支撑板(3)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车身纵梁固定连接;
第一贴合面(105),所述第一贴合面(105)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固定连接;
第二贴合面(106),所述第二贴合面(106)与所述第二支撑板(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蓄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还包括:
第一减重孔(107),所述第一减重孔(107)的周缘设置有第一翻边(10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蓄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包括:
第三安装孔(201),所述第三安装孔(201)设置在第一支撑板(2)下端,且通过螺栓与车身的纵梁固定连接;
第一弯折部(202),所述第一弯折部(202)设置在第一支撑板(2)垂直方向上,与安装座(1)贴合连接;
第二翻边(203),所述第二翻边(203)设置在沿第一支撑板(2)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蓄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还具有第二减重孔(20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蓄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3),包括:
第三安装面(301),所述第三安装面(301)设置有第四安装孔(302),通过螺栓与蓄电池托盘上的孔位对应固定连接;
第五安装孔(303),所述第五安装孔(303)设置在第二支撑板(3)下端,且通过螺栓与车身的纵梁连接;
第二弯折部(304),所述第二弯折部(304)设置在第二支撑板(3)垂直方向上,与安装座(1)贴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蓄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3),还包括:
第三翻边(305),所述第三翻边(305)设置在沿第二支撑板(3)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边缘。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蓄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3)还具有第三减重孔(306)。
8.一种汽车,包括蓄电池以及安装所述蓄电池的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支架。
CN201921429464.9U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汽车蓄电池支架及汽车 Active CN2114939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29464.9U CN211493957U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汽车蓄电池支架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29464.9U CN211493957U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汽车蓄电池支架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93957U true CN211493957U (zh) 2020-09-15

Family

ID=72395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29464.9U Active CN211493957U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汽车蓄电池支架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939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91747U (zh) 一种前保险杠总成支撑组件及车辆
CN211493957U (zh) 一种汽车蓄电池支架及汽车
CN210941439U (zh) 一种汽车前排座椅安装横梁
CN210911941U (zh) 一种空调压缩机支架及汽车
CN211167146U (zh) 备胎固定架和包括其的车辆
CN210706919U (zh) 一种增强器安装结构
CN211000895U (zh) 一种汽车动力系统布置结构
CN220031884U (zh) 一种蓄电池安装支架、安装结构及汽车
CN217804902U (zh) 安装支架、车架前端总成及车辆
CN220391123U (zh) 一种尾灯支架及尾灯安装总成
CN220199419U (zh) 支撑梁装配结构及新能源汽车
CN212921711U (zh) 仪表管梁总成及汽车
CN213007976U (zh) 一种微货车型用ecu固定支架
CN215205064U (zh) 一种新能源车轻量化车架总成
CN217022163U (zh) 车辆发动机悬挂结构
CN210897391U (zh) 一种动力电池的安装支架
CN219583888U (zh) 一种商用车多功能组合支架
CN219382281U (zh) 拉手安装支架及车辆
CN204774702U (zh) 电动汽车充电机安装结构
CN216636666U (zh) 一种承载式amr车体
CN215706040U (zh) 一种车载北斗安装组件、车载北斗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2220373U (zh) 副车架及汽车
CN214296114U (zh) 一种轻量后副车架
CN218929169U (zh) 横梁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4451347U (zh) 一种汽车专用仪表板横梁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