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65600U - 内撑定位组件 - Google Patents

内撑定位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65600U
CN211465600U CN201922470037.1U CN201922470037U CN211465600U CN 211465600 U CN211465600 U CN 211465600U CN 201922470037 U CN201922470037 U CN 201922470037U CN 211465600 U CN211465600 U CN 2114656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driving
driving connecting
internal stay
position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7003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正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zhixi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zhixi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zhixi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zhixi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7003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656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656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6560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撑定位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的驱动杆、用以驱动驱动杆的驱动件、与驱动杆相连的两个凸轮轴、至少两个与凸轮轴相扣持的第一驱动连杆、与第一驱动连杆连接的第二驱动连杆、与第二驱动连杆连接的卡持件,卡持件用以定位产品,凸轮轴呈L形,包括沿水平设置的第一部分和沿竖直设置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驱动杆连接,第二部分与第一驱动连杆连接,凸轮轴还包括设置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连接处的枢转轴,第一驱动连杆沿水平设置,第一驱动连杆上设有用以与凸轮轴第二部分扣持的扣持孔。本实用新型的内撑定位组件,定位效果好,效率高,一次定位可以实现多次加工。

Description

内撑定位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撑定位组件。
背景技术
CNC加工行业中,目前很多产品因为制程太多,单件产品加工的时候需求的加工工位太多,而重复装夹的话会影响产品的加工精度。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内撑定位组件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撑定位组件,以解决现有工件装夹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撑定位组件,用以定位产品,所述内撑定位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的驱动杆、用以驱动所述驱动杆的驱动件、与所述驱动杆相连的两个凸轮轴、至少两个与所述凸轮轴相扣持的第一驱动连杆、与所述第一驱动连杆连接的第二驱动连杆、与所述第二驱动连杆连接的卡持件,所述卡持件用以定位产品,所述凸轮轴呈L形,包括沿水平设置的第一部分和沿竖直设置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驱动杆连接,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驱动连杆连接,所述凸轮轴还包括设置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连接处的枢转轴,所述第一驱动连杆沿水平设置,所述第一驱动连杆上设有用以与所述凸轮轴第二部分扣持的扣持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撑定位组件包括环绕所述驱动杆和所述凸轮轴设置的支撑侧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侧壁上设有用以放置所述第一驱动连杆的让位缺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侧壁上设有定位销,所述内撑定位组件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用以与所述定位销配合的定位孔,所述第一驱动连杆、第二驱动连杆和定位孔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驱动连杆和第二驱动连杆通过第一连接销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连杆和卡持件通过第二连接销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持件贯穿所述支撑板,自所述支撑板的另一侧向外凸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撑定位组件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板内,用以与所述卡持件相抵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撑定位组件包括连杆导向块,所述连杆导向块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连杆和第二驱动连杆的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驱动连杆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驱动连杆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第一驱动连杆对应设有两个所述第二驱动连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件为设置在所述支撑侧壁内的气室,所述气室与所述驱动杆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内撑定位组件,通过设置驱动杆、凸轮轴,带动卡持件移动,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卡持件恢复时,实现与产品上的卡合部配合,实现对产品的定位。本实用新型的内撑定位组件,定位效果好,效率高,一次定位可以实现多次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撑定位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撑定位组件的另外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结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内撑定位组件100,用以定位产品,所述产品上设有定位槽。
所述内撑定位组件100包括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的驱动杆2、用以驱动所述驱动杆2的驱动件3、与所述驱动杆2相连的两个凸轮轴4、环绕所述驱动杆2和所述凸轮轴4设置的支撑侧壁1、至少两个与所述凸轮轴4相扣持的第一驱动连杆5、与所述第一驱动连杆5连接的第二驱动连杆6、与所述第二驱动连杆6连接的卡持件7、支撑板8、弹性件9、连杆导向块10、固定座11和固定侧板12。
所述凸轮轴4呈L形,包括沿水平设置的第一部分41和沿竖直设置的第二部分42、设置在第一部分41和第二部分42连接处的枢转轴43,所述第一部分41与所述驱动杆2连接,所述第二部分42与所述第一驱动连杆5连接。所述第二部分42设置在相互远离的两端,从而在所述枢转轴43向下运动时,所述凸轮轴4围绕所述枢转轴43进行旋转,所述第二部分42的顶端相互靠近,反之,当所述驱动轴向上运动,所述第二部分42的顶端相互远离。
所述驱动件3为设置在所述支撑侧壁1内的气室,所述气室与所述驱动杆2相连通。所述气室包括上气室31和下气室32,所述上气室31和下气室32围设形成密封腔体,所述驱动杆2部分凸伸在所述密封腔室内,通过改变上气室31和下气室32通入的气流可以改变所述驱动杆2的运动状态。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3也可以为电机。
所述支撑侧壁1上设有定位销13和让位缺口14。所述定位销13用以与所述支撑板8配合以对所述支撑板8进行定位。所述支撑侧壁1固定在所述固定座11上,所述固定座11与所述固定侧板12连接,固定侧板12用以放置在地面上或者工作台上。
所述支撑板8上设有定位孔81,所述定位孔81用以与所述定位销13配合,所述第一驱动连杆5、第二驱动连杆6和定位孔81设置在所述支撑板8的一侧。所述弹性件9设置在所述支撑板8内,用以与所述卡持件7相抵持,在所述卡持件7被拉动一段距离,然后撤去外力后,驱动所述卡持件7恢复原状,所述弹性件9为氮气弹簧,以保证足够的抵持强度。所述卡持件7贯穿所述支撑板8,自所述支撑板8的另一侧向外凸伸。
所述第一驱动连杆5沿水平设置,所述第一驱动连杆5上设有用以与所述凸轮轴4第二部分42扣持的扣持孔53。所述连杆导向块10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连杆5和第二驱动连杆6的两侧。所述让位缺口14用以与所述第一驱动连杆5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连杆5两侧连杆导向块10配合。当定位销13与定位孔81配合时,所述第二部分42的顶端与所述扣持孔53相卡持,所述第一驱动连杆5两侧的连杆导向块10卡持在所述让位缺口14内。
所述第一驱动连杆5和第二驱动连杆6通过第一连接销51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连杆6和卡持件7通过第二连接销52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连杆5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驱动连杆6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第一驱动连杆5对应设有两个所述第二驱动连杆6。所述第二驱动连杆6倾斜设置,与所述第一驱动连杆5倾斜一定角度,所述第二连接销52同时连接一个所述第一驱动连杆5和两个所述第二驱动连杆6。
所述卡持件7上设有钩部,用以与产品上的定位槽进行卡合。
本实用新型的内撑定位组件100工作过程如下:
将产品放置在支撑板8上,将支撑板8设有第一驱动驱动连杆的一侧朝向支撑侧壁1放置,使得定位销13与所述定位孔81配合,同时使得让位缺口14与所述第一驱动连杆5配合、所述凸轮轴4与所述扣持孔53卡和,使得所述驱动件3驱动所述驱动杆2向下运动,所述凸轮轴4带动两个所述第一驱动连杆5相互靠近,同时带动第二驱动连杆6和所述卡持件7移动,压缩所述弹性件9,然后驱动件3停止工作,所述卡持件7在弹性作用下,使得所述钩部与所述卡合部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内撑定位组件100,通过设置驱动杆2、凸轮轴4,带动卡持件7移动,在弹性件9的作用下卡持件7恢复时,实现与产品上的卡合部配合,实现对产品的定位。本实用新型的内撑定位组件100,定位效果好,效率高,一次定位可以实现多次加工。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内撑定位组件,用以定位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定位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的驱动杆、用以驱动所述驱动杆的驱动件、与所述驱动杆相连的两个凸轮轴、至少两个与所述凸轮轴相扣持的第一驱动连杆、与所述第一驱动连杆连接的第二驱动连杆、与所述第二驱动连杆连接的卡持件,所述卡持件用以定位产品,所述凸轮轴呈L形,包括沿水平设置的第一部分和沿竖直设置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驱动杆连接,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驱动连杆连接,所述凸轮轴还包括设置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连接处的枢转轴,所述第一驱动连杆沿水平设置,所述第一驱动连杆上设有用以与所述凸轮轴第二部分扣持的扣持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撑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定位组件包括环绕所述驱动杆和所述凸轮轴设置的支撑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撑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侧壁上设有用以放置所述第一驱动连杆的让位缺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撑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侧壁上设有定位销,所述内撑定位组件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用以与所述定位销配合的定位孔,所述第一驱动连杆、第二驱动连杆和定位孔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撑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连杆和第二驱动连杆通过第一连接销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连杆和卡持件通过第二连接销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撑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件贯穿所述支撑板,自所述支撑板的另一侧向外凸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撑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定位组件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板内,用以与所述卡持件相抵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撑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定位组件包括连杆导向块,所述连杆导向块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连杆和第二驱动连杆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撑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连杆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驱动连杆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第一驱动连杆对应设有两个所述第二驱动连杆。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撑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设置在所述支撑侧壁内的气室,所述气室与所述驱动杆相连通。
CN201922470037.1U 2019-12-31 2019-12-31 内撑定位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4656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70037.1U CN211465600U (zh) 2019-12-31 2019-12-31 内撑定位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70037.1U CN211465600U (zh) 2019-12-31 2019-12-31 内撑定位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65600U true CN211465600U (zh) 2020-09-11

Family

ID=72366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70037.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465600U (zh) 2019-12-31 2019-12-31 内撑定位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656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98885A (zh) * 2021-10-14 2021-12-17 广东科达液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壳体夹具结构及立式加工中心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98885A (zh) * 2021-10-14 2021-12-17 广东科达液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壳体夹具结构及立式加工中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15401B (zh) 一种橡胶圈的自动装配方法
CN211465600U (zh) 内撑定位组件
KR101058952B1 (ko) 트랜스미션 하우징 조립장치 및 조립방법
CN108971955B (zh) 顶升式螺母拧装机及其拧装方法
CN208961525U (zh) 一种轮毂装夹定位装置
CN107089511B (zh) 一种柔性放料的夹取机构
CN211418618U (zh) 手机振动马达自动化配置流水线载具
CN211490590U (zh) 一种自动定芯连接机构和芯轴夹持输送装置
CN110640052A (zh) 一种挠性引脚整形装置
CN107791010B (zh) 一种密封圈套装机构
CN102909654B (zh) 一种轴类工件高精度双扁加工的夹持装置
CN107656517B (zh) 控制器自动化检测装置
CN214265796U (zh) 一种密封连接头用压接头分切装置
CN211193893U (zh) 一种双机器人加工工作站
CN108942619B (zh) 一种密封垫片自动抛光机
CN219513076U (zh) 一种载具
CN218518020U (zh) 一种机器人工作站夹具快换装置
CN114393543B (zh) 转子加工设备
CN215697488U (zh) 一种冷凝管扩头装置
CN216763452U (zh) 密封圈硫化机自动取件装置
CN217019512U (zh) 一种中间轴节叉液压夹紧装置
CN210162628U (zh) 一种物料输送设备
CN219688671U (zh) 一种玻璃自动装护角机
CN220447296U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合模装置
CN219484929U (zh) 一种加工壳体类工件的快速找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11

Termination date: 202112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