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42210U - 一种汽车碰撞缓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碰撞缓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42210U
CN211442210U CN201922412478.6U CN201922412478U CN211442210U CN 211442210 U CN211442210 U CN 211442210U CN 201922412478 U CN201922412478 U CN 201922412478U CN 211442210 U CN211442210 U CN 2114422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steel sheet
steel plate
multi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1247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2241247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422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422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4221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碰撞缓冲装置,包括汽车尾部防护钢板,汽车尾部防护钢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匀力钢板,匀力钢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多层弓形钢板,多层弓形钢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板。该汽车碰撞缓冲装置,通过利用斜撑位移杆在按压板的滑动槽内滑动位移,改变斜撑位移杆的倾斜角度,对其提供一定的撞击力度缓冲空间,并配合强力弹性拉簧和压缩弹簧的预应弹性力,对其撞击力进行部分消缓处理,并通过多层弓形钢板自身的弓型结构设计,对其撞击力度提前预应力消耗缓冲,并通过推动板在受力管上发生向左侧缓冲位移,从而达到了针对性的对其高强度撞击力进行抗撞缓冲,以保障车体和乘员的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碰撞缓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碰撞缓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碰撞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大量需求,而汽车尾部的防撞击有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汽车尾部防撞击一般都是通过保险杠进行碰撞防护,其中保险杠具有安全保护的作用,从安全上看,汽车发生低速碰撞事故时能起到缓冲作用,保护前后车体,在与行人发生事故时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行人的作用,更重要是吸收和缓和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保护车身及乘员安全功能的安全装置。
目前,现有的汽车常用的碰撞缓冲设备保险杠,抗撞击效果并不理想,大多数由塑料防护罩制作,在受到高强度撞击时,没有针对性的设置对其撞击力度进行预减缓装置,使其车身及乘员受到的撞击力度并未提前缓冲处理,因此往往造成对车体和乘员的伤害。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碰撞缓冲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汽车常用的碰撞缓冲设备保险杠,抗撞击效果并不理想,大多数由塑料防护罩制作,在受到高强度撞击时,没有针对性的设置对其撞击力度进行预减缓装置,使其车身及乘员受到的撞击力度并未提前缓冲处理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碰撞缓冲装置,包括汽车尾部防护钢板,所述汽车尾部防护钢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匀力钢板,所述匀力钢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多层弓形钢板,所述多层弓形钢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板,所述推动板的右侧铰接有两个斜撑位移杆,两个所述斜撑位移杆分别以推动板的中心呈上下对称分布,所述推动板的右侧设置有按压板,所述按压板的左侧开设有两个配合斜撑位移杆使用的滑动槽,所述斜撑位移杆的右侧插入按压板左侧假设的滑动槽内,且斜撑位移杆的端头与滑动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按压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保险罩,所述斜撑位移杆斜面固定连接有强力弹性拉簧,所述强力弹性拉簧的另一端与保险罩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板的中部贯穿有滑动推动杆,所述滑动推动杆的表面与推动板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推动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右侧与按压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匀力钢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受力管,两个所述受力管分别以匀力钢板的中部呈上下对称分布,所述受力管的表面滑动贯穿推动板的侧壁,所述受力管的表面与推动板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受力管的表面固定套接有抗压套管。
优选的,所述保险罩右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垫板,所述保护垫板选用弹性塑胶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滑动推动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弹性防护板。
优选的,所述受力管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限位侧板。
优选的,所述受力管的左侧固定套接有加固套筒,所述加固套筒的左侧与匀力钢板的右侧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碰撞缓冲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汽车碰撞缓冲装置,通过匀力钢板的设置,以及多层弓形钢板、推动板、斜撑位移杆、按压板、滑动槽、保险罩、强力弹性拉簧、滑动推动杆、压缩弹簧、受力管和抗压套管的配合使用,从而起到了通过保险罩将其撞击力度传递给按压板,利用斜撑位移杆在按压板的滑动槽内滑动位移,改变斜撑位移杆的倾斜角度,对其提供一定的撞击力度缓冲空间,并配合强力弹性拉簧和压缩弹簧的预应弹性力,对其撞击力进行部分消缓处理,部分未消缓的撞击力传递至推动板上,并通过推动板的向左侧位移,使其传递给多层弓形钢板,同时多层弓形钢板在传递撞击力给匀力钢板,通过多层弓形钢板自身的弓型结构设计,对其撞击力度提前预应力消耗缓冲,如若缓冲后的撞击力度超过多层弓形钢板撞击力承受力度时,自身结构发生破坏,并可通过推动板在受力管上发生向左侧缓冲位移,并通过抗压套管将其拦截,最终把剩余的撞击力传递给匀力钢板至车身,从而达到了针对性的对其高强度撞击力进行抗撞缓冲,有效的将其撞击强度降至最低,以保障车体和乘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内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2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2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3的C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汽车尾部防护钢板;2、匀力钢板;3、多层弓形钢板;4、推动板;5、斜撑位移杆;6、按压板;7、滑动槽;8、保险罩;9、保护垫板;10、强力弹性拉簧;11、滑动推动杆;12、限位板;13、弹性防护板;14、压缩弹簧;15、受力管;16、抗压套管;17、限位侧板;18、加固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碰撞缓冲装置,包括汽车尾部防护钢板1,汽车尾部防护钢板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匀力钢板2,匀力钢板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多层弓形钢板3,多层弓形钢板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板4,推动板4的右侧铰接有两个斜撑位移杆5,两个斜撑位移杆5分别以推动板4的中心呈上下对称分布,推动板4的右侧设置有按压板6,按压板6的左侧开设有两个配合斜撑位移杆5使用的滑动槽7,斜撑位移杆5的右侧插入按压板6左侧假设的滑动槽7内,且斜撑位移杆5的端头与滑动槽7的内壁滑动连接,按压板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保险罩8,保险罩8右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垫板9,保护垫板9选用弹性塑胶材料制成,通过保护垫板9的设置,从而起到了保护保险罩8的效果,斜撑位移杆5斜面固定连接有强力弹性拉簧10,强力弹性拉簧10的另一端与保险罩8的内壁固定连接,推动板4的中部贯穿有滑动推动杆11,滑动推动杆11的表面与推动板4的表面滑动连接,推动板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14,压缩弹簧14的右侧与按压板6的左侧固定连接,滑动推动杆1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2,过限位板12的设置,从而起到了限制滑动推动杆11位移的效果,限位板1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弹性防护板13,通过弹性防护板13的设置,从而起到了当多层弓形钢板3受到强撞击力度自身结构发生破坏时,滑动推动杆11的左端与匀力钢板2挤压接触,同时可满足通过滑动推动杆11将其部分的撞击力度传递给匀力钢板2的效果,匀力钢板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受力管15,两个受力管15分别以匀力钢板2的中部呈上下对称分布,受力管15的表面滑动贯穿推动板4的侧壁,受力管15的表面与推动板4的内壁滑动连接,受力管15的表面固定套接有抗压套管16,受力管1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限位侧板17,通过限位侧板17的设置,从而起到了限制推动板4位移的效果,受力管15的左侧固定套接有加固套筒18,加固套筒18的左侧与匀力钢板2的右侧固定连接,通过加固套筒18的设置,从而起到了加强受力管15的稳定性的效果。
使用时,首先保护垫板9受到撞击力度,将其撞击力传递给保险罩8,并通过保险罩8将其撞击力度传递给按压板6,利用斜撑位移杆5在按压板6的滑动槽7内滑动位移,并配合通过改变斜撑位移杆5的倾斜角度,调控按压板6的水平位移,此前由于强力弹性拉簧10预先向右外侧拉动斜撑位移杆5预应力,可对其撞击力进行抵耗,在通过强力弹性拉簧10受到的弹性反作用拉力,对其提供一定的撞击力度缓冲空间,并配合强力弹性拉簧10的作用力,对其撞击力进行缓冲减震,并同时配合滑动推动杆11向左侧滑动位移,和利用压缩弹簧14的预应弹性力,对其撞击力进行部分消缓处理,而部分未消缓的撞击力传递至推动板4上,并通过推动板4的向左侧位移,使其传递给多层弓形钢板3,同时多层弓形钢板3在传递撞击力给匀力钢板2,以达到针对性的减缓撞击力的目的,当撞击力度通过以上消减后强度还是很大时,即通过多层弓形钢板3自身的弓型结构设计,对其撞击力度提前预应力消耗缓冲,如若缓冲后的撞击力度超过多层弓形钢板3撞击力承受力度时,自身结构发生破坏,并可通过推动板4在受力管15上发生向左侧缓冲位移,并通过抗压套管16将其拦截,最终把剩余的撞击力传递给匀力钢板2至车身,从而达到了针对性的对其高强度撞击力进行抗撞缓冲,有效的将其撞击强度降至最低,以保障车体和乘员的安全目的,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综上可得,该汽车碰撞缓冲装置,通过匀力钢板2的设置,以及多层弓形钢板3、推动板4、斜撑位移杆5、按压板6、滑动槽7、保险罩8、强力弹性拉簧10、滑动推动杆11、压缩弹簧14、受力管15和抗压套管16的配合使用,从而起到了通过保险罩8将其撞击力度传递给按压板6,利用斜撑位移杆5在按压板6的滑动槽7内滑动位移,改变斜撑位移杆5的倾斜角度,对其提供一定的撞击力度缓冲空间,并配合强力弹性拉簧10和压缩弹簧14的预应弹性力,对其撞击力进行部分消缓处理,部分未消缓的撞击力传递至推动板4上,并通过推动板4的向左侧位移,使其传递给多层弓形钢板3,同时多层弓形钢板3在传递撞击力给匀力钢板2,通过多层弓形钢板3自身的弓型结构设计,对其撞击力度提前预应力消耗缓冲,如若缓冲后的撞击力度超过多层弓形钢板3撞击力承受力度时,自身结构发生破坏,并可通过推动板4在受力管15上发生向左侧缓冲位移,并通过抗压套管16将其拦截,最终把剩余的撞击力传递给匀力钢板2至车身,从而达到了针对性的对其高强度撞击力进行抗撞缓冲,有效的将其撞击强度降至最低,以保障车体和乘员的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汽车碰撞缓冲装置,包括汽车尾部防护钢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尾部防护钢板(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匀力钢板(2),所述匀力钢板(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多层弓形钢板(3),所述多层弓形钢板(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板(4),所述推动板(4)的右侧铰接有两个斜撑位移杆(5),两个所述斜撑位移杆(5)分别以推动板(4)的中心呈上下对称分布,所述推动板(4)的右侧设置有按压板(6),所述按压板(6)的左侧开设有两个配合斜撑位移杆(5)使用的滑动槽(7),所述斜撑位移杆(5)的右侧插入按压板(6)左侧假设的滑动槽(7)内,且斜撑位移杆(5)的端头与滑动槽(7)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按压板(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保险罩(8),所述斜撑位移杆(5)斜面固定连接有强力弹性拉簧(10),所述强力弹性拉簧(10)的另一端与保险罩(8)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板(4)的中部贯穿有滑动推动杆(11),所述滑动推动杆(11)的表面与推动板(4)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推动板(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14),所述压缩弹簧(14)的右侧与按压板(6)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匀力钢板(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受力管(15),两个所述受力管(15)分别以匀力钢板(2)的中部呈上下对称分布,所述受力管(15)的表面滑动贯穿推动板(4)的侧壁,所述受力管(15)的表面与推动板(4)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受力管(15)的表面固定套接有抗压套管(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碰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罩(8)右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垫板(9),所述保护垫板(9)选用弹性塑胶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碰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推动杆(1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2),所述限位板(1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弹性防护板(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碰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管(1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限位侧板(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碰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管(15)的左侧固定套接有加固套筒(18),所述加固套筒(18)的左侧与匀力钢板(2)的右侧固定连接。
CN201922412478.6U 2019-12-29 2019-12-29 一种汽车碰撞缓冲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4422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12478.6U CN211442210U (zh) 2019-12-29 2019-12-29 一种汽车碰撞缓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12478.6U CN211442210U (zh) 2019-12-29 2019-12-29 一种汽车碰撞缓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42210U true CN211442210U (zh) 2020-09-08

Family

ID=72316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12478.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442210U (zh) 2019-12-29 2019-12-29 一种汽车碰撞缓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422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19409A (zh) * 2020-11-18 2021-02-05 承姿辛 一种汽车机械防冲撞缓冲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19409A (zh) * 2020-11-18 2021-02-05 承姿辛 一种汽车机械防冲撞缓冲装置
CN112319409B (zh) * 2020-11-18 2022-04-15 合肥雄强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机械防冲撞缓冲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39562B (zh) 一种可自动恢复的防撞报警型公路护栏
US7404474B2 (en) Shock absorbing component
WO2000052267B1 (en) Pipe rack crash cushion
US3747968A (en) Automobile cushion bumper
CN211442210U (zh) 一种汽车碰撞缓冲装置
US20140217758A1 (en) Front end for a motor vehicle
CN104827999A (zh) 汽车碰撞防护装置
CN201046690Y (zh) 一种机动车保险杠
WO2004109145A2 (en) Resilient and deformable member for absorbing kinetic energy
CN204690645U (zh) 一种缓冲道路护栏
DE102011051442A1 (de) Stoßfängeranordnung mit Fußgängerschutz
CN206784248U (zh) 一种可自动恢复的防撞报警型公路护栏
CN106740621B (zh) 一种汽车吸能装置
CN215621840U (zh) 高效吸能式汽车保险杠
CN110228437B (zh) 一种车辆碰撞消能装置
CN204586764U (zh) 碰撞缓冲护膝装置
CN101992737A (zh) 用于汽车安全保护的吸能装置
CN213534636U (zh) 一种车辆侧防护装置
CN116691567A (zh) 一种汽车后保险杠的防撞横梁
CN220114578U (zh) 一种汽车防碰撞缓冲装置
CN110588555A (zh) 一种汽车缓冲保险杠
CN212921416U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汽车防撞梁
CN219342839U (zh) 一种桥梁防撞护栏
CN112026688A (zh) 一种汽车碰撞缓冲吸能装置
CN210454724U (zh) 一种汽车尾部保险杠的减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08

Termination date: 2021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