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61034U - 一种高速激光打码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速激光打码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61034U
CN211361034U CN201920941908.0U CN201920941908U CN211361034U CN 211361034 U CN211361034 U CN 211361034U CN 201920941908 U CN201920941908 U CN 201920941908U CN 211361034 U CN211361034 U CN 2113610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crew rod
transmission
pcb
t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4190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舒全
郑秋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Changfeng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Changfeng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Changfeng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Changfeng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4190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610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610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610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ser Beam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速激光打码机,涉及激光打码机领域,采用双工位轨道传输机构同时提供两个独立运行的打码工位,激光打码光学机构和CCD视觉定位扫码检测机构在两个打码工位上交替执行识别、打码和读取码的动作,使得单片PCB电路板的打码时间显著降低,打码机的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双杆移动模组机构,将激光打码光学机构和CCD视觉定位扫码检测机构在Y轴方向的移动模组集成为一体,同时将相机移动平台和光源移动平台设置在双杆移动模组机构的上下两侧,充分利用双杆移动模组机构和双工位轨道传输机构之间的空间,减少打码机整体的体积,显著提高打码机内部零件的集成度。

Description

一种高速激光打码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打码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激光打码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工艺喷墨打码的方式由于需要与产品接触、成本高、标记容易,对环境不友好等缺点逐渐被激光打码技术取代,激光打码技术具有的非接触式无损打标、对环境友好、加工精度高、标记具有持久性不会被轻易抹除、使用寿命长和加工效率快等优点逐步占领打码领域。
例如在专利CN107598382B中公开的具有分选功能的全自动PCB激光打码机、方法及系统,包括模组机构、轨道输送机构、激光打码光学机构、CCD视觉定位扫码检测机构、PCB电路板传感器及控制机构;采用自动识别PCB电路板上唯一标识的方式避免打错PCB电路板,CCD视觉定位扫码检测机构自动定位打码的位置,激光打码光学机构打码完毕后CCD视觉定位扫码检测机构进行扫码,如果扫码合格将PCB产品输送到下一工艺设备,如果不合格则将PCB产品输送到不合格区,同时发出报警信号提醒工作人员检查、维修设备,不会造成打码不良的PCB产品入库造成整个批次的产品报废、退回,节省人力、物力资源。
但是,上述专利公开的打码机技术方案加工效率不高,每次打码只能进行一个PCB电路板的打码操作,并且方案中设置有多个方向的移动模组分别控制CCD相机和激光光源的运动,导致打码机整体体积大,且相机移动模组和光源移动模组之间的空间利用率不高,也会导致打码机整体体积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激光打码机,单机高速打码,技工效率高。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速激光打码机,位于打码机外壳内部设置的机架上,包括PCB电路板传感器、激光打码光学机构、CCD视觉定位扫码检测机构、双工位轨道传输机构、双杆移动模组机构和控制系统;
所述双工位轨道传输机构,位于机架上方,包括位于同一安装平面左工位轨道传输机构和右工位轨道传输机构,所述左工位轨道传输机构和右工位轨道传输机构相互对应安装,且左工位轨道传输机构和右工位轨道传输机构的传输方向相反;所述左工位轨道传输机构电连接于控制系统,用于在控制系统控制下将PCB电路板输送至左工位;所述右工位轨道传输机构电连接于控制系统,用于在控制系统控制下将PCB电路板输送至右工位;
所述双杆移动模组机构,位于双工位轨道传输机构上方的机架上,且电连接于控制系统;所述激光打码光学机构和CCD视觉定位扫码检测机构分别连接于双杆移动模组,且分别电连接于控制系统;所述激光打码光学机构和CCD视觉定位扫码检测机构在控制系统控制下且分别具有在双杆移动模组上移动的自由度;
所述CCD视觉定位扫码检测机构包括分别连接于控制系统的CCD相机和相机移动平台,所述CCD相机设置在相机移动平台上,相机移动平台连接于双杆移动模组机构;所述CCD相机的镜头朝下,且CCD相机具有在相机移动平台上移动的自由度;所述激光打码光学机构包括分别连接于控制系统的激光光源和光源移动平台,所述激光光源设置在光源移动平台上,光源移动平台连接于双杆移动模组机构,激光光源具有在光源移动平台上移动的自由度;
所述PCB电路板传感器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左工位轨道传输机构和右工位轨道传输机构的传输入口,PCB电路板传感器电连接于控制系统,用于感应PCB电路板的型号并反馈至控制系统;
所述控制系统设置在打码机外壳外部,包括安装支架和设置在安装支架上的控制面板,所述安装支架连接于打码机外壳,控制面板用于设定不同型号的PCB电路板的唯一码、唯一标识及标识对应的位置;
所述控制系统被设置成响应于所述PCB电路板传感器感应到的左工位上PCB电路板型号,生成左工位标识位置信号、控制双杆移动模组机构及相机移动平台将CCD相机分别运送至左工位标识位置的正上方;
控制系统还被设置成响应于CCD相机反馈的左工位标识识别结果,当标识识别结果与正确的标识不相同时,生成警报信号;当标识识别结果与正确的标识相同时,控制系统控制双杆移动模组机构将CCD相机运送至右工位标识位置的正上方,CCD相机识别右工位上PCB电路板的标识;同时根据CCD视觉定位扫码检测机构自动定位的左工位打码位置控制双杆移动模组机构及光源移动平台将激光打码光学机构运送至左工位打码位置上方为PCB电路板打码;
控制系统还被设置成响应于CCD相机反馈的右工位标识识别结果,当标识识别结果与正确的标识不相同时,生成警报信号;当标识识别结果与正确的标识相同,并在左工位打码完成后,控制系统将CCD相机运送至左工位上PCB电路板的打码位置的正上方;同时根据CCD视觉定位扫码检测机构自动定位的右工位打码位置控制双杆移动模组机构将激光打码光学机构运送至右工位打码位置的上方,激光打码光学机构为右工位上的PCB电路板打码;并且在右工位打码完成后,控制CCD相机运送至右工位上PCB电路板的打码位置的正上方;
控制系统还被设置成响应于CCD相机反馈的左工位上PCB电路板的码读取结果不合格时,生成警报信号;控制系统还被设置成响应于CCD相机反馈的右工位上PCB电路板的码读取结果不合格时,生成警报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双工位轨道传输机构的左工位轨道传输机构和右工位轨道传输机构均设置有第一直线轨道和传输机构;所述第一直线轨道安装在机架上,包括一对平行且对应设置的第一直线导轨和对应设置在第一直线导轨上的四组第一滑块;所述传输机构包括传输板机构、传输位置调节机构、板宽调节机构、输送机构和夹板机构;
所述传输板机构包括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传输板、第二传输板、第三传输板和第四传输板,所述第一传输板、第二传输板、第三传输板和第四传输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对应连接于第一直线导轨上的四组第一滑块,且第一传输板、第二传输板、第三传输板和第四传输板分别垂直于第一直线导轨;
定义第一传输板、第二传输板及其之间的传输空间设置为打码传输轨道,第三传输板、第四传输板及其之间的传输空间设置为过板传输轨道;所述打码传输轨道用于传输并固定待打码的PCB电路板,所述过板传输轨道用于PCB电路板打码完成后传输至后续设备流程;
所述传输位置调节机构用于调节传输板机构在第一直线轨道上的位置,包括第一丝杆、第一丝杆螺母、第一固定板、第一轴承固定座和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轴承固定座设置在第一直线轨道的两根第一直线导轨之间,垂直固定在机架上方;所述第一丝杆设置在第一直线轨道的两根第一直线导轨之间,第一丝杆平行于第一直线导轨,且第一丝杆一端连接于第一轴承固定座,另一端连接于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丝杆螺母套设在第一丝杆上,第一固定板设置在第一丝杆上方,且连接于第一丝杆螺母;
所述板宽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打码传输轨道和过板传输轨道的传输宽度,包括第二丝杆、第二丝杆螺母、第二固定板、第二轴承固定座和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轴承固定座设置在第一直线轨道的两根第一直线导轨之间,垂直固定在机架上方;所述第二丝杆设置在第一直线轨道的两根第一直线导轨之间,第二丝杆平行于第一丝杆,且第二丝杆一端连接于第二轴承固定座,另一端连接于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丝杆螺母套设在第二丝杆上,第二固定板设置在第二丝杆下方,且连接于第二丝杆螺母;
所述第一传输板和第三传输板分别连接于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传输板和第四传输板分别连接于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连接于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电连接于控制系统,用于驱动第一丝杆带动与第一固定板连接的传输板机构在第一直线导轨上移动;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电连接于控制系统,用于驱动第二丝杆带动与第二固定板连接的第二传输板和第四传输板在第一直线导轨上同步移动;
所述输送机构分别设置在打码传输轨道的第一传输板、第二传输板之间和过板传输轨道的第三传输板、第四传输板之间;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两组分设于传输轨道两侧传输板相对板面的带轮、套设在带轮上的皮带和用于驱动带轮转动的电机,输送机构用于运输PCB电路板;
所述夹板机构包括分别连接于控制系统的顶升装置和预紧装置,顶升装置和预紧装置均设置在打码传输轨道上;所述顶升装置用于使PCB电路板脱离输送机构上皮带的转动面,所述预紧装置用于对脱离皮带转动面的PCB电路板夹紧定位。
进一步的,定义第一直线导轨的长度方向为X轴方向,第一传输板的长度方向为Y轴方向;
所述双杆移动模组机构设置为沿Y轴方向的双丝杆移动平台;
所述双丝杆移动平台包括固定底板、两组第二直线轨道、第三丝杆、第三丝杆螺母、第三轴承固定座、第三伺服电机、第四丝杆、第四丝杆螺母、第四伺服电机和第四轴承固定座;所述固定底板沿Y轴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双工位轨道传输机构上方的机架;所述两组第二直线轨道沿平行于Y轴方向分设于固定底板上下侧的板面上,均包括一对平行且对应设置的第二直线导轨和对应设置在第二直线导轨上的一组第二滑块;所述固定底板上侧的第二滑块连接于相机移动平台,所述固定底板下侧的第二滑块连接于光源移动平台;
所述固定底板的上侧板面在第二直线轨道的两根第二直线导轨之间间隔设置有第一方形槽和第二方形槽,所述第一方形槽和第二方形槽均平行于第二直线导轨,且第一方形槽部分贯穿于固定底板板面;
所述第三丝杆沿Y轴方向设置在第一方形槽内,第三丝杆一端连接于第三伺服电机,另一端连接于第三轴承固定座,所述第三轴承固定座固连于第一方形槽;所述第三丝杆上设置有螺纹的部分位于第一方形槽上贯穿于固定底板板面的位置;所述第三丝杆螺母套设在第三丝杆上,第三丝杆螺母连接于光源移动平台;所述第三伺服电机电连接于控制系统,用于驱动第三丝杆带动光源移动平台沿Y轴方向移动;
所述第四丝杆沿Y轴方向设置在第二方形槽内,第四丝杆一端连接于第四伺服电机,另一端连接于第四轴承固定座,所述第四轴承固定座固连于第二方形槽;所述第四丝杆螺母套设在第四丝杆上,且连接于相机移动平台;所述第四伺服电机电连接于控制系统,用于驱动第四丝杆带动相机移动平台沿Y轴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光源移动平台沿X轴方向设置,包括固定支座、升降支架和光源安装板、第三直线轨道、第四直线轨道、第五丝杆、第五丝杆螺母、第五轴承固定座、第五伺服电机、第六丝杆、第六丝杆螺母、第六伺服电机和第六轴承固定座;
定义同时垂直于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竖直方向为Z轴方向;所述固定支座连接于第三丝杆螺母,所述第三直线轨道沿Z轴方向设置在固定支座表面,包括一对平行且对应设置的第三直线导轨和对应设置在第三直线导轨上的一组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连接于升降支架;
所述第五丝杆沿Z轴方向设置在两根第三直线导轨之间,第五丝杆一端连接于第五伺服电机,另一端连接于第五轴承固定座,第五轴承固定座垂直固定于固定支座表面;所述第五丝杆螺母套设在第五丝杆上,且连接于升降支架;所述第五伺服电机电连接于控制系统,用于驱动第五丝杆带动升降支架沿Z轴方向移动;
所述第四直线轨道沿X轴方向设置在升降支架表面,包括一对平行且对应设置的第四直线导轨和对应设置在第四直线导轨上的一组第四滑块,所述第四滑块连接于光源安装板;
所述第六丝杆沿X轴方向设置在两根第四直线导轨之间,第六丝杆一端连接于第六伺服电机,另一端连接于第六轴承固定座,第六轴承固定座垂直固定于升降支架表面;所述第六丝杆螺母套设在第六丝杆上,且连接于光源安装板;所述第六伺服电机电连接于控制系统,用于驱动第六丝杆带动光源安装板沿X轴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相机移动平台沿X轴方向设置,包括固定底座、相机安装板、第五直线轨道、第七丝杆、第七丝杆螺母、第七伺服电机和第七轴承固定座;
所述固定底座连接于第四丝杆螺母,所述第五直线轨道沿平行于X轴方向设置在固定底座表面,包括一对平行且对应设置的第五直线导轨和对应设置在第五直线导轨上的一组第五滑块,所述第五滑块连接于相机安装板;
所述第七丝杆设置在两根第五直线导轨之间,第七丝杆一端连接于第七伺服电机,另一端连接于第七轴承固定座,第七轴承固定座垂直固定于固定底座表面;所述第七丝杆螺母套设在第七丝杆上,且连接于相机安装板;所述第七伺服电机电连接于控制系统,用于驱动第七丝杆带动相机安装板沿X轴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顶升装置包括感应开关、第一阻挡气缸、第二阻挡气缸、第一顶块、第二顶块、第一上升夹板、第一上升夹板、第一滑动件、第二滑动件、第一上升气缸和第二上升气缸;所述感应开关设置在第一直线轨道上,用于感应打码传输轨道工位上PCB电路板的位置;
所述第一阻挡气缸和第一上升夹板设置在第一传输板靠近第二传输板的板面上,第二阻挡气缸和第二上升夹板设置在第二传输板靠近第一传输板的板面上,第一阻挡气缸和第二阻挡气缸位置对应,第一上升夹板和第二上升夹板位置对应;所述第一阻挡气缸和第二阻挡气缸分别电连接于控制系统,用于阻停PCB电路板;
所述第一顶块和第一上升气缸设置在第一传输板远离第二传输板的板面上,第二顶块和第二上升气缸设置在第二传输板远离第一传输板的板面上;所述第一上升气缸的活塞杆远离第一上升气缸的端部连接于第一顶块,所述第二上升气缸的活塞杆远离第二上升气缸的端部连接于第二顶块;
所述第一传输板和第二传输板板面的对应位置各设置有一个通孔,所述第一滑动件贯穿于第一传输板上的通孔,第二滑动件贯穿于第二传输板上的通孔;所述第一滑动件一端连接于第一上升夹板,另一端连接于第一顶块;所述第二滑动件一端连接于第二上升夹板,另一端连接于第二顶块;
所述第一上升气缸和第二上升气缸分别用于驱动第一顶块和第二顶块,带动第一上升夹板和第二上升夹板在上下方向运动,使得皮带转动面上的PCB电路板脱离皮带转动面。
进一步的,所述高速激光打码机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电连接于控制系统,被设置成响应于警报信号,发出警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输板和第二传输板上的通孔设置为尺寸相同的长圆孔,长圆孔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一传输板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设置为尺寸相同的圆柱形滑动件,所述圆柱形滑动件的直径与长圆孔直径适配;
所述第一上升气缸的活塞杆伸缩方向平行于第二上升气缸的活塞杆伸缩方向,且均平行于第一传输板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上升气缸启动,带动第一顶块抵接于第一滑动件;所述第二上升气缸启动,带动第二顶块抵接于第二滑动件;
所述第一顶块上与第一滑动件抵接部位设置为垂直于第一传输板板面的斜面,第二顶块上与第二滑动件抵接部位设置为垂直于第二传输板板面的斜面;所述第一顶块上的斜面与第二顶块上的斜面倾斜方向相同,且第一顶块上的斜面与第二顶块上的斜面倾斜角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支架、第二固定支架和第三固定支架;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一端连接于打码机外壳,另一端采用轴承连接于第二固定支架,第二固定支架具有绕与第一固定支架连接处旋转的自由度;所述第二固定支架远离第一固定支架的一端采用轴承连接于第三固定支架,所述第三固定支架具有绕与第二固定支架连接处旋转的自由度;所述第三固定支架远离第二固定支架的一端设置为平面结构,所述控制面板安装在平面结构上,设置为电脑。
进一步的,所述电脑还设置有存储装置,所述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不同型号的PCB电路板的码、标识、标识对应的位置及其型号对应的放置宽度,还存储、记录打码的时间、批次;所述电脑用于设定不同型号的PCB电路板所对应的放置宽度,且被设置成响应于所述PCB电路板传感器感应到的PCB电路板型号,控制板宽调节机构调整打码传输轨道和过板传输轨道的传输宽度到该型号PCB电路板对应的放置宽度。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的高速激光打码机及打码方法获得了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速激光打码机及打码方法,采用双工位轨道传输机构同时提供两个打码工位,激光打码光学机构和CCD视觉定位扫码检测机构在两个打码工位上交替执行识别、打码和读取动作,单片PCB电路板的打码时间显著降低,打码机的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双杆移动模组机构,将激光打码光学机构和CCD视觉定位扫码检测机构在Y轴方向的移动模组集成为一体,同时将相机移动平台和光源移动平台设置在双杆移动模组机构的上下两侧,充分利用双杆移动模组机构和双工位轨道传输机构之间的空间,减少打码机整体的体积,打码机内部零件集成度显著提高。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通信连接于工厂管理系统,使得PCB电路板打码过程始终处于产品加工过程管控,并且能远程端监测高速激光打码设备的运行情况和产能。
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实用新型主题的一部分。
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教导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实施例和特征。本实用新型的其他附加方面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见,或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教导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得知。
附图说明
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为较优实施例的高速激光打码机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优实施例中双工位轨道传输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优实施例中双工位轨道传输机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优实施例中双杆移动模组机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优实施例中双杆移动模组机构仰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优实施例中电控部分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较优实施例中打码机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较优实施例中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记的具体意义为:
1-双工位轨道传输机构;1.1-第一直线轨道,1.1.1-第一直线导轨,1.1.2-第一滑块;1.2-传输板机构,1.2.1-第一传输板,1.2.2-第二传输板,1.2.3-第三传输板,1.2.4-第四传输板;1.3-传输位置调节机构,1.3.1-第一丝杆,1.3.2-第一丝杆螺母,1.3.3-第一固定板,1.3.4-第一轴承固定座,1.3.5-第一伺服电机;1.4-板宽调节机构,1.4.1-第二丝杆,1.4.2-第二丝杆螺母,1.4.3-第二固定板,1.4.4-第二轴承固定座,1.4.5-第二伺服电机;1.5-输送机构,1.6-顶升装置,1.6.1-感应开关,1.6.2-第一阻挡气缸,1.6.3-第二阻挡气缸,1.6.4-第一顶块,1.6.5-第二顶块,1.6.6-第一上升夹板,1.6.7-第二上升夹板,1.6.8-第一滑动件,1.6.9-第二滑动件,1.6.10-第一上升气缸,1.6.11-第二上升气缸,1.7-预紧装置,1.7.1-预紧气缸,2-双杆移动模组机构,2.1-固定底板,2.2-第二直线轨道,2.3-第三丝杆,2.4-第三丝杆螺母,2.5-第三轴承固定座,2.6-第三伺服电机,2.7-第四丝杆,2.8-第四丝杆螺母,2.9-第四伺服电机,2.10-第四轴承固定座,3-CCD视觉定位扫码检测机构,3.1-CCD相机,3.2-相机移动平台,3.2.1-固定底座,3.2.2-相机安装板,3.2.3-第五直线轨道,3.2.4-第七丝杆,3.2.5-第七丝杆螺母,3.2.6-第七伺服电机,3.2.7-第七轴承固定座,4-激光打码光学机构,4.1-激光光源,4.2-光源移动平台,4.2.1-固定支座,4.2.2-升降支架,4.2.3-光源安装板,4.2.4-第三直线轨道,4.2.5-第四直线轨道,4.2.6-第五伺服电机、4.2.7-第六伺服电机,5-PCB电路板,6-控制系统,6.1-控制面板,6.2-第一固定支架,6.3-第二固定支架,6.4-第三固定支架,7-打码机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在本公开中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附图中示出了许多说明的实施例。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定义包括本实用新型的所有方面。应当理解,上面介绍的多种构思和实施例,以及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那些构思和实施方式可以以很多方式中任意一种来实施,这是因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构思和实施例并不限于任何实施方式。另外,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些方面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其他方面的任何适当组合来使用。
基于现有技术中的激光打码机都只能进行单板打码,打码效率不高,并且打码机整体体积大,打码机壳体内部空间利用率不高,也无法与工厂管理系统通信连接;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高速激光打码机及打码方法,同时进行两块PCB电路板打码,显著提高打码机工作效率,并且打码机壳体内部的空间利用率高。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高速激光打码机及打码方法作进一步具体介绍。
结合图1和图7所示,一种高速激光打码机,位于打码机外壳7内部设置的机架上,包括双工位轨道传输机构1、双杆移动模组机2、CCD视觉定位扫码检测机构3、激光打码光学机构4、控制系统6和PCB电路板传感器。
其中,双工位轨道传输机构1位于机架上方,包括位于同一安装平面左工位轨道传输机构和右工位轨道传输机构,左工位轨道传输机构和右工位轨道传输机构相互对应安装,且传输方向相反;所述左工位轨道传输机构和右工位轨道传输机构分别电连接于控制系统6,用于在控制系统6控制下分别将PCB电路板5输送至左工位和右工位;双杆移动模组机构2安装在双工位轨道传输机构1上方的机架上,双杆移动模组机构2电连接于控制系统6;激光打码光学机构4和CCD视觉定位扫码检测机构3分别电连接于控制系统6,并且分别安装在双杆移动模组2上;激光打码光学机构4和CCD视觉定位扫码检测机构3在控制系统控制下,分别具有在双杆移动模组机构2上运动的自由度。
所述CCD视觉定位扫码检测机构3包括分别连接于控制系统6的CCD相机3.1和相机移动平台3.2,CCD相机3.1设置在相机移动平台3.2上,相机移动平台3.2连接于双杆移动模组机构2;所述CCD相机3.1的镜头朝下,且CCD相机3.1具有在相机移动平台3.2上移动的自由度;所述激光打码光学机构4包括分别连接于控制系统6的激光光源4.1和光源移动平台4.2,所述激光光源4.1设置在光源移动平台4.2上,光源移动平台4.2连接于双杆移动模组机构2,激光光源4.1具有在光源移动平台4.2上移动的自由度。
所述PCB电路板传感器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左工位轨道传输机构和右工位轨道传输机构的传输入口,PCB电路板传感器电连接于控制系统6,用于感应PCB电路板5的型号并反馈至控制系统6。
所述控制系统6设置在打码机外壳7外部,包括安装支架和设置在安装支架上的控制面板6.1,所述安装支架连接于打码机外壳7,控制面板6.1用于设定不同型号的PCB电路板5的唯一码、唯一标识及标识对应的位置。
控制系统6被设置成响应于所述PCB电路板传感器感应到的左工位上PCB电路板5型号,生成左工位标识位置信号、控制双杆移动模组机构2及相机移动平台3.2将CCD相机3.1运送至左工位标识位置的正上方。
控制系统6还被设置成响应于CCD相机3.1反馈的左工位标识识别结果,当标识识别结果与正确的标识不相同时,生成警报信号;当标识识别结果与正确的标识相同时,控制系统6控制双杆移动模组机构2将CCD相机3.1运送至右工位标识位置的正上方,CCD相机3.1识别右工位上PCB电路板5的标识;同时根据CCD视觉定位扫码检测机构3自动定位的左工位打码位置控制双杆移动模组机构2及光源移动平台4.2将激光打码光学机构4运送至左工位打码位置上方为PCB电路板5打码。
控制系统6还被设置成响应于CCD相机3.1反馈的右工位标识识别结果,当标识识别结果与正确的标识不相同时,生成警报信号;当标识识别结果与正确的标识相同,并在左工位打码完成后,控制系统6将CCD相机3.1运送至左工位上PCB电路板5的打码位置的正上方;同时根据CCD视觉定位扫码检测机构3自动定位的右工位打码位置控制双杆移动模组机构2将激光打码光学机构4运送至右工位打码位置的上方,激光打码光学机构4为右工位上的PCB电路板5打码;并且在右工位打码完成后,控制CCD相机3.1运送至右工位上PCB电路板5的打码位置的正上方;
控制系统6还被设置成响应于CCD相机3.1反馈的左工位上PCB电路板5的码读取结果不合格时,生成警报信号;控制系统6还被设置成响应于CCD相机3.1反馈的右工位上PCB电路板5的码读取结果不合格时,生成警报信号。
本实用新型中双工位轨道传输机构1同时提供两个打码工位,激光打码光学机构4和CCD视觉定位扫码检测机构3在两个打码工位上交替执行识别、打码和读取动作,使得单片PCB电路板5的打码时间显著降低,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并且控制系统6可选择的通信连接于工厂管理系统(MES),有利于工厂将PCB电路板5打码过程的所有产品都处于加工过程管控,并且能远程端监测高速激光打码设备的运行情况和实时监察并获悉设备的产能。
结合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所述双工位轨道传输机构1的左工位轨道传输机构和右工位轨道传输机构均设置有第一直线轨道1.1和传输机构。
所述第一直线轨道1.1安装在机架上,包括一对平行且对应设置的第一直线导轨1.1.1和对应设置在第一直线导轨1.1.1上的四组第一滑块1.1.2;图3中左工位轨道传输机构和右工位轨道传输机构的两对第一直线导轨1.1.1相互平行且对应设置,左工位轨道传输机构和右工位轨道传输机构上相互靠近的两根第一直线导轨1.1.1之间留有间隔。
所述传输机构包括传输板机构1.2、传输位置调节机构1.3、板宽调节机构1.4、输送机构1.5和夹板机构。
所述传输板机构1.2包括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传输板1.2.1、第二传输板1.2.2、第三传输板1.2.3和第四传输板1.2.4,第一传输板1.2.1、第二传输板1.2.2、第三传输板1.2.3和第四传输板1.2.4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对应连接于第一直线导轨1.1.1上的四组第一滑块1.1.2,且第一传输板1.2.1、第二传输板1.2.2、第三传输板1.2.3和第四传输板1.2.4分别垂直于第一直线导轨1.1.1。定义第一传输板1.2.1、第二传输板1.2.2及其之间的传输空间设置为打码传输轨道,第三传输板1.2.3、第四传输板1.2.4及其之间的传输空间设置为过板传输轨道;所述打码传输轨道用于传输并固定待打码的PCB电路板5,所述过板传输轨道用于PCB电路板打码完成后传输至后续设备流程。通过在第一直线轨道1.1上安装的四块传输板同时定位打码传输轨道和过板传输轨道,有利于将打码完成后的PCB电路板5快速传输至后续设备流程。
所述传输位置调节机构1.3用于调节传输板机构1.2在第一直线轨道1.1上的位置,即调整PCB电路板5的传输入口,包括第一丝杆1.3.1、第一丝杆螺母1.3.2、第一固定板1.3.3、第一轴承固定座1.3.4和第一伺服电机1.3.5;所述第一轴承固定座1.3.4设置在第一直线轨道1.1的两根第一直线导轨1.1.1之间,垂直固定在机架上方;所述第一丝杆1.3.1设置在第一直线轨道1.1的两根第一直线导轨1.1.1之间,第一丝杆1.3.1平行于第一直线导轨1.1.1,且第一丝杆1.3.1一端连接于第一轴承固定座1.3.4,另一端连接于第一伺服电机1.3.5,第一伺服电机1.3.5电连接于控制系统6;所述第一丝杆螺母1.3.2套设在第一丝杆1.3.1上,第一固定板1.3.3设置在第一丝杆1.3.1上方,且连接于第一丝杆螺母1.3.2;第一伺服电机1.3.5启动带动第一丝杆1.3.1上与第一丝杆螺母1.3.2连接的第一固定板1.3.3沿第一丝杆1.3.1轴向移动。
所述板宽调节机构1.4用于调节打码传输轨道和过板传输轨道的传输宽度,包括第二丝杆1.4.1、第二丝杆螺母1.4.2、第二固定板1.4.3、第二轴承固定座1.4.4和第二伺服电机1.4.5;所述第二轴承固定座1.4.4设置在第一直线轨道1.1的两根第一直线导轨1.1.1之间,垂直固定在机架上方;所述第二丝杆1.4.1设置在第一直线轨道1.1的两根第一直线导轨1.1.1之间,第二丝杆1.4.1平行于第一丝杆1.3.1,且第二丝杆1.4.1一端连接于第二轴承固定座1.4.4,另一端连接于第二伺服电机1.4.5,第二伺服电机1.4.5电连接于控制系统6;所述第二丝杆螺母1.4.2套设在第二丝杆1.4.1上,第二固定板1.4.3设置在第二丝杆1.4.2下方,且连接于第二丝杆螺母1.4.2;第二伺服电机1.4.5启动带动第二丝杆1.4.1上与第二丝杆螺母1.4.2连接的第二固定板1.4.3沿第二丝杆1.4.1轴向移动。
具体结合图3所示的实施例,所述第一传输板1.2.1和第三传输板1.2.3分别连接于第一固定板1.3.3,所述第二传输板1.2.2和第四传输板1.2.4分别连接于第二固定板1.4.3,第二固定板1.4.3连接于第一固定板1.3.3;因此,第一伺服电机1.3.5驱动第一丝杆1.3.1,带动与第一丝杆1.3.1上与第一固定板1.3.3连接的传输板机构1.2在第一直线导轨1.1.1上移动,实现传输板机构1.2在第一直线轨道1.1上的位置调节。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4.5驱动第二丝杆1.4.1,带动第二丝杆1.4.1上与第二固定板1.4.3连接的第二传输板1.2.2和第四传输板1.2.4在第一直线导轨1.1.1上同步移动,同步调节第二传输板1.2.2与第一传输板1.2.1、第四传输板1.2.4与第三传输板1.2.3之间的宽度调节,即实现打码传输轨道和过板传输轨道的传输宽度调节。
所述输送机构1.5分别设置在打码传输轨道的第一传输板1.2.1、第二传输板1.2.2之间和过板传输轨道的第三传输板1.2.3、第四传输板1.2.4之间;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两组分设于传输轨道两侧传输板相对板面的带轮、套设在带轮上的皮带和用于驱动带轮转动的电机,输送机构1.5用于打码机外壳7外部的PCB电路板5运输至打码传输轨道的打码工位上,和将打码后的PCB电路板5经过板传输轨道上运输至打码机外壳7外部。
所述夹板机构包括分别连接于控制系统6的顶升装置1.6和预紧装置1.7,顶升装置1.6和预紧装置1.7均设置在打码传输轨道上;所述顶升装置1.6用于使PCB电路板5脱离输送机构1.5上皮带的转动面,所述预紧装置1.7用于对脱离皮带转动面的PCB电路板5夹紧定位。
结合优选实施例,顶升装置1.6包括感应开关1.6.1、第一阻挡气缸1.6.2、第二阻挡气缸1.6.3、第一顶块1.6.4、第二顶块1.6.5、第一上升夹板1.6.6、第二上升夹板1.6.6、第一滑动件1.6.7、第二滑动件1.6.8、第一上升气缸1.6.9和第二上升气缸1.6.10。
所述感应开关1.6.1设置在第一直线轨道1.1上,感应开关1.6.1电连接于控制系统6,用于感应打码传输轨道工位上PCB电路5的位置,发送当前PCB电路5的位置信号至控制系统6,表明当前PCB电路板5已运输至打码传输轨道的打码工位。
所述第一阻挡气缸1.6.2和第一上升夹板1.6.6设置在第一传输板1.2.1靠近第二传输板1.2.2的板面上,第二阻挡气缸1.6.3和第二上升夹板1.6.7设置在第二传输板1.2.2靠近第一传输板1.2.1的板面上,且第一阻挡气缸1.6.2和第二阻挡气缸1.6.3的位置对应,第一上升夹板1.6.6和第二上升夹板1.6.7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一阻挡气缸1.6.2和第二阻挡气缸1.6.3分别电连接于控制系统6,用于阻停输送机构1.5上运行的PCB电路板5。
所述第一顶块1.6.4和第一上升气缸1.6.10设置在第一传输板1.2.1远离第二传输板1.2.2的板面上,第二顶块1.6.5和第二上升气缸1.6.11设置在第二传输板1.2.2远离第一传输板1.2.1的板面上;所述第一上升气缸1.6.10的活塞杆远离第一上升气缸1.6.10的端部连接于第一顶块1.6.4,所述第二上升气缸1.6.11的活塞杆远离第二上升气缸1.6.11的端部连接于第二顶块1.6.5;上升气缸启动,其活塞杆驱动顶块。
所述第一传输板1.2.1和第二传输板1.2.2板面的对应位置各设置有一个通孔,所述第一滑动件1.6.8贯穿于第一传输板1.2.1上的通孔,第二滑动件1.6.9贯穿于第二传输板1.2.2上的通孔;所述第一滑动件1.6.8一端连接于第一上升夹板1.6.6,另一端连接于第一顶块1.6.4;所述第二滑动件1.6.9一端连接于第二上升夹板1.6.7,另一端连接于第二顶块1.6.5;所述第一上升气缸1.6.10和第二上升气缸1.6.11分别电连接于控制系统6,且分别用于驱动第一顶块1.6.4和第二顶块1.6.5,带动第一上升夹板1.6.6和第二上升夹板1.6.7向上运动,推动皮带转动面上的PCB电路板5脱离皮带转动面,第一上升夹板1.6.6和第二上升夹板1.6.7不动时,PCB电路板5在皮带转动面上传送。
所述预紧装置1.7包括电连接于控制系统6的预紧气缸1.7.1,预紧气缸1.7.1分设于打码传输轨道中左工位、右工位的传输板相互远离的两侧,左工位和右工位在打码传输轨道的两块传输板的上方均设置有预紧结构,预紧气缸1.7.1连接于预紧结构,当PCB电路板5脱离皮带转动面,控制系统6控制预紧气缸1.7.1推动其连接的预紧机构向下卡住PCB电路板5,使PCB电路板5被打码传输轨道夹住压紧,达到对PCB电路板5的预紧定位效果。
一些实施例中,预紧结构设置活动安装在打码传输轨道的两块传输板的上方的预紧基板,预紧气缸1.7.1启动,推动基板下压在PCB电路板5的上方。
进一步结合图2所示的实施例,所述第一传输板1.2.1和第二传输板1.2.2上的通孔设置为尺寸相同的长圆孔,长圆孔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一传输板1.2.1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滑动件1.6.8和第二滑动件1.6.9设置为尺寸相同的圆柱形滑动件,所述圆柱形滑动件的直径与长圆孔直径适配,且圆柱形滑动件适配设置在长圆孔的底部。
所述第一上升气缸1.6.10的活塞杆伸缩方向平行于第二上升气缸1.6.11的活塞杆伸缩方向,且均平行于第一传输板1.2.1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上升气缸1.6.10启动,带动第一顶块1.6.4抵接于第一滑动件1.6.8;所述第二上升气缸1.6.11启动,带动第二顶块1.6.5抵接于第二滑动件1.6.9。
所述第一顶块1.6.4上与第一滑动件1.6.8抵接部位设置为垂直于第一传输板1.2.1板面的斜面,第二顶块1.6.5上与第二滑动件1.6.9抵接部位设置为垂直于第二传输板1.2.2板面的斜面;所述第一顶块1.6.4上的斜面与第二顶块1.6.5上的斜面倾斜方向相同,且第一顶块1.6.4上的斜面与第二顶块1.6.5上的斜面倾斜角度相同。
第一上升气缸1.6.10和第二上升气缸1.6.11启动,活塞杆推动对应安装的第一顶块1.6.4、第二顶块1.6.5,第一顶块1.6.4、第二顶块1.6.5推动对应抵接的第一滑动件1.6.8、第二滑动件1.6.9沿长圆孔长度方向向上运动,因此推动对应连接于第一滑动件1.6.8、第二滑动件1.6.9的第一上升夹板1.6.6和第二上升夹板1.6.7向上运动,完成推动皮带转动面上的PCB电路板5脱离皮带转动面的过程。
结合图4和图5所示的实施例,定义第一直线导轨1.1.1的长度方向为X轴方向,第一传输板1.2.1的长度方向为Y轴方向;所述双杆移动模组机构2设置为沿Y轴方向的双丝杆移动平台,所述Y轴移动平台包括固定底板2.1、两组第二直线轨道2.2、第三丝杆2.3、第三丝杆螺母2.4、第三轴承固定座2.5、第三伺服电机2.6、第四丝杆2.7、第四丝杆螺母2.8、第四伺服电机2.9和第四轴承固定座2.10。
所述固定底板2.1沿Y轴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双工位轨道传输机构1上方的机架,所述两组第二直线轨2.2沿平行于Y轴方向分设于固定底板2.1上下侧的板面上,均包括一对平行且对应设置的第二直线导轨和对应设置在第二直线导轨上的一组第二滑块;所述固定底板2.1上侧的第二滑块连接于相机移动平台3.2,所述固定底板2.1下侧的第二滑块连接于光源移动平台4.2。
所述固定底板2.1的上侧板面在第二直线轨道2.2的两根第二直线导轨之间间隔设置有第一方形槽和第二方形槽,所述第一方形槽和第二方形槽均平行于第二直线导轨,且第一方形槽部分贯穿于固定底板2.1板面。
所述第三丝杆2.3沿Y轴方向设置在第一方形槽内,第三丝杆2.3一端连接于第三伺服电机2.6,另一端连接于第三轴承固定座2.5,所述第三轴承固定座2.5固连于第一方形槽;所述第三丝杆2.3上设置有螺纹的部分位于第一方形槽上贯穿于固定底板2.1板面的位置;所述第三丝杆螺母2.4套设在第三丝杆2.3上,第三丝杆螺母2.4连接于光源移动平台4.2;所述第三伺服电机2.6电连接于控制系统6,用于驱动第三丝杆2.3带动光源移动平台4.2沿Y轴方向移动;即带动光源移动平台4.2沿垂直于第一直线轨道1.1的方向移动,使得光源移动平台4.2具有在双杆移动模组机构2移动的自由度。
所述第四丝杆2.7沿Y轴方向设置在第二方形槽内,第四丝杆2.7一端连接于第四伺服电机2.9,另一端连接于第四轴承固定座2.10,所述第四轴承固定座2.10固连于第二方形槽;所述第四丝杆螺母2.8套设在第四丝杆2.7上,且连接于相机移动平台3.2;所述第四伺服电机2.9电连接于控制系统6,用于驱动第四丝杆2.7带动相机移动平台3.2沿Y轴方向移动;即带动相机移动平台3.2沿垂直于第一直线轨道1.1的方向移动,使得相机移动平台3.2具有在双杆移动模组机构2移动的自由度。
进一步结合图5所示的实施例,所述光源移动平台4.2沿X轴方向设置,包括固定支座4.2.1、升降支架4.2.2和光源安装板4.2.3、第三直线轨道4.2.4和第四直线轨道4.2.5;还包括两组高精度丝杆平移台,其中一组高精度丝杆平移台包括第五丝杆、第五丝杆螺母和第五轴承固定座,以及用于驱动第五丝杆的第五伺服电机4.2.6;另一组高精度丝杆平移台,包括第六丝杆、第六丝杆螺母和第六轴承固定座,以及用于驱动第六丝杆的第六伺服电机4.2.7。
结合具体实施例,定义同时垂直于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竖直方向为Z轴方向;
所述固定支座4.2.1连接于第三丝杆螺母2.4,所述第三直线轨道4.2.3沿Z轴方向设置在固定支座4.2.1表面,包括一对平行且对应设置的第三直线导轨和对应设置在第三直线导轨上的一组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连接于升降支架4.2.2;所述第五丝杆沿Z轴方向设置在两根第三直线导轨之间,第五丝杆一端连接于第五伺服电机4.2.6,另一端连接于第五轴承固定座,第五轴承固定座垂直固定于固定支座4.2.1表面;所述第五丝杆螺母套设在第五丝杆上,且连接于升降支架4.2.2;所述第五伺服电机4.2.6电连接于控制系统6,用于驱动第五丝杆带动升降支架4.2.2沿Z轴方向的第三直线轨道4.2.3移动,实现升降支架4.2.2在Z轴方向的上下运动。
所述第四直线轨道4.2.5沿X轴方向设置在升降支架4.2.2表面,包括一对平行且对应设置的第四直线导轨和对应设置在第四直线导轨上的一组第四滑块,所述第四滑块连接于光源安装板4.2.3;
所述第六丝杆沿X轴方向设置在两根第四直线导轨之间,第六丝杆一端连接于第六伺服电机4.2.7,另一端连接于第六轴承固定座,第六轴承固定座垂直固定于升降支架4.2.2表面;所述第六丝杆螺母套设在第六丝杆上,且连接于光源安装板4.2.3;所述第六伺服电机4.2.7电连接于控制系统6,用于驱动第六丝杆带动光源安装板4.2.3沿X轴方向移动,实现光源安装板4.2.3在X轴方向的自由移动。
综上所述,由于光源移动平台4.2沿Y轴方向移动,升降支架4.2.2在Z轴方向的上下运动,以及光源安装板4.2.3在X轴方向的自由移动,综合可以实现激光光源在X轴、Y轴和Z轴三个方向的运动,调整激光光源对PCB电路板5的打码位置,且调整迅速,与相机移动平台3.2分别位于双杆移动模组机构2的上下侧,不会发生运动和视觉光线的遮挡干扰;同时升降支架4.2.2在Z轴方向的上下运动,使得升降支架4.2.2上的光源安装板4.2.3及光源安装板4.2.3上的激光光源4.1充分利用双工位轨道传输机构1和双杆移动模组机构2之间的空间,提高整体高速激光打码机的结构集成度,减小打码机的体积。
所述相机移动平台3.2沿X轴方向设置,包括固定底座3.2.1、相机安装板3.2.2、第五直线轨道3.2.3、第七丝杆3.2.4、第七丝杆螺母3.2.5、第七伺服电机3.2.6和第七轴承固定座3.2.7;其中,所述固定底座3.2.1连接于第四丝杆螺母2.8,所述第五直线轨道3.2.3沿平行于X轴方向设置在固定底座3.2.1表面,包括一对平行且对应设置的第五直线导轨和对应设置在第五直线导轨上的一组第五滑块,所述第五滑块连接于相机安装板3.2.2;所述第七丝杆3.2.4沿X轴方向设置在两根第五直线导轨之间,第七丝杆3.2.4一端连接于第七伺服电机3.2.6,另一端连接于第七轴承固定座3.2.7,第七轴承固定座3.2.7垂直固定于固定底座3.2.1表面;所述第七丝杆螺母3.2.5套设在第七丝杆3.2.4上,且连接于相机安装板3.2.2;所述第七伺服电机3.2.6电连接于控制系统6,用于驱动第七丝杆3.2.4带动相机安装板3.2.2沿X轴方向移动,即第七伺服电机3.2.6启动,第七丝杆螺母3.2.5沿第七丝杆3.2.4轴向运动,带动相机安装板3.2.2及相机安装板3.2.2上的CCD相机3.1沿第七丝杆3.2.4轴向移动。
综上,由于相机移动平台3.2沿Y轴方向移动,相机安装板3.2.2及相机安装板3.2.2上的CCD相机3.1沿X轴方向移动,使得CCD相机可以自由在与PCB电路板5平行的平面上自由移动。
结合图7和图8所示的实施例,控制系统6的安装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支架6.2、第二固定支架6.3和第三固定支架6.4;所述第一固定支架6.2一端连接于打码机外壳7,另一端采用轴承连接于第二固定支架6.3,第二固定支架6.3具有绕与第一固定支架6.2连接处旋转的自由度;所述第二固定支架6.3远离第一固定支架6.2的一端采用轴承连接于第三固定支架6.4,所述第三固定支架6.4具有绕与第二固定支架6.3连接处旋转的自由度;所述第三固定支架6.4远离第二固定支架6.3的一端设置为平面结构,所述控制面板6.1安装在该平面结构上,一般控制面板6.1设置为电脑,既可以人工操作实现人机操作系统,也可以远程控制,实现远程管控。
其中,安装支架选择三段固定支架,并首尾相连,一方面可以调节控制面板6.1的位置,另一方面能调节控制面板6.1的安装角度。打码机外壳7通常设置为类立方体的壳体结构,包括上罩和底座,上罩可以打开,底座上设置有与左、右工位传输入口对应的开口,并且底座上设置有开口的相对侧壁也可以打开用于观察壳体内部的运行状况。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高速激光打码机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电连接于控制系统6,被设置成响应于警报信号,发出警报;警报装置可以选择蜂鸣器、报警灯或语音提示,能够发出声音和灯光,当高速激光打码机的控制系统6与工程管理的MES系统连接时,可提醒工作人员及时管控。
通常,所述电脑中还设置有存储装置,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不同型号的PCB电路板5的码、标识、标识对应的位置及其型号对应的放置宽度,便于控制系统6直接调用;还存储、记录打码的时间、批次,便于工作人员管控查验。
因此,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电脑用于设定不同型号的PCB电路板5所对应的放置宽度,且被设置成响应于所述PCB电路板传感器感应到的PCB电路板5型号,控制板宽调节机构1.4调整打码传输轨道和过板传输轨道的传输宽度到该型号PCB电路板5对应的放置宽度。
如此,本实用新型的高速激光打码机的打码过程为:当PCB电路板5产品进入高速激光打码机的双工位轨道传输机构1中的双工位传输入口时,PCB电路板传感器感应PCB电路板5的型号,控制系统6响应于PCB电路板传感器感应到的PCB电路板5型号,控制打码传输轨道和过板传输轨道调整到该型号PCB电路板5预先设定的对应的放置宽度;打码传输轨道的传送带上的PCB电路板5运输到设定的感应位置时,感应开关1.6.1开启,第一阻挡气缸1.6.2、第二阻挡气缸1.6.3将PCB电路板5挡停,实现PCB电路板5前后位置的初定位;控制系统6还响应于PCB电路板传感器感应到的PCB电路板型号,控制第一上升气缸1.6.10、第二上升气缸1.6.11启动,将PCB电路板5向上顶升,脱离传送带的传送面,预紧装置1.7启动将PCB电路板5预警定位,实现PCB电路板5上下位置的定位。控制系统还响应于PCB电路板传感器感应到的PCB电路板5型号,对左、右工位上PCB电路板5的生成左工位标识位置信号和右工位标识位置信号、控制双杆移动模组机构2将CCD相机3.1运送至左工位PCB电路板5的标识位置的正上方,该位置的PCB电路板5上面有该PCB电路板5的唯一标识,CCD相机3.1拍到标识发送至控制系统6,控制系统6判断标识是否正确,如果否,发出报警信号,提示有产品混淆、错误,请工作人员立即人工或联机处理;如果是,CCD视觉定位扫码检测机构3自动定位打码的位置,激光打码光学机构4随着双杆移动模组机构2移动到左工位打码的位置处、为PCB电路板5打码;同时控制系统6控制双杆移动模组机构2将CCD相机3.1右工位PCB电路板5的标识位置的正上方,CCD相机3.1识别右工位上PCB电路板5的标识;左工位打码后,CCD视觉定位扫码检测机构3进行左工位扫码并将扫码的结果发送至控制系统6;如果码能够被读取且码与存储装置内预先设定的码相同,则判断为合格,进入下一步工序;同时根据CCD视觉定位扫码检测机构3自动定位的右工位打码位置控制双杆移动模组机构2将激光打码光学机构4运送至右工位打码位置的上方,激光打码光学机构4为右工位上的PCB电路板打码,右工位打码后,CCD视觉定位扫码检测机构3进行右工位扫码并将扫码的结果发送至控制系统6;如果码不能够被读取或者码与存储装置内预先设置的码不相同,则判断为不合格,将不合格产品送至不合格产品区,同时记录该产品所属批次、打码时间,为质量管控人员的工作提供依据,方便核查,划清问题产品范围,将影响率降低。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打码机由于具有左、右工位,因此当左、右工位进行同型号PCB电路板5打码时,显著提高打码机的工作效率;也可以同时进行不同型号PCB电路板5的打码,左、右工位打码过程相互独立,互不干扰。
为解决现有的激光打码机都只能进行单板打码,打码效率不高,并且打码机整体体积大、内部空间利用率不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采用上述高速激光打码机的打码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高速激光打码机启动;
2)控制系统5控制双工位轨道传输机构2将PCB电路板5分别传输至双工位轨道传输机构1的左工位和右工位;
3)控制系统6响应于左工位和右工位的传输入口的PCB电路板传感器感应到的PCB电路板5型号,生成左工位标识位置信号和右工位标识位置信号、控制双杆移动模组机构2将CCD相机3.1运送至左工位标识位置的正上方;所述CCD相机3.1识别左工位上PCB电路板5的标识;
4)控制系统6响应于CCD相机3.1反馈的左工位标识识别结果,执行下述动作:
当标识识别结果与正确的标识不相同时,生成警报信号;
当标识识别结果与正确的标识相同时,控制系统6控制双杆移动模组机构2将CCD相机3.1运送至右工位标识位置的正上方,CCD相机3.1识别右工位上PCB电路板5的标识;同时根据CCD视觉定位扫码检测机构3自动定位的左工位打码位置控制双杆移动模组机构2将激光打码光学机构4运送至左工位打码位置的上方,激光打码光学机构4为左工位上的PCB电路板5打码;
5)控制系统6响应于CCD相机3.1反馈的右工位标识识别结果,执行下述动作:
当标识识别结果与正确的标识不相同时,生成警报信号;
当标识识别结果与正确的标识相同,并在左工位打码完成后,控制系统6将CCD相机3.1运送至左工位上PCB电路板5的打码位置的正上方;所述CCD相机读取PCB电路板5的码;同时根据CCD视觉定位扫码检测机构3自动定位的右工位打码位置控制双杆移动模组机构2将激光打码光学机构4运送至右工位打码位置的上方,激光打码光学机构4为右工位上的PCB电路板5打码;
6)控制系统6响应于CCD相机3.1反馈的左工位上PCB电路板5的码读取结果,执行下述动作:
当左工位上PCB电路板5的码读取结果不合格时,生成警报信号,该PCB电路板5被分选为不合格产品;
当左工位上PCB电路板5的码读取结果合格时,该PCB电路板5被分选为合格产品;并且在右工位打码完成后,控制CCD相机3.1运送至右工位上PCB电路板5的打码位置的正上方;
7)控制系统6响应于CCD相机3.1反馈的右工位上PCB电路板5的码读取结果,执行下述动作:
当右工位上PCB电路板5的码读取结果不合格时,生成警报信号,该PCB电路板5被分选为不合格产品;
当右工位上PCB电路板5的码读取结果合格时,该PCB电路板5被分选为合格产品。
8)循环执行步骤2)至步骤7)。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高速激光打码机及打码方法,采用双工位轨道传输机构同时提供两个打码工位,激光打码光学机构和CCD视觉定位扫码检测机构在两个打码工位上交替执行识别、打码和读取动作,单片PCB电路板的打码时间显著降低,打码机的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双杆移动模组机构,将激光打码光学机构和CCD视觉定位扫码检测机构在Y轴方向的移动模组集成为一体,同时将相机移动平台和光源移动平台设置在双杆移动模组机构的上下两侧,充分利用双杆移动模组机构和双工位轨道传输机构之间的空间,减少打码机整体的体积,打码机内部零件集成度显著提高。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通信连接于工厂管理系统(MES),使得PCB电路板打码过程始终处于产品加工过程管控,并且能远程端监测高速激光打码设备的运行情况和产能。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1)

1.一种高速激光打码机,位于打码机外壳内部设置的机架上,包括PCB电路板传感器、激光打码光学机构和CCD视觉定位扫码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双工位轨道传输机构、双杆移动模组机构和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双工位轨道传输机构,位于机架上方,包括位于同一安装平面左工位轨道传输机构和右工位轨道传输机构,所述左工位轨道传输机构和右工位轨道传输机构相互对应安装,且左工位轨道传输机构和右工位轨道传输机构的传输方向相反;所述左工位轨道传输机构电连接于控制系统,用于在控制系统控制下将PCB电路板输送至左工位;所述右工位轨道传输机构电连接于控制系统,用于在控制系统控制下将PCB电路板输送至右工位;
所述双杆移动模组机构,位于双工位轨道传输机构上方的机架上,且电连接于控制系统;所述激光打码光学机构和CCD视觉定位扫码检测机构分别连接于双杆移动模组,且分别电连接于控制系统;所述激光打码光学机构和CCD视觉定位扫码检测机构在控制系统控制下且分别具有在双杆移动模组上运动的自由度;
所述CCD视觉定位扫码检测机构包括分别连接于控制系统的CCD相机和相机移动平台,所述CCD相机设置在相机移动平台上,相机移动平台连接于双杆移动模组机构;所述CCD相机的镜头朝下,且CCD相机具有在相机移动平台上移动的自由度;所述激光打码光学机构包括分别连接于控制系统的激光光源和光源移动平台,所述激光光源设置在光源移动平台上,光源移动平台连接于双杆移动模组机构,激光光源具有在光源移动平台上移动的自由度;
所述PCB电路板传感器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左工位轨道传输机构和右工位轨道传输机构的传输入口,PCB电路板传感器电连接于控制系统,用于感应PCB电路板的型号并反馈至控制系统;
所述控制系统设置在打码机外壳外部,包括安装支架和设置在安装支架上的控制面板,所述安装支架连接于打码机外壳,控制面板用于设定不同型号的PCB电路板的唯一码、唯一标识及标识对应的位置;
所述控制系统被设置成响应于所述PCB电路板传感器感应到的左工位上PCB电路板型号,生成左工位标识位置信号、控制双杆移动模组机构及相机移动平台将CCD相机运送至左工位标识位置的正上方;
控制系统还被设置成响应于CCD相机反馈的左工位标识识别结果,当标识识别结果与正确的标识不相同时,生成警报信号;当标识识别结果与正确的标识相同时,控制系统控制双杆移动模组机构将CCD相机运送至右工位标识位置的正上方,CCD相机识别右工位上PCB电路板的标识;同时根据CCD视觉定位扫码检测机构自动定位的左工位打码位置控制双杆移动模组机构及光源移动平台将激光打码光学机构运送至左工位打码位置上方为PCB电路板打码;
控制系统还被设置成响应于CCD相机反馈的右工位标识识别结果,当标识识别结果与正确的标识不相同时,生成警报信号;当标识识别结果与正确的标识相同,并在左工位打码完成后,控制系统将CCD相机运送至左工位上PCB电路板的打码位置的正上方;同时根据CCD视觉定位扫码检测机构自动定位的右工位打码位置控制双杆移动模组机构将激光打码光学机构运送至右工位打码位置的上方,激光打码光学机构为右工位上的PCB电路板打码;并且在右工位打码完成后,控制CCD相机运送至右工位上PCB电路板的打码位置的正上方;
控制系统还被设置成响应于CCD相机反馈的左工位上PCB电路板的码读取结果不合格时,生成警报信号;
控制系统还被设置成响应于CCD相机反馈的右工位上PCB电路板的码读取结果不合格时,生成警报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激光打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工位轨道传输机构的左工位轨道传输机构和右工位轨道传输机构均设置有第一直线轨道和传输机构;
所述第一直线轨道安装在机架上,包括一对平行且对应设置的第一直线导轨和对应设置在第一直线导轨上的四组第一滑块;
所述传输机构包括传输板机构、传输位置调节机构、板宽调节机构、输送机构和夹板机构;
所述传输板机构包括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传输板、第二传输板、第三传输板和第四传输板,所述第一传输板、第二传输板、第三传输板和第四传输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对应连接于第一直线导轨上的四组第一滑块,且第一传输板、第二传输板、第三传输板和第四传输板分别垂直于第一直线导轨;
定义第一传输板、第二传输板及其之间的传输空间设置为打码传输轨道,第三传输板、第四传输板及其之间的传输空间设置为过板传输轨道;所述打码传输轨道用于传输并固定待打码的PCB电路板,所述过板传输轨道用于PCB电路板打码完成后传输至后续设备流程;
所述传输位置调节机构用于调节传输板机构在第一直线轨道上的位置,包括第一丝杆、第一丝杆螺母、第一固定板、第一轴承固定座和第一伺服电机;
所述第一轴承固定座设置在第一直线轨道的两根第一直线导轨之间,垂直固定在机架上方;所述第一丝杆设置在第一直线轨道的两根第一直线导轨之间,第一丝杆平行于第一直线导轨,且第一丝杆一端连接于第一轴承固定座,另一端连接于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丝杆螺母套设在第一丝杆上,第一固定板设置在第一丝杆上方,且连接于第一丝杆螺母;
所述板宽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打码传输轨道和过板传输轨道的传输宽度,包括第二丝杆、第二丝杆螺母、第二固定板、第二轴承固定座和第二伺服电机;
所述第二轴承固定座设置在第一直线轨道的两根第一直线导轨之间,垂直固定在机架上方;所述第二丝杆设置在第一直线轨道的两根第一直线导轨之间,第二丝杆平行于第一丝杆,且第二丝杆一端连接于第二轴承固定座,另一端连接于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丝杆螺母套设在第二丝杆上,第二固定板设置在第二丝杆下方,且连接于第二丝杆螺母;
所述第一传输板和第三传输板分别连接于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传输板和第四传输板分别连接于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连接于第一固定板;
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电连接于控制系统,用于驱动第一丝杆带动与第一固定板连接的传输板机构在第一直线导轨上移动;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电连接于控制系统,用于驱动第二丝杆带动与第二固定板连接的第二传输板和第四传输板在第一直线导轨上同步移动;
所述输送机构分别设置在打码传输轨道的第一传输板、第二传输板之间和过板传输轨道的第三传输板、第四传输板之间;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两组分设于传输轨道两侧传输板相对板面的带轮、套设在带轮上的皮带和用于驱动带轮转动的电机,输送机构用于运输PCB电路板;
所述夹板机构包括分别连接于控制系统的顶升装置和预紧装置,顶升装置和预紧装置均设置在打码传输轨道上;所述顶升装置用于使PCB电路板脱离输送机构上皮带的转动面,所述预紧装置用于对脱离皮带转动面的PCB电路板夹紧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激光打码机,其特征在于,定义第一直线导轨的长度方向为X轴方向,第一传输板的长度方向为Y轴方向;
所述双杆移动模组机构设置为沿Y轴方向的双丝杆移动平台;
所述双丝杆移动平台包括固定底板、两组第二直线轨道、第三丝杆、第三丝杆螺母、第三轴承固定座、第三伺服电机、第四丝杆、第四丝杆螺母、第四伺服电机和第四轴承固定座;
所述固定底板沿Y轴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双工位轨道传输机构上方的机架;
所述两组第二直线轨道沿平行于Y轴方向分设于固定底板上下侧的板面上,均包括一对平行且对应设置的第二直线导轨和对应设置在第二直线导轨上的一组第二滑块;
所述固定底板上侧的第二滑块连接于相机移动平台,所述固定底板下侧的第二滑块连接于光源移动平台;
所述固定底板的上侧板面在第二直线轨道的两根第二直线导轨之间间隔设置有第一方形槽和第二方形槽,所述第一方形槽和第二方形槽均平行于第二直线导轨,且第一方形槽部分贯穿于固定底板板面;
所述第三丝杆沿Y轴方向设置在第一方形槽内,第三丝杆一端连接于第三伺服电机,另一端连接于第三轴承固定座,所述第三轴承固定座固连于第一方形槽;
所述第三丝杆上设置有螺纹的部分位于第一方形槽上贯穿于固定底板板面的位置;所述第三丝杆螺母套设在第三丝杆上,第三丝杆螺母连接于光源移动平台;
所述第三伺服电机电连接于控制系统,用于驱动第三丝杆带动光源移动平台沿Y轴方向移动;
所述第四丝杆沿Y轴方向设置在第二方形槽内,第四丝杆一端连接于第四伺服电机,另一端连接于第四轴承固定座,所述第四轴承固定座固连于第二方形槽;所述第四丝杆螺母套设在第四丝杆上,且连接于相机移动平台;
所述第四伺服电机电连接于控制系统,用于驱动第四丝杆带动相机移动平台沿Y轴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速激光打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移动平台沿X轴方向设置,包括固定支座、升降支架和光源安装板、第三直线轨道、第四直线轨道、第五丝杆、第五丝杆螺母、第五轴承固定座、第五伺服电机、第六丝杆、第六丝杆螺母、第六伺服电机和第六轴承固定座;
定义同时垂直于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竖直方向为Z轴方向;
所述固定支座连接于第三丝杆螺母,所述第三直线轨道沿Z轴方向设置在固定支座表面,包括一对平行且对应设置的第三直线导轨和对应设置在第三直线导轨上的一组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连接于升降支架;
所述第五丝杆沿Z轴方向设置在两根第三直线导轨之间,第五丝杆一端连接于第五伺服电机,另一端连接于第五轴承固定座,第五轴承固定座垂直固定于固定支座表面;所述第五丝杆螺母套设在第五丝杆上,且连接于升降支架;
所述第五伺服电机电连接于控制系统,用于驱动第五丝杆带动升降支架沿Z轴方向移动;
所述第四直线轨道沿X轴方向设置在升降支架表面,包括一对平行且对应设置的第四直线导轨和对应设置在第四直线导轨上的一组第四滑块,所述第四滑块连接于光源安装板;
所述第六丝杆沿X轴方向设置在两根第四直线导轨之间,第六丝杆一端连接于第六伺服电机,另一端连接于第六轴承固定座,第六轴承固定座垂直固定于升降支架表面;所述第六丝杆螺母套设在第六丝杆上,且连接于光源安装板;
所述第六伺服电机电连接于控制系统,用于驱动第六丝杆带动光源安装板沿X轴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速激光打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移动平台沿X轴方向设置,包括固定底座、相机安装板、第五直线轨道、第七丝杆、第七丝杆螺母、第七伺服电机和第七轴承固定座;
所述固定底座连接于第四丝杆螺母,所述第五直线轨道沿平行于X轴方向设置在固定底座表面,包括一对平行且对应设置的第五直线导轨和对应设置在第五直线导轨上的一组第五滑块,所述第五滑块连接于相机安装板;
所述第七丝杆沿X轴方向设置在两根第五直线导轨之间,第七丝杆一端连接于第七伺服电机,另一端连接于第七轴承固定座,第七轴承固定座垂直固定于固定底座表面;所述第七丝杆螺母套设在第七丝杆上,且连接于相机安装板;
所述第七伺服电机电连接于控制系统,用于驱动第七丝杆带动相机安装板沿X轴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激光打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装置包括感应开关、第一阻挡气缸、第二阻挡气缸、第一顶块、第二顶块、第一上升夹板、第二上升夹板、第一滑动件、第二滑动件、第一上升气缸和第二上升气缸;
所述感应开关设置在第一直线轨道上,感应开关电连接于控制系统,用于感应打码传输轨道工位上PCB电路板的位置;
所述第一阻挡气缸和第一上升夹板设置在第一传输板靠近第二传输板的板面上,第二阻挡气缸和第二上升夹板设置在第二传输板靠近第一传输板的板面上,第一阻挡气缸和第二阻挡气缸位置对应,第一上升夹板和第二上升夹板位置对应;
所述第一阻挡气缸和第二阻挡气缸分别电连接于控制系统,用于阻停PCB电路板;
所述第一顶块和第一上升气缸设置在第一传输板远离第二传输板的板面上,第二顶块和第二上升气缸设置在第二传输板远离第一传输板的板面上;所述第一上升气缸的活塞杆远离第一上升气缸的端部连接于第一顶块,所述第二上升气缸的活塞杆远离第二上升气缸的端部连接于第二顶块;
所述第一传输板和第二传输板板面的对应位置各设置有一个通孔,所述第一滑动件贯穿于第一传输板上的通孔,第二滑动件贯穿于第二传输板上的通孔;
所述第一滑动件一端连接于第一上升夹板,另一端连接于第一顶块;所述第二滑动件一端连接于第二上升夹板,另一端连接于第二顶块;
所述第一上升气缸和第二上升气缸分别用于驱动第一顶块和第二顶块,带动第一上升夹板和第二上升夹板向上运动,使得皮带转动面上的PCB电路板脱离皮带转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激光打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激光打码机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电连接于控制系统,被设置成响应于警报信号,发出警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速激光打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板和第二传输板上的通孔设置为尺寸相同的长圆孔,长圆孔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一传输板的长度方向;
所述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设置为尺寸相同的圆柱形滑动件,所述圆柱形滑动件的直径与长圆孔直径适配,且圆柱形滑动件适配设置在长圆孔的底部;
所述第一上升气缸的活塞杆伸缩方向平行于第二上升气缸的活塞杆伸缩方向,且均平行于第一传输板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上升气缸启动,带动第一顶块抵接于第一滑动件;所述第二上升气缸启动,带动第二顶块抵接于第二滑动件;
所述第一顶块上与第一滑动件抵接部位设置为垂直于第一传输板板面的斜面,第二顶块上与第二滑动件抵接部位设置为垂直于第二传输板板面的斜面;所述第一顶块上的斜面与第二顶块上的斜面倾斜方向相同,且第一顶块上的斜面与第二顶块上的斜面倾斜角度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激光打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支架、第二固定支架和第三固定支架;
所述第一固定支架一端连接于打码机外壳,另一端采用轴承连接于第二固定支架,第二固定支架具有绕与第一固定支架连接处旋转的自由度;所述第二固定支架远离第一固定支架的一端采用轴承连接于第三固定支架,所述第三固定支架具有绕与第二固定支架连接处旋转的自由度;
所述第三固定支架远离第二固定支架的一端设置为平面结构,所述控制面板安装在平面结构上,设置为电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速激光打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脑还设置有存储装置,所述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不同型号的PCB电路板的码、标识、标识对应的位置及其型号对应的放置宽度,还存储、记录打码的时间、批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高速激光打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脑用于设定不同型号的PCB电路板所对应的放置宽度,且被设置成响应于所述PCB电路板传感器感应到的PCB电路板型号,控制板宽调节机构调整打码传输轨道和过板传输轨道的传输宽度到该型号PCB电路板对应的放置宽度。
CN201920941908.0U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高速激光打码机 Active CN2113610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41908.0U CN211361034U (zh)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高速激光打码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41908.0U CN211361034U (zh)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高速激光打码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61034U true CN211361034U (zh) 2020-08-28

Family

ID=72167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41908.0U Active CN211361034U (zh) 2019-06-21 2019-06-21 一种高速激光打码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61034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40534A (zh) * 2019-06-21 2019-10-18 苏州市长峰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激光打码机及打码方法
CN112046157A (zh) * 2020-09-04 2020-12-08 江苏创励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二维码打标系统
CN112827862A (zh) * 2020-12-30 2021-05-25 重庆金康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等级分选的方法和测试设备
CN113532822A (zh) * 2021-06-27 2021-10-22 上海琦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阻尼器自动打码装配测试装置
CN115008089A (zh) * 2021-03-04 2022-09-06 深圳市开玖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粗铝线焊线装置、调试方法和粗铝线焊线装置设备
CN117983972A (zh) * 2024-04-07 2024-05-07 新乡学院 一种pcb板在线激光打标送料定位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40534A (zh) * 2019-06-21 2019-10-18 苏州市长峰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激光打码机及打码方法
CN110340534B (zh) * 2019-06-21 2023-12-05 苏州市长峰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激光打码机及打码方法
CN112046157A (zh) * 2020-09-04 2020-12-08 江苏创励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二维码打标系统
CN112827862A (zh) * 2020-12-30 2021-05-25 重庆金康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等级分选的方法和测试设备
CN112827862B (zh) * 2020-12-30 2022-08-23 重庆金康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等级分选的方法和测试设备
CN115008089A (zh) * 2021-03-04 2022-09-06 深圳市开玖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粗铝线焊线装置、调试方法和粗铝线焊线装置设备
CN115008089B (zh) * 2021-03-04 2024-05-03 深圳新益昌开玖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粗铝线焊线装置、调试方法和粗铝线焊线装置设备
CN113532822A (zh) * 2021-06-27 2021-10-22 上海琦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阻尼器自动打码装配测试装置
CN117983972A (zh) * 2024-04-07 2024-05-07 新乡学院 一种pcb板在线激光打标送料定位装置
CN117983972B (zh) * 2024-04-07 2024-06-07 新乡学院 一种pcb板在线激光打标送料定位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40534B (zh) 一种高速激光打码机及打码方法
CN211361034U (zh) 一种高速激光打码机
CN107598382B (zh) 具有分选功能的全自动pcb激光打码机、方法及系统
CN104534995B (zh) 光学测量设备
CN104280209A (zh) 一种光学次模块检测机及检测方法
CN110609035A (zh) 一种自动检测设备
CN109884513B (zh) 一种fct测试设备
CN102582329A (zh) 喷油嘴的自动激光雕刻与读码设备
CN214602565U (zh) 一种旋转四工位激光打标追溯设备
CN210756301U (zh) 一种对位装置及组装系统
CN112548352A (zh) 一种激光打码设备
CN108237282B (zh) 激光拆焊一体机及其加工方法
CN107607067B (zh) 一种多功能在线检测设备
CN212239617U (zh) 全自动pcb板在线打码设备
CN210638647U (zh) 一种自动双重检测设备
CN216140842U (zh) 一种焊缝检测设备
CN108747035B (zh) 一种金属件的自动雕刻设备
CN208147178U (zh) 全自动非接触式激光打孔机
CN207386972U (zh) 一种组装设备
CN212353214U (zh) 一种转盘式印刷烘干一体机
CN211043156U (zh) 一种自动检测设备
CN219881558U (zh) 一种转子、定子的自动化焊接、防锈一体生产线
CN108723602B (zh) 自动激光雕刻机
CN218068862U (zh) 一种环形自动扫码机构
CN108405759B (zh) 绕线机及绕线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