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38647U - 一种自动双重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双重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38647U
CN210638647U CN201921818297.7U CN201921818297U CN210638647U CN 210638647 U CN210638647 U CN 210638647U CN 201921818297 U CN201921818297 U CN 201921818297U CN 210638647 U CN210638647 U CN 2106386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product
detection device
connecting plat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1829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桂连
余雷
李森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Shengxiang Precision Met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Shengxiang Precision Met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Shengxiang Precision Met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Shengxiang Precision Met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1829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386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386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386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双重检测设备,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旋转送料台及位于检测工位的相机检测装置和三维扫描仪,旋转送料台包括由电机驱动旋转的连接板,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定位放置产品的治具,治具上设置有定位台和两个限位块,连接板转动能够使两个治具分别与上下料工位和检测工位相对应以进行产品的上下料和双重检测。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方便,检测精度高,有效地节省了人力和时间,不易产生漏检、误判等情况,对于较小的、形状不规则的或结构复杂的产品,三维扫描仪也能够精确地进行检测,从而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生产效率和产品的整体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双重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双重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市场对许多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既要保证产品质量,又要提高生产效率,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目前,许多产品在加工完成后,通常都需要对产品进行检测工作,检测产品的加工尺寸等是否合格,特别是加工精度高、装配精度高的产品。但是,对于产品尺寸等的检测,传统的单靠人工通过量治具的检测方式,占用较多的人力,耗费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操作不便,检测精度差,检测人员长时间工作易疲劳,容易产生漏检、误判等情况,尤其是对于较小的、形状不规则的或结构复杂的产品,从而影响产品的整体质量,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降低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检测设备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自动双重检测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双重检测设备,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旋转送料台及位于检测工位的相机检测装置和三维扫描仪,旋转送料台包括由电机驱动旋转的连接板,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定位放置产品的治具,治具上设置有定位台和两个限位块,定位台位于两个限位块之间,连接板转动能够使两个治具分别与上下料工位和检测工位相对应以进行产品的上下料和双重检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过程中,旋转送料台的电机驱动连接板循环转动,连接板一端的治具处于上下料工位时,连接板另一端的治具处于检测工位,在上下料工位进行待检测产品的上料和检测后的产品下料,产品放置在定位台上且与两个限位块相配合以使产品定位在治具上,在检测工位通过相机检测装置和三维扫描仪对定位放置在治具上的产品的尺寸等进行自动双重检测,操作简单、方便,产品定位放置精确,检测精度高,劳动强度低,有效地节省了人力和时间,不易产生漏检、误判等情况,对于较小的、形状不规则的或结构复杂的产品,三维扫描仪也能够精确地进行检测,从而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生产效率和产品的整体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扩大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定位台上设置有用于与产品相配合的第一槽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定位台与两个限位块之间分别设置有贯穿治具的避让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三维扫描仪安装在第二支架上,第二支架通过直线运动机构能够调整三维扫描仪与旋转送料台的相对距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机为直驱式旋转电机,直驱式旋转电机安装在支座上,直驱式旋转电机位于连接板的下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相机检测装置分布在处于检测工位的治具的周围,三维扫描仪位于处于检测工位的治具的斜下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机架上设置有与相机检测装置相配合的光源组件,光源组件包括第一光源及与第一光源相配合的升降机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升降机构为第一气缸,第一气缸安装在第一支架上,第一气缸的伸出端朝上且与第一光源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架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与第一光源升降运动相配合的直线导轨,第一气缸的伸出端通过连接座与第一光源和直线导轨的滑块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光源相配合的第一通孔,两个第一通孔位于两个治具之间,升降机构能够推动第一光源穿过第一通孔以使第一光源与相应的相机检测装置相对应配合。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凡未作特别说明的,均可通过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手段来实现本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双重检测设备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双重检测设备去除机架和机罩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三维扫描仪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转送料台及光源组件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转送料台及光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治具的立体图。
附图中标号说明,机架1,工作底板11,带调整块脚轮12,多层警示灯13,旋转送料台2,支座21,连接板22,第一通孔221,感应片222,电机23,直驱式旋转电机231,治具24,定位台241,第一槽体2411,限位块242,避让槽243,感应器25,相机检测装置3,第一支架31,第一相机32,滑台33,三维扫描仪4,第二支架41,直线运动机构42,产品5,光源组件6,第一光源61,升降机构62,第一气缸621,第一支架63,连接座64,直线导轨65,缓冲块66,机罩7,开口71,安全光栅7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两端”、“两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上级”、“下级”、“主要”、“次级”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可以简单地用于更清楚地区分不同的组件,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双重检测设备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双重检测设备去除机架和机罩的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三维扫描仪的立体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转送料台及光源组件的立体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转送料台及光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治具的立体图。
实施例:
如图1~6所示,一种自动双重检测设备,包括机架1,机架1上通常设置有工作底板11,机架1的工作底板11上设置有旋转送料台2及位于检测工位的相机检测装置3和三维扫描仪4。旋转送料台2包括由电机23驱动旋转的连接板22,连接板2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定位放置产品5的治具24,治具24上设置有定位台241和两个限位块242,定位台241位于两个限位块242之间,即定位台241和两个限位块242形成定位放置产品5的区间,产品5放置在定位台241上且产品5的两侧分别通过定位台241两侧的两个限位块242进行挡边限位,从而将产品5精确、稳定地定位在治具24上。电机23驱动连接板22转动能够使两个治具24分别与上下料工位和检测工位相对应,在上下料工位进行产品5的上下料,在检测工位通过相机检测装置3和三维扫描仪4对产品5进行双重检测,即连接板22一端的治具24处于上下料工位时,连接板22另一端的治具24处于检测工位,通常连接板22沿其中心进行旋转,每次转动180°。
电机23可以通过带传动、齿轮传动等驱动连接板22旋转,电机23也可以直接驱动连接板22旋转。电机23直接驱动连接板22时,电机23通常为直驱式旋转电机231,直驱式旋转电机231位于连接板22的下方,直驱式旋转电机231安装在支座21上,支座21固定在机架1的工作底板11上,直驱式旋转电机231也可以直接固定安装在机架1的工作底板11上,通常直驱式旋转电机231的输出端与连接板22的中心部位连接,组装连接更加方便,结构更加简单、紧凑,稳定性和可靠性更高。
在使用过程中,旋转送料台2的电机23驱动连接板22循环转动,连接板22一端的治具24处于上下料工位时,连接板22另一端的治具24处于检测工位,在上下料工位进行待检测产品5的上料和检测后的产品5下料,产品5放置在定位台241上且与两个限位块242相配合以使产品5定位在治具24上,在检测工位通过相机检测装置3和三维扫描仪4对定位放置在治具24上的产品5的尺寸等进行自动双重检测,然后通过控制系统进行相应的处理,从而确定产品5是否合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方便,产品5定位放置精确,检测精度高,劳动强度低,有效地节省了人力和时间,不易产生漏检、误判等情况,对于较小的、形状不规则的或结构复杂的产品5,相机检测装置3不便或不能检测产品5的一些部位,这时通过三维扫描仪4能够精确、全面地检测产品5,从而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生产效率和产品5的整体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扩大了产品5的市场竞争力。此外,在上下料工位,还可以配备合适的机械手等以便实现产品5的自动上下料,生产效率更高。
定位台241上设置有用于与产品5相配合的第一槽体2411,产品5放置在定位台241上且其相应的部位与第一槽体2411相配合,同时产品5的两侧分别通过定位台241两侧的两个限位块242进行挡边限位,从而将产品5精确、稳定地定位在治具24上。
定位台241与两个限位块242之间分别设置有贯穿治具24的避让槽243,避让槽243能够对产品5相应的部位进行避让,从而便于相机检测装置3和三维扫描仪4更加精确、全面地检测定位放置在治具24上的产品5,可靠性更高。
三维扫描仪4也称3D扫描仪,通常可以采用线激光扫描器、三维智能传感器等,通过激光扫描等处理能够对形状不规则或结构复杂的产品5更加精确、全面的检测,三维扫描仪4安装在第二支架41上,第二支架41通过直线运动机构42能够调整三维扫描仪4与旋转送料台2的相对距离,直线运动机构42安装在机架1的工作底板11上,直线运动机构42可以采用直线模组或其他合适的机构。
相机检测装置3包括第一支架6331,第一支架6331固定安装在机架1的工作底板11上,第一支架6331上设置有用于检测产品5的第一相机32,第一相机32通常采用体积小、重量轻、不受磁场影响、抗震动和撞击性好的CCD相机,第一支架6331上还可以设置与第一相机32相配合的滑台33,比如十字滑台或三轴滑台等,通过滑台33能够调节第一相机32与治具24的相对位置,从而便于更好地检测定位放置在治具24上的产品5。
多个相机检测装置3分布在处于检测工位的治具24的周围,三维扫描仪4位于处于检测工位的治具24的斜下方,相机检测装置3的数量根据检测要求的不同、产品5的不同等具体情况而定,多个相机检测装置3通常沿水平方向排布于治具24的周围,这样检测精度更高,检测更加全面,效果更好。
机架1上设置有与相机检测装置3相配合的光源组件6,光源组件6包括第一光源61及与第一光源61相配合的升降机构62,升降机构62推动第一光源61上下运动以使第一光源61与相应的相机检测装置3相对应配合,从而为检测提供合适的照明,保证良好的检测环境,提高检测精度。此外,根据具体的情况,第一光源61可以是同轴光源、平行光源或环形光源等,通常产品5位于同轴光源或平行光源与相应的相机检测装置3之间,环形光源位于产品5与相应的相机检测装置3之间。
升降机构62可以采用气缸、油缸、电缸、直线模组等方式。升降机构62采用气缸方式时,升降机构62为第一气缸621,结构简单、紧凑,安装、维护方便,具体地,第一气缸621安装在第一支架6331上,第一支架6331可以与支座21连接,也可以安装在机架1的工作底板11上,第一气缸621的伸出端朝上且与第一光源61连接,第一气缸621推动第一光源61进行上下运动。
为了便于第一气缸621与第一光源61连接,第一气缸621的伸出端通过连接座64与第一光源61连接,操作更加方便。第一支架6331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与第一光源61升降运动相配合的直线导轨65,直线导轨65的方向与第一气缸621的伸缩方向一致,第一气缸621的伸出端通过连接座64与第一光源61和直线导轨65的滑块连接,第一气缸621推动连接座64和第一光源61进行上下运动,同时连接座64沿直线导轨65进行运动,运动更加平稳,可靠性更高,直线导轨65也可以导柱等其他导向机构的形式。通常,连接座64可以采用L型板,L型板的一个直角面与直线导轨65的滑块连接,另一个直角面与第一光源61和第一气缸621的伸出端连接,连接方便,稳定好更好,连接座64也可以采用其他合适的形状。
第一支架6331上设置有分别与直线导轨65的两端相配合的缓冲块66,即两个缓冲块66位于直线导轨65的上下两端,第一气缸621推动连接座64进行上下运动时,两个缓冲块66对连接座64具有缓冲保护和限位的作用,更加安全、可靠。缓冲块66的材料可以采用橡胶、聚氨酯或优力胶等,橡胶具有弹性好、强度高、价格低廉等优点,聚氨酯具有较高的柔曲性、回弹性、机械强度和氧化稳定性以及优良的耐油性等优点,优力胶又称聚氨酯PU弹性体,是一种具有强度好、压缩变形小、介于塑料和橡胶之间的一种新型材料,既有塑料的刚性,又有橡胶的弹性,它具有高弹性、缓冲减震、静音、耐酸碱、耐磨、耐高温、易于加工等特点。
有时光源组件6会处于连接板22的下方,连接板22的两端还可以分别设置有与光源组件6的第一光源61相配合的第一通孔221,两个第一通孔221位于两个治具24之间,升降机构62能够推动第一光源61穿过第一通孔221以使第一光源61与相应的相机检测装置3相对应配合,产品5位于第一光源61与相应的相机检测装置3之间,结构更加紧凑、稳定,检测效果更好,而且第一通孔221也减轻了连接板22的重量。
支座21上还设置有感应器25,比如红外开关、接近开关、光电开关等,连接板22上设置有与感应器25相配合的感应片222,在使过程中,电机23驱动连接板22进行转动,连接板22上的感应片222与感应器25相配合时,连接板22停止转动,连接板22两端的治具24能够更加精确地分别与上下料工位和检测工位相对应配合,更加稳定、可靠。
机架1上还设置有机罩7,旋转送料台2、相机检测装置3和三维扫描仪4位于外罩内,外罩在上下料工位处设置有开口71,开口71处便于待检测产品5的上料和检测后的产品5下料,机罩7对旋转送料台2、相机检测装置3和三维扫描仪4具有安全保护的作用,而且能够为相机检测装置3和三维扫描仪4提供更好的检测环境,提高检测精度。
开口71的两侧还可以分别设置有安全光栅72,在设备工作过程中,两个安全光栅72之间形成红外线光幕,如果操作人员意外触碰到光幕时,设备则会发出警报或停止运行,从而更加安全、可靠。
机罩7上还可以设置多层警示灯13,多层警示灯13也称多层信号灯、指示灯、工业信号灯或者塔灯,它通常用于工业生产设备和传输控制作业,主要是将设备状态或者传输状态以视觉和声音信号传递给机器操作人员、技术员、生产管理员和工厂人员,通过设置多层警示灯13,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机架1的底部可以设置有带调整块脚轮12,通常在机架1底部的四个端角处分别设置带调整块脚轮12,这样能够更好地保证设备的平稳性,根据设备的具体大小和重量,带调整块脚轮12的数量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带调整块脚轮12也可以选择重载型,通过带调整块脚轮12便于对设备整体移动和调平,操作方便,提高了设备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替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细节都可以用等效元素代替,材料、形状和尺寸也可以是任意的。

Claims (10)

1.一种自动双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旋转送料台(2)及位于检测工位的相机检测装置(3)和三维扫描仪(4),所述旋转送料台(2)包括由电机(23)驱动旋转的连接板(22),所述连接板(2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定位放置产品(5)的治具(24),所述治具(24)上设置有定位台(241)和两个限位块(242),所述定位台(241)位于两个所述限位块(242)之间,所述连接板(22)转动能够使两个所述治具(24)分别与上下料工位和检测工位相对应以进行所述产品(5)的上下料和双重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双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台(241)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产品(5)相配合的第一槽体(24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双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台(241)与两个所述限位块(242)之间分别设置有贯穿所述治具(24)的避让槽(24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双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扫描仪(4)安装在第二支架(41)上,所述第二支架(41)通过直线运动机构(42)能够调整所述三维扫描仪(4)与所述旋转送料台(2)的相对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双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3)为直驱式旋转电机(231),所述直驱式旋转电机(231)安装在支座(21)上,所述直驱式旋转电机(231)位于所述连接板(22)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双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相机检测装置(3)分布在处于检测工位的所述治具(24)的周围,所述三维扫描仪(4)位于处于检测工位的所述治具(24)的斜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自动双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与所述相机检测装置(3)相配合的光源组件(6),所述光源组件(6)包括第一光源(61)及与所述第一光源(61)相配合的升降机构(6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双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62)为第一气缸(621),所述第一气缸(621)安装在第一支架(63)上,所述第一气缸(621)的伸出端朝上且与所述第一光源(6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动双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63)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光源(61)升降运动相配合的直线导轨(64),所述第一气缸(621)的伸出端通过连接座(65)与所述第一光源(61)和所述直线导轨(64)的滑块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双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光源(61)相配合的第一通孔(221),两个所述第一通孔(221)位于两个所述治具(24)之间,所述升降机构(62)能够推动所述第一光源(61)穿过所述第一通孔(221)以使所述第一光源(61)与相应的所述相机检测装置(3)相对应配合。
CN201921818297.7U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自动双重检测设备 Active CN2106386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18297.7U CN210638647U (zh)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自动双重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18297.7U CN210638647U (zh)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自动双重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38647U true CN210638647U (zh) 2020-05-29

Family

ID=70797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18297.7U Active CN210638647U (zh) 2019-10-28 2019-10-28 一种自动双重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3864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74329A (zh) * 2020-06-19 2020-10-16 赛尔康(贵港)有限公司 用于弹片的视觉检测设备
US11411063B2 (en) * 2019-04-24 2022-08-09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fabricating method
CN115041425A (zh) * 2022-06-06 2022-09-13 昆山凯普勒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平板电脑自动称重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11063B2 (en) * 2019-04-24 2022-08-09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fabricating method
CN111774329A (zh) * 2020-06-19 2020-10-16 赛尔康(贵港)有限公司 用于弹片的视觉检测设备
CN115041425A (zh) * 2022-06-06 2022-09-13 昆山凯普勒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平板电脑自动称重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CN115041425B (zh) * 2022-06-06 2023-03-14 昆山凯普勒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平板电脑自动称重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38647U (zh) 一种自动双重检测设备
CN111318477A (zh) 多螺纹孔自动检测机
CN110609035A (zh) 一种自动检测设备
CN111774329A (zh) 用于弹片的视觉检测设备
CN211043156U (zh) 一种自动检测设备
CN112497931A (zh) 电池自动打码装置
CN111389752A (zh) 自动检测包装一体机
CN214395999U (zh) 电池自动打码装置
CN212370612U (zh) 自动检测包装一体机
CN211192502U (zh) 一种视觉导引发动机缸体拆垛检测机器人装备
CN206040840U (zh) 一种自动上料裁切机
CN107796336B (zh) 自动光学检测机
CN212349532U (zh) 用于弹片的视觉检测设备
CN212370626U (zh) 多螺纹孔自动检测机
KR101480857B1 (ko) 테이블 롤러 이상 진단장치
CN109849098A (zh) 一种线路板精冲机
CN212646512U (zh) 自动光学外观检测机
CN211051956U (zh) 一种用于检测设备的旋转工作台
CN210638651U (zh) 一种钢材外形参数检测机构
CN212459441U (zh) 一种轴承表面检测旋转装置
CN107813074A (zh) 一种自动焊接机
CN112284694A (zh) 压接装置及显示面板检测设备
CN209014414U (zh) 一种高稳定性瓶口垫片硬度测量装置
CN220583733U (zh) 一种光模块的检测工装
CN115400966B (zh) 一种电机产品外观自动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