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50065U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50065U
CN211350065U CN202020227756.0U CN202020227756U CN211350065U CN 211350065 U CN211350065 U CN 211350065U CN 202020227756 U CN202020227756 U CN 202020227756U CN 211350065 U CN211350065 U CN 2113500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xel circuit
line
data line
driving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2775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骥
卢慧玲
常苗
张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2775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500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500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500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Control Of El Displa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设置于显示区的第一像素电路和第二像素电路;第一像素电路连接第一数据线,第二像素电路连接第二数据线,第二数据线与第一数据线存在交叠;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第一显示区设置有发光单元,发光单元通过第一驱动线与第一像素电路连接;第二像素电路连接有第二驱动线,第一驱动线与第二驱动线存在交叠。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异常像素的修复,使异常工作的发光单元能够正常发光,避免了采用将亮点修复成暗点的修复方式引起的破坏显示效果的问题,优化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提升了显示面板的良率。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一般包含有若干个像素,每个像素包括像素电路和发光单元,像素电路向发光单元提供驱动电流,发光单元响应像素电路提供的驱动电流发光,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实现显示。
目前,像素电路出现异常导致像素出现亮点时,由于正常显示区域的像素密度较高,通常将亮点修复成暗点。然而,对于像素密度较低的区域,若将亮点修复成暗点,暗点仍然非常明显,并且像素被破坏后会导致像素电路负载发生变化,影响显示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修复异常像素,优化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提升显示面板的良率。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显示区,以及设置于所述显示区的第一像素电路和第二像素电路;
所述第一像素电路连接第一数据线,所述第二像素电路连接第二数据线,所述第二数据线与所述第一数据线存在交叠;
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设置有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通过第一驱动线与所述第一像素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像素电路连接有第二驱动线,所述第一驱动线与所述第二驱动线存在交叠。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非显示区;所述第一数据线沿第一方向由所述非显示区延伸至所述显示区,并与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焊盘对应连接;
所述第二数据线包括第一走线段和第二走线段,所述第一走线段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走线段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走线段以及所述第二走线段同层设置,并与所述第一数据线异层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走线段与所述第二走线段异层设置,所述第二走线段与所述第一数据线同层设置。
进一步地,对于位于同一行的第一像素电路和第二像素电路,所述第二像素电路所连接的第二驱动线与所述第一像素电路所连接的第一驱动线均交叠。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数据线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扫描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位于同一行的所述第一像素电路和所述第二像素电路连接同一条所述扫描线。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区还包括第二显示区,以及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之间的过渡区,所述第一像素电路和所述第二像素电路设置于所述过渡区。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区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像素电路未连接发光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显示区为透明显示区。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驱动线断开与所述第一像素电路的连接,并与交叠的第二驱动线连接;
与所述第一驱动线断开连接的所述第一像素电路所连接的第一数据线与第二数据线连接,与所述第一数据线连接的所述第二数据线以及与所述第一驱动线所连接的所述第二驱动线连接同一所述第二像素电路。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设置于显示区的第一像素电路和第二像素电路;第一像素电路连接第一数据线,第二像素电路连接第二数据线,第二数据线与第一数据线存在交叠;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第一显示区设置有发光单元,发光单元通过第一驱动线与第一像素电路连接;第二像素电路连接有第二驱动线,第一驱动线与第二驱动线存在交叠。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使用第二像素电路替换异常的第一像素电路工作,实现了异常像素的修复,使异常工作的发光单元能够正常发光,避免了采用将亮点修复成暗点的修复方式引起的破坏显示效果的问题,优化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提升了显示面板的良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出现异常像素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像素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贯穿本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代表相同或相似的结构、元件或流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正如前述背景技术所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一般包含有若干个像素,每个像素包括像素电路和发光单元,像素电路向发光单元提供驱动电流,发光单元响应像素电路提供的驱动电流发光,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实现显示。目前,像素电路出现异常导致像素出现亮点时,由于正常显示区域的像素密度较高,通常将亮点修复成暗点。然而,对于像素密度较低的区域,若将亮点修复成暗点,暗点仍然非常明显,并且像素被破坏后会导致像素电路负载发生变化,影响显示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设置于显示区的第一像素电路和第二像素电路;第一像素电路连接第一数据线,第二像素电路连接第二数据线,第二数据线与第一数据线存在交叠;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第一显示区设置有发光单元,发光单元通过第一驱动线与第一像素电路连接;第二像素电路连接有第二驱动线,第一驱动线与第二驱动线存在交叠。第二像素电路的设置,不会影响第一像素电路的走线,将异常像素对应的数据电压写入第二像素电路,通过第二像素电路根据原有数据电压向发光单元提供驱动电流,使用第二像素电路替换异常的第一像素电路工作,实现了异常像素的修复,使异常工作的发光单元能够正常发光,避免了采用将亮点修复成暗点的修复方式引起的破坏显示效果的问题,优化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提升了显示面板的良率。另外,第二像素电路通过第二驱动线,并复用部分第一驱动线向发光单元提供驱动电流,节约了显示面板的制造成本,简化了制作工艺。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区10,以及设置于显示区10的第一像素电路2和第二像素电路3;第一像素电路2连接第一数据线D,第二像素电路3连接第二数据线d,第二数据线d与第一数据线D存在交叠;显示区10包括第一显示区11,第一显示区11设置有发光单元4,发光单元4通过第一驱动线A与第一像素电路2连接;第二像素电路3连接有第二驱动线a,第一驱动线A与第二驱动线a 存在交叠。
其中,第一显示区11可以是显示区10中对透光率要求较高,或者像素密度较低的区域,为满足透光率需求,第一显示区11中可以仅设置有发光单元4,第一像素电路2和第二像素电路3可以设置在显示区10中除第一显示区11之外的其他区域。第一像素电路2用于驱动对应的发光单元4工作,第二像素电路3用于在第一像素电路2出现异常时替换异常的第一像素电路2驱动对应的发光单元4正常发光。具体地,像素电路正常工作时,第一像素电路2通过第一数据线D写入对应发光单元4的数据电压,利用第一驱动线A向连接的发光单元4提供驱动电流,使发光单元4响应对应的第一像素电路2提供的驱动电流发光,第一显示区11的各发光单元4实现发光显示,此时第二像素电路3没有写入数据电压,同时也没有连接发光单元4,因而第二像素电路3不工作。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出现异常像素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示例性地,第一像素电路2出现异常时,例如第二个第一像素电路22出现异常,导致发光单元42无法正常发光,可以切断第一驱动线A2 与发光单元42的连接,避免第一像素电路22输出的异常驱动电流进入发光单元42,连接第一数据线D2和第二数据线d,数据电压通过第一数据线D2和第二数据线d写入第二像素电路31,将第二像素电路31所连接的第二驱动线a1 和发光单元42所连接的第一驱动线A2连接起来,利用第二像素电路31通过第一驱动线A2向发光单元42提供驱动电流,使发光单元42响应于第二像素电路31提供的驱动电流正常发光。第二像素电路3的设置,不会影响第一像素电路2的走线,将异常像素电路对应的数据电压写入第二像素电路3,通过第二像素电路3根据原有数据电压向发光单元4提供驱动电流,使用第二像素电路3替换异常的第一像素电路2来驱动发光单元4,使发光单元4能够正常发光,相较于将异常像素亮点修复成暗点的方式,优化了显示效果,提升了显示面板100的良率。另外,第二像素电路3通过第二驱动线a,并复用部分第一驱动线A向发光单元4提供驱动电流,节约了显示面板100的制造成本,简化了制作工艺。
参考图2,同样的,第一像素电路21出现异常导致发光单元41无法正常发光,或者第一像素电路23出现异常导致发光单元43无法正常发光时,可以切断异常的第一像素电路2所连接的第一驱动线A与发光单元4的连接,连接异常的第一像素电路2所连接的第一数据线D和第二数据线d,并将第二像素电路31所连接的第二驱动线a1和发光单元4所连接的第一驱动线A连接起来,利用第二像素电路31向对应的发光单元4提供驱动电流,使发光单元4正常发光。第一像素电路24-26出现异常导致发光单元44-46出现异常时,也可以同样设置,通过第二像素电路32修复异常像素。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像素电路2可以是2T1C结构的电路,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该像素电路利用两个晶体管和一个存储电容实现像素电路驱动发光单元4发光。该像素电路包括开关晶体管T0、驱动晶体管T1和存储电容Cs0。开关晶体管 T0的栅极连接扫描线以接收扫描信号Scan1,源极连接到数据线以接收数据信号Vdata,漏极连接到驱动晶体管T1的栅极。驱动晶体管T1的源极连接到第一电压端以接收第一电压Vdd(高电压),漏极连接到发光单元4的正极端;存储电容Cs0的一端连接到开关晶体管T0的漏极以及驱动晶体管T1的栅极,另一端连接到驱动晶体管T1的源极以及第一电压端;发光单元4的负极端连接到第二电压端以接收第二电压Vss(低电压,例如接地电压)。该像素电路的驱动方式是将像素的明暗(灰阶)经由两个晶体管和存储电容Cs0来控制。当通过扫描线施加扫描信号Scan1以开启开关晶体管T0时,数据驱动电路通过数据线送入的数据信号Vdata将经由开关晶体管T0对存储电容Cs0充电,由此将数据信号 Vdata存储在存储电容Cs0中,且此存储的数据信号Vdata控制驱动晶体管T1 的导通程度,由此控制流过驱动晶体管以驱动发光单元4发光的电流大小,即此电流决定该像素发光的灰阶。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像素电路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像素电路2也可以是7T1C结构的电路,示例性地,如图4所示,在初始化阶段,第一扫描信号线输入的第一扫描信号S1可以为低电平,控制初始化晶体管M5和M6导通,参考电压线提供的参考电压Vref通过初始化晶体管 M5和M6分别写入至驱动晶体管N0的栅极和发光单元4的阳极,降低驱动晶体管N0的栅极和发光单元4的阳极的电位,对驱动晶体管N0的栅极和发光单元4的阳极初始化,此时驱动晶体管N0为导通状态。在数据写入阶段,第二扫描信号线输入的第二扫描信号S2可以为低电平,数据写入晶体管M1和补偿晶体管M2导通,数据信号线提供的数据电压vdata通过数据写入晶体管M1、驱动晶体管N0和补偿晶体管M2写入至驱动晶体管N0的栅极,同时存储电容 Cs1维持写入的电压,实现数据电压vdata的写入。在发光阶段t3,发光控制信号线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E1可以为低电平,发光控制晶体管M3和M4导通,驱动晶体管N0形成驱动电流驱动发光单元4发光。另外,结合图2-4,图3和图4中连接第一像素电路2与发光单元4的走线可以是图2示出的第一驱动线 A,第二像素电路3的结构也可以是图3示出的2T1C电路或图4示出的7T1C 电路,在第一像素电路2没有出现异常时,第二像素电路3没有连接发光单元 4。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像素电路包括的开关管和发光单元的一种连接形式,像素电路可以是第一像素电路2或第二像素电路3。结合图2-图5,示例性地,该显示面板包括基板110和设置于基板110上的阳极层140、发光功能层150和阴极层160,阳极层140位于基板110和发光功能层150之间,阴极层160与发光功能层150 电连接,阳极层140、发光功能层150和阴极层160可以构成图2所示的发光单元4,例如构成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开关管可以是包括多层结构的薄膜晶体管层,图5示例性地示出了顶栅型的薄膜晶体管,薄膜晶体管层可以包括栅极导电层171和源极/漏极导电层172,以及半导体有源层173,半导体有源层173包括第一半导体区1731和第二半导体区 1732,第一半导体区1731用作薄膜晶体管的沟道,第二半导体区1732用作薄膜晶体管的源区和漏区。在半导体有源层173远离基板110的一侧设置有栅极绝缘层174。栅极绝缘层174上形成有栅极导电层171。栅极导电层171上形成有中间绝缘层175,中间绝缘层175上设置有源极/漏极导电层172。源极1721 和漏极1722彼此分开,阳极层140的阳极连接至薄膜晶体管的漏极1722。栅极绝缘层174和中间绝缘层175上设置有暴露出第二半导体区1732的半导体接触孔。像素电路可以控制开关管导通,通过漏极1722向发光单元4的阳极层 140提供驱动电流,阳极层140中的阳极写入正电压,阴极层160中的阴极写入0V电压或负电压,阳极与阴极之间流过驱动信号,使得发光单元4发光。以图5所示像素电路中的开关管为第一像素电路2中的开关管为例,由于第一像素电路2中的开关管设置在显示区10,发光单元4设置在第一显示区11,二者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可以设置第一驱动线A的一端连接发光单元4的阳极层 140,另一端从第一显示区11向显示区10中的开关管延伸,并连接至漏极1722。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可选地,显示面板100还包括非显示区14,第一数据线D沿第一方向L1 由非显示区14延伸至显示区10,并与位于非显示区14的焊盘(图6中未示出) 对应连接,第二数据线d包括第一走线段d1和第二走线段d2,第一走线段d1 沿第二方向L2延伸,第二走线段d2沿第一方向L1延伸,第一方向L1与第二方向L2交叉。
具体地,可以设置该显示面板100的非显示区14包括数据驱动电路5,第一数据线D的一端通过焊盘与数据驱动电路5的数据信号输出端连接,另一端沿第一方向L1分别连接第一显示区11中一列的多个第一像素电路2,数据驱动电路5可以是数据驱动芯片,数据驱动芯片与非显示区14的焊盘邦定,通过焊盘向数据线输出数据电压。第二数据线d的第一走线段d1沿垂直于第一方向 L1的第二方向L2分别与第一数据线D1-D3交叠,以便设置第二数据线d与不同列的第一数据线D连接,接收第一数据线D传输的数据信号,第二走线段d2 沿第一方向L1分别与显示区10内一列的多个第二像素电路3连接,将数据电压写入对应的第二像素电路3,这样仅通过设置一条第二数据线d,即可实现将多个第一像素电路2中的任意一个连接到第二像素电路3上,将接收到的数据信号写入一列中不同的第二像素电路3,利用一条第二数据线d对应于一列的多个第二像素电路3,简化了显示面板100中的信号走线,降低了制造成本。
如图6所示,可选地,第一走线段d1以及第二走线段d2同层设置,并与第一数据线D异层设置。具体地,在实际生产工艺中,可以通过不同的工序制作第一数据线D和第二数据线d,在同一工序中设置第一走线段d1以及第二走线段d2形成第二数据线d,使第一走线段d1以及第二走线段d2位于同一金属层,在另一工序中设置第一数据线D,使第一数据线D和第二数据线d位于不同金属层。
参考图6,可选地,第一走线段d1与第二走线段d2异层设置,第二走线段d2与第一数据线D同层设置。具体地,由于第二走线段d2与第一数据线D 不交叠,可以在同一工序中设置第二走线段d2与第一数据线D位于同一金属层,简化了制作工艺;在另一工序中设置第一走线段d1,使第一走线段d1与第一数据线D位于不同金属层,例如第一走线段可以与扫描线同层制作,即在同一道工艺中形成扫描线和第一走线段。
继续参考图6,可选地,对于位于同一行的第一像素电路2和第二像素电路3,第二像素电路3所连接的第二驱动线a与第一像素电路2所连接的第一驱动线A均交叠。示例性地,可以将第一像素电路21-23与对应的第二像素电路 31同行设置,使第二驱动线a1与连接发光单元41-43的第一驱动线A1-A3交叠,将第一像素电路24-25与对应的第二像素电路32同行设置,使第二驱动线 a2与连接发光单元44-46的第一驱动线A4-A6交叠,当每行中的任意一个第一像素电路2出现异常时,连接第一驱动线A至该行对应的第二驱动线,通过第二驱动线a和第一驱动线A向发光单元4提供驱动电流,实现了通过一个第二像素电路3修复一行的任意一个异常像素电路,不同行的异常像素电路通过对应行的第二像素电路3进行修复,减少了过渡区13中第二像素电路3的设置,降低了驱动像素电路工作的复杂程度。
可选地,参考图6,第一数据线D沿第一方向L1延伸,显示面板100还包括沿第二方向L2延伸的扫描线S,第一方向L1与第二方向L2交叉,位于同一行的第一像素电路2和第二像素电路3连接同一条扫描线S。具体地,还可以设置该显示面板100包括扫描驱动电路6,扫描线S一端与扫描驱动电路6的扫描信号输出端连接,并分别连接显示区10中一行的多个第一像素电路2和第二像素电路3,将扫描信号写入对应的像素电路,第一像素电路2和第二像素电路3共用扫描信号线,保证了第二像素电路3在修复该行的异常第一像素电路2时,第二像素电路3与异常第一像素电路2的扫描信号同步。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6和图7,可选地,第一显示区11为透明显示区。示例性地,该显示面板100应用于全面屏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时,可以将notch区或其他区域设计为透明显示,透明显示区下方可放置摄像头,通过该区域进行摄像或显示,为避免影响透明显示区的透光率,将驱动第一显示区11中发光单元4的第一像素电路2设置在显示区除透明显示区以外的其他区域。透明显示区用于显示时,该区域的像素密度较低,单个像素点相对较大,第一像素电路2出现异常时,若采用常规的将异常像素亮点修复成暗点的方式,暗点较为明显,对透明显示区的显示效果影响较大,可以通过对应的第二像素电路3修复异常的第一像素电路2,驱动异常发光单元4正常发光,优化了透明显示区的显示效果。
结合图6和图7,可选地,显示区10还包括第二显示区12,以及第一显示区11和第二显示区12之间的过渡区13,第一像素电路2和第二像素电路3设置于过渡区13。示例性地,第一显示区11可以是该显示面板100的透明显示区,第一显示区11中设置有发光单元4,第二显示区12可以为显示面板100 中的正常显示区,为满足透明显示区的透光率需求,同时,又由于正常显示区的像素密度大于透明显示区的像素密度,第一像素电路2和第二像素电路3可以设置在透明显示区和正常显示区之间的过渡区13。
结合图6和图7,可选地,过渡区13的至少一个第二像素电路3未连接发光单元4。具体地,第一显示区11可以是透明显示区,第二显示区12可以是正常显示区,为填补显示面板100中透明显示区的像素间空隙,一般会在透明显示区和正常显示区之间的过渡区13内设计虚设(dummy)像素电路,可以设置dummy像素电路作为第二像素电路3,对应于发光单元4的数目设置连接的第二像素电路3的数目,直接利用第二像素电路3自身连接的扫描线S写入与异常第一像素电路2同步的扫描信号,有效利用了dummy像素空间,在此基础之上仅在显示面板100额外设置第二数据线d,用于将异常第一像素电路2的数据电压写入第二像素电路3,设置第二驱动线a,用于通过替代异常第一像素电路2的第二像素电路3向发光单元4提供驱动电流,简化了该显示面板100 的制作工艺,同时又不影响第一像素电路2的走线。
如图6所示,可选地,至少一个第一驱动线A断开与第一像素电路2的连接,并与交叠的第二驱动线a连接,与第一驱动线A断开连接的第一像素电路 2所连接的第一数据线D与第二数据线d连接,与第一数据线D连接的第二数据线d以及与第一驱动线A所连接的第二驱动线a连接同一第二像素电路3。
具体地,显示面板100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像素电路2出现异常时,例如第一像素电路22出现异常,设置第一像素电路22与第一驱动线A2的连接断开,避免第一像素电路22的异常驱动电流通过第一驱动线A2输入发光单元42,设置第一驱动线A2连接与其交叠的第二驱动线a1,并设置第一像素电路22所连接的第一数据线D2与第二数据线d连接,使设置后的第二数据线d和第二驱动线a1连接的第二像素电路31为与第一像素电路22同行的同一个第二像素电路,这样第二像素电路31能够写入与异常的第一像素电路22同步的扫描信号,以及异常的第一像素电路22对应的数据信号,根据相应的扫描信号和数据信号向发光单元42提供驱动电流,驱动发光单元42正常发光。同样的,当其他第一像素电路2出现异常时,也可以如此设置,断开异常第一像素电路2与发光单元4的连接,设置对应的第二像素电路3写入异常电路的数据信号和扫描信号,向发光单元4提供驱动电流。可选地,参考图6,可以通过激光切断的方式断开异常的第一像素电路2与第一驱动线A的连接,通过激光烧结的方式将第一驱动线A与交叠的第二驱动线a连接,将异常的第一像素电路2连接的第一数据线D连接至第二数据线d。
参考图1-3,可选地,对应于一行第一像素电路2设置至少一个第二像素电路3。示例性地,当发光单元41-43对应的第一像素电路21-23的结构相同时,可以对应该行第一像素电路2设置一个第二像素电路31,当一行中的任意一个第一像素电路2出现异常时,均可以通过该行中的第二像素电路31对异常像素进行修复。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当第一像素电路21-23分别驱动不同的发光单元41-43时,例如第一像素电路21驱动的发光单元41为红色发光单元,第一像素电路22驱动的发光单元42为绿色发光单元,第一像素电路23驱动的发光单元43为蓝色发光单元,通过各发光单元4进行图像显示时,由于蓝色发光单元应用较为频繁,驱动发光单元43发光的第一像素电路23出现异常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因而可以对应该行的第一像素电路21和第一像素电路22设置共用的第二像素电路31,对应该行的第一像素电路23单独设置第二像素电路33,并对应于该列第二像素电路3设置第二数据线d’,当第一像素电路21或第一像素电路22出现异常时,通过第二像素电路31替代第一像素电路21或第一像素电路22驱动发光单元41或发光单元42发光,例如,当第一像素电路22出现异常时,设置第一像素电路22与第一驱动线A2的连接断开,第一驱动线A2连接与其交叠的第二驱动线a1,第一像素电路22所连接的第一数据线D2与第二数据线d连接,通过第二像素电路31为发光单元42提供驱动电流,当第一像素电路23出现异常时,通过第二像素电路33替代第一像素电路23驱动发光单元43发光,例如,设置第一像素电路23与第一驱动线A3的连接断开,第一驱动线A3连接与其交叠的第二驱动线a3,第一像素电路23所连接的第一数据线D3与第二数据线d’连接,通过第二像素电路33为发光单元43提供驱动电流。对应于每行第一像素电路2根据发光单元的特性,设置多个第二像素电路3,能够同时修复多个异常像素,进一步优化了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结合图1-2、图6和图8,该显示装置包括本实用新型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100。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区10,以及设置于显示区10的第一像素电路2和第二像素电路3;第一像素电路2连接第一数据线D,第二像素电路3连接第二数据线d,第二数据线d 与第一数据线D存在交叠;显示区10包括第一显示区11,第一显示区11设置有发光单元4,发光单元4通过第一驱动线A与第一像素电路2连接;第二像素电路3连接有第二驱动线a,第一驱动线A与第二驱动线a存在交叠。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本实用新型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因此具备上述有益效果,这里不再赘述。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以及设置于所述显示区的第一像素电路和第二像素电路;
所述第一像素电路连接第一数据线,所述第二像素电路连接第二数据线,所述第二数据线与所述第一数据线存在交叠;
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设置有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通过第一驱动线与所述第一像素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像素电路连接有第二驱动线,所述第一驱动线与所述第二驱动线存在交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非显示区;所述第一数据线沿第一方向由所述非显示区延伸至所述显示区,并与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焊盘对应连接;
所述第二数据线包括第一走线段和第二走线段,所述第一走线段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走线段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走线段以及所述第二走线段同层设置,并与所述第一数据线异层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走线段与所述第二走线段异层设置,所述第二走线段与所述第一数据线同层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对于位于同一行的第一像素电路和第二像素电路,所述第二像素电路所连接的第二驱动线与所述第一像素电路所连接的第一驱动线均交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线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扫描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位于同一行的所述第一像素电路和所述第二像素电路连接同一条所述扫描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还包括第二显示区,以及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之间的过渡区,所述第一像素电路和所述第二像素电路设置于所述过渡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区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像素电路未连接发光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驱动线断开与所述第一像素电路的连接,并与交叠的第二驱动线连接;
与所述第一驱动线断开连接的所述第一像素电路所连接的第一数据线与第二数据线连接,与所述第一数据线连接的所述第二数据线以及与所述第一驱动线所连接的所述第二驱动线连接同一所述第二像素电路。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020227756.0U 2020-02-28 2020-02-28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2113500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27756.0U CN211350065U (zh) 2020-02-28 2020-02-28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27756.0U CN211350065U (zh) 2020-02-28 2020-02-28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50065U true CN211350065U (zh) 2020-08-25

Family

ID=72094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27756.0U Active CN211350065U (zh) 2020-02-28 2020-02-28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500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82773A1 (zh) * 2020-10-23 2022-04-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82773A1 (zh) * 2020-10-23 2022-04-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657756B2 (en) 2020-10-23 2023-05-23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20125B2 (ja) 表示装置
KR100823199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2607697B1 (ko)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6157883B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US8587576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US11488539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panel
CN113078174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150128038A (ko) 유기 전계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리페어 방법
WO2019207798A1 (ja) 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表示装置
KR20040103431A (ko) 화소 회로 및 표시 장치
CN113424658A (zh) 发光元件基板、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修复方法
US11574985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US20210280655A1 (en) Display panel,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substrate
CN211350065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466255A (zh) 一种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像素电路的修复方法
JP5245213B2 (ja) 発光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7146595B2 (ja) 表示パネル、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及び基板
US11818929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repair patterns
CN110571238A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包括其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KR102135925B1 (ko) 유기 발광 다이오드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220095451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1929027B2 (en) Display device
US11825719B2 (en)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US20230171999A1 (en) Display device
US20220199655A1 (en) Light emitting display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