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46467U - 具有支撑结构的真空均热板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具有支撑结构的真空均热板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46467U
CN211346467U CN201921718526.8U CN201921718526U CN211346467U CN 211346467 U CN211346467 U CN 211346467U CN 201921718526 U CN201921718526 U CN 201921718526U CN 211346467 U CN211346467 U CN 2113464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ttom plate
capillary structure
cover plate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1852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志国
张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Envico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Envico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Envico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Envico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1852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464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464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46467U/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20571 priority patent/WO2021073492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F28D15/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with tubes having a capillary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支撑结构的真空均热板及终端,该真空均热板包括底板以及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盖板,所述底板与所述盖板之间形成处于真空状态的腔体,所述底板的内表面和/或盖板的内表面设有毛细结构,所述底板的内表面和/或所述盖板的内表面上设有冲压成型的若干个凸台,所述若干个凸台作为支撑结构并固定抵接到与其相对的内表面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仅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还能有效降低成本,并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Description

具有支撑结构的真空均热板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支撑结构的真空均热板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如智能终端等的运算速度越来越快,同时电子产品中所用到的相关电子芯片等也越来越向轻量化、薄型化、微型化发展,但是电子芯片的上述结构设计会使其单位面积的发热密度也愈来愈高,即可能在运行过程种造成局部温度过高的现象,因此电子芯片的散热效率成为决定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及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目前,芯片散热器件中,传热效率较好的材料是液体相变传热的均热板。
然而,现有均热板的毛细结构为金属网和粉末烧结在上下的光滑板面形成,上下板再经过高温熔合形成腔体,内部注入填充液体,抽真空密封形成真空腔体,经过外形加工抛光等形成真空均热板。常规的真空均热板在内部需形成有支撑构成的腔体,预防板面成型后的凹陷及内部受高温高压的板面膨胀;但是现有真空均热板的支撑结构是通过金属铜柱、粉柱通过高温烧结结合在真空腔体内壁上,或在真空均热板的内部加工一体柱状的结构,上述支撑结构的设置方式存在烧结困难,工艺复杂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支撑结构的真空均热板及终端,其不仅结构简单,制作相对方便。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支撑结构的真空均热板,包括底板以及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盖板,所述底板与所述盖板之间形成处于真空状态的腔体,所述底板的内表面和/或盖板的内表面设有毛细结构,所述底板的内表面和/或所述盖板的内表面上设有冲压成型的若干个凸台,所述若干个凸台作为支撑结构并固定抵接到与其相对的内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内表面设有一第一凹腔,所述盖板为一第一平直板,所述第一平直板的内表面与设有所述第一凹腔的底板的内表面共同构成所述腔体,其中,所述凸台冲压设置在所述第一平直板上,并固定抵接到所述底板的内表面;或
所述盖板的内表面设有一第二凹腔,所述底板为一第二平直板,所述第二平直板的内表面与设有所述第二凹腔的盖板的内表面共同构成所述腔体,其中,所述凸台冲压设置在所述第二平直板上,并固定抵接到所述盖板的内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内表面设有一第一凹腔,所述盖板的内表面设有一第二凹腔,所述第一凹腔与所述第二凹腔共同构成所述腔体;其中:
所述底板以及盖板上均冲压设置有相互交错的凸台,所述底板上的凸台固定抵接到所述盖板的内表面,所述盖板上的凸台固定抵接到所述底板的内表面;或
所述底板上冲压设置有凸台,所述盖板在与所述底板的凸台相对应的位置上冲压设置有凸台,所述底板上的凸台与所述盖板上的凸台固定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毛细结构为通过金属粉末烧结而成的粉末状烧结毛细结构以及通过金属网和金属粉末烧结而成的网目式烧结毛细结构中的任一种或两种。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粉末为铜粉、铝粉或镍粉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毛细结构包括:
设置在底板的内表面的以下结构中的一或多种:网目式烧结毛细结构、粉末状烧结毛细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盖板的内表面的以下结构中的一或多种:粉末状烧结毛细结构、网目式烧结毛细结构;或
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内表面以及盖板的内表面的粉末状烧结毛细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和/或所述盖板上的粉末状烧结毛细结构的上方的网目式烧结毛细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个凸台均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大小,并间隔均匀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凸台的形状为圆形、多边形和曲边形中的任一种。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微处理器、散热器以及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具有支撑结构的真空均热板,所述真空均热板设置在所述微处理器与散热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设置在所述真空均热板的底板上,所述微处理器设置在真空均热板的顶板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支撑结构的真空均热板通过在底板和/或盖板的内表面设置毛细结构以及设置冲压成型的若干个凸台,结构设置相对简单,制作方便。此外,支撑结构还能够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有效降低真空均热板的板面凹陷以及使用时的涨板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支撑结构的真空均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支撑结构的真空均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支撑结构的真空均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底板的结构图。
附图标识:10、底板;11、第一凹腔;20、盖板;21、第二凹腔;30、腔体;40、毛细结构;50、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支撑结构的真空均热板,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真空均热板由钛制成,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真空均热板还可以是铜铝镍等板材金属制成。该具有支撑结构的真空均热板包括底板10以及固定在所述底板10上的盖板20,所述底板10与所述盖板20之间形成处于真空状态的腔体30,所述底板10的内表面和/或盖板20的内表面设有毛细结构40,所述底板10的内表面和/或所述盖板20的内表面上设有冲压成型的若干个凸台50,所述若干个凸台50作为支撑结构并固定抵接到与其相对的内表面上。
其中,所述盖板20能够覆盖在底板10上,并与底板10共同形成一密闭的处于真空状态的腔体30。一般情况下,所述腔体30内设有作为作动介质的填充液,即该腔体30的内部是有注入填充液的,该填充液能够做为作动介质,分布在毛细结构40中,以便于在毛细结构40中形成散热循环,其中底板10可以作为散热板与外部的散热器接触。再者,所述底板10的内表面和/或所述盖板20的内表面上除设有毛细结构40外,还可以设有冲压成型的若干个凸台50。具体地,所述底板10的内表面可以设有毛细结构40,而盖板20的内表面没有设有毛细结构40;或者盖板20的内表面也可以设有毛细结构40,而底板10的内表面没有设有毛细结构40;或者底板10的内表面和盖板20的内表面均设有毛细结构40。同理,所述底板10的内表面可以设有冲压成型的若干个凸台50,而盖板20的内表面没有设有冲压成型的若干个凸台50;或者盖板20的内表面也可以设有冲压成型的若干个凸台50,而底板10的内表面没有设有冲压成型的若干个凸台50;或者底板10的内表面和盖板20的内表面均设有冲压成型的若干个凸台50。
通常,该腔体30的内部还可以设有支撑结构,以支撑在所述底板的内表面和改变的内表面上,从而能够进一步地维持腔体30的形状,减少均热板的变形,此时凸台50可以作为支撑结构,并固定抵接到相对的内表面上。所述底板10和盖板20以及相应的凸台50可以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形成上下连接的一体,即使得凸台50能够与其相对侧的板面相抵触结合,形成一体结构,从而减少相应的烧结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台50还可以是直接与所述底板10或者盖板20一体成型的。
另外,作为可选的,所述凸台50可以是具有相同形状和大小的凸台,还能够是间隔均匀地分布在底板10和/或盖板20上的。例如,如图4所示,当凸台50的数量为16个时,其可以是通过4*4的结构进行分布的;凸台50的均匀分布设置,能够更好地实现对真空均热板的支撑。当然,凸台50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为形状和大小不同的凸台。
作为进一步地,所述凸台的形状可以为圆形、多边形和曲边形中的任一种。其中,用户可以根据相应的需求选择凸台的形状,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并不做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10的内表面设有一第一凹腔11,所述盖板20为一第一平直板,所述第一平直板的内表面与设有所述第一凹腔11的底板10的内表面共同构成所述腔体30,其中,所述凸台50冲压设置在所述第一平直板上,并固定抵接到所述底板10的内表面。其中,底板10的内表面可以通过凹陷设置为一第一凹腔11,而盖板20为一第一平直板,此时的第一平直板覆盖在所述底板10上,能够形成以第一凹腔11为主体的腔体30,此时相关的毛细结构40等则设置在该腔体30中。再者,如图1所示,当凸台50冲压设置在所述第一平直板时,其突出的一端能够相应地固定抵接到底板10的内表面上,以使得其起到较好的支撑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盖板20的内表面设有一第二凹腔21,所述底板10为一第二平直板,所述第二平直板的内表面与设有所述第二凹腔21的底板10的内表面共同构成所述腔体30,其中,所述凸台50冲压设置在所述第二平直板上,并固定抵接到所述盖板20的内表面。其中,盖板20的内表面可以通过凹陷设置为一第二凹腔21,而底板10为一第二平直板,此时的盖板20覆盖在所述第二平直板上,能够形成以第二凹腔21为主体的腔体30,此时相关的毛细结构40设置在该腔体30中。再者,当凸台50冲压设置在所述第二平直板时,其突出的一端能够相应地固定抵接到盖板20的内表面上,以使得其起到较好的支撑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10的内表面设有一第一凹腔11,所述盖板20的内表面设有一第二凹腔21,所述第一凹腔11与所述第二凹腔21共同构成所述腔体30,其中,所述底板10以及盖板20上均冲压设置有相互交错的凸台50,所述底板10上的凸台50固定抵接到所述盖板20的内表面,所述盖板20上的凸台50固定抵接到所述底板10的内表面。其中,所述底板10和盖板20上可以分别设置有第一凹腔11和第二凹腔21,并且当盖板20覆盖在所述底板10上之后,能够使得第一凹腔11和第二凹腔21形成一个腔体30。再者,如图2所示,当凸台50冲压均冲压设置在所述底板10和盖板20上时,所述底板10的凸台的突出的一端能够相应地固定抵接到盖板20的内表面上,所述盖板20的凸台的突出的一端能够相应地固定抵接到底板10的内表面上,以使得其起到较好的支撑效果。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10的内表面设有一第一凹腔11,所述盖板20的内表面设有一第二凹腔21,所述第一凹腔11与所述第二凹腔21共同构成所述腔体30,其中,所述底板10上冲压设置有凸台50,所述盖板20在与所述底板10的凸台50相对应的位置上冲压设置有凸台50,所述底板10上的凸台50与所述盖板20上的凸台50固定抵接。其中,所述底板10和盖板20上可以分别设置有第一凹腔11和第二凹腔21,并且当盖板20覆盖在所述底板10上之后,能够使得第一凹腔11和第二凹腔21形成一个腔体30。再者,如图3所示,当凸台50冲压均冲压设置在所述底板10和盖板20上时,所述底板10上的凸台50与所述盖板20上的凸台50固定抵接,以使得其起到较好的支撑效果。
故可知,上述三种腔体30的设置方式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相应地选择,以提高该具有支撑结构的真空均热板的适用性。当然,在本实施例中,关于空腔的设置方式也不仅限于上述方式。同时,关于凸台50的设置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相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并不做限定。
又,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毛细结构40包括:
设置在底板10的内表面的以下结构中的一或多种:网目式烧结毛细结构、粉末状烧结毛细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盖板20的内表面的以下结构中的一或多种:粉末状烧结毛细结构、网目式烧结毛细结构;或
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10的内表面以及盖板20的内表面的粉末状烧结毛细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10和/或所述盖板20上的粉末状烧结毛细结构的上方的网目式烧结毛细结构。
具体地,所述毛细结构40为通过金属粉末烧结而成的粉末状烧结毛细结构。作为进一步地,所述毛细结构40还可以是通过金属网和金属粉末烧结而成的网目式烧结毛细结构。当然,毛细结构还可以是纳米级氧化物等毛细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并不做限定。作为可选的,所述金属粉末可以是铜粉、铝粉或镍粉中的任一种,当然,在本实施例中并不做限定。其中,网目式烧结毛细结构中的金属网的材料一般是与金属粉末的材料相同的,当然,也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相应地选择。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毛细结构40包括设置在底板10的内表面的网目式烧结毛细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盖板20的内表面的粉末状烧结毛细结构。
在另一实施时中,所述毛细结构4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底板10的内表面的粉末状烧结毛细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盖板20的内表面的网目式烧结毛细结构。在另一实施时中,所述毛细结构40还可以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10的内表面以及盖板20的内表面的粉末状烧结毛细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10上的粉末状烧结毛细结构的上方的网目式烧结毛细结构。
在另一实施时中,所述毛细结构40还可以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10的内表面以及盖板20的内表面的粉末状烧结毛细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盖板20上的粉末状烧结毛细结构的上方的网目式烧结毛细结构。所述毛细结构40还包括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10的内表面以及盖板20的内表面的粉末状烧结毛细结构,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10以及盖板20上的粉末状烧结毛细结构的上方的网目式烧结毛细结构。当然,上述毛细结构40的具体的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并不做限定。其中,在所述底板10的内表面以及盖板20的内表面均设有的粉末状烧结毛细结构的基础上,可以在粉末状烧结毛细结构上再复合设置网目式烧结毛细结构,能够通过不同类型的毛细结构的再次复合设置进一步增强具有支撑结构的真空均热板的毛细力,并进一步地提升产品的热传导性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支撑结构的真空均热板通过在底板和/或盖板的内表面设置毛细结构以及设置冲压成型的若干个凸台,不仅能够在有效地提高了热传导性能的基础上,还能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尤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置简单,制作方便,还能有效降低成本,并有效避免真空均热板的板面凹陷以及使用时的涨板风险。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可以是智能终端或者车载终端等,所述终端可以包括微处理器散热器以及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具有支撑结构的真空均热板,通常所述真空均热板设置在所述微处理器与散热器之间,从而加快散热速率和热传导的效率。
作为可选的,所述散热器设置在所述真空均热板的底板上,所述微处理器设置在真空均热板的顶板上。此时的底板可以作为散热板,通过真空均热板中的填充液进行循环散热,能够有效地实现对微处理器的快速散热,避免微处理器在工作过程中的温度过高的现象。
另,本实施例中的具有支撑结构的真空均热板的具体结构及相关的工作原理已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具体阐述说明,故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具有支撑结构的真空均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以及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盖板,所述底板与所述盖板之间形成处于真空状态的腔体,所述底板的内表面和/或盖板的内表面设有毛细结构,所述底板的内表面和/或所述盖板的内表面上设有冲压成型的若干个凸台,所述若干个凸台作为支撑结构并固定抵接到与其相对的内表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均热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的内表面设有一第一凹腔,所述盖板为一第一平直板,所述第一平直板的内表面与设有所述第一凹腔的底板的内表面共同构成所述腔体,其中,所述凸台冲压设置在所述第一平直板上,并固定抵接到所述底板的内表面;或
所述盖板的内表面设有一第二凹腔,所述底板为一第二平直板,所述第二平直板的内表面与设有所述第二凹腔的盖板的内表面共同构成所述腔体,其中,所述凸台冲压设置在所述第二平直板上,并固定抵接到所述盖板的内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内表面设有一第一凹腔,所述盖板的内表面设有一第二凹腔,所述第一凹腔与所述第二凹腔共同构成所述腔体;其中:
所述底板以及盖板上均冲压设置有相互交错的凸台,所述底板上的凸台固定抵接到所述盖板的内表面,所述盖板上的凸台固定抵接到所述底板的内表面;或
所述底板上冲压设置有凸台,所述盖板在与所述底板的凸台相对应的位置上冲压设置有凸台,所述底板上的凸台与所述盖板上的凸台固定抵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结构为通过金属粉末烧结而成的粉末状烧结毛细结构以及通过金属网和金属粉末烧结而成的网目式烧结毛细结构中的任一种或两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真空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粉末为铜粉、铝粉或镍粉中的任一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真空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结构包括:
设置在底板的内表面的以下结构中的一或多种:网目式烧结毛细结构、粉末状烧结毛细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盖板的内表面的以下结构中的一或多种:粉末状烧结毛细结构、网目式烧结毛细结构;或
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内表面以及盖板的内表面的粉末状烧结毛细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和/或所述盖板上的粉末状烧结毛细结构的上方的网目式烧结毛细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凸台均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大小,并间隔均匀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的形状为圆形、多边形和曲边形中的任一种。
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微处理器、散热器以及如权利要求1到8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支撑结构的真空均热板,所述真空均热板设置在所述微处理器与散热器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设置在所述真空均热板的底板上,所述微处理器设置在真空均热板的顶板上。
CN201921718526.8U 2019-10-14 2019-10-14 具有支撑结构的真空均热板及终端 Active CN2113464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18526.8U CN211346467U (zh) 2019-10-14 2019-10-14 具有支撑结构的真空均热板及终端
PCT/CN2020/120571 WO2021073492A1 (zh) 2019-10-14 2020-10-13 具有支撑结构的真空均热板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18526.8U CN211346467U (zh) 2019-10-14 2019-10-14 具有支撑结构的真空均热板及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46467U true CN211346467U (zh) 2020-08-25

Family

ID=72098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18526.8U Active CN211346467U (zh) 2019-10-14 2019-10-14 具有支撑结构的真空均热板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46467U (zh)
WO (1) WO202107349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73492A1 (zh) * 2019-10-14 2021-04-22 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支撑结构的真空均热板及终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06278A (zh) * 2022-09-02 2022-11-29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螺旋形支撑柱-吸液芯一体烧结均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0286B (zh) * 2008-02-27 2011-05-11 贸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均温板内部的支撑体、制法及均温板
CN201805672U (zh) * 2010-09-29 2011-04-20 游明郎 具支撑柱体的均温板
CN102865763A (zh) * 2011-07-07 2013-01-09 王勤文 均温板毛细成型方法及其结构
CN202166348U (zh) * 2011-07-07 2012-03-14 王勤文 均温板毛细成型结构
CN104422322B (zh) * 2013-08-29 2016-08-10 讯强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均温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5722372B (zh) * 2014-12-05 2019-03-08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均温板支撑体结构
CN205678635U (zh) * 2016-05-23 2016-11-09 张文锦 改良的大功率道路照明led 灯具组
CN207816070U (zh) * 2018-02-05 2018-09-04 东莞市合众导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均温板上下盖新支撑结构
CN110285699A (zh) * 2019-07-26 2019-09-27 联德精密材料(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型均温板及其制造方法
CN211346467U (zh) * 2019-10-14 2020-08-25 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支撑结构的真空均热板及终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73492A1 (zh) * 2019-10-14 2021-04-22 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支撑结构的真空均热板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73492A1 (zh) 2021-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46467U (zh) 具有支撑结构的真空均热板及终端
CN206556484U (zh) 一种新型超薄均热板
US10215500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ssembly with vapor chamber
CN110234216B (zh) 壳体组件、其制备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WO2023024498A1 (zh) 均温板及电子设备
CN110285699A (zh) 一种复合型均温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1945561A (zh) 散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15261347U (zh) 一种均温板
CN201364062Y (zh) 具有凸形台的烧结型热管式均热板
CN104764350A (zh) 一种泡沫铜为吸液芯的均热板制造方法
CN102865763A (zh) 均温板毛细成型方法及其结构
CN103000595A (zh) 一种多向进出相变传热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205425919U (zh) 一种单层毛细芯均温薄板
TWI645150B (zh) 均溫板及使用該均溫板的散熱模組
JP5112374B2 (ja) 電子機器用放熱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0828404A (zh) 一种带凹穴结构的微通道均热板
CN213343091U (zh) 均温板和电子设备
TWI774012B (zh) 均溫板
CN105228413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9201440U (zh) 手持通讯装置及其薄型均温结构
CN104349651A (zh) 手持通讯装置及其薄型化散热结构
CN210741200U (zh) 一种真空均热板及终端
CN210805756U (zh) 一种带凹穴结构的微通道均热板
CN210426215U (zh) 一种复合型均温板
CN211400897U (zh) 一种新型热管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