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43956U - 轮毂马达 - Google Patents

轮毂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43956U
CN211343956U CN201921642350.2U CN201921642350U CN211343956U CN 211343956 U CN211343956 U CN 211343956U CN 201921642350 U CN201921642350 U CN 201921642350U CN 211343956 U CN211343956 U CN 2113439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ody
gear
wheel
hub motor
gear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4235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建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439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4395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毂马达,特别涉及一种可将润滑油导回各传动处的轮毂马达,包括:第一架体;驱动马达,驱动马达包括驱动轴,驱动轴连动一个驱动齿轮旋转;第二架体;多个传动齿轮,各传动齿轮分别枢装于第一架体与该第二架体之间,传动齿轮分别含有大齿轮部及小齿轮部,大齿轮部为驱动齿轮啮合传动;联动轮,联动轮含有内齿轮部,内齿轮部啮合小齿轮部;以及轮壳组,由第一轮壳及第二轮壳对合组成,以将第一架体、第二架体包覆在内,并且轮壳组啮合联动轮的外缘;第一架体的外缘环设有挡油突缘部,各大齿轮部于挡油突缘部所框围的范围内运动,以阻挡因离心向外喷溅的润滑油,使本新型在运动时可以获得充分润滑,增加使用寿命,降低噪音。

Description

轮毂马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毂马达,特别涉及一种可将润滑油导回各传动处的轮毂马达。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电动滑板车、自行车的轮毂马达,如 TWM390917或CN1702015A所示,皆是采用行星式齿轮的传动机构,然在上述轮毂马达结构中,并无适当的保持润滑油的结构,因此在长期使用后,润滑油往往便会大量损失;如图1所示,包括:现有第一架体81;现有第二架体82;多个现有传动齿轮83枢装于现有第一架体81与现有第二架体82间,其中各现有传动齿轮83是分别含有一现有大齿轮部831及一现有小齿轮部832,令现有大齿轮部831为一驱动齿轮832带动旋转;一现有联动轮84含有一现有内齿轮部841,啮合各现有传动齿轮83的现有小齿轮部832,为各现有小齿轮部832驱转,以及一轮壳85,枢装于该第一、二架体81、82上,为该现有联动轮84联动旋转。
上述习知的轮毂马达,其动力的传动是借由各现有传动齿轮83将动力传递至现有联动轮84,由于是齿轮与齿轮间的传动模式,因此必须有适当的润滑才能避免磨损,另外也可以减少传动时的噪音;然而如图1所示,各现有传动齿轮83中的现有大齿轮部831之外缘,往往超出该现有第一架体81外缘,当高速运转时,润滑油便会因离心作用向外飞溅,大部分的润滑油会沿现有第一架体81循箭头a方向,向外窜流,只有少部分的润滑油重新流回各现有传动齿轮83,同样地,如图1所示,当现有小齿轮部832联动该现有联动轮84高速旋转时,由于现有第二架体82之外径没有含盖该现有联动轮84现有内齿轮部841于其范围内,因此部分的润滑油也将循箭头b方向,向外流失,缘此,习知的轮毂马达在长期使用后,常常因为传动机构中缺乏适当的润滑油而导致现有传动齿轮83或现有联动轮84之现有内齿轮部841的磨损、崩裂,并易产生较高的噪音。
再者,习知之轮毂马达,其中该第一架体81、第二架体82,通常是以多数螺栓86及螺母87锁固,然此一组装方式实显费时、不便,而显其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传动齿轮或联动轮的内齿轮部的磨损、崩裂,并易产生较高的噪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将润滑油导回各传动处,延长使用寿命,减小噪音的轮毂马达。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轮毂马达,包括:
第一架体;
一个驱动马达,装置于该第一架体的第一侧,驱动马达包括一个驱动轴,驱动轴穿出第一架体的第二侧并连动一个驱动齿轮旋转;
第二架体;
多个传动齿轮,各传动齿轮分别枢装于第一架体的第二侧与该第二架体之间,传动齿轮分别含有一个大齿轮部及一个小齿轮部,大齿轮部与所述的驱动齿轮啮合传动;
一个联动轮,联动轮含有一个内齿轮部,内齿轮部啮合传动齿轮的小齿轮部;
以及一个轮壳组,由第一轮壳及第二轮壳对合组成,以将第一架体、第二架体包覆在内,并且所述的轮壳组啮合所述的联动轮的外缘;
其中所述的第一架体的外缘环设有一挡油突缘部,各传动齿轮的大齿轮部于所述的挡油突缘部所框围的范围内运动。
进一步的,其中各传动齿轮的大齿轮部及小齿轮部一体成型,并穿置于一转轴上,转轴的第一端穿套第一轴承并置入于第一架体中,转轴的第二端穿套第二轴承并置入于第二架体中。
进一步的,其中各传动齿轮的大齿轮部及小齿轮部一体成型,并于大齿轮部、小齿轮部的外侧分别一体地轴向突伸第一轴部和第二轴部,以枢设于该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之间。
进一步的,其中各轴部分别穿套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以枢装于该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中。
进一步的,其中于第一架体的第二侧设有多个齿轮轴,以分别穿套一个所述的传动齿轮,并各齿轮轴的末端设有扣部;第二架体设有多个扣孔,以对应地卡扣齿轮轴的扣部于内。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的扣部形成一凹部或突齿;第二架体的扣孔中含有一凸部或凹部,以对应地扣接所述的扣部于内。
进一步的,其中第二架体的外径大于联动轮的内齿轮部的孔径。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的轮壳组的第二轮壳的内缘设有内齿轮面,以啮合所述的联动轮的外缘所设的外齿轮面,从而为所述的联动轮驱转。
进一步的,其中第二轮壳之外缘嵌置或镶嵌一层胎皮。
进一步的,所述的驱动齿轮、大齿轮部、小齿轮部和内齿轮部均为斜齿轮。
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在运转时,充填于传动齿轮与联动轮间的润滑油会因离心作用向外飞溅,由于小齿轮部位于该联动轮的内齿轮部的里侧,且其外侧为该第二架体阻挡,因此润滑油无法向外飞溅,而大齿轮部是位于第一架体的挡油突缘部所框围的范围内运动,因此向外飞溅的润滑油会撞击挡油突缘部,又重新流回各大齿轮部或小齿轮部间,无论如何,大部份的润滑油将重新回到各传动齿轮与联动轮间,不易损失,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确保在长时间使用后仍具有良好的润滑功效,以延长使用寿命,也可降低在高速旋转时所产生的噪音,而展现其优异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系习知轮毂马达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系本新型第一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图;
图3:系图2所示实施例与组装完成后之立体示意图;
图4:系图3之4-4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系本新型第二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图;
图6:系图5所示实施例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系本新型第三实施例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系显示本新型第二轮壳之外缘嵌设一胎皮之分解示意图。
其中,10、第一架体,10a、第一侧,10b、第二侧,11、挡油突缘部,12、齿轮轴,121、扣部,13、第三轴承,14、第四轴承,20、驱动马达,21、驱动轴,22、驱动齿轮,30、第二架体,31、扣孔,40、传动齿轮,41、大齿轮部,411、第一轴部,42、小齿轮部,421、第二轴部,43、转轴,43a、第一轴承,43b、第二轴承,50、联动轮,51、内齿轮部,52、外缘, 60、轮壳组,61、第一轮壳,62、第二轮壳,620、胎皮,621、内齿轮面,81、现有第一架体,82、现有第二架体,83、现有传动齿轮,831、现有大齿轮部,832、现有小齿轮部,84、现有联动轮,841、现有内齿轮部,85、轮壳,86、螺栓,8、螺母,H、高度,h、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7所示,本新型系有关于一种轮毂马达,包括:第一架体10;一驱动马达20,驱动马达20装置于该第一架体10 的第一侧10a,含有一驱动轴21,该驱动轴21穿出该第一架体 10的第二侧10b并连动一驱动齿轮22旋转;第二架体30;多个传动齿轮40,分别枢装于该第一架体10的第二侧10b与第二架体30间,各传动齿轮40分别含有一大齿轮部41及小齿轮部 42,各大齿轮部41为该驱动齿轮22啮合传动;一联动轮50,含有一内齿轮部51,与各传动齿轮40的小齿轮部42啮合传动;以及一轮壳组60,由第一轮壳61及第二轮壳62对合组成,以包覆该第一架体10和第二架体30于内,并且轮壳组60啮合于该联动轮50的外缘52;其中第一架体10的外缘环设有一挡油突缘部11,挡油突缘部11的高度H大于各传动齿轮40的大齿轮部41距第一架体10第二侧10b的距离h,使各传动齿轮40 的大齿轮部41处于挡油突缘部11所框围的范围内运动。
如图2、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轮毂马达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各传动齿轮40的大齿轮部41及小齿轮部42为一体成型,并穿置于一转轴43上,转轴43的第一端穿套第一轴承43a并置入于第一架体10中,该转轴43的第二端系穿套第二轴承43b 并置入于第二架体30中。轮毂马达在运动时,因传动齿轮40 不相对转轴43自转,而是与转轴43同步旋转,因此本实用新型动力的传递,是以转轴43两端的轴承第一轴承43a和第二轴承43b为转动机构,其磨损产生于该第一轴承43a和第二轴承 43b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各传动齿轮40与转轴43间不会产生磨损,因此可以完全改善传动齿轮40在转轴43上产生晃动的缺点,使本实用新型可以传递更大的扭力,也可以避免大齿轮部41及小齿轮部42因磨损、晃动,而易在高速运转时产生崩牙、爆裂的缺点。
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轮毂马达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中各传动齿轮40之大齿轮部41及小齿轮部42系一体成型可制自塑料材料或金属材料,本实用新型并不予自限,并于大齿轮部41及小齿轮部42的外侧分别一体地轴向突伸第一轴部411 和第二轴部421,以枢设于第一架体10和第二架体30间。上述第一轴部411和第二轴部421分别穿套第一轴承43a和第二轴承43b,以枢装于该第一架体10和第二架体30中。
如图5、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轮毂马达,其中第一架体 10的第二侧10b设有多个齿轮轴12,以分别穿套一个上述的传动齿轮40,并令各齿轮轴12的末端设有扣部121;该第二架体 30设有多数扣孔31,以对应地卡扣一齿轮轴12的扣部121于内。上述扣部121形成一凹部或突齿;第二架体30的扣孔31 中可含有一凸部或凹部,以对应地扣接该扣部121于内。
本实用新型的轮毂马达,如图4、6、7所示,其中该第二架体30的外径系大于联动轮50内齿轮部51的孔径,以将该联动轮50的内齿轮部51含盖于其范围内,借由该第二架体30阻挡于小齿轮部42及内齿轮部51的外侧,使充填于内齿轮部51 与小齿轮部42间的润滑油为第二架体30所阻挡,不易向外侧溅出,以确保该内齿轮部51与该小齿轮部42间的润滑,除保护机件不易磨损外,也可降低在高速运转时的噪音。
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轮毂马达,其中该轮壳组60 的第二轮壳62之内缘设有内齿轮面621,以啮合该联动轮50 的外缘52所设的外齿轮面,以随联动轮50旋转。上述内齿轮面621与联动轮50的外缘52所设的外齿轮面相互吻合,因此可以避免传动时联动轮50与轮毂组60间的晃动及相互撞击,也可降低传动时的噪音,使本实用新型在高速运转时更为安静。
本实用新型的轮毂马达,其中轮壳组60的第一轮壳61与第一架体10间置穿套有第三轴承13,第二轮壳62与第二架体 30间置穿套有第四轴承14,使轮壳组60可以平顺地旋转。本实用新型的轮壳组60可制自PU、塑料一体成型或如图8所示,于第二轮壳62之外缘嵌置或镶嵌有一层胎皮620,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其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轮毂马达,其中驱动齿轮22、大齿轮部41、小齿轮部42、内齿轮部51均为斜齿轮,使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更大的扭力传递。
如图4所示,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在运转时,充填于传动齿轮40与联动轮50间的润滑油会因离心作用向外飞溅,由于小齿轮部42位于该联动轮50之内齿轮部51的里侧,且其外侧为该第二架体30阻挡,因此润滑油无法向外飞溅,而大齿轮部41是位于第一架体10的挡油突缘部11所框围的范围内运动,因此向外飞溅的润滑油会撞击挡油突缘部11,如图6箭头 A所示,又重新流回各大齿轮部41或小齿轮部42间,无论如何,大部份的润滑油将重新回到各传动齿轮40与联动轮50间,不易损失,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确保在长时间使用后仍具有良好的润滑功效,以延长使用寿命,也可降低在高速旋转时所产生的噪音,而展现其优异性。
应当理解,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由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轮毂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架体(10);
一个驱动马达(20),装置于该第一架体(10)的第一侧(10a),驱动马达(20)包括一个驱动轴(21),驱动轴(21)穿出第一架体(10)的第二侧(10b)并连动一个驱动齿轮(22)旋转;
第二架体(30);
多个传动齿轮(40),各传动齿轮(40)分别枢装于第一架体(10)的第二侧(10b)与该第二架体(30)之间,传动齿轮(40)分别含有一个大齿轮部(41)及一个小齿轮部(42),大齿轮部(41)与所述的驱动齿轮(22)啮合传动;
一个联动轮(50),联动轮(50)含有一个内齿轮部(51),内齿轮部(51)啮合传动齿轮(40)的小齿轮部(42);
以及一个轮壳组(60),由第一轮壳(61)及第二轮壳(62)对合组成,以将第一架体(10)、第二架体(30)包覆在内,并且所述的轮壳组(60)啮合所述的联动轮(50)的外缘(52);
其中所述的第一架体(10)的外缘环设有一挡油突缘部(11),各传动齿轮(40)的大齿轮部(41)于所述的挡油突缘部(11)所框围的范围内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马达,其特征在于:其中各传动齿轮(40)的大齿轮部(41)及小齿轮部(42)一体成型,并穿置于一转轴(43)上,转轴(43)的第一端穿套第一轴承(43a)并置入于第一架体(10)中,转轴(43)的第二端穿套第二轴承(43b)并置入于第二架体(30)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马达,其特征在于:其中各传动齿轮(40)的大齿轮部(41)及小齿轮部(42)一体成型,并于大齿轮部(41)、小齿轮部(42)的外侧分别一体地轴向突伸第一轴部(411)和第二轴部(421),以枢设于该第一架体(10)和第二架体(3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毂马达,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轴部(411)分别穿套第一轴承(43a)和第二轴承(43b),以枢装于该第一架体(10)和第二架体(30)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马达,其特征在于:其中于第一架体(10)的第二侧(10b)设有多个齿轮轴(12),以分别穿套一个所述的传动齿轮(40),并各齿轮轴(12)的末端设有扣部(121);第二架体(30)设有多个扣孔(31),以对应地卡扣齿轮轴(12)的扣部(121)于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毂马达,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扣部(121)形成一凹部或突齿;第二架体(30)的扣孔(31)中含有一凸部或凹部,以对应地扣接所述的扣部(121)于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马达,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二架体(30)的外径大于联动轮(50)的内齿轮部(51)的孔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马达,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轮壳组(60)的第二轮壳(62)的内缘设有内齿轮面(621),以啮合所述的联动轮(50)的外缘(52)所设的外齿轮面,从而为所述的联动轮(50)驱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马达,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二轮壳(62)之外缘嵌置或镶嵌一层胎皮(62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齿轮(22)、大齿轮部(41)、小齿轮部(42)和内齿轮部(51)均为斜齿轮。
CN201921642350.2U 2018-10-22 2019-09-27 轮毂马达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34395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14283 2018-10-22
TW107214283U TWM581329U (zh) 2018-10-22 2018-10-22 Hub moto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43956U true CN211343956U (zh) 2020-08-25

Family

ID=68051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42350.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343956U (zh) 2018-10-22 2019-09-27 轮毂马达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43956U (zh)
TW (1) TWM581329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81329U (zh) 2019-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16076B2 (ja) 車両用動力伝達装置
CN201393133Y (zh) 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减速电机
JP2011174583A (ja) 車両用動力伝達装置
CN105680619A (zh) 电机组件及车辆起动机
CN211343956U (zh) 轮毂马达
JP6244772B2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用駆動装置
CN203691146U (zh) 具有润滑油油路循环机构的轮毂电机
TWI679148B (zh) 輪轂馬達
CN2670155Y (zh) 电动自行车轮毂
CN201268382Y (zh) 电动自行车的驱动装置
CN212447099U (zh) 电动车的驱动轮的驱动结构
CN210265707U (zh) 谐波增速器
WO2019172255A1 (ja) 車両駆動装置
CN209855675U (zh) 一种斜齿行星轮减速卷帘制头
CN217874009U (zh) 一种嵌入式车轮结构
CN212429690U (zh) 一种正反转输出扭矩均衡的蜗轮减速电机
JP4246566B2 (ja) 遊星歯車減速機
CN211701654U (zh) 减速起动机防溅式电枢
CN211599477U (zh) 一种散热润滑轻量化的后桥主减速器壳
CN213088725U (zh) 一种减速器内部轴承的油润滑结构
CN212928752U (zh) 一种下置螺杆式空压机用取力器
CN213899814U (zh) 一种高转矩输出、高集成度的轮毂功率模块
CN217761951U (zh) 高精度谐波减速机
CN111550547A (zh) 一种双向高速的驱动组件
CN216942581U (zh) 一种外啮合齿轮泵式后桥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25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