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43336U - 电动油泵 - Google Patents

电动油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43336U
CN211343336U CN201921769756.7U CN201921769756U CN211343336U CN 211343336 U CN211343336 U CN 211343336U CN 201921769756 U CN201921769756 U CN 201921769756U CN 211343336 U CN211343336 U CN 2113433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electric oil
oil pump
motor
suction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6975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林喜幸
片冈慈裕
永井友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Toso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Toso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Tosok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Tosok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433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433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And Applications Of Rotary Liquid Pump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 Rotary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电动油泵(1),无需通过用于对马达部(10)进行冷却的专用的冷却装置,而能够抑制马达部(10)的温度上升。该电动油泵(1)具有:马达部(10),其具有马达壳体(14);泵部(40),其具有泵壳体(51);吸入口(16),其将从外部送来的油吸入到泵部(40)内;以及泵出口(54),其将泵部(40)内的油向外部排出,吸入口(16)、泵出口(54)中的至少吸入口(16)设置于马达壳体(14)。

Description

电动油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油泵。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如下的电动油泵,该电动油泵具有:马达部,其具有马达壳体;泵部,其具有泵壳体;吸入口,其将从外部送来的油吸入到泵部内;以及泵出口,其将泵部内的油向外部排出。
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动油泵在泵壳体具有:吸入口,其将从外部送来的油吸入到泵部内;以及泵出口,其将泵部内的油向外部排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78670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动油泵中,存在如下课题:为了抑制随着向线圈通电的马达部的温度上升,需要对马达部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油泵,无需通过用于对马达部进行冷却的专用的冷却装置而能够抑制马达部的温度上升。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种电动油泵,其具有:马达部,其具有马达壳体;泵部,其具有泵壳体;吸入口,其将从外部送来的油吸入到所述泵部内;以及泵出口,其将所述泵部内的油向外部排出,该电动油泵的特征在于,所述吸入口和所述泵出口中的至少任意一方设置于所述马达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式的电动油泵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的电动油泵中,使油在所述一方与所述泵部之间流通的通路设置于所述马达壳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式的电动油泵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的电动油泵中,所述吸入口的面积比所述泵出口的面积大。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式的电动油泵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的电动油泵中,所述吸入口和所述泵出口这两者设置于所述马达壳体,使油在所述吸入口与所述泵部之间流通的吸入通路和使油在所述泵部与所述泵出口之间流通的排出通路设置于所述马达壳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第五方式的电动油泵的特征在于,在第四方式的电动油泵中,所述吸入口的面积比所述泵出口的面积大,所述吸入通路的横截面积比所述排出通路的横截面积大。
本实用新型的第六方式的电动油泵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的电动油泵中,针对作为电动油泵的安装对象的泵被安装体的安装面设置于所述马达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第七方式的电动油泵的特征在于,在第六方式的电动油泵中,所述吸入口的周围的面、所述泵出口的周围的面以及所述安装面位于沿所述马达部的马达轴的轴向延伸的同一假想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第八方式的电动油泵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的电动油泵中,该电动油泵具有对所述马达部的驱动进行控制的逆变器,所述马达壳体兼作所述逆变器的壳体的至少一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第九方式的电动油泵的特征在于,在第八方式的电动油泵中,所述逆变器的电子基板以沿所述马达部的马达轴的轴向延伸的姿势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十方式的电动油泵的特征在于,在第八方式的电动油泵中,所述逆变器的电子基板以沿与所述马达部的马达轴的轴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姿势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无需通过用于对马达部进行冷却的专用的冷却装置,而能够抑制马达部的温度上升。
附图说明
图1是将实施方式的电动油泵局部剖切并示出的剖切立体图。
图2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电动油泵中的除了马达壳体和泵壳体以外的部分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电动油泵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4是用于对该实施方式的电动油泵的各面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电动油泵的Z轴方向的后侧的侧视图。
图6是示出第1变形例的电动油泵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7是第2变形例的电动油泵的侧视图。
图8是第3变形例的电动油泵的侧视图。
标号说明
1:电动油泵;10:马达部;11:马达;12:马达罩;13:轴(马达轴);14:马达壳体;16:吸入口;17:吸入口的周围的面;18:第1定位销孔;19:第1螺栓孔;20:转子;22:定子;23:第1安装面;24:第2螺栓孔;25:第2安装面;26:通路密封塞;27:吸入通路;28:泵出口;40:泵部;47:泵转子;47a:内转子;47b:外转子;51:泵壳体;52:泵罩;53:螺栓;54:泵出口;55:泵出口的周围的面;56:第2定位销孔;57:第3螺栓孔;58:第3安装面;59:通路密封塞;61:排出通路;100:逆变器;101:电子基板;102:连接器;J:中心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电动油泵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向搭载于汽车等车辆上的变速器提供油的电动油泵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附图中,为了易于理解各结构,有时使实际的构造与各构造中的比例尺和数量数等不同。
另外,在附图中,适当示出XYZ坐标系来作为三维正交坐标系。在XYZ坐标系中,Z轴方向是与图1所示的中心轴线J的轴向平行的方向。中心轴线J是后述的马达部10的轴(马达轴)13的中心轴线。Y轴方向是与图1所示的电动油泵的短边方向平行的方向。X轴方向是与Y轴方向和Z轴方向这两个方向垂直的方向。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Z轴方向的正侧(+Z侧)记为“后侧”,将Z轴方向的负侧(-Z侧)记为“前侧”。另外,后侧和前侧只是用于进行说明的名称,并不限定实际的位置关系和方向。另外,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将与中心轴线J平行的方向(Z轴方向)简记为“轴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径向简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周向、即绕中心轴线J的方向(θ方向)简记为“周向”。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沿轴向延伸”除了严格地沿轴向(Z轴方向)延伸的情况之外,还包含沿相对于轴向在小于45°的范围内倾斜的方向延伸的情况。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沿径向延伸”除了严格地沿径向、即与轴向(Z轴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情况之外,还包含沿相对于径向在小于45°的范围内倾斜的方向延伸的情况。
【实施方式】
<整体结构>
图1是将实施方式的电动油泵局部剖切并示出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的电动油泵1具有马达部10、泵部40以及逆变器100。马达部10具有沿在轴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J配置的轴13。泵部40位于马达部10的轴向一侧(后侧),被马达部10经由轴13进行驱动,而将油排出。逆变器100配置于比马达部10靠+X侧的位置,对马达部10的驱动进行控制。
<马达部10>
如图1所示,马达部10具有轴13、转子20、定子22、马达壳体14以及线圈22b。
马达部10例如是内转子型的马达,转子20固定于轴13的外周面,定子22配置于转子20的径向外侧。转子20固定于轴13的轴向另一侧(前侧)。定子22与转子20对置地配置。
<泵部40>
如图1所示,泵部40具有泵转子47和泵壳体51。
(泵转子47)
如图1所示,泵转子47安装于轴13的后侧。泵转子47具有内转子47a和外转子47b。内转子47a固定于轴13。外转子47b包围内转子47a的径向外侧。
内转子47a呈圆环状。内转子47a是在径向外侧面具有齿的齿轮。内转子47a与轴13一起绕轴线(θ方向)旋转。在图1中,为了示出外转子47b的剖切面,而不示出外转子47b的一部分。外转子47b呈包围内转子47a的径向外侧的圆环状。外转子47b是在径向内侧面具有齿的齿轮。外转子47b的径向外侧面是圆形的。
内转子47a的径向外侧面的齿轮与外转子47b的径向内侧面的齿轮相互啮合,通过内转子47a随着轴13的旋转而旋转,使外转子47b旋转。即,通过轴13的旋转使泵转子47旋转。马达部10和泵部40具有由同一部件构成的作为旋转轴的轴13。由此,能够抑制电动油泵1在轴向上大型化。
另外,通过内转子47a和外转子47b旋转,使内转子47a与外转子47b的啮合部分之间的容积变化。容积减小的区域成为加压区域,容积增加的区域成为负压区域。
(泵罩52)
泵壳体51在Z轴方向的后侧的端部具有开口。该开口被泵罩52关闭。泵罩52被螺栓53固定于泵壳体51。
(壳体)
马达部10的马达壳体14和泵部40的泵壳体51是一个部件的一部分。马达壳体14和泵壳体51由金属(例如铝)制的铸造品构成。
收纳泵部40的泵转子47的转子收纳部和马达部10的马达壳体14可以是一个部件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分体的。另外,马达部10的马达壳体14和泵部40的泵壳体51也可以是分体的。
在像实施方式的电动油泵1那样马达壳体14和泵壳体51是一个部件的一部分的情况下,马达壳体14与泵壳体51的Z轴方向的边界被如下定义。即,壁的Z轴方向的中心是两个壳体的Z轴方向的边界,该壁设置有供轴13从马达壳体14内朝向泵壳体51的转子收纳部贯穿的贯通孔。
<逆变器100>
逆变器100具有电子基板101。电子基板101具有多个电子部件101b和安装有多个电子部件101b的基板101a。
图2是示出电动油泵1中的除了马达壳体14和泵壳体51之外的部分的立体图。在图1所示的马达壳体14的内部收纳有图2所示的马达11。在马达11的马达罩12中配置有图1所示的转子20、定子22以及轴13等。
如图2所示,逆变器100具有与外部连接器连接的连接器102,该外部连接器与电源相连。
图3是示出电动油泵1的外观的立体图。在电动油泵1的马达壳体14的+Y轴方向的端部设置有多个冷却翅片60。
在马达壳体14的-Y轴方向的端面(以下,称为侧面)设置有第1安装面23、第2安装面25、第1定位销孔18、第1螺栓孔19以及吸入口16。第1安装面23和第2安装面25是针对作为被安装体的变速器的安装面,该被安装体是电动油泵1的安装对象。吸入口16是将从变速器送来的油吸入到泵部40内的开口,处于朝向与Z轴方向垂直的-Y轴方向开口的状态。
在第1安装面23设置有第1螺栓孔19和第1定位销孔18。第1螺栓孔19是供螺栓通过的孔,该螺栓拧入设置于变速器的内螺纹。第1定位销孔18是供设置于变速器的定位用的第1定位销嵌入的孔。
在泵壳体51的-Y轴方向的端面(以下,称为侧面)设置有第3安装面58、第3螺栓孔57、第2定位销孔56以及泵出口54。泵出口54是将泵部40内的油朝向变速器排出的开口,处于朝向与Z轴方向垂直的-Y轴方向开口的状态。
在第2安装面25设置有第2螺栓孔24。在第3安装面58设置有第3螺栓孔57和第2定位销孔56。通过使变速器的第1定位销嵌入于第1定位销孔18中,并且使变速器的第2定位销嵌入于第2定位销孔56中,使电动油泵1相对于变速器被定位。进行了这样定位后的电动油泵1被分别通过第1螺栓孔19、第2螺栓孔24以及第3螺栓孔57的螺栓固定于变速器。
图4是用于说明电动油泵1的各面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在图4中,标号P表示沿Z轴方向延伸的假想平面。像图示那样,第1安装面23、第2安装面25、吸入口16的周围的面17、泵出口54的周围的面55以及第3安装面58位于同一假想平面上。
图5是示出电动油泵1的Z轴方向的后侧的侧视图。在马达壳体14设置有使油在吸入口16与泵部40之间流通的吸入通路27。另外,吸入通路27的全长中的泵部40侧的端部设置于泵壳体51。在为了使吸入通路27开通而设置于马达壳体14的侧面的开口嵌入有通路密封塞26。另外,如图3所示,在为了使吸入通路27开通而设置于马达壳体14的-X侧的端面的开口嵌入有通路密封塞26。
如图5所示,在泵壳体51和马达壳体14设置有使油在泵部40与泵出口54之间流通的排出通路61。排出通路61在从泵壳体51内经过马达壳体14内之后,再次返回到泵壳体51内,并至泵出口54。
在为了使排出通路61开通而设置于马达壳体14的侧面的开口嵌入有通路密封塞26。另外,如图3所示,在为了使排出通路61开通而设置于泵壳体51的-X侧的端面的开口嵌入有通路密封塞59。
图5所示的吸入口16的面积比泵出口54的面积大。另外,吸入通路27的横截面积比排出通路61的横截面积大。
接下来,对使实施方式的电动油泵1的一部分的结构变形为其他结构而得的各变形例进行说明。另外,以下,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各变形例的电动油泵1的结构与实施方式相同。
<第1变形例>
图6是示出第1变形例的电动油泵1的外观的立体图。在第1变形例的电动油泵1中,吸入口16和泵出口28这两者设置于马达壳体14。另外,对设置于马达壳体14的泵出口28标注与像实施方式那样设置于泵壳体51的泵出口54不同的标号(28)。
<第2变形例>
图7是第2变形例的电动油泵1的侧视图。在第2变形例的电动油泵1中,逆变器100的电子基板101以沿与Z轴方向垂直的Y轴方向延伸的姿势设置。
<电动油泵1的作用效果>
(1)实施方式的电动油泵1具有:马达部10,其具有马达壳体14;泵部40,其具有泵壳体51;以及吸入口16,其将从外部送来的油吸入到泵部40内。另外,实施方式的电动油泵1具有将泵部40内的油向外部排出的泵出口54。吸入口16设置于马达壳体14。
在该结构中,朝向泵部40内的油在被从马达壳体14的吸入口16吸入之后,在通过马达壳体14内时,对因向线圈通电而导致温度上升的马达部10进行冷却。由此,根据实施方式的电动油泵1,无需通过用于对马达部10进行冷却的专用的冷却装置,而能够抑制马达部10的温度上升。
另外,也可以采用在马达壳体14仅设置吸入口16和泵出口54中的泵出口54的结构。在该结构中,朝向马达壳体14的泵出口的油在被从泵部40内送出之后,在通过马达壳体14内时,对因向线圈通电而导致温度上升的马达部10进行冷却。
(2)在实施方式的电动油泵1中,使油在吸入口16与泵部40之间流通的吸入通路27设置在马达壳体14内。根据该结构的电动油泵1,能够利用在设置于马达壳体14内的吸入通路27内流动的油对马达部10进行冷却。
(3)在实施方式的电动油泵1中,吸入口16的面积比泵出口54的面积大。在该结构的电动油泵1中,通过使吸入口16和泵出口54彼此的面积不同,而在吸入到吸入口16中的油与从泵出口54排出的油之间产生压差。另外,在电动油泵1中,当泵部40在以得到所需的排出压力的条件下进行动作时,通过吸入口16的面积比泵出口54的面积大,与面积彼此相同的情况相比,抑制了吸入到吸入口16中的油的压力降低。
根据实施方式的电动油泵1,通过在吸入到吸入口16中的油与从泵出口54排出的油之间产生压差,能够抑制由最小必要压差的不足引起的过量排出的产生。另外,根据电动油泵1,通过抑制吸入到吸入口16中的油的压力降低,能够抑制由压力降低引起的气穴现象(油内的气泡)的产生。
(4)在第1变形例的电动油泵1中,吸入口16和泵出口28这两者设置于马达壳体14。另外,在第1变形例的电动油泵1中,使油在吸入口16与泵部40之间流通的吸入通路27和使油在泵部40与泵出口28之间流通的排出通路设置于马达壳体14内。根据该结构的电动油泵1,使在吸入通路27内流动的油和在排出通路内流动的油作为对马达部10进行冷却的制冷剂而发挥功能,从而能够高效地对马达部10进行冷却。
(5)在第1变形例的电动油泵1中,吸入口16的面积比泵出口28的面积大,吸入通路27的横截面积比排出通路的横截面积大。在该结构的电动油泵1中,吸入口16和泵出口28彼此的面积不同,并且吸入通路27和排出通路彼此的横截面积不同,由此在从吸入口16吸入的油与从泵出口28排出的油之间产生压差。另外,在电动油泵1中,当泵部40在得到所需的排出压力的条件下进行动作时,通过使吸入口16的面积比泵出口28的面积大,使吸入通路27的横截面积比排出通路的横截面积大,抑制了吸入的油的压力降低。
根据第1变形例的电动油泵1,通过使在吸入到吸入口16中的油与从泵出口28排出的油之间产生压差,能够抑制由最小必要压差的不足引起的过量排出的产生。另外,根据电动油泵1,通过抑制吸入到吸入口16中的油的压力降低,能够抑制因压力降低引起的气穴现象的产生。
(6)在实施方式的电动油泵1中,电动油泵1的针对作为安装对象的变速器的安装面(23、25、58)设置于马达壳体14。在该结构的电动油泵1中,一般来说,通过在比泵部40重的马达部10设置安装面,与在泵部40设置安装面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电动油泵1牢固地固定于变速器。根据这样牢固地固定的电动油泵1,与在泵部40设置安装面的结构相比,能够提高电动油泵1对干扰的振动耐性。
(7)在实施方式的电动油泵1中,吸入口16的周围的面17、泵出口54的周围的面55以及安装面(23、25、58)位于沿马达部10的轴13的轴向延伸的同一假想平面P上。
在该结构的电动油泵1中,如果以使安装面(23、25、58)与变速器的被安装面紧贴的状态安装电动油泵1,则吸入口16的周围的面17和泵出口54的周围的面55与变速器的被安装面紧贴而密封吸入口16和泵出口54。即,在电动油泵1中,随着电动油泵1安装于变速器,密封吸入口16和泵出口54。此时,电动油泵1以使Y轴方向沿与变速器的被安装面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姿势固定于变速器。在这样固定的电动油泵1中,与以使Z方向沿与变速器的被安装面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姿势固定于变速器的结构相比,与安装面相反的一侧的端面与被安装面的距离变短。因此,以变速器的被安装面作为支点,以与安装面相反的一侧的部分作为力点,利用该原理使向电动油泵1施加的振动力变得更小。
根据实施方式的电动油泵1,能够随着将电动油泵1安装于变速器,密封吸入口16和泵出口54,因此能够提高电动油泵1的安装作业性。另外,根据电动油泵1,由于使向固定于变速器的状态的电动油泵1施加的振动力变得更小,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电动油泵1对干扰的振动耐性。另外,根据电动油泵1,由于能够利用将电动油泵1安装于变速器的力来密封吸入口16和泵出口54,因此能够提高密封性。
(8)在实施方式的电动油泵1中,如图1所示,马达壳体14兼作逆变器100的壳体的一部分。根据该结构的电动油泵1,能够省去与电动油泵1分开设置逆变器100的工夫,从而提高电动油泵1的设置作业性。另外,根据电动油泵1,马达壳体14兼作逆变器100的壳体的一部分,由此能够实现低成本化和省空间化。
(9)在实施方式的电动油泵1中,逆变器100的电子基板101以沿相对于Z轴方向稍微倾斜的方向延伸的姿势设置。在本实用新型中,如上所述,除了严格地沿轴向(Z轴方向)延伸的情况之外,还包含沿相对于轴向在小于45°的范围内倾斜的方向延伸的情况。因此,在实施方式的电动油泵1中,电子基板101以沿轴向延伸的姿势设置。在该结构的电动油泵1中,将电动油泵1的轴向的区域、即长度方向的区域作为电子基板101的设置空间来加以利用。根据电动油泵1,通过这样将电动油泵1的长度方向的区域作为电子基板101的设置空间来加以利用,能够抑制因设置逆变器100而导致电动油泵1的平面尺寸大型化。
另外,如作为第3变形例的电动油泵的侧视图的图8所示,逆变器100的电子基板101也可以以严格地沿轴向延伸的姿势设置。
(10)在第2变形例的电动油泵1中,逆变器100的电子基板101以沿与轴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姿势设置。根据该结构的电动油泵1,如图7所示,能够将逆变器100设置于电动油泵1,而无需在以电动油泵1的轴心为中心的周围存在逆变器100。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能够在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和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于实用新型的范围和主旨内,同时也包含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及其均等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动油泵,其具有:
马达部,其具有马达壳体;
泵部,其具有泵壳体;
吸入口,其将从外部送来的油吸入到所述泵部内;以及
泵出口,其将所述泵部内的油向外部排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入口和所述泵出口中的至少任意一方设置于所述马达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油泵,其特征在于,
使油在所述一方与所述泵部之间流通的通路设置于所述马达壳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油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入口的面积比所述泵出口的面积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油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入口和所述泵出口这两者设置于所述马达壳体,
使油在所述吸入口与所述泵部之间流通的吸入通路和使油在所述泵部与所述泵出口之间流通的排出通路设置于所述马达壳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油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入口的面积比所述泵出口的面积大,
所述吸入通路的横截面积比所述排出通路的横截面积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油泵,其特征在于,
针对作为电动油泵的安装对象的泵被安装体的安装面设置于所述马达壳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油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入口的周围的面、所述泵出口的周围的面以及所述安装面位于沿所述马达部的马达轴的轴向延伸的同一假想平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油泵,其特征在于,
该电动油泵具有对所述马达部的驱动进行控制的逆变器,
所述马达壳体兼作所述逆变器的壳体的至少一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油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逆变器的电子基板以沿所述马达部的马达轴的轴向延伸的姿势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油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逆变器的电子基板以沿与所述马达部的马达轴的轴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姿势设置。
CN201921769756.7U 2018-10-24 2019-10-21 电动油泵 Active CN21134333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00166 2018-10-24
JP2018200166A JP7322380B2 (ja) 2018-10-24 2018-10-24 電動オイルポン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43336U true CN211343336U (zh) 2020-08-25

Family

ID=70389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69756.7U Active CN211343336U (zh) 2018-10-24 2019-10-21 电动油泵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322380B2 (zh)
CN (1) CN211343336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150296A (ja) * 2021-03-26 2022-10-07 日本電産トーソク株式会社 電動ポンプ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19617B2 (ja) 2004-12-27 2009-08-26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トロコイド型オイルポンプ
JP5903089B2 (ja) 2013-11-29 2016-04-13 株式会社ミツバ 電動ポンプ
CN211377816U (zh) 2017-03-03 2020-08-28 日本电产东测有限公司 泵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067034A (ja) 2020-04-30
JP7322380B2 (ja) 2023-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80770B1 (ko) 전동식 워터펌프
EP2204581B1 (en) Electric compressor integral with drive circuit
US8678784B2 (en) Drive device
US10415590B2 (en) Electric coolant pump
US11781643B2 (en) Drive device
CN101463814A (zh) 电动压缩机
EP3608542A1 (en) Mounting structure of electric pump
CN211924455U (zh) 电动油泵装置
CN211343336U (zh) 电动油泵
JP5872921B2 (ja) ハイブリッドシステム用モータユニット
CN210431151U (zh) 马达驱动单元
CN103703249B (zh) 包括组装装置的模块化电压缩机
JP2013189992A (ja) 車両
CN112787456B (zh) 车辆、电机及壳体结构
CN210669779U (zh) 马达单元
JP2021165555A (ja) 電動ポンプ
CN210693704U (zh) 电动油泵
JP2002266613A (ja) 三連式オイルポンプを備えた潤滑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091987A (ja) 車両空調用電動圧縮機
CN116529487A (zh) 电动油泵
JP6060488B2 (ja) 電動ポンプユニット
CN212155139U (zh) 电动油泵
EP4053413A1 (en) Crankshaft mounted pump
CN115030897B (zh) 安装到曲轴的压缩机
US11876433B2 (en) Drive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