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37493U - 一种螺栓换向出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螺栓换向出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37493U
CN211337493U CN201922008518.0U CN201922008518U CN211337493U CN 211337493 U CN211337493 U CN 211337493U CN 201922008518 U CN201922008518 U CN 201922008518U CN 211337493 U CN211337493 U CN 2113374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bolt
wheel
pulley
rever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0851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志忠
蒙国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Zhuoche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Zhuoche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Zhuoche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Zhuoche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0851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374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374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374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ttitude Control For Article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栓换向出料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螺栓换向出料装置,包括机架、安装于所述机架的第一皮带机构以及驱动所述第一皮带机构的驱动件;所述第一皮带机构包括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和第一皮带;所述第一皮带的上表面用于承接倒置的螺栓且将所述螺栓沿所述第一带轮至所述第二带轮的方向输送;所述第二带轮内设有用于吸附螺栓的磁石,所述螺栓换向出料装置能够将倒置的螺栓换向呈正置的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螺栓换向出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栓理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螺栓换向出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在进行螺栓的生产加工时,通常将螺栓毛料置于理料机中,通过理料机的理料上料将螺栓输送至下一道工序进行螺栓毛料的加工。
申请号为201810260583X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螺栓自动理料机,结合该申请说明书【0037】段和附图3可知,第二转盘的外侧面形成有凸环,凸环和挡板之间的间隙宽度大于螺栓的螺杆直径并小于螺栓的螺栓头直径,使得待理料的螺栓会沿着上述间隙周向滑出。
但在生产螺栓头的外径和螺栓杆的外径比值大于2:1的螺栓时,由于螺杆头较大,使得上述螺栓容易卡在上述凸环和挡板之间的间隙上,造成螺栓在螺栓自动理料机上较难输出的问题。
针对上述难题,由于上述螺栓由于螺栓头的比重较大,螺栓的中心位于螺栓头处,使得上述螺栓在输料过程中较为容易进行倒置,因此能够采用全自动螺母理料机进行生产。全自动螺母理料机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813537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的一种全自动螺母理料机。
但是上述全自动螺母理料机在对螺栓理料后,输出的螺栓均为倒置,即螺栓头在下螺栓杆在上的状态,而在下一道工序需要将螺栓处于正置状态,即螺栓头在上螺栓杆在下的状态,因此需要研发出一种螺栓换向出料装置来进行螺栓的换向出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栓换向出料装置,所述螺栓换向出料装置能够将倒置的螺栓换向呈正置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螺栓换向出料装置,包括机架、安装于所述机架的第一皮带机构以及驱动所述第一皮带机构的驱动件;所述第一皮带机构包括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和第一皮带;所述第一皮带的上表面用于承接倒置的螺栓且将所述螺栓沿所述第一带轮至所述第二带轮的方向输送;所述第二带轮内设有用于吸附螺栓的磁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螺栓换向出料装置的原理如下所示:倒置的螺栓从螺母理料机中输出后,以倒置的状态置于第一皮带的上表面,并且随第一皮带的上表面沿第一带轮至第二带轮的方向输送,当螺栓被输送至第二带轮处时,由于第二带轮内置有磁石,使得螺栓在第二带轮的磁石的吸附作用下,在第一皮带的输送下绕第二带轮做周向旋转,且螺栓的螺栓头始终处于和第一皮带贴合的状态,待螺栓被输送至第二带轮的下方时,螺栓处于正置状态,即完成螺栓从倒置状态至正置状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在第一皮带机构的下方还设有第二皮带机构,所述第二皮带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带轮同侧的第三带轮、位于所述第二带轮同侧的第四带轮和第二皮带;所述第一皮带的下带和所述第二皮带的上带之间形成有夹持所述螺栓的螺栓头的夹持间隙,所述第一皮带的下表面和所述第二皮带的上表面进行同步输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螺栓处于第二带轮的下端时,在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的共同作用下,螺栓的螺栓头的一侧被夹持于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的夹持间隙中,螺栓随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的同步输送下进行输送。第二皮带机构和第一输送机构的组合能够将螺栓从第二带轮的下方进行承接,并且将螺栓以正置的状态进行输送,有助于将螺栓以正置的状态输送至下一道工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还设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和所述第二皮带之间形成有供所述螺栓的螺栓杆通过的限位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条和第二皮带之间形成的限位间隙能够对输送中的螺栓进行限位,降低螺栓在输送过程中从夹持间隙中脱落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还设有下料板组,所述下料板组具有与限位间隙相连的下料间隙,所述下料板组具有沿远离限位间隙方向向下倾斜的下料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料板组能够承接从第二皮带机构中输出的螺栓,螺栓的螺栓头架在下料板组的下料斜面上,使得螺栓能够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斜向下滑移进入到下一道工序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第一皮带机构和所述第二皮带机构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中,所述第三带轮位于第一带轮的外侧,所述第四带轮位于所述第二带轮的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皮带机构的长度小于第二皮带机构的长度,使得从第二带轮中旋转输送下来的螺栓能够先架于第二皮带和限位条之间,并且在第二皮带机构的作用下进入到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之间的夹持间隙中,上述结构的限定,能够降低螺栓从螺栓换向出料装置上发生脱料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皮带机构也由所述驱动件驱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皮带机构和第二皮带机构均由驱动件驱动,有助于提升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的同步率,使得螺栓在夹持间隙之间的输送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为安装于机架且输出轴与所述第一带轮连接的驱动电机;所述第二带轮和所述第四带轮之间设有传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驱动电机与第一带轮之间连接,且通过第二带轮和第四带轮之间的传动机构从而实现驱动电机对第二皮带机构的驱动,上述螺栓换向出料装置的布局较为合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二带轮同轴安装的第一齿轮、安装于支架且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同轴安装于第二齿轮的第一同步轮、同轴安装于第四带轮的第二同步轮以及连接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的同步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实现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同向输送的目的,则必须采用两级传动的方式,而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传动精度较高,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和同步带的传动精度也较为理想,有助于实现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的同步输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在所述第一皮带的上带的下方设有平行于所述第一皮带的上带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一皮带的上带之间存在第一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板能够支撑第一皮带的上带,避免第一皮带的上表面在承载螺栓时形变过大造成上表面的螺栓倾倒。其中,第一间隙使得第一皮带的上带有且仅有在支撑螺栓时才会与第一支撑板接触,有助于减少第一皮带和第一支撑板之间的摩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在所述第二皮带的上带的下方设有平行于所述第二皮带的上带的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和所述第二皮带的上带之间存在第三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支撑板用于支撑第二皮带的上带,避免第二皮带在承载螺栓的过程中形变量过大造成螺栓从夹持间隙中脱落。其中,第三间隙的设置使得第二皮带有且在支撑螺栓的过程中才会与第三支撑板抵接,有助于能够减少第二皮带和第三支撑板之间的摩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一种螺栓换向出料装置,包括机架、第一皮带机构和驱动件,第一皮带机构在第二带轮中设置有用于吸附螺栓的磁石,从而实现将倒置的螺栓转变成正置状态;
2、机架还设有第二皮带机构,能够承接从第二带轮处滑下的螺栓,并且和第一皮带机构进行配合将螺栓以正置的状态输送至下一道工序;
3、限位条的设置能够对螺栓进行限位,降低螺栓从螺栓换向出料装置上脱离的概率;
4、第一皮带机构和第二皮带机构均由驱动机进行驱动,有助于实现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的同步输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螺栓换向出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皮带机构和第二皮带机构安装于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带轮安装于立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涨紧轮安装于立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11、底板;12、立板;121、第一腰型孔;13、限位条;131、限位间隙;14、支脚;151、第一支撑板;1511、第一间隙;152、第二支撑板;1521、第二间隙;153、第三支撑板;1531、第三间隙;161、第一下料板;162、第二下料板;163、下料间隙;164、下料斜面;2、第一皮带机构;21、第一带轮;22、第二带轮;221、安装槽;222、磁石;23、第一皮带;24、第一转轴;3、第二皮带机构;31、第三带轮;32、第四带轮;33、第二皮带;34、第二转轴;35、第三转轴;36、第一涨紧轴;361、第一螺柱;37、第一涨紧轮;4、驱动电机;5、夹持间隙;61、第一齿轮;62、第二齿轮;63、第四转轴;64、第一同步轮;65、第二同步轮;66、同步带;671、第二螺柱;68、第二涨紧轮;69、涨紧支架;691、第二腰型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阅附图1,一种螺栓换向出料装置,包括机架1、第一皮带机构2、第二皮带机构3以及驱动件。机架1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11和垂直安装于底板11的立板12。立板12包括正面12a和背面12b。其中,第一皮带机构2、第二皮带机构3均水平安装于立板12的正面12a,第二皮带机构3位于第一皮带机构2的下方。
驱动件为一驱动电机4,安装于立板12的背面。驱动电机4驱动第一皮带机构2和第二皮带机构3同步旋转。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垂直贯穿立板12。
参阅附图1至附图3,第一皮带机构2包括第一带轮21、第二带轮22和第一皮带23。第一带轮21安装于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第二带轮22通过第一转轴24旋转安装于立板12的正面12a,第二带轮22能够与第一转轴24同步转动。第一皮带23安装于第一带轮21和第二带轮22上。第一皮带2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水平设置。
第二带轮22开设有一安装槽221且在安装槽221内设置有用于吸附螺栓的磁石222。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槽221为圆形槽且开设于第二带轮22远离立板12的端面,且磁石222为嵌入安装槽221内的环形磁石222。
参阅附图2,第二皮带机构3包括第三带轮31、第四带轮32和第二皮带33。第三带轮31通过第二转轴34旋转安装于立板12的正面,第四带轮32通过第三转轴35旋转安装于立板12的正面,第三带轮31能够与第二转轴34同步转动,第四带轮32能够与第三转轴35同步转动。第二皮带3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也均为水平设置。
其中,在第一皮带机构2和第二皮带机构3在底板11上表面的投影中,第三带轮31位于第一带轮21的外侧,第四带轮32位于第二皮带33轮的外侧。第一皮带23的长度小于第二皮带33的长度。
参阅附图4,第一皮带23的下带和第二皮带33的上带之间形成有用于夹持螺栓的螺栓头的夹持间隙5。当螺栓的螺栓头的一侧被夹持于夹持间隙5中,螺栓的螺栓头的顶面完全贴合于第一皮带23的下表面。
机架1还设置有一根限位条13,限位条13平行于螺栓的输送方向且位于第二皮带33的上带远离立板12的一侧。其中,限位条13和第二皮带33的上带之间形成有供螺栓的螺栓杆通过的限位间隙131。限位条13的顶面的高度小于第二皮带33的上表面高度。其中,底板11设置有支撑限位条13两端的支脚14。
参阅附图2,第三带轮31和第四带轮32之间还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二皮带33涨紧状态的涨紧组件。第一涨紧组件包括第一涨紧轴36和旋转安装于第一涨紧轴36上的第一涨紧轮37。
参阅附图2和附图5,第一涨紧轴36在远离第一涨紧轮37的一端具有外径小于其自身外径的第一螺柱361。立板12上开设有垂直于底板11且供第一螺栓穿过的第一腰型孔121,第一涨紧轴36的第一螺柱361通过第一腰型孔121后并使用与第一螺柱361配合的螺母实现将第一涨紧轴36固定在立板12上。调试人员能够通过调节第一涨紧轴36在立板12上高度调整第二皮带机构3的涨紧。
参阅附图6,第二带轮22和第四带轮32之间还设置有将第二带轮22的扭矩传递给第四带轮32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安装于第一转轴24且随第一转轴24同步旋转的第一齿轮61、旋转安装于立板12且垂直于立板12的第四转轴63、安装于第四转轴63且随第四转轴63同步旋转的第二齿轮62、安装于第四转轴63且随第四转轴63同步旋转的第一同步轮64、安装于第三转轴35且随第三转轴35同步旋转的第二同步轮65、连接第一同步轮64和第二同步轮65的同步带66。其中,第一齿轮61和第二齿轮62相互啮合。
立板12在其背面还设置有涨紧支架69和用于调节同步带66涨紧状态的第二涨紧组件。第二涨紧组件包括第二涨紧轴和旋转安装于第二涨紧轴上的第二涨紧轮68。第二涨紧轴在远离第二涨紧轮68的一端具有外径小于其自身外径的第二螺柱671。涨紧支架69上开设有供第二螺柱671穿过的第二腰型孔691,第二涨紧轴的第二螺柱671通过第二腰型孔691后并使用与第二螺柱671配合的螺母实现将第二涨紧轴固定在涨紧支架69上。
参阅附图2,为了提升,第一皮带机构2和第二皮带机构3输送螺栓的稳定性,降低螺栓从第一皮带机构2和第二皮带机构3上脱落,立板12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板151、第二支撑板152、第三支撑板153。
第一支撑板151位于第一皮带23的上带的下方且平行于第一皮带23的上带。其中,第一支撑板151和第一皮带23的上带之间存在第一间隙1511。第二支撑板152位于第一皮带23的下带的上方且平行于第一皮带23的下带。第二支撑板152和第一皮带23的下带之间存在间隙。第三支撑板153位于第二皮带33的上带的下方且平行于第二皮带33的上带。其中,第三支撑板153和第二皮带33的上带之间存在第三间隙153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间隙1511、第二间隙1521和第三间隙1531均不大于5mm。
参阅附图1,机架1在第二皮带33的输出端还设有下料板组。下料板组包括固定于立板12的第一下料板161和固定于限位条13的第二下料板162。第一下料板161和第二下料板162之间形成有与限位间隙131对应的下料间隙163,且第一下料板161和第二下料板162的顶面均为沿远离限位间隙131方向向下倾斜的下料斜面164。
结合附图1至附图6,上述螺栓换向出料装置对倒置的螺栓的换向步骤如下所示:
1、倒置的螺栓从螺母理料盘出料口出料并进入到第一皮带23的上表面;
2、倒置的螺栓在第一皮带23的输送下,沿第一带轮21至第二带轮22的方向输送;
3、倒置的螺栓被输送至第二带轮22的上方,并在第一皮带23的带动下沿第二带轮22的外周面周向运行至第二带轮22的下方,实现从倒置状态转换成正置状态,由于第二带轮22内设置有吸附螺栓的磁石222,使得螺栓的螺栓头始终与第一皮带23的外表面贴合;
4、螺栓的螺栓头卡入第一皮带23和第二皮带33的夹持间隙5,并且在第一皮带机构2和第二皮带机构3的共同作用下,沿加持间隙的长度方向被输送;
5、螺栓离开夹持间隙5中,并且在第二皮带33的输送下进入到下料板组,并且沿着下料间隙163向下滑入下一道工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螺栓换向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安装于所述机架(1)的第一皮带机构(2)以及驱动所述第一皮带机构(2)的驱动件;所述第一皮带机构(2)包括第一带轮(21)、第二带轮(22)和第一皮带(23);所述第一皮带(23)的上表面用于承接倒置的螺栓且将所述螺栓沿所述第一带轮(21)至所述第二带轮(22)的方向输送;所述第二带轮(22)内设有用于吸附螺栓的磁石(2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栓换向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在第一皮带机构(2)的下方还设有第二皮带机构(3),所述第二皮带机构(3)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带轮(21)同侧的第三带轮(31)、位于所述第二带轮(22)同侧的第四带轮(32)和第二皮带(33);所述第一皮带(23)的下带和所述第二皮带(33)的上带之间形成有夹持所述螺栓的螺栓头的夹持间隙(5),所述第一皮带(23)的下表面和所述第二皮带(33)的上表面进行同步输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栓换向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还设有限位条(13),所述限位条(13)和所述第二皮带(33)之间形成有供所述螺栓的螺栓杆通过的限位间隙(1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螺栓换向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还设有下料板组,所述下料板组具有与限位间隙(131)相连的下料间隙(163),所述下料板组具有沿远离限位间隙方向向下倾斜的下料斜面(16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螺栓换向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皮带机构(2)和所述第二皮带机构(3)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中,所述第三带轮(31)位于第一带轮(21)的外侧,所述第四带轮(32)位于所述第二皮带(33)轮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栓换向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皮带机构(3)也由所述驱动件驱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螺栓换向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安装于机架(1)且输出轴与所述第一带轮(21)连接的驱动电机(4);所述第二带轮(22)和所述第四带轮(32)之间设有传动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螺栓换向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二带轮(22)同轴安装的第一齿轮(61)、安装于支架且与第一齿轮(61)啮合的第二齿轮(62)、同轴安装于第二齿轮(62)的第一同步轮(64)、同轴安装于第四带轮(32)的第二同步轮(65)以及连接第一同步轮(64)和第二同步轮(65)的同步带(6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栓换向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在所述第一皮带(23)的上带的下方设有平行于所述第一皮带(23)的上带的第一支撑板(151),所述第一支撑板(151)和所述第一皮带(23)的上带之间存在第一间隙(1511)。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栓换向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在所述第二皮带(33)的上带的下方设有平行于所述第二皮带(33)的上带的第三支撑板(153),所述第三支撑板(153)和所述第二皮带(33)的上带之间存在第三间隙(1531)。
CN201922008518.0U 2019-11-19 2019-11-19 一种螺栓换向出料装置 Active CN2113374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08518.0U CN211337493U (zh) 2019-11-19 2019-11-19 一种螺栓换向出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08518.0U CN211337493U (zh) 2019-11-19 2019-11-19 一种螺栓换向出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37493U true CN211337493U (zh) 2020-08-25

Family

ID=72089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08518.0U Active CN211337493U (zh) 2019-11-19 2019-11-19 一种螺栓换向出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374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27891A (zh) * 2021-01-25 2021-05-25 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 螺栓表面漆层脱除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27891A (zh) * 2021-01-25 2021-05-25 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 螺栓表面漆层脱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73474B (zh) 板材封边生产线及板材封边方法
CN115083980B (zh) 一种多基岛引线框架与芯片粘合用引线框架输送装置
CN211337493U (zh) 一种螺栓换向出料装置
CN115070115A (zh) 一种金属板材的自动化切割装置
CN109175169A (zh) 自动生产弹簧床垫设备
CN108581595A (zh) 一种工件连续转运机构
CN208560881U (zh) 一种轴套连续垂直提升机构
CN112875241A (zh) 板材下料装置及板材下料方法
CN205555417U (zh) 一种箱式物料高速斜轮分拣机
CN114669506A (zh) 一种运输导辊的生产设备
CN209157005U (zh) 自动生产弹簧床垫设备
CN211685779U (zh) 装箱组件
CN217076212U (zh) 一种浮法光伏钢化玻璃生产的输送设备
CN219408176U (zh) 一种胶合板输送用翻转装置
CN214027717U (zh) 一种丝印机中的输送跑台
CN214454746U (zh) 一种物流用通用型多工位自动移载机
CN220866468U (zh) 一种端子检测用自动上料机构
CN217868044U (zh) 一种番茄酱加工用自动罐装封口机
CN218641838U (zh) 一种集装箱式葡萄酒灌装生产线的输送装置
CN217618139U (zh) 一种用于轴承生产的带锯床
CN219602646U (zh) 一种适用手表tp屏输送翻转滚轮线装置
CN213530532U (zh) 具有自动对准功能的弯管机上料装置
CN220200806U (zh) 送料组件及输送装置
CN213059089U (zh) 一种传感器生产用包装设备
CN217947643U (zh) 一种饮料罐定位输送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