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35875U - 一种用于车辆保险杠的防下沉支架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车辆保险杠的防下沉支架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35875U
CN211335875U CN201922473176.XU CN201922473176U CN211335875U CN 211335875 U CN211335875 U CN 211335875U CN 201922473176 U CN201922473176 U CN 201922473176U CN 211335875 U CN211335875 U CN 2113358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bracket
sinking
support
bracke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7317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明敏
和仕超
魏群雄
陆慧
高世杰
李莹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Wuhan Lotus Car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7317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358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358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358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车辆保险杠的防下沉支架组件,涉及车辆领域。防下沉支架组件包括防下沉支架和加强支架。防下沉支架位于所述车辆的前端的车身处,其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接部。加强支架安装于前保险杠面向所述车辆后端的一侧,所述加强支架背向所述前保险杠的一侧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卡接部配合的卡接结构,通过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卡接结构的配合实现所述车身与所述前保险杠的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方案既可以防下沉又可以简化保险杠的装配过程。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车辆保险杠的防下沉支架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保险杠的防下沉支架组件。
背景技术
保险杠防下沉模块用于系统性解决保险杠下沉的问题,与车辆的PQ质量密切相关。目前的防下沉模式主要有:1.通过多个固定在前保险杠本体上的单独支架,搭接在防撞梁或者车身上,实现防下沉的作用;2.通过多个预装在车身上的单独支架搭接到前保险杠上,实现防下沉的作用。以上的防下沉模式虽然均能起到防止保险杠下沉的作用,但是其中均是采用个多单独的支架预装来实现防下沉,这无疑增加了装配过程的复杂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于车辆保险杠的防下沉支架组件,能够简化保险杠的装配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提升车辆外部美观性。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保险杠的防下沉支架组件,包括:
防下沉支架,位于所述车辆的前端的车身处,其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接部;
加强支架,安装于前保险杠面向所述车辆后端的一侧,所述加强支架背向所述前保险杠的一侧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卡接部配合的卡接结构,通过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卡接结构的配合实现所述车身与所述前保险杠的连接。
可选地,所述防下沉支架包括: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沿所述车辆的横向延伸,包括多个依次交错布置且一体成型的凸起结构和凹槽结构,多个所述凸起结构和所述凹槽结构之间均平行布置,且所述凸起结构和所述凹槽结构沿所述车辆的纵向延伸,所述凹槽结构的顶端设有开口,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卡接部,所述凸起结构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通过紧固件穿过所述多个第一安装孔与所述车辆的水箱上横梁,以将所述支撑板固定于所述水箱上横梁;
多个支撑支架,沿所述车辆的竖向延伸,支撑于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车辆的防撞梁之间。
可选地,所述凸起结构上设置有沿所述凸起结构顶部向上延伸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用于连接所述防下沉支架与所述加强支架。
可选地,所述加强支架的指向所述车辆顶端的一侧设有第二卡接部,用于与所述前保险杠卡接。
可选地,所述加强支架的指向所述车辆顶端的一侧边缘设有裙边,所述裙边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通过螺栓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凸起部以将所述防下沉支架与所述加强支架的连接。
可选地,每一个所述凹槽结构上均设置有与位于其两边的所述凸起结构连接的加强筋,用于加强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凹槽结构的连接。
可选地,所述卡接结构设置成向所述第一卡接部延伸的凸出结构。
可选地,所述凸出结构的横截面为四边形。
可选地,所述支撑支架与所述支撑板通过螺钉连接。
可选地,所述支撑支架的数量为四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设置防下沉支架和加强支架,防下沉支架安装在车身处,加强支架安装在前保险杠上,然后通过将防下沉支架和加强支架的卡接实现前保险杠与车身的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巧妙地将现有技术中的防下沉支架集成为一个整体,如此设置,不仅可以简化前保险杠的装配过程,还可以提高装配的精度。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保险杠的防下沉支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防下沉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加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保险杠的防下沉支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保险杠的防下沉支架组件装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保险杠的防下沉支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保险杠的防下沉支架组件,包括防下沉支架20和加强支架10。防下沉支架20位于车辆的前端的车身处,其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接部(位于图中23位置处)。加强支架10安装于前保险杠面向车辆后端的一侧,加强支架10背向前保险杠的一侧设置有多个与第一卡接部配合的卡接结构11,通过第一卡接部与卡接结构11的配合实现车身与前保险杠的连接。
根据本实施例的方案,设置防下沉支架20和加强支架10,防下沉支架20安装在车身处,加强支架10安装在前保险杠上,然后通过将防下沉支架20和加强支架10的卡接实现前保险杠与车身的连接。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将现有技术中的防下沉支架集成为一个整体,如此设置,不仅可以简化前保险杠的装配过程,还可以提高装配的精度。
将零散的支架集成为一个大的模块,从前保险杠上端与发动机舱盖即前组合灯配合敏感区域实现对前保险杠的约束。通过模块化的装配及系统性的防下沉能同时托住前保险杠上端及与发舱盖配合区域,有效提升前保险杠与周边件外观配合PQ质量。
本实施例用一种新的模块化的方式来系统性的防止前保险杠下沉,增加前保险杠安装导向,防下沉支架通过工装装配到车身上,确保装配精度和车辆外观PQ质量。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防下沉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防下沉支架包括支撑板21和多个支撑支架22。支撑板21沿车辆的横向延伸,包括多个依次交错布置且一体成型的凸起结构24和凹槽结构23,多个凸起结构24和凹槽结构23之间均平行布置,且凸起结构24和凹槽结构23沿车辆的纵向延伸,凹槽结构23的顶端设有开口,用于形成第一卡接部,凸起结构24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27(如图1所示),通过紧固件穿过多个第一安装孔27与车辆的水箱上横梁,以将支撑板固定于水箱上横梁。优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凸起结构24远离加强支架10的一端向下形成下平面,并在下平面上开设第一安装孔27。多个支撑支架22沿车辆的竖向延伸,支撑于支撑板21与车辆的防撞梁之间。优选地,支撑支架22一端与支撑板21连接,与其相对的另一端与车辆的防撞梁连接。防下沉支架20既可以托住前保险杠又可以顶住前保险杠与发动机舱盖的配合区域。
继续结合图2进行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凸起结构24上设置有沿凸起结构24顶部向上延伸的凸起部26,凸起部26用于连接防下沉支架20与加强支架10。
可选地,加强支架10的指向车辆顶端的一侧设有第二卡接部(未图示),用于与前保险杠卡接,前保险杠的上端卡入第二卡接部中。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加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卡接部位于图3中的沿纸质横向最长的边缘处。
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保险杠的防下沉支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加强支架的指向车辆顶端的一侧边缘设有裙边12,裙边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通过螺栓穿过第二安装孔与凸起部26以将防下沉支架20与加强支架10的连接。
继续结合图4进行说明,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每一个凹槽结构23上均设置有与位于其两边的凸起结构24连接的加强筋25,用于加强凸起结构24与凹槽结构23的连接。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卡接结构11设置成向第一卡接部延伸的凸出结构。优选地,凸出结构的横截面为四边形。在其他实施例中,凸出结构的横截面也可以为三角形或其他规则或不规则图形,当然,相应地,第一卡接部的结构要与凸出结构相配合才能实现两者的卡接。
可选地,支撑支架22与支撑板21通过螺钉连接。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支架22的数量为四个。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保险杠的防下沉支架组件装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车辆保险杠的防下沉支架组件的装配过程为:先分别将防下沉支架20安装在车身上、加强支架10安装在前保险杠上,然后将加强支架10中的凸出结构推入防下沉支架20中的第一卡接部中,实现加强支架10与防下沉支架20的卡接,最后再通过裙边12与凸起部26的连接加固加强支架10与防下沉支架20的连接。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保险杠的防下沉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下沉支架,位于所述车辆的前端的车身处,其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接部;
加强支架,安装于前保险杠面向所述车辆后端的一侧,所述加强支架背向所述前保险杠的一侧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卡接部配合的卡接结构,通过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卡接结构的配合实现所述车身与所述前保险杠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下沉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下沉支架包括: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沿所述车辆的横向延伸,包括多个依次交错布置且一体成型的凸起结构和凹槽结构,多个所述凸起结构和所述凹槽结构之间均平行布置,且所述凸起结构和所述凹槽结构沿所述车辆的纵向延伸,所述凹槽结构的顶端设有开口,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卡接部,所述凸起结构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通过紧固件穿过所述多个第一安装孔与所述车辆的水箱上横梁,以将所述支撑板固定于所述水箱上横梁;
多个支撑支架,沿所述车辆的竖向延伸,支撑于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车辆的防撞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下沉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上设置有沿所述凸起结构顶部向上延伸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用于连接所述防下沉支架与所述加强支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下沉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支架的指向所述车辆顶端的一侧设有第二卡接部,用于与所述前保险杠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下沉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支架的指向所述车辆顶端的一侧边缘设有裙边,所述裙边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通过螺栓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凸起部以将所述防下沉支架与所述加强支架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下沉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凹槽结构上均设置有与位于其两边的所述凸起结构连接的加强筋,用于加强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凹槽结构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下沉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设置成向所述第一卡接部延伸的凸出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下沉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结构的横截面为四边形。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下沉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支架与所述支撑板通过螺钉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9任一项所述的防下沉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支架的数量为四个。
CN201922473176.XU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用于车辆保险杠的防下沉支架组件 Active CN2113358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73176.XU CN211335875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用于车辆保险杠的防下沉支架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73176.XU CN211335875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用于车辆保险杠的防下沉支架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35875U true CN211335875U (zh) 2020-08-25

Family

ID=72095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73176.XU Active CN211335875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用于车辆保险杠的防下沉支架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358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67645B1 (en) License plate bracket
US20060202517A1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US8033595B2 (en) Vehicle reinforcing structure
CN211335875U (zh) 一种用于车辆保险杠的防下沉支架组件
CN212243221U (zh) 一种车载网关控制器安装结构
CN206426980U (zh) 一种上格栅支架以及包括该上格栅支架的总成
CN211731299U (zh) 一种后保险杠总成及用于后保险杠的安装结构
CN110949240B (zh) 树脂背门尾灯安装组件和树脂背门
CN210000417U (zh) 用于车辆的顶盖后横梁结构以及车辆
CN209505874U (zh) 一种翼子板安装支架
CN110901352B (zh) 树脂背门内板
CN218198195U (zh) 中网、前杠总成和车辆
CN218246374U (zh) 一种抽屉及柜子
CN219584311U (zh) 安装结构及汽车
CN219584106U (zh) 后牌照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15552551U (zh) 一种副仪表板安装支架及车辆
CN215752659U (zh) 一种新型汽车前端模块及与前舱盖的安装结构
CN215322882U (zh) 车辆前防护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8759380U (zh) 用于车后门的上铰链加强板
CN216915533U (zh) 副仪表板总成结构
CN212073883U (zh) 一种车门地图袋总成
CN210258312U (zh) 一种防止汽车前保险杠下沉的结构
CN218431073U (zh) 一种车身行李架安装结构
CN218662088U (zh) 底护板安装结构
CN217374684U (zh) 一种轮罩衬板与保险杠的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30070 A404, building 3, 28 chuanjiangchi 2nd Road, Wu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an lutes Automobile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90 Building 2, No. 100, Weihu Road, Shamao street, Hannan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han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20

Address after: 430090 Building 2, No. 100, Weihu Road, Shamao street, Hannan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an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336 818 Binhai two road, Hangzhou Bay New District, Ningbo,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Ltd.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