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84106U - 后牌照安装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后牌照安装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84106U
CN219584106U CN202320911195.XU CN202320911195U CN219584106U CN 219584106 U CN219584106 U CN 219584106U CN 202320911195 U CN202320911195 U CN 202320911195U CN 219584106 U CN219584106 U CN 2195841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cense plate
plate
mounting
rear bumper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1119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伟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1119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841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841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841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Vehicle Waterproofing, Decoration, And Sanit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牌照安装结构及车辆。本实用新型的后牌照安装结构设于后保险杠总成上,后保险杠总成包括后保险杠、以及设于后保险杠上部的上饰板,且上饰板的底部设有安装部。后牌照安装结构包括支架和牌照板;其中,支架安装在后保险杠上,并位于上饰板的下方;牌照板呈盒状,以将支架和安装部遮罩于内部;牌照板卡接于支架上,并通过安装部与上饰板连接;而且牌照板具有底面朝向车辆后方设置的底板,且底板上设有用于安装汽车牌照的多个牌照安装孔。本实用新型的后牌照安装结构,便于汽车牌照在车辆后围的稳固安装,从而提供了一种后保险杠上设有造型饰板情况下汽车牌照在后保险杠上的安装方案。

Description

后牌照安装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后牌照安装结构。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汽车个性化需求的增加,汽车的外形设计彰显不同的个性风格,以及外形的差异化设计逐渐受到年轻用户的偏爱。
其中,作为车辆外形设计的重点部位之一,汽车后围的保险杠及其周边部位的造型尤其能够彰显车辆后部的风格特点。因此,在后保险杠上一般会加设饰板结构,从而在后保险杠上部位置形成凸出的造型。
然而,饰板的设置,往往会导致后保险杠上原来安装汽车牌照的部位出现凸起结构,导致汽车牌照无法很好的安装布置;由于汽车牌照上凸出的饰板会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形成具有间隔的多个平面,而单个平面不足以布置汽车牌照,勉强安装汽车牌照会影响安装汽车牌照的牢固性。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合理的安装方案,以解决上述情况下汽车牌照在后保险杠上的安装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后牌照安装结构,以提供一种后保险杠上设有造型饰板情况下汽车牌照在后保险杠上的安装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后牌照安装结构,设于后保险杠总成上,所述后保险杠总成包括后保险杠、以及设于所述后保险杠上部的上饰板,且所述上饰板的底部设有安装部;所述后牌照安装结构包括支架和牌照板;所述支架安装在所述后保险杠上,并位于所述上饰板的下方;所述牌照板呈盒状,以将所述支架和所述安装部遮罩于内部;所述牌照板卡接于所述支架上,并通过所述安装部与所述上饰板连接;所述牌照板具有底面朝向车辆后方设置的底板,且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安装汽车牌照的多个牌照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包括基板,以及设于所述基板面向所述后保险杠一侧的挡板;所述挡板抵接在所述后保险杠上,所述基板抵接于所述上饰板的底部,且所述挡板在所述基板和所述后保险杠之间围构形成有第一腔室。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包括分别靠近所述基板两端设置的两个侧挡板、以及设于所述基板底部的下挡板,且所述下挡板上设有用于排出所述第一腔室内积水的第一排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包括位于两所述侧挡板之间的主体部、以及由所述主体部的两端分别向着两侧延伸设置的延伸部;两所述延伸部的端部均设有卡头,所述牌照板通过所述卡头卡接于所述支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延伸部的端部开设有成对的弱化槽,每对所述弱化槽之间形成有一个卡接臂,所述卡接臂的端部向着所述牌照板的方向弯折设置,所述卡头设于所述卡接臂的端部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延伸部相对于所述主体部向着靠近所述后保险杠的方向错落设置,且所述延伸部上设有一端连接所述主体部的加强筋;和/或,所述挡板和所述基板之间设有第一加强板。
进一步的,所述牌照板的内部形成有位于所述底板和所述基板之间的第二腔室,且所述基板上开设有用于排出所述第二腔室内积水的第二排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上设有多个第一沉槽,各所述第一沉槽底部均设有第一安装孔,且所述后保险杠上设有与各所述第一安装孔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安装凸台,所述支架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中的螺钉螺接在所述第一安装凸台上;和/或,所述底板上设有多个第二沉槽,各所述第二沉槽底部均设有第二安装孔,且所述上饰板上设有与部分的所述第二安装孔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安装凸台,所述基板上设有与其余的所述第二安装孔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三安装凸台,所述牌照板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中的螺钉螺接在所述第二安装凸台和所述第三安装凸台上。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嵌设有多个嵌母,各所述嵌母上的螺纹孔分别构成各所述牌照安装孔。
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后牌照安装结构,通过在上饰板的下方设置支架,支架能够配合上饰板共同构成用于安装汽车牌照的安装基础,在支架和上饰板的安装部上设置牌照板,不仅增强了上饰板和后保险杠之间的连接稳固性,而且在牌照板的底板上可形成供汽车牌照安装的良好条件,便于汽车牌照在车辆后围的稳固安装,牌照板采用盒状结构,还可以将支架和上饰板的安装部遮盖起来,以保持车辆后围的外观整洁性,从而提供了一种后保险杠上设有造型饰板情况下汽车牌照在后保险杠上的安装方案。
此外,在支架的基板一侧设置挡板,可通过设计合理的挡板尺寸来调整基板和后保险杠之间的间隔距离,从而使基板与上饰板的凸起表面更为靠近,从而使上饰板与基板更好地共同构成牌照板的安装基础。位于支架和后保险杠之间的第一腔室则具有缓冲吸能效果,能降低车辆振动对汽车牌照的影响;在车辆后部遭到碰撞时还有利于降低后保险杠的受损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尾部的汽车牌照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牌照安装结构安装在所述车辆上。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具有上述的后牌照安装结构所具备的技术优势。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是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其中涉及到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语仅用于表示相对的位置关系,均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后牌照安装结构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后牌照安装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后牌照安装结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A所示部位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B-B所示部位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后牌照安装结构在隐去后保险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后牌照安装结构在隐去牌照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C-C所示部位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后保险杠;10、第一安装凸台;100、第一BOSS柱;101、第一螺接孔;102、定位孔;
2、上饰板;200、第二安装凸台;201、第二BOSS柱;202、第二螺接孔;
3、支架;30a、主体部;300、第一安装孔;301、第一沉槽;302、定位柱;303、第三安装凸台;304、第三BOSS柱;305、第三螺接孔;30b、延伸部;306、卡接臂;3060、卡头;307、弱化槽;308、加强筋;309、第二排水孔;31、下挡板;310、第一排水孔;32、侧挡板;33、第一加强板;
4、牌照板;40、底板;400、第二安装孔;401、第二沉槽;402、嵌母;403、牌照安装孔;41、上壁板;42、下壁板;43、侧壁板;430、卡块;44、第二加强板;
5、螺钉;50、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申明,若出现“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以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车辆为例,在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是以车辆的上下方向(亦称高度方向)、左右方向(亦称宽度方向)和前后方向(亦称长度方向)为基准进行定义的。具体在附图中所示的,X方向为车辆的前后方向,其中,箭头指向的一侧为“前”,反之为“后”。Y方向为车辆的左右方向,其中,箭头指向的一侧为“左”,反之为“右”。Z方向为车辆的上下方向,其中,箭头指向的一侧为“上”,反之为“下”。“内、外”是以相应部件的轮廓为基准定义的,例如以车辆轮廓为基准定义的“内”和“外”,以车辆轮廓的靠近车辆中部的一侧为“内”,反之则为“外”。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亦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出现的“第一、第二、甲、乙、丙、丁”等限定用语,其也仅是为了区分不同位置、归属或用途等的同类特征,以达到避免歧义、混淆的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后牌照安装结构,提供了一种后保险杠1上设计有凸起造型情况下汽车牌照在后保险杠1上的安装方案;该后牌照安装结构设于后保险杠总成上,后保险杠总成包括后保险杠1、以及设于后保险杠1上部的上饰板2,而且上饰板2向着车辆后方一侧的底部设有安装部。该后牌照安装结构其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
整体而言,该后牌照安装结构包括支架3和牌照板4;其中,支架3安装在后保险杠1上,并位于上饰板2的下方;牌照板4呈盒状,以将支架3和安装部遮罩于内部;同时,牌照板4卡接于支架3上,并通过安装部与上饰板2连接;牌照板4具有底面朝向车辆后方设置的底板40,且底板40上设有用于安装汽车牌照的多个牌照安装孔403。
汽车牌照一般是通过螺钉5安装,螺钉5则螺接到牌照板4上设置的牌照安装孔403内。在本实施例中,底板40上嵌设有多个嵌母402,各嵌母402上的螺纹孔分别构成各牌照安装孔403;具体来说,嵌母402应根据汽车牌照上穿装孔的数量和分布位置设置,一般来说为间隔排布的四个。在底板40上设置多个嵌母402,由嵌母402提供牌照安装孔403,可增强汽车牌照与牌照板4之间的连接牢固度,降低汽车牌照松动、脱离的风险。
对于设置在后保险杠1上的支架3,当然有多种结构形式可选,在本实施例中,支架3包括基板,以及设于基板面向后保险杠1一侧的挡板;挡板抵接在后保险杠1上,基板抵接于上饰板2的底部,且挡板在基板和后保险杠1之间围构形成有第一腔室。在支架3的基板一侧设置挡板,可通过设计合理的挡板尺寸来调整基板和后保险杠1之间的间隔距离,从而使基板与上饰板2的凸起表面更为靠近,从而使上饰板2与基板更好地共同构成牌照板4的安装基础。位于支架3和后保险杠1之间的第一腔室则具有缓冲吸能效果,能降低车辆振动对汽车牌照的影响;在车辆后部遭到碰撞时还有利于降低后保险杠1的受损程度。
具体来说,参考图4、图5和图6所示,挡板包括分别靠近基板两端设置的两个侧挡板32、以及设于基板底部的下挡板31,且下挡板31上设有用于排出第一腔室内积水的第一排水孔310。基于支架3的顶部可以抵接在上饰板2底部的情况,挡板仅设置两个侧挡板32和一个下挡板31,即可达到支架3的整体强度要求,并可节省支架3的制造成本;下挡板31上设置第一排水孔310,则便于排出支架3内部的第一腔室中可能出现的积水。
同时,本实施例的基板包括位于两侧挡板32之间的主体部30a、以及由主体部30a的两端分别向着两侧延伸设置的延伸部30b。而且,两延伸部30b的端部均设有卡头3060,牌照板4通过卡头3060卡接于支架3上。在基板的主体部30a的两端均设置延伸部30b,由于延伸部30b探出到侧挡板32的外侧,便于在延伸部30b的端部设置卡接结构,从而提升牌照板4在支架3上的装配便捷性。通过卡装方式可快速将牌照板4定位装配的准确的位置,为后续进一步的螺钉紧固提供了便利条件。
上述的卡接结构当然有多种设计形式,在本实施例中,延伸部30b的端部开设有成对的弱化槽307,每对弱化槽307之间形成有一个卡接臂306,卡接臂306的端部向着牌照板4的方向弯折设置,卡头3060设于卡接臂306的端部外侧。采用卡接臂306的形式,利用卡接臂306端部的自身弹性形变性能,可很好地实现卡头3060与牌照板4上卡块430的卡接配合,不仅便于卡接结构在支架3和牌照板4上的构造成型,且卡装操作便捷高效。
参考图6并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延伸部30b相对于主体部30a向着靠近后保险杠1的方向错落设置,而且延伸部30b上设有一端连接主体部30a的加强筋308。此外,还可在挡板和基板之间设置第一加强板33。延伸部30b相对于主体部30a向着后保险杠1的方向下沉设置,形成台阶状的形式,当牌照板4采用下述的盒状结构时,可将基板整体包容到牌照板4的内部,提升支架3的隐蔽效果,利于改善车辆尾部的整体观感。基于延伸部30b和主体部30a之间的台阶状结构,在两者之间设置加强筋308,利于增强基板的整体结构强度。支架3的挡板和基板之间设置第二排水孔309,同样可达到提升支架3整体结构强度的效果。
基于上述的设置情况,本实施例的牌照板4同样有多种设计形式可选,例如,可设计为板状、盒状或者平台等形状。在本实施例中,牌照板4的底板40的四周边缘设有壁板,而使牌照板4呈盒状。具体而言,壁板包括上壁板41、下壁板42、以及分别连接于上壁板41和下壁板42两端之间的两个侧壁板43;其中,上壁板41位于上饰板2上的各个第二安装凸台200的上方,从而将上饰板2上的安装结构隐藏起来,下壁板42位于支架3的下方,从而将基板整个罩设于牌照板4内部。两个侧壁板43则分别位于同侧的两个延伸部30b的外侧,与下壁板42共同将基板罩设起来。牌照板4上用于和卡接臂306卡接配合的卡块430则设置在侧壁板43的内壁上。
至此,当牌照板4扣装于支架3上,基板会被隐藏于牌照板4中,牌照板4的内部形成有位于底板40和基板之间的第二腔室;优选地,在基板上还可开设用于排出牌照板4内积水的第二排水孔309;具体可将第二排水孔309开设在延伸部30b的底部边缘处。正如上述已经提及的,将牌照板4设计为盒状结构,可很好地将支架3隐蔽起来。而且,当牌照板4装到支架3上时,在牌照板4与支架3以及上饰板2之间则形成有第二腔室,与支架3和后保险杠1之间的第一腔室效果类似,第二腔室同样可达到缓冲吸能、以及降低车辆后部被碰撞时后保险杠1受损程度的效果。
如图4所示,与支架3上第一加强板33的设置情况类似,优选在牌照板4的壁板和底板40之间设置多个第二加强板44,以提升牌照板4的整体结构强度。
通过上述的设置,牌照板4可牢固地安装在后保险杠总成上,而且牌照板4的底板40正对车辆的后方,为汽车牌照的安装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对于支架3与后保险杠1、牌照板4与支架3、以及牌照板4与上饰板2之间的连接安装方式,当然可以采用卡接、螺接等不同方式。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基板上设有多个第一沉槽301,各第一沉槽301底部均设有第一安装孔300,而且后保险杠1上设有与各第一安装孔300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安装凸台10,支架3通过穿设于第一安装孔300中的螺钉5螺接在第一安装凸台10上。同时,在第一安装凸台10的临近位置还设有定位孔102,当安装支架3时,定位孔102与支架3上设置的定位柱302配合,可快速实现支架3在后保险杠1上的定位。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底板40上设有多个第二沉槽401,各第二沉槽401底部均设有第二安装孔400,而且上饰板2上设有与部分的第二安装孔400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安装凸台200,基板上设有与其余的第二安装孔400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三安装凸台303,牌照板4通过穿设于第二安装孔400中的螺钉5螺接在第二安装凸台200和第三安装凸台303上。在本实施例中,上饰板2上沿车辆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三个第二安装凸台200,底板40的上部对应设置有三个第二安装孔400;在主体部30a上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三安装凸台303,底板40的下部对应设置有两个第二安装孔400。牌照板4通过五个佩戴有垫片50的螺钉5安装在支架3和上饰板2之间。
通过在基板上设置多个第一沉槽301,利用第一沉槽301底部的第一安装孔300,可采用螺钉5螺接方式将支架3牢固地安装到后保险杠1上;类似地,牌照板4的底板40上设置第二沉槽401,利用第二沉槽401底部的第二安装孔400,可由螺钉5将牌照板4稳固地连接上饰板2和支架3。螺钉5的连接方式不仅连接性能可靠,且安装操作方便;沉槽的设置则可将螺钉5的头部很好地收容到相应的沉槽内,保障基板表面以及底板40表面的平整性,便于牌照板4在支架3上、以及汽车牌照在牌照板4上的安装布置。在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提升螺钉5的连接稳固性,第一安装凸台10上的第一螺接孔101处设有第一BOSS柱100,第二安装凸台200上的第二螺接孔202处设置有第二BOSS柱201,第三安装凸台303上的第三螺接孔305处设有第三BOSS柱304,各个螺接孔均开设于对应的BOSS柱上。当然,各BOSS柱可设置在安装凸台的顶部、或者设置于安装凸台的内部,根据两个待连接装配的部件之间的间隔情况灵活设置即可;例如,本实施例的第三安装凸台303上的第三BOSS柱304设置在第三安装凸台303顶部,向着底板40的方向凸起,可很好地抵接在对应的第二沉槽401底部,从而提升牌照板4在基板上的安装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后牌照安装结构,通过在上饰板2的下方设置支架3,支架3能够配合上饰板2共同构成用于安装汽车牌照的安装基础,在支架3和上饰板2的安装部上设置牌照板4,不仅增强了上饰板2和后保险杠1之间的连接稳固性,而且在牌照板4的底板40上可形成供汽车牌照安装的良好条件,便于汽车牌照在车辆后围的稳固安装,牌照板采用盒状结构,还可以将支架和上饰板的安装部遮盖起来,以保持车辆后围的外观整洁性,从而提供了一种后保险杠1上设有造型饰板情况下汽车牌照在后保险杠1上的安装方案。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该车辆尾部的汽车牌照通过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后牌照安装结构安装在车辆上。
通过采用上述的后牌照安装结构,牌照板4可很好地将后保险杠总成的辅助安装结构遮挡起来,并适应上饰板2与后保险杠1整体表面突兀不平的情况;使得后牌照安装结构中的各个安装点不外漏,从而利于提升车辆尾部的美观性。
此外,牌照板4底部的下壁板42以及支架3底部的下挡板31的设置,能够与后保险杠1紧密衔接配合,防止泥水飞溅到后保险杠总成的上部,支架3上排水孔的设置还能及时排出牌照板4和支架3内进入的积水。
通过采用实施例一的后牌照安装结构,便于汽车牌照在车辆后围的稳固安装,并能够满足后保险杠总成的不同造型需求;从而提供了一种具有良好适用性的汽车牌照在后保险杠1上的安装方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后牌照安装结构,设于后保险杠总成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保险杠总成包括后保险杠(1)、以及设于所述后保险杠(1)上部的上饰板(2),且所述上饰板(2)的底部设有安装部;
所述后牌照安装结构包括支架(3)和牌照板(4);所述支架(3)安装在所述后保险杠(1)上,并位于所述上饰板(2)的下方;所述牌照板(4)呈盒状,以将所述支架(3)和所述安装部遮罩于内部;所述牌照板(4)卡接于所述支架(3)上,并通过所述安装部与所述上饰板(2)连接;
所述牌照板(4)具有底面朝向车辆后方设置的底板(40),且所述底板(40)上设有用于安装汽车牌照的多个牌照安装孔(4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牌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3)包括基板,以及设于所述基板面向所述后保险杠(1)一侧的挡板;
所述挡板抵接在所述后保险杠(1)上,所述基板抵接于所述上饰板(2)的底部,且所述挡板在所述基板和所述后保险杠(1)之间围构形成有第一腔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牌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板包括分别靠近所述基板两端设置的两个侧挡板(32)、以及设于所述基板底部的下挡板(31),且所述下挡板(31)上设有用于排出所述第一腔室内积水的第一排水孔(3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牌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包括位于两所述侧挡板(32)之间的主体部(30a)、以及由所述主体部(30a)的两端分别向着两侧延伸设置的延伸部(30b);
两所述延伸部(30b)的端部均设有卡头(3060),所述牌照板(4)通过所述卡头(3060)卡接于所述支架(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牌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伸部(30b)的端部开设有成对的弱化槽(307),每对所述弱化槽(307)之间形成有一个卡接臂(306),所述卡接臂(306)的端部向着所述牌照板(4)的方向弯折设置,所述卡头(3060)设于所述卡接臂(306)的端部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牌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伸部(30b)相对于所述主体部(30a)向着靠近所述后保险杠(1)的方向错落设置,且所述延伸部(30b)上设有一端连接所述主体部(30a)的加强筋(308);
和/或,所述挡板和所述基板之间设有第一加强板(33)。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后牌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牌照板(4)的内部形成有位于所述底板(40)和所述基板之间的第二腔室,且所述基板上开设有用于排出所述第二腔室内积水的第二排水孔(30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牌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上设有多个第一沉槽(301),各所述第一沉槽(301)底部均设有第一安装孔(300),且所述后保险杠(1)上设有与各所述第一安装孔(300)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安装凸台(10),所述支架(3)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300)中的螺钉(5)螺接在所述第一安装凸台(10)上;
和/或,所述底板(40)上设有多个第二沉槽(401),各所述第二沉槽(401)底部均设有第二安装孔(400),且所述上饰板(2)上设有与部分的所述第二安装孔(400)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安装凸台(200),所述基板上设有与其余的所述第二安装孔(400)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三安装凸台(303),所述牌照板(4)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400)中的螺钉(5)螺接在所述第二安装凸台(200)和所述第三安装凸台(303)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牌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40)上嵌设有多个嵌母(402),各所述嵌母(402)上的螺纹孔分别构成各所述牌照安装孔(403)。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尾部的汽车牌照通过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后牌照安装结构安装在所述车辆上。
CN202320911195.XU 2023-04-21 2023-04-21 后牌照安装结构及车辆 Active CN2195841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11195.XU CN219584106U (zh) 2023-04-21 2023-04-21 后牌照安装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11195.XU CN219584106U (zh) 2023-04-21 2023-04-21 后牌照安装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84106U true CN219584106U (zh) 2023-08-25

Family

ID=87698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11195.XU Active CN219584106U (zh) 2023-04-21 2023-04-21 后牌照安装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841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51914B (zh) 车辆的前部结构
CN219584106U (zh) 后牌照安装结构及车辆
CN104340130B (zh) 一种物品固定吊钩总成
CN219172524U (zh) 车身组件、车身和车辆
JP2015047889A (ja) 車両用ドアトリム
CN209225077U (zh) 车门装饰板、车门和车辆
CN220535529U (zh) 车灯的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17917793U (zh) 汽车车门及汽车
CN218316190U (zh) 用于车门锁体安装的加强结构及车辆
CN209924672U (zh) 一种汽车储物盒用锁
CN211335875U (zh) 一种用于车辆保险杠的防下沉支架组件
JP4589208B2 (ja) バンパーへのランプ取付構造
JP3719109B2 (ja) 車両用ルーフモール構造
JP5625795B2 (ja) 車両用カバー部材の取付構造
CN219838495U (zh) 行李架选装结构及车辆
KR200340718Y1 (ko) 자동차 번호판장착 플레이트어셈블리
CN214112704U (zh) 翼子板、翼子板组件和车辆
CN219406280U (zh) 前灯安装总成及车辆
CN219948083U (zh) 集成饰板及车辆
JPH05278538A (ja) 自動車用バンパーの取付構造
CN218505976U (zh) 车顶前横梁及车辆
CN218316191U (zh) 车门锁体安装结构及车辆
CN116176237A (zh) 用于车辆的后背门组件和车辆
JPH02204150A (ja) バンパ構造
JP2012131369A (ja) 車両用バンパ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