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08430U - 电子设备盒结构及装置,以及具有电子设备盒结构的汽车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盒结构及装置,以及具有电子设备盒结构的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08430U
CN211308430U CN201922419556.5U CN201922419556U CN211308430U CN 211308430 U CN211308430 U CN 211308430U CN 201922419556 U CN201922419556 U CN 201922419556U CN 211308430 U CN211308430 U CN 2113084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electronic equipment
vehicle
box structure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1955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玉祥
陈洋洋
喻哲
狄武飞
王小青
李怀玉
田绍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Jinkang Sailisi New Energy Automobile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Jinkang Sailisi New Energy Automobile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Jinkang Sailisi New Energy Automobile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Jinkang Sailisi New Energy Automobile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1955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084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084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084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盒结构及装置,以及具有电子设备盒结构的汽车,盒结构用于容纳车载电子设备,包括本体,本体具有多个容腔,容腔与车载电子设备相匹配,容腔具有第一开口,多个容腔堆叠布置,容腔设有第一固定结构,第一固定结构用于固定车载电子设备。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电子设备盒结构借助于多个堆叠布置的容腔,实现车载电子设备的集成布置,节省空间且易于安装车载电子设备。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盒结构及装置,以及具有电子设备盒结构的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系统,尤其是一种电子设备盒结构及装置,以及具有该电子设备盒结构的汽车。
背景技术
CCB支架作为汽车仪表板系统、转向系统等零部件的主要承载部件,其构造直接影响到驾驶室的整体布置。在现有技术中,车载电子设备(例如APA控制器、驾驶室控制单元、BCM 控制器、T-BOX、手势控制器等)之类的盒形零部件,彼此独立地分散布置、安装在CCB支架的各个部位,且均通过螺接方式(例如2至4个螺栓连接)与CCB支架本体固定。此种布置方式占据空间大,结构复杂,装配困难,增加了整车的生产制造费用及维护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盒结构,尤其是能实现车载电子设备集成布置的电子设备盒结构。
第一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盒结构,用于容纳车载电子设备,其包括本体,本体具有多个容腔,容腔与车载电子设备相匹配,容腔具有第一开口,多个容腔堆叠布置,容腔设有第一固定结构,第一固定结构用于固定车载电子设备。
可选地,本体设有第二固定结构,本体通过第二固定结构固定至CCB支架。
可选地,多个容腔的第一开口朝向同一方向。
可选地,容腔的内壁设置有散热片。
可选地,所述容腔中设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与第一开口的朝向不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结构为限位件且第一固定结构设置在相应容腔的底部和/或顶部,所述限位件的外侧面为斜面且位于第一开口的前方,所述斜面从容腔外向容腔内逐渐抬升,所述限位件为非塑性材料。
可选地,当车载电子设备置于对应的容腔中时,车载电子设备的一端抵靠在容腔内壁上,车载电子设备的另一端抵靠在限位件上。
可选地,所述容腔内设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分为第一穿线孔与第二穿线孔,所述第一穿线孔包括第一主体、第一上翼与第一下翼,所述第一上翼与第一下翼的右端部连接在第一主体的中部,第一主体的右端部为半圆形结构,且第一上翼与第一下翼为从右往左延伸的结构。
另一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盒装置,包括多个车载电子设备以及第一方面任一种的电子设备盒结构。
又一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包括第一方面任一种的电子设备盒结构。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公开的电子设备盒结构借助于多个堆叠布置的容腔,实现车载电子设备的集成布置,节省空间且易于安装控制器。
附图说明
图1为其中一个示范性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盒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电子设备盒结构安装固定至CCB支架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一示范性实施例中第一穿线孔与第二穿线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识:1、本体;11、第一穿线孔;111、第一主体的右端部;112、第一主体的中部; 113、第一主体的后端部;114、第一上翼;115、第一下翼;12、第二穿线孔;2、容腔;3、容腔;4、容腔;5、第一固定结构;6、BCM控制器;7、手势控制器;8、疲劳检测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所公开的电子设备盒机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以下详细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于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参考图1所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是用于容纳车载电子设备的电子设备盒结构,其中车载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APA控制器、驾驶室控制单元、BCM控制器、T-BOX、手势控制器、疲劳检测控制器等。该电子设备盒结构利用多个容腔以容纳各种车载电子设备,并将各种车载电子设备安装固定至CCB支架,以集成地布置各种车载电子设备。
具体地,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公开的电子设备盒结构包括本体1,本体1包括多个用于容纳车载电子设备的容腔2、3、4,容腔2、3、4彼此堆叠布置,以节省空间。例如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容腔2叠放于容腔3上方,容腔3叠放于容腔4上方,形成堆叠布置。容腔 2、3、4在其一侧壁中各自设置有第一开口,车载电子设备通过该第一开口被推入到容腔2、3、4中,并被容腔的第一固定结构所固定。应理解除了上下堆叠的方式外,所述容腔还可以左右堆叠,或者上下堆叠与左右堆叠结合。
在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容腔2、3、4的形状和尺寸设计为与相应的车载电子设备的形状和尺寸相匹配。例如,容腔2的形状和尺寸适于容纳BCM控制器6,容腔3的形状和尺寸适于容纳手势控制器7,容腔4的尺寸和形状适于容纳疲劳检测控制器8。在图1所公开的实施例中,容腔2、3、4的形状为大致长方体,以容纳基本盒形构造的车载电子设备;容腔2、3、4的尺寸适于完全或部分地包封相应的车载电子设备,即车载电子设备可以部分地位于容腔2、3、4之外,以增强散热性能及便于检修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腔的左右两侧设有辅助容腔,辅助容腔与容腔连通。设置辅助容腔是考虑到部分电子设备上左右设有突起,因此设置辅助容腔来容纳对应的突起,使得电子设备更好地被放置到盒结构中。
在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容腔2、3、4的第一开口均朝向同一方向,以利于装配、及装配后的获取、检修等。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容腔2、3、4的第一开口均朝向同一侧,使得在装配过程中,无需翻转电子设备盒结构;在装配后也可以容易地进行接口的插拔、检修等操作。
在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容腔2、3、4中设有穿线孔,穿线孔与第一开口的朝向不同,用于车载电子设备与线缆等的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容腔2、3、4的侧壁、后壁和/或顶壁内设置有散热片,以将车载电子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散布到环境空气中。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容腔内设有穿线孔,线缆可以通过穿线孔与容腔内的车载电子设备连接;优选的,所述穿线孔分为第一穿线孔11与第二穿线孔12,所述第一穿线孔11 包括第一主体、第一上翼114与第一下翼115,所述第一上翼114与第一下翼115的右端部连接在第一主体的中部112(此处所指的中部112是指位于第一主体的右端部111与左端部113 中间的位置),第一主体的右端部111为半圆形结构,且第一上翼114与第一下翼115为从前往后延伸的结构。第一主体的左端部113的面积小于第一主体的右端部111的面积,优选地,第一主体的左端部113与第一主体的中部112的面积之和小于第一主体的右端部111的面积,应理解当线缆穿过第一穿线孔11而线缆的横截面积较大时,导致容腔的外壁(第一主体后面的部分)会被线缆所掀起,并会更紧密地夹持线缆避免线缆脱落,同时上述设计可以使得第一穿线孔可以对应不同大小的线缆进行夹持固定。同样优选地,所述第一主体的左端部113 呈沿从右往左的方向上下两侧向中间(此处所指的中间为上下两侧之间的位置)凹陷的结构。所述第二穿线孔12为U形结构,且第二穿线孔12的开口与第一主体的后端部113相对设置,通过采取上述凹陷的结构使得第一主体的后端部113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大小的线缆进行夹持。优选的,第二穿线孔12的最右端位于第一穿线孔11的最左端的右面。通过在第一穿线孔11的左方设有第二穿线孔12,使得第一穿线孔11后面的容腔外壁更容易被掀起,方便用户安装线缆。此外,由于第二穿线孔12小于第一穿线孔11,所以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第一穿线孔11还是第二穿线孔12来安装线缆,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
进一步参考图1-3,其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盒结构固定至 CCB本体时的示意图。其中,电子设备盒结构在面对CCB本体的壁上(例如顶壁和/或侧壁) 设置有第二固定结构,以卡接至CCB本体。例如,在图1-3中示出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盒结构顶壁和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卡扣连接件。上述卡扣连接件的数量和布置可以随着电子设备盒结构在CCB本体上的安装位置不同而不同。其中,基于CCB本体的具体结构以及电子设备盒体的安装位置,用于将电子设备盒结构固定至CCB本体的卡扣连接件与用于将车载电子设备固定至容腔2、3、4中的卡扣连接件的结构可以相同或者不同。
在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结构5为限位件且第一固定结构5设置在对应的容腔的底部和/或顶部,所述限位件的外侧面为斜面,所述斜面从容腔外向容腔内逐渐抬升且位于第一开口的前方,所述限位件为非塑性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为弹性材料。由于限位件的外侧面为斜面且限位件为非塑性材料,所以当车载电子设备准备从第一开口插入到容腔中时,限位件会发生一定形变,使得车载电子设备依旧可以插入到容腔中。而当车载电子设备进入到容腔后,限位件就会限制其从容腔中出来。
例如,在图1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容腔2的顶部设置有一对第一固定结构5,并朝向第一开口所在平面的法向方向上延伸,第一固定结构5的端部为斜面。在将BCM控制器6插入容腔2中时,第一固定结构5的斜面与BCM控制器6接触,使得第一固定结构5弯曲变形;在将BCM控制器6插入容腔2中后,第一固定结构5的斜面与BCM控制器6脱开接触,第一固定结构5回复至其初始形状,第一固定结构5的斜面所形成的高度防止BCM控制器6 在车辆运行过程中由于震动等因素而从容腔2中脱出。
在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当车载电子设备置于对应的容腔中时,车载电子设备的一端抵靠在容腔内壁上,车载电子设备的另一端抵靠在限位件上,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载电子设备的另一端抵靠在限位件与斜面对应的内侧面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侧面为与第一开口相对设置的平面。
应理解第一固定结构与第二固定结构除了可以为上述结构外,还能为卡扣结构、螺栓结构或者磁接结构等可以用于固定安装的结构。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盒装置,包括多个车载电子设备以及上述任一种的电子设备盒。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盒装置,包括上述任一种电子设备盒。
本公开的实施例所公开的电子设备盒结构通过设置类似抽屉的多个容腔,与待容纳或安装固定的车载电子设备之间形成了推拉式的安装方式,卡扣连接件的设置使得可以容易地将车载电子设备卡接安装在容腔内。多个容腔的堆叠式布置,将原本分散于CCB结构各处的各种车载电子设备集成化地布置在一处,由此节约了空间,并使装配、检修等更加容易,从而可以降低制造费用及维护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术语“连通”也应做广义理解,即可以是直接相连通,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的“多个”“多种”,如无特殊说明,其所指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电子设备盒结构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盒结构,用于容纳车载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多个容腔,所述容腔与车载电子设备相匹配,所述容腔具有第一开口,多个容腔堆叠布置,所述容腔设有第一固定结构,所述第一固定结构用于固定车载电子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设有第二固定结构,所述本体通过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固定至CCB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盒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容腔的第一开口朝向同一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的内壁设置有散热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中设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与第一开口的朝向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为限位件且第一固定结构设置在相应容腔的底部和/或顶部,所述限位件的外侧面为斜面且位于第一开口的前方,所述斜面从容腔外向容腔内逐渐抬升,所述限位件为非塑性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盒结构,其特征在于,当车载电子设备置于对应的容腔中时,车载电子设备的一端抵靠在容腔内壁上,车载电子设备的另一端抵靠在限位件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内设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分为第一穿线孔与第二穿线孔,所述第一穿线孔包括第一主体、第一上翼与第一下翼,所述第一上翼与第一下翼的右端部连接在第一主体的中部,第一主体的右端部为半圆形结构,且第一上翼与第一下翼为从右往左延伸的结构。
9.一种电子设备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车载电子设备以及权利要求1-8任一项的电子设备盒结构。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的电子设备盒结构。
CN201922419556.5U 2019-12-25 2019-12-25 电子设备盒结构及装置,以及具有电子设备盒结构的汽车 Active CN2113084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19556.5U CN211308430U (zh) 2019-12-25 2019-12-25 电子设备盒结构及装置,以及具有电子设备盒结构的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19556.5U CN211308430U (zh) 2019-12-25 2019-12-25 电子设备盒结构及装置,以及具有电子设备盒结构的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08430U true CN211308430U (zh) 2020-08-21

Family

ID=72053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19556.5U Active CN211308430U (zh) 2019-12-25 2019-12-25 电子设备盒结构及装置,以及具有电子设备盒结构的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084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24079B2 (en) Electric junction box
JP4874632B2 (ja) 電池パック
US20120037415A1 (en) Carrier for a control unit of a motor vehicle, control unit and motor vehicle
US8913371B2 (en) Automotive fuse and relay block assembly
KR20140087423A (ko) 자동차용 박스
US10568219B2 (en)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
CN211308430U (zh) 电子设备盒结构及装置,以及具有电子设备盒结构的汽车
JP2018026251A (ja) ヒューズボックス
US20050219827A1 (en) Electrical circuit device
JP6619261B2 (ja) 電気自動車充電コンセント装置
CN210000169U (zh) 集成控制装置及电动车
CN107492606B (zh) 电池包箱体及具有其的车辆
KR20140087422A (ko) 자동차용 박스
CN210101511U (zh) 安装组件、安装结构及车载电子装置
CN111032495B (zh) 加强件及加强件模块
JP2013151271A (ja) 車両のダッシュボード用ブラケット
US20140131089A1 (en)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JP6149029B2 (ja) インバータユニット
JP6763730B2 (ja) プロテクタおよ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21106088A (ja) 電池配線モジュール
CN214852132U (zh) 一种电控箱体及空气处理设备
CN114639906B (zh) 设备部件的固定构造
KR20130009254A (ko) 전원분배장치
CN210027237U (zh) 安装组件、安装结构及车载电子装置
US7270547B2 (en) Adapter for car radio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