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65922U - 一种高压线束端子异型压接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压线束端子异型压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65922U
CN211265922U CN202020393560.9U CN202020393560U CN211265922U CN 211265922 U CN211265922 U CN 211265922U CN 202020393560 U CN202020393560 U CN 202020393560U CN 211265922 U CN211265922 U CN 2112659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harness
pressure port
voltage wire
crimping system
sh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9356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姬红亮
钟华强
柳可
赵平堂
卫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THB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THB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THB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THB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9356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659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659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659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线束端子异型压接系统,包括上下对应的上压板和下压板,上压板的下端设置有上压口,下压板的上端设置有下压口,上压口和下压口之间压接插接配合的高压线束和线束端子,所述上压口的正视图为M形,下压口的正视图为W形,上压板与下压板压接配合时,M形的上压口卡在W形的下压口的左右两侧。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压接方式有效地解决因导线和端子匹配性存在差异,导致的传统压接方式满足不了生产要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整体压缩、部分集中应力的压接方式,即在M形的上压口与W形的下压口之间整体压缩,在第一过渡圆弧和第二过度圆弧的位置集中应力,有效提高了生产质量,保证了产品合格率。

Description

一种高压线束端子异型压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高压线束加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高压线束端子异型压接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线束生产过程中端子压接是重要工序,由于高压连接器和导线配合标准不统一,导致现有导线和端子匹配性会存在差异,采用传统压接方式满足不了生产要求,因此需要开发一种优越性更强的压接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压线束端子异型压接系统,解决了采用传统压接方式的导线和端子连接性能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压线束端子异型压接系统,包括上下对应的上压板和下压板,上压板的下端设置有上压口,下压板的上端设置有下压口,上压口和下压口之间压接插接配合的高压线束和线束端子,所述上压口的正视图为M形,下压口的正视图为W形,上压板与下压板压接配合时,M形的上压口卡在W形的下压口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M形的上压口的中间拐角处设置有第一过渡圆弧。
进一步地,所述W形的下压口的中间拐角处设置有第二过渡圆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渡圆弧与第二过渡圆弧上下相对。
进一步地,所述上压口内壁的正视图为连续平滑的圆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上压口内壁的正视图为连续平滑的圆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线束端子上设置有位于高压线束前端部的观察孔。
进一步地,所述上压口和下压口的前侧均设置有端子前R角的前让位槽,上压口和下压口的后侧均设置有端子后R角的后让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下压板的后侧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的厚度等于线束端子的后端部与高压线束之间裸露导线的长度。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压接方式有效地解决因导线和端子匹配性存在差异,导致的传统压接方式满足不了生产要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整体压缩、部分集中应力的压接方式,即在M形的上压口与W形的下压口之间整体压缩,在第一过渡圆弧和第二过度圆弧的位置集中应力,有效提高了生产质量,保证了产品合格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下压板与下模具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采用本实用新型压接的端子径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采用本实用新型压接的端子轴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一种高压线束端子异型压接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上下对应的上压板11和下压板12,上压板11的下端设置有上压口13,下压板12的上端设置有下压口14,上压口13和下压口14之间压接插接配合的高压线束9和线束端子5。
所述上压口13内壁的正视图和下压口14内壁的正视图均为连续平滑的圆弧形,能够保证对整个线束端子5的外周面进行相对均匀的压接。
所述上压板11设置在上模具座上,下压板12设置在下模具座20上,驱动机构带动上模具座上下运动,进而实现上压板11压向下压板12,则上压口13能够与下压口14相互挤压,将插接配合的高压线束9和线束端子5压接在一起。如图3所示,该压接方式径向剖面尺寸测量主要有线束端子5的压接高度1、压接宽度2、基体厚度3、坑压高度4组成。
所述上压口13的正视图为M形,下压口14的正视图为W形,上压板11与下压板12压接配合时,M形的上压口13卡在W形的下压口14的左右两侧,保证压接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M形的上压口13的中间拐角处设置有第一过渡圆弧15,所述W形的下压口14的中间拐角处设置有第二过渡圆弧16,所述第一过渡圆弧15与第二过渡圆弧16上下相对。第一过渡圆弧15和第二过渡圆弧16的设置既保证了应力的相对集中压接,又避免了应力过渡集中所造成的弊端。
实施例2,一种高压线束端子异型压接系统,如图4所示,所述线束端子5上设置有位于高压线束9前端部的观察孔6,能够在压接前观察高压线束9的前端部是否插接到位,在压接后观察高压线束9的前端部是否压接到位。
进一步地,所述上压口13和下压口14的前侧均设置有端子前R角7的前让位槽17,上压口13和下压口14的后侧均设置有端子后R角8的后让位槽18。
本实施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一种高压线束端子异型压接系统,所述下模具座20上设置有限位板19,限位板19设置在下压板12的后侧,限位板19的厚度等于线束端子5的后端部与高压线束9之间裸露导线10的长度。在压接之前可以通过限位板19进行便捷定位,精确保证裸露导线10的长度。
本实施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或2相同。
本实用新型未详尽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常规技术手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高压线束端子异型压接系统,包括上下对应的上压板(11)和下压板(12),上压板(11)的下端设置有上压口(13),下压板(12)的上端设置有下压口(14),上压口(13)和下压口(14)之间压接插接配合的高压线束(9)和线束端子(5),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口(13)的正视图为M形,下压口(14)的正视图为W形,上压板(11)与下压板(12)压接配合时,M形的上压口(13)卡在W形的下压口(14)的左右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线束端子异型压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形的上压口(13)的中间拐角处设置有第一过渡圆弧(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线束端子异型压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W形的下压口(14)的中间拐角处设置有第二过渡圆弧(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线束端子异型压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圆弧(15)与第二过渡圆弧(16)上下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高压线束端子异型压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口(13)内壁的正视图为连续平滑的圆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压线束端子异型压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口(14)内壁的正视图为连续平滑的圆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1-4或6任一项所述的高压线束端子异型压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端子(5)上设置有位于高压线束(9)前端部的观察孔(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压线束端子异型压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口(13)和下压口(14)的前侧均设置有端子前R角(7)的前让位槽(17),上压口(13)和下压口(14)的后侧均设置有端子后R角(8)的后让位槽(1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压线束端子异型压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板(12)的后侧设置有限位板(19),限位板的厚度等于线束端子(5)的后端部与高压线束(9)之间裸露导线(10)的长度。
CN202020393560.9U 2020-03-25 2020-03-25 一种高压线束端子异型压接系统 Active CN2112659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93560.9U CN211265922U (zh) 2020-03-25 2020-03-25 一种高压线束端子异型压接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93560.9U CN211265922U (zh) 2020-03-25 2020-03-25 一种高压线束端子异型压接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65922U true CN211265922U (zh) 2020-08-14

Family

ID=71960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93560.9U Active CN211265922U (zh) 2020-03-25 2020-03-25 一种高压线束端子异型压接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659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0714A (zh) * 2021-08-17 2021-11-23 深圳市艾联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生产组装设备及其组装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0714A (zh) * 2021-08-17 2021-11-23 深圳市艾联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生产组装设备及其组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91063B (zh) 带端子的电线的制造方法、带端子的电线及端子压接装置
CN211265922U (zh) 一种高压线束端子异型压接系统
CN101662081A (zh) 端子接头和与端子接头连接的导线
CN201054441Y (zh) Rf通讯用微波连接器
CN101341634A (zh) 用于电工技术的接线线夹的夹体
CN101785149B (zh) 端子支承结构
CN102280792A (zh)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N204407615U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216214730U (zh) 一种连接器接线端子安装模具
CN206981576U (zh) 一种冲压模具成形的压筋结构
CN114653854B (zh) 用于扁平线圈的弯切脚装置
CN216150840U (zh) 一种热管成型模具
CN204333352U (zh) 插座连接器
CN204651379U (zh) 电池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CN204333351U (zh) 插座连接器
CN219760106U (zh) 一种接线端子
CN213134718U (zh) 一种毛细管凸台成型结构
CN214044057U (zh) 闪光灯座端子
CN208889883U (zh) 一种网络信号连接器
CN210877084U (zh) 一种分体式金具压入板
CN208923403U (zh) 内焊固定式sd卡连接器
CN217306779U (zh) 连接夹持结构
CN202067931U (zh) 小型快速周边元件互连插槽的整合式金属件
CN217215203U (zh) 一种航空公头连接器
CN219717382U (zh) 一种新型接线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