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54441Y - Rf通讯用微波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Rf通讯用微波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54441Y
CN201054441Y CNU2007201480618U CN200720148061U CN201054441Y CN 201054441 Y CN201054441 Y CN 201054441Y CN U2007201480618 U CNU2007201480618 U CN U2007201480618U CN 200720148061 U CN200720148061 U CN 200720148061U CN 201054441 Y CN201054441 Y CN 20105444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auricle
protuberance
center terminal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4806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松文
黄栋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ert Enterpris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sert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ert Enterpri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sert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14806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54441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5444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5444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RF通讯用微波连接器,是一中心端子的上端面具有片体状的连接部;以使一同轴电缆的内导线置于该中心端子的上端面及连接部的上边,再进一步弯折一结合部及一片体,使内导线被挤压进入一固定槽内,并使该绝缘片体的下端被置于该凹槽内,且压制于该内导线的上边,使中心端子与内导线稳定结合;同时使连接器的中心端子更容易被加工制造,节省模具的制作费用;且中心端子与同轴电线的内导线之间更容易被加工结合且更省时。

Description

RF通讯用微波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电气连接器,尤其是有关RF(Radio Frequency)通讯用微波连接器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A、图1B、图1C所示。美国专利US6,790,082,揭示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是使一绝缘体11的中空部结合一中心端子;绝缘体11的上端具有一凹槽111,及一向上方延伸可弯折的片体112;中心端子的上端连接第一夹合片121及第二夹合片122。第一夹合片121置于绝缘体11的凹槽111内。第二夹合片122的一端与第一夹合片121的一端相连接,第二夹合片122的另一端置于第一夹合片121的上方。再使一金属外壳13结合绝缘体11;金属外壳13的一侧边结合一扣合部131,扣合部131具有分别向两侧边延伸的多对耳片132、133、134、135,如图1A所示。再使一同轴电线20的内导线21置于凹槽111内,且置于第一夹合片121的上边,同轴电线20的内绝缘层22、接地导线层23及外绝缘层24分别置于凹槽111的外侧,如图1B所示;再使扣合部131弯折90度,靠向金属外壳11的上端缘,使内导线21被三明治式的挟持于第二夹合片122与第一夹合片121之间,片体112压制于第二夹合片122上边,使第二夹合片122与扣合部131不接触;并进一步弯折各对耳片132、133、134、135,使耳片132、133分别扣住金属外壳11,并使耳片134、135分别扣住接地导线层23及外绝缘层24,如图1C所示。
上述连接器的组装方式,利用弯折扣合部131的同时,一并使同轴电线20与中心端子相结合,加工作业较为省时。但中心端的上端具有第一、二夹合片121、122的结构较不好制作,且较费成本;另第一、二夹合片121、122是较硬的金属材质制成,当弯折的角度的厚度不能配合内导线21的直径大小时,第一、二夹合片121、122较不能稳固夹住内导线21,会影响信号传输的品质,且使用时若同轴电线受到不当的拉力,较容易松脱。
美国专利US7,025,598,揭示一种同轴电连接器,是提供一种防止介电质的舌片部屈曲时的倾斜,并且可缩少舌片部与盖部的高度尺寸,达到连接器的矮背化的同轴连接器。但舌片部并非配合中心导体的连接部用以三明治式的夹合电缆的内导线。内导线是被焊接于中心导体的连接部。制造连接器时,需增加一道焊接的步骤,较为浪费工时,而增加制造的成本。
申请人已获准的中国台湾专利第M307242号,相对的美国专利申请第11/11519,2301号,及中国台湾专利第M307242号,分别揭示的RF通讯用微波连接器,主要是使中心端子的上端具有导引槽及固定槽;导引槽的截面口径大于同轴电线的内导线的直径,固定槽上端的截面口径小于内导线的直径。利用挤压内导线才能进入的固定槽特殊设计,使内导线在固定槽内呈被固定槽的槽壁挤压的状态,使中心端子与内导线的结合更稳定,且具有较佳的信号传输品质。但中心端子在被制造时,需进行属道弯折板材的步骤,才能形成导引槽及固定槽的结构。由于加工的步骤较繁杂,导致生产速度较慢,且不良率较高。又需要较多的加工模具较花费模具的制作费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改善RF通讯用微波连接器的中心端子与同轴电线的内导线的结合构造,使加工更为方便、省时,且能降低产品加工的不良率,而提出本发明。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RF通讯用微波连接器,使连接器的中心端子与同轴电线的内导线之间更容易被加工结合且更省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RF通讯用微波连接器,使连接器的中心端子更容易被制造,节省制造成本及提升制造良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R F通讯用微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金属外壳,其上端向上方延伸一结合部,该结合部具有中间件及由中间件两侧分别向外侧延伸的多数对耳片;该金属外壳于该结合部的相对边具有一对向外侧延伸的臂,该两臂之间具有间距;
一塑料绝缘体,被套接于该金属外壳的内侧;该塑料绝缘体具有一中空部;该塑料绝缘体的上端具有一向上方延伸的可弯折的片体及一向外侧水平延伸的凸出部;该凸出部被容置于该两臂之间;该片体位于该凸出部的相对边;该凸出部具一凹槽;该片体与该凹槽相对应;
一中心端子,被套接于该塑料绝缘体的中空部内;该中心端子的上端面具有一片体状的连接部;
其中,该中心端子的连接部置于该凹槽内。
其中该多数对耳片包括第一对耳片、第二对耳片、第三对耳片及第四对耳片。
其中该两臂分别是“L”形臂。
其中该凹槽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该第二凹槽的截面口径较该第一凹槽的截面口径大,且位于该第一凹槽的上方;该片体具有分别与该第一凹槽及该第二凹槽相对应的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
其中该中心端子的下端具有两相对的触片。
其中该中心端子的下端具有一公端子。
其中该公端子呈圆棒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RF通讯用微波连接器,其可使连接器的中心端子与同轴电线的内导线之间更容易被加工结合且更省时。
本实用新型的RF通讯用微波连接器,其可使连接器的中心端子更容易被制造,节省制造成本及提升制造良率。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功效,请参阅附图及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其中:
图1A、图1B、图1C分别为已知连接器的组装过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各组件及同轴电线呈分离状态的立体图。
图3A、图3B、图3C分别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组装过程的示意图。
图4A、图4B、图4C分别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组装过程的示意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中心端子第一实施例与同轴电线的内导线呈分离状态的立体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中心端子第一实施例与同轴电线的内导线呈叠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第二实施例的各组件及同轴电线呈分离状态的立体图。
图6B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第二实施例的各组件及同轴电线呈结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7A、图7B、图7C分别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第二实施例的组装过程的示意图。
图8A为本实用新型中心端子第二实施例与同轴电线的内导线呈分离状态的立体图。
图8B为本实用新型中心端子第二实施例与同轴电线的内导线呈叠合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图3A-图3C、图4A-图4C、图5A、图5B所示。本实用新型R F通讯用微波连接器,是用以使连接器的加工制造更省时。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包括一金属外壳31、一塑料绝缘体33及一中心端子36所组成。
金属外壳31,其上端向上方延伸一结合部32,结合部32具有中间件321及由中间件321两侧分别向外侧延伸的第一对耳片322、第二对耳片323、第三对耳片324及第四对耳片325;金属外壳31于该结合部32的相对边具有一对向外侧延伸的“L”形臂311、312,两“L”形臂311、312之间具有间距313。
塑料绝缘体33,被套接于金属外壳31的内侧;塑料绝缘体33具有一中空部331;塑料绝缘体33的上端具有一向上方延伸的可弯折的片体34及一向外侧水平延伸的凸出部35;凸出部35被容置于两“L”形臂311、312之间;片体34位于凸出部35的相对边;凸出部35具有相连通的第一凹槽351、第二凹槽352,第二凹槽352的截面口径较第一凹槽351的截面口径大,且位于第一凹槽351的上方;片体34具有分别与第一凹槽351及第二凹槽352相对应的第一凸出部341、第二凸出部342。
中心端子36,被套接于塑料绝缘体33的中空部331;中心端子36的上端面361具有一片体状的连接部312;中心端子36的下端具有两相对的触片363,用以挟持一公端子。
中心端子36的连接部362置于凸出部35的第一凹槽351内,当使内导线41置于中心端子36的上端面361及连接部362的上边及第一凹槽351内,同轴电线的内绝缘层42置于两“L”形臂311、312之间,延伸至两“L”形臂311、312的外侧时,如图3B、图4B、图5B所示,再弯折结合部32,使片体34向下方弯折压迫内导线41,使内导线41挤压中心端子36的上端面361及连接部362,使上端面361及连接部362变形而与内导线41紧密贴合,并使绝缘片体34的第二凸出部342、第一凸出部341分别被置于第二凹槽352、第一凹槽351内,且压制于内导线41的上方,使内导线41与结合部32不接触,如图3B、图4B、图5B所示;同时使第一对耳片322扣合于金属壳体31外侧的上端,第二对耳片323扣合于两“L”形臂311、312的外侧,第三对耳片324、第四对耳片325分别扣合于同轴电线40的接地导线层43、外绝缘层44。如图3C、图4C所示。
请参阅图6A、图6B、图7A-图7C、图8A、图8B所示。本实用新型R F通讯用微波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包括一金属外壳71、一塑料绝缘体73及一中心端子76所组成。
金属外壳71,其上端向上方延伸一结合部72,结合部72具有中间件721及由中间件721两侧分别向外侧延伸的第一对耳片722、第二对耳片723、第三对耳片724及第四对耳片725;金属外壳71于该结合部72的相对边具有一对向外侧延伸的“L”形臂711、712,两“L”形臂711、712之间具有间距713。
塑料绝缘体73,被套接于金属外壳71的内侧;塑料绝缘体73具有一中空部731;塑料绝缘体73的上端而向上方延伸一可弯折的片体74及向外侧水平延伸的凸出部75;凸出部75被容置于两“L”形臂711、712之间;片体74位于凸出部75的相对边;凸出部75具有一凹槽751、片体74与凹槽751相对应。
中心端子76,被套接于塑料绝缘体73的中空部731;中心端子76的上端面76具有片体状的连接部762;中心端子76的下端具有一圆棒状的公端子763,用以被挟持于一母端子的两触片之间。
中心端子76的连接部762置于凸出部75的凹槽751内,当使内导线41置于中心端子40的上端面76及连接部762的上边且置于凹槽751内,同轴电线的内绝缘层42置于两“L”形臂711、712之间,并延伸至两“L”形臂711、712的外侧时,再弯折结合部72,使片体74向下方弯折压迫内导线41,并使绝缘片体74的下端被置于凹槽751内,且压制于内导线41的上方,使内导线41与结合部72不接触,使内导线41挤压中心端子76的上端面761及连接部762,使其变形紧密贴合内导线41;同时使第一对耳片722扣合于金属壳体71外侧的上端,第二对耳片723扣合于两“L”形臂711、712的外侧,第三对耳片724、第四对耳片725分别扣合于同轴电线40的接地导线层43、外绝缘层44,如图6B、图7C所示。
本实用新型RF通讯用微波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其塑料绝缘体73的片体74与凹槽751相对应的形状,亦可如上述图2中所示的该塑料绝缘体33的片体34具有分别与第一凹槽351及第二凹槽352相对应的第一凸出部341、第二凸出部342的形状,且具有相同的功能;不再重复绘制附图及重复说明。
本实用新型使连接器的中心端子更容易被加工制造,节省模具的制作费用;且中心端子与同轴电线的内导线之间更容易被加工结合且更省时,并使连接器的中心端子与同轴电线的内导线更能紧密结合不松动,提升制造良率。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实用新型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术者运用本实用新型所为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实用新型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

Claims (7)

1.一种RF通讯用微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金属外壳,其上端向上方延伸一结合部,该结合部具有中间件及由中间件两侧分别向外侧延伸的多数对耳片;该金属外壳于该结合部的相对边具有一对向外侧延伸的臂,该两臂之间具有间距;
一塑料绝缘体,被套接于该金属外壳的内侧;该塑料绝缘体具有一中空部;该塑料绝缘体的上端具有一向上方延伸的可弯折的片体及一向外侧水平延伸的凸出部;该凸出部被容置于该两臂之间;该片体位于该凸出部的相对边;该凸出部具一凹槽;该片体与该凹槽相对应;
一中心端子,被套接于该塑料绝缘体的中空部内;该中心端子的上端面具有一片体状的连接部;
其中,该中心端子的连接部置于该凹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RF通讯用微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多数对耳片包括第一对耳片、第二对耳片、第三对耳片及第四对耳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RF通讯用微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两臂分别是“L”形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RF通讯用微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凹槽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该第二凹槽的截面口径较该第一凹槽的截面口径大,且位于该第一凹槽的上方;该片体具有分别与该第一凹槽及该第二凹槽相对应的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RF通讯用微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中心端子的下端具有两相对的触片。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RF通讯用微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中心端子的下端具有一公端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RF通讯用微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公端子呈圆棒状。
CNU2007201480618U 2007-05-29 2007-05-29 Rf通讯用微波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54441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480618U CN201054441Y (zh) 2007-05-29 2007-05-29 Rf通讯用微波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480618U CN201054441Y (zh) 2007-05-29 2007-05-29 Rf通讯用微波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54441Y true CN201054441Y (zh) 2008-04-30

Family

ID=39394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48061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54441Y (zh) 2007-05-29 2007-05-29 Rf通讯用微波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54441Y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28732A (zh) * 2008-10-28 2010-06-09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高频电连接器结构改良
CN101728719A (zh) * 2008-10-28 2010-06-09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高频电连接器
CN101728733A (zh) * 2008-10-28 2010-06-09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新型高频电连接器
CN103155289A (zh) * 2010-10-05 2013-06-12 株式会社起家来人 用于同轴电缆的连接器
CN101853990B (zh) * 2009-04-01 2015-06-03 凤凰通讯科技国际公司 连接f型公同轴电缆连接器用转换套
CN113193403A (zh) * 2021-05-17 2021-07-30 彩美伟业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rf线端连接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28732A (zh) * 2008-10-28 2010-06-09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高频电连接器结构改良
CN101728719A (zh) * 2008-10-28 2010-06-09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高频电连接器
CN101728733A (zh) * 2008-10-28 2010-06-09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新型高频电连接器
CN101853990B (zh) * 2009-04-01 2015-06-03 凤凰通讯科技国际公司 连接f型公同轴电缆连接器用转换套
CN103155289A (zh) * 2010-10-05 2013-06-12 株式会社起家来人 用于同轴电缆的连接器
CN113193403A (zh) * 2021-05-17 2021-07-30 彩美伟业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rf线端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54441Y (zh) Rf通讯用微波连接器
US7806726B2 (en) RF microwave connecter for telecommunication
CN201584546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1662081A (zh) 端子接头和与端子接头连接的导线
CN201927744U (zh) 软性排线连接器组装结构
CN104979669A (zh) 端子
CN2687871Y (zh) 插座连接器
CN210723411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07409683U (zh) 线材端子及端子组件
CN101888024A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导电端子及其料带
CN200965960Y (zh) 通讯用微波连接器的改良结构
CN212392400U (zh) 电连接器端子
CN213212424U (zh) 一种ffc跳转连接器插头
CN205141270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1233988Y (zh) 一种usb连接器的端子
CN219801316U (zh) 板对板连接器公头
CN217387604U (zh) 一种三端子电连接器
CN208723162U (zh) 一种usb母座连接器
CN217881983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18647783U (zh) 一种灵活切换电极连接正负极的薄膜电容器连接结构
CN220914609U (zh) 端子、连接器和电路板模组
US20020031957A1 (en) Method of forming connector press-connecting terminal
CN218482416U (zh) 一种电气连接端子
CN214899164U (zh) Type-C母座连接器
CN211719837U (zh) 一种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430

Termination date: 2013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