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59308U - 一种组合式调整螺母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调整螺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59308U
CN211259308U CN201921991739.8U CN201921991739U CN211259308U CN 211259308 U CN211259308 U CN 211259308U CN 201921991739 U CN201921991739 U CN 201921991739U CN 211259308 U CN211259308 U CN 2112593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nut
face
storage tank
guiding dis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9173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雨晨
张正柱
张海波
武帅
江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Ankai Futian Shuguang Ax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Ankai Futian Shuguang Ax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Ankai Futian Shuguang Ax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Ankai Futian Shuguang Ax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9173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593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593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593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调整螺母,包括由前导油盘、螺母以及后导油盘沿同一轴向固接成形的本体,所述螺母的前端面均布有不少于1个的进油口,所述螺母的后端面开设有连通该进油口的槽口;所述前导油盘装配连接在螺母的前端面,并在其上部形成有水平开设的进油开口,所述前导油盘的外圈部固接于螺母的端面,该凸部与螺母端面之间形成有储油槽一,所述后导油盘装配连接在螺母的后端面,装配后的后导油盘端面与槽口形成储油槽二,并在该储油槽二处形成有出油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原有的差速器的螺母上设置前导油盘和后导油盘实现了对润滑油的多路导流作用,同时可以有效的防止润滑油的飞溅,进一步的提高了润滑油的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式调整螺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差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组合式调整螺母。
背景技术
车桥差速器主要作用是在汽车行驶的时候,需要运用差速器向两边的半轴进行动力的传递,与此同时,还需要允许这两边的半轴,以不一样的速度进行旋转,满足汽车两边的车轮在行驶过程中,能尽可能的用纯滚动的形式来不等距离的行驶,这便大大减少地面跟轮胎之间的摩擦,不但减少了汽车运行的阻力,提高了汽车运行的速度,而且还对轮胎进行了有效的保护,使得轮胎更加不容易的被磨损,减少了轮胎的更换频率。
由于差速器属于桥总成内部核心部位,且结构紧凑,内部有行星半轴齿轮副,轴承等,需要重复润滑才能有效工作,在车辆遇到长距离上下坡时,差速器内部油由于位置高度差,会导致差速器却油,缺润滑,造成差速器轴承齿轮件烧蚀卡滞,带来车桥总成寿命降低,现有技术中,在差速器上所安装的螺母无法实现对润滑油的导流以及储油功能,仅仅通过单一的通孔实现对差速器内部的润滑,该种结构降低了差速器的润滑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调整螺母,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调整螺母,包括由前导油盘、螺母以及后导油盘沿同一轴向固接成形的本体,该本体安装于车桥差速器中,其中轴部开设有通孔,且该本体与主减壳轴承盖螺纹连接;
所述螺母的前端面均布有不少于1个的进油口,该进油口沿着螺母的厚度方向水平开设,并贯通至螺母的后端面处,所述螺母的后端面开设有连通该进油口的槽口;
所述前导油盘装配连接在螺母的前端面,并在其上部形成有水平开设的进油开口,所述前导油盘适配螺母的结构设置为环形结构,所述前导油盘的外圈部固接于螺母的端面,中部形成有凸部,该凸部与螺母端面之间形成有储油槽一,所述前导油盘的内圈部为敞开式设置,并形成有将通孔与储油槽一连通的间隙;
所述后导油盘装配连接在螺母的后端面,装配后的后导油盘端面与槽口形成储油槽二,并在该储油槽二处形成有出油口。
用于连通所述通孔与储油槽一的间隙为环形间隙。
所述进油口在螺母的端面均布有5个,且该进油口设置为方形开口结构。
所述储油槽二沿着螺母的径向开设,并向着螺母中心点延伸。
所述出油口形成于后导油盘的外缘部。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原有的差速器的螺母上设置前导油盘和后导油盘实现了对润滑油的多路导流作用,同时可以有效的防止润滑油的飞溅,进一步的提高了润滑油的使用效果,具体的为:
1:前导油盘为环形结构,且上部开设有进油开口,可实现对润滑油的进油收集,同时可通过环形结构实现对内部的润滑油起到收集与防溅作用,结合间隙的设置可实现对转轴的润滑;
2:螺母端面开设有的进油口可在轴承油吸的作用下对飞溅的润滑油进行吸油作用,并结合储油槽二可实现对吸入的润滑油进行储油作用,提高了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剖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后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未安装转轴的装配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安装转轴后的装配图。
图中:1本体、11螺母、111进油口、12前导油盘、121进油开口、122凸部、123间隙、124储油槽一、13后导油盘、131出油口、2通孔、3储油槽二、4轴承、5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6所示的一种组合式调整螺母,包括由前导油盘12、螺母11以及后导油盘13沿同一轴向固接成形的本体1,在实际生产中,一般可将前导油盘12、螺母11以及后导油盘13采用整体冲压的方式进行连接,本实施例不限定其具体的固接形式,如图5-6所示,该本体1安装于车桥差速器中,其中轴部开设有通孔2,且该本体1与主减壳轴承盖螺纹连接,所开设的通孔2为了适配安装转轴5,同时在本体1的一侧安装有轴承4,下面针对该本体1的结构作出具体阐述;
所述螺母11的前端面均布有不少于1个的进油口111,本实施例优选采用的进油口111的数量为5个,可以有效的通过该进油口111实现对轴承4的供油作用,同时供油均匀;该进油口111沿着螺母11的厚度方向水平开设,并贯通至螺母11的后端面处,所述螺母11的后端面开设有连通该进油口111的槽口,如图1所示,当螺母11的后端面装配上后导油盘13后,后导油盘13的端面与槽口形成了储油槽二3,同时为了使得该储油槽3具有良好的储油特性,本实施优选开设的储油槽二3沿着螺母11的径向开设,并向着螺母11的中心点延伸,该种设置的储油槽二3在螺母11的后端面基于已开设的进油口111再次加工成形,具有易加工且储油量大,同时导油顺畅的特点;
所述前导油盘12装配连接在螺母11的前端面,并在其上部形成有水平开设的进油开口121,需要重点说明的是,该进油开口121用于将差速器外围的润滑油引入储油槽一124内,引入后的润滑油一部分进入进油口111内,另一部分通过间隙123重新进入到转轴5上,该种方式不但可以有效的对润滑油起到收集作用,同时可以合理的将润滑油再次分配至不同区域,提高了对差速器的润滑效果。所述前导油盘12适配螺母2的结构设置为环形结构,所述前导油盘12的外圈部固接于螺母11的端面,中部形成有凸部122,该凸部122与螺母11端面之间形成有储油槽一124,所述前导油盘12的内圈部为敞开式设置,并形成有将通孔2与储油槽一124连通的间隙123。
针对本实施例的润滑油导向做出具体说明,转轴5在高速转动过程其表面的润滑油会沿着切向飞溅,本实施例采用的前导油盘12与螺母11形成了间隙123以及在前导油盘12的顶部形成有水平开设的进油开口121,可有效的解决润滑油的飞溅以及导流问题。具体的为,首先,水平开设的进油开口121可用于将差速器外围的润滑油导入至储油槽一124内,同时可通过进油口111将润滑油一部分收集至储油槽一124内,另一部分在轴承4转动的油吸作用下将润滑油吸至储油槽二3内,收集至储油槽一124内的润滑油通过间隙123再次对转轴5实现润滑,同时,前导油盘12也可防止储油槽一124内的润滑油向外飞溅;进入到储油槽二3内的润滑油在轴承4油吸的作用下将润滑油吸至轴承4的转子上,实现对轴承4的润滑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后导油盘13装配连接在螺母11的后端面,装配后的后导油盘13端面与槽口形成储油槽二3,并在该储油槽二3处形成有出油口131,该出油口131用于实现将润滑油导流至轴承4上,实现润滑。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组合式调整螺母,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前导油盘、螺母以及后导油盘沿同一轴向固接成形的本体,该本体安装于车桥差速器中,其中轴部开设有通孔,且该本体与主减壳轴承盖螺纹连接;
所述螺母的前端面均布有不少于1个的进油口,该进油口沿着螺母的厚度方向水平开设,并贯通至螺母的后端面处,所述螺母的后端面开设有连通该进油口的槽口;
所述前导油盘装配连接在螺母的前端面,并在其上部形成有水平开设的进油开口,所述前导油盘适配螺母的结构设置为环形结构,所述前导油盘的外圈部固接于螺母的端面,中部形成有凸部,该凸部与螺母端面之间形成有储油槽一,所述前导油盘的内圈部为敞开式设置,并形成有将通孔与储油槽一连通的间隙;
所述后导油盘装配连接在螺母的后端面,装配后的后导油盘端面与槽口形成储油槽二,并在该储油槽二处形成有出油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调整螺母,其特征在于:用于连通所述通孔与储油槽一的间隙为环形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调整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口在螺母的端面均布有5个,且该进油口设置为方形开口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调整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槽二沿着螺母的径向开设,并向着螺母中心点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调整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口形成于后导油盘的外缘部。
CN201921991739.8U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组合式调整螺母 Active CN2112593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91739.8U CN211259308U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组合式调整螺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91739.8U CN211259308U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组合式调整螺母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59308U true CN211259308U (zh) 2020-08-14

Family

ID=71986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91739.8U Active CN211259308U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组合式调整螺母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593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63896B (zh) 一种变速器润滑装置
CN101761648A (zh) 旋转轴的密封装置
CN205089955U (zh) 汽车变速箱润滑系统
CN204985666U (zh) 具有改进润滑系统的驱动桥总成
CN206943391U (zh) 一种带润滑油道的变速箱用ngw型行星机构
CN208764249U (zh) 具有高转动效率的蜗杆轴
CN212480075U (zh) 一种汽车电动侧滑门驱动电机减速箱
CN203051720U (zh) 变速器的轴承润滑结构
CN211259308U (zh) 一种组合式调整螺母
CN201599395U (zh) 一种双润滑主减速器
CN203453473U (zh) 鼓形齿接轴分油旋转密封装置
CN2839565Y (zh) 车用涡轮增压器浮动轴承的新结构
CN219062401U (zh) 一种曲轴传动的强制润滑装置
CN209430737U (zh) 一种新能源纯电动减速箱润滑系统
CN214888778U (zh) 一种具有改进润滑系统的中桥主减速器总成
CN212455454U (zh) 电驱动桥及车辆
CN211474849U (zh) 一种驱动桥用悬臂式行星架
CN113090742A (zh) 一种具有改进润滑系统的中桥主减速器总成
CN210153193U (zh) 一种乘用车驱动桥差速器轴承润滑结构
CN217558965U (zh) 一体化轴齿及基于其的缓速器前端轴承盖总成及缓速器
CN201391596Y (zh) 一种变速器润滑装置
CN201093054Y (zh) 减速机的齿轮箱的改良装置
CN211951399U (zh) 一种主动锥齿轮轴承座
CN217177328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内的轻量化降噪耐磨链轮
CN212318700U (zh) 驱动桥主减速器的润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