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51399U - 一种主动锥齿轮轴承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主动锥齿轮轴承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51399U
CN211951399U CN202020205783.8U CN202020205783U CN211951399U CN 211951399 U CN211951399 U CN 211951399U CN 202020205783 U CN202020205783 U CN 202020205783U CN 211951399 U CN211951399 U CN 2119513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bevel gear
bearing
driving bevel
bear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0578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春轩
韩明磊
关雨墙
陈鑫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0578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513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513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513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主动锥齿轮轴承座,包括轴承座、集油槽、集油板、进油道、回油道、挡油板、主动锥齿轮前轴承、主动锥齿轮后轴承、主减速器壳。所述轴承座通过增大法兰外径,实现集油槽及油槽板集成在其上;集油槽及集油板正对从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旋转时将润滑油搅起并打到集油槽及集油板上,润滑油顺着集油槽及集油板流入进油道,然后顺着进油道流入轴承座中部正对主动锥齿轮前、后轴承的润滑油存储腔,从而实现主动锥齿轮前、后两个轴承的润滑。同时在轴承座和主动锥齿轮后轴承之间设有挡油板,避免润滑油顺着主动锥齿轮后轴承直接流回主减速器内部,从而保证主动主齿轮前轴承得到充分润滑。

Description

一种主动锥齿轮轴承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驱动桥主减速器结构,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的主动锥齿轮轴承润滑结构,属于汽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汽车驱动桥主减速器主动锥齿轮轴承的润滑一般是通过在主减速器壳内设置进油道及集油板,同时与轴承座上的进油道口相通,从动锥齿轮在旋转过程中将润滑油搅起,并通过主减速器壳上的集油板流入进油道口,进而流入轴承座进油道孔,从而实现主动锥齿轮前、后两个轴承的润滑。该结构需要在主减速器壳上设置进油道及集油板,导致主减速器壳体成型工艺复杂,易产生铸造缺陷,且不利于主减速器壳体轻量化设计;同时,由于主动锥齿轮前轴承所处位置较高,在低速情况下,进入润滑油道的润滑油量较少,易顺着主动锥齿轮后轴承流回主减速器内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主动锥齿轮轴承座,该主动锥齿轮轴承轴承座集成有润滑油道,使主减速器壳成型工艺简单,避免铸造缺陷的产生,进而实现降重降成本;同时,在主动锥齿轮后轴承的前端增设挡油板,避免低速润滑油量较少的情况下,主动锥齿轮前轴承得不到润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主动锥齿轮轴承座,由轴承座本体1、集油槽2、集油板3、进油道4、回油道5、挡油板6、主动锥齿轮前轴承7、主动锥齿轮后轴承8、主减速器壳9构成;
所述轴承座本体1法兰盘内侧按圆周布置有若干集油槽2和集油板3,所述的集油槽2和集油板3正对从动锥齿轮,进油道4和回油道5设置在轴承座本体1法兰盘两侧,进油道4正对主动锥齿轮前轴承7和主动锥齿轮后轴承8的润滑油存储腔,回油道5入口设置在主动锥齿轮前轴承大端位置,出口设置在主减速器底部。
从动锥齿轮旋转时将润滑油搅起并打到集油槽2及集油板3上,润滑油顺着集油槽2及集油板3流入进油道4,然后顺着进油道4流入轴承座本体1中部正对主动锥齿轮前、后轴承的润滑油存储腔中,从而实现主动锥齿轮前、后两个轴承的润滑。在轴承座本体1的前端,靠近主动锥齿轮前轴承大端位置,设置有回油道5,多余的润滑油顺着回油道5流回主减速器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润滑油道的进油道4在2点钟方向上(从汽车前进方向看),保证集油槽2及集油板3正对从动锥齿轮甩油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润滑油道的回油道5在8点钟方向上(从汽车前进方向看),保证轴承座本体1内润滑油不至于快速回流到减速器内部,从而保证主动锥齿轮前轴承7的充分润滑。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座本体1采用大法兰面的设计,提高了轴承座本体1的支承刚度,从而提升主动锥齿轮前、后轴承的使用寿命;同时,避免轴承座本体1与主减速器壳接合面渗油的风险。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座本体1采用短止口设计,减少轴承座本体1的止口和主减速器壳9 的止口的加工量;同时避免了传统轴承座止口断续加工(止口上有润滑油道孔),容易打刀的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进油道4中,在主动锥齿轮后轴承8的前端设有挡油板6,在车速较低、进入轴承座本体1润滑油存储腔的润滑油量较少的情况下,挡油板6将进入轴承座本体1的润滑油储存起来,避免润滑油顺着主动锥齿轮后轴承8流回主减速器内部,从而保证主动主齿轮前轴承7得到充分润滑。
进一步地,所述挡油板6的圆周方向上均布8个油孔,进入轴承座本体1润滑油存储腔的润滑油液面超过挡油板6的油孔时,润滑油顺着油孔向下流入主动锥齿轮后轴承8前端,从而实现主动锥齿轮后轴承8的初始润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主动锥齿轮润滑油道集成到轴承座上,主减速器壳体上无润滑油道,使得主减速器壳体成型工艺简单,实现降重降成本;通过在轴承座上设置集油槽、集油板,使得从动锥齿轮搅起的润滑油顺利流入轴承座进油道孔,从而实现主动锥齿轮前、后轴承的润滑;通过在主动锥齿轮后轴承前端增设挡油板,避免了在低速润滑油量较少的情况下,主动锥齿轮前轴承得不到润滑的风险;通过轴承座大法兰面的设计,提高了轴承座的支承刚度,进而提升主动锥齿轮轴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主动锥齿轮轴承润滑油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动锥齿轮轴承润滑油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轴承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挡油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轴承座、2.集油槽、3.集油板、4.进油道、5.回油道、6.挡油板、7.主动锥齿轮前轴承、8.主动锥齿轮后轴承、9.主减速器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2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2所示,一种主动锥齿轮轴承座,由轴承座本体1、集油槽2、集油板3、进油道4、回油道5、挡油板6、主动锥齿轮前轴承7、主动锥齿轮后轴承8、主减速器壳9构成;
所述轴承座本体1法兰盘内侧按圆周布置有若干集油槽2和集油板3,所述的集油槽2和集油板3正对从动锥齿轮,进油道4和回油道5设置在轴承座本体1法兰盘两侧,进油道4正对主动锥齿轮前轴承7和主动锥齿轮后轴承8的润滑油存储腔,回油道5入口设置在主动锥齿轮前轴承大端位置,出口设置在主减速器底部。
所述主动锥齿轮前轴承7安装在轴承座本体1的前端,主动锥齿轮后轴承8安装在轴承座本体1的后端,在主动锥齿轮后轴承8的前端与轴承座本体1之间安装挡油板6;所述轴承座本体1 通过止口及安装法兰面与主减速器壳9相配合。
主减速器工作时,从动锥齿轮旋转将润滑油搅起并打到轴承座本体1的集油槽2及集油板3 上,润滑油顺着集油槽2及集油板3流入进油道4,然后沿着进油道4流入轴承座本体1中部挡油板6和主动锥齿轮前轴承7之间的储油腔,当进入储油腔的润滑油液面高于挡油板6的油孔时,润滑油顺着油孔流向主动锥齿轮后轴承8;随着润滑油量的增大,润滑油液面开始接触到主动锥齿轮前轴承7的滚子,此时主动锥齿轮前轴承7得到润滑;随着润滑油量的继续增大,润滑油液面开始高于挡油板6的挡油边,多余的润滑油顺着挡油边流向主动锥齿轮后轴承8,使其得到充分润滑;进入主动锥齿轮前轴承7的润滑油沿轴承流向前端,最后顺着回油道5流回主减速器内部,进入主动锥齿轮后轴承8的润滑油沿轴承流向后端并直接流回主减速器内部。
所述润滑油道的进油道4在2点钟方向上(从汽车前进方向看),保证集油槽2及集油板3正对从动锥齿轮甩油方向。
所述润滑油道的回油道5在8点钟方向上(从汽车前进方向看),保证轴承座本体1内润滑油不至于快速回流到减速器内部,从而保证主动锥齿轮前轴承7的充分润滑。
所述轴承座本体1采用大法兰面的设计,提高了轴承座本体1的支承刚度,从而提升主动锥齿轮前、后轴承的使用寿命;同时,避免轴承座本体1与主减速器壳接合面渗油的风险。
所述轴承座本体1采用短止口设计,减少轴承座本体1的止口和主减速器壳9的止口的加工量;同时避免了传统轴承座止口断续加工(止口上有润滑油道孔),容易打刀的情况。

Claims (7)

1.一种主动锥齿轮轴承座,其特征在于,该轴承座由轴承座本体(1)、集油槽(2)、集油板(3)、进油道(4)、回油道(5)、挡油板(6)、主动锥齿轮前轴承(7)、主动锥齿轮后轴承(8)和主减速器壳(9)构成;
所述轴承座本体(1)法兰盘内侧按圆周布置有若干集油槽(2)和集油板(3),所述的集油槽(2)和集油板(3)正对从动锥齿轮,进油道(4)和回油道(5)设置在轴承座本体(1)法兰盘两侧,进油道(4)正对主动锥齿轮前轴承(7)和主动锥齿轮后轴承(8)的润滑油存储腔,回油道(5)入口设置在主动锥齿轮前轴承大端位置,出口设置在主减速器底部;
从动锥齿轮旋转时将润滑油搅起并打到集油槽(2)及集油板(3)上,润滑油顺着集油槽(2)及集油板(3)流入进油道(4),然后顺着进油道(4)流入轴承座本体(1)中部正对主动锥齿轮前、后轴承的润滑油存储腔中,从而实现主动锥齿轮前、后两个轴承的润滑;在轴承座本体(1)的前端,靠近主动锥齿轮前轴承大端位置,设置有回油道(5),多余的润滑油顺着回油道(5)流回主减速器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锥齿轮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道的进油道(4)在汽车前进方向的2点钟方向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锥齿轮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道的回油道(5)在汽车前进方向的8点钟方向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锥齿轮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本体(1)采用大法兰面的设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锥齿轮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本体(1)采用短止口设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锥齿轮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道(4)中,在主动锥齿轮后轴承(8)的前端设有挡油板(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锥齿轮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板(6)的圆周方向上均布8个油孔。
CN202020205783.8U 2020-02-25 2020-02-25 一种主动锥齿轮轴承座 Active CN2119513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05783.8U CN211951399U (zh) 2020-02-25 2020-02-25 一种主动锥齿轮轴承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05783.8U CN211951399U (zh) 2020-02-25 2020-02-25 一种主动锥齿轮轴承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51399U true CN211951399U (zh) 2020-11-17

Family

ID=73195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05783.8U Active CN211951399U (zh) 2020-02-25 2020-02-25 一种主动锥齿轮轴承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513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5092471A1 (en) Differential arrangement and driven axle and automotive vehicle with improved lubrication
CN211951399U (zh) 一种主动锥齿轮轴承座
CN210553941U (zh) 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同轴电机车桥总成
CN213512006U (zh) 汽车变速器引导式输油机构
CN108286603B (zh) 挖掘机的上传动箱
CN114704608A (zh) 一种减速器总成及车辆
CN107763193B (zh) 一种汽车减速器的润滑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15410096U (zh) 车桥主减速器主锥轴承润滑结构
CN106884960B (zh) 差速器
CN20550392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后驱动桥的主减速器
CN211398314U (zh) 一种可实现自循环润滑方式的后贯轴承座
CN211259308U (zh) 一种组合式调整螺母
CN220792008U (zh) 一种电驱桥双向泵油润滑装置
CN112303217A (zh) 一种混动机车用中间齿轮箱
CN218718522U (zh) 减速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20910425U (zh) 电驱动变速器的润滑装置
CN211951394U (zh) 一种主动锥齿轮轴承座存油结构
CN215213708U (zh) 一种小型汽油机箱盖
CN216843033U (zh) 一种用于变速箱的液位动态调节集油机构
CN212959788U (zh) 一种驱动桥主减速器的油润滑结构
CN212318700U (zh) 驱动桥主减速器的润滑结构
CN201461925U (zh) 满足前后桥不同润滑方式的减速器壳
CN212717921U (zh) 一种汽车用变速器及汽车
CN215059381U (zh) 一种齿轴润滑结构及变速箱
CN216715197U (zh) 一种中桥减速器润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