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52784U - 一种上横梁总成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横梁总成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52784U
CN211252784U CN201922321670.4U CN201922321670U CN211252784U CN 211252784 U CN211252784 U CN 211252784U CN 201922321670 U CN201922321670 U CN 201922321670U CN 211252784 U CN211252784 U CN 2112527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 beam
upper cross
positioning hole
connecting part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2167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克
田宇黎
魏福林
张晶
高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2167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527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527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527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横梁总成及车辆,该上横梁总成包括:上横梁、下横梁、第一连接部件、第二连接部件;上横梁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下横梁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孔对应的第二定位孔;上横梁与下横梁通过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定位后固定连接;第一连接部件与第二连接部件分别与下横梁长度延伸方向上的两边缘固定连接;上横梁采用辊压工艺制成,在同一系列的车型中,可根据不同车身的宽度,对所述上横梁进行裁剪。裁剪后的上横梁在每一位置点的横截面的形状与尺寸相同,可以实现同一系列车型对上横梁的通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Description

一种上横梁总成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上横梁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行业内的竞争愈加激烈。对于各大汽车生产商而言,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取得进一步发展,既要保证所生产车辆的质量、舒适性及安全性,又要从生产工艺上不断创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
针对传统冲压工艺,车身顶盖上横梁总成生产过程中材料利用率较低。同一系列的车型,由于车身的宽度和顶盖造型存在差异,冲压零部件无法实现上横梁总成在同一系列车型上的通用,导致零部件开发成本相对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横梁总成及车辆,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上横梁总成在生产过程中材料利用率低,无法在同一系列车型上通用,导致开发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横梁总成,包括:
上横梁,所述上横梁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
下横梁,所述下横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对应的第二定位孔;
其中,所述上横梁采用辊压工艺制成,且所述上横梁与所述下横梁通过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定位孔定位后固定连接;
第一连接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与所述下横梁的第一边缘固定连接;
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与所述下横梁的第二边缘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边缘至所述第二边缘的方向为所述下横梁的长度延伸方向。
可选地,所述上横梁总成,其中,所述上横梁的宽度方向两侧边缘上设置有第一焊接边,所述下横梁的宽度方向两侧边缘上设置有第二焊接边,所述第一焊接边与所述第二焊接边焊接连接。
可选地,所述上横梁总成,其中,所述第一焊接边与所述第二焊接边的宽度均不小于12mm。
可选地,所述上横梁总成,其中,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的数量均为至少两个。
可选地,所述上横梁总成,其中,所述上横梁在每一位置点的宽度相同。
可选地,所述上横梁总成,其中,所述上横梁在每一位置点的横截面的形状与尺寸相同。
可选地,所述上横梁总成,其中,所述上横梁与所述下横梁之间形成中空空间。
可选地,所述上横梁总成,其中,所述下横梁上还设置有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连通至所述中空空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上横梁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横梁总成,所述上横梁采用辊压工艺制成,可以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并且,采用辊压工艺制成的所述上横梁,在长度方向上没有限制。工作人员可根据同一系列车型不同的车身宽度裁剪所述上横梁,并且裁剪后的所述上横梁在每一位置点的横截面的形状与尺寸相同,可实现所述上横梁总成在同一系列车型上的通用,降低零部件开发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横梁总成一示意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横梁总成另一示意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连接部件与第一侧围连接示意图;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横梁的横截面示意图。
符号说明:
1 上横梁
111 第一定位孔
112 第一焊接边
2 下横梁
211 第二定位孔
212 第二焊接边
213 第一边缘
214 第二边缘
3 第一连接部件
4 第二连接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上横梁总成在生产过程中材料利用率低,无法在同一系列车型上通用,导致开发成本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上横梁总成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横梁总成,包括:
上横梁1,所述上横梁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111;其中,图1中所述上横梁1上设置了两个所述第一定位孔111。
下横梁2,所述下横梁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111对应的第二定位孔211;与图1对应的,图2中所述下横梁2上也设置两个第二定位孔211。
其中,所述上横梁1采用辊压工艺制成,且所述上横梁1与所述下横梁2通过所述第一定位孔111与所述第二定位孔211定位后固定连接;
第一连接部件3,所述第一连接部件3与所述下横梁2的第一边缘213固定连接;
第二连接部件4,所述第二连接部件4与所述下横梁2的第二边缘214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边缘213至所述第二边缘214的方向为所述下横梁2的长度延伸方向。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上横梁1上设置所述第一定位孔111、在所述下横梁上设置所述第二定位孔211,可以更加方便地将所述上横梁1与所述下横梁2固定连接。例如,所述上横梁1与所述下横梁2可以采用点焊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在进行焊接前,可以先将螺栓插入所述第一定位孔111与所述第二定位孔211,再利用螺母锁紧螺栓,以实现固定所述上横梁1与所述下横梁2,进而提高点焊过程的准确性。并且,为了保证焊接均匀,焊点间距可以控制在30mm至50mm之间。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孔111与所述第二定位孔211的数量相同,例如可以是设置一个所述第一定位孔111和设置一个所述第二定位孔211。为了实现更加精准地定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孔111和所述第二定位孔211的数量可以均为至少两个。其中,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定位孔111可以均设置在同一侧的长度方向上的不同位置,也可以设置在对侧的长度方向上。当所述第一定位孔111的数量为两个时,为了较佳的定位效果,可以将两个定位孔分别设置在长度方向两侧靠近边缘的位置,例如图1和图2所示的设置方式。所述第二定位孔211的设置方式与如上所述第一定位孔111的设置方式相同。
并且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上横梁1采用辊压工艺制成,可以有效地提高所述上横梁1地生产效率,提高材料利用率,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可选地,所述上横梁1的上端面设置有膨胀胶预留平面,用于涂放膨胀胶后与车辆的车顶固定连接。
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件3与车辆的第一侧围采用点焊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件4与车辆的第二侧围的固定连接方式,与如上所述第一连接部件3与车辆的第一侧围的固定连接方式相同。其中,所述第一侧围与所述第二侧围平行,所述第一连接部件3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4的连接线与所述第一侧围、所述第二侧围均垂直。
所述上横梁1与所述下横梁2焊接完成后,通过所述下横梁2的所述第一边缘213、所述第二边缘214分别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3、所述第二连接部件4焊接,便完成了所述上横总成在车辆上的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横梁1的宽度方向两侧边缘上设置有第一焊接边112,所述下横梁2的宽度方向两侧边缘上设置有第二焊接边212,所述第一焊接边112与所述第二焊接边212焊接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焊接边112与所述第二焊接边212的宽度均不小于12mm。
进一步地,所述上横梁1在每一位置点的宽度相同,可以提高在焊接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因宽度的突然增大导致焊接出现差错。
如图4所示,进一步地,所述上横梁1在每一位置点的横截面的形状与尺寸相同。根据同一系列车型不同车身对所述上横梁总成的要求,在对利用辊压工艺生产出来的所述上横梁1进行裁剪时,由于所述上横梁1在每一位置点的横截面的形状与尺寸相同,可以实现所述上横梁总成在同一系列车型上的通用。不同车型顶盖上横梁总成根据造型不同而存在差异,只需新开一副冲弯模具即可满足弧度差异,无需开多副模具进行加工,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可选地,针对同一品牌不同系列的车型,由于车身结构及性能要求存在差异,人员可通过调整所述上横梁1的截面形状或者材料牌号实现差异化设计,从而达到更多的系列车型应用并减少设计成本,例如:
针对侧碰要求略有提升的相似结构的同一系列车型,可以通过提升所述上横梁1的材料牌号,增加车身的侧碰安全性能;
针对顶压要求较高的同一系列车型,可以通过增加所述上横梁1的截面积的方式提升顶压性能;
针对侧碰安全及顶压要求均较高的同一系列车型,在提升所述上横梁1的材料牌号与所述上横梁1的截面积时,还可以增加材料厚度来实现性能提升。
进一步地,所述下横梁2上设置有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连通至所述上横梁1与所述下横梁2之间形成中空空间。其中,所述安装通孔主要用于连接内饰及电器零部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上横梁总成。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采用辊压工艺制成的上横梁,在同一系列的车型中,可根据车身的宽度,进行所述上横梁的裁剪。裁剪后的所述上横梁在每一位置点的横截面的形状与尺寸相同,可以实现同一系列车型对所述上横梁的通用,降低生产成本。针对同一品牌不同系列的车型,只需新开一副冲弯模具即可满足不同车型顶盖上横梁总成的弧度差异,无需开多副模具进行加工,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上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横梁(1),所述上横梁(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111);
下横梁(2),所述下横梁(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111)对应的第二定位孔(211);
其中,所述上横梁(1)采用辊压工艺制成,且所述上横梁(1)与所述下横梁(2)通过所述第一定位孔(111)与所述第二定位孔(211)定位后固定连接;
第一连接部件(3),所述第一连接部件(3)与所述下横梁(2)的第一边缘(213)固定连接;
第二连接部件(4),所述第二连接部件(4)与所述下横梁(2)的第二边缘(214)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边缘(213)至所述第二边缘(214)的方向为所述下横梁(2)的长度延伸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1)的宽度方向两侧边缘上设置有第一焊接边(112),所述下横梁(2)的宽度方向两侧边缘上设置有第二焊接边(212),所述第一焊接边(112)与所述第二焊接边(212)焊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边(112)与所述第二焊接边(212)的宽度均不小于1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孔(111)和所述第二定位孔(211)的数量均为至少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1)在每一位置点的宽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1)在每一位置点的横截面的形状与尺寸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1)与所述下横梁(2)之间形成中空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上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横梁(2)上还设置有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连通至所述中空空间。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上横梁总成。
CN201922321670.4U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上横梁总成及车辆 Active CN2112527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21670.4U CN211252784U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上横梁总成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21670.4U CN211252784U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上横梁总成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52784U true CN211252784U (zh) 2020-08-14

Family

ID=71984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21670.4U Active CN211252784U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上横梁总成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527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39376B (zh) 对车辆外覆盖件的拐角部分进行拉延筋工艺补充的方法
US10023246B2 (en) Press-formed product, automobile structural member including the same, production method and production device for the press-formed product
CN207579811U (zh) 保险杠加强件
US20160082542A1 (en) Joined memb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211252784U (zh) 一种上横梁总成及车辆
CN204222600U (zh) 一种汽车盲窗尾门结构
CN102935865B (zh) 一种汽车侧围外板门槛区域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KR20100073276A (ko) 프로그레시브 금형을 이용하여 차량용 오버헤드 콘솔 램프의 브라켓을 제조하는 방법
CN101195140A (zh) 一种板状制件的成形方法
CN207606180U (zh) 轻型商用车顶盖零件拉延模具
CN206597822U (zh) 一种汽车电子元件安装板连续冲压模具
JP6486774B2 (ja) 金属板の成形方法及びこれに用いる成形装置
KR20100043747A (ko) 캠와셔 일체형 캠볼트의 제조방법
CN210686138U (zh) 一种气缸
CN213223955U (zh) 一种拉延模
CN210191412U (zh) 一种汽车后保险杠中部固定支架
CN206122490U (zh) 一种汽车后门槛加强板连续模
CN218229151U (zh) 一种驾驶室后围外板
CN211892926U (zh) 一种汽车横梁结构
CN113290118B (zh) 一种改善车身侧围外板b柱上部外观面的拉延工艺方法
CN216140073U (zh) 一种通用车顶横梁安装结构
CN210659637U (zh) 发动机罩铰链及汽车
CN204182798U (zh) 一种汽车翼子板拉伸模
EP3202602B1 (en) Suspension system
CN209937471U (zh) 倒车镜成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