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49511U - 一种碳纤维引擎盖表面加工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碳纤维引擎盖表面加工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49511U
CN211249511U CN201922232816.8U CN201922232816U CN211249511U CN 211249511 U CN211249511 U CN 211249511U CN 201922232816 U CN201922232816 U CN 201922232816U CN 211249511 U CN211249511 U CN 2112495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fiber
electric telescopic
motor
telescopic rod
lead scr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3281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祝培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Dongke Composite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Dongke Composite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Dongke Composite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Dongke Composite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3281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495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495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495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emical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引擎盖表面加工处理装置,包括装置体、夹板、积水槽和第二滑杆,所述第一移动板上镶嵌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架,所述第一竖板的左侧设置有第二电动机,且第二电动机与第二转轴相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右端贯穿第一竖板与左侧的夹板相连接,且夹板的内侧面设置有软体垫,所述积水槽嵌入在装置体的下端面,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横板,且第二横板的下端设置有喷头。该碳纤维引擎盖表面加工处理装置,第一电动伸缩杆推动支撑架可对装夹后的碳纤维引擎盖起到支撑效果,增强碳纤维引擎盖加工时的稳定性,另外可通过第二电动机带动夹板转动,对碳纤维引擎盖进行翻转,方便对另一面进行加工。

Description

一种碳纤维引擎盖表面加工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纤维引擎盖加工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碳纤维引擎盖表面加工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碳纤维材料具有强度高、耐腐蚀、质量轻等优点,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汽车部件选择了碳纤维材料进行制作,例如:碳纤维引擎盖等,碳纤维引擎盖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其表面进行打磨等处理,现有的碳纤维引擎盖打磨方式通常是通过人工手持打磨设备对其进行打磨,打磨效率低,且打磨过程产生的粉尘对人体有害,现需要一种碳纤维引擎盖表面加工处理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纤维引擎盖表面加工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碳纤维引擎盖打磨方式通常是通过人工手持打磨设备对其进行打磨,打磨效率低,且打磨过程产生的粉尘对人体有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碳纤维引擎盖表面加工处理装置,包括装置体、夹板、积水槽和第二滑杆,所述装置体的左侧设置有第一电动机,且第一电动机与第一转轴相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右端贯穿装置体的左侧壁与第一丝杠相连接,且第一丝杠转动连接在装置体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丝杠贯穿有第一移动板,且第一移动板上设置有第一滑杆,同时第一滑杆设置在装置体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移动板上镶嵌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架,所述第一移动板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且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分别设置在电动伸缩杆的左右两侧,所述夹板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竖板的右侧壁上和第二电动伸缩杆的左端,且第二电动伸缩杆的右端贯穿第二竖板,所述第一竖板的左侧设置有第二电动机,且第二电动机与第二转轴相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右端贯穿第一竖板与左侧的夹板相连接,且夹板的内侧面设置有软体垫,所述积水槽嵌入在装置体的下端面,且积水槽的后侧设置有泵管,所述泵管远离积水槽的一端与喷管相连接,且喷管远离泵管的一端贯穿固定架和第一横板,同时固定架设置在装置体上表面,所述第一横板的下端面设置有第三电动机,且第三电动机与打磨头相连接,所述第一横板的上端面与机械手相连接,且机械手设置在第二移动板的下端,所述第二移动板上设置有第二丝杠,且第二丝杠转动连接在固定架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二丝杠的后端与第三转轴相连接,且第三转轴贯穿固定架的侧壁与第四电动机相连接,同时第四电动机设置在固定架内,所述第二移动板的下端面设置有第三电动伸缩杆,且第三电动伸缩杆设置在机械手的右侧,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横板,且第二横板的下端设置有喷头,所述第二滑杆贯穿在第二移动板上,且第二滑杆设置在固定架的内侧壁上,同时第二滑杆设置在第二丝杠上方,所述固定架内顶端设置有灯体,且灯体设置在第二移动板外侧,所述固定架的上表面设置有处理箱,且处理箱的右侧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与吸管相连接,且吸管远离风机的一端贯穿固定架和第二横板设置在喷头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动机、第一转轴和第一丝杠组成转动机构,且第一转轴的中心点和第一丝杠的中心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移动板包括有通口槽和第一滤网,且通口槽开设在移动板上,同时通口槽侧壁设置有第一滤网,通口槽设置在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之间,且通口槽设置在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有第四电动伸缩杆和支撑件,且第四电动伸缩杆设置在支撑架上,同时第四电动伸缩杆上端设置有支撑件。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动机、第二转轴和夹板组成转动机构,且夹板设置有两个,同时每个夹板内侧面均设置有1个软体垫。
优选的,所述积水槽包括有安装卡槽和第二滤网,且安装卡槽设置在积水槽的内侧壁上,同时安装卡槽上设置有第二滤网。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包括有抽屉,且抽屉设置在固定架内,同时抽屉设置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第二丝杠、第三转轴和第四电动机组成转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灯体设置有两个,且灯体关于固定架中心线对称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碳纤维引擎盖表面加工处理装置,
(1)在第一电动机的作用下,便于碳纤维引擎盖的加工进给,同时可将打磨后的碳纤维引擎盖移动至喷头下方进行喷涂处理(例如:喷涂清漆),在碳纤维引擎盖表面形成一层具有保护和装饰效果的透明漆膜,提高碳纤维引擎盖的表面光滑度;
(2)第一电动伸缩杆推动支撑架可对装夹后的碳纤维引擎盖起到支撑效果,增强碳纤维引擎盖加工时的稳定性,另外可通过第二电动机带动夹板转动,对碳纤维引擎盖进行翻转,方便对另一面进行加工;
(3)可通过泵管将集水槽内的水通过喷管喷出,对打磨过程的碳纤维引擎盖进行喷洒,喷洒水不仅可抑制碳纤维引擎盖打磨产生的粉尘,且可对打磨过程的碳纤维引擎盖降温;
(4)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可对喷洒水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回流到积水槽内循环使用,减少水源的使用,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分别摆放在通口槽的内侧壁上和安装卡槽上,方便取出清理维护;
(5)抽屉的设置,提供碳纤维引擎盖加工用工具存放使用,便于碳纤维引擎盖加工时快速找寻到工具使用,另外设置的灯体,可为碳纤维引擎盖加工时提供照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左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移动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体,2、第一电动机,3、第一转轴,4、第一丝杠,5、第一移动板,501、通口槽,502、第一滤网,6、第一滑杆,7、第一电动伸缩杆,8、支撑架,801、第四电动伸缩杆,802、支撑件,9、第一竖板,10、第二竖板,11、第二电动伸缩杆,12、夹板,13、软体垫,14、第二电动机,15、第二转轴,16、积水槽,1601、安装卡槽,1602、第二滤网,17、泵管,18、喷管,19、固定架,1901、抽屉,20、第一横板,21、第三电动机,22、打磨头,23、机械手,24、第二移动板,25、第二丝杠,26、第三转轴,27、第四电动机,28、第三电动伸缩杆,29、第二横板,30、喷头,31、吸管,32、风机,33、处理箱,34、第二滑杆,35、灯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碳纤维引擎盖表面加工处理装置,如图1、图2、图4、图5和图6所示,装置体1的左侧设置有第一电动机2,且第一电动机2与第一转轴3相连接,第一电动机2、第一转轴3和第一丝杠4组成转动机构,且第一转轴3的中心点和第一丝杠4的中心点在同一条直线上,第一电动机2通过第一转轴3带动第一丝杠4转动,使得第一移动板5在第一丝杠4上左右移动,第一转轴3右端贯穿装置体1的左侧壁与第一丝杠4相连接,且第一丝杠4转动连接在装置体1的内侧壁上,第一丝杠4贯穿有第一移动板5,且第一移动板5上设置有第一滑杆6,同时第一滑杆6设置在装置体1的内侧壁上,移动板5包括有通口槽501和第一滤网502,且通口槽501开设在移动板5上,同时通口槽501侧壁设置有第一滤网502,通口槽501设置在第一竖板9和第二竖板10之间,且通口槽501设置在第一电动伸缩杆7的外侧,第一滤网502可对喷洒的水进行过滤,减少杂质进入到积水槽16内,第一移动板5上镶嵌有电动伸缩杆7,且电动伸缩杆7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架8,支撑架8包括有第四电动伸缩杆801和支撑件802,且第四电动伸缩杆801设置在支撑架8上,同时第四电动伸缩杆801上端设置有支撑件802,第四电动伸缩杆801推动支撑件802对碳纤维引擎盖支撑,增强碳纤维引擎盖加工时的稳定性,第一移动板5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竖板9和第二竖板10,且第一竖板9和第二竖板10分别设置在电动伸缩杆7的左右两侧,夹板12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竖板9的右侧壁上和第二电动伸缩杆11的左端,且第二电动伸缩杆11的右端贯穿第二竖板10,第一竖板9的左侧设置有第二电动机14,且第二电动机14与第二转轴15相连接,第二电动机14、第二转轴15和夹板12组成转动机构,且夹板12设置有两个,同时每个夹板12内侧面均设置有1个软体垫13,第二电动机14通过第二转轴15带动夹板12转动,方便对碳纤维引擎盖的翻转,第二转轴15右端贯穿第一竖板9与左侧的夹板12相连接,且夹板12的内侧面设置有软体垫13。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积水槽16嵌入在装置体1的下端面,且积水槽16的后侧设置有泵管17,积水槽16包括有安装卡槽1601和第二滤网1602,且安装卡槽1601设置在积水槽16的内侧壁上,同时安装卡槽1601上设置有第二滤网1602,第二滤网1602增强对喷洒水的过滤效果,泵管17远离积水槽16的一端与喷管18相连接,且喷管18远离泵管17的一端贯穿固定架19和第一横板20,同时固定架19设置在装置体1上表面,固定架19包括有抽屉1901,且抽屉1901设置在固定架19内,同时抽屉1901设置有两个,抽屉1901便于收纳碳纤维引擎盖加工时用到的工具。
如图1和图4所示,第一横板20的下端面设置有第三电动机21,且第三电动机21与打磨头22相连接,第一横板20的上端面与机械手23相连接,且机械手23设置在第二移动板24的下端,第二移动板24上设置有第二丝杠25,且第二丝杠25转动连接在固定架19的内侧壁上,第二丝杠25、第三转轴26和第四电动机27组成转动机构,第四电动机27通过第三转轴26带动第二丝杠25转动,使得第二移动板24在第二丝杠25上前后移动。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第二丝杠25的后端与第三转轴26相连接,且第三转轴26贯穿固定架19的侧壁与第四电动机27相连接,同时第四电动机27设置在固定架19内,第二移动板24的下端面设置有第三电动伸缩杆28,且第三电动伸缩杆28设置在机械手23的右侧,第三电动伸缩杆28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横板29,且第二横板29的下端设置有喷头30,第二滑杆34贯穿在第二移动板24上,且第二滑杆34设置在固定架19的内侧壁上,同时第二滑杆34设置在第二丝杠25上方,固定架19内顶端设置有灯体35,且灯体35设置在第二移动板24外侧,灯体35设置有两个,且灯体35关于固定架19中心线对称设置,灯体35可提供碳纤维引擎盖加工时照明使用,固定架19的上表面设置有处理箱33,且处理箱33的右侧设置有风机32,风机32与吸管31相连接,且吸管31远离风机32的一端贯穿固定架19和第二横板29设置在喷头30的右侧。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碳纤维引擎盖表面加工处理装置时,接通电源,利用第二电动伸缩杆11推动右侧的夹板12对碳纤维引擎盖进行装夹,软体垫13可减少装夹对碳纤维引擎盖的损坏,利用第一电动伸缩杆7推动支撑架8上升,通过第四电动伸缩杆801推动支撑件802对碳纤维引擎盖底部支撑,增强碳纤维引擎盖加工时的稳定性,从抽屉1901内取出碳纤维引擎盖加工打磨的相关工具,可先对碳纤维引擎盖表面进行预处理,然后在机械手23作用下使得打磨头22与碳纤维引擎盖接触,机械手23为现有技术结构,启动第三电动机21,第三电动机21带动打磨头22对碳纤维引擎盖表面打磨,利用泵管17将积水槽16内的水通过喷管18喷洒处,可对加工过程的碳纤维引擎盖降温,且抑制碳纤维引擎盖打磨时产生的粉尘,喷洒的水通过第一滤网502和第二滤网1602过滤回流到积水槽16内循环使用,启动第四电动机27,第四电动机27带动第三转轴26转动,第三转轴26带动第二丝杠25转动,使得第二移动板24前后移动,方便打磨头22的加工进给,在第一电动机2带动第一丝杠4的作用下第一移动板5向右移动,便于碳纤维引擎盖打磨位置的变化,当碳纤维引擎盖一侧面打磨完成后,使得打磨头22远离碳纤维引擎盖,利用第一电动伸缩杆7将支撑架8拉低,启动第二电动机14,第二电动机14带动第二转轴15转动,对碳纤维引擎盖进行翻转,再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7推动支撑架8对碳纤维引擎盖进行支撑,调节打磨头22与碳纤维引擎盖接触进行打磨,在第四电动机27作用下,对打磨头22打磨进给调节,在第一电动机2作用下,第一移动板5在第一丝杠4上向左移动,便于对碳纤维引擎盖打磨位置的变化,打磨完成后,在第一电动机2作用下,第一移动板5在第一丝杠4上向右移动,使得碳纤维引擎盖移动到喷头30下方,可先利用柔软的干毛巾对碳纤维引擎盖表面进行擦拭,保持其表面干燥,将喷头30与外界供料装置连接,在第三电动伸缩杆28作用下,使得喷头30靠近碳纤维引擎盖,对其表面喷涂,利用风机32将喷涂产生的废气体颗粒吸入到处理箱33内过滤处理(可利用活性炭吸附过滤),在第四电动机27作用下对喷头30位置调节进给,利用第一电动机2使得第一移动板5向右移动,便于对碳纤维引擎盖喷涂位置的变化,当一面喷涂完成后,使得喷头30远离碳纤维引擎盖,在第二电动机14作用下对碳纤维引擎盖进行翻转,可对另一面进行喷涂,定期将第一滤网502和第二滤网1602取出清理维护,打开处理箱33后侧的门对内部维护更换,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碳纤维引擎盖表面加工处理装置,包括装置体(1)、夹板(12)、积水槽(16)和第二滑杆(34),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体(1)的左侧设置有第一电动机(2),且第一电动机(2)与第一转轴(3)相连接,所述第一转轴(3)右端贯穿装置体(1)的左侧壁与第一丝杠(4)相连接,且第一丝杠(4)转动连接在装置体(1)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丝杠(4)贯穿有第一移动板(5),且第一移动板(5)上设置有第一滑杆(6),同时第一滑杆(6)设置在装置体(1)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移动板(5)上镶嵌有电动伸缩杆(7),且电动伸缩杆(7)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架(8),所述第一移动板(5)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竖板(9)和第二竖板(10),且第一竖板(9)和第二竖板(10)分别设置在电动伸缩杆(7)的左右两侧,所述夹板(12)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竖板(9)的右侧壁上和第二电动伸缩杆(11)的左端,且第二电动伸缩杆(11)的右端贯穿第二竖板(10),所述第一竖板(9)的左侧设置有第二电动机(14),且第二电动机(14)与第二转轴(15)相连接,所述第二转轴(15)右端贯穿第一竖板(9)与左侧的夹板(12)相连接,且夹板(12)的内侧面设置有软体垫(13),所述积水槽(16)嵌入在装置体(1)的下端面,且积水槽(16)的后侧设置有泵管(17),所述泵管(17)远离积水槽(16)的一端与喷管(18)相连接,且喷管(18)远离泵管(17)的一端贯穿固定架(19)和第一横板(20),同时固定架(19)设置在装置体(1)上表面,所述第一横板(20)的下端面设置有第三电动机(21),且第三电动机(21)与打磨头(22)相连接,所述第一横板(20)的上端面与机械手(23)相连接,且机械手(23)设置在第二移动板(24)的下端,所述第二移动板(24)上设置有第二丝杠(25),且第二丝杠(25)转动连接在固定架(19)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二丝杠(25)的后端与第三转轴(26)相连接,且第三转轴(26)贯穿固定架(19)的侧壁与第四电动机(27)相连接,同时第四电动机(27)设置在固定架(19)内,所述第二移动板(24)的下端面设置有第三电动伸缩杆(28),且第三电动伸缩杆(28)设置在机械手(23)的右侧,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28)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横板(29),且第二横板(29)的下端设置有喷头(30),所述第二滑杆(34)贯穿在第二移动板(24)上,且第二滑杆(34)设置在固定架(19)的内侧壁上,同时第二滑杆(34)设置在第二丝杠(25)上方,所述固定架(19)内顶端设置有灯体(35),且灯体(35)设置在第二移动板(24)外侧,所述固定架(19)的上表面设置有处理箱(33),且处理箱(33)的右侧设置有风机(32),所述风机(32)与吸管(31)相连接,且吸管(31)远离风机(32)的一端贯穿固定架(19)和第二横板(29)设置在喷头(30)的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引擎盖表面加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动机(2)、第一转轴(3)和第一丝杠(4)组成转动机构,且第一转轴(3)的中心点和第一丝杠(4)的中心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引擎盖表面加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5)包括有通口槽(501)和第一滤网(502),且通口槽(501)开设在移动板(5)上,同时通口槽(501)侧壁设置有第一滤网(502),通口槽(501)设置在第一竖板(9)和第二竖板(10)之间,且通口槽(501)设置在第一电动伸缩杆(7)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引擎盖表面加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8)包括有第四电动伸缩杆(801)和支撑件(802),且第四电动伸缩杆(801)设置在支撑架(8)上,同时第四电动伸缩杆(801)上端设置有支撑件(8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引擎盖表面加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动机(14)、第二转轴(15)和夹板(12)组成转动机构,且夹板(12)设置有两个,同时每个夹板(12)内侧面均设置有1个软体垫(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引擎盖表面加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水槽(16)包括有安装卡槽(1601)和第二滤网(1602),且安装卡槽(1601)设置在积水槽(16)的内侧壁上,同时安装卡槽(1601)上设置有第二滤网(160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引擎盖表面加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9)包括有抽屉(1901),且抽屉(1901)设置在固定架(19)内,同时抽屉(1901)设置有两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引擎盖表面加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丝杠(25)、第三转轴(26)和第四电动机(27)组成转动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引擎盖表面加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35)设置有两个,且灯体(35)关于固定架(19)中心线对称设置。
CN201922232816.8U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碳纤维引擎盖表面加工处理装置 Active CN2112495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32816.8U CN211249511U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碳纤维引擎盖表面加工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32816.8U CN211249511U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碳纤维引擎盖表面加工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49511U true CN211249511U (zh) 2020-08-14

Family

ID=71967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32816.8U Active CN211249511U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碳纤维引擎盖表面加工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4951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3570A (zh) * 2019-12-13 2020-03-20 江苏东科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碳纤维引擎盖表面加工处理装置
CN113931420A (zh) * 2021-10-26 2022-01-14 安徽四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环氧磨石加工用夹紧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3570A (zh) * 2019-12-13 2020-03-20 江苏东科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碳纤维引擎盖表面加工处理装置
CN110893570B (zh) * 2019-12-13 2024-05-03 江苏东科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碳纤维引擎盖表面加工处理装置
CN113931420A (zh) * 2021-10-26 2022-01-14 安徽四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环氧磨石加工用夹紧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49511U (zh) 一种碳纤维引擎盖表面加工处理装置
CN110893570B (zh) 一种碳纤维引擎盖表面加工处理装置
CN211099717U (zh) 一种汽车配件加工用喷涂室
CN108453579A (zh) 一种五金板材表面移动式打磨装置
CN110774138A (zh) 一种便于调节且便于维护的零件打磨机
CN219293632U (zh) 一种抛光加工设备
CN211029396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化打磨设备
CN217890585U (zh) 一种铜合金机件加工用抛光装置
CN216542300U (zh) 一种偏心轴加工用打磨抛光装置
CN208514253U (zh) 一种模具研磨装置
CN214445467U (zh) 一种义齿打磨抛光设备
CN210125951U (zh) 一种零部件打磨用固定装置
CN113510572A (zh) 一种金属材料表面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11085934A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研磨装置
CN219310976U (zh) 一种消声器筒体专用抛光设备
CN219987144U (zh) 一种模具打磨机
CN219152346U (zh) 一种金属桶表面处理装置
CN213561647U (zh) 一种具有吸尘功能的饰品加工打磨装置
CN216963991U (zh) 一种铝制天花打磨机的除尘装置
CN220094205U (zh) 一种合金配件环保型表面抛光机构
CN214767481U (zh) 一种雕刻机废料收集装置
CN216633667U (zh) 一种刀具加工夹持工装
CN221088471U (zh) 搪瓷浴缸修复装置
CN218341761U (zh) 一种防划伤的光学玻璃用的抛光机
CN210849724U (zh) 一种园艺管架加工抛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