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30344U - 井口润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井口润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30344U
CN211230344U CN201921582963.1U CN201921582963U CN211230344U CN 211230344 U CN211230344 U CN 211230344U CN 201921582963 U CN201921582963 U CN 201921582963U CN 211230344 U CN211230344 U CN 2112303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ular
gland
wall
main body
annular b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8296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昆
冯广正
张华先
刘金红
刘兴良
滕旭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8296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303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303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303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井口润滑装置,属于抽油机技术领域。所述井口润滑装置包括管状主体、管状压盖和排污短节,管状主体的内径和管状压盖的内径均大于抽油机的光杆的外径,管状主体的第一管口与盘根盒的顶部相连接,管状压盖与管状主体的第二管口相连接,且管状主体和管状压盖共轴,管状主体靠近第二管口的内壁上设置有环状凸台,环状凸台的内径大于光杆的外径,排污短节安装在管状主体的管壁上,位于环状凸台和第一管口之间,且与管状主体相连通。采用本申请,技术人员在管状压盖与环状凸台之间放置润滑脂,可以对光杆和盘根盒起到润滑作用,进而减少光杆和盘根盒的损耗,避免了密封效果变差的情况发生。

Description

井口润滑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抽油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井口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抽油机是开采石油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在抽油机运行的过程中,抽油机的抽油杆和光杆都起到传动作用,抽油杆在油管内运动,光杆在油管内和油管外往复运动,光杆容易将油管内的石油带出油管。
相关技术中,技术人员在井口安装盘根盒(密封装置),光杆贯穿盘根盒,盘根盒与光杆紧密接触,起到密封作用,盘根盒能够密封油管与光杆之间的环形空间,防止油井中的石油被光杆带出油管。
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在采油过程中,光杆与盘根盒之间靠油井产出液润滑,但随着技术人员对油田开发程度的加深,油井生产进入高含水期,油井产出液中的含水量增加,导致产出液的润滑效果变差,光杆和盘根盒的损耗加快,进而导致密封效果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井口润滑装置,能够润滑光杆。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井口润滑装置,所述井口润滑装置包括管状主体、管状压盖和排污短节,其中:
所述管状主体的内径和所述管状压盖的内径均大于抽油机的光杆的外径,所述管状主体和所述管状压盖共轴;
所述管状主体的第一管口用于与盘根盒的顶部相连接,所述管状压盖与所述管状主体的第二管口相连接;
所述管状主体靠近所述第二管口的内壁上设置有环状凸台,所述环状凸台的内径大于所述光杆的外径,所述环状凸台与所述管状压盖之间放置有润滑脂;
所述排污短节安装在所述管状主体的管壁上,且位于所述环状凸台与所述第一管口之间,所述排污短节与所述管状主体相连通。
可选的,所述管状主体的管壁上对应所述管状压盖与所述环状凸台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润滑脂添加孔。
可选的,所述井口润滑装置还包括密封塞,所述密封塞安装在所述润滑脂添加孔中。
可选的,所述管状压盖的第一端的内径大于所述管状压盖的第二端的内径,所述管状压盖的第一端为靠近所述环状凸台的端部,所述管状压盖的第二端为远离所述环状凸台的端部。
可选的,所述管状主体靠近所述第一管口的内壁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盘根盒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从而与所述盘根盒螺纹的顶部螺纹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管口内壁上的内螺纹,位于所述排污短节靠近所述第一管口的外壁的下方。
可选的,所述管状主体靠近所述第二管口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管状压盖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管状主体的第二管口与所述管状压盖螺纹连接。
可选的,所述管状主体靠近所述第二管口的内壁上的内螺纹,位于所述环状凸台靠近所述第二管口的表面的上方。
可选的,所述管状主体靠近所述第一管口的管壁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排污短节靠近端部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排污短节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中。
可选的,所述排污短节进入所述管状主体中的端部与所述管状主体的轴线的距离,大于所述光杆的半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所述的井口润滑装置包括管状主体、管状压盖和排污短节,管状主体的第一管口与盘根盒的顶部相连接,管状压盖与管状主体的第二管口相连接,管状主体靠近第二管口的内壁上设置有环状凸台,管状压盖与环状凸台之间放置有润滑脂。在使用时,井口润滑装置安装在盘根盒的顶部,光杆贯穿井口润滑装置,在管状主体的内腔中往复运动。这样,随着光杆在管状主体的内腔中的往复运动,润滑脂均匀覆盖在光杆的外壁上,使得光杆与盘根盒摩擦时受到的阻力变小,进而,光杆与盘根盒的损耗也相应减少,避免了密封效果变差的情况发生。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井口润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井口润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表示:
1—管状主体,
2—管状压盖,
3—排污短节,
4—环状凸台,
5—润滑脂添加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在使用抽油机开采石油的过程中,光杆在油管内和油管外往复运动,容易将油管内的石油带出油管。相关技术中,技术人员在井口安装盘根盒(密封装置),光杆贯穿盘根盒,盘根盒与光杆紧密接触,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油井中的石油被光杆带出油管。光杆与盘根盒之间靠油井产出液润滑,但随着油井生产进入高含水期,油井产出液中的含水量增加,导致产出液的润滑效果变差,光杆和盘根盒的损耗加快,进而导致密封效果变差,被光杆带出的石油会对井口、井场造成严重污染。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井口润滑装置,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井口润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井口润滑装置包括管状主体1、管状压盖2和排污短节3,管状压盖2和排污短节3安装在管状主体1上。
其中,管状主体1、管状压盖2和排污短节3都是中间贯通的管状结构,管状主体1的内径和管状压盖2的内径均大于抽油机的光杆(图中未示出)的外径。
在实施中,管状主体1的第一管口与盘根盒(图中未示出)的顶部安装在一起,管状主体1的第二管口与管状压盖2安装在一起。管状主体1靠近第二管口的内壁上设置有环状凸台4,管状压盖2与环状凸台4之间形成的环形空间可以作为润滑填料仓,用于放置润滑脂。其中,环状凸台4的内径大于光杆的外径,使得光杆能够在管状主体1内往复运动。管状主体1的第二管口与管状压盖2相连接后,两者的轴线重合,使得光杆能够顺利穿过该井口润滑装置。排污短节3安装在管状主体1的管壁上,与管状主体1相连通,且位于环状凸台4与第一管口之间,使得被光杆带入管状主体1中的石油能够通过排污短节3排出,这样,能够保持井口的清洁,也避免了因石油接触到润滑脂而影响润滑效果的情况发生。
基于上述结构所述,该井口润滑装置安装在盘根盒的顶部,光杆穿过该井口润滑装置。在使用时,技术人员在管状压盖2与环状凸台4之间放置润滑脂,这样,随着光杆在管状主体1的内腔中的往复运动,润滑脂均匀覆盖在光杆的外壁上,使得光杆与盘根盒摩擦时受到的阻力变小,进而,光杆与盘根盒的损耗也相应减少,避免了密封效果变差的情况发生。
另外,排污短节3与管状主体1相连通,且位于环状凸台4与第一管口之间,使得被光杆带入管状主体1的内腔中的石油可以通过排污短节3排出,相应的,对应排污短节3的位置处可以设置用于收集污油的收集器(图中未示出),该污油可以为通过排污短节3排出的石油,这样,在保持了井口的清洁的同时,也避免了因石油接触到润滑脂而影响润滑效果的情况发生。
可选的,如图2所示,管状压盖2可以包括内径不同的两部分,管状压盖2的第一端的内径可以大于第二端的内径,管状压盖的第一端为靠近环状凸台4的端部,第二端为远离该环状凸台4的端部。
在实施中,光杆在管状主体1的内腔中往复运动,润滑脂会均匀覆盖在光杆的外壁上,与此同时,光杆会将一部分润滑脂带出润滑填料仓,造成润滑脂的浪费。相应的,管状压盖2靠近其第一端的内壁的直径可以大于管状压盖2靠近其第二端的内壁的直径,也就是说,管状压盖2的内壁可以为阶梯形内壁。该阶梯形内壁的设置,可以在管状压盖2的第一端阻挡不住润滑脂时,利用管状压盖2的内径突变处对润滑脂进行二次阻挡,能够减少润滑脂的浪费。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管状压盖2也可以包括内径不同的三个或三个以上部分,可以对润滑脂进行多次阻挡。
上述放置在润滑填料仓中的润滑脂是减小光杆与盘根盒的损耗,避免密封效果变差的关键。为了更方便地补充润滑脂,相应的结构可以是,如图2所示,管状主体1的管壁上对应管状压盖2与环状凸台4之间的位置处可以设置有润滑脂添加孔5。
其中,润滑脂添加孔5可以是贯穿管状主体1的管壁的通孔。
在实施中,技术人员可以使用注射器等工具,通过该润滑脂添加孔5将润滑脂直接添加到润滑填料仓中,这样,避免了将管状压盖2卸下,添加润滑脂后再安装管状压盖2的麻烦,使得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方便地添加润滑脂。
可选的,井口润滑装置可以包括密封塞(图中未示出),密封塞安装在润滑脂添加孔5中。
其中,密封塞可以为橡胶塞,该密封塞可以安装在润滑脂添加孔5靠近管状主体1的外壁的端口。
在实施中,技术人员可以在需要添加润滑脂时将密封塞卸下,向润滑填料仓中添加润滑脂,在添加结束后,技术人员再将密封塞安装回润滑脂添加孔5中,防止润滑脂从润滑脂添加孔5中泄露出来。
上述管状主体1的第一管口用于与盘根盒的顶部相连接,例如,参见图1和图2,管状主体1靠近第一管口的内壁上设有用于与盘根盒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管状主体1的第一管口与盘根盒螺纹连接,方便了井口润滑装置的拆装。
在实施中,管状主体1的第一管口与盘根盒螺纹连接,具体的,盘根盒靠近顶部的外壁与管状主体1靠近第一管口的内壁相接触,而排污短节3靠近第一管口,这样,盘根盒的顶部可能会遮挡住排污短节3与管状主体1的连通处,导致排污短节3无法发挥排污的作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相应的,管状主体1靠近第一管口的内壁上的内螺纹,可以位于排污短节3靠近第一管口的外壁的下方,该下方为排污短节3朝向第一管口的方向。这样,管状主体1安装到盘根盒上后,盘根盒的顶部触及不到排污短节3与管状主体1之间的连通处,从而使得排污短节3能够排出被光杆带入管状主体1的内腔中的石油。
如上述所述,管状压盖2与管状主体1的第二管口相连接,例如,参见图1和图2,管状主体1靠近第二管口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管状压盖2的外壁上设有与该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管状主体1的第二管口与管状压盖2螺纹连接,方便了管状压盖2的拆装,也方便了润滑脂的装填。
在实施中,技术人员在管状压盖2与环状凸台4之间放置润滑脂,如果在管状压盖2安装到管状主体1上后,管状压盖2与环状凸台4靠近第二管口的表面相接触,会导致管状压盖2与环状凸台4之间没有足够的空间用于放置润滑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相应的,管状主体1靠近第二管口的内壁上的内螺纹,可以位于环状凸台4靠近第二管口的表面的上方,该上方为环状凸台4朝向第二管口的方向。这样,管状压盖2安装到管状主体1上后,管状压盖2与环状凸台4靠近第二管口的表面之间能够存在足够的空间,从而使得该空间可以用于放置润滑脂。
如上述所述,排污短节3安装在管状主体1的管壁上,例如,参见图1和图2,管状主体1靠近第一管口的管壁上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排污短节3靠近端部的外壁上设置有与该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排污短节3安装在安装孔中。
在实施中,排污短节3与管状主体1相连接后,如果排污短节3的端部探入管状主体1的内腔的长度太长,可能会阻挡光杆在管状主体1的内腔中的运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相应的,排污短节3进入管状主体1中的端部与管状主体1的轴线的距离,可以大于光杆的半径。这样,排污短节3安装到管状主体1上后,其端部能够探入管状主体1的内腔的最大长度,也不会干扰到光杆在管状主体1的内腔中的运动,从而使得光杆能够顺利地在管状主体1的内腔中往复运动。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管状主体1与盘根盒、管状压盖2与管状主体1、排污短节3与管状主体1也可以是卡扣连接或焊接等其他连接方式,卡扣连接使井口润滑装置的各部分的拆装更加方便,焊接使各部分连接处的强度更大,更可靠。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所述的井口润滑装置包括管状主体1、管状压盖2和排污短节3,管状主体1的内径和管状压盖2的内径均大于光杆的外径,管状主体1的第一管口与盘根盒的顶部相连接,管状压盖2与管状主体1的第二管口相连接,且管状主体1和管状压盖2共轴,管状主体1靠近第二管口的内壁上设置有环状凸台4,环状凸台4的内径大于光杆的外径。在使用时,井口润滑装置安装在盘根盒的顶部,光杆贯穿井口润滑装置,在管状主体1的内腔中往复运动。技术人员在管状压盖2与环状凸台4之间放置润滑脂,这样,随着光杆在管状主体1的内腔中的往复运动,润滑脂均匀覆盖在光杆的外壁上,使得光杆与盘根盒摩擦时受到的阻力变小,进而,光杆与盘根盒的损耗也相应减少,避免了密封效果变差的情况发生。
另外,排污短节3安装在管状主体1的管壁上,与管状主体1相连通,且位于环状凸台4与第一管口之间,使得被光杆带入管状主体1的内腔中的石油可以通过排污短节3排出,这样,在保持了井口的清洁的同时,也避免了因石油接触到润滑脂而影响润滑效果的情况发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的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井口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口润滑装置包括管状主体(1)、管状压盖(2)和排污短节(3),其中:
所述管状主体(1)的内径和所述管状压盖(2)的内径均大于抽油机的光杆的外径,所述管状主体(1)和所述管状压盖(2)共轴;
所述管状主体(1)的第一管口用于与盘根盒的顶部相连接,所述管状压盖(2)与所述管状主体(1)的第二管口相连接;
所述管状主体(1)靠近所述第二管口的内壁上设置有环状凸台(4),所述环状凸台(4)的内径大于所述光杆的外径,所述环状凸台(4)与所述管状压盖(2)之间放置有润滑脂;
所述排污短节(3)安装在所述管状主体(1)的管壁上,且位于所述环状凸台(4)与所述第一管口之间,所述排污短节(3)与所述管状主体(1)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口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主体(1)的管壁上对应所述管状压盖(2)与所述环状凸台(4)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润滑脂添加孔(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口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口润滑装置还包括密封塞,所述密封塞安装在所述润滑脂添加孔(5)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口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压盖(2)的第一端的内径大于所述管状压盖(2)的第二端的内径,所述管状压盖(2)的第一端为靠近所述环状凸台(4)的端部,所述管状压盖(2)的第二端为远离所述环状凸台(4)的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口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主体(1)靠近所述第一管口的内壁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盘根盒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从而与所述盘根盒的顶部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井口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主体(1)靠近所述第一管口的内壁上的内螺纹,位于所述排污短节(3)靠近所述第一管口的外壁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口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主体(1)靠近所述第二管口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管状压盖(2)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管状主体(1)的第二管口与所述管状压盖(2)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井口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主体(1)靠近所述第二管口的内壁上的内螺纹,位于所述环状凸台(4)靠近所述第二管口的表面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口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主体(1)靠近所述第一管口的管壁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排污短节(3)靠近端部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排污短节(3)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井口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短节(3)进入所述管状主体(1)中的端部与所述管状主体(1)的轴线的距离,大于所述光杆的半径。
CN201921582963.1U 2019-09-23 2019-09-23 井口润滑装置 Active CN2112303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82963.1U CN211230344U (zh) 2019-09-23 2019-09-23 井口润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82963.1U CN211230344U (zh) 2019-09-23 2019-09-23 井口润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30344U true CN211230344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36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82963.1U Active CN211230344U (zh) 2019-09-23 2019-09-23 井口润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303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30344U (zh) 井口润滑装置
CN206398331U (zh) 一种泄压防外溢的润滑脂加注设备
CN208380106U (zh) 一种自带导向结构的振动器
CN208253152U (zh) 一种用于传动机械中高压黄油的注油装置
RU150447U1 (ru) Сальник устьевой
CN202266225U (zh) 一种抽油机光杆润滑装置
CN207634059U (zh) 自紧跟偏井口密封装置
CN110513069B (zh) 一种基于油井口抽油器械的密封装置
CN211598587U (zh) 一种冲管装置
CN212296289U (zh) 一种采气井口装置用光杆润滑装置
CN106968631A (zh) 一种油井井口长效防漏油装置
CN208578522U (zh) 一种井下复合举升抽油机油管与储油管连接接头
CN108930774B (zh) 一种剪式抓斗自润滑滑轮机构
CN208804141U (zh) 一种柴油发电机组用联轴器
CN214303757U (zh) 井口防溢装置
CN202628733U (zh) 一种带润滑注油口的螺栓
CN206988092U (zh) 高压往复泵曲轴腔防进水结构
CN220930815U (zh) 一种电机轴承室润滑油补充装置
CN217234337U (zh) 一种斜齿轮伞齿轮三级传动减速机
CN210218074U (zh) 曲轴润滑装置及压裂泵
CN219079094U (zh) 一种脉冲发生装置充油设备
CN220727112U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钻机密封结构
CN217481970U (zh) 一种喷涂设备的密封装置
CN220184284U (zh) 一种钢网架拼装结构
CN210637788U (zh) 一种流体润滑介质远程加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