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84284U - 一种钢网架拼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网架拼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84284U
CN220184284U CN202320880192.4U CN202320880192U CN220184284U CN 220184284 U CN220184284 U CN 220184284U CN 202320880192 U CN202320880192 U CN 202320880192U CN 220184284 U CN220184284 U CN 2201842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ad groove
groove
cylinder
transmission
steel me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8019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杨
周游
王智慧
宋佩永
李平
戚永峰
刘宵军
袁开平
袁利军
李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ird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Division
Original Assignee
Third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Divis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ird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Division filed Critical Third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Division
Priority to CN20232088019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842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842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842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网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网架拼装结构,球体的中部设置有储油腔,储油腔用于盛装润滑油,球体内设置有至少一螺纹槽;至少一供油机构设置于球体内,导流单元固设于球体内且分别与储油腔和螺纹槽相连通,滑动单元滑动设置于球体的内部,且滑动单元穿设于螺纹槽内,并延伸至螺纹槽的开口端,驱动件设置于球体内部且分别与滑动单元和导流单元相连接,通过螺栓与螺纹槽相螺合以推动滑动单元滑动,供于滑动单元将螺栓与螺纹槽相螺合的转动力转化为驱动件的驱动力,驱动件便可驱动导流单元将储油腔内的润滑油抽送至螺纹槽内。解决了连接螺栓与螺栓球内部的螺纹槽连接时,因缺少润滑,使得连接螺栓拧入至螺纹槽内不便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钢网架拼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网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网架拼装结构。
背景技术
钢网架结构主要分为焊接球节点网架及螺栓球节点网架两种,例如专利申请号为202111448344.5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钢网架拼装用连接机构及施工方法,螺栓球节点网架其构件工厂内加工量较大,现场安装便捷,适用于现场工期紧,施工条件、用电量受制约,网架形状复杂、杆件定位困难的异形结构,焊接球节点网架存在安装、拆卸没有螺栓球节点网架方便的缺点,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多以螺栓球节点网架居多。
由于螺栓球节点中的连接螺栓需要将钢管杆件与螺栓球连接,因此需要使用到连接螺栓,然而连接螺栓使用时,因缺少润滑,导致连接螺栓与螺栓球内部的螺纹槽连接时,不方便的将连接螺栓拧入至螺栓球内部的螺纹槽中,从而不方便对钢网架进行拼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钢网架拼装结构,用以解决连接螺栓与螺栓球内部的螺纹槽连接时,因缺少润滑,使得连接螺栓拧入至螺纹槽内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网架拼装结构,包括
球体,所述球体的中部设置有储油腔,所述储油腔用于盛装润滑油,所述球体内设置有至少一螺纹槽;以及
供油机构,至少一所述供油机构设置于球体内,所述供油机构包括导流单元、滑动单元以及驱动件,所述导流单元固设于球体内且分别与储油腔和螺纹槽相连通,所述滑动单元滑动设置于球体的内部,且所述滑动单元穿设于所述螺纹槽内,并延伸至所述螺纹槽的开口端,所述驱动件设置于球体内部且分别与滑动单元和导流单元相连接,通过螺栓与所述螺纹槽相螺合以推动所述滑动单元滑动,供于所述滑动单元将螺栓与螺纹槽相螺合的转动力转化为所述驱动件的驱动力,所述驱动件便可驱动导流单元将所述储油腔内的润滑油抽送至所述螺纹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球体的内部位于储油腔和螺纹槽之间设有连接槽,所述滑动单元包括接触板、传动杆以及移动板,所述移动板滑动设置于连接槽内,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与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穿设于螺纹槽内与接触板固定连接,所述驱动件与移动板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球体内位于螺纹槽的一侧设置有滑动槽和传动槽,所述驱动件包括齿条、转动杆以及凸轮,所述齿条滑动设置于滑动槽内,且所述齿条的一端延伸至连接槽内与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一端转动设置于传动槽内,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与齿条相配的齿轮,所述凸轮与转动杆固定连接,且所述凸轮与固置于传动槽内的导流单元相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单元包括活塞缸、连接板、活塞块、第一活塞杆、第一弹性件、吸管以及排管,所述活塞缸固设于传动槽内,所述活塞块滑动设于活塞缸内,所述第一活塞杆的一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活塞缸内与活塞块相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于第一活塞杆上且位于活塞缸与连接板之间,所述连接板与凸轮相抵接,所述活塞缸经由吸管和排管分别与储油腔和螺纹槽相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塞缸内与吸管和排管相连通的位置均设置有单向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球体内部位于螺纹槽的一侧沿螺纹槽的轴线方向设置有液套,且所述液套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喷头,所述液套与排管相连通,且多个所述喷头与螺纹槽相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球体内设置有与储油腔相连通的补油管,且所述球体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封堵所述补油管管口的堵头。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添油机构,所述添油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吸筒和传动筒、限位块、第二弹性件、第二活塞杆、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插头以及控制开关,两所述限位块分别滑动设置于传动筒和吸筒内,所述第二活塞杆穿设于所述吸筒和传动筒内且相对两端分别与两限位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铁固设于所述传动筒内的限位块的一侧,所述第二电磁铁固设于传动筒的内底部,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二活塞杆上,且一端与所述限位块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传动筒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插头与吸筒的顶部相连通,所述控制开关固设于传动筒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槽内固设有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一端与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性件的另一端与连接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球体内部且位于传动槽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腔的形状大小均与凸轮的形状大小相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网架拼装结构,通过在球体的中部设置储油腔,球体内设置有至少一螺纹槽,导流单元固设于球体内且分别与储油腔和螺纹槽相连通,滑动单元滑动设置于球体的内部,且滑动单元穿设于螺纹槽内,并延伸至螺纹槽的开口端,驱动件设置于球体内部且分别与滑动单元和导流单元相连接,通过螺栓与螺纹槽相螺合以推动滑动单元滑动,供于滑动单元将螺栓与螺纹槽相螺合的转动力转化为驱动件的驱动力,驱动件便可驱动导流单元将储油腔内的润滑油抽送至螺纹槽内,润滑油能够对螺纹槽与螺栓的螺纹连接处进行润滑,从而方便操作人员拧动螺栓,进而方便对钢网架进行拼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钢网架拼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中C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添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网架拼装结构。该钢网架可以在螺栓拧入螺纹槽内的同时,对螺纹槽添加润滑油,润滑油对螺纹槽与螺栓的螺纹连接处进行润滑,方便操作人员将螺栓拧入螺纹槽内,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一种钢网架拼装结构,包括球体1和供油机构2,所述球体1的中部设置有储油腔11,所述储油腔11用于盛装润滑油,所述球体1内设置有至少一螺纹槽12;至少一所述供油机构2设置于球体1内,所述供油机构2包括导流单元21、滑动单元22以及驱动件23,所述导流单元21固设于球体1内且分别与储油腔11和螺纹槽12相连通,所述滑动单元22滑动设置于球体1的内部,且所述滑动单元22穿设于所述螺纹槽12内,并延伸至所述螺纹槽12的开口端,所述驱动件23设置于球体1内部且分别与滑动单元22和导流单元21相连接,通过螺栓与所述螺纹槽12相螺合以推动所述滑动单元22滑动,供于所述滑动单元22将螺栓与螺纹槽12相螺合的转动力转化为所述驱动件23的驱动力,所述驱动件23便可驱动导流单元21将所述储油腔11内的润滑油抽送至所述螺纹槽12内。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和图3所示,所述球体1的内部位于储油腔11和螺纹槽12之间设有连接槽13,所述滑动单元22包括接触板221、传动杆222以及移动板223,所述移动板223滑动设置于连接槽13内,所述传动杆222的一端与移动板223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222的另一端穿设于螺纹槽12内与接触板221固定连接,所述驱动件23与移动板223相连接。
具体地,请参照图1和图3所示,当螺栓转动拧入螺纹槽12内时,螺纹槽12便可推动接触板221在螺纹槽12内滑动,从而使得传动杆222推动移动板223在连接槽13内滑动,需要说明地是,所述连接槽13与螺纹槽12的轴线相平行。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所示,所述球体1内位于螺纹槽12的一侧设置有滑动槽14和传动槽15,所述驱动件23包括齿条231、转动杆232以及凸轮233,所述齿条231滑动设置于滑动槽14内,且所述齿条231的一端延伸至连接槽13内与移动板223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232一端转动设置于传动槽15内,所述转动杆232的另一端设置有与齿条231相配的齿轮234,所述凸轮233与转动杆232固定连接,且所述凸轮233与固置于传动槽15内的导流单元21相抵接。
具体地,请参照图3所示,当移动板223滑动时,带动齿条231滑动,从而驱动转动杆232绕自身轴线转动,使得凸轮233对导流单元21进行挤压,需要说明地是,滑动槽14的轴线与连接槽13以及螺纹槽12的轴线相平行。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所示,所述导流单元21包括活塞缸211、连接板212、活塞块213、第一活塞杆214、第一弹性件215、吸管216以及排管217,所述活塞缸211固设于传动槽15内,所述活塞块213滑动设于活塞缸211内,所述第一活塞杆214的一端与连接板2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杆214的另一端延伸至活塞缸211内与活塞块213相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215套设于第一活塞杆214上且位于活塞缸211与连接板212之间,所述连接板212与凸轮233相抵接,所述活塞缸211经由吸管216和排管217分别与储油腔11和螺纹槽12相连通。
具体地,请参照图1和图3所示,当凸轮233转动不断挤压连接板212时,驱动活塞块213在活塞缸211内往复滑动,便可将储油腔11内的润滑液经由吸管216抽入至活塞缸211内,同时又通过排管217将润滑液输送至螺纹槽12内。
需要说明地是,请参照图1和图3所示,所述活塞缸211内与吸管216和排管217相连通的位置均设置有单向阀。具体地,当挤压连接板212时,与吸管216相连通的单向阀关闭,与排管217相连通的单向阀打开,便可将润滑液经由排管217输送至螺纹槽12内,当第一弹性件215推动连接板212复位时,与吸管216相连通的单向阀开启,与排管217相连通的单向阀关闭,便可将润滑液经由吸管216抽送至活塞缸211内。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所述球体1内部位于螺纹槽12的一侧沿螺纹槽12的轴线方向设置有液套16,且所述液套16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喷头161,所述液套16与排管217相连通,且多个所述喷头161与螺纹槽12相连通。
需要说明地是,液套16的长度与螺纹槽12的深度相对应,保证了螺纹槽12内部均添加有润滑油。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请参照图4所示,所述球体1内设置有与储油腔11相连通的补油管17,且所述球体1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封堵所述补油管17管口的堵头171。
具体地,可通过拆卸掉堵头171,将添油机构3与补油管17相连通,向储油腔11内添加润滑油,添加完成后,通过堵头171关闭的补油管17管口。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请参照图5所示,所述添油机构3包括相互连接的吸筒31和传动筒32、限位块33、第二弹性件34、第二活塞杆35、第一电磁铁36、第二电磁铁37、插头38以及控制开关39,两所述限位块33分别滑动设置于传动筒32和吸筒31内,所述第二活塞杆35穿设于所述吸筒31和传动筒32内且相对两端分别与两限位块3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铁36固设于所述传动筒32内的限位块33的一侧,所述第二电磁铁37固设于传动筒32的内底部,所述第二弹性件34套设于所述第二活塞杆35上,且一端与所述限位块33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34的另一端与传动筒32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插头38与吸筒31的顶部相连通,所述控制开关39固设于传动筒32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电磁铁36和第二电磁铁37电性连接。
具体地,通过将插头38插入补油管17的管口,控制开关39开启第一电磁铁36和第二电磁铁37,第一电磁铁36和第二电磁铁37之间磁极相互排斥,传动筒32内的限位块33便可经由第二活塞杆35推动吸筒31内的限位块33滑动,便可将吸筒31内的润滑油经由插头38挤压排出。
此外,需要对吸筒31内补充润滑油时,可将插头38插入润滑油瓶中(图中未视出),通过控制开关39关闭第一电磁铁36和第二电磁铁37,第一电磁铁36和第二电磁铁37之间排斥力消失,在第二弹性件34的作用下,推动传动筒32内的限位块33滑动,便可将润滑油瓶中的润滑油吸入至吸筒31内。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请参照图1和图3所示,所述连接槽13内固设有第三弹性件224,所述第三弹性件224的一端与移动板223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性件224的另一端与连接槽13的内壁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地是,请参照图3所示,所述球体1内部且位于传动槽15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18,所述放置槽18内腔的形状大小均与凸轮233的形状大小相匹配。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该钢网架拼装结构,使用时,在需要将螺栓D拧入至螺纹槽12内部时,螺栓D推动接触板221移动,使得接触板221推动传动杆222向连接槽13内部移动,使得传动杆222推动移动板223移动,使得移动板223带动齿条231移动,使得齿条231带动齿轮234转动,使得齿轮234带动转动杆232转动,使得转动杆232带动凸轮233转动,当凸轮233的圆面端向连接板212方向移动时,第一弹性件215推动连接板212移动,使得连接板212带动活塞块213移动,使得储油腔11内部的润滑液通过吸管216吸入至活塞缸211内部,当凸轮233的凸面端向连接板212方向转动时,连接板212推动第一活塞杆214移动,使得活塞缸211内部的润滑液通过排管217进入至液套16内部,然后通过多个喷头161进入至螺纹槽12内部,使得螺纹槽12内部的内螺纹与螺栓D外侧的外螺纹接触时,润滑油能够对螺纹槽12与螺栓D的螺纹连接处进行润滑,方便操作人员将螺栓D拧入至螺纹槽12中。
在需要将螺纹槽12拧出螺纹槽12内部时,操作人员拧动螺栓D,使得螺栓D向螺纹槽12外侧移动,此时第三弹性件224推动移动板223移动,使得传动杆222推动接触板221复位移动的同时,第三弹性件224推动齿条231向滑动槽14内部移动,使得传动杆222带动齿轮234转动,使得齿轮234带动转动杆232转动,使得转动杆232带动凸轮233转动,当凸轮233的圆面端向连接板212方向移动时,第一弹性件215推动连接板212移动,使得连接板212带动活塞块213移动,使得储油腔11内部的润滑液通过吸管216吸入至活塞缸211内部,当凸轮233的凸面端向连接板212方向转动时,连接板212推动第一活塞杆214移动,使得活塞缸211内部的润滑液通过排管217进入至液套16内部,然后通过喷头161进入至螺纹槽12内部,使得螺纹槽12内部的内螺纹与连接螺栓D外侧的外螺纹接触时,润滑油能够对螺纹槽12与螺纹槽12的螺纹连接处进行润滑,方便操作人员将螺纹槽12拧出螺纹槽12外侧。
若需要向储油腔11内部补充润滑油时,操作人员将插头38插入至润滑油瓶内,然后通过控制开关39关闭第一电磁铁36与第二电磁铁37,使得第一电磁铁36与第二电磁铁37之间斥力消失,使得第二弹性件34推动传动筒32内的限位块33移动,使得限位块33带动第二活塞杆35移动,使得润滑油瓶中的润滑油吸入至吸筒31内部。
操作人员携带吸筒31移动至球体1位置附近,然后将堵头171的一端从补油管17的内部拔出,然后将插头38的一端插入至补油管17内部,然后通过控制开关39启动第一电磁铁36和第二电磁铁37,使得第一电磁铁36和第二电磁铁37之间产生互斥的磁场,使得传动筒32内的限位块33推动第二活塞杆35移动,将吸筒31内部的润滑油推入至补油管17的内部,然后进入至储油腔11的内部,然后将插头38的一端从补油管17的内部取出,然后将堵头171的一端塞入至补油管17的内部,将补油管17封闭。
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网架拼装结构,通过在球体的中部设置储油腔,球体内设置有至少一螺纹槽,导流单元固设于球体内且分别与储油腔和螺纹槽相连通,滑动单元滑动设置于球体的内部,且滑动单元穿设于螺纹槽内,并延伸至螺纹槽的开口端,驱动件设置于球体内部且分别与滑动单元和导流单元相连接,通过螺栓与螺纹槽相螺合以推动滑动单元滑动,供于滑动单元将螺栓与螺纹槽相螺合的转动力转化为驱动件的驱动力,驱动件便可驱动导流单元将储油腔内的润滑油抽送至螺纹槽内,润滑油能够对螺纹槽与螺栓的螺纹连接处进行润滑,从而方便操作人员拧动螺栓,进而方便对钢网架进行拼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钢网架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球体,所述球体的中部设置有储油腔,所述储油腔用于盛装润滑油,所述球体内设置有至少一螺纹槽;以及
供油机构,至少一所述供油机构设置于球体内,所述供油机构包括导流单元、滑动单元以及驱动件,所述导流单元固设于球体内且分别与储油腔和螺纹槽相连通,所述滑动单元滑动设置于球体的内部,且所述滑动单元穿设于所述螺纹槽内,并延伸至所述螺纹槽的开口端,所述驱动件设置于球体内部且分别与滑动单元和导流单元相连接,通过螺栓与所述螺纹槽相螺合以推动所述滑动单元滑动,供于所述滑动单元将螺栓与螺纹槽相螺合的转动力转化为所述驱动件的驱动力,所述驱动件便可驱动导流单元将所述储油腔内的润滑油抽送至所述螺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网架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球体的内部位于储油腔和螺纹槽之间设有连接槽,所述滑动单元包括接触板、传动杆以及移动板,所述移动板滑动设置于连接槽内,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与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穿设于螺纹槽内与接触板固定连接,所述驱动件与移动板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网架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球体内位于螺纹槽的一侧设置有滑动槽和传动槽,所述驱动件包括齿条、转动杆以及凸轮,所述齿条滑动设置于滑动槽内,且所述齿条的一端延伸至连接槽内与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一端转动设置于传动槽内,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与齿条相配的齿轮,所述凸轮与转动杆固定连接,且所述凸轮与固置于传动槽内的导流单元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网架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单元包括活塞缸、连接板、活塞块、第一活塞杆、第一弹性件、吸管以及排管,所述活塞缸固设于传动槽内,所述活塞块滑动设于活塞缸内,所述第一活塞杆的一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活塞缸内与活塞块相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于第一活塞杆上且位于活塞缸与连接板之间,所述连接板与凸轮相抵接,所述活塞缸经由吸管和排管分别与储油腔和螺纹槽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网架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缸内与吸管和排管相连通的位置均设置有单向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网架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球体内部位于螺纹槽的一侧沿螺纹槽的轴线方向设置有液套,且所述液套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喷头,所述液套与排管相连通,且多个所述喷头与螺纹槽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钢网架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球体内设置有与储油腔相连通的补油管,且所述球体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封堵所述补油管管口的堵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钢网架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添油机构,所述添油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吸筒和传动筒、限位块、第二弹性件、第二活塞杆、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插头以及控制开关,两所述限位块分别滑动设置于传动筒和吸筒内,所述第二活塞杆穿设于所述吸筒和传动筒内且相对两端分别与两限位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铁固设于所述传动筒内的限位块的一侧,所述第二电磁铁固设于传动筒的内底部,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二活塞杆上,且一端与所述限位块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传动筒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插头与吸筒的顶部相连通,所述控制开关固设于传动筒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或8所述的一种钢网架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内固设有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一端与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性件的另一端与连接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网架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球体内部且位于传动槽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腔的形状大小均与凸轮的形状大小相匹配。
CN202320880192.4U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钢网架拼装结构 Active CN2201842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80192.4U CN220184284U (zh)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钢网架拼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80192.4U CN220184284U (zh)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钢网架拼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84284U true CN220184284U (zh) 2023-12-15

Family

ID=89106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80192.4U Active CN220184284U (zh)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钢网架拼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842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008868U (zh) 液力端和柱塞泵
CN220184284U (zh) 一种钢网架拼装结构
CN105909500B (zh) 一种自动补偿的柱塞泵驱动装置
CN205560234U (zh) 一种自动润滑机构
CN201321966Y (zh) 一种多节定心自旋转抽油泵
CN219527571U (zh) 一种农业灌溉渠道的水闸门
CN201090927Y (zh) 轴承压力润滑装置
CN103659452A (zh) 一种间歇式自动循环润滑系统
CN205027520U (zh) 一种低温绝热气瓶用截止阀寿命试验系统
CN211975553U (zh) 单向节流阀
CN201539392U (zh) 五柱塞直联液压隔膜式高压泵
CN201546936U (zh) 五柱塞卧式排列液压隔膜式高温高压泵
CN203604193U (zh) 泵送机械
CN201448207U (zh) 三柱塞液压隔膜式高压泵
CN215292856U (zh) 一种液压工具主体
CN214660816U (zh) 一种可增加齿轮使用寿命的机油泵
CN201723397U (zh) 微型高压无油柱塞雾化泵
CN105115718A (zh) 一种低温绝热气瓶用截止阀寿命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
CN205779590U (zh) 一种具有自动补偿功能的柱塞泵驱动机构
CN220748512U (zh) 一种用于集中润滑油泵的柱塞泵泵芯
CN212584704U (zh) 手动润滑泵
CN201255153Y (zh) 压差式内换向自动循环油缸
CN212898899U (zh) 一种潜井式单缸柱塞抽油泵
CN220269101U (zh) 一种电动润滑泵
CN204402783U (zh) 具有润滑系统的柱塞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