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16685U - 一种聚合反应釜用的快速降温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合反应釜用的快速降温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16685U
CN211216685U CN201922066503.XU CN201922066503U CN211216685U CN 211216685 U CN211216685 U CN 211216685U CN 201922066503 U CN201922066503 U CN 201922066503U CN 211216685 U CN211216685 U CN 2112166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ooling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kettle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6650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勇
李海云
洪杰
吴泽凯
汪利华
谭卫东
洪昭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gshan Huizhou Kangjia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gshan Huizhou Kangjia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gshan Huizhou Kangjia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gshan Huizhou Kangjia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6650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166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166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166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合反应釜用的快速降温系统,具体涉及降温设备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设有降温机构;所述降温机构包括聚合反应釜外壳,所述固定板与聚合反应釜外壳固定连接,所述聚合反应釜外壳内部设有内隔离壳,所述内隔离壳表面设有环形冷却槽,所述内隔离壳外侧固定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聚合反应釜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内隔离壳一侧与聚合反应釜外壳之间设有第一冷却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降温机构,采用分割降温的方式,将内隔离壳内部的热量进行分隔降温,减少冷却水之间的热传导,提升冷却水吸收热量的效率,同时增加内隔离壳内部空间与冷却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降温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聚合反应釜用的快速降温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降温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合反应釜用的快速降温系统。
背景技术
聚合反应是由单体合成聚合物的反应过程。有聚合能力的低分子原料称单体,分子量较大的聚合原料称大分子单体。若单体聚合生成分子量较低的低聚物,则称为齐聚反应,产物称齐聚物,一种单体的聚合称均聚合反应,产物称均聚物。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参加的聚合,则称共聚合反应,产物称为共聚物,在聚合反应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专利申请公布号CN206661212U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可快速降温的聚合反应釜,包括釜体,设置在釜体内的主轴,可随主轴转动的搅拌叶,紧贴釜体内壁设置有第一冷却盘管,第一冷却盘管位于釜体内壁和搅拌叶之间;釜体内腔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冷却盘管;第二冷却盘管套设在主轴外,其进口和出口均自釜体的顶部伸出。该实用新型具能够有效解决现有聚合反应釜因为设计不够合理,存在着不能够快速实现降温的问题。
但是在实际使用时,现有技术对反应釜进行降温时只能对反应釜内部靠近冷却管出的区域进行快速降温,内部的其他位置的物料与冷却管的接触位置较少,从而导致即使在搅拌状态,仍然影响内部的降温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聚合反应釜用的快速降温系统,通过设置降温机构,两个输送泵将冷却箱内部的冷却水输送至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内部,内隔离壳表面设有环形冷却槽,增加了内隔离壳内部的物料与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的接触面积,冷却水进入到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内部后对内隔离壳进行分割快速降温,之后内部吸收热量的冷却水通过出水管输送到冷凝器内部进行降温后进入到冷却箱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分割降温的方式,将内隔离壳内部的热量进行分隔降温,减少冷却水之间的热传导,提升冷却水吸收热量的效率,同时增加内隔离壳内部空间与冷却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降温速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合反应釜用的快速降温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设有降温机构;
所述降温机构包括聚合反应釜外壳,所述固定板与聚合反应釜外壳固定连接,所述聚合反应釜外壳内部设有内隔离壳,所述内隔离壳表面设有环形冷却槽,所述内隔离壳外侧固定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聚合反应釜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内隔离壳一侧与聚合反应釜外壳之间设有第一冷却腔,所述内隔离壳另一侧与聚合反应釜外壳设有第二冷却腔,所述聚合反应釜外壳两侧均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内部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进水管底端设有输送泵,所述输送泵输入端设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一侧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端设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输出端设有出水管,两个所述进水管一端分别贯穿聚合反应釜外壳且延伸至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内部,两个所述出水管一端分别贯穿聚合反应釜外壳且延伸至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内部。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聚合反应釜外壳顶部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外侧固定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聚合反应釜外壳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伺服电机底部设有转轴,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与转轴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转轴两侧均固定设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表面设有定位环槽。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搅拌杆外侧套接设有旋转套,所述旋转套与定位环槽相匹配。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套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设有混合板,所述混合板一侧设有齿环,两个所述齿环互相啮合。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聚合反应釜外壳底部设有出料管,所述聚合反应釜外壳一侧设有进料管。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料管和进料管均贯穿聚合反应釜外壳和内隔离壳且延伸至内隔离壳内部,所述出料管和进料管内部均设有第二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设置降温机构,两个输送泵将冷却箱内部的冷却水输送至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内部,内隔离壳表面设有环形冷却槽,增加了内隔离壳内部的物料与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的接触面积,冷却水进入到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内部后对内隔离壳进行分割快速降温,之后内部吸收热量的冷却水通过出水管输送到冷凝器内部进行降温后进入到冷却箱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分割降温的方式,将内隔离壳内部的热量进行分隔降温,减少冷却水之间的热传导,提升冷却水吸收热量的效率,同时增加内隔离壳内部空间与冷却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降温速度;
2、通过设置搅拌机构,伺服电机通过转轴带动搅拌杆进行旋转,同时一个搅拌杆上的混合板旋转时通过齿环带动另一个搅拌杆上的旋转套的旋转,从而带动多个混合板相对运动,从而有规矩的对内隔离壳内部的物料进行翻滚,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效的将内部物料上的热量快速的传导至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内部的冷却水处,进一步提升内隔离壳内部的降温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B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套、混合板和齿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套、混合板和齿环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底座、2固定板、3降温机构、4聚合反应釜外壳、5内隔离壳、6环形冷却槽、7第一冷却腔、8第二冷却腔、9进水管、10第一电磁阀、11输送泵、12冷却箱、13连接管、14冷凝器、15出水管、16搅拌机构、 17伺服电机、18固定架、19转轴、20搅拌杆、21定位环槽、22旋转套、23 混合板、24齿环、25出料管、26进料管、27第二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5所示的一种聚合反应釜用的快速降温系统,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设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一侧设有降温机构3;
所述降温机构3包括聚合反应釜外壳4,所述固定板2与聚合反应釜外壳 4固定连接,所述聚合反应釜外壳4内部设有内隔离壳5,所述内隔离壳5表面设有环形冷却槽6,所述内隔离壳5外侧固定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聚合反应釜外壳4固定连接,所述内隔离壳5一侧与聚合反应釜外壳4之间设有第一冷却腔7,所述内隔离壳5另一侧与聚合反应釜外壳4设有第二冷却腔 8,所述聚合反应釜外壳4两侧均设有进水管9,所述进水管9内部设有第一电磁阀10,所述进水管9底端设有输送泵11,所述输送泵11输入端设有冷却箱12,所述冷却箱12一侧设有连接管13,所述连接管13一端设有冷凝器 14,所述冷凝器14输出端设有出水管15,两个所述进水管9一端分别贯穿聚合反应釜外壳4且延伸至第一冷却腔7和第二冷却腔8内部,两个所述出水管15一端分别贯穿聚合反应釜外壳4且延伸至第一冷却腔7和第二冷却腔8 内部。
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进料管26将物料输送至内隔离壳5内部进行反应,需要降温时,打开两个输送泵11,两个输送泵11将冷却箱12内部的冷却水输送至第一冷却腔7和第二冷却腔8内部,内隔离壳5表面设有环形冷却槽6,增加了内隔离壳5内部的物料与第一冷却腔7和第二冷却腔8的接触面积,冷却水进入到第一冷却腔7和第二冷却腔8内部后对内隔离壳5进行分割快速降温,之后内部吸收热量的冷却水通过出水管15输送到冷凝器14内部进行降温后进入到冷却箱12内部,采用分割降温的方式,将内隔离壳5内部的热量进行分隔降温,减少冷却水之间的热传导,提升冷却水吸收热量的效率,同时增加内隔离壳5内部空间与冷却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降温速度,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反应釜进行降温时只能对反应釜内部靠近冷却管出的区域进行快速降温,内部的其他位置的物料与冷却管的接触位置较少,从而导致即使在搅拌状态,仍然影响内部的降温速度的问题。
如附图1-5所示的一种聚合反应釜用的快速降温系统,还包括搅拌机构16,所述搅拌机构16设置在聚合反应釜外壳4,所述搅拌机构16包括伺服电机 17,所述伺服电机17外侧固定设有固定架18,所述固定架18与聚合反应釜外壳4固定连接;
所述伺服电机17底部设有转轴19,所述伺服电机17输出轴与转轴19固定连接;
所述转轴19两侧均固定设有搅拌杆20,所述搅拌杆20表面设有定位环槽21;
所述搅拌杆20外侧套接设有旋转套22,所述旋转套22与定位环槽21相匹配;
所述旋转套22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设有混合板23,所述混合板23一侧设有齿环24,两个所述齿环24互相啮合;
所述聚合反应釜外壳4底部设有出料管25,所述聚合反应釜外壳4一侧设有进料管26;
所述出料管25和进料管26均贯穿聚合反应釜外壳4和内隔离壳5且延伸至内隔离壳5内部,所述出料管25和进料管26内部均设有第二电磁阀27。
实施方式具体为:打开伺服电机17,伺服电机17通过转轴19带动搅拌杆20进行旋转,之后混合板23与物料接触,在反作用力的带动下使得旋转套22在定位环槽21内部旋转,同时一个搅拌杆20上的混合板23旋转时通过齿环24带动另一个搅拌杆20上的旋转套22的旋转,从而带动多个混合板 23相对运动,从而有规矩的对内隔离壳5内部的物料进行翻滚,从而有效的将内部物料上的热量快速的传导至第一冷却腔7和第二冷却腔8内部的冷却水处,进一步提升内隔离壳5内部的降温效率,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内隔离壳5内部翻滚效率低,进而影响热量传导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5,两个输送泵11将冷却箱12内部的冷却水输送至第一冷却腔7和第二冷却腔8内部,内隔离壳5表面设有环形冷却槽6,增加了内隔离壳5内部的物料与第一冷却腔7和第二冷却腔8的接触面积,冷却水进入到第一冷却腔7和第二冷却腔8内部后对内隔离壳5进行分割快速降温,之后内部吸收热量的冷却水通过出水管15输送到冷凝器14内部进行降温后进入到冷却箱12内部,采用分割降温的方式,将内隔离壳5内部的热量进行分隔降温,减少冷却水之间的热传导,提升冷却水吸收热量的效率,同时增加内隔离壳5内部空间与冷却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降温速度;
参照说明书附图1-5,伺服电机17通过转轴19带动搅拌杆20进行旋转,同时一个搅拌杆20上的混合板23旋转时通过齿环24带动另一个搅拌杆20 上的旋转套22的旋转,从而带动多个混合板23相对运动,从而有规矩的对内隔离壳5内部的物料进行翻滚,从而有效的将内部物料上的热量快速的传导至第一冷却腔7和第二冷却腔8内部的冷却水处,进一步提升内隔离壳5 内部的降温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聚合反应釜用的快速降温系统,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设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一侧设有降温机构(3);
所述降温机构(3)包括聚合反应釜外壳(4),所述固定板(2)与聚合反应釜外壳(4)固定连接,所述聚合反应釜外壳(4)内部设有内隔离壳(5),所述内隔离壳(5)表面设有环形冷却槽(6),所述内隔离壳(5)外侧固定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聚合反应釜外壳(4)固定连接,所述内隔离壳(5)一侧与聚合反应釜外壳(4)之间设有第一冷却腔(7),所述内隔离壳(5)另一侧与聚合反应釜外壳(4)设有第二冷却腔(8),所述聚合反应釜外壳(4)两侧均设有进水管(9),所述进水管(9)内部设有第一电磁阀(10),所述进水管(9)底端设有输送泵(11),所述输送泵(11)输入端设有冷却箱(12),所述冷却箱(12)一侧设有连接管(13),所述连接管(13)一端设有冷凝器(14),所述冷凝器(14)输出端设有出水管(15),两个所述进水管(9)一端分别贯穿聚合反应釜外壳(4)且延伸至第一冷却腔(7)和第二冷却腔(8)内部,两个所述出水管(15)一端分别贯穿聚合反应釜外壳(4)且延伸至第一冷却腔(7)和第二冷却腔(8)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合反应釜用的快速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反应釜外壳(4)顶部设有搅拌机构(16),所述搅拌机构(16)包括伺服电机(17),所述伺服电机(17)外侧固定设有固定架(18),所述固定架(18)与聚合反应釜外壳(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合反应釜用的快速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17)底部设有转轴(19),所述伺服电机(17)输出轴与转轴(19)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聚合反应釜用的快速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9)两侧均固定设有搅拌杆(20),所述搅拌杆(20)表面设有定位环槽(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聚合反应釜用的快速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20)外侧套接设有旋转套(22),所述旋转套(22)与定位环槽(21)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聚合反应釜用的快速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套(22)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设有混合板(23),所述混合板(23)一侧设有齿环(24),两个所述齿环(24)互相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合反应釜用的快速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反应釜外壳(4)底部设有出料管(25),所述聚合反应釜外壳(4)一侧设有进料管(2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聚合反应釜用的快速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25)和进料管(26)均贯穿聚合反应釜外壳(4)和内隔离壳(5)且延伸至内隔离壳(5)内部,所述出料管(25)和进料管(26)内部均设有第二电磁阀(27)。
CN201922066503.XU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聚合反应釜用的快速降温系统 Active CN2112166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66503.XU CN211216685U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聚合反应釜用的快速降温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66503.XU CN211216685U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聚合反应釜用的快速降温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16685U true CN211216685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42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66503.XU Active CN211216685U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聚合反应釜用的快速降温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1668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28133A (zh) * 2020-10-13 2020-12-04 马鞍山健鼎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硫酸铁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28133A (zh) * 2020-10-13 2020-12-04 马鞍山健鼎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硫酸铁的制备方法
CN112028133B (zh) * 2020-10-13 2022-12-20 马鞍山健鼎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硫酸铁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16685U (zh) 一种聚合反应釜用的快速降温系统
CN113399057A (zh) 一种电池极片行星球磨装置
CN110918924A (zh) 一种用于金属制品的具有散热功能的铸造设备
CN214732030U (zh) 一种连续冷却装置
CN109227998A (zh) 用于tlcp聚合造粒的一体化成套设备
CN214645237U (zh) 一种便于成型的井盖生产用浇筑装置
CN208398466U (zh) 一种铝灰冷却装置
CN214554064U (zh) 一种氟碳涂料生产用球磨机
CN106512894A (zh) 一种双轴联动式化工生产用反应装置
CN211913751U (zh) 高温快速散热反应釜
CN211590860U (zh) 橡胶粉混料用快速降温机构
CN216099991U (zh) 一种塑胶材料加工冷却装置
CN113250953A (zh) 熔体泵和超高分子量聚硅氧烷制备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44870A (zh) 粘稠物料冷却用反应釜
CN116854904B (zh) 一种聚醚醚酮的生产工艺及生产系统
CN112892449A (zh) 一种透明液晶屏生产用液晶聚合物反应装置
CN217844487U (zh) 一种卧式风冷石膏熟料冷却装置
CN206027840U (zh) 一种用于涂料生产用的多功能卧式砂磨机
CN221046090U (zh) 沥青加热生产系统
CN220808094U (zh) 一种塑料颗粒冷却装置
CN214030949U (zh) 一种墙纸粘合剂冷却下料装置
CN218688615U (zh) 一种低温搅拌装置
CN215610943U (zh) 一种膏剂批量混合冷却装置
CN208711716U (zh) 高抗冲晶须填充薄壁化颗粒反应釜
CN217968323U (zh) 一种用于木塑共挤模具的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