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02616U - 一种紧凑型直线电机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紧凑型直线电机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02616U
CN211202616U CN201922286984.5U CN201922286984U CN211202616U CN 211202616 U CN211202616 U CN 211202616U CN 201922286984 U CN201922286984 U CN 201922286984U CN 211202616 U CN211202616 U CN 2112026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shell
left end
oil
motor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8698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理浩
仲学林
张秋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hangsh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mooth Machine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ooth Machine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mooth Machine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8698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026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026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026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紧凑型直线电机模组,包括防尘钢带、滑动块和润滑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润滑机构在外壳内侧,通过转动转杆带动锥齿轮组转动,同时锥齿轮组带动螺杆转动,使得螺杆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螺纹套进行垂直移动,并且螺纹套推动压板向下移动,而压板底部的润滑油在受到推力后向下流动而对下压块施加压力,而下压块在受到压力后向下移动脱离挡板的底部,从而使得润滑油通过挡板上的圆孔进入到油管内侧,并且通过圆管进入到油道内,然后由油道向外流出至导轨和导向槽之间进行润滑,达到了快速对导向槽和导轨进行润滑,为工作带来方便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紧凑型直线电机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模组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紧凑型直线电机模组。
背景技术
直线电机作为一种零传动的驱动机构,不需要中间传动机构,并且具有高精度、高动态响应和高刚性等优势,此外,由于没有传动的磨损,机械损耗极小,直线电机的维护需求低,因而可靠性高,寿命长,因此,直线电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通常直线电机的应用是通过组装成直线电机模组实现的。
当直线电机模组内的导轨在使用的过程中,当导轨的外表面粘附上灰尘时使得导轨与导向槽的摩擦力变大,造成安装座在移动的过程中稳定性降低,同时导轨在和导向槽的摩擦力变大后更容易被磨损,而导轨的安装位置通常较为密闭,使得难以进行快速润滑,为工作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当直线电机模组内的导轨在使用的过程中,当导轨的外表面粘附上灰尘时使得导轨与导向槽的摩擦力变大,造成安装座在移动的过程中稳定性降低,同时导轨在和导向槽的摩擦力变大后更容易被磨损,而导轨的安装位置通常较为密闭,使得难以进行快速润滑,为工作带来不便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紧凑型直线电机模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紧凑型直线电机模组,该装置包括防尘钢带、滑动块和润滑机构,所述防尘钢带紧固于外壳顶端面中部,且防尘钢带顶端面贴合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底端面左右两端焊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活动伸入于防尘钢带和外壳顶端面左右两端对称开设的滑动块内侧,且滑动块底端面中部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外壳内侧底端面中部安装有定子座,所述导向槽滑动安装于外壳内侧底端面左右两端锁固的导轨上,所述定子座顶部设置有动子座,所述动子座紧固于两个滑动块左右对立面底部,所述润滑机构设置于外壳内侧,所述润滑机构由转杆、锥齿轮组、螺杆、螺纹套、蓄油箱、压板、排出机构、塞块、油管和油道组成,所述转杆穿过外壳左端面顶部后紧固于锥齿轮组左端面中部,所述锥齿轮组顶端面中部通过轴杆与外壳内侧顶端转动连接,所述螺杆固定连接于锥齿轮组底端面中部,且螺杆侧表面与螺纹套内圈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套贯穿于蓄油箱顶端面中部开设的透孔内侧,且螺纹套锁固于压板顶端面中部,所述蓄油箱紧固于外壳内侧底端面左端,所述压板沿着蓄油箱内侧上下滑动,且压板底部设置有排出机构,所述塞块紧密伸入蓄油箱顶部左端开设的进油孔内侧,所述油管贯穿于蓄油箱右端面底部,且油管外侧右端紧固于油道内侧左端,所述油道贯通于导轨左端面底部和左右两端顶部。
优选的,所述排出机构由挡板、下压块、插杆、固定环和复位弹簧组成,所述挡板紧固于蓄油箱内侧底端,所述下压块沿着挡板顶端面中部开设的圆孔内侧上下滑动,且下压块活动伸入于油管内侧左端,所述插杆为一体化结构设置于下压块底端面中部,且插杆侧表面贴合于固定环内圈,所述固定环紧固于油管内侧左端,所述复位弹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下压块底端面中部和固定环顶端面,且复位弹簧内侧端面与插杆侧表面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蓄油箱的左端面嵌入有透明板,且外壳的左端面底部嵌入有相对应的透明块。
优选的,所述转杆为T字外形,且转杆的外侧左端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右端对称设置有润滑机构,并且外壳内侧沿前后方形延伸等间距设置有三组润滑机构。
优选的,所述压板为椭圆状外形,且蓄油箱的内侧端面为相对应的椭圆形状。
优选的,所述螺纹套的侧表面设置有一层耐磨损不锈钢层,且不锈钢层的外表面为光滑无毛刺。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顶端面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呈由外向内渐缩的斜面状。
优选的,所述塞块材质为硅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螺杆材质为碳钢材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紧凑型直线电机模组,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紧凑型直线电机模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润滑机构在外壳内侧,通过转动转杆带动锥齿轮组转动,同时锥齿轮组带动螺杆转动,使得螺杆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螺纹套进行垂直移动,并且螺纹套推动压板向下移动,而压板底部的润滑油在受到推力后向下流动而对下压块施加压力,而下压块在受到压力后向下移动脱离挡板的底部,从而使得润滑油通过挡板上的圆孔进入到油管内侧,并且通过圆管进入到油道内,然后由油道向外流出至导轨和导向槽之间进行润滑,达到了快速对导向槽和导轨进行润滑,为工作带来方便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导向槽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壳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润滑机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其中:防尘钢带-1、滑动块-2、安装台-3、滑动槽-4、外壳-5、导向槽-7、导轨-8、定子座-9、动子座-10、润滑机构-6、转杆-61、锥齿轮组-62、螺杆-63、螺纹套-64、蓄油箱-65、压板-66、排出机构-67、塞块-68、油管-69、油道-610、挡板-671、下压块-672、插杆-673、固定环-674、复位弹簧-67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紧凑型直线电机模组,包括防尘钢带1、滑动块2和润滑机构6,防尘钢带1紧固于外壳5顶端面中部,且防尘钢带1顶端面贴合有安装台3,安装台3底端面左右两端焊接有滑动块2,滑动块2活动伸入于防尘钢带1和外壳5顶端面左右两端对称开设的滑动块2内侧,且滑动块2底端面中部开设有导向槽7,外壳5内侧底端面中部安装有定子座9,导向槽7滑动安装于外壳5内侧底端面左右两端锁固的导轨8上,定子座9顶部设置有动子座10,动子座10紧固于两个滑动块2左右对立面底部,润滑机构6设置于外壳5内侧,润滑机构6由转杆61、锥齿轮组62、螺杆63、螺纹套64、蓄油箱65、压板66、排出机构67、塞块68、油管69和油道610组成,转杆61穿过外壳5左端面顶部后紧固于锥齿轮组62左端面中部,锥齿轮组62顶端面中部通过轴杆与外壳5内侧顶端转动连接,螺杆63固定连接于锥齿轮组62底端面中部,且螺杆63侧表面与螺纹套64内圈螺纹连接,螺纹套64贯穿于蓄油箱65顶端面中部开设的透孔内侧,且螺纹套64锁固于压板66顶端面中部,便于带动压板66向下移动将润滑油挤出,蓄油箱65紧固于外壳5内侧底端面左端,压板66沿着蓄油箱65内侧上下滑动,且压板66底部设置有排出机构67,便于将润滑油排出,塞块68紧密伸入蓄油箱65顶部左端开设的进油孔内侧,油管69贯穿于蓄油箱65右端面底部,且油管69外侧右端紧固于油道610内侧左端,油道610贯通于导轨8左端面底部和左右两端顶部,便于对导轨8的外表面进行润滑。
进一步的,所述排出机构67由挡板671、下压块672、插杆673、固定环674和复位弹簧675组成,所述挡板671紧固于蓄油箱65内侧底端,所述下压块672沿着挡板671顶端面中部开设的圆孔内侧上下滑动,且下压块672活动伸入于油管69内侧左端,所述插杆673为一体化结构设置于下压块672底端面中部,且插杆673侧表面贴合于固定环674内圈,使得下压块672的移动过程更加稳定,所述固定环674紧固于油管69内侧左端,所述复位弹簧675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下压块672底端面中部和固定环674顶端面,且复位弹簧675内侧端面与插杆673侧表面活动连接,便于使得下压块672复位。
进一步的,所述蓄油箱65的左端面嵌入有透明板,且外壳5的左端面底部嵌入有相对应的透明块,便于对蓄油箱65内的润滑油量进行观察。
进一步的,所述转杆61为T字外形,且转杆61的外侧左端设置有防滑纹,防止在转动转杆61时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5的右端对称设置有润滑机构6,并且外壳5内侧沿前后方形延伸等间距设置有三组润滑机构6,便于对导轨8的不同位置进行润滑。
进一步的,所述压板66为椭圆状外形,且蓄油箱65的内侧端面为相对应的椭圆形状,使得压板66在垂直移动的过程中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套64的侧表面设置有一层耐磨损不锈钢层,且不锈钢层的外表面为光滑无毛刺,使得螺纹套64快速垂直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671的顶端面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呈由外向内渐缩的斜面状,便于将润滑油集中在挡板671的顶端面中部处。
进一步的,所述塞块68材质为硅胶材质,密封性较好。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63材质为碳钢材质,硬度较大,不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紧凑型直线电机模组,其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首先将该装置整体安装在指定的位置,并且将需要移动的工件安装在安装台3上,并且将定子座9连接在外部的控制器上;
第二,当需要工件工作时,通过启动定子座9,使得定子座9与动子座10之间产生磁力切割,同时在滑动板2的限位下,使得动子座10在定子座9的上端移动,并且带动滑动块2和安装台3以及安装台3上的工件移动,此时导向槽7在导轨8的外侧顶端移动;
第三,当需要对导向槽7和导轨8进行润滑时,可通过转动转杆61带动锥齿轮组62转动,同时锥齿轮组62带动螺杆63转动,使得螺杆63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螺纹套64进行垂直移动,并且螺纹套64推动压板66向下移动,而压板66底部的润滑油在受到推力后向下流动而对下压块672施加压力,而下压块672在受到压力后向下移动脱离挡板671的底部,此时复位弹簧675受力压缩,从而使得润滑油通过挡板671上的圆孔进入到油管69内侧,并且通过圆管69进入到油道610内,然后由油道610向外流出至导轨8和导向槽7之间进行润滑;
第四,并且可通过外壳5和储油箱65左端的透明板对储油箱65内的润滑油剩余量进行观察,当储油箱65内的润滑油较少时,可通过打开外壳5,然后将塞块68取下,然后将润滑油从储油箱65上的注油孔内侧注入。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紧凑型直线电机模组,通过转动转杆61带动锥齿轮组62转动,同时锥齿轮组62带动螺杆63转动,使得螺杆63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螺纹套64进行垂直移动,并且螺纹套64推动压板66向下移动,而压板66底部的润滑油在受到推力后向下流动而对下压块672施加压力,而下压块672在受到压力后向下移动脱离挡板671的底部,此时复位弹簧675受力压缩,从而使得润滑油通过挡板671上的圆孔进入到油管69内侧,并且通过圆管69进入到油道610内,然后由油道610向外流出至导轨8和导向槽7之间进行润滑,达到了快速对导向槽和导轨进行润滑,为工作带来方便的有益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紧凑型直线电机模组,包括防尘钢带(1)和滑动块(2),所述防尘钢带(1)紧固于外壳(5)顶端面中部,且防尘钢带(1)顶端面贴合有安装台(3),所述安装台(3)底端面左右两端焊接有滑动块(2),所述滑动块(2)活动伸入于防尘钢带(1)和外壳(5)顶端面左右两端对称开设的滑动块(2)内侧,且滑动块(2)底端面中部开设有导向槽(7),所述外壳(5)内侧底端面中部安装有定子座(9),所述导向槽(7)滑动安装于外壳(5)内侧底端面左右两端锁固的导轨(8)上,所述定子座(9)顶部设置有动子座(10),所述动子座(10)紧固于两个滑动块(2)左右对立面底部;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润滑机构(6),所述润滑机构(6)设置于外壳(5)内侧,所述润滑机构(6)由转杆(61)、锥齿轮组(62)、螺杆(63)、螺纹套(64)、蓄油箱(65)、压板(66)、排出机构(67)、塞块(68)、油管(69)和油道(610)组成,所述转杆(61)穿过外壳(5)左端面顶部后紧固于锥齿轮组(62)左端面中部,所述锥齿轮组(62)顶端面中部通过轴杆与外壳(5)内侧顶端转动连接,所述螺杆(63)固定连接于锥齿轮组(62)底端面中部,且螺杆(63)侧表面与螺纹套(64)内圈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套(64)贯穿于蓄油箱(65)顶端面中部开设的透孔内侧,且螺纹套(64)锁固于压板(66)顶端面中部,所述蓄油箱(65)紧固于外壳(5)内侧底端面左端,所述压板(66)沿着蓄油箱(65)内侧上下滑动,且压板(66)底部设置有排出机构(67),所述塞块(68)紧密伸入蓄油箱(65)顶部左端开设的进油孔内侧,所述油管(69)贯穿于蓄油箱(65)右端面底部,且油管(69)外侧右端紧固于油道(610)内侧左端,所述油道(610)贯通于导轨(8)左端面底部和左右两端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紧凑型直线电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机构(67)由挡板(671)、下压块(672)、插杆(673)、固定环(674)和复位弹簧(675)组成,所述挡板(671)紧固于蓄油箱(65)内侧底端,所述下压块(672)沿着挡板(671)顶端面中部开设的圆孔内侧上下滑动,且下压块(672)活动伸入于油管(69)内侧左端,所述插杆(673)为一体化结构设置于下压块(672)底端面中部,且插杆(673)侧表面贴合于固定环(674)内圈,所述固定环(674)紧固于油管(69)内侧左端,所述复位弹簧(675)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下压块(672)底端面中部和固定环(674)顶端面,且复位弹簧(675)内侧端面与插杆(673)侧表面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紧凑型直线电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油箱(65)的左端面嵌入有透明板,且外壳(5)的左端面底部嵌入有相对应的透明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紧凑型直线电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61)为T字外形,且转杆(61)的外侧左端设置有防滑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紧凑型直线电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5)的右端对称设置有润滑机构(6),并且外壳(5)内侧沿前后方形延伸等间距设置有三组润滑机构(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紧凑型直线电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66)为椭圆状外形,且蓄油箱(65)的内侧端面为相对应的椭圆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紧凑型直线电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64)的侧表面设置有一层耐磨损不锈钢层,且不锈钢层的外表面为光滑无毛刺。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紧凑型直线电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671)的顶端面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呈由外向内渐缩的斜面状。
CN201922286984.5U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紧凑型直线电机模组 Active CN2112026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86984.5U CN211202616U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紧凑型直线电机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86984.5U CN211202616U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紧凑型直线电机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02616U true CN211202616U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53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86984.5U Active CN211202616U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紧凑型直线电机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026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48369B (zh) 一种激光切管机
CN107486883A (zh) 一种pvc管材加工固定装置
CN211202616U (zh) 一种紧凑型直线电机模组
CN210306846U (zh) 一种立式机床用零件固定装置
CN205271015U (zh) 轮毂的冒口切割机
CN209303823U (zh) 一种棒材的线切割装置
CN211565472U (zh) 一种实用型机械砂轮机
CN205147973U (zh) 一种钻套自动磨削装置
CN210046346U (zh) 一种同步器中间环加工用夹持装置
CN107931707A (zh) 自动型无屑切管装置
CN110625361B (zh) 一种分油器钢珠自动压装设备
CN104475873B (zh) 一种修改去毛刺机
CN110014346B (zh) 活塞环自动打磨装置
CN109175086B (zh) 一种缸套冲孔工装
CN202631198U (zh) 一种用于变速器气密性检测的密封工装夹紧装置
CN216542381U (zh) 一种液压硬管加工用去毛刺装置
CN206839735U (zh) 具有润滑装置的空压机气缸加工机床
CN204770720U (zh) 一种悬浮式顶尖尾架
CN2875664Y (zh) 带锯锯齿铣床
CN205260626U (zh) 一种直线导轨的油路机构
CN216707121U (zh) 一种平面磨床用传动组件
CN212844785U (zh) 高幅值连续冲击试验用进给系统
CN211437869U (zh) 一种金属条弯折机入料处用固定夹头
CN215092016U (zh) 一种机械式随动自润滑的滑台
CN202639505U (zh) 一种冷锯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5600 No.12, Zhongxing Road, Zhangjiag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Shangshu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15600 No.12, Zhongxing Road, Zhangjiag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MOOTH MACHINE SYSTEM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