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01924U - 余气回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余气回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01924U
CN211201924U CN201921267386.7U CN201921267386U CN211201924U CN 211201924 U CN211201924 U CN 211201924U CN 201921267386 U CN201921267386 U CN 201921267386U CN 211201924 U CN211201924 U CN 2112019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separator
valve
recovery system
gas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6738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艾国
李韬
王友平
邱进鸿
朱勇
张权
张鑫
许伟东
臧刚
刘学良
陈攀
李海峰
李靖
吴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6738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019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019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019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余气回收系统,涉及油田开发技术。余气回收系统,用于处理油气井排出的废气,包括二相分离器,二相分离器的输入端通过管道连接油气井的出气口,二相分离器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加热炉的燃烧器连接,用于为燃烧器提供燃料。余气回收系统通过对废气进行回收处理将天然气从油气井排出的废气中分离并将分离出的天然气输送至加热炉用于加热,从而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对废气加以利用,继而降低加热炉的燃料成本。

Description

余气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开发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余气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天然气吞吐采油法适用于深埋的稠油油藏。天然气吞吐采油法主要包括注气、焖井和回采三个步骤,其中,注气使用压缩机将天然气注入油层中,即吞气;焖井通过关井使得天然气充分溶解在原油中以降低原油的粘稠度和增大原油的流动性;达到预设的焖井时间后,开井进行回采,此时原油与溶解在原油中的天然气一同喷出,即吐气。又由于我国西部稠油油藏往往储藏有大量且易开采的天然气,有利于采用天然气吞吐采油法进行开采。
现有技术中,天然气吞吐采油法在石油开采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气。废气为天然气、油和水等的混合物。油气井内的废气通过管线汇集至油气井的出气口后进入放空排气管,放空排气管将废气直接排出至放空点火处。
放空排气管内的废气被直接排放至位于大气中的放空点火处进行燃烧,在污染环境的同时,浪费了有限的自然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余气回收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一些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余气回收系统,用于处理油气井排出的废气,包括二相分离器,所述二相分离器的输入端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油气井的出气口,所述二相分离器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加热炉的燃烧器连接,用于为燃烧器提供燃料。
如上所述的余气回收系统,可选地,包括分液装置,所述分液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二相分离器的输出端,所述分液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加热炉的燃烧器;所述二相分离器通过所述分液装置与所述加热炉的燃烧器连接。
如上所述的余气回收系统,可选地,所述分液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分液器、第一分子筛和第二分子筛。
如上所述的余气回收系统,可选地,所述分液装置与所述加热炉之间的管线上安装有温度计、流量计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分液装置的输出端还与放空点火处通过放空阀门连接。
如上所述的余气回收系统,可选地,所述二相分离器的底部安装有紧急排污口,所述紧急排污口通过紧急排污阀与排污池连通。
如上所述的余气回收系统,可选地,所述二相分离器的顶部安装有安全阀,用于控制泄压。
如上所述的余气回收系统,可选地,所述二相分离器与放空罐通过旁通管线连接;所述旁通管线上设置有旁通阀,所述旁通阀为手电动两用阀门。
如上所述的余气回收系统,可选地,所述二相分离器与液体回收管线通过电动阀连通,所述电动阀与终端设备通讯连接。
如上所述的余气回收系统,可选地,所述二相分离器内设有液位传感器、液压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所述液压传感器和所述气压传感器与终端设备通讯连接。
如上所述的余气回收系统,可选地,包括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设置在中控室内,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显示屏,所述终端设备与电动阀、液位传感器、液压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通讯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余气回收系统对废气进行回收处理。余气回收系统将天然气从油气井排出的废气中分离并将分离出的天然气输送至加热炉用于加热,从而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对废气加以利用,继而降低加热炉的燃料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余气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余气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余气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余气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余气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余气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余气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油气井的出气口;
1000:二相分离器;
2000:加热炉;
3000:分液装置;
3100:分液器;
3200:第一分子筛;
3300:第二分子筛;
4100:放空点火处;
4200:放空阀门;
5100:排污池;
5200:紧急排污阀;
6200:安全阀;
7100:放空罐;
7200:旁通阀;
8100:液体回收管线;
8200:电动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方便描述不同的部件,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关系、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的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进行描述,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详细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余气回收系统,用于处理油气井排出的废气,包括二相分离器1000,二相分离器1000的输入端通过管道连接油气井的出气口100,二相分离器1000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加热炉2000的燃烧器连接,用于为燃烧器提供燃料。
现有技术中,天然气吞吐采油法在石油开采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气。废气为天然气、油和水等的混合物。油气井内的废气通过管线汇集至油气井的出气口后进入放空排气管,放空排气管将废气直接排出至放空点火处。
放空排气管内的废气被直接排放至位于大气中的放空点火处进行燃烧,在污染环境的同时,浪费了有限的自然资源。
本实施方式的余气回收系统将废气导入二相分离器1000,二相分离器1000用于分离天然气中的液体。二相分离器1000可以是卧式分离器,也可以是立式分离器。
在使用二相分离器1000的过程中,废气进入二相分离器1000内进行分离,分离的过程主要依靠重力沉降,由于气体、液体的相对密度不同,气体进入位于二相分离器1000上方的气体通道,液体进入位于二相分离器1000下方的液体空间。
为了更好地分离废气中的气体和液体,可以在二相分离器1000的入口处设置一个与入口相对的挡板。废气撞击到挡板时,密度大的液体具有较大的惯性,就会与挡板相撞使液体从气体中分离。该过程又被称为离心分离。
液体在进入液体空间后分离出气泡和固体杂质,并从出液口流出进入液体回收管线8100。当气体进入气体通道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气体内的液滴经重力沉降得到进一步地分离。为了去除较小的液滴,气体在离开二相分离器1000之前需要通过除雾器。通过除雾器后的气体会从二相分离器1000的出气口流出,进行下一步地处理,最终流入加热炉2000的燃烧器,为燃烧器提供燃料。
除雾器可以是丝网式除雾器,也可以是叶片式除雾器,其中,丝网式除雾器又名网垫式除雾器,叶片式除雾器又名波纹板式除雾器。除雾器利用碰撞原理除去液滴。即,当含有液滴的气体流经除雾器时,在气体惯性作用下,含有液滴的气体与除雾器的内部结构发生撞击,液滴在碰撞后发生聚集,从而被分离。
另外,二相分离器1000还可以配备加热部分,加热可以使液体与气泡能够充分地自然分离,也可以在二相分离器1000停止运作时,保证高凝点原油不发生冻结。
由于废气中的天然气经过层层处理后最终流入加热炉2000的燃烧器,为燃烧器提供了燃料,可以节省大量燃料费用支出。例如一个40立方米的二相分离器1000,每天能给加热炉2000提供近2400立方米的天然气,从而每天可以节省约2700余元的燃料费用支出,继而每年可以节省约100多万余元的燃料费用支出。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用于处理油气井排出的废气的余气回收系统,余气回收系统包括二相分离器1000,二相分离器1000的输入端通过管道连接油气井的出气口100,二相分离器1000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加热炉2000的燃烧器连接,用于为燃烧器提供燃料的技术手段,通过对废气进行回收处理,余气回收系统将天然气从油气井排出的废气中分离并将分离出的天然气输送至加热炉2000用于加热,从而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对废气加以利用,继而降低加热炉2000的燃料成本。
如图2所示,可选地,本实施方式的余气回收系统包括分液装置3000,分液装置3000的输入端连接二相分离器1000的输出端,分液装置3000的输出端连接加热炉2000的燃烧器;二相分离器1000通过分液装置3000与加热炉2000的燃烧器连接。
分液装置3000设置在二相分离器1000与加热炉2000的燃烧器之间,用于对天然气进行进一步地净化、脱水,从而确保进入燃烧器的天然气的凝液含量小于5%,继而确保加热炉2000的安全生产。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余气回收系统包括分液装置3000,分液装置3000的输入端连接二相分离器1000的输出端,分液装置3000的输出端连接加热炉2000的燃烧器;二相分离器1000通过分液装置3000与加热炉2000的燃烧器连接的技术手段,通过对天然气进行进一步地净化、脱水,从而确保进入燃烧器的天然气的凝液含量小于5%,继而确保加热炉2000的安全生产。
如图2所示,可选地,本实施方式的分液装置3000包括依次连接的分液器3100、第一分子筛3200和第二分子筛3300。
分液装置3000的作用是对天然气进行进一步地净化、脱水,从而确保进入燃烧器的天然气的凝液含量小于5%,继而确保加热炉2000的安全生产。分液装置3000可以包括依次连接的分液器3100、第一分子筛3200和第二分子筛3300。
其中,分液器3100采用冷凝分离法降低天然气中凝液的含量,第一分子筛3200和第二分子筛3300则采用吸附法降低天然气中凝液的含量。其中,第一分子筛3200和第二分子筛3300可以是沸石分子筛。当携带有凝液的天然气经过分子筛时,凝液与分子筛发生碰撞,在分子筛表面发生浓聚,从而降低天然气中凝液的含量,达到分离、降低凝液含量的目的。
依次连接的分液器3100、第一分子筛3200和第二分子筛3300,多层过滤天然气,从而确保输出天然气的凝液含量小于5%。如果,两个分子筛还不能达到将天然气的凝液含量降低至5%以下的目标,可以使用三个或以上分子筛进行过滤。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分液装置3000包括依次连接的分液器3100、第一分子筛3200和第二分子筛3300的技术手段,通过多层过滤天然气,确保进入燃烧器的天然气的凝液含量小于5%,继而确保加热炉2000的安全生产。
可选地,本实施方式的分液装置3000与加热炉2000之间的管线上安装有温度计、流量计和压力传感器;如图3所示,分液装置3000的输出端还与放空点火处4100通过放空阀门4200连接。
分液装置3000与加热炉2000之间的管线上安装有温度计、流量计和压力传感器,其中温度计用于测量管线内天然气的温度、流量计用于测量管线内天然气的流量,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管线内天然气的压力。当温度、流量、压力均在预设范围内时,分液装置3000才会将其处理后的天然气提供给加热炉2000的燃烧器。
当经分液装置3000处理后的天然气的温度、流量、压力不在预设范围内,为了保证加热炉2000的安全,需要将经分液装置3000处理后的天然气进行放空点火。因此,分液装置3000的输出端还与放空点火处4100通过放空阀门4200连接。
当经分液装置3000处理后的天然气的温度、流量、压力不在预设范围内,就会开启常闭的放空阀门4200,使得经分液装置3000处理后的天然气排至放空点火处4100进行安全处理。
若只是流量过大,也可以将分液装置3000处理后的过剩的天然气通过管线及管线上的阀门运输至生活点,供居民使用,从而减少对天然气的浪费。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分液装置3000与加热炉2000之间的管线上安装有温度计、流量计和压力传感器;分液装置3000的输出端还与放空点火处4100通过放空阀门4200连接的技术手段,有利于保证加热炉2000的安全。
如图4所示,可选地,本实施方式的二相分离器1000的底部安装有紧急排污口,紧急排污口通过紧急排污阀5200与排污池5100连通。
液体在进入二相分离器1000的液体空间后会分离出固体杂质,当二相分离器1000的底部聚集大量固体杂质时,需要紧急排污,以避免污染输送至液体回收管线8100的油水混合物。因此,在二相分离器1000的底部安装有紧急排污口。
紧急排污口通过紧急排污阀5200与排污池5100连通,紧急排污阀5200为常闭阀门。当二相分离器1000的底部聚集大量固体杂质时,通过开启紧急排污阀5200,将固体杂质排至排污池5100,有利于避免污染需输送至液体回收管线8100的油水混合物。
紧急排污阀5200可以是手电动两用阀门。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手动开启或关闭紧急排污阀5200。紧急排污阀5200也可以与中控室内的终端设备通讯连接,工作人员可以将开启或关闭紧急排污阀5200的命令下达至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可以控制紧急排污阀5200的开启或关闭。
当工作人员在现场发现二相分离器1000需要紧急排污时,就可立刻手动开启紧急排污阀5200,有利于紧急排污,避免拖延时间。并且,在紧急排污阀5200与终端设备通讯连接中断时,手动控制紧急排污阀5200可以作为补救措施,保证排污的顺利进行。因此,可手动控制的紧急排污阀5200,有利于紧急排污,避免拖延时间。
当中控室内的终端设备通过处理各传感器返回的数据作出二相分离器1000需要紧急排污的判断时,或者,中控室内的工作人员通过分析各传感器返回的数据作出二相分离器1000需要紧急排污的判断时,就可立刻电动开启紧急排污阀5200,而无须去现场手动开启紧急排污阀5200,可电动控制的紧急排污阀5200,有利于紧急排污,避免拖延时间。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二相分离器1000的底部安装有紧急排污口,紧急排污口通过紧急排污阀5200与排污池5100连通的技术手段,有利于避免污染需输送至液体回收管线8100的油水混合物。
如图5所示,可选地,本实施方式的二相分离器1000的顶部安装有安全阀6200,用于控制泄压。
当二相分离器1000内部的压力超过预设值时,需要泄压,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在在二相分离器1000的顶部安装安全阀6200。安全阀6200为常闭阀门,当二相分离器1000内部的压力超过最大预设值时,可以通过开启安全阀6200,排出二相分离器1000内的高压气体,从而将二相分离器1000内部的压力降至最大预设值以下,有利于安全生产,也有利于提高二相分离器1000的使用寿命。
安全阀6200可以是手电动两用阀门。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手动开启或关闭安全阀6200。安全阀6200也可以与中控室内的终端设备通讯连接,工作人员可以将开启或关闭安全阀6200的命令下达至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可以控制安全阀6200的开启或关闭。
当工作人员在现场发现二相分离器1000需要泄压时,就可立刻手动开启安全阀6200,有利于紧急泄压,避免拖延时间。并且,在安全阀6200与终端设备通讯连接中断时,手动控制安全阀6200可以作为补救措施,保证泄压的顺利进行。因此,可手动控制的安全阀6200,有利于紧急泄压,避免拖延时间。
当中控室内的终端设备通过处理各传感器返回的数据作出二相分离器1000需要紧急泄压的判断时,或者,中控室内的工作人员通过分析各传感器返回的数据作出二相分离器1000需要紧急泄压的判断时,就可立刻电动开启安全阀6200,而无须去现场手动开启安全阀6200,可电动控制的安全阀6200,有利于紧急泄压,避免拖延时间。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二相分离器1000的顶部安装有安全阀6200,用于控制泄压的技术手段,有利于安全生产,也有利于提高二相分离器1000的使用寿命。
如图6所示,可选地,本实施方式的二相分离器1000与放空罐7100通过旁通管线连接;旁通管线上设置有旁通阀7200,旁通阀7200为手电动两用阀门。
放空罐7100是一种收集非正常排放的容器。在出现阀门、管线泄漏时,可以通过旁通管线将二相分离器1000内的混合物输送至放空罐7100安全排出。因此,在旁通管线上安装有旁通阀7200,旁通阀7200为常闭阀门。当出现阀门、管线泄漏时,可以通过开启旁通阀7200,排空二相分离器1000,从而避免安全事故,有利于提高余气回收系统的安全性能。
旁通阀7200为手电动两用阀门。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手动开启或关闭旁通阀7200。旁通阀7200也可以与中控室内的终端设备通讯连接,工作人员可以将开启或关闭旁通阀7200的命令下达至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可以控制旁通阀7200的开启或关闭。
当工作人员在现场发现阀门、管线泄漏时,就可立刻手动开启旁通阀7200,有利于紧急排空放空罐7100,避免拖延时间。并且,在旁通阀7200与终端设备通讯连接中断时,手动控制旁通阀7200可以作为补救措施,保证排空的顺利进行。因此,可手动控制的旁通阀7200,有利于紧急排空,避免拖延时间。
当中控室内的终端设备通过处理各传感器返回的数据作出阀门、管线发生泄漏的判断时,或者,中控室内的工作人员通过分析各传感器返回的数据作出阀门、管线发生泄漏的判断时,就可立刻电动开启旁通阀7200,而无须去现场手动开启旁通阀7200,可电动控制的旁通阀7200,有利于紧急排空二相分离器1000,避免拖延时间。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二相分离器1000与放空罐7100通过旁通管线连接;旁通管线上设置有旁通阀7200,旁通阀7200为手电动两用阀门的技术手段,当阀门、管线泄漏时,可以通过开启旁通阀7200,排空二相分离器1000,从而避免安全事故,有利于提高余气回收系统的安全性能。
如图7所示,可选地,本实施方式的二相分离器1000与液体回收管线8100通过电动阀8200连通,电动阀8200与终端设备通讯连接。
当二相分离器1000内油、水混合物的液位达到预设值时,可以将油、水混合物输送至液体回收管线8100,以备后续的油、水分离。因此,在液体回收管线8100上安装有电动阀8200。当二相分离器1000内油、水混合物的液位达到预设值时,可以通过开启电动阀8200,将油、水混合物输送至液体回收管线8100,以备后续的油、水分离,有利于回收利用二相分离器1000分离出的油、水混合物。
电动阀8200与终端设备通讯连接,当中控室内的终端设备通过处理各传感器返回的数据作出可以排液的判断时,或者,中控室内的工作人员通过分析各传感器返回的数据作出可以排液的判断时,就可开启电动阀8200,从而将油、水混合物输送至液体回收管线8100,以备后续的油、水分离,有利于回收利用二相分离器1000分离出的油、水混合物。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二相分离器1000与液体回收管线8100通过电动阀8200连通,电动阀8200与终端设备通讯连接的技术手段,有利于回收利用二相分离器1000分离出的油、水混合物。
可选地,本实施方式的二相分离器1000内设有液位传感器、液压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液压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与终端设备通讯连接。
二相分离器1000内设有液位传感器、液压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其中,液位传感器用于测量二相分离器1000内的液位,液压传感器器用于测量二相分离器1000内的液压,气压传感器器用于测量二相分离器1000内的气压。
又由于液位传感器、液压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与终端设备通讯连接,所以中控室内的终端设备可以实时获取二相分离器1000内的液位、液压和气压,从而作出,或协助工作人员作出是否开闭放空阀门4200、是否开闭紧急排污阀5200、是否开闭安全阀6200、是否开闭旁通阀7200、是否开闭电动阀8200等判断;有利于余气回收系统的正常工作和安全生产,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二相分离器1000内设有液位传感器、液压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液压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与终端设备通讯连接的技术手段,有利于余气回收系统的正常工作和安全生产,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可选地,本实施方式的余气回收系统包括终端设备,终端设备设置在中控室内,终端设备包括显示屏,终端设备与电动阀8200、液位传感器、液压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通讯连接。
终端设备可以是计算机或平板等电子设备。终端设备设置在中控室内,有利于工作人员在中控室内监察、操控余气回收系统,保证余气回收系统的正常运行。
终端设备可以与电动阀8200通讯连接,从而可以通过终端设备控制电动阀8200的开闭,从而在作出可以排液的判断后,开启电动阀8200,从而将油、水混合物输送至液体回收管线8100,以备后续的油、水分离,有利于回收利用二相分离器1000分离出的油、水混合物。
终端设备还可以与液位传感器、液压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通讯连接,因此中控室中的终端设备可以实时获取二相分离器1000内的液位、液压和气压,从而终端设备可以作出,或协助工作人员作出是否开闭放空阀门4200、是否开闭紧急排污阀5200、是否开闭安全阀6200、是否开闭旁通阀7200、是否开闭电动阀8200等判断;有利于余气回收系统的正常工作和安全生产。
当有传感器的测量值脱离安全范围时,终端设备可以协助工作人员快速发现问题并进行集中分析,作出总体判断,总体判断的全面性有利于及时发现隐患,判断隐患的发生原因,从而及时消除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
终端设备的显示器可以直观地显示各个传感器的测量值以及各个阀门的开闭状态,有利于工作人员进行监察、操控、分析、判断。
另外,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余气回收系统的运行数据,运行数据可以包括各个传感器的测量值以及测量时间,还可以包括各个阀门开启和关闭的时间点。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余气回收系统包括终端设备,终端设备设置在中控室内,终端设备包括显示屏,终端设备与电动阀8200、液位传感器、液压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通讯连接的技术手段,显示器有利于直观地显示各个传感器的测量值以及各个阀门的开闭状态,有利于工作人员进行监察、操控、分析、判断;终端设备与电动阀8200通讯连接,有利于回收利用二相分离器1000分离出的油、水混合物;终端设备与液位传感器、液压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通讯连接,有利于余气回收系统的正常工作和安全生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余气回收系统,用于处理油气井排出的废气,其特征在于,包括二相分离器,所述二相分离器的输入端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油气井的出气口,所述二相分离器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加热炉的燃烧器连接,用于为燃烧器提供燃料;
所述余气回收系统还包括分液装置,所述分液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二相分离器的输出端,所述分液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加热炉的燃烧器;所述二相分离器通过所述分液装置与所述加热炉的燃烧器连接;
所述分液装置与所述加热炉之间的管线上安装有温度计、流量计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分液装置的输出端还与放空点火处通过放空阀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分液器、第一分子筛和第二分子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相分离器的底部安装有紧急排污口,所述紧急排污口通过紧急排污阀与排污池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相分离器的顶部安装有安全阀,用于控制泄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相分离器与放空罐通过旁通管线连接;所述旁通管线上设置有旁通阀,所述旁通阀为手电动两用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相分离器与液体回收管线通过电动阀连通,所述电动阀与终端设备通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余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相分离器内设有液位传感器、液压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所述液压传感器和所述气压传感器与终端设备通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余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设置在中控室内,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显示屏,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电动阀、所述液位传感器、所述液压传感器和所述气压传感器通讯连接。
CN201921267386.7U 2019-08-07 2019-08-07 余气回收系统 Active CN2112019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67386.7U CN211201924U (zh) 2019-08-07 2019-08-07 余气回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67386.7U CN211201924U (zh) 2019-08-07 2019-08-07 余气回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01924U true CN211201924U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50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67386.7U Active CN211201924U (zh) 2019-08-07 2019-08-07 余气回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019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07431A (zh) * 2021-04-14 2021-07-13 王达胜 一种低压含硫天然气增压回收分离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07431A (zh) * 2021-04-14 2021-07-13 王达胜 一种低压含硫天然气增压回收分离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00800A (zh) 一种页岩气丛式井集气平台工艺流程及方法
CN211201924U (zh) 余气回收系统
CN205225237U (zh) 集油掺水撬
CN201940405U (zh) 成品油罐机械清洗装置
CN113431549A (zh) 自动排液除砂分离器
CN110284864A (zh) 压裂放喷天然气不点火工艺方法和净化回收装置
CN106219672B (zh) 一种除油方法及除油装置
CN206138837U (zh) 一种错流式反冲洗陶瓷膜液氨除油过滤装置
CN208320089U (zh) 一种液硫管道过滤器
CN104774644B (zh) 原油两室缓冲一体化集成装置
CN110846066B (zh) 一种井口套管伴生气回收装置
CN210765195U (zh) 一种煤气净化系统中的在线氧含量分析测量系统
CN210786488U (zh) 一种适用于冶金系统的油液净化装置
CN114130774A (zh) 一种油箱清洗系统及方法
CN204646229U (zh) 一种便于取水样的燃烧筒结构
CN206544924U (zh) 一种防堵塞油水分离装置
CN204159153U (zh) 一种有机气体过滤凝液装置
CN110040385A (zh) 一种分液污油集成装置
CN211896484U (zh) 一种液化气体脱水器
CN201216912Y (zh) 排污后天然气余气回收装置
CN215996128U (zh) 低浓度VOCs处理系统
CN209601274U (zh) 废液存储装置
CN214598058U (zh) 一种馏分气体的处理系统
CN212861908U (zh) 一种民用飞机燃油部件的气动防爆注油设备
CN217015437U (zh) 一种消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