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01270U - 一种储能集装箱底架及储能集装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能集装箱底架及储能集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01270U
CN211201270U CN201921540591.6U CN201921540591U CN211201270U CN 211201270 U CN211201270 U CN 211201270U CN 201921540591 U CN201921540591 U CN 201921540591U CN 211201270 U CN211201270 U CN 2112012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energy storage
storage container
longitudinal beam
hoi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4059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子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engshi Integrated Equip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INGAMAS REFRIGERATI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INGAMAS REFRIGERATIO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INGAMAS REFRIGERATIO
Priority to CN20192154059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012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012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012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储能集装箱底架及储能集装箱,其中储能集装箱底架包括外横梁(2)、外纵梁(1)及底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纵梁(3)和内横梁(4),所述内纵梁(3)与外纵梁(1)大致平行,所述内横梁(4)和外横梁(2)大致平行,所述内横梁(4)、内纵梁(3)及外纵梁(1)之间围成电器柜或电池架安装位(6),底板设置在外横梁和外纵梁的中下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储能集装箱底架及储能集装箱,底架布局巧妙合理,利用底架上的外框架和内框架形成专用于安装设备或电池的安装位,设备安装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Description

一种储能集装箱底架及储能集装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特种设备集装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能集装箱底架及储能集装箱。
背景技术
特种设备集装箱是用于装设变压器、逆变器、储能设备等根据其功能定制的专用集装箱。储能集装箱通常内部集成有不间断电源(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电池组、精密空调(11)设备、监控设备等智能一体化储能设备。现有技术中的集装箱及其底架,仅设置外框架,不能满足储能箱内设置机器设备或电池的安装需求,设备或电池安装的稳定性不佳,走线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储能集装箱底架及储能集装箱。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储能集装箱底架,包括外横梁(2)、外纵梁(1)及底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纵梁(3)和内横梁(4),所述内纵梁(3)与外纵梁 (1)大致平行,所述内横梁(4)和外横梁(2)大致平行,所述内横梁(4)、内纵梁(3)及外纵梁(1)之间围成电器柜或电池架安装位(6),底板设置在外横梁和外纵梁的中下部。
可选的,所述内纵梁(3)具有两根,两根所述内纵梁(3)之间形成线缆主通道(5),每个内纵梁与最近的外纵梁(1)之间形成电器柜或电池架安装位(6),和/或,所述线缆主通道(5)上具有盖板(8),所述盖板(8)上形成行走通道。
可选的,所述内纵梁(3)为C型梁,其截面高度与外纵梁截面高度大致相等,两根所述内纵梁(3)之间开口相对设置。
可选的,所述电器柜或电池架安装位(6)内设有一对支撑纵梁(9),所述支撑纵梁(9)与内纵梁(3)、外纵梁(1)大致平行,且与内横梁(4)、外横梁 (2)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支撑纵梁与内纵梁大致等长,穿过若干所述电器柜或电池架安装位,所述支撑纵梁与内横梁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缺口,所述支撑纵梁通过所述缺口卡设在所述内横梁上,所述支撑纵梁和底板上表面之间具有间距。
可选的,当设置支撑纵梁时,所述支撑纵梁(9)为C型梁,一对所述支撑纵梁(9)开口相对设置;其中一个所述支撑纵梁(9)与所述内纵梁紧邻设置靠近所述内纵梁(3)的支撑纵梁位于第一线缆孔(7)上方。
可选的,所述电器柜或电池架安装位(6)相对应的内纵梁(3)部分上开设有第一线缆孔(7);
和/或,
所述电器柜或电池架安装位(6)相对应的内横梁(4)部分上开设有第二线缆孔(16);和/或,
所述线缆主通道(5)相对应的内横梁(4)上开设有第三线缆孔(21)。
可选的,所述内纵梁截面高度大致与外纵梁相同,所述内横梁位于底板上方,所述第二线缆孔(16)为与内横梁下表面连通的开口孔,所述第一线缆孔(7) 为开设在内纵梁高度方向的通孔,所述第一线缆孔(7)为长度方向沿所述内纵梁(3)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矩形通孔;
和/或,所述第二线缆孔(16)为长度方向沿所述内横梁(4)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矩形通孔;
和/或,所述第三线缆孔(21)为长度方向沿所述内横梁(4)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矩形通孔。
可选的,还包括吊装机构,所述吊装机构设置在外纵梁上,所述外纵梁包括朝向箱内方向的内侧面和朝向箱外方向的外侧面,所述外纵梁(1)上设有垂直外侧面、内侧面延伸设置的吊装通孔(20),所述吊装机构包括伸缩桩,所述伸缩桩插入吊装通孔内,所述伸缩桩和吊装通孔为间隙配合;所述伸缩桩的深入吊装通孔的一端上具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凸设在伸缩桩的轴面上,以限制伸缩桩完全伸出吊装通孔,和/或,所述伸缩桩朝向向外的一端上设有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凸设在伸缩桩的轴面上,以限制伸缩桩完全缩进吊装通孔内,且防止与伸缩桩绑扎后的吊装绳索或吊钩或吊环从该端滑出。
可选的,所述吊装通孔内具有衬套,所述衬套两端分别连接在外纵梁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上,和/或,所述吊装机构还包括吊装盒体,所述吊装盒体安装在吊装通孔朝向箱内的一端上,并仅与吊装通孔联通,并允许吊装通孔内的伸缩桩向所述吊装盒体内缩进。
可选的,所述伸缩桩呈圆柱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或第二限位线呈圆环状,分别套设在伸缩桩两端部上。
可选的,所述底板从上往下依次包括上底板、夹层及下底板,所述下底板大致与外纵梁下表面齐平。
本实用新型还保护一种储能集装箱,内置若干电池架(10),包括如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储能集装箱底架,所述内纵梁(3)具有两根,所述电器柜或电池架安装位(6)具有两排,分别靠近储能集装箱的两侧壁设置,中间留出检修通道 (14)。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储能集装箱底架及储能集装箱,底架布局巧妙合理,利用底架上的外框架和内框架形成专用于安装设备或电池的安装位,设备安装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牢固性;设备靠近集装箱侧壁排布,中间留有检修通道,便于设备维护;底部合理配置走线通道和线缆孔,线路排布合理便捷;电池或设备之间合理配置空调,便于设备散热提高设备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储能集装箱底架无支撑纵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储能集装箱底架有支撑纵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储能集装箱内部设备排布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储能集装箱伸缩桩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储能集装箱伸缩桩处俯视图;
其中:
1-外纵梁;2-外横梁;3-内纵梁;4-内横梁;5-线缆主通道;6-电器柜或电池架安装位;7-第一线缆孔;8-盖板;9-支撑纵梁;10-电池架;11-空调;12- 控制柜;13-汇流柜;14-检修通道;15-风管;16-第二线缆孔;17-装配孔;18- 吊装机构;181-伸缩桩;182-第二限位件;20-吊桩通孔;21-第三线缆孔;183- 第一限位件;185-吊装盒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储能集装箱底架,包括外横梁2及外纵梁1,外横梁和外纵梁均具有相对设置的两根,两根外横梁和两根外纵梁之间围成矩形结构,还包括内纵梁3和内横梁4,所述内纵梁3与外纵梁1大致平行,所述内横梁4和外横梁2大致平行,所述内横梁4、内纵梁3及外纵梁1之间围成电器柜或电池架安装位6。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利用集装箱底架的内横梁4、内纵梁3及外纵梁1围成电器柜或电池架安装位6,相当把电池架或电器柜抬高,远离底板,有效提高电器设备和电池架安装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同时在底部腾出了供线缆走线的空间,线缆位于集装箱底部,被电器设备和电池架遮挡,方便整理线缆,箱内环境更整洁。
常规底板是设置在外横梁和外纵梁上部的,大致与外横梁和外纵梁上表面齐平,在本实用新型中,底板设置在外横梁和外纵梁中下部,把底架的空间也纳入箱内,用于线缆的走线,不占用箱内上部空间,线缆走线可以利用底架上的梁,发挥梁的分隔和过渡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底板从上往下依次包括上底板、夹层及下底板,下底板大致与外纵梁下表面齐平,夹层可以是填充的防火隔热材料,底架可以具有防火隔热的效果,同时,因为设计了上底板和下底板,不但夹紧了夹层,而且在箱内和箱外看过去,底板和普通底板没有区别,外形美观。
内纵梁3具有两根,两根所述内纵梁3之间形成线缆主通道5,在线缆主通道的两侧方向,每个内纵梁分别与最近的外纵梁1之间形成电器柜或电池架安装位6。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样可将电器柜设置在靠近集装箱两内侧壁的位置,中间可便于留出检修通道,能够最大化地装载电器设备和电池架,同时,在两内纵梁之间也分隔出线缆主通道5,将线缆主通道5设置在两根内纵梁3之间,便于后续布线、检修和维护。
如图2所示,所述线缆主通道5上具有盖板8,盖板8上形成行走通道。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设置所述盖板8一方面有利于对底部线缆主通道5内设置的线缆进行保护,另一方面可便于维修人员在盖板上进行行走操作。
内纵梁3为C型梁,两根所述内纵梁3之间开口相对设置。内纵梁包括上翼板、中间腹板及下翼板,上翼板为水平设置的,其上可以搭接盖板,便于盖板的安装;两个内纵梁的开口是相对布置的,扩大了线缆主通道的空间,能够容纳更多的线缆布置。内纵梁截面高度与外纵梁截面高度大致相等,内纵梁大致是位于底架宽度方向的中部,这样设计的内纵梁可以起到对底架加强的作用,尤其适合在底架长度较长的情况下使用。
内横梁由内纵梁分割成多段单元梁。内横梁和内纵梁在底架上是相交的,内横梁的主要作用是对电器柜或电池架进行支撑,内纵梁的主要作用是对底架进行加强,因此,内纵梁必须是连续的,为了保证内纵梁的强度和连续性,因而将内横梁进行分割,分割后的内横梁也能满足对对电器柜或电池架进行支撑的需求。
内横梁设置在底板上方,上一段中提到内横梁的主要作用,是对电器柜或电池架进行支撑,满足这个需求所需的内横梁截面高度不需要像内纵梁一样高,因此,内横梁可以安装在底板上方,不穿过底板,简化了安装,避免了将底板切割成几块。
结合参考图1,所述电器柜或电池架安装位6相对应的内纵梁3部分上开设有第一线缆孔7,在内横梁4部分上开设有第二线缆孔16。一个电器柜或电池架安装位是由部分内纵梁、部分外纵梁和两个相邻的部分内横梁围成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电器柜之间或电池架之间或电器柜和电池架之间需要通过线缆进行连接,为了走线更加规整,线缆从位于电器柜或电池架底部的电器柜或电池架安装位处穿设,本实施例中,外纵梁上不设孔,在对应的内纵梁上开设第一线缆孔7,在对应的内横梁上开设第二线缆孔16,位于内纵梁上的第一线缆孔7 与线缆主通道连通,位于内横梁上的第二线缆孔16与相邻电器柜或电池架安装位连通,便于线缆的布置,线缆均隐藏在底架中,箱内空间整齐,便于操作。一排线缆孔可形成线缆通道,便于线缆从底架底部进行排布。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只在内横梁上开设第二线缆孔16,将相邻电池架和电器柜之间、相邻电池架之间、相邻电器柜之间的线缆从第二线缆孔16中穿设,线路隐藏在底架中,便于整理,美观大方,便于操作。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只在内纵梁上开设第一线缆孔7,开设在所述内纵梁3上位于两相邻内横梁4之间的位置。通过第一线缆孔7将电器柜或电池架上的部分线缆汇集到线缆主通道内,而相邻电器柜或电池架之间的线缆直接在两者的之间布设,不从底部走线,也不会干涉人员行走和操作。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设置在所述内横梁4上的第二线缆孔16用于排布电池架之间、电器柜之间或电器柜与电池架之间的线缆;部分线缆穿过所述第一线缆孔7,部分线缆通过设置在内纵梁上的所述第一线缆孔7穿设排布至所述线缆主通道5;这样整个储能集装箱内线缆穿设的路径清晰,排布合理有序,便于维护检修。
所述第一线缆孔7为长度方向沿所述内纵梁3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矩形通孔。
所述第二线缆孔16为长度方向沿所述内横梁4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矩形通孔。
由于内横梁位于底板上方,第一线缆孔为与内横梁下表面连通的开口孔,又由于内纵梁截面高度大致与外纵梁相同,第二线缆孔为开设在内纵梁高度方向的通孔。开口孔为半封闭的门形孔,可以与底板一起组合形成封闭孔,利用了底板,开孔时减少工作量,开口孔正好可以贴着底板,方便线缆穿设。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样结构的矩形通孔,一方面便于线缆排布在水平方向上具有一定空隙,便于散热;另一方面,本实施例的集装箱的线缆的着力点最好在地板上,矩形通孔便于给穿设线缆提供更大的空间,相对于其他形状的通孔(例如圆形通孔),可以避免线缆不易穿过线缆孔或线缆弯折,造成损坏或电源、数据信号等的传递不良。当然,其他实施例中,其他形状的通孔也属于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线缆主通道5相对应的内横梁4上开设有第三线缆孔2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线缆主通道5相对应的内横梁4上开设有第三线缆孔21,便于线缆在线缆主通道5内穿过所述内横梁4进行线路排布,在所有位于线缆通道之间的内横梁部分上都开设第三线缆孔21,使得线缆主通道成为一个联通的整体,线缆可以在沿线缆通道的任意一段布设,也可以沿整个线缆通道布设,包容性强,便于不同要求的线缆布设。
结合参考图2和图3,所述电池架10安装位内设有一对支撑纵梁9,所述支撑纵梁9与内、外纵梁1大致平行,且与内、外横梁2固定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两个支撑纵梁分别靠近内、外纵梁,两支撑纵梁之间的距离为电气柜或电池架的安装间距,电器柜或电池架可通过安装孔架设在所述支撑纵梁9 上,便于电器柜或电池架的安装固定。
支撑纵梁与内纵梁大致等长,穿过若干电器柜或电池架安装位,支撑纵梁与内横梁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缺口,支撑纵梁通过缺口卡设在内横梁上,支撑纵梁和底板上表面之间具有间距。底架宽度方向上每侧的电器柜或电池架安装位是连成一排的,每排的电器柜或电池架中的支撑纵梁是连续的,通过开设缺口从而架设在内横梁上,方便了其上装配孔的开设,装配孔可以根据预定的距离统一打在支撑纵梁上,集中开设装配孔,确保了装配孔的精度。
所述支撑纵梁9为C型梁,一对所述支撑纵梁9开口相对设置,靠近内纵梁 3的支撑纵梁位于第一线缆孔7上方,所述支撑纵梁9的顶部设有装配孔17,电器柜或电池架可利用螺栓固定在所述支撑纵梁9上。两所述支撑纵梁9、内横梁 4形成矩阵型的框架结构;电器柜或电池架10架设在所述框架结构的顶部并通过螺丝紧固。其中一个支撑纵梁9与内纵梁紧邻设置,因为内纵梁的强度较高,越靠近内纵梁的位置强度越高,因此,支撑纵梁紧邻内纵梁以提高其安装强度,另一方面,支撑纵梁和内纵梁紧邻设置,消除了两者之间的间隙,便于后期油漆,也防止灰尘等其他杂质掉进去,无法清理。
进一步,所述装配孔17为复数组,每组装配孔17包括两个沿所述内横梁4 中心轴大致对称设置的装配孔17。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内纵梁3靠近内横梁4的位置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储能集装箱底架结构最牢固且承压能力最强的位置,因而将装配孔17均靠近内横梁开设,大致沿所述内横梁4中心轴对称设置在支撑纵梁9上,既便于电池架或其他设备的安装固定,又可保证具有最强的牢固性和稳定性,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如图1及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储能集装箱底架,还包括吊桩机构18;所述吊装机构设置在外纵梁上,所述外纵梁包括朝向箱内方向的内侧面和朝向箱外方向的外侧面,所述外纵梁1上设有垂直外侧面、内侧面延伸设置的吊装通孔20,所述吊装机构包括伸缩桩181,所述伸缩桩181插入吊装通孔20内,所述伸缩桩181和吊装通孔为间隙配合;所述伸缩桩181的深入吊装通孔20的一端上具有第一限位件183,所述第一限位件183凸设在伸缩桩181的轴面上,以限制伸缩桩181完全伸出吊装通孔20。伸缩桩181和吊装通孔20为间隙配合,这样伸缩桩181可以在吊装通孔内伸出或缩进,伸缩桩181伸出到所述外纵梁1 外部的部分可用于固定起吊设备的吊钩或吊环或绳索,从而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储能集装箱与起吊设备相固定,相对于标准集装箱的角件,本实施例所述的吊装机构18便于起吊设备对实施例所提供的超大超重储能集装箱能够进行更好的吊装运送,同时也便于对本实施例所述的储能集装箱进行其他联合运输,在伸缩桩伸出时,由于具有第一限位件的阻挡,伸缩桩不会完全掉出吊装通孔,也保证吊装时的牢固性。伸缩桩缩进吊装通孔中时,不凸出箱体,便于运输。如果不设置本实施例中的吊装机构,则采用顶部角件吊装本实施例的集装箱时,箱体会下坠倾斜,发生变形。其他实施例中,不限于本实施例的吊装机构。
伸缩桩181和第一限位件183均为圆柱状;所述第一限位件183的直径大于所述伸缩桩181的直径;所述第一限位件同轴固定在所述伸缩桩181伸进所述外纵梁1内侧面的端部上。圆柱状的结构便于加工制造,第一限位件为圆柱状,也能更好的对伸缩桩的轴侧一圈进行限位。
所述伸缩桩朝向向外的一端上设有第二限位件182,所述第二限位件182凸设在伸缩桩的轴面上,以限制伸缩桩完全缩进吊装通孔内,且防止与伸缩桩绑扎后的吊装绳索或吊钩或吊环从该端滑出。该结构可防止起吊设备的吊钩或吊环从吊装本体部件的端部滑脱,保证起吊和运输的安全性。
如图4所示,伸缩桩181、第二限位件182和第一限位件183均为圆柱状;所述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182呈圆环状,其内直径大于所述伸缩桩181的直径;所述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182同轴固定在所述伸缩桩181上。
如图5所示,伸缩桩181上深入外纵梁内侧面的一端上设有第一限位件183,第一限位件为第一限位环,第一限位环的直径大于吊装通孔20的直径,防止伸缩桩181在使用过程中从吊装通孔中脱落;伸缩桩伸出外纵梁的一端设有第二限位件,第二限位件为第二限位环,第二限位环的直径大于吊装通孔的管内直径,防止不使用时吊桩柱181完全缩入吊装通孔,无法拿出,另一方面也便于钩子或绳索固定,防止钩子脱落、绳子滑出。伸缩桩181的长度大于吊装通孔,这样可使得伸缩桩181在使用时可以有足够长的部分伸出吊装通孔,在不使用的状态下该部分可以缩回到吊装通孔内部,从而保证集装箱外侧面无凸出角件的部件,便于集装箱的远距离装运。保证在不使用时不会和其他结构干涉,更不会超出角件,影响运输。
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只设置第一限位件或者只设置第二限位件,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所述吊装通孔内具有衬套,所述衬套两端分别连接在外纵梁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上。由于外纵梁为中空结构,如果不设置衬套,雨水容易从吊装通孔内渗入到中空结构中,对外纵梁造成腐蚀,采用衬套将吊装通孔和外纵梁的中空结构隔离开来,避免雨水侵蚀,不但提高了吊装通孔处的强度,而且延长了使用寿命。
所述吊装机构还包括吊装盒体,所述吊装盒体安装在吊装通孔朝向箱内的一端上,并仅与吊装通孔联通,并允许吊装通孔内的伸缩桩向所述吊装盒体内缩进。吊装盒体为密封盒体,只与吊装通孔相联通,雨水可以通过吊装通孔进入到吊装盒体,但是不会进入到箱内,起到隔离的作用,避免雨水进入箱内。吊装盒体还为伸缩桩提前预留出了伸缩空间。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储能集装箱,内置若干电池架10,包括所述的储能集装箱底架,所述内纵梁3具有两根,所述电器柜或电池架安装位6 具有两排,分别靠近储能集装箱的两侧壁设置,中间留出检修通道14。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将电器柜或电池架安装位6按照两排设置并将检修通道设置在两排电器柜或电池架安装位6之间,一排检修通道可对兼顾两侧电器设备和电池的维护,空间利用更加合理,排布更多的电池架和电器柜。
所述电器柜包括消防罐、控制柜12和汇流柜13,均设置在储能集装箱的端部,靠近侧壁,不干涉检修通道14,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其他布置方式。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储能集装箱,还包括风冷系统,所述风冷系统包括穿插设置在每排电池柜中间的空调11以及架设在电池架10和电器柜上方的风管15。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将空调11穿插在每排电池柜中间,一个空调对周围的电池架和电器柜提供冷却风,冷风利用效率更加均匀,通过风管对空调冷气进行输送,直接将冷风投放在电池架或电器柜上方,避免了冷风的损耗,散热效果更好,能源利用率更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储能集装箱底架,包括外横梁(2)、外纵梁(1)及底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纵梁(3)和内横梁(4),所述内纵梁(3)与外纵梁(1)大致平行,所述内横梁(4)和外横梁(2)大致平行,所述内横梁(4)、内纵梁(3)及外纵梁(1)之间围成电器柜或电池架安装位(6),底板设置在外横梁和外纵梁的中下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集装箱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纵梁(3)具有两根,两根所述内纵梁(3)之间形成线缆主通道(5),每个内纵梁与最近的外纵梁(1)之间形成电器柜或电池架安装位(6),和/或,所述线缆主通道(5)上具有盖板(8),所述盖板(8)上形成行走通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集装箱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纵梁(3)为C型梁,其截面高度与外纵梁截面高度大致相等,两根所述内纵梁(3)之间开口相对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集装箱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柜或电池架安装位(6)内设有一对支撑纵梁(9),所述支撑纵梁(9)与内纵梁(3)、外纵梁(1)大致平行,且与内横梁(4)、外横梁(2)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集装箱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纵梁与内纵梁大致等长,穿过若干所述电器柜或电池架安装位,所述支撑纵梁与内横梁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缺口,所述支撑纵梁通过所述缺口卡设在所述内横梁上,所述支撑纵梁和底板上表面之间具有间距。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集装箱底架,其特征在于,当设置支撑纵梁时,所述支撑纵梁(9)为C型梁,一对所述支撑纵梁(9)开口相对设置;其中一个所述支撑纵梁(9)与所述内纵梁紧邻设置靠近所述内纵梁(3)的支撑纵梁位于第一线缆孔(7)上方。
7.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储能集装箱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柜或电池架安装位(6)相对应的内纵梁(3)部分上开设有第一线缆孔(7);
和/或
所述电器柜或电池架安装位(6)相对应的内横梁(4)部分上开设有第二线缆孔(16)和/或
所述线缆主通道(5)相对应的内横梁(4)上开设有第三线缆孔(2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能集装箱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纵梁截面高度大致与外纵梁相同,所述内横梁位于底板上方,所述第二线缆孔(16)为与内横梁下表面连通的开口孔,所述第一线缆孔(7)为开设在内纵梁高度方向的通孔,
所述第一线缆孔(7)为长度方向沿所述内纵梁(3)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矩形通孔;
和/或,所述第二线缆孔(16)为长度方向沿所述内横梁(4)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矩形通孔;
和/或,所述第三线缆孔(21)为长度方向沿所述内横梁(4)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矩形通孔。
9.如权利要求1至6、8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能集装箱底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吊装机构,所述吊装机构设置在外纵梁上,所述外纵梁包括朝向箱内方向的内侧面和朝向箱外方向的外侧面,所述外纵梁(1)上设有垂直外侧面、内侧面延伸设置的吊装通孔(20),所述吊装机构包括伸缩桩,所述伸缩桩插入吊装通孔内,所述伸缩桩和吊装通孔为间隙配合;所述伸缩桩的深入吊装通孔的一端上具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凸设在伸缩桩的轴面上,以限制伸缩桩完全伸出吊装通孔,和/或,所述伸缩桩朝向向外的一端上设有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凸设在伸缩桩的轴面上,以限制伸缩桩完全缩进吊装通孔内,且防止与伸缩桩绑扎后的吊装绳索或吊钩或吊环从该端滑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储能集装箱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通孔内具有衬套,所述衬套两端分别连接在外纵梁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上,和/或,所述吊装机构还包括吊装盒体,所述吊装盒体安装在吊装通孔朝向箱内的一端上,并仅与吊装通孔联通,并允许吊装通孔内的伸缩桩向所述吊装盒体内缩进。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储能集装箱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桩呈圆柱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或第二限位线呈圆环状,分别套设在伸缩桩两端部上。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集装箱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从上往下依次包括上底板、夹层及下底板,所述下底板大致与外纵梁下表面齐平。
13.一种储能集装箱,内置若干电池架(10),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任意一项所述的储能集装箱底架,所述内纵梁(3)具有两根,所述电器柜或电池架安装位(6)具有两排,分别靠近储能集装箱的两侧壁设置,中间留出检修通道(14)。
CN201921540591.6U 2019-09-16 2019-09-16 一种储能集装箱底架及储能集装箱 Active CN2112012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40591.6U CN211201270U (zh) 2019-09-16 2019-09-16 一种储能集装箱底架及储能集装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40591.6U CN211201270U (zh) 2019-09-16 2019-09-16 一种储能集装箱底架及储能集装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01270U true CN211201270U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82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40591.6U Active CN211201270U (zh) 2019-09-16 2019-09-16 一种储能集装箱底架及储能集装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01270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17410A (zh) * 2020-09-16 2020-12-22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下箱体
CN113146536A (zh) * 2021-04-21 2021-07-23 马鞍山南凌新能源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可搭配组合的分体按压式集成盖板固定安装结构
CN113572184A (zh) * 2021-08-19 2021-10-29 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储能系统的储电模块和储能系统
CN113978927A (zh) * 2021-11-22 2022-01-28 怀化市中三源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变压器的转运装置
CN115764132A (zh) * 2022-12-07 2023-03-07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集装箱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17410A (zh) * 2020-09-16 2020-12-22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下箱体
CN113146536A (zh) * 2021-04-21 2021-07-23 马鞍山南凌新能源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可搭配组合的分体按压式集成盖板固定安装结构
CN113146536B (zh) * 2021-04-21 2022-09-09 马鞍山南凌新能源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可搭配组合的分体按压式集成盖板固定安装结构
CN113572184A (zh) * 2021-08-19 2021-10-29 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储能系统的储电模块和储能系统
CN113978927A (zh) * 2021-11-22 2022-01-28 怀化市中三源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变压器的转运装置
CN115764132A (zh) * 2022-12-07 2023-03-07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集装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01270U (zh) 一种储能集装箱底架及储能集装箱
US9945142B2 (en) Modular data center
KR20140130316A (ko) Hvdc 밸브 타워
JP2023503456A (ja) 風力タービン
KR20220103133A (ko) 풍력 터빈용 나셀
KR20220101113A (ko) 풍력 터빈용 나셀
CN211017322U (zh) 一种移动箱式储能电站
RU2598475C2 (ru) Ветро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ая установка с противопожарным модулем для трансформатора в башне
CN112366578A (zh) 110千伏变电站预制舱安装施工方法
CN105762692B (zh) 箱式变电站
CN111049000B (zh) 一种下沉式预制舱底座
CN216958288U (zh) 一种储能电池集装箱系统
CN210806625U (zh) 一种线缆穿设结构及设备集装箱
CN219779701U (zh) 一种走线装置
CN219717071U (zh) 储能集装箱
CN211670456U (zh) 一种设备分散式安装的低压开关柜
CN205976631U (zh) 一种撬装化可移动控制室
CN213027109U (zh) 一种逆变器集成中压系统集成装置及逆变站
CN216866914U (zh) 塔架及风力发电机组
CN208690735U (zh) 一种新型配电柜
CN112086876A (zh) 一种地线融冰自动接线装置远程控制系统就地机柜
CN219086132U (zh) 一种堆叠式储能电源
CN218731437U (zh) 一种用于站房式储能电站的锂离子电池簇架体结构
CN216917263U (zh) 一种密集存储库四向车故障救援车
CN217934972U (zh) 一种具有隐藏式线槽的方舱电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18

Address after: Room a-426, 1st floor, No.10, Lane 1518, Youyi Road, Baoshan District, Shanghai, 201900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Shengshi Integrated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821 3rd floor, building 7, 509 jia'an Road,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SINGAMAS REFRIGERATIO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