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55153U - 排气阀、上盖及烹饪设备 - Google Patents

排气阀、上盖及烹饪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55153U
CN211155153U CN201922111723.XU CN201922111723U CN211155153U CN 211155153 U CN211155153 U CN 211155153U CN 201922111723 U CN201922111723 U CN 201922111723U CN 211155153 U CN211155153 U CN 2111551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hole
valve
valve core
gl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1172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正庭
罗飞龙
刘化勇
朱传斌
吴育权
吴良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1172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551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551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551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气阀、上盖和烹饪设备。排气阀包括:密封件,密封件上形成有通孔;阀芯,位于密封件上,阀芯与密封件抵靠配合并遮挡密封通孔。当待密封体内存在负压时,因待密封体内外所存在的压差,导致阀芯被外部气体紧压在通孔上,从而通过阀芯与通孔的接触使密封件形变实现通孔的密封,从而满足排气阀的负压密封功能。

Description

排气阀、上盖及烹饪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密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排气阀、一种上盖和一种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球压排气阀无法实现负压密封功能,难以在负压密封的场合中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排气阀。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上盖。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出一种烹饪设备。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排气阀,排气阀包括:密封件,密封件上形成有通孔;阀芯,位于密封件上,阀芯适于与密封件抵靠配合并遮挡密封通孔。
本实施例提供的排气阀,当待密封体内存在负压时,因待密封体内外所存在的压差,导致阀芯被外部气体紧压在通孔上,从而通过阀芯与通孔的接触使得密封件形变实现通孔的密封,从而满足排气阀的负压密封。
具体而言,相关技术中,阀芯是设置为阀座上利用阀芯压紧阀座实现正压密封,这样的结构中,阀芯与阀座的配合无法实现负压密封。对此,本设计提供的排气阀,将阀芯设于密封件上,这样,负压工况下,阀芯由于受吸力可以稳定可靠地压紧密封件并封堵通孔实现密封,从而形成负压密封效果,良好地解决负压密封需求问题,实现排气阀的负压密封,拓宽排气阀适用范围,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排气阀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排气阀还包括:阀座,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阀座上。
在该设计中,通过设置阀座结构,使排气阀上的其他工作结构可以在阀座的定位下稳定工作,避免蒸汽阀的在高压力环境下出现错位和损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排气阀还包括:压盖,与阀座连接,所述压盖与所述密封件配合并将所述密封件锁定在所述阀座上。
在该设计中,通过设置压盖使密封件可以被压盖紧压在阀座上,一方面压盖可以实现密封件的精准定位,另一方面压盖可以通过挤压密封件来防止密封件和阀座之间出现间隙,进而实现优化排气阀结构,提升密封件结构稳定性,提升密封件密封性的技术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密封件具有密封部及自密封部向侧方延伸的连接边,压盖与阀座夹紧连接边,压盖设有避让孔,密封部嵌入避让孔内,密封部上设有通孔,阀芯与密封部抵靠配合并遮挡密封通孔。
在该设计中,通过在密封件上设置连接边,一方面可以使用户在装配过程中通过连接边实现密封件的初定位,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将压盖紧压在连接边上来实现密封件的精准定位和可靠连接,再一方面,通过设置专用的连接边结构可以避免连接边在被压盖压迫时密封部发生影响气密性的形变。通过在压盖上设置可供密封件部分嵌入的避让孔,使密封件可以穿过压盖与阀芯相接触,从而通过相接触的密封件和阀芯实现排气阀的关闭。进而实现了优化排气阀机构,提升密封件定位可靠性与稳定性,提升排气阀气密性的技术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连接边上设有飞边,所述飞边为一端与所述连接边相连,另一端为自由端的结构,所述飞边与所述压盖或所述阀座抵靠;和/或所述连接边上形成有凹陷部,所述压盖或所述阀座上形成有凸起部,所述压盖或所述阀座上的所述凸起部至少部分伸入所述连接边上的所述凹陷部内;和/或所述连接边上形成有凸起部,所述压盖或所述阀座上形成有凹陷部,所述连接边上的所述凸起部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压盖或所述阀座上的所述凹陷部内。
在该设计中,通过在连接边上设置与阀座或压盖相抵靠的飞边,使完成装配的密封件可通过飞边封堵密封件与压盖间的缝隙以及密封件与阀座间的缝隙,从而避免高压气体从密封件与阀座和压盖之间的缝隙泄漏。通过在连接边上设置凹陷部和/或凸起部,一方面使用户可以在装配过程中通过凹陷部或凸起部将密封件定位在压盖或阀座的相对位置上,另一方面使完成装配的密封件可通过凹陷部或凸起部封堵密封件与压盖间的缝隙以及密封件与阀座间的缝隙,从而避免高压气体从密封件与阀座和压盖之间的缝隙泄漏。进而实现优化密封件结构,提升密封件定位准确性与可靠性,提升密封件气密性的技术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密封部包括第一环形体,且第一环形体的内侧面合围限定出通孔,第一环形体的一端形成为支撑端,阀芯位于支撑端上并与至少部分支撑端抵靠。
在该设计中,通过限定通孔,一方面可以使排气阀在开启状态时,气体可通过通孔自由流动,以实现泄压。另一方面可以在待密封体内产生负压时通过通孔将阀芯紧紧吸附在通孔的开口处,以实现负压密封。通过在密封件与阀芯接触的一面设置支撑端,可以保证阀芯在密封过程中被准确定位在密封件上的相对位置上,从而避免因阀芯定位不准所产生的气体泄漏问题。进而实现了优化密封件机构,提高排气阀结构稳定性,提升排气阀气密性的技术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密封部上设有导向引导部,导向引导部与阀芯配合并对阀芯导向,使得阀芯的底部与通孔位置相对。
在该设计中,通过在密封部上设置导向引导部,使排气阀在负压密封时,阀芯可以在外部气压的压迫作用和导向部的引导下自行移动至通孔上,从而通过阀芯的底部实现通孔的封堵,以避免出现因阀芯在负压状态下位移不精准所产生的泄压问题,进而实现了优化密封件结构,提升密封件的密封可靠性,提升排气阀结构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导向引导部包括自密封部的表面凸起设置的凸筋,且凸筋在密封部的表面限定出配合口,阀芯的一部分嵌入配合口内。
在该设计中,通过在密封部的表变设置凸起的凸筋,一方面使阀芯可以在密封状态下借助凸筋准确地定位在密封件的相对位置上,避免阀芯和密封件之间出现错位。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配合口拓宽阀芯与密封件接触面积,以提高密封件的密封可靠性,进而实现优化密封件结构,提升阀芯定位可靠性,提升排气阀气密性的技术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密封部上设有第一密封唇边,第一密封唇边沿通孔的周向设置,第一密封唇边的至少一部分构造为喇叭口形状并与通孔连通,阀芯的一部分嵌入第一密封唇边构造出的喇叭口内,并与第一密封唇边抵靠配合。
在该设计中,通过在密封部上设置第一密封唇边,实现了阀芯和密封件之间的双重密封,在密封过程中,部分阀芯表面与通孔的开口相接触,以通过阀芯和通孔的接触形成第一道密封,另一部分的阀芯表面与第一密封唇所形成的喇叭口的内表面相接触,以在密封唇和阀芯之间形成第二道密封,从而强化密封件和阀芯的密封效果,进而实现优化密封件结构,提升密封件密封可靠性,提升排气阀气密性的技术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密封部包括第二环体,第二环体的内侧面合围限定出通孔,阀座上设有嵌入环,嵌入环嵌入通孔内,且嵌入环内形成有贯穿的气体通道。
在该设计中,通过在密封件上限定出第二环体,并在阀座上对应设置嵌入环,使密封件可以套设在嵌入环上,从而简单快捷地实现密封件在阀座上的定位工序。并且,密封状态下可以通过将阀芯抵靠在气体通道上以实现排气阀的第一道密封,通过将密封件的通孔或第一密封唇抵靠在阀芯上实现排气阀的第二道密封,进而实现了优化排气阀结构,提升密封件定位可靠性,降低排气阀装配难度,提升排气阀气密性的技术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压盖的表面上形成有导向斜面,导向斜面分布在通孔的周围,且沿远离通孔的方向,导向斜面呈升高的趋势。
在该设计中,通过在压盖上设置导向斜面,一方面使阀芯在正压密封状态下可以稳定在密封位置上,避免出现因排气阀震动等外部因素产生的阀芯错位的问题,从而提升排气阀的正压密封可靠性。另一方面,使阀芯在负压密封状态下可以被外部气体紧压在导向斜面的中心位置上,以避免阀芯在滚动过程中偏出密封位置,从而提升排气阀的负压密封可靠性。进而实现了优化压盖结构,提升排气阀正负压密封可靠性,提升排气阀气密性的技术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排气阀还包括:活动件,至少部分穿设于通孔内并沿通孔可活动,活动件沿通孔的运动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活动件在第一位置与密封件抵靠并密封通孔,活动件在第二位置打开通孔。
在该设计中,通过在排气阀上设置可相对密封件移动的活动件,使排气阀可以借助活动件实现正压密封和负压密封的切换。当正压密封时,气压推动活动件移动至与密封件相接触的第一位置,以保证待密封体内的高压气体无法从通孔排出。当负压密封时,活动件自动归位至第二位置,并通过被压迫的阀芯实现负压密封,以保证该排气阀可同时满足正压密封和负压密封。进而实现了优化排气阀结构,拓宽排气阀适用范围,提升产品实用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活动件设有贯穿的配合孔,其中,活动件在第一位置与阀芯抵靠,并使得阀芯遮挡密封配合孔;活动件在第二位置使得阀芯与密封件抵靠,并使得阀芯遮挡密封通孔。
在该设计中,通过在活动件上设置配合孔,一方面使活动件可以在正压密封过程中替代密封件与阀芯表面相接触,成为正压密封结构。另一方面使活动件可以借助配合孔实现气体的流通,以避免产生因活动件在负压密封过程中阻隔气体所引起的阀芯无法被准确吸附在密封件上的密封位置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优化活动件结构,提升排气阀密封可靠性与准确性的技术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排气阀具有弹性部,弹性部与活动件抵靠,活动件在第二位置压缩弹性部,弹性部弹性回复驱动活动件至第一位置。
在该设计中,通过在排气阀上设置与活动件相连接的弹性部,使活动件可以在结束负压密封的情况下自动复位至第一位置,保证弹性部可以在正压密封过程中借助阀芯密封配合孔,在排气阀处于开启状态时借助配合孔实现气体流通,从而免去为活动件设置专用的位置切换结构,进而实现了优化排气阀结构,降低排气阀结构复杂度,提升排气阀自动化程度,缩减排气阀成本的技术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弹性部包括弹簧;或弹性部包括形成在密封件上的弹性支撑部。
在该设计中,可以选取弹簧或在密封件上设置弹性支撑部来实现活动件的自动复位。在选取弹簧作为弹性部时,若活动件移动至第二位置,则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以通过被压缩的弹簧中的弹性势能推动活动件复位。在选取密封件上的弹性支撑部作为弹性部时,若活动件移动至第二位置,则弹性支撑部发生形变,并最终通过形变的弹性支撑部所集聚的势能实现活动件的自动复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孔的内壁上设有凹槽,活动件上设有凸边,凸边伸入凹槽内,并与凹槽相适配或间隙配合。
在该设计中,通过在密封件上设置凹槽,并在活动件上设置与该凹槽对应的凸起,使活动件可以借助凹槽和凸起定位安装在密封件上,一方面降低了活动件的装配难度,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活动件在工作过程中脱离预设的运动轨迹。进而实现了优化排气阀结构,提升排气阀工作稳定性与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密封件上设有第二密封唇边,第二密封唇边沿通孔的周向设置,且一端与密封件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活动件上设有止挡边,止挡边与第二密封唇边抵靠以密封通孔。
在该设计中,通过在密封件上设置第二密封唇边,并在活动件上对应设置挡边,使排气阀可以在负压密封状态下借助第二密封唇边封堵活动件外壁和通孔内壁之间的间隙,以避免在负压密封状态下气体从通孔内壁和活动件外壁之间的缝隙流入待密封体中,从而提升负压密封的可靠性。进而实现优化排气阀结构,提升排气阀气密性的技术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密封唇边构造成喇叭形,且第二密封唇边自与密封件连接的一端向远离密封件的一端开口逐渐增大。
在该设计中,通过在密封件上设置自与密封件连接的一端向远离密封件的一端开口逐渐增大的第二密封唇边,使第二密封唇边在被活动件压迫时,可通过形变增加第二密封唇边与挡边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密封效果,避免气体从通孔内壁和活动件外壁之间的缝隙中流通。进而实现优化第二密封唇结构,提升第二密封唇密封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上盖,上盖包括:盖体;如上述任一设计中的排气阀,排气阀设置在盖体上。因而具备该排气阀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烹饪设备包括:锅体;如上述设计的上盖,上盖与锅体盖合或打开。因而具备该上盖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排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排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中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排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中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实施例中的排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8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上盖,2排气阀,20密封件,22通孔,24凹槽,26密封部,262第一环形体,264导向引导部,266凸筋,268第一密封唇边,270第二环体,28连接边,281凸起部,282凹陷部,283飞边,29第二密封唇边,30阀芯,40阀座,42嵌入环,50压盖,52导向斜面,60活动件,62配合孔,64凸边,66止挡边,70弹性部,8盖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排气阀2、上盖1和烹饪设备。
实施例一: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排气阀2,排气阀2包括:密封件20、阀芯30。
在该实施例中,排气阀2上设置有密封件20和阀芯30,密封件20上设置有通孔22,阀芯30位于密封件20的一侧,阀芯30抵靠在密封件20的通孔22上,以通过阀芯30的外表面封堵通孔22。当待密封体(如烹饪腔)内存在负压时,因待密封体内外所存在的压差,导致阀芯30被外部气体紧压在通孔22上,从而通过阀芯30与通孔22的接触甚至形变实现通孔22的密封,从而满足排气阀2的负压密封功能。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通过利用阀芯30位于密封件20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烹饪腔内正压或常压工况下,阀芯30利用重力压紧在密封件20上,同样可以实现正压或常压的密封需求。当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此,考虑到阀芯30的正压密封形式的多样性,利用阀芯30进行正压密封可不局限于阀芯30抵靠密封件20以封堵通孔22的形式,在其他实施例中,阀芯30还可以其他形式实现正压密封。
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阀芯30为球体。当然,本设计并不局限于此,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阀芯也可设计为锥形体、椭圆体、半球体、半椭圆体等。
实施例二: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排气阀2,排气阀2包括:密封件20、阀芯30、阀座40。密封件20设置在阀座40上。密封件20上形成有通孔22;阀芯30位于密封件20上,阀芯30与密封件20抵靠配合并遮挡密封通孔22。
进一步地,排气阀2还具有压盖50。压盖50与阀座40连接,压盖50与密封件20配合并将密封件20锁定在阀座40上。
进一步地,密封件20具有密封部26及自密封部26向侧方延伸的连接边28,压盖50与阀座40夹紧连接边28实现密封件20装配稳定、可靠,压盖50上设有避让孔,密封部26嵌入避让孔内,密封部26上设有通孔22,阀芯30具体与密封部26抵靠配合并遮挡密封通孔22。
其中,压盖50与阀座40这两者一者设有卡扣,另一者设有卡槽,压盖50与阀座40之间经由卡扣与卡槽卡接装配,可便于产品的装配操作,并同时兼顾压盖50与阀座40之间的连接强度效果,以相应提升对密封件20的装固效果和装配便利性。
当然,本方案并不局限于采用压盖将密封件压紧锁定于阀座的结构形式,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设计密封件通过螺钉、铆钉、锁销等连接件锁定于阀座上,或者,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也可设计密封件粘接在阀座上。
实施例三:
除上述实施例二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连接边28上设有飞边283,飞边283为一端与连接边28相连,另一端为自由端的结构,具体地,如图2所示,连接边28朝向阀座40的壁面上形成有该飞边283,该飞边283与阀座40抵靠,提升排气阀密封性能。当然,在其他实施中,也可设置连接边28朝向压盖50的壁面上形成有飞边,该飞边与压盖50抵靠。
进一步地,连接边28上形成有凹陷部282,阀座40(或压盖50)上形成有凸起部,阀座40(或压盖50)上的凸起部至少部分伸入连接边28上的凹陷部282内。和/或连接边28上形成有凸起部281,阀座40(或压盖50)上形成有凹陷部,连接边28上的凸起部281至少部分伸入阀座40(或压盖50)上的凹陷部内。
举例而言,如图2所示,连接边28上同时设有凹陷部282和凸起部281,其中,压盖50上设有凹凸部,该凹凸部与连接边28上的凹陷部282和凸起部281形成咬合,一方面可以提升密封件20与压盖50及阀座40之间的密封效果,避免漏气,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对连接边28的压紧限位效果,防止连接边28在压盖50及阀座40之间攒动引起松脱。
更进一步地,密封部26包括第一环形体262,且第一环形体262的内侧面合围限定出通孔22,第一环形体262的一端形成为支撑端,阀芯30位于支撑端上并与至少部分支撑端抵靠。这样,密封部26的结构造型更简单,方便产品的加工生产,且阀芯30位于支撑端上时,阀芯30的一部分可以良好地契合于通孔22内,实现对通孔22的封挡,同时,阀芯30至少通过重力(进一步地可加上负压对阀芯30的吸力)压在支撑端上形成与密封部26抵靠配合,这样形成了密封件20与阀芯30的抵靠密封,可以有效保证密封可靠性。
实施例四:
如图2、图4、图6和图8所示,除上述实施例二一或实施例三二或实施例四三中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压盖50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导向斜面52,导向斜面52分布在通孔22的周围,且沿远离通孔22的方向,导向斜面52呈升高的趋势,也即,导向斜面52形成为自通孔22向外发散,并且向外逐渐升高的结构,从而使得通孔22形成在导向斜面52的位置较低的一侧。这样,烹饪腔内正压的情况,当烹饪腔内的正压达一定值时,阀芯30被正压驱动并沿导向斜面52向上运动使得通孔22(或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为配合孔62、嵌入环内的气体通道等)打开进行排气,当烹饪腔内气压低于该一定值时,阀芯30可重力沿导向斜面52向下运动并被导向斜面52导向至通孔22(或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为配合孔62、嵌入环内的气体通道等)处以封堵通孔22(或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为配合孔62、嵌入环内的气体通道等)实现密封,从而实现对烹饪腔有效限压。烹饪腔内负压的情况,阀芯30在导向斜面52的作用下移动至密封件20上的通孔22顶部并被负压吸引压紧密封件20实现密封通孔,以通过阀芯30和通孔22的接触实现负压密封。
更进一步地,密封件20的顶面(也可以理解为密封部26的支撑端)可以低于或平齐于导向斜面52的位置最低处,这样更利于阀芯30自动在密封件20上的通孔22处回正,进一步提升密封效果。
实施例五:
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排气阀2还包括活动件60,活动件60的至少部分穿设于通孔22内并沿通孔22可活动,活动件60沿通孔22的运动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例如,至少部分活动件60穿设在通孔22内并可沿着通孔22的轴线方向运动,活动件60的运动轨迹的两个端点位置定义为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其中,活动件60在第一位置与密封件20抵靠并密封通孔22,活动件60在第二位置打开通孔22。如,当排气阀2处于正压密封状态时,活动件60处于第一位置,活动件60与密封件20抵靠在一起,以通过活动件60将密封件20上的通孔22封堵。当排气阀2处于负压密封状态时,活动件60处于第二位置,阀芯30与密封件20抵靠在一起,以通过阀芯30封堵通孔22。
更进一步地,活动件60设有贯穿的配合孔62,其中,活动件60在第一位置与阀芯30抵靠,并使得阀芯30遮挡密封配合孔62;活动件60在第二位置使得阀芯30与密封件20抵靠,并使得阀芯30遮挡密封通孔22。
更具体地,活动件60具有嵌入部以及沿嵌入部周圈设置的止挡边66,嵌入部上设有贯穿的配合孔62,当活动件60运动至第一位置,嵌入部嵌入通孔22内,且使得止挡边66与密封件20抵靠,这样,嵌入部与通孔22之间的缝隙被密封,实现密封通孔22,且这时,由于活动件60向上顶起阀芯30,利用阀芯30重力压紧配合孔62实现与阀芯30的重力相适的正压密封(正压可以理解为烹饪腔内气压高于环境气压的情况)作用,这样,当烹饪腔内的正压低于等于与阀芯30的重力相适的预设气压值时,阀芯30密封配合孔62进行密封,当烹饪腔内的正压大于与阀芯30的重力相适的该预设气压值时,阀芯30被正压顶起从而使得配合孔62打开,满足正压密封和限压功能。
当活动件60运动至第二位置,嵌入部至少部分离开通孔22,且使得止挡边66与密封件20分开,这样,嵌入部与通孔22之间的缝隙被打开,实现通孔22打开,且这时,由于活动件60向下松开阀芯30,这样,阀芯30重力压紧在通孔22周围的位置,实现阀芯30与密封件20密封配合并且密封通孔22,且随着烹饪腔内产生负压(负压可以理解为烹饪腔内气压低于环境气压的情况),利用负压将阀芯30吸紧,这样阀芯30可以进一步压紧密封件20实现可靠地负压自紧密封。
进一步地,排气阀2具有弹性部70,具体举例地,如图2所示,弹性部70为弹簧,当然,弹簧也可以以弹片、橡胶件等进行替换。弹簧的一端抵靠活动件60的止挡边66,以利用弹力驱动活动件60的止挡边66使止挡边66被压向密封件20。弹簧的另一端抵靠阀座40形成阀座40对弹簧的安装和支撑。其中,活动件60在第二位置压缩弹性部70,弹性部70弹性回复驱动活动件60至第一位置。这样,当活动件60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时,弹性部70被活动件60压缩,以集聚弹性势能,其后弹性部70在释放弹性势能时,再次将活动件60推回至第一位置。实现利用弹性部70储能和放能实现活动件60的自动复位功能,并实现活动件60的可浮动形式装配设置并有效保证活动件60装配稳定、运动精准。
更详细地,活动件60可以经由烹饪腔的内压进行驱动,具体举例地,如图1所示,阀座40内形成有通道,通道的一端用于连通烹饪腔(烹饪腔具体可如为锅体与上盖盖合所合围出的空间),活动件60位于通道的另一端。当烹饪腔内正压时,通道内相应为正压,这时,正压压力及弹性部70的弹性回复力驱动活动件60朝第一位置运动,使活动件60上浮密封通孔22,并且顶起阀芯30。当烹饪腔内负压时,通道内相应为负压,这时,负压吸力驱动活动件60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运动,该过程中,活动件60压缩弹性部70,使得弹性部70压缩变形进行储能,且当活动件60到达第二位置,活动件60打开通孔,并且释放阀芯30,这使得阀芯30可重力压在密封件20上形成密封配合,并且通过负压吸力进一步压紧密封件20实现更加可靠的负压自紧密封作用。
进一步地,密封件20上设有第二密封唇边29,第二密封唇边29沿通孔22的周向设置。第二密封唇边29的一端与密封件20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活动件60上设有止挡边66,止挡边66与第二密封唇边29抵靠以更好地密封通孔22。
进一步举例地,第二密封唇边29构造成喇叭形,且第二密封唇边29自与密封件20连接的一端向远离密封件20的一端开口逐渐增大。更具体地,在该喇叭形结构上,第二密封唇边29的根部位于密封件20的通孔22附近,第二密封唇边29的自由端朝通孔22的周侧方向延伸,以形成朝外开口的第二密封唇边29,也即第二密封唇边29的一端与密封件20背向阀芯30的一侧相连接,且第二密封唇边29分布于通孔22的周侧。对应的,活动件60上设置有止挡边66,在活动件60移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二密封唇边29与止挡边66相抵靠提升密封效果。
该实施例提供了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第一种可同时实现正压密封和负压密封的排气阀2,该结构包括阀芯30、压盖50、密封件20、阀座40、活动件60和弹性部70。当待烹饪腔内产生正压时,气压将活动件60往上顶,活动件60与密封件20贴合密封,同时阀芯30压在活动件60上对配合孔62形成正压密封。当待烹饪腔产生负压时,负压将阀芯30向下吸引,以将阀芯30与密封件20的通孔22密封,形成负压密封。具有结构简单,加工生产方便,双向密封效果可靠、稳定的优点。
可选地,密封件20可为橡胶件、硅胶件等弹性体。
可选地,活动件60可以为塑料件。
实施例六:
如图7和图8所示,与上述实施例五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取消了弹簧部件,采用在密封件20上设置弹性支撑部来实现活动件60的自动复位的方式。
具体例如,密封件20的通孔22内壁上设有凹槽24,活动件60上设有凸边64,凸边64伸入凹槽24内,并与凹槽24相适配或间隙配合。其中,利用活动件60随烹饪腔的正压或负压进行上下移动,通过使活动件60的凸边64与凹槽24的内壁面抵靠促使密封件20压缩变形,使得活动件60可以产生一定的位移量,从而实现活动件60对阀芯30的顶起或释放。
具体示例地,如图8所示,该凹槽24具有相对分布且彼此间隔的上侧壁和下侧壁,活动件60的凸边64位于上侧壁与下侧壁之间,其中,密封件20的至少下侧壁作为形成在密封件20上的弹性支撑部,以对活动件60进行弹性支撑。如,烹饪腔内负压时,负压驱动活动件60向下自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运动,当活动件60位于第二位置,密封件20所形成的弹性支撑部(下侧壁)被活动件60压缩变形进行储能。当烹饪腔内恢复至正压或常压时,下侧壁的弹性回复力驱动活动件60向第一位置复位。
实施例七:
如图7和图8所示,与上述实施例六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密封件20的通孔22内壁上设有凹槽24,活动件60上设有凸边64,凸边64伸入凹槽24内,并与凹槽24间隙配合。这里,凸边64悬挂在凹槽24上,凸边64与凹槽24起到对活动件60与密封件20之间连接和限位的作用,以利用密封件20承载活动件60防止活动件60脱落。本方案中,活动件60的运动主要利用烹饪腔的正压和负压进行驱动,如烹饪腔内正压时,气压驱动活动件60上浮至第一位置,使得活动件60在正压支撑作用下将阀芯30顶起,以使得阀芯30与配合孔62形成密封配合,这时,利用凸边64与凹槽24的上侧壁止挡限位,防止活动件60向上脱离密封件20,同时,活动件60的止挡边66与密封件20抵靠,实现密封活动件60与通孔22之间的缝隙。
烹饪腔内负压时,气压驱动活动件60下浮至第二位置,使得止挡边66与密封件20松开打开通孔22,且负压吸附作用下将阀芯30压紧在密封件20上,利用阀芯30与密封件20抵靠密封实现负压密封作用。
烹饪腔内常压时,活动件60的凸边64搭靠在凹槽24的下侧壁上实现活动件60悬挂设置维持稳定。
实施例八:
如图3和图4所示,与上述实施例五至实施例七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取消了活动件60,在密封件20上设置了第一密封唇边268,并延伸阀座40与阀芯30相对的一端,形成嵌入至密封件20通孔22内的嵌入环42,嵌入环42与阀芯30接触,以通过第一密封唇边268和嵌入环42与阀芯30配合实现密封。
这里,密封部26上设有第一密封唇边268,第一密封唇边268沿通孔22的周向设置,第一密封唇边268的至少一部分构造为喇叭口形状并与通孔22连通,阀芯30的一部分嵌入第一密封唇边268构造出的喇叭口内,并与第一密封唇边268抵靠配合。这样,烹饪腔内负压时,使得密封件20内侧的压力低于外侧,这时,外侧的气压驱动第一密封唇边268贴紧在阀芯30的表面实现密封,从而产生良好的负压密封作用。当烹饪腔内正压或常压时,外侧气压不会驱动第一密封唇边268贴合阀芯30的表面,这时,阀芯30与第一密封唇边268可自然接触或分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在密封部26上设置第一密封唇边268,实现了阀芯30和密封件20之间的双重密封,在密封过程中,部分阀芯30表面与通孔22的开口相接触,以通过阀芯30和通孔22的接触形成第一道密封,另一部分的阀芯30的表面与第一密封唇边268所形成的喇叭口的内表面相接触,以在第一密封唇边268和阀芯30之间形成第二道密封。
更进一步地,密封部26包括第二环体270,第二环体270的内侧面合围限定出通孔22,阀座40上设有嵌入环42,嵌入环42嵌入通孔22内,且嵌入环42内形成有贯穿的气体通道。这样,当烹饪腔内正压时,阀芯30重力压在嵌入环42上,使得阀芯30可封堵嵌入环42内的气体通道实现正压密封。这时,嵌入环42起到类似于相关技术中的阀座的作用以适于与阀芯30配合形成限压作用,如当烹饪腔内正压或常压且压力在与阀芯30的重力相适的预设压力以下时,阀芯30重力压紧嵌入环42进行密封,当烹饪腔压力高于与阀芯30的重力相适的预设压力时,阀芯30被烹饪腔压力顶起使得嵌入环42内的气体通道打开进行排气,从而实现限压和正压密封作用。
其中,密封件20可以为橡胶件、硅胶件等弹性体部件。嵌入环42可以为塑料件,其中,阀座40可以与嵌入环42为一体的塑料件。并且,密封状态下可以通过将阀芯30抵靠在气体通道上以实现排气阀2的第一道密封,通过将密封件20的通孔22或第一密封唇边268抵靠在阀芯30上实现排气阀2的第二道密封。
进一步地,压盖50的表面上形成有导向斜面52,导向斜面52分布在通孔22的周围,且沿远离通孔22的方向,导向斜面52呈升高的趋势。导向斜面52一方面使阀芯30在正压密封状态下可以稳定在密封位置上,避免出现因排气阀2震动等外部因素产生的阀芯30错位的问题,另一方面,使阀芯30在负压密封状态下可以被外部气体紧压在导向斜面52的中心位置上,以避免阀芯30在滚动过程中偏出密封位置。
该实施例提供了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第二种可同时实现正压密封和负压密封的排气阀2结构,该结构包括阀芯30、压盖50、密封件20和阀座40。当待密封体内产生正压时,阀芯30通过与嵌入环42上的气体通道接触,以形成正压密封。当待密封体产生负压时,负压将阀芯30吸附在密封件20上,第一密封唇边268与阀芯30相接触,形成负压密封,结构简单,负压密封更加可靠。
实施例九:
如图5和图6所示,与上述实施例五至七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取消了活动件60,并在密封部26的第一环形体262上设置导向引导部264,以通过阀芯30、导向引导部264和导向斜面52密封通孔22。
这里,密封部26包括第一环形体262,且第一环形体262的内侧面合围限定出通孔22,第一环形体262的一端形成为支撑端,阀芯30位于支撑端上并与至少部分支撑端抵靠。密封部26上还设置有导向引导部264,导向引导部264的形状与阀芯30表面形状相适配,在密封状态下,阀芯30通过导向引导部264限定在通孔22上,以使阀芯30的底部与通孔22位置相对。导向引导部264包括自密封部26的表面凸起设置的凸筋266,且凸筋266在密封部26的表面限定出卡口配合口,阀芯30的一部分嵌入卡口配合口内。工作中,阀芯30与至少部分支撑端相抵靠。导向引导部264的形状与阀芯30表面形状相适配,在密封状态下,阀芯30通过导向引导部264限定在通孔22上,以使阀芯30的底部与通孔22位置相对。凸筋266相对密封部26凸起设置,且凸筋266上限定有卡口配合口,在密封状态下,阀芯30位于凸筋266上,且阀芯30的一部分嵌入至卡口配合口内,这样,利用阀芯30与卡口配合口契合可以更好地对阀芯30定位,以使得阀芯30与通孔22的密封配合更加精准可靠。
更具体而言,本方案中,由于取消了活动件60、也无需设置嵌入环42等结构,以利用阀芯30与通孔22配合实现正压密封以及负压密封。
这样,在实现正、负压双向密封功能的同时,密封件20上的通孔22可以设置得更小,从而实现产品体积的紧凑和结构的精简简化。然而,由于通孔22尺寸的缩减,减少了阀芯30与通孔22的契合面积,这样提升了阀芯30与通孔22的对位精准需求。
本方案通过设计凸筋266以支撑阀芯30,并利用凸筋266合围出的配合口,可以提供更大的契合面积,这样,利用配合口与阀芯30契合定位,可相应提升阀芯30与通孔22对位配合的精准性,从而提升阀芯30与通孔22的密封可靠性,降低漏气风险。
更详细地,导向引导部264可具体包括形成在密封件20的密封部26的顶面上的凹弧面或斜面,该凹弧面或斜面自通孔22的内壁面径向向外逐渐升高,以利于对阀芯30自动找正。其中,该凹弧面或斜面的局部形成凸棱,该凸棱沿密封部26顶面周向设置,从而使得凸棱限定出一个比通孔22的径向尺寸更大的配合口,以借助凸棱所合围出的配合口来与阀芯30形成更好的契合,从而实现阀芯30与通孔22之间定位。
进一步地,压盖50的表面上形成有导向斜面52,导向斜面52分布在通孔22的周围,且沿远离通孔22的方向,导向斜面52呈升高的趋势。在负压密封状态下,阀芯30在导向斜面52的作用下移动至密封件20上的通孔22顶部,以通过阀芯30和通孔22的接触实现密封。
更进一步地,导向斜面52形成在该凹弧面或斜面的外周,并使得该凹弧面或斜面的外端与导向斜面52的内端形成曲率适配的过渡,这样,可以使得对阀芯30的导向引导作用更加连续,从而进一步提升阀芯30的自动回正效果。
该实施例提供了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第三种可同时实现正压密封和负压密封的排气阀2结构,该结构包括阀芯30、压盖50、密封件20和阀座40。正负压都通过阀芯30与密封件20的通孔22密封,在通孔22直径偏小时,阀芯30稳定性弱,可在密封件20上增加凸筋266固定阀芯30,防止其无法复位到中心位置,从而具有结构简化,且阀芯30密封功能可靠、精确的优点。
实施例十:
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供了一种上盖1,上盖1包括:盖体8;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排气阀2。
具体地,排气阀2设置在盖体8上。举例地,盖体8可具体包括锅盖或盖板,排气阀2设置在锅盖或盖板上。因而具备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该排气阀2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更进一步地,上盖1还包括抽气装置,其中,上盖用于与锅体盖合以合围出烹饪腔,抽气装置配置为将烹饪腔内的气体抽出以使得烹饪腔内可形成负压。上盖的排气阀2用于对烹饪腔密封或打开,也即排气阀2打开时供烹饪腔向外排气或从外吸气,排气阀2关闭时使得烹饪腔经由排气阀2进行排气或吸气的路径关闭,以密封烹饪腔。
实施例十一:
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烹饪设备包括:锅体和如上述实施例中的上盖1,上盖1与锅体盖合或打开。因而具备上述实施例中上盖1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更具体地,当上盖1与锅体盖合,两者合围形成烹饪腔,当上盖1与锅体打开,方便用户从锅体取用食物。
举例地,烹饪设备为电饭煲、电炖锅、电压力锅、蒸汽炉等。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排气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上形成有通孔;
阀芯,位于所述密封件上,所述阀芯适于与所述密封件抵靠配合并遮挡密封所述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阀座,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阀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压盖,与所述阀座连接,所述压盖与所述密封件配合并将所述密封件锁定在所述阀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件具有密封部及自所述密封部向侧方延伸的连接边,所述压盖与所述阀座夹紧所述连接边,所述压盖设有避让孔,所述密封部嵌入所述避让孔内,所述密封部上设有所述通孔,所述阀芯与所述密封部抵靠配合并遮挡密封所述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气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边上设有飞边,所述飞边为一端与所述连接边相连,另一端为自由端的结构,所述飞边与所述压盖或所述阀座抵靠;和/或
所述连接边上形成有凹陷部,所述压盖或所述阀座上形成有凸起部,所述压盖或所述阀座上的所述凸起部至少部分伸入所述连接边上的所述凹陷部内;和/或
所述连接边上形成有凸起部,所述压盖或所述阀座上形成有凹陷部,所述连接边上的所述凸起部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压盖或所述阀座上的所述凹陷部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排气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部包括第一环形体,且所述第一环形体的内侧面合围限定出所述通孔,所述第一环形体的一端形成为支撑端,所述阀芯位于所述支撑端上并与至少部分所述支撑端抵靠。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气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部上设有导向引导部,所述导向引导部与所述阀芯配合并对所述阀芯导向,使得所述阀芯的底部与所述通孔位置相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气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引导部包括自所述密封部的表面凸起设置的凸筋,且所述凸筋在所述密封部的表面限定出配合口,所述阀芯的一部分嵌入所述配合口内。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气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部上设有第一密封唇边,所述第一密封唇边沿所述通孔的周向设置,所述第一密封唇边的至少一部分构造为喇叭口形状并与所述通孔连通,所述阀芯的一部分嵌入所述第一密封唇边构造出的喇叭口内,并与所述第一密封唇边抵靠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排气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部包括第二环体,所述第二环体的内侧面合围限定出所述通孔,所述阀座上设有嵌入环,所述嵌入环嵌入所述通孔内,且所述嵌入环内形成有贯穿的气体通道。
11.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排气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盖的表面上形成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分布在所述通孔的周围,且沿远离所述通孔的方向,所述导向斜面呈升高的趋势。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气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活动件,至少部分穿设于所述通孔内并沿所述通孔可活动,所述活动件沿所述通孔的运动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活动件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密封件抵靠并密封所述通孔,所述活动件在所述第二位置打开所述通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排气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件设有贯穿的配合孔,其中,
所述活动件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阀芯抵靠,并使得所述阀芯遮挡密封所述配合孔;
所述活动件在所述第二位置使得所述阀芯与所述密封件抵靠,并使得所述阀芯遮挡密封所述通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排气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阀具有弹性部,所述弹性部与所述活动件抵靠,所述活动件在所述第二位置压缩所述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弹性回复驱动所述活动件至所述第一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排气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包括弹簧;或
所述弹性部包括形成在所述密封件上的弹性支撑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排气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孔的内壁上设有凹槽,所述活动件上设有凸边,所述凸边伸入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凹槽相适配或间隙配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排气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件上设有第二密封唇边,所述第二密封唇边沿所述通孔的周向设置,且一端与所述密封件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活动件上设有止挡边,所述止挡边与所述第二密封唇边抵靠以密封所述通孔。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排气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密封唇边构造成喇叭形,且所述第二密封唇边自与所述密封件连接的一端向远离所述密封件的一端开口逐渐增大。
19.一种上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体;
如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气阀,设置在所述盖体上。
20.一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上盖,与所述锅体盖合或打开。
CN201922111723.XU 2019-11-30 2019-11-30 排气阀、上盖及烹饪设备 Active CN2111551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11723.XU CN211155153U (zh) 2019-11-30 2019-11-30 排气阀、上盖及烹饪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11723.XU CN211155153U (zh) 2019-11-30 2019-11-30 排气阀、上盖及烹饪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55153U true CN211155153U (zh) 2020-08-04

Family

ID=71814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11723.XU Active CN211155153U (zh) 2019-11-30 2019-11-30 排气阀、上盖及烹饪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551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03150B (zh) 料理机
CN110507152B (zh) 烹饪设备及其上盖
CN211155153U (zh) 排气阀、上盖及烹饪设备
CN209031891U (zh) 烹饪器具的盖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0446743U (zh) 烹饪器具的锅盖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6660995U (zh) 真空存储罐
CN110282238A (zh) 一种用于真空袋的气嘴
CN112717219B (zh) 负压泵组件和负压吸乳装置
CN107713764A (zh) 一种连接组件
CN214072958U (zh) 储料装置、盖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08425919U (zh) 盖体及烹饪器具
CN110507151B (zh) 排气阀组件、烹饪设备及其上盖
CN209789617U (zh) 烹饪器具
CN219249831U (zh) 锅盖组件及压力锅
CN210871124U (zh) 排气阀组件、锅盖和烹饪器具
CN210446798U (zh) 电源耦合器、超声波振子组件、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WO2020087915A1 (zh) 抽气嘴组件、机座组件及食物处理机
CN211155276U (zh) 排气装置、上盖及烹饪设备
CN210354323U (zh) 烹饪器具
CN113833878B (zh) 抽充两用气阀及真空收纳袋
CN210540724U (zh) 一种真空烹饪器具
CN216154436U (zh) 气阀及真空压缩袋
CN220141365U (zh) 一种锅盖组件及压力烹饪器具
CN208876022U (zh) 烹饪设备及其上盖
CN209031889U (zh) 烹饪器具的盖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